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合集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疗效观察论文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疗效观察论文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145-01【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观察。

方法:将3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

对照组给予一般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则由责任护士用一对一的方式,掌握患者的疾病资料,目前的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情况,形成患者自评量表。

结果:经过精心的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药物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足治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严格控制血糖,积极地控制感染是糖尿病足成功的关键。

针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特有的心理特点,在糖尿病足基本治疗前或同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临床护理心理护理老年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病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上,易出现无用和孤独感等负性心理,引起性格改变及行为的异常,严重者拒绝治疗及护理。

其治疗及护理是否及时、有效,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的护理方法可减少其发生率及致残率拉。

我院内分泌科2009年2月一2010年5月期间共收治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老年患者32例,我们对1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及出院后进行全程心理指导,提高了主动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本文将其临床表现及护理策略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临床表现本组32例患者,糖尿病足发生前均有患肢足远端针刺样疼痛,感觉异常或麻木感,严重时感觉缺失,寒冷季节症状更明显,其中8例因足部外伤所致溃疡。

32例患者均有膝、踝腱反射减弱甚至消失。

老年糖尿病心理分析老年糖尿病的心理特点? ①自责与内疚:患糖尿病后更需家人的照顾,常年需治病花钱,因此,常感到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感到自责内疚。

②悲观与悲世:一些老年患者因久病出现了并发症,治疗效果不佳,对治疗产生对立情绪,,对医护人员不信任,表现出冷漠,不配合治疗。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效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效果
作 者单 位 :解 放 军 4 5医 院 分 院 内科 5 2 0 - 4 01 稿 .2 0 - 5 1 回 08 0- 收 0 8 — 0修 0 上海 203 036
3 讨

31 目前 尚无 特殊有 效方 法根 治糖 尿病 。 . 而且 随着 病 程 延 长 , 渐 出 现各 种 并 发症 , 之 患 者对 糖 尿 逐 加 病 知识 的不准 确认识 , 可产 生抑郁 、 焦虑症 状 。其产
维普资讯

6 ・ 4
临床 医 学 与护 理 研 究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效果
方 敏
【 中图分类号】 R 7 . 4 3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7 — 0 420 )3 o 6 — 2 6 1 8 5(0 80 一 0 4 0 【 摘 要】 目的 : 了解老年糖尿病病人 的抑郁和焦虑状 态, 探讨 实施心理干预 护理的效果。方法 : 采用 自评抑郁量表 、 自评焦虑 量 表 评 定 出 5 存 在 不 同程 度 抑 郁 、 0例 焦虑 老 年 糖 尿病 患者 . 对他 们 进 行 干预 式 心理 护理 。结 果 : 老年 糖 尿 病 患者 护
理 干 预 前后 焦虑 和 抑 郁 程 度 比较 , 焦虑 、 郁 症 状 明显 好 转 。结 论 : 抑 老年 糖 尿 病 患 者 抑 郁 、 焦虑 状 态 发 生 率较 高 , 必
须 予 以 高度 重视 ; 干预 式 心 理 护理 可 有 效 减 轻病 人 抑 郁 、 焦虑 状 态 。 利 于 患 者 的治 疗 与康 复 。 有 【 关键词 】 老年糖尿病 状 态 抑郁 焦虑 心理护理
老 年 糖 尿 病包 括 6 0岁 以后 发 病 或 者 6 0岁 以 前 发病 而延续 至 6 0岁 以后 的老年 患者[ 1 】 。随着 我 国 人 口老龄 化速 度加 快 和糖 尿病 的发病 率 不 断提 高 . 我 国老 年糖 尿病人 明显 增多 。0岁 以上人 口糖 尿病 6 发病 率 已超 过 l%[ 因此 。 1 2 1 。 老年糖 尿病 诊 治 、 护理 问题应 引起 临床 医护人员 的高度 重视 。大量 的临床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索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行之有效的社区护理模式,观察社区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疗效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方法从我院对所辖社区3896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0名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护理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疗效有效率为98%,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护理疗效有效率为80,对社区护理措施的满意率为70%;护理组治疗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做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变患者负面心态,降低医患、护患纠纷,且护理措施实施简单易行,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社区护理;糖尿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也是目前社会上的多发病,其发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龄趋于低龄化,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威胁,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有研究表明,血糖的控制必须从日常生活做起,因此,社区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根据糖尿病的分期,前期主要以生活方式以及饮食控制为主;中、后期进行药物治疗并配以生活调护,预防并发症。

从2011年1月起,我院对所辖社区进行糖尿病筛查,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1年1月,我院对所辖社区进行糖尿病筛查,共筛查出糖尿病患者3896人,其中男1974例,女1922例;年龄23-78岁;1型284例,2型3612例。

从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患病程度、既往病史等经过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

护理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理 护理 为 主 的护理 方 法 。具体 如下 :
心 病 3例 。空腹 血糖 : 8 . 5~1 3 . 6 mm o L / L之 间 , 所 有
些病人的心理护理 , 要向他( 她) 们讲解糖尿病及其
并发 症 的危 害 , 并举 一 些 实例 , 使病 人充 分 了解糖 尿
病治 疗 的重要 性 , 认 识 到 积极治 疗 的好 处 , 不积极 治 疗 的危 害 , 使 其 医疗 、 护 理 的顺 应 性 提 高 。 ( 3 ) “ 糖 尿病 人格 ” 心理护理 : 部 分 老 年 糖 尿 病 人 性 格 不 成
立与慢性病作斗争的信心 , 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
治疗 。并根据 病 人 从 心理 上 对本 病 认 识 的不 同 , 分
别进 行 心理 护理 : ( 1 ) 悲 观失 望 心 理 护 理 : 部 分 老年 糖 尿病 人认 为 , 自己患 了糖 尿 病 , 是“ 绝 症 ”, 要 终 生
用药 , 生活质 量下 降 , 对 生活失 去 信心 。对 这些病 人 的心理 护理 , 要 配合 医生 与他 ( 她) 们 交流 , 树 立 正 确 的疾 病观 。( 2 ) 轻 视疾 病 心 理 的护 理 : 部 分 老 年 糖尿 病 人认 为 , 自己就 是 血 糖 高 , 无其他不适症状 , 不 影 响饮 食 , 不 需 治疗 , 即使 治疗 , 也不 规 律 。对 这
持 情 绪稳定 。 3 ) 及 时为 患者 讲解 糖 尿 病 的相 关 知 识 、 治 疗 和
两组 患者 均 使 用 药 物 和 ( 或) 胰 岛 素来 控 制 血
糖, 同时根 据 血糖 的高 低 变 化及 时 调 整 用 药 。对 照
组给 予一般 的临 床 护理 , 观 察 组 在此 基 础 上 应用 心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高血压 3 0例 ,糖尿病性心脏病 2 ,糖尿病性脑血 管病 1 0例 2 例, 糖尿病 肾病 1 , 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 1 例 , 0例 糖 0 糖尿病合并 眼底病变 8 。糖 尿病病 史 3个月 一 0年 。全部病 例均符合 例 3 19 9 9年 WHO根据美 国糖尿病协会 19 年提 出糖尿病诊断标 97
在饮食 、 运动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 对老年糖尿病 患者进行 心
20 04年 2月 ~ 0 6年 1 20 月在我科住 院的老年糖 尿病患者
理行为干预 , 能改善抑郁 焦虑状 态, 保持血糖稳 定, 节省住院费
用 , 高生活质 量。 提
9 例 , 4 例 , 4 例 , 龄 6 岁 ~5岁 ; 中糖尿病 合并 0 男 8 女 2 年 0 8 其
2 0~ 8 8 21
2 唐维新. 医院感染管理手册[ I M. :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 出版社. 0 , 2 22 0 3 赵砚霞 , 孙广美. 洗手护 士在手术中预防切 口感染 的措 施[. J 中华现 ]
代护理学杂志 ,0 4 1 5 :4 20 ,( )4 7
4 袁 昌容 , 钟雪霜. 急诊手术感染的护理预防[1 N. 现代护理报 , 0 , : 2 64 0
维普资讯
■ 汐强目嘧
者, 可用肥皂水刷手 1 i 0mn酒精浸泡 5mi, n 待酒精 自然晾干或
用一 次性无菌纸 巾沾干 , 穿无菌手术衣 、 再 戴灭 菌手套 , 保证 工 伤 口渗血 、 渗液情况 , 发现异常要及 时通知 医生 , 对伤 口留有负
2 心理 问题及护理对策
6 0岁 ~ 0 为糖尿病患病年龄高峰 。由于糖 尿病 是慢 性终身 8岁 性疾病 , 给患者的心理造成 了很大 的压力 。调查显示糖尿病心 理 障碍发病率高达 3 %~ O J因而糖尿病的心理障碍问题 日 0 5 %『 J , 益受到关注。目前 , 已公认 理社会因素对糖尿病的发生、 1 , 发展 及其转归都有一定 的影响 , 心理护理干预可 以提高部分患者的 常规治疗效果 , 老年糖尿病患 者是 一个特殊 的群 体 , 其 自身 有 的生理特点 ,对患者不 同的心理问题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 , 对 糖尿病的代谢控制 能收到 良好的效果 , 对改 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151-0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最近的研究表明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超过九千万,患病率达到9.7%,而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已接近20%[1]。

老年糖尿病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交往方面的特殊性,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治疗的依从性差,因此血糖控制不够理想。

为改善药物治疗效果,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院针对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2011.08-2012.08在我科住院的老年( > 60岁)糖尿病患者127例,均符合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2],除外有严重的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者。

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69 例为干预组,其中男性41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67.4±6.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2例,高中29例,高中以上8例。

58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23例,平均年龄66.7±5.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例,高中24例,高中以上4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心理辅导:主动、耐心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鼓励患者参与并配合治疗。

②饮食指导:让患者充分认识到饮食控制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

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尤其对肥胖者应给以低脂肪、高纤维和低热量饮食。

要求在保证基本热量摄入的前提下,保证合理的营养供给。

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对应用心理干预模式对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抽取84例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平均每组42例。

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对常规组患者实施护理;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对试验组患者实施护理。

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常规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

结论:应用心理干预模式对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心理干预;糖尿病;老年患者【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11-01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进步和改变,临床医学工作者对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而且随着近年来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多[1]。

本次研究对84例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应用心理干预模式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汇报。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抽取本次研究的84例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

常规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68至93岁,平均81.4岁;患糖尿病时间2至21年,平均6.4年;干预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69至91岁,平均81.1岁;患糖尿病时间3至22年,平均6.1年。

抽样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自然资料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行科学性的比较研究。

1.2 方法常规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主要措施为:①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在患者刚刚入院时,护理人员应该对其进行热情的接待,使陌生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消除。

经常与患者进行交流,找到患者感兴趣的事件和话题,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能有处于一种良好和谐的氛围中,使患者在医院内能够找到家的感觉。

心理干预对新发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新发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新发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毛仁丹吉王新田(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甘肃武威730030)〔关键词〕新发糖尿病;心理干预;康复;健康〔中图分类号〕R58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4-0824-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4.077通讯作者:王新田(1964-),女,副教授,主要从事内科护理学、循证护理学研究。

第一作者:毛仁丹吉(1990-),女,主要从事内科护理学、循证护理学研究。

新发老年性糖尿病患者有自身的特点:①老年糖尿病患者同时罹患多种疾病,因此,经常服食多种药物,致使记忆力和智力明显减退;②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呈现无症状或者不典型的症状,糖尿病病症易被其他慢性疾病掩藏。

临床调查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健康问题,且随着病龄的增长呈现愈加严重的趋势,直接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因此,通过心理干预,缓解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稳定老年患者的病情,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新发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男70例,女30例,年龄60 80〔平均(71.2ʃ8.5)〕岁,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病情较稳定。

纳入标准:年龄≥60岁;精神状况良好;无严重并发症、脑器质性疾病、眼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

1.2方法1.2.1测评方法心理干预前后对100名患者均使用自评抑郁量表(SDS )和自评焦虑量表(SAS )进行测评。

1.2.2心理干预方法了解引起患者焦虑、恐惧、抑郁产生的原因,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确定干预对策。

心理干预护理由专业的护师负责,主要包括:(1)普及糖尿病知识,加深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

让患者以科学、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糖尿病,鼓励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

(2)集中讲授糖尿病治疗方法,进行科学、专业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及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观察组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觉和生活前景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住院期间,照顾患者的身体与起居生活,遵照医嘱为患者用药,及时向医生告知患者的情况。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因为老年人多数都会有孤独感、寂寞感和焦虑等心理负面情绪存在,尤其是在患病以后,所以这个时候需要以热情大方的态度多于患者聊天,耐心的为患者解答疑惑,要让患者了解这种疾病不可怕,要为患者建立抵抗疾病的信心,让患者的心理保持在最佳的状态,更好的配合治疗。

观察指标:主要是对两组治疗半年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分: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觉、家庭支持、生活前景。

统计学处理:数据都是采用专业的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所有计数数据采用x2进行检验,结果以( x±s)表示,并且p0.05)。

见表1。

讨论
老年糖尿病主要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是以前发病一直到60岁的以后的患者,老年糖尿病有很多的特点,而且非常的常见,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也是一种慢性疾病。

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主要是几点,患病率高、症状不典型、容易出现低血糖反映、常常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对治疗的依从性很差[2]。

生活质量(qol)也叫做生存质量或者是生命质量,主要是全面的评价生活优劣的概念。

生活质量通常指的是社会政策和计划发展的一种结果,生活质量必须以生活水平为基础,然后注重对于患者的精神文化等高级需求的满足程度和环境状况的全面评价[3]。

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客观条件指标和主观感受指标。

生活质量包括几个比较重要的要素,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健康卫生、学校教育、公共服务、运输、娱乐、消费品、房屋和自然环境。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得出观察组在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觉和对生活前景的期望情况均好于对照组,这样便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心理情况及生活质量。

所以我们发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的心理保持在最佳的状态,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更有信心面对自身疾病。

参考文献
1 沙春玉,王艳枫,李晓红,等.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及生活治疗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16-117.
2 皮惠金.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影响[j].当代医学,2010,16(13):5-6.
3 关素芳,苏小玲,陈美玲,等.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j].广州医药,2011,42(4):13-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