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技术与海水淡化

合集下载

脱盐柱的原理

脱盐柱的原理

脱盐柱的原理脱盐柱是一种用于去除水中盐分的设备,其原理是通过特定的材料和工艺将水中的盐分吸附或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去盐的效果。

脱盐柱在海水淡化、饮用水处理、工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原理和工作机制对于理解水处理技术和提高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脱盐柱的原理基于离子交换技术。

离子交换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离子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现象。

脱盐柱内部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当含盐水通过脱盐柱时,树脂表面的功能基团与水中的盐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使盐离子被吸附在树脂上,从而实现去盐的目的。

这种原理可以高效去除水中的盐分,使水质得到改善。

其次,脱盐柱的原理还涉及逆渗透技术。

逆渗透是利用半透膜将水中的溶质与溶剂分离的物理过程。

脱盐柱内部通常包含逆渗透膜,当水通过膜时,由于膜的特性使得水分子能够通过而盐离子无法通过,从而实现了盐分的分离。

逆渗透技术在脱盐柱中的应用,可以高效去除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杂质,得到高纯度的水。

此外,脱盐柱的原理还包括蒸馏和结晶技术。

蒸馏是利用水的沸点低于盐溶液的沸点的特性,通过加热蒸发和冷凝凝结的方式将水和盐分离。

结晶则是通过控制溶液中盐的浓度,使得盐在一定条件下结晶析出,从而实现盐分的分离。

这些技术在脱盐柱中的应用,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去除水中的盐分。

总的来说,脱盐柱的原理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通过离子交换、逆渗透、蒸馏和结晶等方式去除水中的盐分。

这些原理的应用使得脱盐柱成为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水处理设备,对于改善水质、满足人们对清洁水的需求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脱盐柱的原理和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水资源。

海水淡化工艺

海水淡化工艺

海水淡化工艺海水淡化工艺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使其含盐量低于0.5%的一种工艺。

海水淡化工艺可以用来生产饮用水、冷却水、清洗用水和工业用水等。

1. 原理海水淡化的原理是利用海水中的盐分和水之间不同的溶解度,使用溶剂将其分离,从而减少海水中的盐分含量。

海水淡化工艺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和滤池法。

(1)蒸馏法蒸馏工艺是利用水的沸点低于盐分溶解度,在恒定温度和压力下,将海水加热蒸发,水蒸气经过冷凝回收,形成纯净的水,留下的剩余溶液就是盐水,由于本身的溶解度低,所以能够大幅度降低海水的盐分含量。

(2)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海水中的离子(即盐分)与树脂表面结合,并用无盐水洗涤树脂,使离子释放,从而达到减少海水盐分含量的目的。

(3)滤池法滤池法是利用滤池中的滤料(砂、火山灰等)过滤海水,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微细粒,有效减少海水中的盐分含量。

2. 优点(1)可以大幅度减少海水中的盐分含量:海水淡化工艺可以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使含盐量低于0.5%,大大降低海水中的盐分含量。

(2)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由于海水淡化工艺可以大量减少海水中的盐分含量,使其可以用来生产饮用水、冷却水、清洗用水和工业用水等,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

(3)操作简单:海水淡化工艺操作简单,操作人员只需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即可完成淡化工艺,不需要高端的技术。

3. 缺点(1)成本较高:海水淡化工艺的成本较高,主要包括设备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等,这些成本都是需要考虑的。

(2)污染问题:海水淡化工艺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3)操作风险较高:海水淡化工艺操作风险较高,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设备损坏,甚至产生安全隐患。

4. 应用(1)饮用水:海水淡化工艺可以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使其含盐量低于0.5%,可以用来生产饮用水,供人们正常饮用。

(2)冷却水:海水淡化工艺可以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使其含盐量低于0.5%,可以用来生产冷却水,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医院、电力等行业。

离子交换膜法脱盐的工艺流程

离子交换膜法脱盐的工艺流程

离子交换膜法脱盐的工艺流程一、概述离子交换膜法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和海水淡化领域的脱盐技术。

通过离子交换膜,将水中的盐离子与水分离,达到脱盐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离子交换膜法脱盐的工艺流程。

二、工艺流程离子交换膜法脱盐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进水与预处理首先,将需要脱盐的水通过进水管道引入系统。

为了保护离子交换膜和提高脱盐效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颗粒过滤、活性炭吸附、逆渗透预膜等。

2. 脱盐反应进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脱盐反应器。

脱盐反应器中包含离子交换膜,水中的盐离子会与离子交换膜上的交换物质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正离子将被吸附,负离子则通过膜孔径排出。

这样,水中的盐分浓度逐渐降低。

3. 监测与调节在脱盐反应过程中,需要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

常见的监测参数包括进水浓度、出水浓度、水通量等。

通过监测数据,可以及时调节脱盐反应器的操作条件,保证脱盐效果。

4. 出水处理脱盐反应后,产生的脱盐水被称为“浓缩水”。

浓缩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盐渣处理、逆渗透浓缩等。

处理后的脱盐水称为“纯净水”,可以作为饮用水或工业用水。

5. 冲洗与维护离子交换膜是脱盐工艺的关键部件,需要定期冲洗和维护,以保持其脱盐效率。

常见的维护方法包括化学清洗、物理冲洗等。

三、总结离子交换膜法脱盐工艺流程包括进水与预处理、脱盐反应、监测与调节、出水处理和冲洗与维护等步骤。

通过该工艺流程,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盐分,获得纯净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脱盐效果。

降低水中盐度的方法

降低水中盐度的方法

降低水中盐度的方法降低水中盐度的方法有多种,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你的需求和条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 蒸馏法:蒸馏法是通过加热海水使之沸腾汽化,再把蒸汽冷凝成淡水的方法。

蒸馏法海水淡化技术是最早投人工业化应用的淡化技术,特点是即使在污染严重、高生物活性的海水环境中也适用,产水纯度高。

与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相比,蒸馏法具有可利用电厂和其他工厂的低品位热、对原料海水水质要求低、装置的生产能力大,是当前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之一。

2. 反渗透膜法:反渗透膜法通常又称超过滤法,是1953年才开始采用的一种膜分离淡化法。

该法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与淡水分隔开的。

在通常情况下,淡水通过半透膜扩散到海水一侧,从而使海水一侧的液面逐渐升高,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这个过程为渗透。

此时,海水一侧高出的水柱静压称为渗透压。

如果对海水一侧施加一大于海水渗透压的外压,那么海水中的纯水将反渗透到淡水中。

反渗透法的最大优点是节能。

它的能耗仅为电渗析法的1/2,蒸馏法的1/40。

因此,从1974年起,美日等发达国家先后把发展重心转向反渗透法。

3. 电渗析法:渗析是由于扩散作用而使不同电解质透过半透膜的过程,但溶液本身的浓度是不变的。

电渗析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把电解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并完成溶液的浓缩、淡化、精制或纯化等目的。

电渗析法最初用于海水淡化,后来逐步扩大范围至苦咸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高纯水制取等领域,成为当今世界上一种引人注目的分离技术。

4.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淡化海水的基本思路是用离子交换树脂与海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而除去海水中盐分的方法。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不溶于水并能和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的高分子物质,它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两大类。

阳离子交换树脂带有酸性基团,能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并释放H+,阴离子交换树脂带有碱性基团,能吸附溶液中的阴离子并释放OH-。

海水淡化技术在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淡水资源不足问题上的应用

海水淡化技术在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淡水资源不足问题上的应用

海水淡化技术在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淡水资源不足问题上的应用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在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淡水资源不足问题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气候模式的改变导致部分地区干旱频发,淡水资源供应日益紧张。

而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七十一,其中的海水资源丰富且广泛分布,利用这一资源成为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包括蒸馏法、反渗透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其中,反渗透法是最为常用和成熟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采纳。

反渗透法通过将海水压力推动通过半透膜,将盐分和杂质滞留在膜的一侧,使得产水变为淡水。

这种技术具有能耗低、产水质量高和适应性广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厂和海上海水淡化项目。

海水淡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在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淡水资源不足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海水淡化技术可以有效提供可靠的供水来源。

许多地区饱受干旱之苦,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得这些地区的居民能够充分享受到充足的淡水资源,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农田灌溉的需要。

其次,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缓解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淡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淡水资源有限,原有的水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海水淡化技术可以通过将海水转化为淡水,增加淡水资源的供应量,从而缓解供需矛盾,保障供应稳定。

此外,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促进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传统上,海洋资源主要集中在能源开发和渔业等方面。

然而,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可以使得海洋资源开发领域扩大到淡水资源领域,进一步丰富了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

这将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尽管海水淡化技术在解决淡水资源不足问题上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克服。

首先是能源消耗问题。

海水淡化技术需要投入大量能源来进行海水处理,特别是在反渗透法中,这将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技术应用中需要探索更加节能环保的方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海水淡化的三种方法

海水淡化的三种方法

海水淡化的三种方法
海水淡化是指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使其变成可以饮用或用于灌溉的淡水。


全球范围内,淡水资源日益紧缺,海水淡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海水淡化的三种方法,蒸馏法、反渗透法和离子交换法。

首先,蒸馏法是最古老、最直接的海水淡化方法之一。

它利用热能将海水蒸发
成水蒸气,然后将水蒸气冷凝成淡水。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彻底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和污染物,产出的淡水质量较高。

然而,蒸馏法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成本较高,且设备复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其次,反渗透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海水淡化技术之一。

它通过高压将海水逼
过半透膜,使水分子能够通过膜孔,而盐分和其他杂质则被滞留在膜上,最终产出淡水。

反渗透法的优点是能耗较低,操作简便,适用于小型海水淡化设备。

然而,反渗透膜容易受到盐分和污染物的堵塞,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维护成本较高。

最后,离子交换法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海水淡化技术。

它利用特定的离子交换树脂,将海水中的盐离子和其他杂质吸附到树脂表面,从而得到淡水。

离子交换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且不需要外部能源支持。

然而,离子交换树脂容易受到盐分和污染物的影响,需要定期更换树脂,且产出的淡水质量较低。

综上所述,海水淡化的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合
适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海水淡化技术将会变得更加高效、节能、环保,为解决全球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帮助。

海水、苦咸水淡化解决方案

海水、苦咸水淡化解决方案

海水、苦咸水淡化解决方案引言概述:海水和苦咸水淡化一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淡化海水和苦咸水成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海水、苦咸水淡化的背景和挑战,并详细阐述五种解决方案,包括蒸馏、反渗透、电渗析、离子交换和太阳能淡化技术。

一、蒸馏1.1 蒸馏的原理:蒸馏是通过加热海水或苦咸水,将水分子蒸发并冷凝成淡水的过程。

1.2 蒸馏的方法:传统蒸馏方法包括多效蒸馏和闪蒸,其中多效蒸馏效率更高,但能耗较高。

1.3 蒸馏的应用:蒸馏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厂和苦咸水处理厂,是一种成熟的淡化技术。

二、反渗透2.1 反渗透的原理:反渗透是通过半透膜将海水或苦咸水中的盐分和杂质截留,使淡水通过的过程。

2.2 反渗透的设备:反渗透设备包括反渗透膜、高压泵和膜组件等。

2.3 反渗透的优势:反渗透技术具有能耗低、操作简便以及适用范围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海水和苦咸水淡化领域。

三、电渗析3.1 电渗析的原理:电渗析是利用电场作用力将海水或苦咸水中的离子分离的过程。

3.2 电渗析的设备:电渗析设备包括电渗析膜、电极和电源等。

3.3 电渗析的应用:电渗析技术适用于高浓度盐水的处理,如海水和工业废水处理。

四、离子交换4.1 离子交换的原理:离子交换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海水或苦咸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去除的过程。

4.2 离子交换的设备:离子交换设备包括离子交换树脂柱和再生设备等。

4.3 离子交换的应用:离子交换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饮用水净化和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五、太阳能淡化技术5.1 太阳能淡化技术的原理:太阳能淡化技术是利用太阳能驱动海水或苦咸水的蒸发和冷凝过程,实现淡水的产生。

5.2 太阳能淡化技术的设备:太阳能淡化设备包括太阳能蒸发器、冷凝器和储水装置等。

5.3 太阳能淡化技术的优势:太阳能淡化技术具有能源可再生、环境友好等优势,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淡化解决方案。

结论:海水、苦咸水淡化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

离子交换膜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与性能研究

离子交换膜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与性能研究

离子交换膜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与性能研究引言:随着全球的人口增长和水资源日益紧缺,海水淡化成为解决淡水资源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

离子交换膜作为一种核心技术,在海水淡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离子交换膜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及其性能研究进行探讨。

一、离子交换膜的基本原理离子交换膜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多孔聚合物膜,其内部含有离子源,可以选择性地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将水中的离子去除或转化为所需要的目标离子。

离子交换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膜内的离子源与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反应,从而将水中的离子去除或转化。

经过离子交换膜处理过的水质通常可以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二、离子交换膜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1. 逆渗透海水淡化逆渗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海水淡化技术之一,离子交换膜作为逆渗透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起到了关键作用。

逆渗透系统中的离子交换膜通过筛选作用,将盐分和其他杂质从海水中去除,实现海水的淡化。

2. 离子交换膜电渗析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技术是一种通过离子交换膜实现电解质溶液的分离和浓缩的方法。

该技术利用膜内的离子交换作用和外电场的作用,将混合离子溶液中的离子分离出来,并在膜表面形成浓缩区域和稀释区。

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技术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具有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等优势。

三、离子交换膜的性能研究1. 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膜材料离子交换膜的材料选择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人员在离子交换膜材料的选择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针对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特点,选择适合的离子交换膜材料,以提高海水淡化效果。

2. 提高离子交换膜的选择性离子交换膜的选择性决定了其对特定离子的选择分离能力。

研究人员通过调整离子交换膜的组成和结构,以提高其对盐分和杂质的选择性,从而提高海水淡化效率。

3. 优化离子交换膜的通量和抗污染性能离子交换膜的通量和抗污染性能对海水淡化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优化离子交换膜的孔径和孔隙结构,增加膜的通量;同时,采取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和膜清洗技术,提高离子交换膜的抗污染性能,可以有效提高海水淡化的效率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2)Abstract (2)关键词 (2)一、海水淡化的背景 (2)九海水淡化的原因 (2)2.............................................................................................................................. 海水的成分 (3)二、海水淡化的技术: (3)1・海水的预处理 (3)2.反渗透 (4)3.电渗析 (4)4.蒸馆法 (4)5.海水淡化的建设周期 (4)三、离子交换海水的淡化技术: (5)[.淡化原理 (5)2.离子交换剂直接淡化海水 (5)3.离子交换剂用于淡化海水的预处理 (5)3.离子交换剂用于淡化海水的后处理 (6)4.离子交换技术淡化海水的特点 (6)5.离子交换技术淡化海水的发展前景 (6)四、结语 (7)五、参考文献: (7)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量急剧增加,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更大,水资源严重匮乏,海水淡化将成为沿海城市解决水危机的重要途径。

离子交换法淡化海水具有处理彻底、成本低、可再生等优势, 已在海水淡化预处理、后处理、浓海水提取化学元素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our country, water consumption has increased chamatically, due to the economic developed coastal areas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the greater demand for water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are scarce, desalination will become the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ater crisis in coastal cities.Method of ion exchange desalinatioii has complete processing, low cost and renewable advantages, has been in seawater desalination pretreatment, aft erti eatm ent, strong water extraction widely used in the chemical elements and so OIL has a broad prospect・关键词海水淡化;离子交换技术应用;离子交换技术海水淡化前景一、海水淡化的背景1•海水淡化的原因水资源是基础性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淡水资源短缺己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Z—。

海水利用己成为世界许多临海国家新水源开发的战略决策,也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解决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人们的目光早已转向相当于全球淡水37.6倍储量的海水。

于是,海水和微咸水淡化被视为开发新水源、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基本途径。

rti 于物理方法耗能多、造价高,只适合于经济发达国家,适用性有限。

为此,有人研究开发了用离子交换法进行海水淡化的新技术,并取得了成功。

表1为淡化综合水价与沿海自來水价的比较:表1:从上表可以看出,到了2010年,海水淡化的水价,比居民自来水价比居民自来水价和工业自來水价都要低。

2•海水的成分海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组分水溶液,海水中各种元素都以一定的物理化学形态存在。

海水中溶解有各种盐分,海水盐分的成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与地球的起源、海洋的形成及演变过程有关。

一般认为盐分主要來源于地壳岩石风华产物及火山喷出物。

另外,全球的河流每年向海洋输送5.5X1015g溶解盐,这也是海水盐分来源之一。

从其来源看,海水中似乎应该含有地球上的所有元素,但是,由于分析水平所限,已经测定的仅有80多种。

下表为典型海水水质中心表;表2:二、海水淡化的技术:海水的淡化技术主要是将海水脱盐产生淡水,以用來实现水资源的利用,增加淡水量,全球的海水淡化有很多种方法,有反渗透法、低多效、多级闪蒸、电渗析法、压汽蒸憎、露点蒸发法、水电联产、热膜联产以及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海水淡化技术等等,以及微滤、超滤、纳滤等多项预处理和后处理工艺。

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反渗透、电渗析和蒸饰三种的方法。

1・海水的预处理海水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地表海水屮存在的泥沙、胶体、微生物等杂质,它为了确保反渗透系统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在海水预处理工艺设计时经预处理后的海水水质应达到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水质要求。

海水预处理的处理工艺有:(1)混凝过滤或者浅层气浮:(2)加药消除余氯和防止反渗透膜而结垢沉淀:(3)保安过滤。

2•反渗透通常乂称超过滤法,是1953年才开始采用的一种膜分离淡化法。

该法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与淡水分隔开的。

在通常情况下,淡水通过半透膜扩散到海水一侧,从而使海水一侧的液面逐升高,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这个过程为渗透。

此时,海水一侧高出的水柱静压称为渗透压。

如果对海水一侧施加一大于海水渗透压的外压,那么海水中的纯水将反渗透到淡水中。

反渗透法的最大优点是节能。

它的能耗仅为电渗析法的1/2.蒸饰法的1/40。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很快,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持续降低,主耍发展趋势为降低反渗透膜的操作压力,提高反渗透系统回收率,廉价高效预处理技术, 增强系统抗污染能力等。

3•电渗析渗析是属于一种自然发生的物理现象。

如将两种不同含盐量的水,用一张渗透膜隔开,就会发生含盐量大的水的电介质离子穿过膜向含盐量小的水中扩散, 这个现象就是渗析。

这种渗析是由于含盐最浓度不同而引起的,称为浓差渗析。

渗析过程与浓度差的大小有关,浓差越大,渗析的过程越快,否则就越慢。

因为是以浓差作为推动力的。

因此,扩散速度比较慢。

如果在膜的两边施加直流电场,就可以加快扩散速度。

电解质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迅速地通过膜,进行迁移过程,这样,就形成了去除水中离子的淡水室和离子浓缩的浓水室,将浓水排放,淡水即为除盐水。

这就是电渗析法除盐原理。

4•蒸馆法蒸僧法虽然是一种古老的方法,但由于技术不断地改进与发展,该法至今仍占统治地位。

蒸镭淡化过程的实质就是水蒸气的形成过程,其原理如同海水受热蒸发形成云,云在一定条件下遇冷形成雨,而雨是不带咸味的。

根据设备蒸锚法、蒸汽压缩蒸懈法、多级闪急蒸懾法等。

5•海水淡化的建设周期一般來说,7J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建设周期为2年左右,百吨级至一千吨海水淡化工程的建设周期为3-12个月。

而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的时间稍长,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的建设周期为3年左右,白吨级至一千吨淡化匸程的建设周期为6“8个月。

三、离子交换海水的淡化技术:1•淡化原理该技术采用天然沸石分子筛作基本材料。

天然沸石分子筛是一种白色、无毒、无臭的晶体粉末,可吸附尺寸在0. 3-2nm的多种离子。

在分子筛骨架结构中,阳离子定位在孔道或空腔中的一定位置上,在水溶液中,是可以互相交换的。

具体方法是将天然沸石分子筛作为基本材料,加入到AgN03中,与Ag离子进行交换,然后利用交换在天然沸石分子筛阴离子骨架上的Ag离子去沉淀溶液中C1 离子,同时溶液中的Na离子、Mg离子等碱金属、碱土金属被反交换在天然沸石分子筛阴离子骨架上,最终完成对海水(sw)或微咸水(ww)的淡化。

实验的技术路线为:NaZ + Ag+ -> AgZ + Na十AgZ + Na+ + Mg+^K+ + Cl~ -> NaZ + AgCl l(白色)KZMgZ式中:NaZ为钠型沸石分子筛:AgZ为银型沸石分子筛;KZ为钾型沸石分子筛:MgZ为镁型沸石分子筛。

2•离子交换剂直接淡化海水天然沸冇分子筛是一种白色无毒无臭的晶体粉末,可吸附尺、」在0.3~2nm 的多种离子,基于这样的原理,海水中的阳离子吸附到沸石分子筛的骨架结构中,定位孔道或空腔中的一定位置,但海水溶液离子是电中性的,为了同时去除氯离子,将天然分子筛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将银离子进行交换,生成沸石银复合物, 然后利用沸石分子筛的阴离子结构上的银离子去交换海水中的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等碱金属离子,被替换掉的银离子则与海水中的氯离子产生氯化银沉淀, 反应方程式在上式,最终完成海水的淡化。

3•离子交换剂用于淡化海水的预处理海水是友杂的稀溶液体系,含有80多种化学元素,同时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导致海水具有很高的硬度,对于膜法海水淡化而言,高硬度海水容易堵塞膜孔,降低膜的透水率,对于蒸慵法淡化海水而言,在锅内易结垢,从而降低蒸发效率,使锅体受热不均匀,已发生意外。

因此,淡化海水需要预处理。

海水的预处理程序先用石灰软化去掉大部分钙镁离子,然后通过离子交换法进一步软化,阳离子交换树脂常用钠离子、氢离子型,通过与海水中的反应去除大部分的钙镁离子,如果单纯使用钠型阳离子型交换树酯,交换反应后,水中硬度虽被去除,但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转换为碳酸氢钠,水质呈碱性:Ca(HCO3)2 + 2NaR -> Ca2+ + 2NaHCO3Mg(HCO3)2 + 2NaR t Mg2+ + 2NaHCO3所以,同时使用氢离子树脂,与水中阳离子交换时释放氢离子:Ca2+ + 2HR CaR2 + 2H+ Mg2+ + 2HR -> MgR2 + 2H+ 从式子可以看出,只要控制两种树脂的使用比例,便可是水的pH值处于中性范围内。

3•离子交换剂用于淡化海水的后处理反渗透法是现如今淡化海水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此法还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最令人关注的便是除硼问题,反渗透法只能除去海水中40%~50%的硼,淡化海水中的硼含量仍在0. 5~2. 5mg/l之间,完全不符合饮用水和灌溉水的标准。

而离子交换是目前海水淡化除硼最为重要和高效的方法,它的机理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内的功能基团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交换反应,以达到分离和浓缩的目的,按照活性基团的不同,研究人员先后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大孔树脂和凝胶树脂,由于硼酸可以迅速与多元醇和a —梵皋竣酸反应形成稳定的螯合物,研究人员研发出了大星含有微孔结构的硼特效吸附树脂,其中主要含有N■甲基葡萄糖胺的树脂,这种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加入含硼的水后,硼酸受到功能基团中疑基氧原子的攻击,原来的B—0键断裂形成B-0-C 新键,断裂后形成的耕基与功能基团断裂产生的氢离子形成水,一般情况下,一个硼酸分子可与两个疑基作用形成稳定的螯合物,直至离子交换反应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