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这种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夏神州对人类社会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灿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
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
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
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一条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一条内在美的主线、美的历程。
中国是一个诗乐的国度,有“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思想。
在中国人思想中,文明的进程、朝代的更替是宇宙节奏的一种呈现,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活动也是一种有节奏的运动。
中国的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文艺就表达了中国文化史一种有节奏的美的运动。
中国的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文艺的创作在广义上讲都与音乐有关,在文字上都追求适合吟咏或歌唱的韵律,在内容上体现天地节奏和人类心音。
中国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文艺,从内容和形式上既有传承又有自我独立,形成了一部中华文化美的乐章,其中“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就是这部乐章中最美妙的音符。
唐诗中运转不息的生命之力和千姿百态的生命节奏;宋词里轻巧尖新的意境美学和缠绵绮靡的人生情感;元曲苍茫寥廊的宇宙意象和风流倜傥的浪子情怀;明清文艺中的色彩斑斓的人世画卷。
构成中国文化史中美的旋律。
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
唐代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文化自由,中外交流频繁,国力强盛,呈现出一派兴盛的辉煌局面。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在唐代三百余年的历史中,诗歌特别繁荣。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介绍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介绍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繁荣,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一个朝代都有其蓬勃发展的文学作品。
介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介绍,欢迎阅读。
1、唐诗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王安石曾说:“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
世间俗语言,已被乐天道尽。
”唐诗作者众多:李白、杜甫、“小李杜”(杜牧、李商隐)等。
唐诗的基本形式就是绝句和律诗,绝句共4句,律诗要8句,都可以分为五言和七言(即每句5个字或7个字)。
2、宋词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故名“宋词”。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
宋代最著名的词人有苏东坡、柳永、李清照等人。
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为两段,称双调;有的分成三段或四段,称三迭或四迭。
宋词句式不像唐诗那样整齐划一,而是长短错落参差。
词牌如《点绛唇》、《曲江月》、《念奴娇》等,有的是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有的是取诗词中的几个字,有的是根据某一历史典故,还有的则是名家自制。
元曲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形成的另一种文学形式,元曲大致分为两种,一为元杂剧,一为元散曲。
杂剧是一种把歌曲、说白和舞蹈结合起来的形式。
散曲是诗歌。
关汉卿的《窦娥冤》代表了元杂剧艺术的发展颠峰。
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明清小说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
《三国演义》罗贯中此书生动描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三国鼎立﹐最后司马氏统一天下的复杂历史。
它是我国的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也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战争(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描写最成功的一部。
主要人物形象:曹操、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
《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此书描述北宋宣和年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逼上梁山,“替天行道”的雄壮故事。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介绍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说介绍了9861 唐朝唐朝诗歌发展路线:唐代诗⽂⼤概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个阶段。
初唐前期时主要受南北朝的影响,追求华丽词藻,讲究声律对偶,题材单⼀,代表为宫廷诗⼈上官仪的“上官题”;初唐中期“四杰”的作品中以“诗⾔志”为创作取向。
⽆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对初唐浮艳诗风或较单⼀的体制有所突破和⾰新。
其创作在形式上虽未完全摆脱齐梁遗风,但内容与⽓⾻⽅⾯已⼤有突破;后期陈⼦昂明确诗歌抒情⾔志的本质特征,既抒写社会现实内容⼜抒发具有时代美学深度的思想感情,给唐代诗⼈指出了⼀个正确的创作⽅向。
盛唐时期:唐代社会⾼度繁盛⽽且极富于艺术⽓氛的时代。
唐诗经过⼀百多年的准备和酝酿,⾄此终于达到了全盛的⾼峰。
盛唐诗⼈主要分为浪漫主义诗派、现实主义诗派、⼭⽔⽥园派与边塞诗派四派。
⼭⽔⽥园派以王维与孟浩然为⾸;边塞诗派则以王昌龄为佳。
中唐时期:以元稹和⽩居易为领袖的中唐诗歌流派元⽩派,其诗⽂特点是重写实、尚通俗。
晚唐时期:晚唐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晚唐诗风偏于寓古刺今,诗风带点颓然伤感的⾊彩。
三吏(新安吏、⽯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别、⽆家别)2 宋词宋词的发展路线:词是⼀种⾳乐⽂学,最初主要⽤于配合宴会的⾳乐进⾏演奏,供娱乐之⽤。
词始于唐代,定型于五代,兴盛于宋代。
词开始主要以描写艳情为主,所以有“诗⾔志词⾔情”的说法。
晚唐时期的花间派词⼈温庭筠以及以李煜为代表的南唐词⼈的词体奠定了词的抒情风格。
到北宋前期苏东坡等⼈提出复古,正是词向诗的靠拢,突出“志之所之”,也是向唐诗的⾼远古雅复归。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种⽂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花间派。
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重视⾳律谐婉,语⾔圆润,清新绮丽,具有⼀种柔婉之美。
内容⽐较窄狭。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
代表⼈物:柳永、李清照、晏殊、秦观、李煜、欧阳修等。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资料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资料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楚辞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汉赋在汉武、宣、元、成帝时代,汉赋达到全盛期。
司马相如是这一时期成就最大,名望最大,在汉赋史上被称为“赋圣”。
他和卓文君的故事。
民间广为流传。
一曲《凤求凰》,千古传佳话。
《凤求凰》司马相如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唐诗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王安石曾说:“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
世间俗语言,已被乐天道尽。
”唐诗作者众多:李白、杜甫、“小李杜”(杜牧、李商隐)等。
唐诗的基本形式就是绝句和律诗,绝句共4句,律诗要8句,都可以分为五言和七言(即每句5个字或7个字)。
宋词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故名“宋词”。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
宋代最著名的词人有苏东坡、柳永、李清照等人。
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为两段,称双调;有的分成三段或四段,称三迭或四迭。
宋词句式不像唐诗那样整齐划一,而是长短错落参差。
词牌如《点绛唇》、《曲江月》、《念奴娇》等,有的是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有的是取诗词中的几个字,有的是根据某一历史典故,还有的则是名家自制。
元曲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形成的另一种文学形式,元曲大致分为两种,一为元杂剧,一为元散曲。
杂剧是一种把歌曲、说白和舞蹈结合起来的形式。
散曲是诗歌。
关汉卿的《窦娥冤》代表了元杂剧艺术的发展颠峰。
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明清小说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
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赏析

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赏析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是中国文学的四个代表性的文学类型。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文学的珠玉,形式简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元曲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形式,以戏曲为基础,平仄和音韵相结合,形式多样,故事生动,常见于舞台表演。
明清小说则继承了元曲的特点,但是更加注重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情节的丰富性,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
下面进行具体的鉴赏。
唐诗宋词唐诗是唐代文化的杰出代表,其艺术水平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时代的诗歌,代表了中国诗歌的最高成就之一。
唐诗的特点是“气韵生动”,意境深远,字字珠玑,独具匠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名篇,都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
宋词则是中国文化中的另一极品。
宋词的形式优美,语言简练,深情热烈,浓情绵绵,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宋词所描绘的意境和情感深邃动人,属于古代诗歌的优秀作品之一。
例如,“浪淘沙”、“满江红”、“离思五首”等名篇,都是中国文学的杰作。
元曲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形式,以戏曲为基础,平仄和音韵相结合,形式多样,故事生动,常见于舞台表演。
元曲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戏剧的性质,将艺术表现和瞬间效果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视听体验。
例如,《西厢记》、《汉宫秋》、《万张补》等名篇,都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杰作。
明清小说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代表作品。
它继承了元曲的特点,但是更加注重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情节的丰富性,成为中国文学中的巅峰之作。
李可染的《金瓶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等名著,都是中国文化的精华,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遗产。
总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将中华文化中深刻的思想和深邃的感情,艺术地转化为精美的语言和娴熟的艺术表达,成为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唐诗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宋词宋词,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唐代,词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被视为诗余小道。
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了文人诗作的影响,而典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代其通俗的民间风格。
而词的长短句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以“诗盲志,词抒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根据的。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
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唐诗宋词元曲明什么

唐诗宋词元曲明什么唐诗宋词元曲明什么明清的小说最为著名,如四大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聊斋志异》等,都非常著名。
下面是关于唐诗宋词元曲明什么的内容,欢迎阅读!唐诗宋词元曲明什么明清是小说中国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这种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夏神州对人类社会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灿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
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
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
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一条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一条内在美的主线、美的历程。
中国是一个诗乐的国度,有“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思想。
在中国人思想中,文明的`进程、朝代的更替是宇宙节奏的一种呈现,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活动也是一种有节奏的运动。
中国的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文艺就表达了中国文化史一种有节奏的美的运动。
中国的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文艺的创作在广义上讲都与音乐有关,在文字上都追求适合吟咏或歌唱的韵律,在内容上体现天地节奏和人类心音。
中国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文艺,从内容和形式上既有传承又有自我独立,形成了一部中华文化美的乐章,其中“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就是这部乐章中最美妙的音符。
唐诗中运转不息的生命之力和千姿百态的生命节奏;宋词里轻巧尖新的意境美学和缠绵绮靡的人生情感;元曲苍茫寥廊的宇宙意象和风流倜傥的浪子情怀;明清文艺中的色彩斑斓的人世画卷。
构成中国文化史中美的旋律。
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
唐代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文化自由,中外交流频繁,国力强盛,呈现出一派兴盛的辉煌局面。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资料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资料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资料中国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这种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夏神州对人类社会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阅览。
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楚辞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汉赋在汉武、宣、元、成帝时代,汉赋达到全盛期。
司马相如是这一时期成就最大,名望最大,在汉赋史上被称为“赋圣”。
他和卓文君的故事。
民间广为流传。
一曲《凤求凰》,千古传佳话。
《凤求凰》司马相如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唐诗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王安石曾说:“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
世间俗语言,已被乐天道尽。
”唐诗作者众多:李白、杜甫、“小李杜”(杜牧、李商隐)等。
唐诗的基本形式就是绝句和律诗,绝句共4句,律诗要8句,都可以分为五言和七言(即每句5个字或7个字)。
宋词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故名“宋词”。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
宋代最著名的词人有苏东坡、柳永、李清照等人。
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为两段,称双调;有的分成三段或四段,称三迭或四迭。
宋词句式不像唐诗那样整齐划一,而是长短错落参差。
词牌如《点绛唇》、《曲江月》、《念奴娇》等,有的是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有的是取诗词中的几个字,有的是根据某一历史典故,还有的则是名家自制。
元曲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形成的另一种文学形式,元曲大致分为两种,一为元杂剧,一为元散曲。
杂剧是一种把歌曲、说白和舞蹈结合起来的形式。
散曲是诗歌。
关汉卿的《窦娥冤》代表了元杂剧艺术的发展颠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二、“以观者如山”的乐舞
随着唐以后,国家统一,政治长期稳 定,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比较开放,促使 唐代音乐舞蹈非常发达,与唐诗相辉映。
青莲居士
浪漫一生
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清廉乡(今四川江油)。其父李客不 求禄仕而家境富裕,所以人们猜想他可能是一位巨商。李白的青少年时期 是在蜀中度过的 15岁时,文章已写得很出色,并开始学剑。 18岁时,李白曾隐居于戴天大匡山,并从赵蕤学。 20岁时,遇到苏颋,又深得这位“朝廷大手笔”、文章巨公的赞赏。 23岁时,“仗剑去国”,到荆门、游洞庭,接着又到了金陵、广陵 和会稽等地,不久回舟西上,寓居郧城(今湖北安陆)。 26岁时,他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 30岁时,(三年后),李白由南阳启程入长安,这时他正好三十岁。 30-33岁,隐居终南山,广为交游,希望得到王公大人的荐引。那时 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别馆就设在终南山,常有文人雅士(其中包括王维、 储光羲等名诗人)去作客。李白结识了这位公主,却未能如愿以偿,终于 怏怏离去。 33岁时:沿黄河东下,先后漫游了江夏、洛阳、太原等地。 36岁时,举家东迁,他在寓居任城时,曾与孔巢父等人会于徂徕山 酣饮纵酒,人称“竹溪六逸”。后又漫游河南、淮南及湘、鄂一带,北登 泰山,南至杭州、会稽等地,所到之处,形诸吟咏,诗名远播,震动朝野, 最后连天子也被惊动了
黑暗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 判。同时抒发了自己的理想:
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士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
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
独破受冻死亦足!”
欣赏李、杜的诗后,我们一起回顾一 下以前学习过的唐诗。分组进行补充唐诗 的“拉力赛”,看哪个组填的多,摘得本 次比赛的桂冠。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唐诗历程
今天可考的唐诗作者三千七百多人,存世 唐诗五万四千余首。 •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 盛唐群星: 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常建、储光曦、
王昌龄、高适、岑参、祖咏
• 中唐: 白居易、李贺、韩愈、贾岛等 • 晚唐: 杜牧、李商隐等
“诗仙”李白
44岁时,李白被赐金放还。 45岁时,李白离长安后,沿商州大道东行,至洛阳与杜甫相识,后又 与杜甫、高适一起畅游梁、宋一带,过着饮酒论文、追鹰逐兔的放逸生活。 46时岁,在山东兖州,李白又与杜甫相遇,同游泗水、东蒙等地。 离 开东鲁南下吴越前,李白写下《梦游天姥留别》作别友人,然后,开始了新 一次的漫游旅程。 此后10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 诗酒自适” 55岁时,安史之乱暴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 56岁时,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 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 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 59岁时,途中遇赦得归。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 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 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 的寓所病逝。
“诗圣”杜甫
说一说杜甫诗歌
杜甫的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一千 四百多首,其中《三吏》《三别》
的艺术特点:
等是不朽的现实主义诗篇。他的
《垂老别》描写一位“子孙阵亡 尽”的老人告别老妻出征的情形:
沉郁顿挫,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 语言精练细腻,
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他对
“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 感情真挚动人,
42岁时,由于玉真公主的荐引,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京,并待以隆重 的礼遇:“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 命李 白供奉翰林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2岁时,由于玉真 公主的荐引,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京,并待以隆重的礼遇:“降辇步迎,如 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 命李白供奉翰林 。 “仰天大 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有心作一番事业来报答玄宗的知遇之恩。
一、填写诗的后两句: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写诗的前两句:
咏柳
唐 贺知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的诗流传至今的近一 千首,不少佳句成为千古 绝唱。他写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银河落九天。”写长江的 浩淼无际:“孤帆远影碧 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写黄河奔腾的气势:“君 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 流到海不复回。”
说一说李白诗 歌的艺术特点:
雄奇飘逸, 想像丰富, 激昂奔放, 富有浪漫主义 精神。
知识沙龙
唐诗赏析
宋词赏析
元曲小说
千古吟咏的唐诗
1、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是?
唐朝
2、唐朝优秀诗人辈出,最耀眼的是哪四人?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
3、 被称为诗仙的是谁? 李白
4、 被称为诗圣的是谁?他的诗被称为什么? 杜甫,诗史
5、“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指谁的作品?王维 6、主张诗歌创作应与现实结合, 通俗易懂的诗人是谁? 白居易
唐太宗:《 秦王破阵乐 》
唐玄宗:《 霓裳羽衣舞 》
唐朝乐舞欣赏
7、 的词意境豪放、气象恢弘。
8、两宋词坛大家首推 ,他继承并发展了豪放 清雄的词风。生活在两宋时期的女词人 , 词风婉美,语言清新,感情真挚。
诗说李白 诗说杜甫 诗说白居易 诗说王维 词说苏轼 词说辛弃疾 词说李清照
太白遗风 诗韵千古
“诗圣”杜甫
杜甫的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一千四百多首,其中 《三吏》《三别》等是不朽的现实主义诗篇。他的 《垂老别》描写一位“子孙阵亡尽”的老人告别老 妻出征的情形:“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 是死别,且复伤其寒。”他对“朱门洒肉臭,路有 冻死骨”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 时抒发了自己的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 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 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