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 水 的 组 成(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 水 的 组 成(学案)

课题3 水的组成学习目标:1.能概述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和分布情况。

2.会说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操作、现象重点、难点:重点:水的组成及实验难点:水的组成的论述和表达,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评价设计: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2、通过观察,小组讨论结果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3、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达标率98﹪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 地球上哪里有水?水有什么用途?2. 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正极产生气,负极产生气;他们的体积比是,因为有新物质生成,是反应过程,它的文字表达式为:3. 水究竟是由哪些元素组成?它是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它是否属于氧化物?4.检验氧气的方法是;氢气在空气中能燃烧吗?不纯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什么现象?5.简单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根据氢气的物理性质可用哪些方法收集氢气?物理性质:无、无、于水的气体氢气的收集方法:排空气法(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排水集气法(因为氢气于水)二、学习研讨:1.水的物理性质2.实验探究:水的组成演示实验3—1:电解水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现象:结论:讨论:氢气H 2 氧气 O 2 水H 2O 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虑)氧化物:三、评价样题1.下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C__________。

(2).写出A 、B 内收集到的气体的名称:A 内气体_____ _。

B 内气体_____ _。

其中A 与B 体积比为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

(4).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A 、B 管口,分别观察到了不同的现象,在A 管口的现象 ,在B 管口的现象:该实验能得出哪些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下列物质:①空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高锰酸钾;⑤铁粉;⑥氮气;⑦稀有气体;⑧铝箔;⑨海水;⑩过氧化氢溶液,用序号填空: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有 ;3.水是一种 ( ) ①单质;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纯净物;⑤氧化物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⑤ 物质 种类物质组 成 纯净物 混合物 元素种类 单质:由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 导学案-化学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 导学案-化学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化学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记住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并能利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究;2.能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从宏观、微观角度探究、解释质量守恒定律;3.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重点难点】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从宏观、微观角度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1.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燃烧得快,放出热量多,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和。

当氧气不足时,可燃物,燃烧得慢,放出热量少,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等有毒气体和等物质。

2.一氧化碳是色、味气体。

吸入人体的一氧化碳与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中毒。

CO也可以做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二、探究与释疑(一)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了。

(1)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还另需满足a:、b:两个条件。

(2)为了探究棉花燃烧所需的氧气和温度的来源,有同学设计了如下一个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装有Na2O2(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Na 2O 2+2CO 2=2 + O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Na 2O 2+2H 2O =4 + O 2↑结论:过氧化钠久置于空气中会变质产生 和 两种杂质,应 保存。

(4)小明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探测定久置的过氧化钠纯度,设计如下实验。

反应完全后称量仪器及反应后物质总质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样品质量 装置及药品总质量 装置及反应后物质总质量 实验数据156 g 394g 374g【问题讨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生成氧气多少克,样品中过氧化钠的纯度?【实验反思】本实验测得过氧化钠含量可能会偏大的原因是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复习教案

回顾与交流一、有关水的知识1.爱护水资源【过渡】正像武汉新洲七里村所遭遇的那样,今年南方各省连降暴雨,而北方有些地区降雨少,干旱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进入八月份以来,我们北方一直未降甘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问题】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怎样爱护水资源?2.水的净化【问题1】七里村的村民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净化水?【问题2】在进行过滤操作时,有哪些操作要点?【问题3】如上图所示,该村民用洪水洗衣服加入肥皂水后,产生了较多浮渣, 这是怎么回事?这样的水有什么危害?如何将硬水软化?【讨论】“水的净化”和“水的软化”含义是否相同?水的软化得到是否就是纯净水?如何制得纯净水?3.水的组成【问题1】回忆电解水的实验,有什么现象产生?在本实验中,我们得到什么结论?【问题2】从微观上看,水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问题3】从微观上看,在水的电解过程,水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生活生产实际情况,进一步熟悉爱护水资源的措施和常见的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的现象,通过表达自己的具体做法,增强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学生回忆、讨论、交流。

教师精讲点拨。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投影水分子模型示意图和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回顾与交流4.物质的分类【问题】河水、井水、自来水、蒸馏水这些水中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几类?水是氧化物吗?二、化学式与化合价【问题1】请你写出水的化学式,并思考它表示哪些意义呢?【问题2】请你标出水的化学式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由此可知,如何标注化合价?化合价分为几种?化合价有哪些规律?【讨论】(1)化学式和化合价之间有什么关系?(2)知“价”写“式”的常用方法有哪些?举例表达一下你擅长哪一种?(3)知“式”求“价”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问题4】请你计算:(1)水的相对分子质里(2)水中氢氧两种兀素的质量比(3)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问题5】请你说出下列符号中,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1 +2(1)2H2θ3H+2O2-idc+(2)—请问其中的a、b、c、d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典型例题1】在农村人们常常饮用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一般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复习一、知识归纳1、爱护水资源2、水的净化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工业上农业上生活中水体污染的原因水体污染的危害工业上农业上生活中工业上:降低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农业上:农作物含有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生活中:中毒、致病、死亡净化方法:沉淀、、、常用的净水剂明矾(与水反应生成胶状物)作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作用:水的硬度软水:定义硬水定义危害软化:生活中实验室硬水和软水的区别①加肥皂水:现象②加热蒸发:现象硬水:产生泡沫,浮渣软水:产生泡沫,浮渣硬水:出现软水:没有3、水的组成4、化学式水的电解现象反应式:电极上出现气泡正极:、体积,能使负极:、体积,能燃烧、产生结论:水是由组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不可分化学式的定义意义宏观:、微观:、数量:、注意:表示多个分子,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数字计算(以H2O为例)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书写:、、读法单质化合物:两种元素组成的读作“某化某”,有的把原子个数读出.金属单质、非金属固体单质读元素符号名称稀有气体单质、非金属气体单质读作“某气”定义:分类:价,失电子;价,得电子.书写:标在元素符号的,先、后,“”不能省如:N+1aC-1l意义: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如:M+2g:化合物中镁元素显+2价5、化合价二、练习1、(利用平均值法求混合物的组成)某硝酸铵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该样品中混有杂质为(括号内的数字为该物质中氮的质量分数)A.NH4HCO3(17.7%)B.(NH4)2SO4(21.2%)C. NH4Cl(26.3%)D.CO(NH2)2(46.7%)2、(利用关系式法)100kg的硝酸铵中含氮量相当于多少kg的碳铵(NH4HCO3)的含氮量?3、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A.Mg+2——镁离子B. O——氧气C.2CO2——2个二氧化碳分子D.2N——2个氮元素4、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为+1价,氧元素为-2价,草酸(H2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终稿)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终稿)

九年级上册化学导学案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一、教材自读1、地球表面约被水覆盖,虽然地球上总水储量很大,但大部分是海水,淡水占全球储水量的2.53%,而能够饮用和使用的淡水不到总水量的。

2.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多种。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最多的元素是,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3.我国水资源分布不,人均水量。

自来水收费项目包括和。

4.爱护水资源的措施是:一方面要;另一方面要。

5.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和。

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有:①加强水质监测②工业“三废”要。

③农业上提倡。

④生活污水实现。

二、预习自测1、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

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有人口处于缺水状态。

2、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位。

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

【课堂探究案】【问题1】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问题2】节约用水就是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

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节约用水的措施?爱护水资源从哪些方面入手?【问题3】防止水体污染:(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2)水体污染源:①工业污染:工厂的“三废”(废气、废渣、废液)流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下水。

②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

③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

④其他污染:A、病原微生物污染 B、需氧有机物污染 C、富营养化污染(水华、赤潮) D、恶臭物污染 E、地下水硬度升高F、重金属离子污染(水俣病) J、石油泄漏造成的海水污染H、热污染 I、放射性水污染【问题4】海水淡化能否作为人类应对淡水短缺的重要途径,为什么?【问题5】右图是“国家节水标志”,谈谈你对该标志的理解及由此获得的启示。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学案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学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废”(废水、废渣、废气)处理的必要性,知道处理的一般原则;2、知道典型的水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3、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水的意识。

二、自主探究:知识点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知识点2:节约用水【阅读】课本59-61页,填写下列空白:1A、地球表面约被水覆盖,总水量很多,但水含量很少。

根据水资源紧缺指标,河南省人均水量属于。

2A、爱护水资源的途径:一方面要,另一方面要。

节水上工业采用方法,农业上采用、。

【思考与交流】3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是因为;说水资源宝贵,是因为。

保护水资源主要从和两方面采取措施。

4A、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5B、通过化学课的学习,成语“细水长流"可理解为 ( )A.在家用细细的长流水洗衣或刷牙B.节约每一滴水,形成“细水长流”的水资源观C.地球淡水储量丰富,可供人类永久使用D.水龙头漏水可让其“细水长流",方便使用知识点3:水体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阅读】课本62页,填写下列空白:6A、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和。

7A、防治水污染,工业上对污染的水体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和;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思考与交流】8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无色透明的水不一定都能喝B.能供人饮用的水覆盖了地球大约71%的表面C.人体含水约占体重的2/3,婴儿则更多一些D.从太空观察,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水球”9A、据报道:甘甜清澈的长江源头水到入海口,水下能见度不到10 cm。

其主要原因是沿途大量流入①工业废水;②生活污水;③泥沙;④雨水。

下列问题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10A、下列工业、农业、生活用水的方式不宜提倡的是()A、园林喷灌B、工业用水重复使用C、口杯节水刷牙D、不断地边注水边洗衣11B、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现象日趋突出,局部地区水体污染的现象也较为严重。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学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学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复习课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归纳常用的水的净化方法,体会净化方法的应用范围。

2.在绘制微观示意图的过程中,体会宏观微观结合分析物质的方法和步骤。

3.通过对水的组成及其符号分析,体会分析物质化学式与组成的一般方法。

4.通过对水的净化、组成和化学式的分析,体会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

二、课前预习复习水的净化方法、电解水实验和水的化学式。

三、课堂探究(活动一)构建再生水系统流程图模型写出操作1-5的名称(活动二)思考图中A处和B处存在的主要物质及状态,并画出微观示意图。

A B(活动三)再探H2O问题1 从水的化学式H2O中,你可以得到有关水的组成的哪些信息?问题2 请将上面有关水的化学式H2O的信息进行分类,并阐述分类依据。

(活动四)小小科学家识青蒿素活动4 很多中药古方都提到了青蒿这种植物的茎叶可以入药抗疟疾,如果你是屠呦呦,你会怎样展开研究工作?青蒿素的发现很多中药古方都提到了青蒿入药抗疟疾,但1971年开始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时,结果却总是不理想。

屠呦呦研究组反复研究中医古籍,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激发了她的灵感。

是不是高温破坏了青蒿中抗疟的有效成分?屠呦呦立即改用乙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成功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完成样品纯化后,科学家们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了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得出了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

青蒿素为无色针状晶体,味苦,可溶于丙酮、乙醇、甲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156-157 ℃。

青蒿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药物。

沪教课标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导学案

沪教课标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导学案

§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

4、能再探究中学会合作,并从中获得快乐。

【课前导学】请你预习书本,然后完成下列的预习题:1、什么是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的产生和能量的_____ ___________。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数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总和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5、质量守恒,是因为微观上,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变。

【课堂探索】一、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①90g酒精和10g水混合,质量为100g,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3L水。

()③已知:1g氢气与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水。

现有1g氢气与9g氧气反应,生成9g水,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④木炭燃烧后,变为灰烬,质量减少,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点:①适用范围:_________。

②守恒的是质量。

③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④应是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气体和沉淀。

【交流与讨论】①如果实验二在敞口的锥形瓶中进行,情况该是如何?②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________容器中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 (4)三决定 (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 ,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e 均为稳定结构)
2、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注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 2、O 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 、书写方法:
b 、意义
c *发 *
d 、分类
e 3(1
(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
(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二、物质的组成的表示:
1、化合价
a 、写法及意义: Mg :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MgCl 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 、几种数字的含义
Fe 2+ 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 2+:3个亚铁离子 2H 2O 两个水分子, 每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c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d 、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质分子中元素化合价为0 2、化学式
(1)写法:
a 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 2、H 2、N 2、Cl 2 。

b 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 3,CH 4除外)
(2)意义:如化学式
H 2
O 的意义:4点 化学式 Fe 的意义:3点 (3)计算:
a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检测
1、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及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某种物质的是 ( )
A 、H
B 、Al
C 、Fe 3+
D 、N 2
2、下列对于N 2、N 2O 、N 2O
3、N 2O 5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都含有氮分子 B 、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都相同 C 、每个分子所含氮原子数都相同 D 、所含元素种类都相同
3、《中学生守则》明确规定,中学生不能吸烟。

其原因之一是香烟燃烧时放出多种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其中元素间的质量比3:4的物质是 ( )
A 、NO
B 、NO 2
C 、SO 2
D 、CO
4.下列方框中,符合2N 2意义的示意图是 ( )
5、H 2O 与H 2O 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
A 、它们的元素组成不同
B 、它们在常温下状态不同
C 、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 、H 2O 2有氧气而H 2O 中没有
6、某正二价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中,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5:2,则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 、40
B 、56
C 、62
D 、80
7、元素X 的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元素Y 的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XY
3 B、X
2
Y C、X
2
Y
3
D、X
3
Y
2
8、质子数相同的两种不同粒子可能是①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②两个不同的分子③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④两种不同的离子⑤一种离子和一种分子()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9、X2+的离子核外有28有电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65,X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A、9
B、5
C、2
D、0
10、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得到或失去后,一定不会改变的是()
①元素种类②化学性质③相对原子质量④微粒电性⑤原子核⑥电子层数⑦最外层电子数⑧核外电子总数
A、②③⑤
B、②④⑥⑧
C、②⑤
D、①③⑤
11、某硝酸铵(NH
4NO
3
)样品(杂质不含氮)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其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是
()
A、20%
B、70%
C、80%
D、无法计算
12、标出下列带线元素的化合价
NH
4NO
3
MnO
4
-- KClO
3
Cl
2
NH
3
13、用化学符号表示
硫离子 2个氮分子 +2价的锌元素 4个亚铁离子
2个磷酸根离子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子层,Y与粒子的
(4)当Y=1的中性原子与Y=7的中性原子化合时,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化合物。

17、计算题:
烟草中含有对健康危害(尼古丁),其化学式为C
10H
14
N
2
,试计算:
(1)尼古丁由种元素组成,1个尼古丁分子由个原子构成(2)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
(3)尼古丁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4)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5)与8.1克尼古丁所含氮元素相等CO(NH
2)
2
的质量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