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的连贯与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浅析语篇分析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

浅析语篇分析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

浅析语篇分析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摘要:读后续写是高中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语篇分析衔接理论是在语篇建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过程中的衔接关系是基于上下文语境和逻辑关系的。

本文主要通过对语篇分析衔接理论的介绍,分析其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引言二、语篇分析衔接理论的基本原则语篇分析衔接理论是在语篇建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研究上下文语境和逻辑关系之间的衔接关系。

语篇分析衔接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话题连贯原则:文章中每一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话题,并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叙述,以保持文章的连贯性。

2.指代衔接原则:通过适当的代词、词组或者重新提及的方式引入下文的内容,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前文和后文之间的关系。

3.逻辑关系原则:文章中的句子和段落之间应该具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以确保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4.词汇衔接原则:通过使用同义词、上下义词、类比词等方式,使得文章中的词汇能够相互衔接,以保持文章的连贯性。

1.帮助学生理解原文的衔接关系在读后续写的过程中,通过对原文的衔接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逻辑结构和表达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中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之间的衔接关系,揭示出文章的整体逻辑结构和思路,从而更好地进行续写。

2.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推理和构思语篇分析衔接理论可以指导学生在进行续写时进行合理的推理和构思。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原文中的上下文语境和逻辑关系,推测出下文可能会出现的内容和结构,从而更好地进行续写。

如果原文中提到了某个现象或者问题,学生可以根据前文得出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进一步展开下文的内容。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四、结论。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运用的探究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运用的探究

从 以上 分 析 和 目前 语 言 阅 读 研 究 发 展 来 看 。人 们 越 来 越 关 注从 语 篇 分 析 人 手 来 进 行 阅 读 教 学 改 革 。 篇 分 析 理论 要 求 从 语 篇 的 整 体 出发 对 文 章 进 行 理 解 、 教 语 分 析 和 评 价 , 篇 章 为 基 本 教 学 单 位 , 绕 语 篇 的整 体 内 容 讲 解 课 文 、 结 中 心 以 围 总 思 想 和 写 作 技 巧 。 一 理 论 的 运用 在 国 外 已 取 得 良好 的效 果 。 也 正 是 我 用语 篇 这 这

生 的 阅读 能 力无 疑 就 成 为 高 中 英语 教学 的重 点 。 2 语 篇 分 析 理 论 .
语 篇分 析 理 论 是 二 十世 纪 五 十 年代 开 始 发 展 起 来 的 。 国语 言学 家 zH rs 美 .ar i 在 《 篇 分 析 》 15 ) 文 , 创 了 “ 篇 分 析 ” 一 术 语 , 出 :语 言 不 存 在 于 单 语 (9 2 一 首 语 这 指 “
7 O年 代 ,语 言 哲 学 家 G i r e提 出 的会 话 准 则 和 H ̄ia l y的 《 言 功 能 探 索 》 a ia d 语 、H ldy和 H sn的 《 语 的 衔 接 》 l aa 英 推 动 了 语篇 分析 的发 展 。 为今 天 的语 篇 分 析 奠 定 了基 础 。 D eurn e和 D es r 《 章 语 言 学 入 门》 篇 章 语 言 学 史 上 的一 部 重 eB aga d rsl 的 篇 e 是 要的著作。 他们认为 ,篇章应定义为满足 7个组篇标准 的交 际事 件。 “ 若其 中任何 个 标 准 被 认 为 没 有 得 到 满 足 , ‘ 章 ’ 不 具 备 交 际性 。 具 备 交 际 性 的 ‘ 该 篇 就 不 篇 章’ ‘ 为 非篇 章 ’” 章 是 构 成 语 篇 的 一个 单 位 。 。篇 他们 所 说 的 7个 标 准 分 别 是 : 衔

浅析语篇分析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

浅析语篇分析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

浅析语篇分析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语篇分析衔接理论是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理论,它主要研究语篇中元素之间的连接和衔接关系。

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语篇分析衔接理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文并进行合理的续写,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语篇分析衔接理论的基本概念、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特点以及语篇分析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来进行浅析。

一、语篇分析衔接理论的基本概念语篇分析衔接理论主要包括语篇结构、语义衔接和语用衔接三个方面。

语篇结构是指语篇的组织形式,包括段落结构和句子结构;语义衔接是指语篇中词语和句子之间的意义关联关系;语用衔接是指语篇中的语言表达与语言功能之间的联系。

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语篇的连贯性,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篇的内容。

二、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特点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是指考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之后,根据所读文章的内容和语言风格,进行合理的续写。

这种考察方式既考察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考察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由于考生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续写,所以他们需要理解原文的语篇结构、语义衔接和语用衔接关系,并能够在续写中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

三、语篇分析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1. 语篇结构的衔接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考生需要理解原文的段落结构和句子结构,从而在续写中保持语篇的连贯性。

语篇分析衔接理论能够帮助考生理解原文的结构特点,并在续写中进行类似的组织,使得续写的内容能够贴近原文,同时保持自己的思路和观点。

3. 语用衔接的恰当运用语用衔接是语篇中的语言表达与语言功能之间的联系,考生需要在续写中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手段和语言功能。

语篇分析衔接理论能够帮助考生理解原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功能,从而在续写中恰当地运用相关的语言表达手段和语言功能,使得续写的语言更加地得体和自然。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语篇分析理论是英语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对语篇结构、逻辑关系和上下文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意义。

本文将从语篇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实践研究的价值以及具体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语篇分析理论的概念和重要性语篇分析理论是研究文本(文章、段落等)的整体结构和意义的一种方法。

它关注的是在一篇文章中以句子为单位的意义关系,通过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衔接手段等来揭示整个文章的意义。

语篇分析理论强调文本的整体性和整体驱动,并且注重读者与文本的交互作用。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理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意义,提高阅读效果。

其次,语篇分析理论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语篇的结构、逻辑关系和上下文的分析,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阅读策略,例如主旨句的寻找、关键信息的捕捉、单词猜测等。

同时,学生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和思考,解决文章中出现的问题。

最后,语篇分析理论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语篇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能够辨认和理解一些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句子的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也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实践研究的价值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践研究语篇分析理论具有一定的价值。

首先,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实践研究语篇分析理论,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分析语篇结构和逻辑关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提升阅读能力。

其次,对于教师来说,实践研究语篇分析理论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改善教学效果。

通过实践研究,教师可以发现语篇分析理论在不同学生中的应用情况,从而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改进。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实践研究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语篇分析元素,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施方法实践研究语篇分析理论时,可以采用以下几个实施方法。

1.教师引领分析思路。

语篇衔接连贯理论在高三英语限时阅读中的应用与实践

语篇衔接连贯理论在高三英语限时阅读中的应用与实践

语篇衔接连贯理论在高三英语限时阅读中的应用与实践摘要从高三英语课堂教学来看,学生的限时阅读能力较差,其原因是学生对语篇衔接连贯理论所知甚少,无法通过语篇衔接连贯捕捉篇章的重要信息和通过它领会阅读理解材料中的主旨。

因此,选择两个班级开展语篇衔接连贯理论在限时阅读的应用教学实验。

本研究在开展之前,对温州市龙湾区永强中学高三学生限时阅读能力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总结目前高三英语课堂中阅读教学的问题和原因。

此外,在实验班和控制班的100名学生进行前测。

历时两个月的实验,在此期间实验班采用语篇衔接连贯理论指导阅读教学。

最后,开展后测来检验学生限时阅读能力是否提高。

分析对比前测和后测,本研究表明实验班的英语综合能力和限时阅读能力都有提高。

因此,语篇衔接连贯理论在高三英语限时阅读中具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可供高中教学参考。

关键词语篇衔接连贯,英语限时阅读,应用,实验 v ABSTRACTIn Senior Grade Three English classroom, students’ timed reading ability is quite poor,partly because students have little knowledge about text cohesion and coherence, and can’tcapture important information by means of text cohesion and coherence and get the gist inthe reading material. Hence, an experiment on teaching cohesion and coherence theory inEnglish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wo classes in the hope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In this study, an investigation of Senior Grade Three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bilitywas conducted before the experiment, by a questionnaire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the survey,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Senior Grade Three English classroom wereanalyzed and summarized. Besides, a pre-test was administered on 100students, one class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other as the control group in Senior Grade Three ofYongqiang Middle School of Longwan, Wenzhou. Then a two-month experiment wasconducted in experimental group, during which a series of activities stimulating text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reading materials were perform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Finally a post-test was administered to observe whether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isimproved.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the studyshows that both the English comprehensive proficiency and timed reading ability of theexperimental group have been improvedTherefore text cohesion and coherence plays an role in timed reading of Senior Threeand the study sheds some light on teaching reading in Senior English classroomKey words: text cohesion coherence, English timed reading, application, experimentvi目录摘要..vABSTRACTvi目录vii第一章引言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1.3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问题..31.4 论文的结构3第二章国内外语篇衔接连贯理论综述5 2.1衔接连贯理论..52.1.1 语法衔接52.1.1.1 照应.52.1.1.2 替代.62.1.1.3 省略.62.1.1.4 连接.62.1.2 词汇衔接72.1.2.1 复现关系72.1.2.2 同现关系82.1.3 连贯.82.1.3.1 局部连贯82.1.3.2 整体连贯92.2 国内外语篇衔接连贯理论92.2.1国外语篇衔接连贯理论的发展.92.2.2国内语篇衔接连贯理论的研究.92.3 衔接连贯理论与高中阅读教学.102.3.1阅读教学模式..102.3.2衔接连贯理论与高中阅读教学11第三章高中英语限时阅读现状与原因..133.1 高中英语限时阅读的现状..13vii 3.2 高中学生限时阅读理解存在的问题分析..133.2.1 较少利用衔接连贯猜测生词.143.2.2 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对衔接的应用不足..143.2.3 缺乏全面结合衔接连贯理论分析阅读材料.153.3 高中学生限时阅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63.3.1 学生个性能力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163.3.2 学生阅读习惯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173.3.3 教师教学方法对限时阅读理解的影响..17第四章研究方法..194.1实验的目的194.2 实验设计.194.3 实验对象.204.4 数据收集.204.4.1 问卷调查..204.4.2 阅读理解测试.214.5 数据分析.21第五章实验过程..235.1 阅读教学中“照应”的应用.235.2 阅读教学中“替代”和“省略”的应用..24 5.3 阅读教学中“连接”的应用245.4 “局部连贯”和“整体连贯”的应用.255.5 限时阅读基础训练..275.6 限时阅读强化训练..295.7 教案..31第六章数据分析和讨论..356.1 学生英语水平前测数据分析356.2 学生限时阅读前测数据分析366.3实验班、参照班英语水平前后测数据分析.37 6.4 实验班限时阅读前后测数据分析..386.5 实验班与参照班限时阅读后测数据分析..39 viii6.6 讨论..40第七章结论427.1.结论..427.2 对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启示427.3 局限性437.4 结语..43参考文献44附录1 调查表51附录2 成绩表53附录3 后测卷55附录4 阅读文章.63致谢.66ix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阅读理解作为各种考试的必备题型,在中考、高考、英语过级考试等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常用的考察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一种测试手段。

梁馨:浅谈语篇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梁馨:浅谈语篇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梁馨:浅谈语篇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发《幸福》教育科学版21年1月刊浅谈语篇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高级中学梁馨邮编:124000写作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学生写作技能的高低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与未来工作中用英语进行书面交流能力的高低产生巨大影响。

随着新一轮课改高考改革的热潮,写作更是变成了重中之重。

改革后的高中英语作文比重加大,由原来的一篇应用文写作变为两篇文章写作,其中读后续写是辽宁学生之前从未接触的写作新题型。

该题型是一个由语言输入,整合转向语言输出的复杂过程,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

然而,高中生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很多问题:文章结构松散、逻辑欠严密、语义不连贯。

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逻辑思维、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

语言知识指词汇、语法等句子层面的知识。

写作技巧主要指“语篇能力”层次上的内容,如,写作文体、段落构成和篇章构成等方面的知识。

高中生语篇连贯性差主要是由不善于使用衔接手段的因素造成的,即没有把文章看成一个前后衔接的整体,不具备语篇意识。

因此,针对这一情况,高中英语教师应将语篇衔接连贯理论恰当地渗透到高中英语写作中,以便为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显著优化创造条件。

本文就语篇衔接连贯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二十世纪中叶,语篇分析理论引入国内,该理论认为语篇是由句子组成的完整语言材料,是由一个或几个语段组成的。

语篇分析的要是总的来说,包括如下内容:一是衔接手段。

衔接手段包括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即词汇复现和词汇同现。

这种形式的衔接被称为形连。

二是连贯。

连贯是基于语篇层面,通过逻辑推理来达到语义链接是无形的网络,称为意连。

学生写英语作文时,句与句之间和段落间正是由于缺少衔接手段,文章给人一种跳跃、不连贯的感觉,从而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

而有些学生的作文中还出现了一连串的流水句,影响了文章的质量。

本文就怎样把语篇衔接连贯理论运用在高中英语写作中提出几点浅见。

衔接理论在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应用

衔接理论在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应用

衔接理论在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应用江西省高安中学袁金秀在广大师生看来,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虽然如此,在现在的英语阅读中有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学生大多只重视对英语文章在意思上理解,而对语篇结构表现得很不重视,在阅读中大部分学生很少对它进行分析与思考,对词汇、句型与连接词语对语篇衔接所起作用也是这种情况。

不少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都显示:语言衔接的应用能够直接启发与指导语言教学工作,特别是在训练学生对英语的阅读能力上。

一、在英语教学中的阅读理解与衔接理论从阅读的实质上说,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同时也在进行着语言交流,学生可以从文章的表层信息中来获得作者的意图。

从衔接理论上说,交际有明示和推理两个部分,阅读者与听话者都会或者说需要用明示部分去获得作者或说话者更深一层次的意思。

文章材料其深一层次的隐含意义才是读者和作者更看重的部分。

所以阅读理解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在训练推理思考能力,它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认知性。

在进行英语文章阅读时,不仅要读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还要尽可能理解作者的意图也就是它的真实意向,然后学生可以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字面意思进行加工,从而方便进一步思考和推理。

在对高中英语进行阅读理解时,找到合适的衔接点对获得成功会起很大的影响。

人们在认知时衔接起着较好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在认知新事物过程中一般都会通过有关的衔接信息来思考,在此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关注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然后以此为判断标准来分析信息。

在对英语进行阅读理解时,该判断标准就是衔接原则,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英语文章中问题的衔接都是较好的衔接,学生可以通过使用文章材料和语境假设来找到较好的衔接点。

在衔接点较为合适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得到最佳语境效果,达到对英语文章较好的理解与掌握。

二、在高中英语的阅读理解中衔接理论的应用阅读理解不是简单的对于文章信息的传递和仅仅是读者对文章信息的接受过程,从心理认知上说它有复杂性特点,影响该过程的因素有很多。

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中的应用

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中的应用

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6-21T01:10:26.288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4期第56卷作者:徐燕鸿[导读] 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英语阅读,在缺乏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情况下,英语阅读就变成一种重要的语言输入方式。

徐燕鸿重庆市长寿第一中学校摘要: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英语阅读,在缺乏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情况下,英语阅读就变成一种重要的语言输入方式。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课的课时安排最多。

然而,目前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注重词法、句法,忽视语篇阅读等方面,这就导致了高中生英语阅读水平较难得到提高。

语篇分析理论够让学生通过真实的语篇语境,了解和掌握语篇衔接手段以及语篇的篇章结构,从而提升其英语阅读水平。

关键词:语篇分析;阅读理解;高中英语引言:大多数高中生获取与英语相关的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英语阅读,同时阅读也是绝大部分高中生提升自身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由此可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英语阅读的教学则过于模式化,忽视了语篇的产生和理解的过程。

因此,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深入分析语篇理论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帮助学生改变阅读习惯,逐步提高阅读水平。

一、当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1、内容浅显,价值不大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些教师偏重于程序化教学过程,不注重对语篇对话内容的深入分析和讲解。

大多数教师非常重视语篇会话中的语言知识,但教学方式却脱离了语篇会话的语境,单单只注重对文章表面意思的理解,而忽略了对语篇会话语境中的深层意义的探究。

同时,当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会话段落大意时,未能很好的引导学生把学习的关注点放在语篇中句子之间逻辑上的衔接以及上下段落之间的连贯性。

2、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教育效果不好新时期的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但目前大多数教师的传统阅读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在实践中注重语言知识教育,忽视了整体语篇对话式阅读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篇分析的连贯与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作者:韩飞
来源:《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07期
【摘要】语篇的连贯与衔接是语篇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要素,这也是教师在进行文章的阅读教学时需要重点关注的两个方面。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灵活的应用语篇分析的连贯与衔接理论来展开文本教学。

这不仅能够让文章的分析更为清晰与透彻,这也会帮助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语言根基,让大家能够对于这门语言有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语篇连贯与衔接
1. 对于语篇文化背景的描述
对于语篇的连贯性与篇章衔接的分析首先应当在特定的背景下展开。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让学生们对于篇章的创作背景以及文章后涵盖的文化要素形成具体的认知,这会在语篇分析时起到很好的辅助功效。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着具体的创作背景,有的文章后的文化要素还非常突出。

这些都是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需要重点把握的要素。

只有对于语篇的文化背景有良好的认知,学生才能够更为准确而深入地领会文意,阅读教学才能够收获更好的成效。

本文将以模块3 《Unit 2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为例。

首先,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大家对于语篇的文化背景展开相应探究。

这个语篇的话题“汉字”是学生熟悉的,然而汉字的发展是学生陌生的内容。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汉字入手,和学生谈谈这些汉字是从何而来的,是怎样演化成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从一方面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图式,教师也可以谈谈其他的汉字,从另一方面扩充学生的背景知识,为下一步语篇的理解做好准备。

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教学准备工作,学生只有对于文章的创作背景有一定认识,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展开对于语篇连贯性与衔接性的分析,进而更深入地体会文意。

2. 对于语篇语言情境的描述
在展开语篇的连贯性与衔接性的分析时,首先,应当对于语篇的语言情境的描述进行分析,这是从一个抽象的层面分析语篇的连贯与衔接的过程。

对于整篇文章的语言情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与感知,这不仅是让学生从整体层面获知文意的方式,这也会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文章的连贯性与衔接模式,并且能够让大家对于整篇文章的结构形式一个基本认识。

同时,从文章的语言层面来感知篇章的连贯性与衔接方式也是一个必要的阶段,这将会让学生对于篇章的整体语言风格以及文章的文体有清晰的认识,这些对于文本阅读将会是很好的辅助。

本文谈到的整篇文章描述的是汉字的发展,汉语不同于西方语言在于汉语使用汉字来代表一些想法、事物和行为。

教师可以引导大家从语言的范畴、基调等来展开对于整篇文章的语言情境的分析。

对语篇的情景语境进行描述以后,教师可以进一步与学生讨论语篇产生的情景语境对语篇的影响。

例如,在话语基调中,笔者可以与学生讨论一般说明文应该怎么写。

会有什么样的层次,一般采取怎样的结构。

像本文中的总分总结构是非常常见的结构,要细致地描述被描述的物体,文中经常会出现细节描写,如本文中仓颉的故事。

这些都是很值得分析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究将会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整篇文章的连贯性与衔接性,进而深化学生对于篇章的理解与体会。

3. 对于语篇结构衔接的分析
语篇分析的连贯与衔接当然离不开对于整篇文章的结构的分析,这也是从细处来分析文章的连贯性与衔接方式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段落或者是相连的几个段落让学生来体会语言间的连贯与衔接。

尤其是要让学生找到文章衔接的一些基本方式以及重点语句。

这些都是分析整篇文章时非常重要的信息,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篇章连贯与衔接的教学素材。

这篇文章从衔接关系上讲,整个语篇是平行型推进程序。

整个语篇都是以Chinese character或Chinese writing为主位的,每一个小句的主位相同,述位变化。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大家通过主位推进程序来了解各个成分和部分之间的衔接,了解语篇的发展程序,还要了解语篇的组织原则和规律,发现此种类型的语篇的典型结构和组织方式。

这些都是语篇分析时的教学重点,对于这些核心内容的把握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于篇章连贯性与衔接性的分析,并且促进学生对于文意的理解与体会。

4. 结语
语篇分析的连贯与衔接理论能够很好地为高中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引作用。

在进行语篇的连贯性与衔接性的分析时教师可以逐层深入地展开。

首先,要让学生对于文章的创作背景以及文章中包含的文化要素有所体会,这是语篇分析的前提。

随后,教师应当引导大家从整体层面来感知语篇的语言情境,帮助大家从整体上感受篇章的连贯与衔接。

最后,可以深入到文章的结构中来体会文章的结构设置,这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篇章的连贯性与衔接性。

[1] 彭静. 语篇翻译中的衔接[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2] 严轶伦. 基于知识解析体系的语篇综合分析模式[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