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日照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日照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日照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2021-2022学年山东省日照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时间90分,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下列描述中最接近实际的数值是()A. 广州市去年冬季的最低气温约-10℃B. 做一次眼保健操的时间约20minC. 普通房门的高度约2mD. 一本九年级物理书的重量约10N许多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绝对的B.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猿声”是通过液体传入人耳中的C.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一道残阳铺水中”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D.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心情”,“鹊声”是喜鹊的鸣膜随气流振动发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汽化现象C. 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热量D. 热天扇扇子,能降低空气的温度,让人感觉凉爽如图所示自行车图。

夜晚,在城市的道路上,汽车司机看到正前方自行车的尾灯很明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从侧边看自行车尾灯也很明亮B. 自行车尾灯明亮是尾灯发出的光C. 光照射在自行车尾灯上发生的是漫反射D. 自行车尾灯是由一些相互垂直的红色光滑的小塑料块组成小亮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距为3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为2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为8cm时,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6cmB. 12cmC. 16cmD. 2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一根冰棒熔化成水后,质量保持不变,密度变大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是借助于介质的形式传播的B. 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C.声音在液体中比在固体中传播的快 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在航行的船舱中的旅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船舱B. 河岸上的树C. 迎面驶来的船D. 河水某同学在l00m赛跑中,用16s钟跑完全程,描述他赛跑快慢的正确叙述是()A. 他每秒跑的路程都是6.25mB. 他跑到终点时的速度为6.25m/sC. 他跑完50米所花时间为8sD. 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6.25m/s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用沸水消毒温度计B. 用轻质泡沫制作房屋模型C. 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D. 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点燃山上的枯草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为()A. 20°B. 10°C. 70°D. 90°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 像变大,像距变大B. 像变小,像距变小C. 像变大,像距变小D. 像变小,像距变大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最相符的是()A. 中学生正常站立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70×105paB. 一间教室的空气质量大约为26kgC. 人体的密度约为1.0?kg/m3D. 正常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8s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物质的密度最大B. 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C. 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D. 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某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透镜处移动时,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像先变小后变大B. 像先变大后变小C. 像始终变大D. 像始终变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6月16日铜仁南站至贵阳的高速列车正式通车,高速列车的平均时速为300km/h,从铜仁南站到贵阳只需72分钟,则铜仁南站到贵阳的路程是______ km.坐在行驶的高速列车中的乘客以他乘坐的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______ 的.利用声音的三个特征进行填空:人们常说央视著名主持人×××的“音质好”是指______好;喜庆的日子里,老百姓用不同的力敲鼓,鼓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2019—2020学年度日照市五莲县上学期初二期末质量调查初中物理

2019—2020学年度日照市五莲县上学期初二期末质量调查初中物理

2019—2020学年度日照市五莲县上学期初二期末质量调查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试题〔70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36分〕1.运动会的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应该选择如下的哪种方式开始计时A.看到运动员起跑时B.听到发令员的哨声时C.听到枪声时D.看到发令枪冒烟时2.彩色电视机出现的各种颜色差不多上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A.红、黄、绿 B.红、黄、蓝C.红、绿、紫D.红、绿、蓝3.目前,有些大酒店在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靠近它会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专门快蒸发掉。

使水快速蒸发的缘故是A.加快了水面邻近的空气流淌提高了水的温度B.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并提高了水的温度C.加快了水面邻近的空气流淌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减小了水的表面积并加快了水面邻近空气的流淌4.〝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然而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A.声音太大B.声音的频率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C.声音太小D.声音的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5.电影院的墙壁上都被装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A.减弱回声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C.增大声音的频率D.增强响度6.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于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其缘故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邻近传播7.假设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看到A.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逝C.能够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D.能够看到图像,但听不到声音8.以下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阳光下,地面上形成的树影 B.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了C.黑板的〝反光〞现象D.激光引导掘进机沿直线前进9.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冰块必须磨成A.冰砖 B.冰三棱镜 C.冰凸透镜D.冰凹透镜10.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厕所、汽车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 B.凝华C.汽化D.熔化11.如下图,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电流分不为0.4A、0.2A、0.2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A.整理器材,终止实验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12.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讲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不人即使讲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山东省五莲县初二期末考试初中物理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山东省五莲县初二期末考试初中物理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山东省五莲县初二期末考试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试题〔60分钟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36分。

请将各题的正确选项填入下表〕1.把一只电铃放置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使玻璃罩内成为真空,那么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B.电铃连续振动,但听不到声音C.电铃的声音更加响亮D.电铃停止振动,但能听到声音2.噪声严峻污染环境,已成为社会公害,以下措施中不能有效操纵噪声的是A.街道两旁种草植树B.市区禁止汽车鸣喇叭C.操纵汽车尾气排放指标D.摩托车排气管上加消声器3.以下自然现象中,都相伴着物态变化,其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B.夏天清晨草叶上的露珠C.深秋地上的白霜D.隆冬滴水成冰4.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专门多灰尘,这要紧是因为A.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B.荧光屏具有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D.房间灰尘的自然堆积5.不同物体吸取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刚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因此,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的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刻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就〝小刚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B.提出咨询题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6.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当人观看物体时,物体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7.用体温计测定病人甲的体温为38.5℃,假如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5℃,以下判定正确的选项是A.甲的体温一定等于乙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C.甲的体温一定高于乙的体温D.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8.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如此做要紧改变乐器发生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传播方向 9.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够实现对电视机的操纵,是因为遥控器能够发射 A.红外线 B.紫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10.〝猴子捞月一场空〞。

日照市五莲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日照市五莲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日照市五莲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 (共6题;共18分)1. (3分) (2017八上·蔚县期末) 一瓶氧气用去一部分后,瓶中氧气的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 (3分)从声音的特征看“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_______大,“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________好,“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________高。

3. (5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__ 和________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 ,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 ,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 .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

(选填>、<、=)4. (2分) (2018八上·黑龙江期中) 如图甲某同学设计的针孔照相机。

其成像原理是________。

如图乙用一个纸条所做的模拟实验,可以认识像与物关于平面镜的________关系。

5. (3分) (2016八下·潮南期末) 如图所示是刚泡好的两杯茶,从侧壁看到的茶叶比实际的大,这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凸透镜,形成________像(选填“虛”或“实”);浮在水面的茶叶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受到的重力;过一段时间后,茶叶逐渐下沉,茶叶密度________水的密度.6. (2分) 2015年11月27日,山西王莽岭景区银装素裹,满山松树和灌木丛林处处是雾凇冰挂,玉树琼枝的美景使人陶醉.当地由于海拔高,气温变化非常明显,“雾凇”主要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太阳一出来,它们开始熔化,这一过程要________热.二、选择题 (共8题;共18分)7. (2分) (2018八下·沈阳期中) 2017年12月6日,让人们激动已久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西安和成都两座城市的距离一下子被拉近,实现了人们“早上在西安吃肉夹馍,中午在成都吃火锅”的愿望。

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10m),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经过时间t,甲、乙相距80m,则该过程中A.t一定为10sB.甲车的路程一定为4mC.t可能为90sD.乙车的路程可能为36m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隔墙有耳”,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固体能传声B.在街头设置噪声检测仪,可有效阻断噪声的传播C.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出声音D.用超声波除人体结石,是应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4.以下对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把一只耳朵紧贴在桌面上仍然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B.民乐团合奏时人们能区分出不同的乐器,是因为这些乐器演奏时的响度不同C.录课教室通常用泡沫材料将墙壁包装起来,是为在了声源处减弱噪声D.击鼓时放在鼓面上的碎纸屑跳起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5.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前三项都不同6.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7.人类向太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用于卫星通讯系统,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它是静止的。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课桌长7拃,约1.2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2.(3分)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C.改变薄塑料片滑过梳子的速度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3.(3分)如图,图1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2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不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4.(3分)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下列有关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发声时只有弦在振动B.二胡弦发出的声音也能传递能量C.二胡声是通过弦传入人耳的D.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5.(3分)初冬季节,我国某些城市常出现浓“雾”天气,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B.夏天,洒落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C.秋天,阳光普照,大雾消散D.冬天,水面结冰6.(3分)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发射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C.对面无车时。

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7.(3分)“浴霸”是家庭淋浴间的常用装置,下列关于“浴霸”说法中正确的是()A.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B.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C.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D.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8.(3分)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八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二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C B C B B C A C BCACDCDACDBDAD说明:(1)1—10小题每选对一个得3分,不选、多选、错选或不答得0分。

11—15小题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一、二大题满分50分。

三、填空题16.1、2.20~2.30; 17.6、1.7、2、不变; 18.音色、空气; 19.不变、变小。

说明:(1)每填对一个空得1分。

(2)本大题满分10分。

四、作图与实验探究题 20.如图1,法线(虚线),反射光线、反射角各1分。

21.如图2,光线各1分(凹透镜上方的那条如不带虚线轨迹的不得分)。

22.本题每空1分,共6分。

(1)温度计碰到容器底 读数时,视线没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甲;(3)适当减少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4)①如图3所示(1分);②将三支温度计一齐放进同一杯沸腾的水中(继续加热),观察三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否一致。

23.本题每空1分,共8分。

(1)缩小、等大 (2)倒立、放大(3)正立、放大 (4)远离、变大24.本题每空1分,共7分。

(1)0刻度线处、左 (2)②③⑤④ 40 1.1×103 44 (3)偏大说明:(1)20、21题光线不带箭头的一律不得分。

(2)五个题分别为2分、4分、6分、8分、7分。

本大题满分27分。

五、计算题(13分)25.解:(1) t 1 =90min=1.5h --------------------------1分s =v 1t 1 --------------------------1分75°30° O 图1 AF F 图2 F F O O 45° T / ℃图392 90 94 96 98100 0 2 4 8 10t /min=120km/h ×1.5h=180km--------------------------1分(2)t 2=10.25h-8h=2.25h--------------------------1分v 2=2t s--------------------------1分=2.25h180km=80km/h--------------------------1分26.解:(1)V 水=水水ρm --------------------------1分=3cm/g 0.1g 55.2=25.5cm 3--------------------------1分V 盖=V 水=25.5cm 3--------------------------1分ρ=盖盖V m--------------------------1分=325.5cm198.9g =7.8g/cm 3--------------------------1分(2)V 瓶=ρ瓶m--------------------------1分=3cm/g 8.7240g6 --------------------------1分说明:(1)只要步骤合理就可相应评分。

日照市五莲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日照市五莲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日照市五莲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20八下·盐都月考) 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 . 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B .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C . 为减轻质量,比赛用的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D . 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2. (2分)(2020·江苏模拟) 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A . 音调B . 音色C . 响度D . 声速3. (2分) 2013年CCTV 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O℃,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A . 加热至106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B . 加热至1065.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C . 加热至244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D . 加热至3507.6℃并观察有无铱颗粒4. (2分)寓言《龟兔赛跑》大家都很熟悉。

寓言中的白兔骄傲自大,在比赛途中睡了一大觉,醒来后发现乌龟已快到终点了。

而乌龟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懈,即使在落后的情况下也毫不气馁,最终取得了胜利,则整个过程中()A . 白兔始终跑得比乌龟快B . 乌龟始终跑得比白兔快C . 白兔的平均速度大D .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5. (2分)(2017·三台模拟) 下列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 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 . 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C . 冰熔化成水,体积变小,比热容不变,内能可能增加D . 能量转移和转化是有方向性的,热量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6. (2分)(2012·北海)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如图所示,下列哪个光路图是正确的?()A .B .C .D .7. (2分)(2016·贺州) 如图所示,下列现象可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 . 从地球带到太空的手表,质量变小了B . 建筑工人砌墙时常用铅垂线确定竖直方向C . 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在手上涂防滑粉是为了减小摩擦D . 塑料吸盘穿了一个小孔,依然能吸附在墙壁上8. (2分)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A . 1mB . 2mC . 3mD . 4m9. (2分) (2018八上·北部湾月考) 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物质的密度最大B . 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C . 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D . b、c物质的密度与他们的质量,体积有关10. (2分) (2020八上·乌海期末) 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 . 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 . 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 . 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 . 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的镜头11. (2分)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A . 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 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 . 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 . 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12. (2分)我们能看见课堂的书桌,讲台上的物体.这是因为()A . 这些物体发出的光线射入人的眼睛B . 人眼发出的光线射到了这些物体上C . 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线经过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D .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3. (2分)(2019·铜仁) 在下列现象中,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吻合的是()A . 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冰——凝华B . 清晨梵净山的雾——汽化C . 篮球场上的积水被晒干——蒸发D . 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固14. (2分) (2018八下·深圳期中) 用两种物质分别制成棱长相同的实心正方体甲、乙,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PM2.5”中的“2.5”是表示雾霾中颗粒直径的数值,它的单位是mm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C.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50mD.课桌的高度约为1.5m2.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入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C.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背日喷乎水,成霓虹之状”,这是一种光的直线传播现象B.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4.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在第3min时是固态B.甲在ab段不吸收热量C.甲的熔点是48℃D.乙是蜡烛5.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6.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cm处,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8cm C.10cm D.20cm7.2014年5月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当幼教机器人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响度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4m/s8.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内有一个呈双凸面(球面)的空气泡,可以看作透镜.一束平行光束按图所示方式射向气泡,则这束平行光将()A.穿过气泡后仍保持平行 B.穿过气泡后会聚C.穿过气泡后发散D.不能穿过气泡,全部被反射9.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竖直向上移动 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10.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下列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根据光路可逆,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B.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利用“超声波”出去体内结石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2.关于密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于给定物质,它的体积和质量都变化了,密度也会变化B.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C.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D.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铜块,铜块的质量大13.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下面对该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C.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14.小华经常骑自行车去上学,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华在2﹣3min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华在2﹣3min内处于静止C.小华在0﹣2min内比在3﹣6min内运动得快D.小华在0﹣6min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3.3m/s15.如图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图象,如果在这种图象的模拟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单位,可以用来描述()A.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B.声音的响度和频率的关系C.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D.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6.如图所示,小明用一把刻度尺和两块三角板测一枚硬币直径的示意图,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硬币的直径是cm.17.身高为170cm的同学距平面镜3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m,像的高度为m,当他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以m/s的速度向他走来,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如图所示).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你讲话的声音是靠你的声带产生的,通过传入手机的话筒中.19.当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的体温时,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管内水银的质量是,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四、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7分)20.如图所示,光线AO射到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请在图中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要去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21.请完成在图中的光路图.22.小丽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小丽实验中的两处错误是:和.(2)小丽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2所示.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3)小丽想要节约一些酒精灯的燃料,并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采取措施是.(4)当水温接近90℃时,小丽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如表是记录的数据,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温度/℃85 87 89 92 94 96 97 98 98 98 98①请你在图3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沸腾图象.②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是97℃、93℃、99℃,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个猜想:.23.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1)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的实像,将蜡烛移到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2)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项是立、的像(填像的性质).(3)小张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他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立、的像(填像的性质).(4)以上(1)、(2)步骤中,小张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向30cm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小明同学的学习小组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们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2)实验步骤如下,正确的实验顺序是.①用调节横梁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5g.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71g.③将烧杯中的酱油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酱油的体积为cm3.④计算得到酱油的密度为kg/m3.⑤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如图所示,则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g.(3)若小明组实验时,在往量筒中倒酱油时不小心倒出了少量,测出了酱油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大”、“偏小”或“不变”).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3分)25.日潍高速公路是连接山东日照与潍坊两城市的一条交通大动脉,该规划北起潍坊寿光东北部荣乌高速,在潍坊附近跨越济青高速公路,经潍城区、昌乐县、安丘市、诸城市、五莲县,终止于日照市陈疃镇西明照村,与日东高速公路相接,设计速度120km/h,假定该高速公路已经通车,请解答下列问题:(1)若汽车从日照地到达潍坊最快用了90min,则日潍高速全程长约为多少km?(2)某客车上午8:00从潍坊出发,8:55到达诸城,在诸城停留了15min后又出发,10:15到达日照,该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6.在1851年的《科学美洲》中曾刊载在马萨诸塞州的一场演示爆破中,发现了一个如图所示带瓶盖的精致金属瓶,瓶盖的材质与瓶体的相同,据估计有10万年历史,考古学家想知道瓶子是由什么材质制成的,于是用天平测得了瓶盖的质量是198.9g,再把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25.5g,求:(1)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若测得整个空金属瓶的质量为6.24kg,则该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少cm3?2015-2016学年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PM2.5”中的“2.5”是表示雾霾中颗粒直径的数值,它的单位是mm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C.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50mD.课桌的高度约为1.5m【考点】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估算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PM2.5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的固态可吸入颗粒物.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教材的宽度略小于20cm,在18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2m/s左右,步行5min=300s通过的路程约为s=vt=1.2m/s×300s=360m,接近350m.此选项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2.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入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C.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A、航天员和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故A错误.B、航天员和飞船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此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B正确;C、航天员随飞船、火箭一起运动,所以航天员和火箭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C错误.C、航天员随飞船、火箭一起运动,所以飞船和火箭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背日喷乎水,成霓虹之状”,这是一种光的直线传播现象B.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从一中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要发生光的折射,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4)光发生漫反射时,同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A、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B、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故B错误;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D、光发生漫反射时,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有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4.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在第3min时是固态B.甲在ab段不吸收热量C.甲的熔点是48℃D.乙是蜡烛【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图析法;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海波是晶体,蜡是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晶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熔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完成熔化过程,晶体全部熔化之后,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非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非晶体变软,熔化.【解答】解:A、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由图可知,甲是晶体海波,则甲在第4min才开始熔化,故甲在第3min时是固态;故A正确;B、甲是晶体海波,在ab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此时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晶体甲对应的熔化温度为48℃,故甲的熔点是48℃,故C正确;D、由图可知,甲是晶体海波,乙是非晶体蜡烛;故D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掌握各阶段的状态.5.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控制变量法;声现象.【分析】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真空能否传声,所以我们需要比较的是真空和非真空条件下,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是否能听到,需要选取的器材应该一个是真空条件下的,另一个是非真空条件下的.【解答】解:A、不塞瓶塞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外传播,塞上瓶塞时声音通过瓶塞向外传播,探究的是固体传声和气体传声,不符合题意,该选项设计不合理;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没有控制距离的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C、完好的瓶胆夹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气的瓶胆不是真空的,可以验证真空能否传声,该选项设计合理;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没有控制声音响度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故选:C.【点评】此实验主要是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属于基础性实验,比较容易,要学会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6.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cm处,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8cm C.10cm D.20cm【考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专题】应用题;定量思想;顺推法;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条件可知,要使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物距应该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已知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cm处,则物距为16cm,结合凸透镜的成像条件可判断焦距的大小.【解答】解:物体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的条件是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cm,则物距为16cm,根据题意可得:f<16cm<2f,解此不等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8cm<f<16cm,所以选项A、B、D都不正确.故选C.【点评】(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2)本题解题思路:分析成像情况,确定物距范围,解不等式,判断结果.7.2014年5月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当幼教机器人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响度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4m/s【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音色.【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噪声的定义、声音的特性以及传播速度等,对选项中的内容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所有的声音都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与声音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声音的产生、噪声、音色以及声速等,难度不大.8.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内有一个呈双凸面(球面)的空气泡,可以看作透镜.一束平行光束按图所示方式射向气泡,则这束平行光将()A.穿过气泡后仍保持平行 B.穿过气泡后会聚C.穿过气泡后发散D.不能穿过气泡,全部被反射【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专题】图析法.【分析】要判断光线通过玻璃砖后会怎样,关键是要看玻璃砖属于什么透镜.图中,玻璃砖是被气泡分成了两部分,这两部分都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解答】解:如果同学们不对图片进行分析,很容易选B,这是错误的,因为凸形气泡不是玻璃元件,故它不是凸透镜.这是一块玻璃砖被气泡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都是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因此对照过去的平行光有发散作用,所以C是正确的.故选C.【点评】本题中的一个干扰因素就是那个凸形的气泡,学生往往只注意到了气泡的形状,而忽视了对光线起主要作用的其实是玻璃砖.9.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竖直向上移动 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答】解:A、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不能中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B、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左边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左移动,光斑会向下移动,能中目标,故B符合题意;C、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中目标,故C不符合题意;D、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中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10.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压轴题.【分析】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根据题目所给内容,进行分析.【解答】解:“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会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就是“白气”现象.水烧开后,产生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也会产生“白气”现象.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液化知识来解释具体实例的能力,需要紧密结合定义来分析两种“白气”现象.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下列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根据光路可逆,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B.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利用“超声波”出去体内结石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考点】显微镜;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光反射的可逆性.【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显微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对于投影仪,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因为反射时光路可逆,所以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故A正确;B、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D、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减弱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的有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2.关于密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于给定物质,它的体积和质量都变化了,密度也会变化B.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C.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D.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铜块,铜块的质量大【考点】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应用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公式:ρ=,推导公式:V=、m=ρV,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给定的一种物质,密度相同,它的体积和质量都变化了,密度也不会变化.故A错误;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B错误;C、由V=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它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故C正确;D、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由m=ρV可知,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铜块,铜块的质量大,故D正确.故选:CD.【点评】要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仅与物质的种类和所处的状态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