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埠中学08年春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苏教版初三下)doc初中语文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初三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附参考答案)

苏教版语文初三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附参考答案)

苏教版语文初三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附参考答案)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乃在书本之外。

这是技巧,不体验就学不到。

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

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书籍好比食品。

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

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读通,细读,反复地读。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

因此,如果一个人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

如果一个人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必须敏锐。

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饰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能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

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

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

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法律案例,如此等等。

这种种头脑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疗治。

1.给加点字注音。

哀惰( ) 狡黠( ) 装潢( ) 挑剔( )2.文章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如何理解第三自然段“经验可以改进知识本身”这句话?(用原文回答)4.概括出文中所谈的求知的几点作用。

5.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二)面对淫威“统统跪下,你们!”韩国女人的一声大叫,在全车间120名工人耳边响起了一声惊雷。

一时间,鸦雀无声。

所有的人都呆住了。

金珍仙走向离她最近的一名女工:“你跪下!”女工摇摇头。

金珍仙便按着她的头往下压。

女工很健壮,金珍仙于是用脚狠狠踢她的腿。

女工终于跪倒了。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家长冤家们一定要留意孩子的学习效果。

查字典语文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第一局部(共25分)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蘸水(zhn) 附和(h) 阔绰(chu) 腼腆(diǎn)B.间或(jin) 胚子(pēi) 踹一脚(chui) 避讳(hu)C.啐骂(cu) 不省人事(xǐng) 星宿(xi) 作揖(yī)D.幸运(jiǎo) 带挈(qi) 威吓(h) 魁梧(ku)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矫正。

(4分)栩栩如生无精打彩官运享通不屑置辨津津有味唯唯连声相提并论五彩斑澜错别字改正3.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孔乙己»«范进中举»«变色龙»和«窗»四篇小说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B.«口技»是一篇笔记小说,主要采用正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表现了口技艺人技艺的高明。

C.«水浒传»的作者普通以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D.«孔乙己»侧重写人物的外貌、言语、举措,«范进中举»和«变色龙»侧重写人物的言语,«窗»主要经过心思和举措描写描写人物。

4.填空。

(5分)(1)«孔乙己»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范进中举»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小说家________。

(3)林嗣环的«口技»中有对口技扮演者扮演失火局面时同时收回许多声响的描写,这几句是:_______ 。

5.名著阅读。

(4分)蒋门神大怒,抢未来,被甲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甲一踅,踅将过去,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doc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doc

第四单元测试题(120分 120分钟)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9分)(1)又何间.焉()(2)神弗福.也()(3)私.我也()(4)能勿丧.耳()(5)国恒.亡()(6)惩山北之塞.()(7)山之一毛.()(8)危急存亡之秋.()(9)向.昏黑()2.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4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2)困于心,衡于虑(3)甚矣,汝之不惠(4)河曲智叟亡以应3.解释加点词古今含义的不同。

(4分)(1)牺牲..玉帛古义:今义:(2)可以..一战古义:今义:(3)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4)由是感激..古义:今义:4.按课文填空。

(6分)(1)《曹刿论战》选自,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国的史料编写的体史书。

(2)“一鼓作气”是出自《曹刿论战》的一个成语,它在文中的意思是:,现在的意思是:。

(3)《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题目中的“讽”的意思是。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中表明诗人推已及人,心怀天下,舍已为人的崇高品质的诗句是:(5)自经丧乱少睡眠,!句中“丧乱”指。

(6)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理和陈情得以完美的结合,在陈情部分表现他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5.《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很有名的一则寓言故事,这样的寓言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请你列举如下(至少三则):(2分)二、阅读理解(33分)(一)课内阅读(13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单元检测(90分钟10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3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8分)一箪.食( ) 汉室倾颓.( )帝室之胄.( ) 中道崩殂.( )裨.补阙漏( ) 猥.自枉屈( )咨诹.善道( ) 蹴.尔而与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8分)①此之谓失其本心..(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③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 )④奸臣窃命..( )⑤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⑦诚宜开张圣听.... ( )⑧性行淑均..( )( )3、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举荐。

C.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这,代词,指代某种方法。

D.秋天漠漠向.昏黑向:渐近,将近。

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牺牲..玉帛,费敢加也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C、既克.,公问其故D、诚宜开张..圣听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分)A.欲信大义于天下B.乡为身死而不受C.故患有所不辟也D.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6、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A、虽我之死 (虽然我死了)B、盖追先帝之殊遇 (大概是追念先帝对大家的特殊待遇)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7、填空(6分)(1)、《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_____、_____,由此我们可联想到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鲁国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即"可以一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九下语文 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九下语文 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题

九(下)第四单元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车徹.(zhé)旗靡.(mǐ)怒号.(háo)肉食者鄙.(bì)B.昳.丽(yì)间.进(jiàn)布衾.(qīn)朝.服衣冠(zhāo)C.穷匮.(kuì)俄顷.(qīng)蹴.尔(cù)法家佛.士(bì)D.期.年(jī)崩徂.(cú)亡.以应(wú)陟罚臧否.(pǐ)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又何间.焉(参与)小大之狱.(案件)讽.齐王纳谏(委婉劝说)B.发.于畎亩(起,被任用)国恒.亡(常常)叩.石垦壤(敲,凿)C.悉.以咨之(熟悉)开张..(身份低微,出身低下)..圣听(扩大)不以臣卑鄙D.远.小人(疏远)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臣本布衣..(平民)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孰视之B.乡为身死而不受C.衡于虑D.性行淑均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今齐地/方千里B.可以/一战C.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着重记载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策略和言论。

B.孟子,名轲,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C.《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该作品的体裁是神话故事,也是一篇有启示的寓言。

D.表,是古代臣子对君主陈情言事时所写的一种文字。

6.按要求默写原文。

(8分,每小题1分)(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1)这是某种令人惊hài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ī_____________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ē_____________见的亚洲文明的jiǎn_____________影。

(2)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diàn_____________,那就是这座名园。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给予衷告珐琅不谙事故B.依稀深挚凹凼不可名状C.叮嘱发迹漫长荡然无存D.绒毛典范倭瓜富丽堂皇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B.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C.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

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呼兰河传》,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河边上有个小村庄。

②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把村里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③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碧绿的芦苇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雾。

④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许多芦苇。

⑤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

A.④③②①⑤B.④②①③⑤C.④①⑤②③D.④①③②⑤6.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基础卷(附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基础卷(附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基础卷(附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或给拼音写汉字。

(4分)gǔ惑________ 诘.问_________ 震悚._________ 萧sè_________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5分)莫名其妙情有可原三顾毛庐唇焦口躁作奸犯科舍身取义再接再励鞠躬尽瘁两全齐美计日而待3、默写诗文名句。

(15分)(1)鱼,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题目中的“安乐”相照应。

(3)《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高度概括了创业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也表达作者愿与先主患难与共的深情。

(4)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最能表现词人爱国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其实难副。

(9)操千曲而知音,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且划线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3分)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

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焦燥不安等。

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①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单元练习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单元练习苏教版

第四单元同步测试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或给拼音写汉字。

(4分)cè隐_____ huò免_______杀戮 _______娴熟 _______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5分)一纸空文一股作气门庭若市直接了当迫不急待漫不经心别出新裁五脏六腑名列前茅见意思迁3.默写诗文名句。

(17分)(1)《曹刿论战》中曹刿认可的可以一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暮寝而思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观沧海》)(8)兴,百姓苦;________________。

(9)桃李不言,_______________。

(10)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

4.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2分)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经受磨练;给我一次失败,____________________;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会振作: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埠中学08年春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苏教版初三下)doc初中语文(内容:下册第四单元总分值:150分)温馨提示: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总分值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5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

2.答题过程中,你能够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存(共20分)1.以下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分)A.强以仕(qiǎng) 楹间(yíng) 三重茅(cóng) 挂罥(juān)B.大庇(pī) 蹴尔(jiù) 畎亩(quǎn) 胶鬲(gé)C.塘坳(ào) 拂士(bì) 傅讲(yuè) 间进(jiàn)D.突兀(wū) 纳谏(jiàn) 期年(qī) 昳丽(yì)2.选出以下句中的〝之〞字与例句〝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C.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D.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3.比较下面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按要求填空。

(2分)(1)⎧⎪⎨⎪⎩隐士之北投诸渤海之尾(2)⎧⎪⎨⎪⎩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______组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

_______组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

4.以下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分)A.不/求闻达/于诸侯B.遂许/先帝以驱驰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D.躬/耕于/南阳5.(12分)(1)«生于担忧,死于安乐»中,论述死于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曹刿论战»中表达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观沧海»中虚写诗人想象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从下面的语句中,任选四句,依照你的明白得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模糊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午意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共55分)阅读下面文字,分不回答以下咨询题。

[一] (11分)邹忌修八足有余,而形貌日失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咨询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咨询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乏美好者,畏我也;客之美好者,欲有求于我也。

〞因此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干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6.联系学过的课文,以下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吾与徐公孰.美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孰.为汝多知乎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7.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缘故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从文段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15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能够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能够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能够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摹食,一豆羹,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9.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呼尔而与.之 由是那么生而.不用也 公与.之乘 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天将降大任因此..人也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我们学过的一个成语典故〝____________〞就反映了如此的事实。

(2分)12.在这篇文章中,孟子提出了什么观点? 这一观点是如何样提出的? (3分).A ⎧⎨⎩.C ⎧⎨⎩.D ⎧⎨⎩.B ⎧⎨⎩.A ⎧⎨⎩.B ⎧⎨⎩.C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古今中外有许多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试举出一位,并用一句话概括其事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16分)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慎重,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因此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讲明以下加点词的意思。

(2分)(1)遂许先帝以驱驰..______________ (2)故.五月渡泸_________15.第①段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6.第②段讲:〝先帝知臣慎重,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 用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7.这两段文字回忆了对作者人一辈子有重大阻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不能够概括为____________(4个字) ,临危重任和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回忆这些往事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4分) 18.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例如,写出具体所指。

(6分)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例如】三顾:三顾茅庐六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二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八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 (15分)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干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有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之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9.讲明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2分)(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__________________(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处划有横线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讲话者的不同语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