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5.2《伶官传序》同步练习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伶官传序》人教版含答案

伶官传序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李存勖.(xù)请其矢.(shì)皆自于人欤.(yú)B.伶.官(líng)盛.以锦囊(chéng)誓天断发.(fā)C.抑.本其成败之迹(yì)仇雠.已灭(chóu)乱者四应.(yīng)D.吾遗.恨也(yí)智勇多困于所溺.(nì)泣下沾襟.(jīn)解析:A项,“矢”应读“shǐ”;B项,“发”应读“fà”;C项,“应”应读“yìng”。
答案:D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负.而前驱负:背着。
及凯旋而纳.之纳:收藏。
B.吾遗恨.也恨:悔恨。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来、本来。
C.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
举.天下之豪杰举:举行。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乃:你的。
岂非人事..哉人事: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
解析:B项,恨:憾恨。
原:推其根本。
C项,举:所有的。
D项,人事:人力所及所为,此处主要指政治上的所作所为。
答案:A3.下列各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析:D项,所以:用来……的。
A、B、C三项的“所以”都是“……的原因”。
答案:D4.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B.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C.及凯旋而纳之(于庙)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解析:B项,“负”后省略的应是“锦囊”。
答案:B二、阅读鉴赏5.阅读文本,完成第5~8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五单元+《伶官传序》+同步练习1+

《伶官传序》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C.此三者,吾遗恨.也恨:愤恨D.及凯旋而纳.之纳:收藏解析:选C C项,恨:遗憾。
2.下列各句中“与”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莫能与.之争D.当与.秦相较解析:选B B项,动词,给;A、C、D三项均为介词,和。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一夫夜.呼B.函.梁君臣之首C.仓皇东.出D.负而前.驱解析:选B A、C、D三句中的名词“夜”“东”“前”在动词前不是作句子的主语,而是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属于名词作状语;B句中的“函”在此用作动词,意为“用木匣子装”。
4.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充得不对的一项是()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B.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于庙)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其)函梁君臣之首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解析:选B B项,应是“负(锦囊)而前驱”。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译文:(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译文:参考答案:(1)以至于割下头发,对天发誓(愿以死报),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2)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己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
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
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倖,四方藩镇..,货赂交行,而景进最居中用事。
庄宗遣进等出访民间,事无大小皆以闻。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同步检测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伶官传序》一、基础巩固1.下面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②及凯旋而纳之凯旋:取得胜利..其:第二人称代词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④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⑤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乐..泣:流泪⑥泣下沾襟.B .①⑤⑥.①②④⑤ADC.①④⑤.③④⑤⑥【答案】 C(凯旋,胜利归来;其,副词,一定;泣,泪水)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仓皇东出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答案】C【解析】 A、B、D三项与例句均是名词用作状语,C项“天下”意为“天下的人”。
3.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一句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C.家祭无忘告乃翁.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答案】 C(C你的;A表判断的副词,是;B于是;D副词,竟然) 4.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答案】D【解析】A、B、C三项中“所以”表示原因,D项中“所以”为“用来……的”之意,表凭借。
5.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各句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智勇多困于所溺7/ - 1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此三者,吾遗恨也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答案】 A(例句与A都是被动句)二、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5单元第2课 《伶官传序》 含答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伶官传序教学目的:1.学习“盛"“告"“困"“于"“其"“之”等文言词语的用法.2。
体会一些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3。
理解作者的思想主题和写作目的;体会围绕中心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作方法.4.体会本文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表现主旨的方法。
教学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教学难点:步步深入的写作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文言教学三读法(自读—译读—导读)学法点拨:整体感知、诵读、点拨、自学、讨论、批注等。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简介作家作品时代背景2、听录音,正音、明读3、熟读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一。
教学导入:同学们,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欧阳修的文学创作风格,体味到了他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洒脱之气。
今天我们将学习欧阳修的另一篇传记《伶官传》的序言《伶官传序》,从中学习他的另一人生观点。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二、作者作品与时代背景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
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
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
诗、词也有很高成就.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
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 欧阳修不但是文学家,他还是一位史学家。
他著有两部史书,一部是与人合编的《新唐书》,一部是《新五代史》。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五单元+《伶官传序》+同步练习2

《伶官传序》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的省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B.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而前驱(之),及凯旋而纳之(于庙)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其)函梁君臣之首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解析:B项,“负而前驱”后面无省略。
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例句:抑本其.成败之迹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D.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解析:例句及A、C、D三项的“其”均为代词,他;B项,其:副词,千万。
答案:B3.下列各句中的“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析:A、B、C三项的“所以”均表原因;D项,“所以”表示“用来……的人或事物”。
答案:D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A.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B.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C.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解析:A项,古指“官职”;B项,古指“人的事情”;C项,古义表原因。
答案:D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5~9题。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
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
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皇后刘氏素微,其父刘叟,卖药善卜,号刘山人。
刘氏性悍,方与.诸姬争宠,常自耻其世家,而特讳其事。
庄宗乃为刘叟衣服,自负.蓍囊药笈,使其子继岌提破帽而随之,造.其卧内,曰:“刘山人来省.女。
”刘氏大怒,笞继岌而逐之。
宫中以.为笑乐。
高考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5单元 伶官传序实战同步练习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一、基础考查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省.所怙吾往河阳省.坟墓B.将成家而致.汝衔哀致.诚C.汝之子始.十岁始.速祸焉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吾独穷.困乎此时也解析:选C。
A项,分别解释为“知道”和“探望”;B项,分别解释为“使……来”和“表达”;C项,都解释为“才”;D项,分别解释为“穷尽”和“处境困难”。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解析:选C。
C项①⑦为指示代词“那、那些”;②⑧人称代词“你的”;③⑤副词,表反问语气;⑥假如;⑨副词,表揣测语气;④⑩人称代词“他、他们”。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C.几何..不从汝而死也D.又可冀其成立..邪解析:选B。
A项,“人事”,古义指人为的原因,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C项,“几何”,古义指多少日子,今义指数学的一个分支;D项,“成立”,古义指成长立业,今义指组织、结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A.足相蹑于其门B.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C.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D.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解析:选A。
例句与A句都是状语后置句,B.为判断句,C.省略句,D.为定语后置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5.2《伶官传序》(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

伶官传序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李存勖.(xù)请其矢.(shì)皆自于人欤.(yú)B.伶.官(líng)盛.以锦囊(chéng)誓天断发.(fā)C.抑.本其成败之迹(yì)仇雠.已灭(chóu)乱者四应.(yīng)D.吾遗.恨也(yí)智勇多困于所溺.(nì)泣下沾襟.(jīn)解析:A项,“矢”应读“shǐ”;B项,“发”应读“fà”;C项,“应”应读“yìng”。
答案:D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负.而前驱负:背着。
及凯旋而纳.之纳:收藏。
B.吾遗恨.也恨:悔恨。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来、本来。
C.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
举.天下之豪杰举:举行。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乃:你的。
岂非人事..哉人事: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
解析:B项,恨:憾恨。
原:推其根本。
C项,举:所有的。
D项,人事:人力所及所为,此处主要指政治上的所作所为。
答案:A3.下列各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析:D项,所以:用来……的。
A、B、C三项的“所以”都是“……的原因”。
答案:D4.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B.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C.及凯旋而纳之(于庙)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解析:B项,“负”后省略的应是“锦囊”。
答案:B二、阅读鉴赏5.阅读文本,完成第5~8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伶官传序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伶官传序》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勖(xù)仇雠:仇人忽微:微小的事B.沮(jù)逸豫:安乐仓皇:匆忙的样子C.襟(jīnɡ)凯旋:胜利从事:官名。
这里泛指一般属官D.伶(línɡ)遗恨:留下的仇恨自然:大自然2.下列各句中“与”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莫能与.之争D.当与.秦相较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其所以..失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契丹与吾约为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乱者..四应,仓皇东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一夫夜.呼B.函.梁君臣之首C.仓皇东.出D.负而前.驱5.下列句子,补出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他)还矢先王,而告以(之)成功B.(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以(之)成功C.(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D.(他)还矢(于)先王(矣),而告以(之)成功(也)二、文段精析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伶官传序》同步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倔起阡(qiān)陌之中盛(chéng)以锦囊
洎(jì)牧以谗诛据崤(xiáo)函之固
B.以三矢赐(sì)庄宗瓮牖(yǒng)绳枢
身死国灭,为(wèi)天下笑约从(zîng)离衡
C.隳(huī)名城逡(qūn)巡而不敢进
国胡以馈(kuì)之仓禀(lǐn)实
D.赢粮而景(yǐng)从销锋镝(dí)
国胡以相恤(xù)方其系(xì)燕父子以组
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解释不对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乃:你的
C.君臣相顾顾:回头看
D.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
3.下列句中的“其”字,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天下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何其衰也
D.请其矢
4.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莫能与之争 D.当与秦相较
5.下列句子,省略成分补得不对的一项是()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B.请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于庙)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其)函梁君臣之首
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
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丝带、丝绳,这里指绳索
B.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壮:雄壮
C.抑本成败之迹抑:或者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身:身体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函梁君臣之首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D.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8.下列句子,不同类的一项是()
A.请矢,盛以锦囊,负面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