德国“双元制”对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启示
浅析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浅析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摘要:本文介绍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内涵和主要特点,并结合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德国“双元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 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模式当前,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空前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需求空前迫切,因此职业教育面临空前发展机遇。
以2005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为标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特别是即将出台的《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中明确将“大力发展”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无疑给高职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德国是目前世界上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
德国以“双元制”模式为基础的职业教育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
正是这种“双元制”教学模式,促进了德国职业教育与企业界的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办学使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
因此,研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探讨在我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中,引入“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深化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解决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内涵与特点1.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内涵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支柱和核心。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办学体制,更不是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或方法,而是一种教育制度,是一种重能力、重实践的职业教育思想。
“双元制”,德文“Dua1Systme”一词。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又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
“双元制”中的“一元”指职业学校,另“一元”指企业。
学生既在职业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和基础技术理论,又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两元结合完成职业教育任务,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
双元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 顾 国 强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 中国高等职业教 育的现状以及德 国双元制职业教 育的优势 , 得 出德 国双元制
职 业教 育模 式较 符合 我 国 高等职 业教 育发展 的要 求 。 关键 词 : 高等 职业教 育 ; 双 元制 ; 双师 型
一
上先进职业教育经验依然值得借鉴和参考 ,例如北 美 C B E模 式 , 德 国的 双元 制模 式 , 澳大 利 亚 的 T A F E
模 式 以及英 国 的 B T E C模 式 。其 中 , 德 国作 为职业 教 育 发 展最早 、 最 成熟 的 国家之 一 , 其双 元制 虽 主要 应 用 于 中等 职业 教育 领域 ,但 其特 点 与作法 对 我 国高 职教 育仍有 很大 的启示 。
模式 , 这一发展需求对劳动力提出更高的标准 , 即需
要更 多 的高技术 劳动力 和创新 型劳 动力 。 其次 , 目前 的高等 职业 教育 在师 资配 备 上存 在
相比,我 国在摸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的过程 中依然 存在着认识与实践误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 , 产业分 工 日趋 细化 、 产业 转移 日益 加速 的 国际背 景 下 , 调整 高等职业教育 的发展方 向,使其符合当前区域乃至
作 者简 介 : 顾 国强 , 江 苏省 无锡 交通 高等职业技 术 学校 副教 授 。
养 。这 种 培养模 式 能够 做 到学校 与 企业 间的无 缝 连
第一 , 扩 大 高职教 育规 模 的前 提是 复 合 型 、 应 用
接, 学校能够动态地掌握企业 的用工需求 , 企业 的介 入也减少了学生 由学校 向工作岗位转移过程中的调 整成本。这种具有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的职业教育模 式是德国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 因之一 ,也是当前 德国最为普遍的中等职业教育模式。
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摘要: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先进,其“双元制”职教模式更是效果显著,被誉为德国二战后经济腾飞并保持持久不衰的秘密武器之一。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源于中世纪手工业的学徒制,由师傅带徒弟学习手艺,并由行业协会进行管理,它是一种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进行职业教育的模式。
文章就重点分析一下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通过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启示1德国双元制教育概述德国双元制教育是借助“校企合作”机制得以实施,“双元”体现的是“学校”和“企业”这两元,是通过学校和企业的紧密配合才能完成的。
但“学校”和“企业”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研究人员认为“校企合作”就是企业要主动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促进职业学校的发展,这种看法是有待商榷的,因为这是将“校企合作”理解为一种教育制度,事实上从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的演变过程来看,“校企合作”更应理解为一项企业制度。
“校企合作”作为一项企业制度就意味着,对这一机制的规定和完善不应该是通过教育的法律法规来进行,不应将发展校企合作的重担放在职业学校的身上。
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普遍提高。
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实训设备配置水平与技术进步要求更加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
”这明显是要提高职业学校“实训”功能,是将企业的任务附加到职业学校头上。
在这样的规定下,无怪乎一些地方的职业院校会利用教学成本购买大量的实训设备,并从德国引入双元制教师,以为这样的做法就是推进校企合作了。
但结果是什么呢?国内的设施设备与德国的设备并不相同,德国的双元制教师无法授课,同时,昂贵的设备又挤占了教学成本,致使职业学校理论教学质量下降[1]。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就是有些人对校企合作的本质不了解,职业学校过度承担了企业应负的责任,反而自己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好。
德国双元制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科敉热点Science and Education Hotspots德国双元制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张浩[11徐茸茸121([1]河南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0;[2]河南物流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3514)摘要通过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介绍,了解其校企合作办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目标等特征,分析 该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授课方式以及考评机制等方面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糢式启示中图分类号:G649.3 文献标识码:A D01:10.16400/ki.kjdkx.2020.04.004The Enlightenm ent of German Dual System M odel to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ZHANG Hao,tl] XU Rongrong®([l]School o 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 f Engineering, Zhengzhou, Henan 450000;[2]Henan Logistics Vocational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3514)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German"dual system"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 f students,and analyzes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 f t his mode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Keywords dual system;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mode;enlightenment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作为德国应用型人才的主 要培养模式,为德国贡献了大量同时具备实践技能和理论基础 的劳动者,德国之所以能够在战后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大部 分德国年轻人受到了高水平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及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及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作者:庞迎波来源:《广西教育·C版》2012年第11期【摘要】分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点,提出我国应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验,应认识到政府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应提高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参与程度,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 高等职业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017-02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较成熟高效的一种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它被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竞相仿效。
然而,在学习和移植其经验的过程中,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困难。
因此,分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在德国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对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其所蕴涵的教育理念,进而有效地借鉴经验、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点(一)德国“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在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共同构成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以“双元制”模式为德国培养了大量的技术骨干。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是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年轻人一方面要在职业教育企业或跨企业的培训机构里学习相应职业的实践性知识、培养从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在公立职业学校接受普通文化教育和职业专业理论教育。
简单地说,就是学员具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的双重身份,在学校和企业间实行工学交替的职业教育制度。
(二)“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1.在培养目标上注重职业能力。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这并不需要学生掌握系统、高深的理论知识,而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使其成为某一领域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职业人才。
“双元制”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理论程度方面要求不是很高,但应长于实践与职业应用技能。
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王小娟德国自二战后经济稳定发展,同时德国制造业的精良品质和技术革新速度也成为德国制造业大国地位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而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关键就是“双轨制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下称“双轨制”,英文简称dual VETs)。
该模式有时也称为“双元制教育”,其核心是“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合作”。
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培养目标,教学做一体化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跨企业培训中心还为从业人员的继续发展提供在职培训,保障了德国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员工个人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1 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简介双轨制教育的双轨,是指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的职业基本素养知识学习和企业的技能培养的双重培训:一是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教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二是企业或工商会、手工业协会等职业能力实践培训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接受职业实践能力培训。
双轨制是一种校企合作工商共建共育的模式,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以企业为核心以职业为导向组织开展教学和岗位实践。
2 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的启示2.1 企业角色转变,破解校企合作难题双轨制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为核心,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
这种以企业为主实施的职业教育,与我国以学校为主实施的职业教育有着根本不同。
德国中学生在进入“双轨制”职业学校之前,必须首先找到企业,与企业签订职业教育合同,随后企业跟与其签订培养协议的职业学校共同承担培养责任,在学校学习基础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毕业的学生绝大部分留在培训企业工作,既保证了学生的就业率,又保证了企业的回报率。
简言之,德国学生是“先入职,后入校”,而我国则是学生先入校学习,后求职就业。
在我国,企业不是主角而是配角,学生到企业实习往往被认为是对企业财力、人力的消耗,企业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职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职职业教育的启示作者:刘畅来源:《中文信息》2017年第05期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正在日益加强,中德政府对两国间教育的交流愈加重视,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随之日益紧密。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这与德国先进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如何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成为高职职业院校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借鉴和学习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我国高职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高职职业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G7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113-01一、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概况所谓双元制(das Dual-System)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
“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职业院校学生以及各企业、工厂的徒工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其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它的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另一元是企业、工厂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它的主要职能是让学员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重点在于培训学员的实操能力。
两方共同组成培训者负责培训学员,学员同时接受职业学校的文化课培训和企业、工厂技能方面的培训。
双元制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也就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担负起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工厂对人才的要求组织实施教学和岗位培训,并且双元制培训也受到德意志联邦政府和各州的承认并且拨款支持。
德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铁血宰相俾斯麦早在19世纪70年代-19世纪80年代成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宰相之后,就开始制定了若干职业义务教育法则法规,并在日后对其进行逐步的完善。
如今德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在继承了以前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良。
经过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五十余年的发展,德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已经成为德国国民中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在法制进一步完善的情形下进入到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浅析德国双元制教育系统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启示

相熊教寥番 粤 攀 2 0 1 3 年 第9 期
教育广角
职 业 预 备期 课 程 是 为没 有 达 到职 业培 训要 求 和 没 有 中学毕 业证 书 的年 轻 人或失 业 者而准 备 的。 职 业 准 备期 课程 是一 种特殊 的基 本职 业 培训 , 是 为帮 助年
是在 学校 内 完成 的 , 这 也是德 国职 业教 育培 训 的一 种 特 色 。这 些学 校 主要包 括 以下 类型 : ( 一) 全 日制 职 业学校
还 可 以 通 常 作 为在 职 培 训 准 备或 作 为 在 职培 训 的 一部 分 的 础职 业培 训 的教 育 期 内学 习基 本 知识 和技 能 , 基 本 职业培 训 。 学 习 2年 或 3年 的课 程就 可 以获得 就 获取 一部 分职 业领 域工作 信 息 。 没 有获得 中学 毕业 证
完成全 全 日制 的初 级 职 业 培 训 内容 由全 日制初 级 职 业 轻 人找 工作 或使 其能 融入 职业 生涯而 设置 的 。 日制 的课程 既不 能获得 就 业资格 , 也不提 供任 何 普通 培 训 学校 提供 。 学 校提 供 至 少 1 - 3年 的课 程 , 培 训 范 围非常 广泛 。 就 读此 类学 校不要 求 有先 前就职 经验 和 学校 的教 育 。 年 轻 人可 以参加 一年 的基 础职 业培 训课程 。 在基 职 业培 训经 验 。在全 日制职业 学 校学 习一 年 的课 程 ,
级 职业 培训 学院 的 资格 , 授 予被 培 训 人员在 高 级职 业 力 。医院 为学校 提供 有力 的条件 , 如: 实 习基 地 、 医学
培 训学 院学 习的资格 。
设备 、 岗位、 师傅、 病例等 , 并及 时 将 医 院 的人 才 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建立 了完备 的职业教育体系 , 政府有完善的法律与充足的资金保障 , 社会对 职业教育 的高度认 可 , 企
业 的全过程参 与以及高度专业化 的师 资队伍 。德 国“ 双元 制 ” 对我 国高等职业 教育有着 重要启 示 : 必须
树立人才培养质量就是学校生命 的理念 , 建立校企合作 的调控机制 , 充分发 挥企业 在人才 培养 中的主导 作用 , 加强内涵建设 , 提升学校服务企业 的能力 , 激活二级学院 ( 系、 部) 办学活力 。
德 国经济 的高速发展 , 除得益于其独特的交通
优势 、 科 技优 势外 , “ 双元制” 的 职业 教 育 发 挥 了极 大 的促 进 作 用 , 被称为 “ 德 国经 济 腾 飞 的 秘 密武 器 ” 。德 国“ 双元 制 ” 职业 教 育模 式 对 提 升 我 国高等 职业 教育质 量具 有重 要启 示意 义 。
第 1 5卷第 2期 2 0 1 5年 3月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 U N A N M A S S M E D I A V O C A  ̄ O N A L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献 。双元 制 “ 是一种 企业 ( 通 常 是 私 营 的) 与 非
全 日制职业学校 ( 通常是公立的)合作进行职
业 教育 的模 式” 。 L l l 在德 国 , 7 0 % 的 中学 毕 业 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接 受 职业 教 育或 培 训 , 学 生无 须 经 过 考试 就 可
以入学 , 在整个 学 习过程 中 , 企 业 培训 占总学 时
德 国 被称 为 欧 洲 的心 脏 , 位 于西 欧 正 中央 的平原 上 , 是 整个 欧洲 的交 通 枢纽 。德 国 还是 欧洲 经济 的桥 头 堡 , 经 济 实 力 为 欧洲 之 最 。德
国货 币稳 健 , 与世界 各 国贸易频 繁 , 拥有 世界 著 名 的品牌 , 尤其 是汽 车 品牌 。在欧 洲几 大 国中 ,
法 国倾 向于农 业 , 意大利 侧重 轻工 业 , 英 国擅 长
海外 贸易 和 海运 业 , 德 国重 在 制 造 业 。二 战 后
的三分之 二 , 学校教 学 占三分 之一 。 德 国“ 双元 制 ” 的人才 培 养 , 按 照工 商行 会 ( D I H K) 颁 布的专业建设标 准, 使 专 业 课 程 的
X J K 0 1 3 A Z Y 0 0 1 ) 的阶段性成果。
・--— —
7 4- - - — —
要 求和 企业 文化 。企 业参 与人 才 培养 全 过 程 ,
会 认 可 的 重要 前 提 。 | 3 因此 , 在 德 国没 有 鄙 视 职 业教 育而 盲 目追求 高 学历 的现 象 。即使 是被
V o 1 . M 1 5 N o . 2
8 d e 2 01 5
・
教 育论坛 ・
德国“ 双 元制” 对 提 升 我 国 高等职业教 育质量的 启示
贺 战兵
(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 长 沙 4 1 0 1 0 0 )
[ 摘
要] 德 国“ 双元制 ” 职业 教育模式被誉 为“ 德 国经济腾飞 的秘密武器 ” , 其成功之处主要 在于 :
、
德国“ 双 元 制 ”职 业 教 育 模 式 的 主 要
特点
学生 签订 培养协 议 , 在 明确培 养 目标 的同时 , 学 生 以“ 准员 工 ” 的身份 纳 入企 业 管理 。德 国 “ 双
元制 ” 的实 施 , 真正 实现 了学 校 到企 业 的 “ 零 过 渡” , 学 习期 间参 加 实 训 、 在 岗培 训 、 轮 岗实 习 ,
德 国“ 双元制” 职业 教 育 堪 称 世 界 职 业 教 育模板 。德 国的职业 教育 是德 国教 育 的中流砥 柱, 为德 国各个 行 业 源 源不 断 地输 送 大 量 高 素 质人才 , 为 打造 “ 德 国制 造 ” 品牌 做 出 了卓越 贡
[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0 3—0 9
掌握学生特点 , 能够 为 学 生 提 供更 适 合 的发 展
空间 , 专业对 口率 高, 企业认 知度 高, 学生适 应
力及 归属 感 强。德 国 “ 双元 制 ” 具 有 鲜 明 的
特点 :
大学 录取 的新 生 , 也通 常 会 先 参加 “ 双元制” 的
职 业教 育 , 为 成 长 成 才奠 定 基 础 。德 国人 非 常 重视 产 品的实 用性 和质 量 , 崇拜技 术权 威 , 也为
毕 业设 计 保证 一半 以上 时 间在 企业 , 了解 岗位
[ 作者简介 ] 贺 战兵 ( 1 9 6 9一) , 男, 湖南娄底人 ,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研究方 向: 高等职业教育。 [ 基金项 目]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传媒 类高职院校 ‘ 校 中台’ 生产性 实训基 地建 设研究 ” ( 编号 :
[ 关键词] 德 国“ 双元制 ” ; 高等职业教育 ; 教育质量
[ 中图分类号] G 7 1 9 . 3 / .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6 7 1 —5 4 5 4 ( 2 0 1 5 ) 0 2— 0 0 7 4— 0 3 [ D OI ] 1 0 . 1 6 2 6 1 / j . c n k i . c n 4 3 —1 3 7 0 / z . 2 0 1 5 . 0 2 . 0 2 0
一
教学 内容符合企业需求 , 建立质量全过程监控 机制。企业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 , 明确双方在
人 才 培养 方 面 的责任 和 义 务 , 建立 校 企 双 主体
办 学机 制 : 企 业成立培训 中心, 组 建 培 训 师 团 队, 学 校组 建管 理 和 师 资 团 队 ; 同时, 企 业 也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