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技术的进展及应用

合集下载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气候变化以及经济发展,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而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则为我们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好的出路。

一、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海水淡化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艺过程,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去除,制成符合饮用、工业及农业用水标准的淡水。

该技术在古代就有所应用,但是由于技术的原始和萌芽阶段,所做出的成果并不理想。

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逐渐成熟的其他技术支撑,海水淡化才获得大规模发展。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分为膜分离法、多效蒸馏法和闪蒸法等。

其中,膜分离法是较为先进和广泛应用的技术,主要分为反渗透和纳滤两种。

反渗透技术通过给海水施加高压,通过微孔膜过滤盐分和杂质,而纳滤技术则主要是利用塑料膜,通过孔径大的孔把淡化的水分出去,除去海水中的杂质。

而多效蒸馏法和闪蒸法则是在高温和高压下,通过分离海水中的盐水和蒸气,进而得到萃取出的淡水。

虽然这些技术都有共同的问题,如难以处理高浓度的海水等问题,但是它们也都各自有着应用的巨大优势。

二、海水淡化技术的现状目前,全球有许多国家对于自身水资源短缺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工厂建设。

据联合国发布的数据,全球已经建成的海水淡化厂的容量已经达到了2400万立方米/天,并且预计各国政府还将继续投资和修建更多的海水淡化厂,以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

其中,中东地区国家已经成为海水淡化技术的领先者,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等地从海水淡化技术中得到了足够的淡水供给,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而在东亚地区,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在淡水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进行了大规模地建造海水淡化工厂。

新加坡的海水淡化厂是世界上容量最大的海水淡化厂之一,据报告称,该厂的淡水供应量占新加坡总用水量的50%,有力地保障了这个国家的水资源供应。

三、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海水淡化技术越来越成为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工具,而海水淡化工业也将在未来的20 - 30 年之内增长两倍以上。

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海水淡化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研究和应用。

这项技术可以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使之成为饮用水或灌溉水。

本文将探讨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以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一、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自20世纪初,各国就开始研究海水淡化技术。

最初采用的方法是热汽蒸发,但是这种方法因为能耗高、维护困难、污染严重等问题被逐渐淘汰。

20世纪中期,逆渗透技术被发明,并且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逆渗透技术是通过半透膜将水中的盐分和杂质过滤掉,使得水变得清澈无色,口感与淡水相似。

近年来,一些高新技术也开始在海水淡化领域发挥作用,例如太阳能海水淡化、重力导向蒸馏等技术。

二、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目前,海水淡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

英国、澳大利亚、法国、中国等国家都拥有大量的海水淡化厂,这些厂可以提供大规模的饮用水和灌溉水。

尤其是在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等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尤为重要。

另外,海水淡化技术还可以用于工业冷却、游泳池水处理等行业,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三、海水淡化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海水淡化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消耗尽管现代海水淡化技术比早期的技术要节能得多,但仍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

这些电力往往来自于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因此会加重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2. 废水排放海水淡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其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和氯气等有害物质。

如果这些废水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3. 海洋生物受到影响海水淡化工艺的废水中会含有高浓度的盐分和氯气等物质,这些物质对海洋生态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海水淡化工艺的废水对珊瑚、鱼类和小型海洋生物等影响较大。

四、海水淡化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海水淡化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世界上很多地区都缺乏淡水资源,而海水淡化技术可以为这些地区提供新鲜水源。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海水淡化技术是指将海水通过一系列方法转化为可供人类生活和工业用水的淡水的技术。

由于海水占据了地球表面约70%的部分,海水淡化技术对解决全球水危机和满足人类用水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历程、不同的技术方法以及其广泛的应用。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中叶,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如今已经成为可行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最早的海水淡化技术是通过蒸馏实现的,即利用热能将海水蒸发,然后将水汽凝结为淡水。

然而,传统的蒸馏方法存在能源消耗大、设备庞大、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逆渗透(RO)技术逐渐成为主流,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海水淡化技术。

逆渗透技术是利用半透膜来分离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使之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从而实现淡化海水的过程。

经过高压泵的推动,海水通过半透膜,而水分子从膜的微孔中通过,而带电离子和大分子无法通过,从而实现了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的分离。

逆渗透技术相比于传统的蒸馏技术,具有能源消耗低、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维护便捷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工程中。

除了逆渗透技术,还有电渗析(ED)技术、电化学除盐(EDR)技术等也被应用于海水淡化领域。

电渗析技术利用电场力将带电离子从海水中驱动出去,达到除盐的目的。

而电化学除盐技术通过封闭在两个半隔膜之间的电化学反应室中的电解质溶液,将盐离子转化为氯气和金属钾或钠。

这些先进的技术方法不仅可以高效地去除海水中的盐分,还能减少废水排放,提高海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

海水淡化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有限水资源和水危机的地区,海水淡化技术成为重要的水源补充手段。

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海水淡化技术应用成熟的国家,已经建立了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厂。

此外,印度、中国等国家也在大力推广海水淡化技术,以解决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海水淡化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由于水资源的紧张,许多工业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如发电厂、制药厂、化工厂等。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一章: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激增和国际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长。

然而,低效的水资源管理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增长的作用,加强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实现海水淡化技术的可持续运行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第二章: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历程2.1早期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的蒸馏作用,将海水转化为淡水。

这种方法至今仍然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海水淡化方法。

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康宁厄姆(Francis Conningham)在当时的纽约市发明了一种海水淡化装置,他的技术原理是通过热蒸气将海水转化为淡水。

2.2 20世纪海水淡化技术的重大突破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海水淡化技术,即渗透法(Reverse Osmosis,RO)。

RO技术其英文"reverse"表示反向,"osmosis"表示渗透。

这种技术使用半透膜来分离水和盐。

该技术突破了早期海水淡化技术的局限性,使海水淡化成为可能。

2.3 当代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实践,不断地得到改进和优化。

当今的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分为传统的热式蒸馏技术和新型的膜技术。

还有其他新型技术如晶头式蒸馏、真空多效蒸发、压力热式蒸馏、蒸气压缩、气膜式膜处理、离子排除、电化学海水淡化等。

第三章: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3.1 提供淡水资源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一个主要的解决淡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中东国家是一个海水淡化技术最大的市场,这一地区的海水淡化产量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与此相比,欧洲和亚洲很少进行海水淡化被许可协调水资源问题最为迫切的地区推广使用海水淡化技术,如加州、以色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等。

3.2 提供灾害救援海水淡化技术在全球灾难救援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例如红十字会和其他救援组织使用这种技术为灾民提供饮用水。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海水淡化技术逐渐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

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海水淡化技术不断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海水淡化技术的种类海水淡化技术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蒸发结晶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其中,反渗透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海水淡化技术。

反渗透法是利用特殊的反渗透膜,对高浓度的海水进行压力过滤,将水中的盐分、氯离子等离子体隔离出来,从而获得淡水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具有高效、能耗低、成本不高等优点,是目前治理水资源危机的首选技术之一。

二、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海水淡化技术起源于19世纪中叶,当时一些欧洲国家为了解决内陆地区缺水问题,开始尝试利用蒸发结晶法进行海水淡化。

20世纪初,随着反渗透膜的发明,反渗透法开始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

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技术难题,如膜污染、高压泵的能耗、膜材料的寿命等。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不断积累,这些难题也逐渐得以解决。

三、海水淡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海水淡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厂的总产能已经达到了5000万立方米/日以上。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莫过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海水淡化厂。

吉达海水淡化厂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海水淡化厂之一,每天能够生产870万立方米的淡水,为沙特阿拉伯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

该工厂采用的是反渗透法,投资达到了28亿美元,是充分利用海水淡化技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成功案例之一。

四、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前景目前,全球70%以上的淡水资源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水资源总量以及分布不均的问题一直是全球性的难题。

在这种背景下,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海水淡化技术也将不断升级和完善。

未来,海水淡化技术有望成为全球治理水资源短缺的核心技术,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之,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经成为全球治理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海水淡化技术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海洋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展

海洋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展

海洋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展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淡水资源短缺的日益严重,海洋淡化技术成为解决淡水供应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

海洋淡化技术是指利用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通过一系列工艺将其转化为可饮用或农业灌溉所需要的淡水。

本文将对海洋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展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海洋淡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主要的海洋淡化技术包括蒸馏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和压力变换吸附法等。

其中,蒸馏法是最早应用的一种海洋淡化技术,通过加热海水使其蒸发,然后将水蒸气冷凝得到淡水。

反渗透法则是将压力驱动海水通过半透膜,将盐分和杂质滞留在膜上,从而得到淡水。

电渗析法和压力变换吸附法则是较新的技术,通过利用电场或特殊吸附剂将盐分和杂质从海水中分离出来。

在技术发展的同时,海洋淡化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

首先,海洋淡化技术在饮水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而且人口快速增长,海洋淡化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例如,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国家,其90%的淡水需求依赖于海洋淡化技术。

此外,海洋淡化技术还广泛应用于一些岛屿国家,如巴林、马尔代夫等,它们几乎完全依赖于海洋淡化技术供应饮用水。

除了饮用水,海洋淡化技术在农业和工业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海水淡化技术可以提供可靠的灌溉水和工业用水,它已经在许多地区成为农业和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广泛使用反渗透法将海水转化为用于农业灌溉的淡水。

在工业领域,海水淡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纺织等行业,满足工业用水需求。

然而,海洋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海洋淡化技术的成本问题是一个关键因素。

目前,大多数海洋淡化工艺的能耗较高,设备和维护费用也较高,导致淡化水的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在大规模应用海洋淡化技术之前,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技术的经济可行性。

此外,海洋淡化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也需要重视。

一些淡水工厂会排放高盐度废水,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海水淡化技术研究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

海水淡化技术研究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

海水淡化技术研究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海水淡化是指将海水经过处理技术转化为可以用于灌溉、供水、工业用水等用途的淡水。

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并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仍然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

蒸馏法是最早也是最常用的海水淡化技术,通过蒸发海水,然后将蒸发的水蒸气冷凝成淡水。

虽然蒸馏法具有较高的淡化效率,但其能耗较高。

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新材料、热泵等技术手段来提高蒸馏法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其运行成本。

其次,逆渗透技术成为主流海水淡化技术。

逆渗透是通过半透膜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进行过滤,使淡水通过而盐分被分离出去。

逆渗透技术具有能耗低、操作简便的优点,已经成为现代海水淡化厂的核心技术。

近年来,研究人员致力于研发更高效的逆渗透膜材料,提高脱盐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第三,利用可再生能源驱动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日益活跃。

目前,大多数海水淡化厂使用的能源依靠传统的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等。

然而,这些能源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会对气候变化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驱动海水淡化技术成为了一种趋势。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尝试利用太阳能或者太阳能和逆渗透结合来驱动海水淡化技术,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第四,海水淡化废水处理和资源回收成为研究重点。

海水淡化厂产生的废水通常含有高浓度的盐分和其他有害物质,如氯,需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或循环利用。

研究人员通过改进膜技术、结合其他处理技术等途径,开展了海水淡化废水处理和资源回收的研究。

例如,利用电化学技术将废水中的盐分和有机物进行处理和分离,使其得到回收和利用。

总之,海水淡化技术在不断迭代和改进中,并呈现出利用新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新的发展趋势。

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将有助于保障人类用水需求,减轻水资源紧缺和环境压力,并为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海水淡化技术的进展与挑战

海水淡化技术的进展与挑战

海水淡化技术的进展与挑战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淡化海水以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海水淡化技术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就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技术方法、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挑战进行探讨。

一、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海水淡化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利用蒸馏法淡化海水的想法。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海水淡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最早的海水淡化厂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佛罗里达州。

20世纪中叶,随着逆渗透技术的发展,海水淡化技术迎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

逆渗透技术以其高效、节能的特点,逐渐成为海水淡化领域的主流技术。

二、海水淡化技术的主要方法目前,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包括蒸馏法和逆渗透法两种方法。

蒸馏法是最早被应用的海水淡化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加热海水使其蒸发,然后再将蒸汽冷凝成淡水。

蒸馏法虽然技术成熟,但能耗较高,成本较大。

逆渗透法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海水淡化技术,其原理是通过高压将海水逼过半透膜,从而将盐分和杂质隔离出去,得到淡水。

逆渗透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逐渐成为海水淡化领域的主流技术。

三、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领域海水淡化技术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

特别是在中东地区和北非地区,由于淡水资源极度匮乏,海水淡化技术成为主要的淡水补给途径。

此外,海水淡化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船舶、海岛、沿海城市等地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

四、海水淡化技术面临的挑战尽管海水淡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能耗和成本问题。

海水淡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尤其是逆渗透技术,其能耗较高,成本较大。

如何降低能耗、降低成本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废水处理问题。

海水淡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盐废水,如何处理这些废水,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ITY AND TOWN WATER SUPPLY
·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
感,需要进行严格的预处理,成本高。此外,在设 备运行期间,各种污染物的沉积会对膜造成污染, 因此还需对膜进行定期的清洗、除污和消毒。
1.2 传统海水淡化技术比较 3 种传统的主流海水淡化技术各有其优缺点, 表 1 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可以根据具体的 要求,选择适合的工艺。 2. 新兴海水淡化技术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海水淡化技术的重视,海 水淡化技术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使海水淡化技术呈 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发展集成海水淡化 技术及开发新能源,发展新能源海水淡化技术 。 [10] 2.1 集成海水淡化技术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因能耗高受到限制,海水 淡化工艺集成可以有效发挥各工艺的优势,提高能 源利用率,改善出水质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1)膜蒸馏 膜蒸馏是一种以热蒸馏驱动膜分离的新型海水 淡化集成方法,需要热源对海水进行加热,受热蒸 发的水蒸汽的积累产生一定的蒸气分压。膜两侧的 蒸气分压差所产生的驱动力使水蒸汽能源源不断的 透过疏水膜,水分子气化通过膜后再进行冷凝实现 了海水的水盐分离 。 [11] 该方法混合了热法和膜法 的优势,分离效率高且操作条件温和,结构简单紧 凑,预处理要求低。但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尚未实 现工业化,如何提高膜通量及热效率成为膜蒸馏发 展的关键。 (2)RO 与 MSF 集成 MSF 具有产水水质好,但效率低且较易结垢 的特点,而 RO 则产水效率高,水质较差,两者优 势互补,可以降低产水成本,提高海水淡化的效率。 目前,两者集成工艺早已商品化。
54 城镇供水 NO.2 2019
1. 传统海水淡化技术及特点 1.1 传统海水淡化技术 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提出较早,经多年发展, 在工业上应用更为成熟。目前,多级闪蒸、低温多 效 蒸 馏(low temperature MED, LT-MED) 和 反 渗 透是国际上海水淡化主流的技术。 (1)多级闪蒸工艺 多级闪蒸 MSF 技术从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以 来得到快速发展。其原理是将海水预热后引入闪蒸 室,闪蒸室的压力低于将要进入的盐水所对应的饱 和蒸汽压力,盐水由于温度过高而进行闪蒸得到水 蒸气,将水蒸气冷凝得到淡水资源。MSF 技术成熟, 可为工业企业提供优质淡化水,也可提供生活饮用 水。MSF 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对海水预处理要求较 低,且加热和蒸发过程分开进行,设备不易结垢, 运行维护相对简单;单机容量大,产水水质高;操 作弹性小,不适用于造水量变化大的场合;设备成 本高,初期建设工程量大;需要较大量的海水在系
CITY AND TOWN WATER SUPPLY
·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
海水淡化技术的进展及应用
刘承芳 李 梅 王永强 朱明璇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101)
摘要: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海水淡化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主要介绍 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及其特点,并对 3 种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在技术、能耗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 其次,介绍了随着发展出现的新兴海水淡化技术及其特点,包括集成海水淡化技术以及与新能源进行耦合 的海水淡化技术。最后,介绍了海水淡化技术大规模投入使用情况,列举了国外海水淡化工程及国内海水 淡化技术应用情况。
表 1 3 种主流海水淡化技术的比较 [7~9,2]
比较项目 预处理系统 产品水 TDS 操作温度 系统弹性
工程量 腐蚀倾向 水垢倾向 运行寿命 /a 总能耗 /(kW ﹒ h ﹒ m-3) 总制水成本 /(元﹒ m-3)*
MSF 加酸脱 CO2 , 真空脱氧 , 过滤等
<50mg/L ~110℃
小 大 较小 小 30 10~16 0.8~1.5·节Fra bibliotek用水 保护水资源·
CITY AND TOWN WATER SUPPLY
统内循环 , 泵的动力消耗大,多与发电站相邻建立。 (2)低温多效蒸馏工艺 多效蒸馏 MED 技术是最早的海水淡化技术,
在其单效蒸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蒸发技术分为低 温和高温多效蒸馏 [2]。低温多效蒸馏 LT-MED 技术 可以有效的缓解水垢及腐蚀现象,被认为是第二代 热法海水淡化厂的主流技术,是热法海水淡化技术 发展的方向。LT-MED 工艺将一系列的蒸发器串联 起来加热蒸发获得纯净水 [3]。其主要工艺设备有蒸 发器、TVC、冷凝器、回热器、电气自控设备及工 艺管道等 [4]。LT-MED 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操作温度 低,有效缓解了设备腐蚀及水垢的生成,运行寿命 长,维护量少,操作安全可靠;热效率高,动力消 耗小;净化率高,产水水质好;虽然该设备缓解了 水垢生成,却并未根除,仍需定期清洗换热管外壁 去除水垢 , 以维持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低温余热
不稳定,设备体积较大,装置费用较高。LT-MED 适用于大规模项目,可以与电厂、钢铁、化工结合, 甚至工业与市政结合,会提高 LT-MED 的综合效率, 更好的体现其优势 [5]。
(3)反渗透工艺 反渗透法 RO 技术起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在
60 年代得到突破性进展,70 年代开始应用于商业。 由于反渗透法能耗低,发展迅猛,目前是应用最广 的海水淡化技术。反渗透法海水淡化是利用半透膜 的渗透原理,在半透膜的一侧对海水施加大于渗透 压的压力,海水中的水分子会透过半透膜到另一 则,而盐份留在原海水中,这种与自然渗透相反的 水迁移过程连续产出淡水的方法称为反渗透海水淡 化 [6]。RO 技术主要特点是设备简单,装置紧凑, 占地少,操作方便;常温操作,无相变,能耗低; 反渗透中的半透膜对海水中的颗粒及污染物反应敏
关键词:海水淡化;技术;应用
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最不可缺少、无法替代的资源 之一。虽然地球表面四分之三被水覆盖,但其中 96.5% 为海水,因含盐量过高,不能直接被利用, 可供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如河水、湖水及浅层 地下水的一部分)约占 0.26%[1]。 随着社会的发 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 加,同时超限度的开采、无节制的浪费及对水资 源的污染,使得世界上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成 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世界各国通过 节约用水、污水处理以及跨流域调水从一定程度 上缓解了水资源紧张的现状,但总体形势依然严 峻。为了进一步缓解水资源危机,海水成为重要 的替代水源之一。海水淡化是将海水里面的溶解 性矿物质盐分、有机物、细菌和病毒以及固体分 离出来从而获得淡水 [2]。海水淡化作为可持续利 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受到越来越多发达及发展中 国家的关注和重视。
LT-MED 要求进水浊度 20 ~300mg/L
<5mg/L ~70℃ 较大 较大
小 较小
30 5.5~9 0.7~1.2
注:* 为运行成本 + 设备折旧费
RO 需完善的预处理系统
<500mg/L(一级) 15℃ ~35℃ 大 小 无 大 15 3~4 0.5~1.2
城镇供水 NO.2 2019 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