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现代文阅读复习课件: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ppt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规范答题篇PPT (共67张PPT)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规范答题篇PPT (共67张PPT)

5、拟人:表达亲切,有情趣 6、夸张:烘托气氛,增强联 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 果。 7、对偶:整齐,有节奏感。 8、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 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 9、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10、反复:强调了(内容,感情)……加强语气 练习04年江苏卷选文《草堂· 诗魂》第20题第 (2)小题:“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 (对比)的好处。 • 例:1998年第29题
及古;
⑥追叙:追忆过去; ⑦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
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 清楚,照应得体。
十、表现手法类常用手法:想象、 联想、类比、象征、渲染烘托、悬 念、对比、衬托、夸张、讽刺、伏 笔、用典、欲扬先抑、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虚写和实写。 解题思路:(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3) 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 作答。
• 例2:2004年浙江卷第20题“简析 篇末‘’就会跪下来……‘’这句话 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
• 20.简析篇末“就会跪下来 ……” 这句话在文中 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共6分) •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含义:表明对大自然的敬意;祈盼人与自然能和 谐相处;表达对现实的忧虑;渴盼恢复大自然的 原貌。 • 表达作用: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 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 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1扬抑: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 突出重点;行文跌宕,曲折含蓄, 强烈抒发感情。 2对比:特点鲜明,矛盾突出,具有 强烈反差。 3衬托:突出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 情,主次分明。 4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情景相生,深化主题。

2019年 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ppt课件(共16讲,992张)

2019年 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ppt课件(共16讲,992张)

般以议论为主,直接阐述事物的道理,表达一定的见解和主
张,从考查能力看,考查精读(信息阅读)的能力,以确认、筛 选、整合为基本手段,考查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与整合 信息的能力。
高考总复习· 语文(RJ)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一、整体阅读基本要求 1.分段或分层阅读全文,逐段或逐层概括段意或层意。
2.要抓中心句和关键句,尤其是起始句、结束句和结论
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以及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 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二、“读、找、比”三字速读法 解答这类文本的阅读题目,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口诀:
通读全文定主旨,前后联系找答案。
具体问题依段落,全篇问题依主旨。
高考总复习· 语文(RJ)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对这个口诀,又可概括为“读 —— 找 —— 比”三步阅读 法。具体如图所示:
点时大多有“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 结底”等表总结性的词语,有时候在文章的中间,有时候文 章标题就是全文论点。
高考总复习· 语文(RJ)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2)圈注论据句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可行性的依据。
议论文中的论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选用有代表性
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充当,称为事实论据; 一类是人们公认为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原理、定律等 ,称为道理论据。因此,在阅读时,圈注“如”“例”等句 可迅速把握事实论据;圈注“如果……那么”,表比较、对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 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ppt课件
(共16讲,992张)
高考总复习· 语文(RJ)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高考总复习· 语文(RJ)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

-6整体攻略 学案一 学案二 重难特训
整体攻略 三遍阅读——圈点、分析、判断,准确获取信息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是高考的难点之一。主要原因是考生对这类文 章没有读懂,没有形成对文章居高临下的观照和由整体到局部再到 整体的剖析能力,而是陷入庞杂的文字和繁乱的信息中,理不清头 绪。因此,从整体读文的角度来把握文章的要点,强化信息的获取, 就成了阅读过程中重要的一步。采用“三遍阅读——圈点、分析、 判断”的方法,能准确获取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17整体攻略 学案一 学案二 重难特训
第三遍:研读——紧扣绾结处,判断信息正误 第三遍阅读,是针对文章与题目的“绾结处”进行的,即精心研读选 项和文本的对应处,相关信息的聚焦处,重要语句、标志词语的所 在处,仔细比较,务必找出题目中设置的干扰项,确定排除依据。论 述类文本阅读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这类题型,首先排除 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分析剩下的选项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环境,寻 找有效信息。具体方法如下:
-16整体攻略 学案一 学案二 重难特训
⑥已然与 未然 ⑦偶然、 或然与必 然 ⑧信息的 有无
“已然”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是 事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命题者故意把“尚 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或情况相反。 把偶然性、 可能性说成必然性,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 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命题者故意在干扰项里设置原文没有的信息。
-21整体攻略 学案一 学案二 重难特训
标注敏感点 C.“接着讲”主要 指接续诸子注重 思想创造的传统, 在新条件下形成 创造性的思想。
找准对应点 “‘接着讲’接近诸子之 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 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 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 统。”“同时表现为世界文 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 想系统。”

附录: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附录: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附录: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教学园地05-27 1057:附录: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释义类提问方式:某句话在文中有何含义?答题模式:(1)这句话的表层含义是(根据字面意思解释)(2)它的深层含义是(联系上下文,文章的主旨及该句在文中的位置作答)结构类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修辞类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结构上的作用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二、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一.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题模式:1.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全部+内容上的作用)三、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艺术类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结构上的作用人称类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四、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考纲解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和人文精神。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1、理解B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3、鉴赏评价E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⒈分析综合C•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⑵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⒉鉴赏评价D•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⑵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⑶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⒊探究F•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⑵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以上考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词语含义;2.句子含义;3.布局谋篇;4.归纳内容要点;5.作者观点态度;• 6.形象、语言、表达技巧;7.评价文章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开放型)。

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一)描绘类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

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二)结构类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

现代文常见题型介绍及规范答题讲解ppt

现代文常见题型介绍及规范答题讲解ppt

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 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 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 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 后整合答案。 答:(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2)花 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 的记忆。
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
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 一例说明。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
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
字——农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我”
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
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 作用? 答题模式: 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 文。点明时间、地点;渲染气氛;埋下伏笔; 设置悬念,引人入胜;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 文;呼应前文。 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 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卒章 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
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开头,也使本文的
主题得到深化。
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艺术类
人称类
【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 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 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 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
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
叙事和议论。
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艺术类
人称类
答题示例: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 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 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

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现代文阅读复习课件(人教):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现代文阅读复习课件(人教):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1.词语含义; 2.句子含义。(理解) 3.布局谋篇; 4.归纳内容要点; 5.作者观点态度。(分析综合) 6.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鉴赏) 7.评价文章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开放
型)。(评价)
四第9、章 题扩声型系统和调答音 题模式 (一)词语理解型
常见的命题形式: 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 词的深刻含义;

分析综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鉴赏评价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7.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8.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以上考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寻找“文眼” 优秀的散文大多有“文眼”。“文眼”往往是文
中最精彩、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映主题思想、 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 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朱 自清的《荷塘月色》文首的“心里颇不宁静”,是 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 出 “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 寻找“文眼”,即把文中叙述、描写基础上的议论 抒情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首尾照应的句子等 找出来加以体悟,因为这些句子往往直接透露出作
这种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 结构比较 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2. 使用了修辞,内涵 丰富的句子;3. 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4. 统摄全篇,或揭示文章主旨、观点、情感的句 子。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题模式】
主要着眼于句子本身 的分析,将思维指向句子 的内部,要先从词句的表 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 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 出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