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43例观察

合集下载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索洪祥【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52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以随机抽签方式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26例.研究组采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进行诊断,对照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性定位成功率、一次性活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一次性定位成功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57,P=0.035<0.05).研究组患者一次性活检成功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6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4,P=0.000<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3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57,P=0.035<0.05).研究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6.15%,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88.4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3,P=0.298>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显著,对于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定位准确,且对病灶的活检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7(012)009【总页数】3页(P47-49)【关键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成功率;并发症【作者】索洪祥【作者单位】110122 沈阳煤业集团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本研究为确定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将52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随机分组, 分别在CT、超声的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现报告两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如下。

1. 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均在2015年7月~2016年9月就诊, 已经胸片、CT、纤维胃镜、常规痰检、病理检查等明确诊断为肺部占位性病变。

CT引导下经皮肺部穿刺活检术的护理

CT引导下经皮肺部穿刺活检术的护理
组 织 病 理 检 查 。拔 针 后 对 所 穿 刺 的层 面 进 行 扫 描 , 以观 察 是 否
病 人 气 胸 症 状 比较 轻 , 能 自行 吸 收 。一 旦 发 现 病 人 突 然 呼 吸 困
难、 胸 闷、 气短 、 发绀等症 状应立 即通知 医生 , 给病人取 半 卧位 ,
胸腔穿刺试压 , 安 置 胸 腔 闭式 引 流 , 保 持引流通 畅 , 密 切 观 察 排
的位 置 给病 人 采 取 不 同 的 卧 位 , 要 求 病 灶 向上 , 既要 便 于 穿 刺 操 作, 又 要 使 病 人 躺 得 舒 服 不 影 响 呼 吸 。穿 刺 过 程 中 嘱 病 人 平 静
地 呼吸 , 穿 刺 针 经 过 胸 膜 时 嘱病 人 屏 住 呼 吸 。
诊 断价值 , 因其具 有分辨 率高 、 定位准确 、 可 直 接 取 得 病 理 学 结
1 . 2 方 法
3 . 3 . 1 一 般 护 理 术 后 包 扎 穿 刺 点 , 密 切 观 察 生 命 体 征 的 变 化, 同时 注 意 有 无 咯血 、 胸 闷、 气促 、 呼 吸 困 难 等症 状 , 若 有 病 情
变化 应 立 即 通 知 医 生 处 理 。
3 . 3 . 2 并 发 症 护 理 3 . 3 . 2 . 1 气 胸 气 胸 是 最 常 见 的并 发 症 , 本组 5 例 病 人 发 生 气 胸。多在穿刺针拔出后病人 体位立 即转为穿 刺部位 向下 卧位 , 使脏层 、 壁 层 的胸 膜 靠 近 , 预 防 空 气 从 肺 内 进 入 胸 膜 腔 。 大 部 分
气情 况 , 及 时更 换 伤 口敷料 , 应 用 抗 生 素 预 防感 染 。 3 . 3 . 2 . 2 咯 血 本 组 4例 病 人 发 生 咯 血 , 其 原 因 多 为 穿 刺 针 粗、 进针过深损伤大血管所致 , 尤 其 活 检 部 位 接 近 大 支 气 管 时 拔 针后多数病人在咯 出内容物 中有血丝 , 一 般 不 需 处 理 。若 咯 血 量大或有胸 闷 、 烦躁 、 面 色 苍 白等 症 状 , 应 遵 医 嘱 应 用 止 血 药 治

多层螺旋CT引导下改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42例临床分析

多层螺旋CT引导下改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42例临床分析

多层螺旋CT引导下改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4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改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ercutaneous puncture biopsy,ppb)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42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ct定位引导下ppb检查,回顾性分析穿刺的成功率、病理结果准确性及穿刺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

结果:肺部肿块ct 定位引导下ppb的成功率为100%,其中,病理诊断恶性肿瘤29例,良性肿块13例。

气胸发生率为9.5%、出血发生率23.8%。

结论:ct 引导下改良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病变确诊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实用的检查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肺;活检;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5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37-02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ct-guided biopsy)是介入放射诊断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定位准确,并发症少,诊断阳性率高的特点,是诊断肺内占位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别是肺外周结节及纤维支气管镜不能到达的肺占位性病变,它不仅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难以确诊的病例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还可以获取满意的病变组织以明确病理组织学分型,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1]。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在ct定位引导下采用胸穿引导针的基础上,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经改良后的穿刺活检术具有定位准确、多点位活检、实施中监测气胸和出血等并发症,提高了活检的成功率和诊断符合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42例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患者,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5岁。

本组患者均经x线和ct检查发现肺周围带结节占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痰检等仍性质不明确者。

最大病灶5.2cm,最小病灶1.9cm。

1.2 操作方法:术前做常规ct扫描,术前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等常规检查。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其并发症的护理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其并发症的护理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其并发症的护理刘仕蓉关键词: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护理1.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临床上肺部疾病由于解剖位置影响,结节性、单发性、包块性的病变无法得以明确诊断。

由此,通过CT扫描的引导方式,将穿刺针管打开胸腔皮瓣,直接在肺部存疑组织中,进行活检送病理学检查,明确局部存疑病变部位情况。

这种在影像学仪器引导下,直接采集肺部组织样本的方式,具有诊断精准、创面微小、临床损伤较少的优势,被胸外科、呼吸内科广泛用于诊断鉴别良性、恶性结节性疾病中。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前后,不仅需要临床医生、护士与病人进行全面深入沟通、密切无间配合,更需要患者与仪器设备、医生操作良好配合,才能实现明确诊断的效果。

整个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流程,可以分为术前明确告知风险。

患者要先期接受CT扫描检查整体肺部情况后,必须要帮助患者摆正心态位置,保持术中要求的体位姿势,不随意扭动身体、变换姿势。

患者要保持平静,在正常呼吸状态下,接受整个穿刺活检术过程。

同时,患者要配合好医生,在穿刺活检术中配合屏气,从而确保肺部穿刺正常进行,能够确保从预设的角度进入疑似部位,取到相应组织样本。

最后,患者要配合医生,再次进行CT扫描,整个过程中要继续保持好平静呼吸,确保穿刺针到达位置,并保留在此位置上。

由此可见,要达到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良好效果,必须要患者积极有效配合,需要术前术中术后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2.穿刺活检完毕后的系列并发症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需要穿过胸腔皮肤肌肉,还会触及肺结构组织,尽管属于微创手术,还是具有一定损伤性,特别是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完毕后,还有可能并发系列症状,临床上需要对此症状加强观察,及时予以处置处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术后加强监测,防止气胸情况发生。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穿刺针会穿透肺组织与胸膜之间的距离,容易造成胸膜之间进入空气,或者存在少量出血情况。

漏入空气或因穿破胸膜所致的气胸,原则上可以通过夹紧穿刺针皮管来实现。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针并按压针眼 3 0秒 左 右 。标 本 放 入 1 % 的 甲醛 固 0
始终保持不变。告诉患者进针时控制咳嗽,如有必 要可使用镇咳药 ;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主要是
脉搏、呼吸、表情等,如 出现头晕、心悸 、胸 闷、 面 色 苍 白、 出汗 、 咳血 时及 时告 知 操 作 医 生 处 理 ;
26 7
结核 病与 胸部 肿瘤 2 1 年第 4 01 期
T br T o T m r D c2 1, o ue & h r u o, e 0 1 N . 4
C 引导 下经皮肺 穿刺活检并发症 的观察与护理 T
黄 中敏 赵春生 谢汝明
近 年 来 随着 影像 医学 的 发 展 ,多排 螺旋 C T的
等 量气 胸 ( 压 缩 大 于 1 % 少 于 2 %) 其 中 2例 肺 0 5 ,
如 何尽 量 避 免 穿刺 中或 穿 刺后 并 发症 的 出现 ,并 发 症 出现 后 如何 治疗 和护 理 仍然 是 临床 工 作 中需 要 面
对 的 问题 。 为此 ,笔者 总结 分 析 我 院近 年 来 C T引
的 肺深 部 病灶 也 能 得到 满 意 结果 ; 管 如此 ,对 少 尽 部 分患者 气胸 及 出血 等 并发症 的发 生仍然 不可 避 免 。
21 并 发 症 .
所 有 病 例 中 出现 气 胸 18例 ,其 中 7
15例 为少 量 气 胸 ( 压 缩 少 于 1%); 0例 为 中 6 肺 0 1
13 方 法 使 用 PK R 5 0 . I E 0 0单 排 螺 旋 C T及 GE Lg t ed 1 ihs e 6排 螺 旋 C p T机 进 行 扫 描 , 根 据 病 灶 大
小情 况 ,用 25mm ~ 50mm 层 厚确 定 病灶 部 位 , .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附25例报告)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附25例报告)
年 1 月 一 0 7年 3月 进 行 的 C 1 20 T引导 下 经 皮 肺 穿
刺 活检 2 5例 , 如何提 高穿刺 准确性 及诊断 准确率 就
总结如下 。
获得 的组织标 本不理 想可再次穿 刺 。术后 立即 常规
C T扫描 和 2 4小时胸 部 X线摄 片 或透 视 , 察 有无 观
【 摘要 ] 目的 : 探讨 C 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操作中的技术方法 、 要点 、 注意事项及 临床应用 的价值 。方 法: 对 2 5例经胸部 c T检查证实有肺 内肿块 , c 行 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 : 5例中 , 2 穿刺成功率 10 , 0 % 活检术 后诊断病理符 合率为 2 /0 10 )3例轻度气胸 ,0例活检部位有疼痛感 , 未发生需 紧急 处理 的气 胸、 0 2 (0 % , 1 均 出血等
断 提高 , 部肿块 的 鉴别 诊 断 已经 成 为 临床 医师 日 肺
常工作 的重 要 内容之 一 。尤 其是肺 内较小 的病变 的 诊 断是 临床 诊 断工 作 中的难 题 , 近年 来广 泛 应 用 于
临床的 C T引导 下 经 皮 肺 穿 刺 活 检术 , 临床 提供 为 了一个安全 、 可靠 的诊 断方 法 。我们 搜 集 了 自 20 04
生需 紧 急处理的气 胸 、 出血等并 发症 。
维普资讯
肿 瘤 预 防 与 治疗
20 0 8年 第 2 卷 第 1期 1
3 讨

调整 穿刺针方 向只 能在 胸 壁 内进 行 , 可完 全 拔 出 不 后多 次穿刺或在肺 内改 变穿 刺方 向 , 万不 要 在穿 千 过胸膜 腔后调 整穿 刺行 径 , 是 减少 气 胸发 生 率 的 这 有效措 施 l l ( ) 。 5 要有 病 理 科 医 师在 场 检 查 标 本 4 的合格 性 。影 响穿刺活检准 确率 的因素有 以下 几方

《2024年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范文

《2024年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范文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篇一一、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肺癌诊断的诊疗技术。

周围型肺癌是指生长在肺边缘、接近胸膜部位的肺癌,对于这种肺癌的诊断,CT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活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概述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是一种通过CT影像技术引导,利用细针或切割针进行肺部病灶的穿刺活检,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诊断的诊疗技术。

该技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优点,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三、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1. 诊断价值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可以准确地定位肺部病灶,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诊断。

通过该技术,医生可以明确肿瘤的性质、类型、分化程度等信息,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用于鉴别良恶性肿瘤,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2. 治疗价值除了诊断价值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还可以为周围型肺癌的治疗提供帮助。

通过该技术,医生可以在术前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信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用于术前进行肿瘤标记物的检测,为预测患者的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四、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优点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具有以下优点:1. 定位准确:CT影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病灶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为穿刺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

2. 操作简便:该技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患者痛苦少。

3. 安全性好:该技术由专业医生操作,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4. 诊断准确率高:通过该技术获取的组织样本可用于病理学诊断,诊断准确率高。

五、结论综上所述,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3 出血护理 . 2
患者 在出院时 ,护理 人员需要 向患者及其 家属讲 解该病 的常 识 ,
并指导患者识别早期出血征象及应急处理措施 ,从而保持 良好健康的心 态。并需要指导患者出院后戒烟戒酒,合理安排生活,增强体质锻炼。 参考 文献 [ 赖 育 清. 1 ] 消化性 溃疡 并上消化 道 出血 疗效 观 察 [ . J 中国现 代医 生, ]
朱锦 宜
( 州市 中西 医结合 医院影像科 ,广东 广  ̄5 0 0 ) 广 P 18 0 I
【 要】 目的 分析探 讨 C 摘 T引导 下经 皮肺 穿刺 活检 术 的手术护 理及 其 效果 ,为 临床提 供参 考依据 。方 法 本科 室 自2 0 0 9年 4月至 2 1 年 6 01
月在 C T引导 下经 皮肺 穿刺 活检 术 3 ,均 予 以充 分的术 前 准备 、术后 护理 ,回顾 分析 其 ・床 护理 ,总结 护理要 点 。结果 3 3例 l 蠡 3例均 穿刺活
通畅,若发生呕血,则需要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呼吸道被呕出的血
液阻塞 ,由此而误吸人气管 。②建立静 脉通路 :对患者 建立两条静 脉
惧 、烦躁不安 护理 人员在临床护 理时应当积极 向患 者解释 ,给予 其
心理安慰 ,并讲解该 病通过临床治 疗是可 以得到 纠正的 ,由此使 患者 树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早 日 恢复健康 。
7 .8 。 36 %
输液速度减慢 。在给予去 甲肾上 腺素 1服 时需要 混合冰盐水 ,服 药后 : 3
患者可进行轻 度翻身 ,由此使药 液能够与破裂 血管或溃疡 出血部 位充 分 接触 ,从而达到止血 目的。 35生活及饮食护理 . 该病 患者需要 绝对 卧床休息 ,出血期一般 给予侧卧位 ,防止发生 血液误 吸而造成窒息 ,并且 患者尽量减少 翻身、拍背等活动 ;出血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43例观察
作者:袁雨生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17期
【摘要】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CNB)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果,总结其临床过程、结果、技术要点及诊断价值。

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胸部X线或CT证实的肺部具有占位性病灶而痰细菌培养、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和纤支镜检查均未能确定病变性质的43例患者共46个占位病灶进行PCNB,穿刺成功后均送病理检查。

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的病灶为44个,其余2个病灶均二次穿刺成功。

41例患者经活检被明确诊断,其中8例为肺结核,17例为原发性支气管癌,12例为转移性肺癌,增殖性肉芽肿2例,炎性假瘤2例,2例为未明确诊断。

结论:PCNB是目前肺部占位性病变确诊的金标准,对该类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CT;经皮肺穿刺; 活检;气胸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7-0079-01
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工业经济发展导致的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吸入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人群中肺部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种类也多样化,尤其是占位性的肺部疾患临床十分常见,诊断也较困难,明确占位病变的性质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治疗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PCNB是明确各种肺部占位性病变性质的重要手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胸部X线或CT证实的肺部具有占位性病灶而痰细菌培养、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和纤支镜检查均未能确定病变性质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6个占位病变,对各病灶行PCNB。

46个占位病变中,其中,男31个,女15个,年龄17~83岁。

入选患者病程1~49个月,入院前经X线检查显示病灶直径大于2 cm者29个,最大病灶的直径大9.6 cm。

肺左叶病灶21个,其中上叶13个,下叶8个;肺右叶25个病灶,其中上叶11个,下叶9个,中叶5个。

所有病灶,均未能经X线明确性质。

1.2手术方法
(1)做好相关术前检查,确定43例患者均属穿刺活检术适应证范围内并且其身体状况能耐受穿刺术。

(2)根据X线结果提示的病变位置嘱患者于合适的体位。

穿刺前首先行CT薄层扫描以确定穿刺层面和穿刺点,与该点处放金属标志物。

(3)再行CT局部扫描穿刺层面和穿刺点,并测量皮肤至肺内病灶的距离以确认进针角度和方向。

(4)于穿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好洞巾并进行局部麻醉。

(5)用手术刀在穿刺点划一小切口方便穿刺针进入,选择合适类型和型号
的穿刺针按穿刺前定好的进针角度和方向刺入皮肤2 cm左右,再次行CT扫描来确定进针角
度和方向是否准确[1]。

调整好方向后,嘱患者屏住呼吸并快速进针。

(6)进针后行CT扫描,确定穿刺针进入病灶后,取活检。

(7)拔出针芯,消毒穿刺点,再次进行CT局部扫描来确定是否并发并发症。

2结果
46个病灶一次性穿刺成功的病灶为44个,其余2个病灶均两次穿刺成功。

41例患者经活检被明确诊断,其中8例为肺结核,17例为原发性支气管癌(其中鳞癌12例,细支气管-肺泡
细胞癌2例,乳头状腺癌2例,腺鳞癌1例),12例为转移性肺癌,增殖性肉芽肿2例,炎性
假瘤2例,2例为未明确诊断。

术后观察有2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气胸,1例有少量出血,均
可自行吸收,不进行处理。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因穿刺针活检具有对正常组织的破坏少,术后无瘢痕且患者只需进行局部麻醉等优点而更多的被运用,尤其适用于用于对于还未累及至大气道管腔或者管壁的可疑病灶、伴发有严重疾患或年老体弱身体素质较差者以及比较深、小的病灶。

PCNB是一项应运而生的用于肺部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直接、简便、快速的方法[2]。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该项技术,临床研究显示,PCNB对部分通过X线,纤维支气管镜、脱落细胞学检查以及痰培养难以确诊的肺内病变不需要行开胸探查就可做出较为精确的诊断,手术所花时间短、对医生能够及时确诊病灶并作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并且PCNB的操作均在CT扫描下进行,受病变位置和大小的的影响很少,定位准确,患者仅需行局部麻醉即可穿刺去活检,患者痛苦少,对周围组织创伤小、并发症少,确诊率高[3-4],为早期的肿瘤、疑难病、少见病的明确诊断提供了组织病理学和微生物学依据,为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CT的监控下,一些离肺门较近的病灶,经过CT增强扫描,还能清晰显示出血管与病变组织的位置关系,在操作中可尽量避免误伤血管、减少出血可能,从而减小风险、提高精确度。

本次研究入选的43例
患者46个病灶,一次成功穿刺率为95.7%(44/46),穿刺成功率为100.0%,确诊率为
95.3%(41/43)。

术后并发症也仅仅只有2例出现轻微的气胸,2例有少量的出血。

笔者所在医
院PCNB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可作为肺部疾患的确诊检测手段,大力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86例体会[J].山东医药,2011,51(35):61-62.
[2] 杨军波.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96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6):498-499.
[3] 谢强,林江平,陈群,等.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肿物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
肺科杂志,2011,16(8):1202-1203.
[4] 阿布力克木·哈斯木,努尔比叶,吴玉华.CT引导下肺穿刺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4):140-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