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历史下学期查漏补缺试题新人教版(1)
2018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历史模拟查漏补缺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历史模拟查漏补缺题1.《周髀算经》载:商高对周公说“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
故折矩以为句(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
”据此可以推论,在西周初年①使用算筹作为计算的工具②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特征③能对圆周率进行精确计算④已经编制和使用乘法口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说郛》记载南宋临安城:“城中旧无阑干(栏杆)”,到了晚上“两岸灯火相直(映射),醉者夜行经过如(以为)履平地,往往多溺死”后来,地方官加装栏杆“民始便之。
”从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政府已有环境保护意识B.建都促进了临安城市发展C.商业经营不受时间限制D.市民阶层逐渐兴起和活跃3.1947年12月底, 毛泽东在陕北召集的会议上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 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
”“二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力量对比的优势问题, 今天解决了。
”这说明A.人民解放军基本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B.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C.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已经被粉碎D.解放军将发动战略决战挺进中原4.1956 年元月,全国知识分子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周恩来指出: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应该给知识分子以应有的信任和支持,给他们以必要工作条件和适当待遇,其后,我国高级知识分子的工资普遍有了提高。
这一举措A.配合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B.加速了国民经济恢复的完成C.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D.推动了义务教育工作的开展5.伊拉斯谟在其代表作《愚人颂》中,对以罗马教廷为代表的宗教权威极尽讽刺之事,劝人们学“愚人”,任性而为,无所顾忌。
因此,“愚人”一词成为快乐和幸福的同义词。
下列各项与该作品反映主题相同的是A.《理想国》B.《十日谈》C.《社会契约论》D.《人间喜剧》6.钱乘旦认为,英国历史上曾出现“国王大权独揽,议会是一种节制力量,但它服从国王。
【历史】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查漏补缺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第二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2021.5 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据西周青铜器铭文载,贵族格伯以“三十田”换取了某人的良马四匹,官吏建立了文书档案并规定了界限;裘卫承担了治理河流的工程,贵族厉答应以“五田”作为偿付,后产生纠纷,官员前往裁决并勘定田地。
这些铭文反映出西周中期A.土地兼并现象突出 B.“田里不鬻”的格局已被打破C.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D.官府对商业活动采取鼓励政策2.春秋以来,“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君举必书”的天子之礼在诸侯、大夫间推行开来。
晋国史官董狐因记“赵盾弑其君”而与执政大夫赵盾发生争论,且占据了上风;齐太史因记载“崔杼弑其君”而被大夫崔杼所杀,其弟仍照样记录。
可以反映出①诸侯国之间争霸战争频繁②部分士人仍坚守礼制要求③史书有惩劝当权者的功能④史官不畏权势的角色意识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西汉之初,私授儒学者即已常见,汉武帝之后,逐渐出现一些经学世家,这些家庭世代修习儒家经典,家族子弟世代仕宦,逐渐发展为豪强大族。
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①民众的文化素养普遍提高②儒学成为进身入仕的阶梯③中央集权促进了思想繁荣④豪强世家垄断了学术文化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④4.在古人的观念中,忠孝是一体的,往往“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但宋代以前,为王朝尽忠死节的官员并不多,在五代时甚至有连仕五朝的大臣。
到宋朝灭亡时,“忠节相望,斑斑可书”。
与前代相比,《宋书•忠义传》的入选标准严苛,但人数大大增加。
“显示出宋代中国的道德结构发生了一次名副其实的革命”。
与这一革命的发生相关的因素可。
2023年北京海淀高三二模历史查漏补缺试题及答案

2023北京海淀高三查漏补缺历 史第一部分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队伍很快发展至数万人。
不少六国贵族乘机而起,企图“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有土之业”,加入陈胜、吴广队伍的张耳、陈余反对陈胜称王,要他拥立六国的后裔。
陈胜失败后,楚国贵族景驹和楚怀王之孙熊心先后被立为王。
以上现象说明A .六国势力影响仍然深刻B .秦统治者与农民矛盾激化C .六国贵族推动土地兼并D .秦朝推行中央集权制不力2.皇帝用非制度化的中枢权力机构来对抗制度化的中枢权力机构,以便绕开官僚体系伸展君主的个人意志。
下列不同朝代的中枢权力机构示意图符合该说法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 ③④3.《宋史》记载:“祖宗(指宋太祖赵匡胤)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
”这一制度的实行意在A. B.澄清吏治削弱宰相行政权力C.分权设职防止武将权力膨胀D.崇文抑武提高文官社会地位4.上海响应国家号召,从1964年秋至1966年,共将411座工厂迁到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这些工厂一分为二,内迁部分设备和人员,在后方组建新厂,老厂任务仍要完成”,“上海职工以大局为重,奔赴内地山区”。
以上现象所涉及的历史事件①有助于改善工业的布局②源于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③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④加大了东西部地区的差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在19世纪中期,拉美是各种哲学和实践相结合的基地。
从美国和法国那里,它继承了革命的遗产。
从西班牙和葡萄牙那里,它继承了对更保守、虔诚和等级划分传统的忠诚。
从非洲那里,它继承了丰富的宗教、音乐和舞蹈传统。
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①本土印第安文化的保存 ②欧洲殖民者的大量到来③罪恶的黑奴贸易的发展 ④启蒙思想在拉美的传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1889年,日本天皇颁布了“御赐”给“臣民”的宪法。
宪法规定议会采取两院制,贵族院由皇族、华族等特权阶层组成,众议院由选举产生;受年龄、性别、财产等限制,仅有 1.1%的公民享有选举权。
北京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题历史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题2014.5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
其主要表现是A.铁犁牛耕的出现B.高转筒车的发明C.耦犁技术的普及D.曲辕犁的推广2.“至秦,人主自亲事以操制臣下”,在中央专门设立御史大夫A.总领百官,监督军旅B.典正法度,以正纲纪C.检查户口,征收租赋D.提督学政,表彰善类3.在市的内部,按照出售商品的种类划分为不同的同业组织,称为“行”,仅东市“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很多外国人在西市做生意,西市被称为“金市”;市各占两坊且“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种城市商业现象可能出现于A.隋朝洛阳城 B.唐朝长安城 C.北宋东京城 D.清朝广州城4. 下列属于用分割相权的手段加强皇权的措施是①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②宋朝设置三司使③明朝设置殿阁大学士④清朝设置军机处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5.“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将上年夏间凶惨案内所有承认获咎之各外省官员,分别惩办”。
“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这些无理要求出自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A.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B.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C.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D.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7.读右图——欧洲某历史时期形势图。
中国在同一时期发生的事件是A.中国同盟会成立B.南京国民政府成立C.中国共产党诞生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8.据统计:中国1810-1867年间,由基督教传教士翻译的795部译著中,宗教类占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6%。
1850-189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
英美国家著作是主要来源,占全部译著的85%,1902年至1904年,译著中来自日本的占全部573篇著作的62.2%。
北京市海淀区2016届高三查漏补缺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海淀区2016届高三年级查漏补缺历史试题2016.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1.盟书是春秋时代盛行的盟誓活动中的盟誓记录。
当时有天子与诸侯间的盟誓,有诸侯间的盟誓,也有卿大夫间的盟誓。
盟誓时要举办庄严仪式,杀牲歃血,宣读盟辞,誓盟后一份誓辞作为存照存藏于盟府,一份则作为图谶埋藏于地下。
右图所示侯马盟书即为埋藏于地下的那份。
盟书的大量出现说明A.周天子的政治地位得到强化B.分封诸侯的仪式发生了变化C.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D.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维护1965年山西侯马出土的盟书2.齐崔杼弑其君庄公﹐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
”崔子杀之。
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其弟又书﹐乃舍之。
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返。
这个故事说明历史学家著述应该(史学原则)A.言必有据B.资治淑世C.以小见大D.秉笔直书3.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
第一手史料更是当事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材料。
下列可以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的第一手史料的是①秦代泥封②《史记》③李斯《峄山刻石》④里耶秦简小型张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4.商鞅变法和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改革都①打击了旧贵族势力②促进了民族融合③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④改变了社会风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宋初赵普对太祖说道:“刑以惩恶, 赏以酬功, 古今之通道也。
且刑赏者, 天下之刑赏, 非陛下之刑赏也, 岂得以喜怒专之!”北宋大臣张方平的《乐全集》卷19中说:“夫国之所谓大臣者, 莫尊乎宰相, 君为元首, 宰相乃其股肱, 动静休戚, 义犹一体。
”南宋后期学者罗大经也说:“至於君, 虽得以令臣, 而不可违於理而妄作, 臣虽所以共君, 而不可贰於道而曲从”。
以上言论可以看出宋朝士大夫主张A.与君主共治天下B.强化相权C.君权神授D.皇权独尊6.图表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国家的中枢组织。
根据所学判断,表中黑色方框的空白处应该是A.中书令 B. 御史大夫 c. 参知政事 D. 通判7.1600-1760年是欧洲资本主义工业的准备时期。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5月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022.5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7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中国古代思想】1.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货币的使用】2.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王安石变法、古代社会救济】3.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
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边疆治理】4.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广大,民族众多,推进了新的民族融合。
下列关于元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叙述正确的是A.首次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B.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C.确定行省之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郡、州、县D.设理藩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5.六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机构。
以下对于六部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各自分署,直接对皇帝负责②隶属于中书省③隶属于尚书省④增设外务部等机构,六部之名渐废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古代法律与教化—明清时期】6.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
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
此举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7.晚清时期,中国的商业经营形式产生了新变化。
2022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查漏补缺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海淀区2022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
18.【参考答案】(1)主要情况:分官方藏书和私人藏书;以保存书籍,延续文化为目的;具有封闭性;藏书馆管理严格;官方藏书设专门官员,具有政治色彩;私人藏书具有宗族色彩等。
材料一:吸取秦朝焚书坑儒的教训;建立大一统王朝的需要等。
材料二:维护宗族地位的需要;重视文化传承的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古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与传播,书籍成为重要资源等。
(2)原因:政府社会服务职能的提高;工业革命对工人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英国重视科技文化教育的传统等。
影响:有利于英国国民素质的提升;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学术中心之一;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有利于近代科技文化向世界各地传播;为人类先进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知识条件等。
19.【参考答案】(1)目的:认同中原文化;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
过程:拓跋珪自称黄帝是其祖先;此后多个皇帝通过祭祀承认和延续这一祖先认同;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汉姓、迁都洛阳、定姓族等)加以强化。
效果:北魏统治者获得汉臣认可,通过祖先认同实现文化认同;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2)答案示例: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民本)。
晚清时期,维新、革命志士主张开启民智,反对君主专制,宣传民主思想。
他们一方面引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另一方面又积极发掘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近代因素,作为自己政治主张的理论依据。
黄宗羲的思想符合维新派和革命派的需要,因此受到重视。
他们将《明夷待访录》与卢梭《民约论》相比附,宣传“人民主权”思想,反对君主专制,从而赋予黄宗羲的思想以近代意义,社会上出现了对黄宗羲“记忆复兴”的现象。
进入民国后,封建王朝己被推翻,共和政体建立,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时代的要求以及国人关注热点己发生变化,对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关注逐渐淡化。
年高三历史查缺补漏试题(海淀区带)学科试卷

年高三历史查缺补漏试题(海淀区带)学科试卷____年高三历史查缺补漏试题(海淀区带答案)[编辑推荐]__()为大家带来____年高三历史查缺补漏试题(海淀区带答案),供广大师生学习参考!1.下列关于分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封对象是天子的同姓亲族B.分封制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C.分封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矛盾D.分封制加强了君主专制权力本题考察内容:分封制的内容及影响。
2.19___冬,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代遗存中出土了犁、插、耒、耜、镰、铲、锛等制作精良的青铜农具,这说明A.青铜农具已经取代木石制农具B.日用青铜农具有向南方传播的趋势C.南方地区的农业得到了开发D.商代青铜文明的发达和传播本题考察内容:__古代农业的发展3.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比较发达。
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商业活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了许多以工商业著称的乡村集镇B.在政治中心基础上形成商业中心C.各国币制不统一不利于商业发展D.一些诸侯国采取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本题考察内容:__古代商业的发展4.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提出了各种治国主张,下列观点属于儒家政治理想的是A.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为勇者尽之于军。
C.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D.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本题考察内容:__古代思想主张5.虎符是古代调兵的信物,在秦时多有发现.如阳陵虎符(右图)中有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等错金文字,十分精美。
由此可以推断A.当时的将领与君主相互制约B.君主对军队的控制十分严格C.贵族与君主联合执掌军权D.统兵权与调兵权有效分离本题考察内容:__古代的政治的发展6.中医学博大精深,医学理论、施治思想和药物总结十分丰富,其中系统阐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理论和辩证施治原则的医学著作是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本题考察内容:__古代科技成就7.晚清时期,龚自珍建议朝廷在新疆设立行省,全国各省应迁徙人口到新疆,只有两省不用迁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题历史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
其主要表现是A.铁犁牛耕的出现B.高转筒车的发明C.耦犁技术的普及D.曲辕犁的推广2.“至秦,人主自亲事以操制臣下”,在中央专门设立御史大夫A.总领百官,监督军旅B.典正法度,以正纲纪C.检查户口,征收租赋D.提督学政,表彰善类3.在市的内部,按照出售商品的种类划分为不同的同业组织,称为“行”,仅东市“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很多外国人在西市做生意,西市被称为“金市”;市各占两坊且“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种城市商业现象可能出现于A.隋朝洛阳城 B.唐朝长安城 C.北宋东京城 D.清朝广州城4. 下列属于用分割相权的手段加强皇权的措施是①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②宋朝设置三司使③明朝设置殿阁大学士④清朝设置军机处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5.“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将上年夏间凶惨案内所有承认获咎之各外省官员,分别惩办”。
“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这些无理要求出自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时间兴办企业情况资本额(1银元重7钱2分)18720-1894年商办厂矿企业共170家投资总额879万两1895-1900年新开设工矿企业104家新增投资2302.4万银元A.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B.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C.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D.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7.读右图——欧洲某历史时期形势图。
中国在同一时期发生的事件是A.中国同盟会成立B.南京国民政府成立C.中国共产党诞生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8.据统计:中国1810-1867年间,由基督教传教士翻译的795部译著中,宗教类占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6%。
1850-189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
英美国家著作是主要来源,占全部译著的85%,1902年至1904年,译著中来自日本的占全部573篇著作的62.2%。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鸦片战争前西学东渐风气已经出现②洋务运动期间开始接触西方科学③甲午战争后国人更为关注日本社会④西方的政治理论在知识阶层传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因反对“元首谋逆,蔑弃《约法》,背食誓言,拂逆舆情,自为帝制,率召外侮,警告迭来,干涉之形既成,保护之局将定”而采取的行动是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C.护国运动D.五四运动10.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倡导“联合劳工”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的改造”,是因为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B.实业救国取得成效C.社会主义思想传播D.国民会议运动发展11.中共中央对全国宣告:本党“愿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取消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取消苏维埃政府,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
其目的是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纲领D.保障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2.右图是张乐平创作于1937年8月的时事漫画《杀鸡儆猴图》,图中的“鸡”代表“上海日军”;“猴”代表“日军部”。
该漫画①体现了日军对南京居民凶残大屠杀②表现了中国军队对日寇打击之沉重③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上海军民的斗志④肯定了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战A.①③B. ②④C. ①②④D.②③④13.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
这一成就取得是因为A.重工业基础雄厚B.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C.一五计划的实行D.《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4.下表选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经济史资料选编》。
8月底9月中旬12月底人民公社(个)8730 16989 26578参加公社的户数(万户)3778 8122 12325参加公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30.4 65.3 99.1平均每个公社农户数(户)4328 4781 4637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B.加快了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步伐C.超越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D.反映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5.阅读“1972~1985年中美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年份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1972年60 321975年304 1561980年3755 10591985年3855 3840A.两国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优势B.改革开放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C.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经贸往来D.经贸发展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16.伯利克里(约公元前495年—公元前429年)说:“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共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悦诚服。
……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
”这说明当时古代雅典A.初步改变了贵族专权局面B.法律只在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C.受罗马帝国万民法的影响D.法律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17.师承柏拉图,被马克思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是A.泰勒斯B.苏格拉底C.伯利克里D.亚里斯多德18.16世纪,来自美洲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
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新航路开辟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汽船的出现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9. 英国学者威廉斯说,“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确定了国王不得违反的某些法规,而对其能够怎样行动却未明确规定”。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议会有权倒阁②议会制约王权③议会拥有绝对权力④国王仍保有一定权力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卢梭认为:“法律应该由全体公民集合讨论并通过,英国人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
”这表明卢梭A.认可精英政治B.推崇代议制C.崇尚直接民主D.反对三权分立21.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还自然地联系到人类社会。
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例外。
这一认识催生了欧洲的A.宗教改革运动B.启蒙运动C.近代自然科学D.文艺复兴运动22.“罗斯福新政通过承认大部分在政府里没有代表人的那些集团的地位,实现了一种更为公正的社会。
”下列措施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A.保障工人权利B.整顿财政金融C.调整农业结构D.兴办公共工程23.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3年3月,在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后,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达成协议,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
这些举措①是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的结果②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③有利于提高“欧元”的国际地位④导致贸易自由化取代贸易保护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4.读图。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拿破仑入侵俄国②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劫掠③威廉一世就任德意志帝国皇帝④克里米亚战争形势A.③①②④B.④②①③C.①④②③D.②③④①二、非选择题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记·平准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朝铸币权的变化,分析汉武帝币制政策的影响?材料二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开始实行法币改革。
法币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集中钞票发行权。
(二)国内“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再行使现金,凡银钱行号、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币生银等类者,应即兑换法币使用”。
(三)废除银本位制,白银收归国有。
(四)规定法币不能兑现(银)。
但可在指定金融机关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英美等主要国家对于法币改革采取支持的态度。
而日本侵略分子叫嚷:英美对中国法币改革的支持,已经以“有害于日本的方式”加强了中国的力量。
——摘自姚会元《“法币”及其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
26.斗争和妥协是政治史中经常出现的现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很多关于中国古代监察制的论著中,都有这种提法,如: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皇权对监察制的控制并非绝对有效,且往往不如权臣。
这主要因为监察制是在整个官僚系统中运行的,而权臣正是掌握官僚系统中各种实际权力的人。
退一步说,即使皇帝能够控制监察制,也不能保证监察制独立于权臣及其他官僚。
因为一般来讲,权臣就是皇帝的宠臣,皇帝控制监察制往往对权臣有利,更助长了他们的权势和不法行为。
大量的史料都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可以说,所谓相对的独立性只是一种假设,实际上并不可能存在。
中国古代的御史台、都察院、六科等,不是单纯的现代意义的监察机构,在其行使监察权力时,也不能独立于监察对象,反而往往成为官僚集团内部政治斗争的工具。
——方兢《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独立性”的认识。
材料二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
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
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2)结合英国近代宪政体制的形成,指出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
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
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
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3)材料三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泰西诸国原不同于诸蛮貊(mò,泛指北方少数民族)之固陋,而更有中邦所不如者。
……天载之义,格物之书,象数之用,律历之解,莫不穷源探委,我中土之学问不如也……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
——明末士人朱宗光(1)概括材料一中对西学的认识。
结合所学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 14世纪,在意大利的一些“美丽的商业城市”,人们凭借自由的环境经商致富;富裕和自由又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天才、鼓舞了人们的勇气;这反过来又使人们变得更加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