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一轮复习-酶和ATP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知识点讲解专题 酶和ATP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专题3-1 酶和ATP 【考情分析】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3.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核心素养分析】1.生命观念: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2.科学思维:根据实验总结酶的化学本质与特性3.科学探究:探究温度、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4.社会责任: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重点知识梳理】一、酶的本质和作用1.酶的本质及作用2.变量分析:3.实验成功的3个关键点(1)实验时必须用新鲜的(刚从活的动物体中取出的)肝脏作实验材料(肝脏如果不新鲜,肝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就会在腐生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使组织中酶分子的数量减少且活性降低)。
(2)实验中使用肝脏的研磨液,可以加大肝细胞内过氧化氢酶与试管中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
(3)滴加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时不能共用一支滴管,(因为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少量酶带入FeCl3溶液中就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使人产生错觉,作出错误的判断)。
4.酶本质的探索5.酶的特性(1)高效性:催化效率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高温、过酸、过碱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定。
二、酶作用相关图像及曲线解读1.酶高效性曲线解读(1)如图表示未加催化剂时,生成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图中绘出加酶和加无机催化剂的条件时的变化曲线。
(2)由曲线可知: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更高;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因此,酶不能(“能”或“不能”)改变最终生成物的量。
(3)酶只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
2.表示酶专一性的图像和曲线解读(1)图像①图中A表示酶,B表示被催化的底物,E、F表示B被分解后产生的物质,C、D表示不能被酶催化的物质。
2024山东高考生物第一轮章节复习--专题4酶和ATP

专题4 酶和ATP专题检测题组 A组1.研究发现,枯草杆菌蛋白酶既能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也能在有机溶剂中催化蛋白质的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枯草杆菌蛋白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溶液呈蓝色B.升温处理和枯草杆菌蛋白酶处理均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或合成蛋白质后,其自身空间结构可保持原状D.枯草杆菌蛋白酶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又能催化其合成,故不具有专一性答案 C 根据题意可知,枯草杆菌蛋白酶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可以和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溶液呈紫色,A 错误;枯草杆菌蛋白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是升温处理不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酶催化化学反应前后其数量和性质不变,C正确;酶的专一性指的是酶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因此枯草杆菌蛋白酶具有专一性,D错误。
2.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成熟红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B.人体细胞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C.ATP可用于物质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D.ATP释放的磷酸基团能与某些蛋白质结合答案 B 人体细胞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是由有机物在氧化分解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提供的,B错误。
3.过氧化氢酶(CAT)是植物体内主要的抗氧化酶之一,可以催化细胞内过氧化氢的分解,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用不同种保鲜袋包装对菠菜CAT活性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取储藏8 d的菠菜研磨液放入试管中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B.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用保鲜袋包装的菠菜的CAT活性逐渐增强C.与保鲜袋①相比,用保鲜袋②包装更适用于储藏保鲜D.低温条件有利于储藏菠菜,与低温可减弱菠菜的呼吸作用有关答案 B 分析曲线可知,储藏8 d的菠菜研磨液中含有CAT,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A正确;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用保鲜袋包装的菠菜的CAT活性先减弱后增强,B错误;用保鲜袋②包装的菠菜的CAT的活性更高,因此更能保护细胞,利于储藏保鲜,C正确;低温可减弱酶的活性,从而使菠菜的呼吸作用减弱,降低对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储藏菠菜,D正确。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上专题12酶和ATP含解析

知识点专题12 酶和ATP一、基础知识必备1、酶的本质(1)酶的定义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2)酶的作用机理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两者的比较如图所示。
(3)酶的本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为RNA。
2、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很高,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酶对底物具有严格的选择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一般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由低温恢复到适宜温度时,酶活性可以恢复。
3、ATP的结构和形成(1)ATP的结构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ATP分子中大量的能量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2)ATP去掉2个磷酸基团即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4、ATP与ADP的相互转化3二、通关秘籍1、酶(1)酶只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反应。
(2)酶可以缩短化学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3)酶通过降低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4)在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将保持不变。
(5)酶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发挥催化作用。
(6)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2、几种化合物中“A”的含义的区别ATP与DNA、RNA、核苷酸的结构中都有“A”,但表示的含义不同,如图所示:ATP中的A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DNA分子中的A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RNA分子中的A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核苷酸中的A为腺嘌呤。
可见,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含有腺嘌呤。
3、生物体内与“能源”相关的物质(1)生物体的三大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其中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
第07讲 ATP和酶-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代表特殊的化学键。
(4)直接能源物质: ATP
两个相邻磷酸都带负 电相互排斥,使得这种化
1.功能: 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学键不稳定,末端磷酸基
2.中文名称: 腺苷三磷酸
团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容易断裂。
3.ATP的结构简式: A-P~P~P
每1mol水解释放的能量
4.ATP的组成元素: C、H、O、N、P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这些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体现了蛋 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B.这些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 不影响细胞信号传递 C.作为能量“货币”的ATP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 D.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受温度的影响
习题巩固
3.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化学本质 合成原料 合成场所
来源 作用部位 生理功能 作用原理
绝大多数_蛋__白__质__ 少数是_R_N__A_
氨基酸
核糖核苷酸
核糖体
细胞核
活细胞(哺乳动物红细胞除外)
细胞内外、体外
只起催化作用,无调节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 酶的作用、特性及影响因素
三、酶的作用机理分析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白癜风主要是由于血液中存在酪氨酸酶抗体或酪氨酸合成 障碍等,导致皮肤局部黑色素生成减少,出现白斑。
G.纤维素酶、果胶酶:主要用于破坏植物细胞壁。 纤维素 纤维素酶 葡萄糖 果胶 果胶酶 半乳糖醛酸
用于制备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
H.基因工程中的酶 限制酶 DNA连接酶 Taq酶
P选三71、77
关注常考的酶及其作用 I.中心法则中的酶: DNA复制:以DNA为模板的DNA聚合酶(催化单个脱氧核苷酸聚 合到DNA片段上形成脱氧核苷酸链,作用部位是磷酸二酯键。) 逆转录:以RNA为模板的DNA聚合酶(即逆转录酶)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7讲 酶与ATP(word版含解析)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7讲酶与ATP1.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RNA分子,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
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和核酶的元素组成相同,A TP中的“A”不能作为核酶的基本组成单位B.与无机催化剂不同的是核酶能够降低所催化反应的活化能C.核酶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时,破坏的是相邻碱基之间的氢键D.验证核酶的专一性时,可以用能够鉴定RNA的试剂来检测实验结果解析:ATP和核酶的元素组成都为C、H、O、N、P,A TP中的“A”代表腺苷,而核酶(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A正确。
酶与无机催化剂都能够降低所催化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B错误。
mRNA是单链RNA 分子,核酶降解mRNA序列时,破坏的是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C错误。
核酶的本质为RNA,故验证核酶的专一性时,无法用能够鉴定RNA的试剂来检测实验结果,D错误。
答案:A2.关于酶及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酶的专一性,可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和碘液设计实验B.探究酶的高效性,因作用机理不同,加酶组比加FeCl3组产生的气体量多C.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加底物→调pH→加酶→混匀→观察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利用淀粉酶、淀粉和斐林试剂设计实验解析: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时,不能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和碘液设计实验,因为无论蔗糖是否发生水解,都不与碘液发生颜色反应,A错误;无机催化剂和酶的作用机理相同,都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利用斐林试剂检测产物量时,需要水浴加热,反应温度就会发生改变,影响实验结果,所以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 错误。
答案:C3.人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而在吞咽过程中唾液淀粉酶会进入胃液。
下列有关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的分泌均与核糖体有关B.两者均在人体内环境中发挥作用C.唾液淀粉酶可在胃中持续发挥作用D.控制两者合成的基因可出现在同一细胞中解析: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其合成与核糖体有关,而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A错误;胃液和唾液均在消化道中,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B错误;由于胃液偏酸性,而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适宜环境接近中性,故唾液淀粉酶在胃液中不能发挥作用,C错误;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在同一细胞中均存在控制两者合成的基因,D正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作业6:酶与ATP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作业第6讲酶与ATPA组基础题组题组一酶的本质、作用及特性1.(2018北京大兴期末)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具有高效性,但受温度和酸碱度影响B.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C.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D.酶不一定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答案 C 酶具有高效性,但受到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A正确;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B正确;在适宜条件下,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可发挥催化作用,C错误;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RNA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
2.如图表示的是某类酶作用的模型。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酶只能在活细胞中发挥催化作用B.图中模型可用来解释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C.图中A表示酶,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D.如果C、D表示两个单糖分子,则B表示麦芽糖分子答案 C 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在细胞内或外,只要条件适宜,酶都能发挥作用,A错误;图中模型可用来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B错误;根据题图分析,图中A表示酶,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C正确;一分子麦芽糖分解,可以产生2分子葡萄糖,图中C、D不同,C、D不能代表2分子葡萄糖,D错误。
3.(2018北京昌平期末)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图中字母和箭头分别表示不同淀粉酶及其作用部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β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二糖B.G淀粉酶可将淀粉完全水解C.不同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物不同D.淀粉酶均可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答案 D 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β淀粉酶从淀粉链的外侧以两个葡萄糖为单位切割相应的化学键,其产物为二糖,故A正确;G淀粉酶从淀粉链的外侧以单个葡萄糖为单位水解淀粉,其产物应是葡萄糖,故B正确;综上可知,不同的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产物不同,故C正确,D错误。
题组二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曲线分析4.如图为不同pH条件下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结果,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用碘液来准确测定淀粉分解的量B.pH为4和pH为8时该淀粉酶的活性相同C.pH由13调节到7,淀粉酶的活性迅速升高D.弱酸环境对酶活性的影响小于弱碱环境的影响答案 D 碘液可定性地检测淀粉存在与否,不可准确测定淀粉分解的量,A错误;由题图不能确定在pH为4和8时该淀粉酶的活性是否相同,B错误;pH达到13时,酶已经变性失活,再调至pH=7,酶活性也不能恢复,C错误;pH为5是弱酸环境,pH为9是弱碱环境,由1 h后淀粉的剩余量可知:弱酸环境对酶活性的影响小于弱碱环境的影响。
酶与ATP 教学课件 高考生物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酶的特性
②酶的专一性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锁钥模型
酶
被A催化的底物
B被分解后产生的物质
不能被A催化的物质
注意:酶和被催化的反应物分子都有特定的、相契合的结构
酶具有专一性的意义:使细胞代谢有条不紊地进行
验证酶的专一性
酶的特性
设计思路
底物不同但酶相同,最后通过观察酶促反应能否进行得出结论
2、发现胃蛋白酶的科学家?
3、细胞代谢?
4、细胞代谢中一个
巴斯德之前
酶本质的探索历程
必修一P79
酶本质
酶是有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注意:可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酶不具有调节功能。)
酶的定义
化学本质
A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几乎不分解
对照
少量
促进过氧化氢
发亮
过氧化氢酶
燃烧猛烈
①加热可提高反应速率
②Fe3+和过氧化氢酶也能提高反应速率,但酶的催化效果更显著
催化作用
效率高
加快反应
酶的作用及作用原理
必修一P78
1、加热加快化学反应的原理?
2、活化能?
3、酶起催化作用的本质?
条件
加快反应的本质
B
试一试
(2022·安徽)某研究小组在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图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Mn2+降低了相应化学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B.Co2+或Mg2+可能导致酶结构的改变使其活性降低C.不同离子对酶的活性有提高或降低作用D.该水解酶的用量是实验的无关变量
A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7讲 酶和ATP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7讲酶和ATP[课标要求] 1.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酶活性受到环境因素(如pH和温度等)的影响2.解释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实验:探究酶催化的专一性、高效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具)1.通过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学习,认识酶的化学本质,并进行分析综合,总结出酶的作用,并能设计实验证明酶的作用及化学本质。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2.通过分析与综合,明确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的含义,并学会设计实验,探究酶的专一性和温度、pH等对酶促反应的影响,进而明确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社会责任)3.基于对细胞生命活动实例的分析,理解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并结合ATP的结构特点,认同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考点1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一、酶的作用和本质1.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连线)提示:①—f②—a③—c④—d、e⑤—b2.酶的本质和作用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合成原料氨基酸核糖核苷酸合成场所核糖体主要是细胞核(真核细胞)来源一般来说,活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都能产生酶作用场所细胞内、外或生物体外均可生理功能催化作用3.酶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如图曲线表示在无酶催化和有酶催化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
①无酶催化与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分别是②①。
②ca段与ba段的含义分别是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酶降低的活化能。
③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点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4.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过程(2)变量分析二、酶的特性1.酶的催化特性(1)高效性: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β半乳糖苷酶能催化乳糖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催
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这表明,β半乳糖苷酶的催化作
用具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A.高效性
B.专一性
C.稳定性
D.多样性
解析:选 B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 反应,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探究
[例2] 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 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 5.0、6.0、 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 1%的淀粉液1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 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 mL,摇匀。
解析:选D 由表格数据可看出,温度设置只有3个不同 温度,无法判断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要想判断该纤维 素酶的最适温度,还需增加温度梯度来进行实验。
ATP的结构及代谢中作用
[例3]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在O2充足时也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
生ATP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实验设计、 分析能力。 [知识依托] ①酶具有最适pH、最适温度,在最适pH、最 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②酶具有专一性。③实验设计时要 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解析] (1)分析图1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 效率最高的是幽门盲囊蛋白酶。(2)可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酶 对底物的催化效率来探究胃蛋白酶、肠蛋白酶及幽门盲囊蛋 白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因此应保 证三种酶所处的pH均为最适pH。该实验以干酪素作为反应的 底物,说明干酪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进 行鉴定。由图2可知,随着温度提高三种酶的活性逐渐升高, 但三种酶活性均未出现峰值,即不能确定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3)由于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含量少、活性低,因 此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淀粉和脂肪的比例, 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 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 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 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 催化效率更高。
②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 衡点。
(3)实验验证: ①验证酶的专一性。 设计思路:酶相同,底物不同(或底物相同,酶不同)。 设计方案示例:
结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酶 具有专一性。
②验证酶的高效性。
①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 ________,可用________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 制在____________。 ③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 ________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________可以表示蛋 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 该假设成立?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 (3)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 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________ 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
[解析] 大多数酶是蛋白质类酶,少数是RNA类酶;酶能 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高温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 使酶永久失活,而低温仅仅限制酶的活性,不破坏酶的空间结 构;酶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 D
1.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来源 化学本质 合成原料 合成场所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催化能力的有机物
[答案] (1)③中70℃应改为37℃。因为人唾液淀粉酶作用 的最适温度为37℃
(2)在观察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之前应将各试管放在50~ 65℃水浴中加热一段时间。因为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斐林试剂 才能与还原糖反应显色
1.探究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或最适pH (1)实验设计思路:
底物+T1pH1+酶液 底底⋮ 物物++TT⋮23ppHH23++酶酶⋮ 液液―检―测→底速物度的或分存解在量 底物+TnpHn+酶液
3.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 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C.内质网的膜 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知识依托] 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呼吸作用均能合成ATP。 ②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解析] 选 C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释 放大量能量;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叶绿体将光能转化 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而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 薄膜;内质网不能合成ATP;蓝藻(蓝细菌)进行光反应能产生 ATP。
为光能和化学能
C.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中两个高能磷酸
键都易断裂易形成
D.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表示的不是
同一物质
[解析] A项中人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因而不能利用氧气进行有氧呼吸,但可在细胞质基质中通过无 氧呼吸产生ATP;B项中ATP的形成途径可以是通过光合作用 利用光能,也可以是通过呼吸作用利用化学能,ATP转化为 ADP时,能量用于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 能;C项中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中远离A的高 能磷酸键易断裂和形成;D项中ATP中的“A”表示腺苷,由腺 嘌呤和核糖形成,构成RNA中的碱基“A”只表示 腺嘌呤。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少数是RNA
氨基酸
核糖核苷酸
核糖体
细胞核(真核生物)
存在场所
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如呼吸酶、光合酶),也可存在于细胞外(如 消化酶)
生理作用 作用机理
生物催化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酶的专一性、高效性 (1)专一性:
①图中A表示酶,B表示被催化的反应物。 ②酶和被催化的反应物分子都有特定的结构。 (2)高效性:
4.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 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 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C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 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 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右 ________________。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C之 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 18°C之间。他们设置15°C、16°C、17°C、 18°C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因为题中已经提示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剂量等, 因此就不用去分析这些数据是否错误,找主要的错误即可。(1) 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本题探究的是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因此,温度应为无关变量,必须适宜,而70℃恒温水浴的温度 过高,会导致5组试管中的酶因高温而失活,最终不同pH下的 实验结果一样。(2)本题选择的是斐林试剂,通过检测产物的 生成量来确定酶的活性高低,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必须要加热, 如果不加热,则任何一组都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8.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表示腺苷,P 代表磷酸基团。
9.植物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 基质;动物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10.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糖类是生命活动 的主要能源物质,光能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根本能 量来源。
1.(2012·海南高考)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
3.右图是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
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如果温度上升5℃,b点向左下方移动
B.a点时,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
C.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的分解情况
D.因受酶活性的限制,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
解析:选 A 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最高,升高或降低温度, 酶的活性都会降低,因此如果温度上升5℃,曲线上每一点都 会下移;b点表示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麦芽糖及其产物葡 萄糖都具有还原性,因此不能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bc段催化 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酶的数量有限,而不是酶活性受限制。
酶和ATP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2.酶并非都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酶具有催化作用,其原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4.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 等特性。 5.酶在反应前后,本身化学性质不变。 6.在高温、过酸、过碱条件下,都会导致酶空间结构 遭到破坏而使其永久失活。 7.低温抑制酶的活性,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随温度 升高,其活性恢复。
[答案] (1)幽门盲囊蛋白酶 (2)①蛋白质 双缩脲 ②2和8 ③水浴 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 ④不能 据图可知随着温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 峰值未出现 (3)淀粉、脂肪
高考常考点
酶的本质、作用及特性
[例1]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能被蛋白酶水解而失去其活性 B.都只能催化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C.高温和低温对酶空间结构的影响相同 D.都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且具有高效性
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 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