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考试卷的答案及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卷的答案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瞒天过海(mān)贾府(fǔ)轻歌曼舞(màn)B. 落落大方(dà)息息相关(xī)满载而归(zài)C. 摇头晃脑(huàng)惊弓之鸟(gōng)恍然大悟(huǎng)D. 风驰电掣(chè)振聋发聩(kuì)震耳欲聋(ló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B. 他的成绩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是因为他每天都坚持刻苦学习。

C. 我觉得这部电影非常好看,尤其是男主角的表演。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原名曹沾。

B.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共有108位。

C.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唐僧。

D.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马当先B. 胸有成竹C. 一丝不苟D. 一箭双雕5. 下列诗句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青山绿水间,白鹭上青天。

B.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C.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D.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离骚》中,屈原以“______”比喻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

7. “______,______。

”出自《论语》,表达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8. 《背影》中,作者用“______”形容父亲背影的苍老。

9. 《荷塘月色》中,作者用“______”形容荷塘的美景。

10.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用“______”比喻自己的本领。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荷塘月色》中,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答案:在《荷塘月色》中,作者通过描绘荷塘月色的美景,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等,营造出一种宁静、优雅的氛围。

高一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B. 栩栩如生C. 旁证博引D. 一愁莫展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史记》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B.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

C. 她的声音甜美,如泉水叮咚。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4. “静夜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他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品德一般。

C. 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品德却一般。

D. 他的学习成绩和品德都一般。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_________,白露为霜。

”出自《诗经》中的《蒹葭》。

7.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_,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

8. “_________,疑是地上霜。

”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9. “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10. “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出自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12. 请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特点。

四、阅读理解题(每题1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文言文选段略)13. 请解释文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

14. 请分析文中作者对于“仁”与“义”的看法。

五、作文题(30分)15. 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A5. A二、填空题6. 蒹葭苍苍7. 范仲淹8. 床前明月光9. 竹外桃花三两枝10. 生当作人杰三、简答题11. 略12. 略四、阅读理解题13. 略14. 略五、作文题15. 略请注意,以上内容为示例,具体题目和答案需要根据实际考试内容进行调整。

高一语文考试卷子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卷子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tà)B. 惊涛骇浪(hài)C. 喜出望外(wàng)D. 奇花异草(yì)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是我们班上的优秀学生。

B. 因为天气的原因,所以今天的比赛被取消了。

C. 他的演讲非常感人,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D.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借了几本书,但不知道哪一本是关于历史的。

答案:C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水滴石穿B. 一举两得C. 莫名其妙D. 一丝不苟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的眼神像一把利剑,直刺人心。

B.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C. 那个城市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祖国的版图上。

D. 他学习得像一只蜜蜂,不停地采集知识的蜜。

答案:D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曹雪芹所著,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B.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主要讲述了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

C.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以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为主要人物。

D.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讲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兴衰。

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后主的______之情。

答案:忠诚7. 《离骚》中,屈原以“______”自比,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品德。

答案:美玉8. 《劝学》中,荀子提出了“______”的观点,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学不可以已9. 《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形容东风,表现了东风的柔和。

答案:轻风10. 《沁园春·雪》中,毛泽东用“______”描绘了北国雪景的壮丽。

答案:千里冰封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庐山谣》中,李白对庐山美景的描绘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与“妙手偶得”意思相近的是A. 妙笔生花B. 妙想天开C. 高超无比D. 绝妙好听【答案解析】答案:B解析:妙手偶得是指能力高超,轻松得到好成果,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应该是妙想天开,即有着奇思妙想。

2.文中“明月几时有”这一句中的“明月”和“几时”相当于A. 句号和问号B. 句号和省略号C. 问号和句号D. 问号和省略号【答案解析】答案:B解析:句子“明月几时有”作为一句诗歌,末尾使用省略号,表示作者的思索与感叹。

3.以下关于《小燕子》这首诗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诗歌描述了一位女子的思念之情B. 诗歌描述了一只小燕子的自由飞翔C. 诗歌描述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之情D. 诗歌描述了一对恋人之间的分离之苦【答案解析】答案:C解析:《小燕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既有对家乡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旧地的思念。

二、阅读理解题一年四季都能见到的唐代建筑物,永居莲花池中心而不失风雅,它就是“如意斋”。

如意斋是莲花池上一座四方形的亭子,亭子虽小,但非常精致,周围密集的枫杨、柳树和蓝天白云绿水相映,更显得奇妙而优美。

如意斋传说缘于唐朝的韩愈,他常常在此写作、吟咏。

据史书记载,韩愈东渡援朝平岗后,常常于此与友人闲谈。

他曾写下“敬池上如意斋,我五十已三千”的诗句,表达了他对自然美好的追求。

莲花池和如意斋是和中国诗歌名篇《江雪》有很大关系。

唐代的裴旻在《雪霁天山晴》中写道:“沽茶供酒赏杏花,石岭啼猿野童家。

往往寻幽到如意,十年读书半江月。

”诗中的“如意”便是指如意斋。

而黄巢在《登高》中也提到了如意斋:“如意斋边梧叶多,万犬千鸦一片皆。

”1.如意斋是什么建筑物?2.如意斋为什么被称为如意斋?3.如意斋和哪首诗歌有很大的关系?【答案解析】1.答案:一座位于莲花池上的亭子2.答案:因其精致而著名,与韩愈曾写下的“敬池上如意斋,我五十已三千”有关联,而被称为如意斋。

3.答案:如意斋与《江雪》这首诗歌有很大的关系,裴旻在诗中提到了如意斋的名字,而黄巢也用诗歌描绘了如意斋周围的风景。

高一语文作业本答案

高一语文作业本答案

高一语文作业本答案一、阅读理解文章一:《生命的礼物》1. 问题:[填空]文章开头讲述了南京为了救活童子提前上映哪部电影?答案:《奇迹男孩》2. 问题:[判断]五年级的玲玲是“一个与生俱来的演员”。

(对/错)答案:对3. 问题:[选择]以下哪项是文章主要想表达的情感态度?答案:赞美4. 问题:[填空]文章主要围绕“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独自的才华和优点,都值得受到关注和鼓励”的主旨而展开。

答案: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独自的才华和优点,都值得受到关注和鼓励5. 问题:[选择]这篇文章的适读 objects 是()?答案:中学生文章二:《车站旁的秋天》1. 问题:[选择]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答案:小男孩2. 问题:[填空]将破旧的书包分成两包的人是小男孩的()?答案:弟弟3. 问题:[选择]这个故事表达了()的思想感情?答案:乐观向上4. 问题:[填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像小男孩一样用微笑去面对困难,积极乐观地生活下去。

答案:要像小男孩一样用微笑去面对困难,积极乐观地生活下去5. 问题:[选择]这篇文章主要给读者传达的信息是()?答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并解决它们。

二、写作练习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作文。

我的梦想我有一个远大的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从小我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和热爱,每当我看到那些丰富多彩的实验,听到那些神奇的科学故事,我都觉得无比兴奋。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能够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要努力学习,不断积累知识。

科学是一个广阔而深奥的领域,我需要学习数理化等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我会多读科普书籍,参加科学实验课程,争取在学校的科技竞赛中获得好成绩,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除了学习,我还要培养实践能力。

科学研究需要实验和观察,需要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我会参加科学实验小组,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高一语文试题答案答案

高一语文试题答案答案

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题答案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B(A“圮”应读pǐ;C“说“应读shuì;D“溯”应读sù)2.A(B喧—暄 C荒—慌 D荫—茵)3.C⑴“熏陶”:指长期接触的人对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好的影响;“熏染”: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两者的感情色彩不同。

⑵“筹办”:筹划办理,对象是事情;‚筹措‛:设法弄到,对象是财物等东西,如款子、粮食等。

⑶‚敦促‛:以诚恳或迫切的态度催促或提请注意,多用于外交辞令;‚督促‛:指监督推动,催促使事情做好。

多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小辈。

有促使别人去做的意思。

多用于日常生活。

4. D(因人成事,指凭借他人办成事情。

)5.A B项句式杂糅,应将‚以保护……的宗旨‛中‚的‛改成‚为‛,或在‚以‛后加‚实现‛。

C项语序不当,应为‚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的建议‛。

D项成分残缺, 应在‚收费‛的后面添加‚制度‛‚措施‛等词语来作为‚完善‛的宾语中心词。

二、(9分,每小题3分)答案: 6.B 7.C 8.B解析:6. B项‚低碳生活的理念已被人们共同认知‛是无中生有。

7. A 项,‚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是‘拯救地球最后的机会’‛太绝对;B 项, 见原文第3段,标有‚青山绿水‛标志的彩电,须符合要求,才具有后面所说的优点;D 项,绿色家电不仅仅指冰箱和冰柜,还有其他的家电用品。

8. ‚低碳生活不仅是一场时尚秀‛表述有误,第2段第一句‚低碳生活不是一场空洞的时尚秀‛。

三、(12分,每小题3分)答案9.D“因”的意思是“依靠,凭借”。

10.D(D项中的两个“微”的意思都是“如果没有”。

A项第一句中的“于”是介词,作用是引出“贰” 从属二主 ”所涉及的国家,不译;第二句中的“于”也是介词,意思是“对,向”。

B项第一句中的“是”是指示代词,意思是“这”;第二句中的“是”是判断词,与现代汉话中的“是”相同。

高一语文试题(附带答案)

高一语文试题(附带答案)

高一语文试题(附带答案)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30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短文一
今天是星期日,爸爸请我去他的办公室玩。

我坐上了爸爸的车,去了一个很高的大楼。

爸爸的办公室在十九楼,我坐电梯上去的。

十九楼的办公室有很多人,他们都在忙着工作。

爸爸给我介绍了一
位叔叔,他是爸爸的同事,也是我的邻居。

1. 我为什么去爸爸的办公室?
- A. 去参加会议
- B. 去办事
- C. 去玩
- D. 去看爸爸
2. 电梯把我送到了几楼?
- A. 十八楼
- B. 十九楼
- C. 二十楼
- D. 二十一楼
3. 爸爸的同事也是我的什么?
- A. 叔叔
- B. 爷爷
- C. 邻居
- D. 哥哥
短文二
小明是一名中学生,他非常喜欢运动。

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去操场打篮球。

他有很多篮球朋友,大家都很喜欢和他一起玩。

小明打篮球的时候非常用心,每次都能投进很多球。

他还经常参加学校的比赛,为学校赢得了很多奖杯。

4. 小明喜欢做什么运动?
- A. 踢足球
- B. 游泳
- C. 打篮球
- D. 跑步
5. 小明为什么经常参加学校的比赛?- A. 为了赢得奖杯
- B. 为了锻炼身体
- C. 为了结交朋友
- D. 为了帮助学校
答案
1. C
2. B
3. A
4. C
5. A。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蹉跎(cuō tuó)箴言(zhēn yán)踌躇(chóu chú)B. 饕餮(tāo tiè)峥嵘(zhēng róng)踟蹰(chí chú)C. 踌躇(chóu chú)箴言(zhēn yán)饕餮(tāo tiè)D. 蹉跎(cuō tuó)峥嵘(zhēng róng)饕餮(tāo ti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很好,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的话虽然不多,但是每一句都充满了智慧。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窗外的柳树随风摇曳。

B. 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C. 夜晚的星空,璀璨夺目。

D. 湖面上的波光粼粼,犹如无数颗星星在闪烁。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C.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D.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因为语文是我们的母语。

B. 春天的景色真美,不是吗?C. 他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因为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D. 学习语文有什么好处?这值得我们深思。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的作品,其文辞华美,被誉为“骈文之冠”。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______》。

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不懈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下)市级重点高中协作校期末测试
高一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文中只是提到“印上了人类选择与活动的印迹”,该选项将原意拔高了。


2.A(文章只是提到“从整体上说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该选项使用了“彻底”一词,改变了
原意。


3.C(通过尊重和发挥人的自由本性来实现”在文中没有依据。

该选项把并列关系误解为因果关
系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4.B 幸: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

(3分)
5.C ③为高宗的行为,不能直接表明韦机的勤勉能干⑤是说韦机受家人牵连⑥所述为其孙韦岳
(3分)
6.C“韦机杖罚宦官得罪天后,终被免官”于文中无根据。

(3分)
7. (1)(5分)不久任命韦岳担任太原尹,韦岳一向不熟悉武事,坚决推辞边地的任职。

(“寻”
“素”“固”各1分,句意2分)
(2)(5分)建造上阳宫,并且将洛水上的中桥从立德坊偏僻处迁到长夏门街,当时人们称赞这是既省功又方便的事。

(得分点:“曲”“称”“便”各1分,句意2分)
8.运用了融情于景、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

(2分,答出一种即可)在“水心云影闲相照”的景象描绘中融入自己内心平静安闲的情绪。

或诗人用淙淙的泉声突显月夜的宁静。

(2分,答出一种即可)表现了诗人的恬淡自在。

(1分)
9.诗人通过对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这些意象的描写(2分),营造了宁静幽雅(或静谧、幽静等)的意境。

(2分)全诗通过景物描写和“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的直接抒情,表现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随遇而安、不计得失的淡泊情怀。

(2分)
10.答案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1)AE(5分)(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

A概括的是小说的主题,E是对小说艺术特色的赏析;B错在风筝“色彩非常美丽”,文中表达的是色彩很俗气,C 与原文不符,瘦老头主要是不喜欢胖老头粗制滥造的风筝,D错误不大明显,“人们”对风筝的价值的认识也只是一时的,而追求外表华丽的风气病不能因此而改变)
(2)(6分)①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制作的风筝质量很高,很重视自己的家传手艺;②高傲、自信:相信自己的手艺,静静地等待买主,决不逢迎;③愤世嫉俗:看不起胖老头粗糙的风筝和对人们逢迎的态度,也瞧不起人们世俗的眼光。

(每答对一点给2分,性格特点1分,理由1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①以其风筝的拙劣衬托瘦老头手艺的高超;②以其俗不可耐的言行举止衬托瘦老头不随波逐流、质朴伟岸的人格;③通过与瘦老头对比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每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4)(8分)①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虽然现实中人们容易接受堂皇花哨而实质空洞的事物,反而怀疑外表朴实内在丰盈的事物,但头上的蓝天是公正的;②完美地体现了小说的结构:这一题目与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相一致,又与结尾相照应,形成了完美、自然的文章结构;③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蓝天之下,有蓝天作证,伟岸的人格、高超的手艺得以彰显,猥琐的人格和世俗的思想受到抨击。

(答对三点给8分,答对两点给5分,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
(1)BC(5分) B项,形容顾维钧为光芒四射的星星的不是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而是温源宁;C项,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不是温源宁提到的,且温源宁只是赞美了顾维钧1934年以前的人生经历。

(2)(6分)侧面烘托了顾维钧的人格魅力以及处交才干;(2分)引用当时人物对顾维钧的评论,使得文章更加真实可信;(2分)使文章更加活泼,更具可读性。

(2分)
(3)(6分)尊严方面:顾维钧在前辈们不出面的情况下勇于任事,侃侃而谈,痛陈山东问题的由来以及中国的态度。

(2分)才干方面:顾维钧引用国际法,雄辩论证了山东当归还中国;(2分)顾维钧在各会上展开穿梭外交,在争取山东无望的情况下,他对拒签和约的最终实现起了决定的作用。

(2分)
(4)(8分)提示一:当代青年需要有爱国热情,有报国豪情。

如,其名校毕业,回国效力;
巴黎和会为国争光;在《联合国宪章》第一个用汉字的签字者。

提示二:当代青年做人做学问要有理有据,德才兼备。

举例:英国报刊对他的推崇;学者对他的赞美;巴黎和会上的表现。

提示三:当代青年想要成功,需要尊严和才干的统一。

举例:为国争光;穿梭外交;力拒合约(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观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C(A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贬义词。

B初生牛犊比喻青年人勇敢大胆敢作敢为,是褒
义词。

D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是敬辞)
14.D(A主客体颠倒,应为“使无数网友倾倒”B语序不当,应先造成“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再
“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C句式杂糅,改成“食用前洗净削皮较为安全”或“食用前应该洗净削皮”)
15.B
16.防越报警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集边防警情应急预案处理和边境线报警与营区自我防卫于一体的我国第一套实际应用光纤振动的报警系统。

(5分)
17.示例:
生活没有彩排,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场无法重演的现场直播;
人生没有演习,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次无法重来的真实格斗。

(每个句子3分,其中修辞手法1分,句式1分,句子表意合理1分。

两个句子共6分。

)六、作文(60)
立意提示:从富人和穷人的角度可以提炼出“贵贱之分取决于有无高尚的灵魂,而不是物质的多寡”;从乞丐的角度,可以提炼出“人生的幸福在于本真”。

参考译文:
韦机是雍州万年人。

祖父韦元礼,隋朝曾任浙州刺史。

父亲韦恪,曾任洛州别驾。

韦机,贞观年阅任左千牛胄曹,充当使斋前往西突暗厥。

册立同俄立为可汗。

恰逢石国反叛,道路不通,三年不能返回。

韦机扯裂衣裳记录他所经过的各国的风俗物产,名为《西征记》等到返回后,太宗询问蕃中事情,韦机就献上所撰写的书。

太宗很开心,提拔他为朝中散大夫,多次升迁至殿中监,
韦机在显庆年间任檀州刺史,边远的州县一向没有学校,韦机督促劝勉门徒,创立孔子庙,画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以及古时贤达人物的肖像,并给每幅画像写赞记。

正值契苾何力东讨高丽,军队到达檀州,而滦河泛涨,军队不能前进,韦机供给他们财物和粮食,使他们很多天都不缺少(军队的吃穿用度)。

契必何力全军返回,把这件事情话上报朝廷。

高宗认为韦机很有才能,破格受任(韦机为)司农少卿,兼管东都营田事务,很受信任。

有宦官在苑中犯法,韦机杖罚之后上奏。

高宗赞赏,赏赐绢数十匹,对他说: “再有犯法的,你就鞭打他,不必烦劳上奏”。

上元年间,韦机升任司农卿,管理园囿,建造上阳宫,并且将洛水上的中桥从立德坊偏僻处迁到长夏门街,当时人们称赞这是既省功夫又方便的事。

有个道士朱钦遂是天后所用的人,乘坐驿站车马到东都,所作所为横暴放纵。

韦机囚禁了他,于是就秘密奏报说: “道士假称皇后差遣,依仗权势,臣担心有损皇上清明的名誉,成为祸患的开始。

”高宗特派宦官好言慰问韦机,将朱钦遂流放到边州,天后因此很不高兴。

仪凤年间,韦机因家人犯偷窃罪而受到牵连,被宪司弹颏,罢免了他的官职,永淳年间,高宗前往东都,到芳桂官驿,召见韦机,命令他以平民身份管理园囿。

皇上想要恢复他的官职,被天后排挤而作罢,不久命令他处理司农少卿的事务,韦机却在这时候去世了,韦机有个儿子叫韦馀庆。

韦馀庆官至右骆卫兵曹,很早去世了,韦馀庆的儿子叫韦岳。

韦岳也因有治理才能而著名,武则天时,多次转任汝州司马。

正值武则天到长安。

朝廷召见他做尚舍奉御,随从皇上返回西京,因而召见。

武则天对他说:"你是韦机的孙子,勤勉能干确有家风。

你的家事,朕全知道。

于是询问家人的名字,赞赏慰问了好长时间。

不久委任韦岳为太原尹。

韦岳从来不熟悉武事,坚持推辞边地的任职,由此违背了皇上的旨意,贬任宋州长史,历任海州、虢州刺史,所到之处都扬显威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