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移动系统PDA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pda对护理工作的作用

pda对护理工作的作用PDA(个人数字助理)是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高效地执行日常工作任务。
PDA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电子记录:护理工作往往涉及大量的记录工作,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历、护理计划和护理评估等等。
使用PDA可以将这些信息以电子形式记录下来,大大提高记录的准确性和方便性。
护士可以通过PDA快速录入患者的数据,并随时进行更新和编辑,避免了手写记录可能出现的错误和漏洞。
此外,电子记录还可以实现和其他护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交互,帮助医院建立完整的护理信息技术系统。
2. 药物管理:护理工作中,药物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使用PDA可以帮助护士准确地管理和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
护士可以通过PDA查询和获取所需的药物信息,包括剂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等。
同时,在给药过程中,PDA可以提醒护士服药时间和剂量,减少给药错误的发生。
此外,护士还可以通过PDA记录患者的过敏情况和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3. 护理教育与培训:护理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相关知识,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PDA可以成为护士的移动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护理教育资源。
护士可以使用PDA浏览护理相关的电子书籍、期刊、研究成果等,时刻跟进最新的护理技术和研究进展。
此外,PDA还可以提供在线培训课程和考试功能,帮助护士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知识评估。
4. 护理决策支持:护士在工作中需要做出许多决策,包括护理干预方案的选择、病情评估的判断等。
PDA可以提供实时的临床指南、护理流程和护理决策支持工具,帮助护士更加科学地做出护理决策。
护士可以通过PDA查询相关的护理规范和指南,了解最新的护理实践,然后据此制定和调整护理计划。
PDA还可以提供辅助诊断工具,如护理风险评估和病情评估工具,帮助护士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及时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
总之,PDA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记录和查询,还包括药物管理、护理教育、决策支持等方面。
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目的:探讨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其为护理人员及患者带来的影响。
方法:将PDA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满足了护理人员及患者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要求,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及更大的便利。
结果:应用PDA 后,大大降低了相关护理工作的时间,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的合格率,减少差错、投诉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结论:PDA对临床护理工作有积极的作用。
标签:PDA;护理工作;效果分析近年来,PDA(个人数字助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办公PDA 携带方便,通过移动护士工作站可实现床旁患者信息查询、生命体征录入、跟踪医嘱全程、护理工作量统计、条码扫描等功,推动了医院护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数字化医院发展的趋势。
2008年笔者所在科室根据院部的发展需要,全面推广使用了企业数字助理(PDA),极大限度地发挥了PDA录入、核对、查询等功能,进一步简化了护理工作流程,优化核对程序,减少差错、投诉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随机抽取笔者所在科室使用PDA前后3年的护理相关内容,各包括:(1)40 d护士的工作情况:全科患者体温录入并分析、生命体征等护理文书的录入、更换输液、执行后签名、往返查阅患者询问的信息;(2)80份病历情况:体温单、护理记录单;(3)62例患者调查情况:患者满意度。
PDA前3年的情况作为对照组,PDA后3年的情况作为观察组。
1.2 材料笔者所在科室使用讯宝科技MC50新一代手持PDA床边移动护理系统,该系统是以医院信息系统(HIS)为支撑平台,以掌上电脑(PDA)为硬件平台,以无线局域网络(802.11)为网络平台。
笔者所在科室室床位44张,配置6台PDA,上班护士每人配置一台。
1.3 PDA使用方法1.3.1 录入护士随身携带PDA,新患者入院后,在进行入院宣教、询问病史、采集患者数据时,可直接用PDA进行体重、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糖等的录入,大大节省了时间,较少数据丢失的几率。
移动护理(PDA)在临床应用PPT课件

05 移动护理(PDA)应用挑战 与对策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
加强数据加密技术
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保护患者数据,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 性。
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
严格限制医护人员对敏感数据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 数据泄露。
隐私保护政策与法规遵守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隐私保护政策,明确数据收集、使用和共 享的范围和限制。
设备特点
具备防水、防尘、抗摔等 特性,满足临床使用需求。
电池续航与充电
确保长时间续航,提供便 捷的充电方式,保障设备 持续使用。
软件应用与界面
软件功能
定制化与可扩展性
覆盖护理全流程,提供便捷的操作界 面和强大的功能支持。
根据医院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并支 持未来功能的扩展和升级。
界面设计
简洁明了的界面设计,降低操作难度, 提高使用效率。
03 移动护理(PDA)在临床应 用场景
病房巡视与记录
实时记录病人信息
通过PDA设备,护士可以实时记 录病人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 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
性。
提高巡视效率
借助移动护理系统,护士可以更加 便捷地进行病房巡视,减少纸质记 录带来的不便,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病情监控
通过PDA设备的数据分析功能,护 士可以及时发现病人的异常变化, 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医护人员培训与使用习惯问题
01
培训计划与课程设计
针对医护人员的不同需求和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和课程设计,
提高培训效果。
02
操作指南与在线支持
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和在线支持,帮助医护人员快速掌握PDA的使用方
法和技巧。
03
PDA在护理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PDA在护理应用中的效果分析PDA,即个人数码助理, 一般是指掌上电脑,可称为移动护士站。
PDA设备与医院的HIS信息系统相联接,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媒介,充分利用HIS 的数据资源, 去达到护理工作的信息自动化、管理科学化、操作程序化、服务人性化,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发展方向,也实现了进行无纸化办公、无线网络化护理工作的目标。
一、PDA运用于护理工作的可行性随着移动通讯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把PDA管理手段应用于护理工作之中,不仅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同时还会减少工作的繁琐及失误。
1、PDA的由来。
PDA从欧美国家使用掌上电脑开始起步,经美国研发医疗设备的Bicmereca公司几经升级调试趋于成熟,在台湾新安、长庚等数家医院应用后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国内PDA正处在起步阶段,至今也只是在有条件的大医院中实施,仍然需要被人们所认知并接受。
2、PDA的作用。
患者办理入院时,工作人员在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后,会发给患者一个白色的腕带,这个物品即是PDA设备。
这个设备被识别后,会准确显示出患者的全部个人信息,其中包括:患者的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入科时间、诊断情况、疾病状态、护理级别、过敏史等。
这种方式能够达到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管理,在治疗的过程中有所遵循,提高护理工作服务质量,减少对病人的伤害。
3、PDA的功能。
护士站的工作人员,在护理工作的实践中将以PDA的数据为依据,而且在临床上不断补充、完善数据库,如:体温、脉博、呼吸、心率、大小便次数、各种管道的引流液量等,随时发现问题均可在病室内完成,同时也为医生的下一步诊疗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在使用过程中,如需注射,肌注,尿管,胃管等处置,只需执行医嘱,确认后会自动收费,减少专人收费,节省人力资源。
4、PDA的应用。
一是、采集信息。
责任护士随身携带PDA,将采集的数据在床头录入后存储在护士工作站,并在HIS系统生成为护理记录单、生命体征观察单和特别护理记录单等;二是、掌握信息。
品管圈规范护理移动工作站(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品管圈规范护理移动工作站(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品管圈规范护理移动工作站(PDA)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实践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品管圈规范PDA实施前后的临床护理资料,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对PDA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问题出现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并严格落实,观察品管圈规范PDA实施效果。
结果实施前的PDA 使用率为42.50%,实施后PDA使用率达到了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施后PDA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4%,与实施前比较显著较低(P <0.05)。
护理人员的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护士自信心、沟通配合、凝聚力、责任感、积极性等与实施前比较均显著提高。
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规范PDA,能够有效规范PDA使用,加强临床护理信息化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标签:护理移动工作站;品管圈;临床护理;信息系统品管圈作为一种新兴的质量管理方式,就是由同一名现场工作人员,自动自发组成品质管制小组,在相互启发和自我启发原则下,采用全员参与的方式,按照一定活动程序维护和改善工作质量,从而实现质量持续改进[1]。
移动护士工作站系统(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就是以医院现有信息系统作为支持平台,以无线局域网技术作为网络平台,以掌上电脑为硬件平台,从而将信息采集和查询等工作延伸到床旁,对护士工作实现实时和量化管理。
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使信息系统延伸至床旁,对患者实施动态信息采集,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从而加速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2]。
该院自2017年3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规范PDA活动后,取得了较好成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研究共选取护理人员14名,均为女性,年龄为20~36岁,平均(28.9±4.2)岁,对该院2017年3—9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以及2016年3月—2017年3月实施前的临床护理工作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PDA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不断融合,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个人数字助理)也广泛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它大大提高了临床护士的工作效率,pda是一个逐渐成熟的操作平台,其标准化程度和兼容性会随着pda的发展逐步得到提高。
我院于2006年将pda利用无线网络使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极大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pda可帮助临床护理达到以往不可能达到的管理目标,实现以往无法实现的工作。
医护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要随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传统的方式是医护人员要先记录到临时纸张或专用登记本,然后再输入到一体化护士工作站,既使用了大量的纸张,又增加了环节.而且容易发生遗漏、漏测的现象。
pda无线网络护理系统的应用之后,pda系统可以自动提醒护士:体征采集的时间,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入量、神志等,同时将采集的信息和采集人等相关信息记录到数据库。
为能快速地录入体征信息,专门设计了小键盘,通过简单点击就可方便录入。
同时,护士们在床边直接输入生命体征和引流量等数据,pc端系统接受信息后,自动生成清晰、美观、整齐、标准化的体温单曲线,不仅节省时间,减少中间环节,最重要的是患者的这些重要体征随时传到医生电脑上,使医生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以便进行及时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2方便于医嘱执行pda与一体化护士站的无线联网,使信息实现共享,有利于医嘱及时执行和护理工作的管理。
医生在电脑上开出医嘱后,自动传到护士工作站,主班护士就可直接在随身携带的pda 上有限的界面上清楚的看到按床号、长期、临时医嘱分门别类生成口服药、肌注、静脉注射及各项治疗等项目,对当日新开医嘱、病人自带药等医嘱都有明显的提示功能更清楚每位患者应执行的医嘱,当护士完成某项护理工作之后,根据向导打开pda,点击相应的项目,pda 将自动记录执行的时间及操作者姓名,随着护士的治疗护理,深入病区,随时随地查询患者信息,记录患者生理数据,我们还可以对新入院、在院病人护理文书及时描述,提高了工作效率,极大地提升了医护品质。
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2-11-21T16:04:00.9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2期供稿作者:高海霞[导读] 介绍PDA在我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优点。
高海霞(山西大同同煤集团总医院ICU科山西大同 037003)【摘要】目的介绍PDA在我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优点。
方法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PDA后的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 PDA可查询患者的信息,正确执行和查对医嘱,床旁录入检验信息,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
结论 PDA在临床护理应用中有诸多优点,推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PDA 临床护理工作应用医院是特殊的单位, 其信息化建设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不断进步。
我院于2010年3月开始运用PDA临床信息化系统。
PDA,英文全称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即个人数码助理,通常指掌上电脑,专家们把它的功能和程序改动后,用在护理工作上,更名为“移动护士站”。
它以医院现有的HIS系统为支持平台,将信息查询和采集延伸到床边,实现了护士工作的实时、适时、限时、延时、量化的管理[1]。
同时也实现了“无纸化、无线网络化”办公。
现将我科运用状况与体会报告如下:1、系统开发的主要背景我科(ICU)护理工作基本是在患者床旁完成,工作十分辛苦,日夜奋斗在临床第一线,繁重的护理任务,不仅紧张劳累,还担心着医疗差错的发生,感到身心疲惫。
所以,护士们期待着能够拥有先进的技术,改善工作环境,且更能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医院针对我科8张床位,特配备4台体积轻薄、操作简便的摩托罗拉PDA,配发给护士随身携带,进行日常护理操作。
PDA携带方便,改变了原有的护理工作方法,推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保障医疗护理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2、使用方法及优点。
2.1需要各人用工号登陆,可随时切换用户各人用户工号的设置分清了责任,使网络每项信息来源和执行都有据可查。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的普及提高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了护士科学化、标准化、正规化的工作作风,增加了护理工作的新内容,解放了一部分劳动力,加深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爱[2]。
护理移动系统PDA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护理移动系统PDA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探讨护理移动系统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病区随机划分为使用组(1-34床)和传统组(35-60床),使用组每10-12张床位配备一个PDA,观察两组的护理工作量、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使用组的护理工作量、护理差错发生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
结论:护理移动系统PDA是医院信息化和数字化共享,发生革命性改变的新型护理工作模式,它具有持续推进优质护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科室进一步推广应用。
标签:护理移动系统PDA 信息化数字化优质护理依托信息化平台,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1]。
护理移动信息系统是护士工作站在患者床边的扩展和延伸,全程监测医嘱生命周期,彻底实现“在正确的时间、对正确的对象、通过正确的方法与途径给予正确的药物与治疗”,成为真正的临床系统。
PDA应用方便、快捷、小巧、便于携带,系统操作性和实用性强,它改变了原有医嘱系统的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拉近了护士与病人的距离,实现电子信息的部分共享,保证护理安全,规范护理行为,增强护理人员法制意识。
我院自2014年1月在我科首先试点使用护理移动系统PDA,它基于无线移动技术、电子病历、PDA和腕带等技术,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现将资料整理,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为消化和血液专科内科,共60张床位,随机分为两组:使用组1-34床,传统组35-60床,使用组每10-12张床位配备一个PDA,传统组采用传统的医嘱执行模式。
1.2工作模式护理移动系统PDA界面包括:今日工作;医嘱查询与执行;输液巡视;费用查询;体征录入;检验检查;检验采集;护理常规;病人巡视与宣教。
现以收治新病人为例介绍PDA医嘱执行工作模式,收治新病人--第一时间佩戴二维条形码腕带--医生下达医嘱复核提交后,打印输液瓶签、抽血瓶签,登陆PDA(填入用户名、密码、点击登陆) ,核对准备输液用物--携用物至床旁,按住PDA黄色大按钮,将PDA前端红光对准病人腕带条码,听到“滴”的一声即可--点击医嘱执行进入该病人医嘱界面,扫描输液瓶签(出现绿色执行成功,医嘱前有“→”符号,代表正在执行医嘱)--加下一组液体时,扫描腕带、输液瓶签,上一组液体即刻消失,下一组医嘱前出现“→”(相邻医嘱以淡黄、灰色相间)--输液完毕时,扫描腕带、输液瓶签,医嘱执行界面无医嘱后封管—出院后打印医嘱执行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丁少 霞, 彭辉 , 黄雷. 循证护理在 恶性肿擂 合并肠梗 阻护理 中的应用[ J ] . 中国医药
护 理 移 动 系统 P D A在 临 床 工 作 中 的 应 用
方水 秀 全 艳 赵 翼 舒 蕾颖 ( 成都新 津县人 民 医院消化 内科 四川 成都 6 1 1 4 0 0 )
应用
【 关键 词 】 护理 移动系统 P 1 ) A 信患 . 化 数字 化 优质护理 【 中图分类号 】 R 4 7 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0 0 4— 4 9 4 9 { 2 0 1 4 } 0 ; / 一 0 2 7 8— 0 1
3、 讨 论
依托信息化 平白. 不断发展各种新技 术羊 1 1 新 方法 , 是 医院发展 的必然趋 势 _ J J 。护 理移动信息系统是护士1 = 作站在患者床边的扩展 平 I I 延伸 , 全程 监测医嘱 生命周期 . 彻底 实现“ 在 确的时间 、 埘 确的埘象 、 通过 确的方法 与途径给 予 l I 确 的药物 与治疗 ” . 成为真 E 的临床系统 。P D A应用方便 、 快捷 、 小巧 、 便 于携 带 , 系统操 作性干 I I 实川性 强, 它改变 r 原有医嘱 系统 的工作模式 , 最大限度地托近 r 护 士与病 人的距 离, 实 现电 f - f ; i 息的部分 享 , 保证护理安全 , 规范护理 行为. 增强护理 人 员法制 意识 ,我院 f 1 2 0 1 4印 1 月在我科 首先试点使刚护理移动 系统 P D A, 它基十 无线 移动技 术 、 也 胄O i 、 P D A和 腕带 等技术 . 墩得 r一定 的应用效 果. 现将资料摧理 , 撤道如下 :
1 、 一 般 资 料 j 方 法
一
1 . 1 一般资料 我科 为消化 和眦液 专科内科 . j 6 o张 床位 . 随机分 为两组 : 使用组 l 3 4床. 传统组 3 5 — 6 o 床. 使用组每 I O—l 2张 床位配备 一个 P D A , 传统组 采用传 统的
医 嘱 执 行 模 式 1 . 2: 【 作模式 护理移 动系统 P D A界面包括 : 今 ¨工作 ; 医嘱查询 与执行 ; 输 液巡视;
将无线移动技术引入现代护理 _ _ [ 作中是 埘传统护理 工作模式 的一 场变革 , 掌 J 电 脑( P I ) A) 尔r 其强 大的生命 力, 倡 导“ 把护 士还 给病 人” 的理 念. 完善 r 医院管理信 息 系统的小 起, f h 定量管理向定性管理转变 、 m经验管理 向科 学管理转变 其解决方 案以 跃院信息 系统 为史撑 甲赍 , 以掌 f 电脑 P D A 为硬件 甲白, 以无线 局域 网为网络平 台, 实 观r 护十 T = 作的实时 、 适时、 限时 、 延时 化、 无胶 片化和无线 剐杵 化” 的 H标 进 移动 护理信息 系统 对护 理 丁作的作用 包括 : 优化 一 r 作流程 , 提 高‘ l 作效 率; 建 讧标 汉系统 , 减少护 理差错 ; 饵决 签字 问题 . 规范文 书 书写 ; 加强质饿控制 , 杜绝护理箍错 ; 规范护理行为, 增强法制 观念 ; 提供法律证 据 , 避 免 护患纠纷 ; 加强 医护配合 , 挺高患者满意度 ; 促进管理 创新 , 树立护理 晶牌 。护士在床 旁 为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时 . 用P D A对患者 手上的腕带扫捕进行患者身份识别与确认 , 杜绝 r 传统身份 识别时 的人为差错 , 半年内 f i t 于字迹不 清 , 床 哆姓 名错误 、 医患语 言沟通 错 漩、 护理人员核对流程错误等错 、 漏用 药 7次和错 、 漏采 集标奉 8次。l 临床 移动护理 信 息 系统 的成功实施 , 确保了治疗过 中患者 、 时间. 诊疗行为 的准确性 . 彻底解决 了在源 头出错 而造成医 纠纷的问题 。而 I i 使用 P D A明姓减轻 r 护理人 员工作量 . 责任护士 主管 l O张床位 , 每天 以 约 3 3分钟 . 用在 与 患 者沟通 、 健 康教 育等领域上 , 使 患者满 意废 菩提 高, 使用组为 9 8 . 9 %, 传统组为 9 2 . 7 %。 尽管护理移动 系统 具有 : 述 优点 , 但 在找阔 医疗 行业起 步较境 , 在发展 、 营及过 程 中还存 一牲有待解决 的问题 : 软件缺I 或网络中断造成数据连接 失败 ; 护士未正确 执 行P D A致J 作缺漏: 患者 未佩戴腕带致信息扫描 出错 ; 护士未匿视维护与 } { 常充电保养 等 。我科特此建 证 移动护理系统护理 质馘控制 标准 . 保证 移动护理 系统配 套 设备 日常 使用处于 良性运转状态 . 制定操作故障 2 4 h内及¨ 寸L 搬制 等; 健全 层层质量 监控体 系, 全员参 与、 全程控制 , 实现各个环 节的质量控 制; 注意问题 的积 累 , 加强 与软件 专业 技术 人 员的沟通 不断完 善功 能I 力 n 强配套设备的 I q 常维护 . 促进 功能的实现等。 综 I I 述,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 没的快速 发展 , P D A护理 移动系统 有效整 合 1 无线、 络、 仔储 、 安全 、 软件 、 集成等领域 , 通过摸索在应J { 】 中的问题 与建议 , 逐步修 正达到最 适 含本医院的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 1 ] 周嫣 刘 博 张蔽 陈昭贤 季飞飞 肖松梅 刘薇群 ; 国内外移动护理 系统在临床 开发 和应用 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国护理 管理》2 0 1 2年 O 4期
2 0 1 4年 第 7期
护理方法 提升 r 肠粳阻患者的生浠以及生存质量 . 降低丫综合并 发症的发生 , 提升 了护 理 工作 质域 , 这 是t 一 种科 合理 的临床措施 手段。
参考文献
指南, 2 0 1 1 . 3 ( t 0 ): 1 4 4—1 4 5
[ 2 ] 赵巧艳 , 刘婕 , 李惠霞. 循证护理在恶性肿瘤舍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 J ] . 当
【 摘要 】 探 讨护理移动 系统 P D A在临床护理 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病 区随机 划分为使用 组( 1 — 3 4床 ) 和 传统组( 3 5— 6 0床) , 使用组每 l 0一l 2张床 位配备一个 P D A , 观察 两纽的护理工作量 、 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 果: 捷用鲴的护理工作量 、 护理 差错 发生明显低 于传统 组, 患 者满意度 明显高于传统 组。结论: 护理移 动系统 P D A是 医 院信 患化和数字化共享 。 发 生革命 性改变的新型护理 工作模 式, 它具 有持续推进优 质护理 , 优化工作流程 . 提 高护理 质量, 减少护理差错 , 提高患者满意度, 值得 临床科 室进一 步推 广
一
嘱以淡黄 、 灰色相I )一一输 液 完 毕时 , 扫描腕带 、 输 液瓶箍 , 医 嘱执行界 面 无医嘱后封 管一 出院后打印 医嘱执行 。
1 . 3 方法 观察使用组和传统组的护理 ] 作量 , 护理差错发生 , 患 者满意 度情况 。 2 、 结粜 使 用组在护理 丁作鲢 、 护理差错发生 明 低于传统组 , 患者满意度明 娃高于 传统组 , 见表 l 。 两组护 理工作越 、 护理差错 、 患者满意度 比较表 l 组别 . ( 半年 ) 护理 丁作培 ( 分钟/ l 0人/ 6 组液体 ) 瓶签 使用组 3 4 2 传统组 2 5 1 0 身份识别 5 3 0 T 3 3 护 理 差错( 例) 错、 潺采集标本 0 8 0 7 满 意度 ( 1 l 项/ 人) 满意( 项) % 3 7 0 2 5 5 9 8 . 9 9 2 . 7
费用查询 ; 体 征录入; 检验检查 ; 检验 采集 ; 护 理常 规; 病 人巡视 与宣教 现以 收治 新病 人为例介绍 P D A医嘱执行 - I = 二 作模式 , 收治新病 人 一一 第 -u f , I ' u l 佩 戴二维条形 码腕带 一 医生 下达 医嘱复核提 交后 . 打印输液瓶签 、 抽 血瓶签 , 鼗陆 P D A ( 填 人崩 户名 , 密码 、 点 击蹙陆 ), 核对 准备输液J 1 j ; 物 一一携用 物至床旁, 按住 P D A黄色大按钮 , 将P D A前端红 光埘准病人腕带条码 , 听到“ 滴 舶一声 即n r 一一 点 击跃嘱执彳 『 上 茔 入浚病 人 嘱界 露, 扫 描输液瓶签( m现绿色执行成功 . 医嘱前有 “ 一 - ” 符 呼. ℃ 表L l 三 在执行 医嘱 ) 一一 加下一 组液体时 , 扫描 腕带 , 输液瓶签 , l : 一组液体 即刻 消失 , 下 一组 嘱前…现 “ 一” ( 相邻 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