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故事)作文教案.doc
伴我成长的作文,提纲

"伴我成长的作文提纲"**二、主旨**:通过回忆成长过程中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温馨故事,表达爱与陪伴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三、开头**(描述一个宁静的夜晚,自己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思绪飘回到过去。
)“哎呀,今晚这月亮可真亮,照得我心里头都亮堂堂的。
不知道怎么的,就想起了小时候那些事儿,那些一直伴着我长大的温暖哟。
”**四、中间**1. 小时候,有一次生病发烧,迷迷糊糊的。
(详细描述自己难受的感觉,妈妈焦急的神态,爸爸匆忙背着去医院的情景。
)“我记得那天我浑身发烫,脑袋晕晕的,就听见妈妈着急地喊着:‘这孩子咋烧成这样啦!’爸爸二话不说,一把就把我背起来,直奔医院。
一路上,爸爸的脚步又快又稳,还不停地安慰我:‘宝贝儿,别怕,马上就到医院啦。
’”2. 上学后,一次考试没考好,心情低落。
(描写朋友耐心地陪在身边,鼓励自己的对话。
)“那次考试成绩出来,我看着那可怜的分数,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这时候,好朋友小明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这一次没考好算啥呀,咱们一起好好复习,下次准能进步!’”3. 参加学校的活动,紧张得不知所措。
(讲述老师给自己加油打气的细节。
)“那次学校组织演讲比赛,我站在台上,腿都在发抖。
老师在台下冲我微笑,用口型对我说:‘加油,你是最棒的!’”**五、结尾**(回到现实,感慨那些温暖的陪伴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想着想着,我忍不住笑了。
这些温暖的瞬间,就像一颗颗星星,照亮了我成长的道路。
有了它们,我才能一步一步,稳稳地走到现在。
以后的日子,我也会带着这些温暖,勇敢地走下去。
”您看看这个提纲是否符合您的需求,如果您还有其他想法或需要修改的地方,随时跟我说哟。
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优秀11篇)

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优秀11篇)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学习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2.用词要准确,语言要通顺,表达要具体。
3.听取别人建议,尝试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1.抓住一个想法写清楚。
2.尝试修改习作。
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就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事例引导。
请同学们读一读生活中的小事例。
(课件出示事例一)1.自由读,小组交流。
事例一提出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2.汇报。
(课件出示事例二)3.自由读,小组交流。
事例二提出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4.汇报。
5.你觉得这两个事例写得怎么样?评价一下。
三、畅谈想法。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1.小组内交流。
2.小组选派说得好的代表发言。
3.全班进行评价交流。
你觉得他说的怎么样?四、写出想法。
从自己的发现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2.注意用词要准确,语言要有条理。
3.写后读一读,自己尝试修改一下。
五、作文交流。
请完成的同学读一读自己的作文,集体评议。
第七单元习作指导我有一个想法写作思路:1.审阅题目:本题要求我们写关于生活中的想法。
2.选定内容:自己生活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否需要改进呢?把你的想法写出来,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3.表达方式:叙述。
4.表现手法:首尾呼应,开篇点题。
5.结构顺序:在写作文时,首先提出问题,把你的想法写清楚,然后写对这种想法的改进办法或建议。
下水文:我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关于房子建设的想法。
①我觉得现在自己住的小区里,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就是没有一个像邮箱一样的收取快递的箱子,如果有这样的箱子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很实用的一个设计。
②因为白天的时候,我们上学,父母上班,家里都没有人在,快递员只好把快递送到物业保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引导学生阅读,了解别人童年故事,反观自己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选择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写下来。
教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时刻,帮助学生选择习作素材。
提示一些可能引起成长回忆的物品,并列举了三个具体事例,启发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时刻。
第一个例子是过生日时发现了妈妈的皱纹,“我”学会了关心妈妈。
第二个例子是爷爷走了很远的路给“我”买来新球鞋,“我”感觉这份爱沉甸甸的;第三个例子是当众发言受到大家的鼓励,“我”从紧张变得自信。
通过教材的例子,让学生懂得成长的含义:往往就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或是懂事了,或是会感恩了,或是进步了,或是懂得了什么道理……第二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和要求。
习作任务:要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习作要求:一是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二是把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的情形写具体,写出真实感受。
(情形可以是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是结合往事想到的,将其写具体,意味着要围绕感受对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进行细致描写。
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即是要求学生所写的内心感受都是真实的,不编造);三是自拟题目。
第三部分提出成文后交流、修改的要求。
(是否把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的情形写具体了。
分享成长的故事,丰富对成长的感知、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1、从自己成长经历中选择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能把感受长大的“那一刻”情形写具体,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
2、会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把感受到长大的那个时刻情形写具体。
教具:多媒体教学、下水文教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回忆交流师:大家有没有回家翻看自己成长经过的相册、或者自己之前写过的日记呢?预设生:有。
师:从自己的相册和自己的日记中,大家有没有想起自己成长经历中印象深刻的事情呢?试着说说哪个时刻让自己感到了成长?(学生交流)(时间:3分钟)出示教材提供的三个事例,让学生读一读。
我的成长故事幼儿园教案设计 幼儿园教案

序号一:概述在幼儿园教育中,教案设计是教师们必须要重视的一项工作。
好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幼儿园教案设计对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让我在教育领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序号二:我的成长故事从小我就对幼儿园的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曾经受益于优秀的教案设计,这种经历对我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在幼儿园的老师们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活动,这些活动深深地吸引了我。
他们设计了许多游戏作为学习的工具,在游戏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我深深地体会到,好的教案设计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序号三:幼儿园教案设计的重要性幼儿园教案设计是教师们为幼儿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所做的具体计划。
它不仅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指导。
一个好的教案设计应该是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实效性的,它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只有这样,教案设计表现出来的才是贴近生活、有效果的。
序号四:幼儿园教案设计的原则在进行幼儿园教案设计时,应该遵循一些原则,来确保教案的质量和实效性。
教案设计要以幼儿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幼儿的成长特点,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教案设计要贴近生活,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
教案设计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序号五:教案设计的实施好的教案设计需要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实施教案设计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调整教案的内容和形式,以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还要注重教学过程的传导和引导,关注幼儿的学习态度和实际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序号六:总结幼儿园教案设计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的教案设计不仅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和成长,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工具。
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教案设计,在实际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教案的设计和实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我的成长故事》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我的成长故事》教案教案名称: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我的成长故事》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引导他们发现和挖掘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精彩瞬间。
2.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情节设计能力等。
3. 通过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如何从生活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成长故事,并以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故事的情节设计得引人入胜,使读者产生共鸣。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一段成长故事,激发学生对本次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2. 讲解写作技巧: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上的范文,讲解如何选择素材、设计情节、运用修辞手法等写作技巧。
3. 学生写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开始写作自己的成长故事。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4. 分享交流:学生完成写作后,可以选择一部分优秀的作品进行分享,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继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下节课再进行分享和讨论。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是否积极思考、主动发言等。
2. 结果评价:阅读学生的作文,看他们是否能按照要求写出自己的成长故事,语言是否通顺,情节是否吸引人等。
3. 反馈与改进: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他们提升写作水平。
五、教学反思: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我,敢于挑战自我,从而实现真正的成长。
初中成长的故事教案

初中成长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挫折与困难,学会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选择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进行讲述。
2. 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故事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
3. 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变化和成长过程。
4.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互相借鉴和学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自己的成长故事为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
2. 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学生根据自己的回忆,选择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进行讲述。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故事的结构,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变化和成长过程。
3. 互相分享与借鉴: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并提出改进意见。
最后,每组选取一个优秀的成长故事进行全班分享。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故事讲述能力:评价学生在讲述故事时的语言表达、情感把握和细节描写等方面的情况。
3. 学生成长感悟:通过学生的总结与反思,评价学生对成长过程中挫折与困难的态度以及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师自己的成长故事素材。
2. 与成长故事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3. 写作技巧指导书籍和文章。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3. 在评价学生时,既要关注学生的成果,也要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成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作文范文精选集:成长的故事(3)

成长的故事
“知识是无止境的”。
充实自己,可以让自己的谈吐相当有内涵;充实自己,可以让自己有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不但知道的比别人多,还比别人来得有保障。
因此,才会有那么多人在闲暇之余,还忙着读书。
目的就是为了要让自己更好、更有知识,才不会被击垮,也才会有成功的一天。
每个人都要充实自己。
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老师也一样。
如此一来,他才可以把自己的知识教导给我们。
看着学生的成长,是老师充实自己后得到最甜美的果实。
救人救命的医生,也需要充实自己,才能够研发出更顶尖的药,来救活更多的病人,让许多人有重生的机会,这就是医生充实自己最大的成就。
充实自己相当的重要。
我想我应该要多多阅读书籍,好让我的阅读能力提升,也能让我的语文成绩变得更好,才不会每次都忘记字怎么写。
写作时,能文思泉涌,写出更多动人的文章。
但是切记,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框框,要放大视野,每种书都要看看,才能够学到广泛的知识。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虽然你无法学习到全部的知识,但你可以学习它的一部分,这世上值得你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所以!不要再发呆了,赶快拿起纸笔,好好的学习,充实自己,让生活更有意义。
四年级上册习作的语文教案6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习作的语文教案6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四年级上册习作的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能仔细观察教师走进教师后所做的一系列动作,能连贯,具体生动地描写教师地动作,并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
通过本次练习,巩固并提高描写动作的能力,进而提高习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1、学会仔细观察。
2、运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动作,同时能结合观察所得展开合理的联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动作小品,摄像师。
【教学过程】一、学会观察1、师生问好后,教师做一系列动作。
(如:准备写课题,却发现粉笔不翼而飞,于是在黑板粉笔槽、讲台上、学生课桌里急切地寻找,最后在讲台下找到粉笔,写上课题粉笔飞了。
)2、同学们,你们注意到宋老师刚才都做了哪些动作吗?这些动作我又是怎么做的呢(预设:只能说出几个比较突出的动作)3、师提示:其实在我们身边有着许多有趣的事,只是我们平时不注意观察罢了。
4、摄像机回放刚才的.动作,生仔细观察,并按顺序将动作列出。
5、课堂交流:在这些个动作中,你对哪几个印象比较深?请具体说说。
二、学会表述1、将一连串动作连成一段话。
*你能将这些个动作练成一段通顺具体的话吗?(学生准备,点名个别学生演示)教师随机点评,渗透进:用上恰当的连词,将有些动作合理兼并。
2、生动笔操练,要求给片断起个题目,教师巡视,3、抽样评讲。
(1)选文一,以教师评讲为主(点评时围绕动作素描的要求进行。
)(2)学生听后,自行修改片段。
(3)选文二,以学生点评为主。
4、小结:课上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看清动作,用准动词,加上适当联想)三、实践运用A、回家后,仔细观察父母刚回家时的一系列动作,尝试为他们写一幅素描,然后读与父母听,请他们进行点评。
B、看动画片,写片断。
设计意图:学生在习作中常常表现出描写人物的动作简单无趣,很生动的事到了他们的笔下往往变得枯燥乏味。
其实这都是不会观察,不注意观察造成的。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中就提出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长的故事)作文教案《成长故事》作文教案【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本设计引导学生通过习作,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提升情感、审美价值,让学生享受作文教学愉悦。
教学目标1、深入思考和交流自己成长过程中故事和成长中问题,选择自己印象最深事,体现个性化。
2、记事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3、学会把事情经过写清楚,通过叙事写出自己体验和受到启发。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范文一篇2、学生准备:回忆成长经历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教师谈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问题。
但无论怎样,成长经历都是令人难忘。
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在你们成长过程中难忘故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好吗?出示题目:难忘成长经历3、教师提示:同学们,请大家好好想想,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经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故事,激发学生习作热情,使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做到了作文生活化,生活作文化。
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出示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2、出示习作要求:(1)写自己或别人成长故事。
要写得清楚具体。
(2)写“从《乌塔》想到”。
写出自己真实想法。
(3)给“需要帮助王虹”写回信。
要把想说意思写清楚,书信格式正确3、今天,我们就围绕第一个要求来写写自己或成长故事,好吗?(1)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你认为哪些事情是难忘?学生自由发言。
生:有一次数学考试我得了100分;我会自己炒鸡蛋了……师:这是成功喜悦,其他方面呢?生:我跟同学吵架,我们互相不说话;运动会上,我输了师:恩,这是你们烦恼,还有吗?生:我好朋友转学了,……师:在你们成长过程中,经历还真不少,不管是喜悦还是悲伤,快乐还是烦恼,只要它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一次难忘经历.(2)同桌互相交流难忘事情(教师提示:要突出难忘;要说心里话、真话)【设计理念】:通过“难忘”打开学生思路,捕捉生活中素材,使学生乐于习作。
三、组织交流,拓宽思路1、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最想写什么?2、小组内畅谈自己难忘经历。
3、各小组自由参与全班交流,按照习作要求学生自由评议,教师也做适当点拨。
4、【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通过相互启发,确定自己最想写内容,把思路打开,使学生易于表达。
四、范文引路,激发兴趣。
1、出示范文成长故事在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
我童年是五彩缤纷,是喜、怒、哀、乐、悲、欢。
二年级时候发生一件事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我去参加在学校举行“走进美妙数学花园”。
我走进考场时候我信心十足对我自己说:“一定可以得到一等奖,我一定可以。
”考试之前监考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考试时一定要仔细,认真。
在考试过程中不可以讲话,不可以交头接耳,否则话就得扣10分。
”铃声一响,我就开始认真答题了,我小心翼翼,生怕出错。
时光飞逝,一眨眼,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那时我已经做完了。
正在我认真检查时候,我后面同学叫我把一支笔递给我前面一个同学,我也没有多想就递给了她,谁知这一幕正好被监考老师逮个正着,监考老师不由分说先每人扣掉十分。
就这样,宝贵十分丢掉了。
我当时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下课了,我慢慢往家走。
我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回到家,我满腹委屈地向妈妈诉苦,我觉得监考老师太过分了。
妈妈说:考场纪律就像交通规则,所有人都要遵守,无论什么原因。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你是否愿意看到一个不负责任警察或老师造成混乱交通或混乱考场呢?我想通了,老师没错,是我违反了规则。
考试结果出来后,我只得了二等奖,可我知道,如果我不在考场上说话,不违反考场纪律,我是可以得到一等奖。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它教育我:时时遵守纪律。
它会一直伴随着我成长。
2、讨论范文(1)小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这件事情为什么难忘?(2)这篇文章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3)通过这个小故事,受到什么启发?教师简单小结:小作者把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都写很清楚,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这件事情为什么难忘,最后还写出了自己感受。
我们也可以学着他样子来写。
【设计意图】范文引路,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借鉴范例;指导评说,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写作智慧,酝酿写作情趣,打开写作思路。
五、自由拟题,点拨写作1、自由起题目师:发生在你身上许许多多事情中,你感觉哪件最难忘?这件事情怎么难忘?有什么意义?根据自己选习作内容起个有个性题目。
《难忘……》《第一次……》《成长烦恼(快乐)》等2、交流自拟题目,欣赏及评点。
【设计意图】既给学生松绑,引导自由作文,又把有效指导融入在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情感表达上,慢慢地从生活中渗透出来,做到浑然一体。
第二课时一、再次激励,激发写作激情。
同学们,成长经历是多姿多彩,有快乐,有忧伤,有幸福,有烦恼,有笑也有泪,那就拿起我们手中笔把我们最难忘经历写下来,让大家一起分享.二、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①要学生乐于作文,必须尊重他们主人地位。
写什么事,怎么写这个事,让学生做主,而不应由教师情感来决定。
②学生习作时候,正是个别化教学最好时机。
教师应该提高巡视效率,进行及时有效现场个别指导。
三、交流佳作,评议修改。
1、自行选择伙伴进行修改,找出习作中值得学习文句,用波浪线划下来。
写出好在哪里和为什么好,写出自己感受和启发。
【设计意图】学生相互修改习作,是一个发现他人闪光点,弥补自己不足,取长补短过程。
也是一个现时作者与读者交流,及时反馈,共同提高过程。
2、推荐习作全班交流,并陈述推荐理由,教师作及时点评。
找出亮点,放大亮点,激励评说。
使学生明白别人写好处,为什么好。
引导学生借鉴长处,重新修改自己习作。
【设计意图】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要保证不同水平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快感。
可以是欣赏自己,也可以是欣赏同学;可以欣赏全文或比较出彩一个段落,也可以欣赏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
三、学生自改,二次作文。
1、学生自改。
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愉悦感。
2、学生二次作文。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圆明园毁灭》课堂精彩片断赏析高唱生命同一首歌(三)【缘由聚焦】常看中央电视台播出《同一首歌》,众多明星闪亮登场,用自已喜欢方式,个性化地倾诉着自已由衷情愫。
《同一首歌》透过电视屏幕牵动着亿万中国人心,国人为之深深眷注和感动,成为了每个炎黄子孙期盼和敬仰生命之歌。
如此精彩而富有人文情怀舞台,每走进一个地方,都会激荡着本地人情和文化,激励着本地人们热情和奉献精神,进而激发整个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元素。
序曲中精彩有目共睹,过程中情绪感同身受。
然而,更令我值得深思是节目最后由名歌星唱响《同一首歌》,迥然各异歌手敞亮不同歌喉,展示不同舞姿,怀揣不同心境,但演绎着相同旋律,抒发着相同情感,传递着相同呼唤……由此想到,我们语文课堂,不也是在唱着“同一首歌”吗?——不一样教师、不一样设计、不一样交往(对话),留给我们是一样震撼人心语文本体价值追求和精神享受。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分别在不同时期上过《圆明园毁灭》一课,细细品读他们课堂实录,细细盘点他们课堂精彩,好似在品尝各具风味美食大餐,汲取各种不同营养。
今天我想把他们相同教学内容(2——4自然段)精彩片断记录下来,用这“同一首歌”以飨同行。
王崧舟:在开放引导中享受生命师:快速读中间部分,你对咱们圆明园又知道些什么呢?生:我知道圆明园本来是一个金碧辉煌园林。
师:你找到了金碧辉煌,还有没有别词来形容圆明园吗?生:举世闻名。
生:万园之园。
师:金世界都知道在中国有一个万世之园——圆明园。
再找一找,圆明园凭什么成为万园之园呢?生:凭宏伟建筑。
生:还凭奇珍异宝。
师:找到写宏伟建筑那一段话,边读边看边找,这一段写圆明园建筑景观一共写了几个“有”?生:7个有。
师:写圆内景观,作者写了7个有,你体会到了什么?虎门销烟教学设计(一)以“心智语文”教学理念为指导,凭借文本语言走进文本内容,把语言文字承载内容具体到一幅幅人物场景、事物场景、虚拟场景、心灵场景,并通过具体物质及想象、联想让一幅幅场景在大脑中活化、重组。
在这个过程中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特点和奥妙,探究、模仿、建构语言运用形式(表达层面),探究作者剪裁内容、组织材料方式,并能把这种感性触摸内化为心理经验,形成言语和语言运用心智。
抓住“壮举”这个关键词,把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情感,升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
通过语言文字还原和活化虎门销烟现场,唤醒学生情感体验,情绪经验,更深层次地体味“壮举”意义,最终“水到渠成”。
通过感性触摸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精妙,形成特有语言和表达心智。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收缴洋人近两百万箱鸦片当众销毁壮观场面,虎门销烟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志气,大灭了外国侵略者威风。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虎门销烟”壮观场面,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丰盈学生“善”之心智。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四字词语:敲锣打鼓、震耳欲聋、水泄不通、恭恭敬敬、垂手恭听等,习得遣词造句之奥妙,丰盈语言心智。
3.体会销烟前沸腾场面,引导学生练习写一个节日有趣场面,丰盈谋篇心智。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这里“烟”指什么?你知道吸食鸦片有什么危害?(出示图片),假如他是士兵,会怎样?他是农民,又会怎样?假如一个国家有许许多多这样人,还有希望吗?据统计,1838年中国,有两百多万人吸食着鸦片,朝廷官员、军队官兵、普通百姓,男男女女。
吸呀吸,吸得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吸呀吸,吸得中国人白花花银子流进了外国人腰包;鸦片,给我们民族带来耻辱,带来灾难!这时人们多么希望有谁能站出来禁止鸦片,销毁鸦片,这一天终于来到了,那就是----(1839年6月3日),伟大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设计理念:一个没有激情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教师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我”。
同时注重将生活情境与教学情境进行链接,从而创设一种能调动学生生活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情境。
)二、浓缩课文,抓住文眼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句话能表现虎门销烟伟大意义?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威风。
2.这句话告诉我们虎门销烟是什么?(板书:壮举)壮在字典里有三个意思:A、健壮有力B、伟大、有气魄C、增加勇气或力量轻声读一读,再联系课文,你认为“壮举”壮是哪种意思?壮举就是伟大、有气魄举动,那课文中壮举指是什么?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壮举,让我们试着用读书方法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