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经皮肺活检术
穿刺针 1、抽吸针 2、切割针 3、环钻针
穿刺针
抽吸针:口径较 细的斜切面针, 只能获得细胞学 标本,如千叶针
穿刺针
切割针:口径较粗, 具有不同形状的针尖, 可获得组织芯或组织 块,如沟槽针
穿刺针
环钻针:介于抽 吸或切割活检针心
2.咯血:较少见,一般可自愈,若量大,可对 症治疗。
3.空气栓塞:极少见 4.瘤细胞种植:罕见
注意事项
1.术前应有CT,肿块者有增强CT的影像资料。 2.肺实变区先用针吸活检22号针取得组织块的 概率92%,病理诊断概率72%第二次活检的应用: 其阳性率为35-45%。
注意事项
1.穿刺胸膜时,动作应迅速,病人要屏气穿刺 针的径路必须避开叶间裂、肺大疱和肺囊肿。
2.穿刺后,让病人等候1小时,以观察有否并 发症的发生。
术前准备
心理支持:
1.大多数患者对此项技术不了解,存有不同 程度的疑虑、 恐惧和紧张等负性心理。为此, 耐心向患者及家属阐明作此项检查的目的、方法、 意义及其安全性,告知患者如何配合手术及可能 出现的并发症,使之有思想准备,以便取得合作。 询问患者的既往史、过敏史等,了解和排除可能 影响手术的有关问题。
有液化坏死的结节病灶。对组织损伤小,但所
获取的细胞量少。
切割式活检:适合病变基底部较宽且靠 近胸壁的肿块。对被穿刺的组织损伤大,但所 取得的组织或细胞多,利于诊断。
穿刺定位
穿刺定位前: 仔细分析病人X线胸片正侧位、CT、MRI
或B超等影像资料,确定进针路径,并作好测 量标记。 穿刺定位:
要在X线电视透视下、CT及实时B超导向下 穿刺。
穿刺取标本流程
1.局部皮肤消毒,浸润麻醉 2.确定穿刺点 3.穿刺 4.获取标本 5.固定及送检标本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课件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课件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课件
目录
01.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
活检术简介
02.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
活检术操作要点
03.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
活检术并发症及处理
04. CT引导下理
01
CT引导: 利用CT图 像进行穿刺 定位和引导
02
经皮穿刺: 通过皮肤穿 刺进入肺部 组织
肺部结节可能是良性或恶性,需要 通过活检来明确诊断。
肺部结节的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 具有重要意义。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具有较 高的准确性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肺部感染诊断
1
肺部感染是肺部疾病的常见原 因之一,包括细菌、病毒、真
菌等感染。
2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 一种微创的诊断方法,可以帮
穿刺路径规划
确定穿刺点: 根据CT图 像确定穿刺 点,通常选 择病灶中心 或边缘
规划穿刺路 径:根据 CT图像规 划穿刺路径, 避免重要血 管和神经
调整穿刺角 度:根据 CT图像调 整穿刺角度, 确保穿刺针 能够顺利进 入病灶
确认穿刺深 度:根据 CT图像确 认穿刺深度, 确保穿刺针 能够到达病 灶中心
03
活检:获取 肺部组织样 本进行病理 学检查
04
诊断:根据 病理学检查 结果诊断肺 部疾病
适应症和禁忌症
01
适应症:肺部肿块、结节、炎症、肿瘤等病变的诊断
02
禁忌症: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肺部感染等
03
相对禁忌症:高龄、肥胖、肺部病变位置特殊等
04
注意事项:术前需进行详细检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符合手术要求
01
02
03
04
穿刺技巧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规范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规范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规范一、术前准备:1.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手术目的、操作步骤、可能的风险及并发症等内容,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2.定位病变并绘制好相应的CT切面图,明确穿刺点和角度,并根据预设计算好穿刺的深度。

3.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血液凝固功能等,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该手术。

4.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项目,并确保结果正常。

5.安排麻醉师参与手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方法。

二、手术操作:1.患者采取仰卧位,保持舒适,局部区域密切暴露。

2.使用无菌技术,对患者及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处理。

3.应用适量的局部麻醉药,消除患者的疼痛感。

4.在穿刺点处进行欠压处理,以避免空气进入。

5.使用专业的穿刺针,逐渐向病变区域穿刺,同时进行适当的逆转锁和旋转,以确保穿刺点的准确。

6.通过CT引导,观察针尖位置和进程情况,检查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

7.在达到预定位置后,缓慢抽取穿刺针芯,同时使用一些吸引力帮助获取足够的组织标本。

8.在完成穿刺后,给予患者适当的止血治疗,如局部压迫、凝血药物等。

9.完成穿刺后,尽快将组织标本送至病理科进行检查,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三、术后处理:1.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

2.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血肿、胸痛、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及时给予处理。

3.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患者的氧气供应。

4.评估患者的局部反应,并进行必要的局部处理,如绷带包扎、冰敷等。

5.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和止血药物,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

6.在患者血常规及胸部影像学恢复正常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结: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操作,需要医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

本文介绍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操作规范,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等内容。

遵循规范操作,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诊断的准确性。

CT引导胸部穿刺活检术常规

CT引导胸部穿刺活检术常规

CT引导胸部穿刺活检术常规CT导向下经皮胸部病变穿刺活检是胸部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1、术前准备(1)病人准备有较完整的胸部X线片、CT和(或)MRI资料,纵隔病变或临近纵隔的肺内病变需作CT增强扫描;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

患者有恐惧感或为儿童,术前可给适量镇静剂。

(2)器械准备全身CT扫描机;穿刺活检包(包括消毒手术孔巾、穿刺针、手术刀片、5ml和30ml注射器各一个、无菌试管、标本瓶);载玻片。

(3)药物准备局麻药物,肝素,组织标本固定液。

2、操作技术根据病灶的位置,患者采取相应的体位(仰卧、俯卧、侧卧或斜位)。

为选择安全的进针路线,不损伤重要结构,可将扫描架倾斜5-15度。

训练病人呼吸,CT扫描确定穿刺点、进针路线和进针深度后,常规消毒及局部麻醉。

采用粗针穿刺时,宜用刀片或其他粗针将皮肤切口扩大。

进针时,患者呼吸状态应与定位时一致,以保证病灶位置的相对固定。

可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或于深吸或呼气后屏气时进针。

当针尖到达预定深度后,在穿刺针的上下以5mm 的间距作扫描,观察针尖与病灶关系,确定穿刺针的位置正确后,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其内有5ml:1000肝素液,嘱病人屏气后,用10-15ml负压进行穿刺取材,细针应作多点或扇形取样,切割针可作旋转和往返切割取样。

穿刺针上下提拉幅度根据病灶大小而定。

取样完毕,拔出针管。

(注:或采用半自动活检枪取材)取出标本涂片作细胞学检查。

术后常规扫描了解有无血或气胸,并留观。

前、中纵隔病变,选用胸骨旁或胸骨上进针,为避开升主动脉,多采用胸骨左缘进针。

后纵隔病变采用椎体旁、肋骨上缘进针,避免损伤肋间血管。

3、并发症(1)气胸为胸部病变穿刺活检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60%,平均37%。

与穿刺针的粗细、病灶的位置和穿刺的次数等因素有关。

(2)出血肺门附近病灶、大口径切割针易引起出血,多表现为咯血。

(3)种植转移较罕见,仅有极少数病例报道。

经皮肺穿刺取样术

经皮肺穿刺取样术

经皮肺穿刺取样术
简介
经皮肺穿刺取样术(Percutaneous Lung Biopsy)是一种介入性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和评估肺部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该方法通过皮肤和肺组织之间的穿刺,获取肺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研究和诊断。

操作步骤
1. 患者定位:患者被放置在适当的体位,通常是仰卧位或侧卧位,并通过X射线或CT扫描进行引导。

2. 局部麻醉:医生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在穿刺点附近麻醉患者的皮肤,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和疼痛。

3. 穿刺操作:医生使用针头或导引针穿刺皮肤和肺组织,以获取肺组织样本。

穿刺的位置通常是在肺部可见病变区域。

4. 获取样本:医生使用适当的工具,如穿刺针、抽吸器或活组织钳,获取足够的肺组织样本。

5. 处理和分析:获取的肺组织样本将被送往实验室进行病理学分析和病理诊断。

6. 结束操作:一旦取样完成,医生会对穿刺点进行处理,可能会使用缝合线缝合皮肤。

注意事项
- 经皮肺穿刺取样术是一种介入性的操作,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气胸等。

医生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安全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 术前需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结果,并对患者的禁忌症进行评估。

医生应权衡利弊,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做好相应的处理和护理。

结论
经皮肺穿刺取样术是一种常用的肺部疾病诊断方法,具有便捷、非创伤性、准确性高等优势。

在进行此项操作时,医生应严格遵循
规范的操作步骤,并重视术前和术后的相关工作,以确保操作的安
全和有效性。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规范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规范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规范一、患者准备1.了解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手术适应性。

2.告知患者手术需要补充手术同意书,详细说明手术目的、步骤、风险和并发症等信息,获得患者同意后方可进行操作。

3.检查患者的过敏史、凝血功能及血常规等相关检查结果,确保手术安全。

4.在手术当天空腹、适当饮水,嘱咐患者提前排空膀胱、放尽肠内容物。

二、操作器材准备1.确保手术室内器材和药品准备齐全,包括抗生素、麻醉药物、止血药物、消毒液、导管包括穿刺针、穿刺引导针、穿刺钳等。

2.根据CT影像检查结果确定穿刺部位和路径,准备好导管和消毒药品。

3.准备好必要的监测设备,包括心电监护仪、血氧监测仪等。

三、操作步骤1.患者采取卧位,选择适当的穿刺点位,用消毒药水擦拭穿刺部位。

2.在CT引导下,确定穿刺路径,将穿刺针逐步引入体内,直至进入病变组织。

3.抽吸组织液样本,确认获取足够的组织标本。

4.检查穿刺点位出血情况,并及时进行止血处理。

5.将穿刺针缓慢抽出,清洁穿刺部位,并覆盖敷料。

6.将组织标本送至病理科行病理检查。

7.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

四、术后处理1.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包括呼吸、心率、血压、出血等情况。

2.术后第一时间拍摄胸部X线片,评估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

3.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处理。

4.结果分析:根据病理学结果和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病变性质,确定下一步治疗策略。

总结: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项常用的肺部疾病诊断方法,但是在进行操作时需要谨慎小心,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和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

只有在操作标准化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应用该技术,服务于临床。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肺部非血管性介入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广泛应用于临床,活检对于明确肺部病变的病理组织学诊断、选择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和改进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穿刺结果的准确性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T 扫描方法和技巧。

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介绍如下。

1 术前准备穿刺前要锻炼患者在平静呼吸下屏气,以取得患者配合,这是能否穿刺成功的关键。

穿刺前一定要仔细研究术前增强CT片,以便穿刺路径选择时避免损伤血管。

2 操作方法病人的体位的确定病人的体位主要根据病灶部位距体表最短距离决定,患者可取仰卧、侧卧或俯卧位,选择何种体位都要尽量使距病灶近的一侧胸壁向上,以利于操作。

因操作过程中病人需要固定不动。

所以不要让病人感觉不适,必要时需要用一些棉垫给予支撑,选择好体位后,根据病灶大小常规用5-8mm层厚CT扫描确定穿刺病灶,选择进针能够避开肺大泡,肋骨、肩胛骨及大血管的层面,以病灶显示最大的一层做为穿刺层面,选择好最佳层面之后,应根据进针最短距离选一个穿刺点,(在我实际工作中,一般尽量选择垂直或近似垂直角度进针,因为进针角度不易受控,主要由术者主观掌握,有时误差较大)同时测量出该点至患者所取体位中点的距离,并测量进针角度与深度,而后调整定位床至穿刺层面,打开定位灯,在皮肤上的投影画一直线,测量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于穿刺点根据进针角度与深度穿刺病灶,再次CT扫描确定穿刺针位置后行活检,视活检组织标本情况可行2~3次取材,术后常规CT扫描,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

3 讨论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微创检查方法,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要掌握穿刺的技巧和方法,可准确取得病理材料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熟练的操作;(2).充分的术前准备,穿刺前要锻练患者在平静呼吸下屏气,以取得合作,这是能否穿刺成功的关键。

CT引导皮穿刺活检和CT操作流程与扫描规范


• CT引导下穿刺的应用范围
胸部肿瘤穿刺活检 纵膈肿瘤及淋巴结的病变诊断 乳腺的穿刺活检 腹部穿刺活检(肝脏、肾脏、胰腺、及腹部淋巴结等) 盆腔的穿刺活检 肌肉骨骼的穿刺活检
• CT引导下肺穿刺技术的优势
CT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清晰(最小可见0.5-1mm病变)。 CT图像不受空腔脏器及气体的干扰,断层扫描图像层次分明,影像 无重叠。 CT增强图像及三维重建图像,使得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更加 清晰,图像更加生动立体。 CT能清晰的显示病灶横断位置,具有定位准确,及时发现并发症的 优点等。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CT操作流程与扫描规范
10. 穿刺活检 • 确定体表穿刺点位置,并用记号笔标记。 • 穿刺时进针为步进式进针,当穿刺针至胸膜时局部扫描一次, 观察进针角度和深度是否和预设一致,病灶有无位移。 • 根据设定的计划,在患者屏气时快速进针突破胸膜,至病灶 后再次扫描,确定穿刺针尖是否在病灶内。如果穿刺路径较 长或病灶前方有血管走形,建议步进式进针并随时增加扫描 次数。 • 取材成功后即刻行全肺CT扫描,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 症。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CT操作流程与扫描规范
•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CT的操作流程:
1. 充分告知患者穿刺的目的、意义、操作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 获得患者理解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建立静脉通路,准备必要的吸氧装置、除颤仪、止血药和抗 过敏药等,对存在气胸风险较大的患者准备好胸腔穿刺或胸 腔闭式引流所需装置。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CT操作流程与扫描规范
6. 监测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同时全 程严密观察患者呼吸、疼痛、咳嗽、咯血等。
7. 确定体位并对患者非手术辐射敏感区做好防护,指导患者呼吸。 8. 穿刺体位下常规胸部增强扫描,明确靶病灶范围以及周围血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操作过程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操作过程【原创版】目录1.CT 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定义和目的2.CT 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操作过程3.CT 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4.CT 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和优势5.CT 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术后护理和并发症处理正文CT 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在 CT 扫描指导下进行的微创操作,主要目的是获取肺内病变或胸膜病变组织,以便进行病理学诊断。

该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CT 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操作过程如下:1.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进行胸部 CT 扫描,以确定病变的部位、大小和形态。

此外,患者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2.医生准备:医生需要熟悉 CT 图像,确定穿刺的部位、方向和深度,以确保穿刺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3.穿刺操作:在局部麻醉下,医生会在 CT 扫描的引导下,使用特殊的穿刺针穿刺病变部位。

穿刺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 CT 图像的不断更新,调整穿刺针的位置和深度,以确保穿刺到病变组织。

4.组织获取:当穿刺针到达病变组织时,医生会通过穿刺针取出部分组织,以便进行病理学检查。

5.穿刺结束:穿刺完成后,医生会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和包扎,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CT 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如下:1.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

2.注意控制穿刺的深度和方向,避免损伤周围的脏器和血管。

3.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谨慎操作,并做好出血的应急处理。

4.穿刺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对于生命垂危或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应慎重考虑穿刺的风险。

CT 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和优势如下:1.对于肺部占位性病变,如肺结节、肺肿块等,可以通过 CT 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获取组织标本,明确病变的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2.对于肺癌患者,CT 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肺癌的类型,如鳞癌、腺癌等,从而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规范ppt课件


【物品准备】
• 3、患者准备:协助医生为患者做好必要的 检查;化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常 规,肝功等检查项目;做心电图检测心功 能情况;监测生命体征;术前禁食4h。并 且做好呼吸配合。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 活检操作规范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物品准备】
【适应症】
• 1.肺内孤立性病变的定性诊断。通过纤维支 气管镜、X线检查等不能定性的肺内肿块性 病变。特别适用于诊断位于周边部位的肿 块。如怀疑周围型肺癌病灶,纤支镜不能 到达,亦不靠近脏层胸膜,不便做胸腔镜 检查的患者。
【操作程序】
• 6、简单包扎后做全肺扫描,了解有无并发 症。休息1 h后离开,病情较重或有并发症 者留观,给予止血、抗炎、吸氧等对症处 理,所有患者24 h后复查正侧位胸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规范
【意义】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作为CT介入放射学的重要诊断方法,减少了开胸探查手术,在疾病诊断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是近年
来用以诊断肺部病变的一项微创性检查方法,它具有定位精确、检出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并显示出了
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物品准备】
•1、器械准备:胸穿包一个 (内有弯盘1个孔巾1条试管2个、载波片3-4片、小标本瓶2个、纱布5-8块、穿刺针2套、镊
子两把) ,无菌手套2付,无菌盘1个(内有棉签缸、碘伏棉球
缸、弯盘),胶布,注射器4个(5ml、20ml各2个),带金属标
记物1个。

•2、药品准备:2%利多卡因10ml,碘伏,龙胆紫1瓶、心电监护一次性电极(定位标记用)。

•3、患者准备:协助医生为患者做好必要的检查;化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肝功等检查项目;做心电图检测心功
能情况;监测生命体征;术前禁食4h。

并且做好呼吸配合。

【操作程序】
•1、术者必须仔细询问病史、体查患者和阅读CT片,然后根据CT片显示病变的部位选择相对舒适的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或
俯卧位,测量病灶的最大直径,并在相当于病变的体表穿刺点
区放置定位器后,行包括病灶上下层面在内的CT扫描,直
径>3cm者,层厚5 mm,直径<3 cm者,层厚 mm。

•2、确定穿刺点、进针方向、角度及深度,根据病灶位置选定穿刺针的型号和长度。

•3、在穿刺点常规消毒,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至胸膜,保留针头再次局部扫描确认进针深度和角度。

•4、根据设定的穿刺计划,在患者屏气时快速进针至病灶后再次对病灶扫描,以确定针尖在病灶内的位置,当穿刺针尖达到预
定位置后切割取材。

•5、一般切割槽内可获得(~)cm×大小的线头虫样组织标本,放入10%甲醛固定液内,且把针上残余组织均匀薄涂于玻片,放入同样固定液内送病理检查。

若获得的组织标本不理想且患
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可再次穿刺。

•6、简单包扎后做全肺扫描,了解有无并发症。

休息1 h后离开,病情较重或有并发症者留观,给予止血、抗炎、吸氧等对症处
理,所有患者24 h后复查正侧位胸片。

【适应症】
• 1.肺内孤立性病变的定性诊断。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X线检查等不能定性的肺内肿块性病变。

特别适用于诊断位于周边部位
的肿块。

如怀疑周围型肺癌病灶,纤支镜不能到达,亦不靠近
脏层胸膜,不便做胸腔镜检查的患者。

• 2.肺部多发病灶的鉴别诊断。

• 3.伴有胸腔积液、胸膜肥厚性病变的肺内实变的定性诊断。

• 4.放疗、化疗前取得细胞组织学诊断或手术前提供参考依据,指定治疗方案。

• 5.纵隔肿瘤。

• 6.肺内原发或转移性肿瘤不能手术切除者行介入治疗。

【禁忌症】
• 1.肺功能较差、严重肺气肿等肺部疾患;心功能不全或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等患者。

因出现并发症时可危及生命。

• 2.肺内血管病变,如动静脉畸形、动脉瘤,因为可导致难以预知的出血并发症,但并非绝对禁忌症。

• 3.有凝血机制障碍者。

• 4.病人不能合作或有控制不住的剧烈咳嗽。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气胸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常见的并发症,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肺穿刺活检为避免气胸的发生医生操作时要尽量做到稳、准、快,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穿刺,要教会患者屏气的要领,术中怎样与医生配合等,在术后24h,尤其是1h内,密切观察
患者有无明显气急、胸闷等胸部不适,听诊穿刺部位呼吸音变
化,如确诊为气胸,立即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取半卧位,协
助患者到放射科透视,进一步明确气胸严重程度,以便及时做
相应处理。

•2、穿刺术损伤肺或胸廓内的动脉可引起肺出血或血胸,为了减少出血的发生,首先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避免重复穿刺,避开大血管穿刺,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严密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冷汗、脉细弱、肢冷、心悸等大咯血和内出血发生,避免剧烈运动及咳嗽,少量咯血者无需处理或口服止血药2-3d 可吸收,大量咯血极为少见,一旦出现应积极抢救,让患者头偏向一侧,取头低脚高位,高浓度吸氧,迅速清除口鼻腔内的血液,防止血液阻塞呼吸道,穿刺活检引起窒息,配合医生使用止血剂,或介入导管栓塞治疗。

【注意事项】
•1、操作时对所需穿刺的病灶进行薄层扫描,保证至少有3个以上的层面通过病灶。

进针路线应该避开骨性胸廓、大血管和病灶坏死区。

•2、操作后1-2d保持穿刺处敷料干燥,禁淋浴,防止外源性感染,防止感冒,注意休息保暖,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及重体力工作。

衢州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