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要求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3教学案: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

高中历史3教学案: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

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1.《诗经》(1)地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保存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的内容最丰富。

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的句式,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2.楚辞(1)产生: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2)特点:楚辞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更适合表达复杂丰富的思想情感,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

(3)地位:“骚体”(楚辞)与“风"(《诗经》)合称“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3.汉赋吸收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1)背景: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及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2)代表人物:①李白:诗风飘逸、豪放,纵横开阖,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人称“诗仙”。

②杜甫:诗风凝重浑厚、沉郁顿挫,创作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人称“诗圣",他的诗作被誉为“诗史"。

③白居易:作品通俗流畅,平易近人,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2.宋词(1)苏轼:词风意境开阔,雄浑壮观.他创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的代表作。

(2)辛弃疾:南宋词人,词风慷慨激昂、浓郁悲凉.苏轼与辛弃疾被合称为“苏辛”.(3)柳永:词风委婉含蓄、回还往复,体现市民情趣,成为婉约派的代表。

3.元曲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新诗体。

三、明清小说1.背景(1)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

(2)城市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扩大.(3)印刷术不断完善。

(4)社会识字率的提高,新兴社会群体对文学精神食粮需求的刺激。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解读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解读

宋词
宋词有哪些流派和代表作者?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 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 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 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 倒。 ——《历代词话》卷五《宋二》
宋词派别及代表: 婉约派: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 豪放派: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
刚健豪放、清新俊逸体Fra bibliotek感受楚辞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采用楚国方言, 利用民歌的形式, 开创了诗歌新体裁 ──“楚辞”,又称 “骚体”。 《离骚》是屈 原的代表作,诗人 把深厚真挚的感情 和丰富的想象融于 作品中,表达了对 祖国人民的忠诚热 爱和对理想的执着
汉赋
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 体裁,它是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 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家辈 出,流派众多,作品极为丰富。在不到300年的时间 里,2300余位诗人遗留下5万多首诗作。其原因是什 么?
政治:国家统一,政治开明 经济:国力强盛——物质条件 文化:科举“以诗取士” 对外:中外交流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难于上青天。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高中历史必修三 专题二 第3课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高中历史必修三 专题二 第3课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诗的经典——《诗经》1.主要内容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是其精粹。

2.艺术风格句式以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

3.地位及影响(1)《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2)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广,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二、楚辞的魅力1.创立公元前4世纪在南方的楚国产生,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2.风格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风格绚丽,属于浪漫主义手法;句式较为录活,有时使用楚国方言,节奏和韵律独具特色,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3.代表人物及作品屈原,代表作是《离骚》,还有《九歌》《天问》《九章》等。

三、汉赋的风采1.特点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

2.代表人物及著作(1)西汉早期: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等,都借物抒怀,意境深沉。

(2)汉武帝时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其特点是篇幅较长,气势恢弘,辞藻华丽。

(3)西汉后期:最著名的赋作家是扬雄。

(4)东汉后期:大赋渐少,小赋兴起,作品特点是篇幅较短,意境更为清新活泼。

四、“李杜诗篇万口传”人物时代特征风格特点李白盛唐(1)雄奇豪放,瑰玮绚烂(2)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后称“诗仙”,是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杜甫唐帝国由盛转衰(1)凝重与浓郁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2)格律严整,艺术风格沉郁顿挫(3)诗有“诗史”之誉,人有“诗圣”之名,“三吏”“三别”是其代表作1.词的产生词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产生于唐代。

早期词人有白居易、韦庄、李煜等。

2.特点能够合乐歌唱,有一定的词牌名,句子长短不一。

文化9课 诗歌与小说

文化9课 诗歌与小说

流派 边塞 诗 浪漫 主义 田园 诗 现实 主义
代表人物
高适、岑参 王昌龄
特点 雄健浑厚
地位
意义
李白
孟浩然、王 维、常建
放荡不羁,诗风飘逸、 蕴含着深刻 豪放,纵横开阖,体 “诗仙”的现实主义 现盛唐张扬个性、蓬 和对人世的 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深挚关爱
追求个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 诗风凝重浑厚、 “诗圣” 沉郁顿挫 “诗史” 通俗流畅、平 易近人
1、地位: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 500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 三部分。

鼠 ——《诗经· 国风· 魏风》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 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代表人物
高适、岑参 王昌龄
特点 雄健浑厚
地位
意义
边塞诗派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公元698—757),字少伯,京兆(今陕西长安) 人,有诗五卷,今存一百八十余首。王昌龄诗多七言绝句,写 边塞、战争者最为成功。
流派 边塞 诗 浪漫 主义 田园 诗 现实 主义
元曲欣赏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三、明清小说
1、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① 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兴起。
② 印刷术不断完善。

课标要求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

课标要求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
家的命运和前途
D.其爱国爱民的精神和在文学上的突破成就
知识巩固
◇ 一位同学说:“春秋的楚辞,吸收了南方民歌精华,
采用楚国方言,《诗经》是其代表作。”他的话违背历史
事实的有(
A.1处
B
)
B.2处 C.3处 D.4处
一、《诗经》楚辞 各领风骚(笔记)
3、汉赋
(1)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 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知识巩固
◇ 一位唐朝的书生乃是一“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
时,总是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有( B.“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读诗觅史
中国文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是社会生活的写 照,以下诗句引自《诗经》,谈谈其中折射的历史现象。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私田的出现。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反映了分封制下土地国有制和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宗子维城”。 反映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知识巩固
◇《诗经》中的许多作品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对《诗经》的理解正确的是( 活 思想感情 )
A
A.“风”是东周时的民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
B.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时人忧国忧民的 C.以华丽的辞藻,表现当时恢弘的文化气度
和豪迈的时代精神 D.以长短句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
解读《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关雎》 (秦风)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解析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习目标]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1)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丰富,语言质朴,现实感强。

(3)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1)形成:战国时期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又称“骚体”。

(2)特点: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3)代表作:《离骚》。

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3.汉赋(1)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1)初唐:王勃、陈子昂等。

(2)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3)中唐:白居易。

[思维点拨]唐朝社会的变迁对诗歌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

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晚唐时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

1.《诗经》和楚辞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提示它们分别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基础。

2.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在风格特点上的最大不同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风格:李白的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具有现实主义色彩。

原因: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太平安乐的盛世为人们提供了悠闲舒适的生活环境;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政治动荡不安,经济日益凋敝,人们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之中。

二、宋词和元曲1.宋词(1)兴起原因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

②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欢迎。

(2)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诗歌与小说课标要求

诗歌与小说课标要求

边塞诗人
出 塞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长云暗雪山
盛唐李杜
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除出 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 显著的诗人。
诗 仙 李 白 诗 圣 杜 甫
盛唐李杜
将 进 酒
李 白
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前一首是王翰写的《凉州词》,属边塞诗; 后一首是王维写的《鸟鸣涧》,属田园诗。
中唐元白
中唐诗歌是盛唐 诗歌的延续。这时期 的作品以表现社会动 荡、人民痛苦为主 流。白居易是中唐时 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 白居易 元稹 诗人。他继承并发展 了《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从文学理 论上和创作上掀起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歌的高潮, 即新乐府运动。元稹、张籍、王建都是这一运动 中的重要诗人。
孟 浩 然
王 维
田园诗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遍插茱萸少一人
田园诗人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课堂设问
读一读下面的两首诗,看它们分别属于哪个 流派?你知道作者分别是谁吗?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辉煌灿烂的宋词
源于唐代的词,鼎盛于宋代。又称‚长短句‛ 适合于配乐演唱。宋初的词人晏殊、欧阳修等都 有出色的作品;从柳永开始创作长调的慢词,自 此,词的规模发生了显著变化。到了苏轼,词的 题材进一步发展,怀古伤今的内容进入词作之 中。南宋初年,面临国破家亡的危局,诗词作品 多表现作家们的爱国之情,辛弃疾被誉为爱国词 人,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课标要求了解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

课标要求了解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 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 宾之心。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先 辉 秦 特点: 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现实主义色彩 煌 灿 战国时期、屈原 烂 楚辞 的 特点: 楚言楚地;句子参差不齐;浪漫主义色彩 文 地位:《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学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反映 当时社会生活的诗篇表:
《七月》
农民无冬无夏的劳 动却:“无衣无褐”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该作品的体裁是 D A、诗 B赋 C、词 D、散曲 4、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 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 描述,你觉得位诗人应该是 A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西游记》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三国演义》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 《聊斋志异》
先 《诗经》 秦 楚辞 汉赋
辉 煌 灿 烂 的 文 学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 施耐庵 《水浒传》 元末明初 吴承恩 蒲松龄 吴敬梓 曹雪芹 《西游记》 明朝 《聊斋志异》 清朝 《儒林外史》清朝 高鹗《红楼梦》 清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诗经》楚辞 各领风骚(笔记)
2、楚辞(产生于战国)
(1)代表作:屈原的《离骚》 (2)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多用语气 词“兮”,易于表达感情,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3)《离骚》的地位:创楚辞体裁,开中国古典文 学浪漫主义源头。
《诗经》、楚辞并称为“风”、“骚”,分别是中国 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一、《诗经》楚辞 各领风骚(笔记)
1、《诗经》 (1)概况: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 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孔子整理编订 风:民间歌谣(精华部分) (2)内容 雅:贵族饮酒演唱乐歌 颂:宗庙祭祀演唱乐歌 (3)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 内容古朴,现实感极强。 (4)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 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家的命运和前途
D.其爱国爱民的精神和在文学上的突破成就
知识巩固
◇ 一位同学说:“春秋的楚辞,吸收了南方民歌精华,
采用楚国方言,《诗经》是其代表作。”他的话违背历史
事实的有(
A . 1处
B
)
B. 2 处 C. 3处 D. 4处
一、《诗经》楚辞 各领风骚(笔记)
3、汉赋
(1)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 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知识巩固
◇《诗经》中的许多作品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对《诗经》的理解正确的是( 活 思想感情 )
A
A.“风”是东周时的民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
B.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时人忧国忧民的 C.以华丽的辞藻,表现当时恢弘的文化气度
和豪迈的时代精神 D.以长短句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
知识巩固
◇ 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据说是为纪念楚
国大夫屈原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是与纪念屈原有关。
屈原为什么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对此下
列分析最全面的是( 体裁——楚辞 B.他的诗歌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A.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在文学上创造出诗歌
D)
C.热爱祖国,具有忧国忧民思想和爱国爱民精神,关心国
二、唐诗宋词 流光溢彩(笔记)
1、唐诗
(1)繁荣原因: ① 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 必要的物质条件; ② 南北的文化交流和中外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深厚的 文化基础; ③ 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 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 的迅猛发展。
二、唐诗宋词 流光溢彩(笔记)
解读《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关雎》 (秦风)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硕鼠》(魏风)
根据上述两首诗,指出《诗经》句式、语言、创作风 格方面的艺术特点。
解读《离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从《离骚》看屈原:
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修身洁行的高尚情操
从《离骚》看楚辞特点:(句式、语言、风格等)
采用楚国方言,多用语气词“兮”,句式灵活,易 于表达感情,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2)代表作: 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张衡《二京赋》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 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 所以娱耳目乐心 意者,丽靡烂漫于前,靡曼美色于后。 ——司马相如《上林赋》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因为仰慕蔺相如,改名司马 相如。他在景帝时辞官周游各地,遇到了才女卓文君,并 一见钟情。两人就私奔到成都,日子过得很辛苦,能卖的 也都卖了,勉强开了家酒馆。后来司马相如的岳丈卓文孙 给了他们大量的财物,司马相如本人也受到了汉武帝的中 用,生活富裕起来。结果司马相如喜欢上了一个美女,卓 文君写了一首《白首吟》给司马相如。 皑如山上雪,皎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诀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剪剪。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司马相如看后痛改前非,两人和好如初,一直白头到老, 两人的爱情也被传为佳话。
读诗觅史
中国文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是社会生活的写 照,以下诗句引自《诗经》,谈谈其中折射的历史现象。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私田的出现。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反映了分封制下土地国有制和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宗子维城”。 反映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一、《诗经》楚辞 各领风骚(笔记)
2、楚辞(产生于战国)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 贵族,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为官 之时,建议楚怀王革新政治,遭到守旧 贵族的谗言诽谤,被免官流放汉水之北。 楚怀王死后,屈原又被流放到江南。公 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屈原 悲愤绝望,投汨罗江而死,传说这一天 为农历五月初五,后人就在这一天划龙 舟,吃粽子,以纪念屈原。
课标要求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诗经》楚辞 各领风骚(笔记)
1、《诗经》 (1)概况: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 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孔子整理编订 风:民间歌谣(精华部分) (2)内容 雅:贵族饮酒演唱乐歌 颂:宗庙祭祀演唱乐歌
(2)唐诗的发展概况: ①初唐: 王勃、陈子昂 ②盛唐: 边塞诗:高适、岑参; 田园诗:王维、孟浩然; “诗仙”李白:《将进酒》《蜀道难》 “诗圣”杜甫:“三吏”“三别”
③中唐: ④晚唐:
白居易 杜牧、李商隐
李杜诗篇万古传
外国人 Tang 灰常喜欢唐诗,对李杜诗篇更是到 了痴迷成狂的境地。他能够随口吟唱李杜的诗歌, Tang 通过研究,发现李白的诗总是让人浮想联翩, 杜甫的诗读着让人潸然泪下,风格不同主要是二人 性格不同,你认为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