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XZC系列偏心弹齿式苗间锄草机的研究与设计
除草机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DI S P L AC EMEN T STEP=l S UB = 2
ANS YS MA Y 2 9 2 0 1 5 1 O : 3 9 : 5 7
F R E Q = 3 0 4 . 2 5 8
D
械结构 的各 阶主要模态 的特性 ,从而有效地避免振 动 , 同时 可 以 为 优 化 设 计 提 供 参 考 。本 文 通 过 B L O C K L A N C Z O S求 解 出除草 机机 架 的前 5阶模态 。 在模态分析时 ,首先把除草机的机架 三维模 型 转化成 I G E S格式 ,然 后 导 人 到 A N S Y S软 件 中 进 行
模 型检 查 和 网格 划 分【 5 I , 如图 3 所示 。
D
( b) 2阶 振 型
A NS Y S MAY 2 9 2 O l 5
1 0: 4l : 22
( c ) 3阶振型
叫 州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一
ANSYS
MA Y 2 9 2 O l 5 1 O : 4 2 : 2 0
动特性 , 将机 架模型导入到 ANS YS软件 中进 行模 态分析 分析 , 得 到 了除草机机 架的各阶振 型。研究结果 为进 一步优化 结构提供 了理论参 考。 关键词 : 除 草机 ; 三 维建模 ; 机架; 模 态分析
中图 分 类 号 : ¥ 2 2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5 4 5 X ( 2 0 1 7) 0 3 — 0 0 2 7 — 0 2
《 装备制造技术 ̄ 2 0 1 7 年第 0 3 期
除 草 机 的设 计 与 有 限 元分 析
姚鹏 华 1 , 2 , 刘 朋1 , 2 , 姚 智华 。
提高割草机效率的创新设计研究

提高割草机效率的创新设计研究割草机作为家庭草坪管理工具的重要设备,其效率直接影响着草坪的整洁程度和家庭园艺的效果。
本文将针对提高割草机效率的创新设计进行研究,并以提高割草效率为核心,从多个方面进行讨论与分析。
首先,为了提高割草机的整体效率,我们可以从提高割草机的切割性能入手。
通过优化刀片的设计,提高刀片的切割效率和割草效果,可以让割草机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割草任务。
同时,可以采用可调节高度的刀片,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草坪,进一步提高割草机的适应性和效率。
其次,在提高割草机的移动性和操作性上进行创新设计也是非常关键的。
传统的割草机通常需要人工推动,而这种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采用自动驱动的割草机,借助电动或自主操控技术,实现割草任务的自动化操作,提高割草效率。
此外,可考虑加入便携式操控装置,如遥控器或手机应用程序,让用户能够通过远程操控割草机,提高操作便捷性和割草效率。
另外,割草机的能源来源也是影响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传统的割草机多采用燃油作为能源,但燃烧产生的废气污染环境且噪音较大。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使用电池、太阳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来驱动割草机,如此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割草机的使用效率。
此外,割草机的维护和保养也对提高割草效率至关重要。
一台良好的割草机需要定期保养和维修,以确保其切割性能和机械部件的正常工作。
因此,我们可以设计割草机的维护和保养提示系统,提醒用户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保证割草机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进一步提高割草效率。
在设计割草机的同时,考虑到用户的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
用户希望割草机不仅能够高效割草,还要方便使用和携带。
因此,我们可以设计折叠式割草机,方便用户收纳和携带。
此外,还可以增加割草机的功能,如添加吸尘器功能,使其能够同时清理草坪上的落叶等杂物,提高使用的多功能性,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割草效率。
另外,割草机的安全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保障用户的安全,设计割草机时需要考虑到安全保护装置的设计,如刀片的防护罩或切割停止装置等。
割草机的设计分析

割草机产品设计分析工设0921 陈璐 06号一、定义:割草机是切割牧草作物的机械产品。
二、发展史:19世纪以前,人们手握长柄大镰刀来割草。
这是一种费力活,而且需要把草弄短的许多技能。
一个名叫托马斯·普拉克内特的英国工程师是第一个想出制造割草机的人。
他在1805年英国人普拉克内特发明了第一台收割谷物并可以切割杂草的机器,由人推动机器,通过齿轮传动带动旋刀割草,这就是割草机的雏形。
获得了第一台割草机的发明专利。
那是一台装有环形刀身的笨重机器,而且运转不很理想。
其他发明家看到普拉克内特的机器后,认为他们能够干得更好。
最成功的是埃温·巴丁。
他是一家纺织厂的工程师,从工厂的某一机械上获得了关于割草机机械结构的想法。
他在1830年制造的割草机取得了滚筒剪草机的专利,它已经非常类似于今天使用的那些机器。
1832年,兰塞姆斯农机公司开始批量生产滚筒式割草机。
1902年英国人伦敦恩斯制造了内燃机作动力的滚筒式割草机,其原理延用至今。
三、工作原理:总的来说割草机的工作原理是由二冲程汽油机然后通过离合器带动传动轴,再由传动轴在带动圆盘刀片。
切割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与谷物收获机械的切割器基本相同。
所用刀片有光刃和刻齿刃两种,一般采用光刃动刀片。
割刀传动装置也和谷物收割机类似,多采用偏置式曲柄连杆机构和摆环机构。
由于牧草生长密度大、含水率高,动刀的平均速度高于谷物收割机,一般为1.6~2.0米/秒。
切割器提升装置一般由液压系统操纵,提升迅速、方便,能保证切割器对复杂地面的适应性。
安全装置主要是保证传动装置和切割器的安全。
对作业速度较高的割草机,一般采用脱钩式安全装置。
当切割器阻力过大时,安全装置即自动脱钩,切割器向后摆动,同时切断切割器的动力。
有的割草机的割刀传动装置采用木制连杆或胶带传动方式,在超负荷时连杆折断或胶带打滑,以保护其他传动零部件和切割器不遭损坏。
挡草装置通常是装设在切割器两端或外端的挡草板,其作用是将割下的牧草向切割器中部推移一段距离,留出供下一行程拖拉机轮子通过的通道,避免或减少对已割牧草的碾压。
家用低碳环保割草机的研究和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昆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家用低碳环保割草机的研究和设计子课题题目所属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年级2009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摘要割草机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成为农、牧、园艺等行业的必备机械,但是适合面积小、形状不规则的地形操作的割草机却很少,为此,在研究我国大部分割草机的基础上,设计了简单的三轮往复式割草机,其特点是结构简单、轻便、工作座位可调,本文介绍了三轮骑行式割草机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传动机构的传动比等相关的计算。
实验结果表明,该机构具有操作容易、使用和携带方便、低碳环保、对空气和环境无影响等特点。
关键词:家用;低碳环保;割草机AbstractThe mower has more and more become essential in today's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animal husbandry machinery, gardening and other industries, but for small size, shape irregular terrain operation mower rarely, therefore, based on the majority of the mower in China,designed three reciprocating mower is simple,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ight, work the adjustable seat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transmission tricycle riding mower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transmission ratio and related calcul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sm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y operation, convenient use and carrying,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o influence on the air and the environment. Keywords: household; low carbon; lawn mower目录第一章绪论 (1)1.割草机的发展历史 (1)2.我国割草机的发展 (1)2.1 发展状况 (1)2.2存在问题 (2)2.3推移式割草机的使用 (2)3.割草机原理方案选择 (3)4.低碳环保割草机的结构分析 (5)4.1割草机刀片结构分析 (5)4.2割草机驱动装置分析 (5)第二章本项目的创新设计思路 (6)1.驱动装置创新设计思路 (6)1.1合理传动比保证行走与割草相对合理 (6)1.2脚踏板机构 (6)1.3凸轮机构 (7)1.4可升降座位 (8)2.割草部分的创新设计思路 (8)2.1铰链机构与凸轮机构相互间力的传递 (8)2.2刀具部分运动创新 (9)第三章确定设计目标和要求 (9)1.割草机割草的基本要求 (9)2.割草机的设计目标 (10)第四章各零部件的分析及其计算 (11)2.割草机传动部分设计 (11)3.齿轮传动的类型 (12)3.1齿轮传动就装置形式 (12)3.2大、小齿轮的计算 (12)3.3 齿轮的材料选择及其热处理 (15)3.4 普通碳素钢制齿轮的热处理方法 (15)3.5 齿轮精度的选择 (16)3.6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17)3.8割草机行走轮的设计 (19)3.9割草机割草机构的设计 (21)4.刀片材料的选择 (21)5.轴的概述 (23)第五章总体工程图 (25)1.割草机的总体方案设计的工程图 (25)1.1总体方案设计 (26)1.2割草机传动部分设计的零件图样 (28)参考文献 (30)总结与心得 (31)谢辞 (33)第一章绪论1.割草机的发展历史在割草机问世之前,草坪的修剪主要工具是镰刀,放牧牛羊也是保持草地平整的重要方法。
弹齿式苗间锄草机的改进设计

以在 机架 上 调整 , 以适 应作 业 时不 同垄 距 的需要 。
2 传 动 系统设计
传 动 系统 如 图 3所 示 。地 轮 是 驱 动 轮 , 力 由地 动 轮 经左 右两 侧 主传 动 链 分 别 传 动 前后 弹 齿 机 构 总 成 中的 封 闭齿 轮 箱 ; 内装 有 一 对锥 齿 轮 , 后 经小 锥 箱 最
紧凑 、 整方 便 、 应 性 强和 伤苗 率 低等 特 点 , 合 于豆 类作 物 的苗 问机 械锄 草 。 调 适 适
关键 词 :苗 间锄 草 机 ;弹齿 ;作业 效 果
中 图分 类 号 : s 2 . 5 24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1 0 1 8 2 1 0 0 0 0 0 3— 8 X( 0 0)2- 1 7- 3
作者简介 :刘 天 祥 ( 9 1一) 男 , 宁 东 沟人 , 教 授 ,( 17 , 辽 副 E—ma ) i l
xa 0 @ sn . o in 2 i a c n。
图 2 传 动 配 置 图
F g 2 T a s s i n— c n g r t n g a h i . r n miso o f uai rp i o
式苗问锄草机的总体结构 、 主要工作部件和传动系统
的设计进 行 了论述 , 同时 对该 机 具 的作业 效 果 进 行 了
分析。
收 稿 日勰 :2 0 0 0 9~ 3—2 6
பைடு நூலகம்1 左侧地轮 .
2 左传动链 .
3 后偏心盘弹齿机构总成 .
5 右传动链 . 6 右 侧 地 轮 .
4 前偏心盘弹齿机构总成 .
农田除草机的结构设计大学论文

摘要由于早期研究的的松土锄草机在工作过程中,对中耕作物苗带松土和锄草比较艰难、埋苗率高并且工作速度低、损坏苗严重、苗间草清除不干净而且化学除草对当今大自然造成的污染比较恶劣,并且对动物和植物带来的危害存在着巨大的问题,所以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新型除草机械,名为中耕松土梳苗锄草机。
该机器是按照组合直立梳齿为主要运作部件,运用作物根茎与杂草根茎发生长差别大的特点,再对作物进行规律的的打理,得到松土锄草的成果,同时要进行规律的中耕。
在本文里对此机器的总体设计、梳齿机构的尺寸和传动结构,以及它们的运动规律等惊醒了分析,得到了机器作业质量的分析结果。
梳齿式除草装置可以进行的功能有许多。
如:它是多动能中耕以及全方位松土除草复式作业机。
该机器不仅可以除掉苗间杂草(生长期),并且可以保持土壤水分充足,为农作物的稳定产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生长期的农作物和杂草的根系在土壤内的深度不同,因此梳齿式苗间松土锄草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锄草齿在杂草的根系层做出网格状运动来锄去杂草。
为此,从锄草作业的缺陷出发,分析了当今国内外田间锄草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化学除草技术与机、电、光等技术的结合情况;通过与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先进锄草技术的比较,分析了我国锄草技术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了锄草技术的发展趋势。
栽植技术是作物争取农时、提高复种指数、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采用机械栽植是提高移植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
国外已广泛采用机械化移栽方式。
国内目前研制出的移栽机具都是人工喂苗的半自动移栽机。
我这次毕业设计就是导管式栽植机。
通过查阅有关的资料,对国内外旱田移栽机械现状、水平及我国在旱地栽植机械方面的研究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其工作原理,并针对目前国内现有育苗移栽机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我国育苗移栽机械的几点建议。
同时重点对钵苗移栽机的钵苗喂入机构移载机总体设计等进行分析,实现该机系列化的目的。
现在我国的农民趋于老年和妇女,劳动力低,这样发展农业机械化更是事在必行。
3ZCS-7型复式中耕除草机的设计

0 引 言
我 国的东 北 、 部 及 新 疆 地 区 是 粮 食 主 产 区 , 西 这
关 键 。另 外 , 应 的深 松 、 肥 和 覆 土 项 目也 起 着 重 相 施
要 的作用。为此 , 设计 研发与大功率拖拉 机配套 的复
式 作 业 中耕 除草 机 械 有 着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定 会 推 必 动 我 国粮 食 生 产 登 上 新 台 阶 , 动 农 业 现 代 化 和 社 会 推 主义 新农 村 建 设 。
农业作业项 目中的中耕作业对农作物 的生长及产 量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 中的除草 一项更为 其
机 采 用 垂 直 旋转 弹齿 式 除 草 装 置 实 现 作 物苗 间 除草 , 时采 用 单 元 组 的 随 行 导 向 限 深 仿 形 技 术 及 抖 动 式 高 性 能 同 的排 肥 装 置 , 够 一 机完 成 行 内与 行 间 除 草 、 松 、 深 施 肥 和 中耕 等作 业 , 少 了 田间 作 业 次 数 , 能 深 侧 减 降低 了 作 业 成
些地 区耕地 集 中连 片 , 别适合 集约化 、 特 规模 化和 大
机 械化 作 业 。但 是 由 于 我 国农 业 机 械 化 发 展 长 期 积
累 的各 种 矛 盾 , 在 制 约 粮 食 种 植 水 平 和 产 量 的 提 仍 高, 主要 存 在 农 业 装 备 技 术 水 平 低 、 业 劳 动 生 产 率 农 低 、 食 生 产 成 本 居 高 不 下 和 种 粮 收 益 不 高 等 问题 , 粮
草对农作物的农药残 留 , 提高作 物的有机 质含量。该 机 的研 制是 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 推 广 实 施 中 出现 的 新 技
水田株间除草机械除草机理研究与关键部件设计

水田株间除草机械除草机理研究与关键部件设计陶桂香;王金武;周文琪;牛春亮;赵佳乐【摘要】针对现有水田株间除草机伤苗率高等问题,进行机理分析和改进设计,采用左、右2组弹齿盘对称安装,通过软轴带动除草弹齿盘旋转,完成除草功能.通过对除草关键部件弹齿盘的运动学和水田植物(水稻稻苗和稗草)的强度分析,建立了弹齿盘的运动学模型以及水田植物的受力模型、应力模型.通过水田植物的应力模型分析,建立了水田植物的强度条件,并根据水田植物(水稻稻苗和稗草)的物理特性、弹齿盘基本参数,获得了除草盘转动角速度、弹齿数量的取值范围,并通过室内土槽试验确定了弹齿盘转动角速度为25.1 rad/s、弹齿数量为5.通过田间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除草率为80%、伤苗率为4.5%,均达到了农艺技术指标的要求.【期刊名称】《农业机械学报》【年(卷),期】2015(046)011【总页数】7页(P57-63)【关键词】水田;除草弹齿盘;株间;机理;设计【作者】陶桂香;王金武;周文琪;牛春亮;赵佳乐【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30;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大庆163319;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24.1+41有机水稻在生产中完全不使用农药、除草剂等[1-4],因此水田除草是有机水稻生产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水田除草机械的研制是解决有机水稻除草的关键。
水田除草机械主要完成2方面的功能,即行间除草和株间除草。
在行间机械除草方面,出现了各种型式的保护性耕作农机具,如旋转锄、齿形除草耙、各种形状的除草铲和篮状除草装置等;在株间除草机具方面,提出了指形除草机、扭杆除草机和刷状除草机等机具[5-9]。
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株间除草机械,目前株间除草主要工作部件型式有旋转锄式、水平圆盘式、垂直圆盘式、锥形圆盘式、轻耙式、链齿式等[10-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虽然政府的专项资金有限 不是决定性因素 但补助资金对于启动市场 引导农民发展玉米机收 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 加强农机和农艺的有 效结合 组织开展跨区域流动作业 规范玉米机收 市场也是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 3 科研 设计及生产单位应从农民和农 艺的实际要求出发 加强玉米收获机械的设计试验 和定型工作 提高其经济性 适用性和可靠性 要 借鉴国外先进技术 使国产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性能 不断得到提高 虽然现有许多农机生产企业都在开 发生产玉米收获机械 但未来的市场属于那些精益 求精 注重性能和产品质量的厂家 同时 搞好售 后服务 解决农村经营户的后顾之忧 保障机械连 续作业和提高机械生产率也是十分重要的举措 要 使农民感到购买玉米收获机同样也是一条致富的好 途径 综上所述 发展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应注重市 场的区域性 阶段性需求 同时 制定优惠的购机 政策 加强政府的扶持和组织 开发高性能 适应 能力强的玉米联合收获机 是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市 场向前发展的关键
2001 年 5 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2 期
3XZC 系列偏心弹齿式苗间锄草机的研究与设计
郭占斌 1 段宝林 2 赵 妍 3 刘天祥 1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工程学院 黑龙江 密山 158308 2.佳木斯市松江纸业有限公司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3.黑龙江省农副产品机械化研究所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4 [摘 要] 针对早期研制的锄草机在使用中伤苗严重 苗间草锄不净以及药物灭草对动 在危机等问题 育差异大的特性 植物带来的影响和潜
1 总体结构
3XZC 系列偏心弹齿式苗间中耕锄草机集锄 草 深松 培土功能于一体 整机单组联接 单组 传动 单组仿形 单组调整 根据机架的不同 可 配置成 2 4 8 行等 由地轮经链条传递动力 现 以具有代表性的 4 行为例做以介绍 整机结构如图 1 所示
距可调 以适应不同垄距的需要
2 工作部件设计
h =2 R v /( Z B sin β =2 D v /( Z u u)
tg α ) 动力由地轮经链 最后经小锥齿轮
Vp
3 传动系统设计
地轮是驱动轮也是仿形轮 条 节距 t =15.875mm 装有一对锥齿轮 20 齿/12 齿 传动至封闭齿轮箱 箱内
Vm
将动力传至主辐盘 该传动机构将工作部件的线速 度控制在 2 5m/s 以防止弹齿线速度过大 打折 禾苗 反之线速度过小 锄草能力下降 传动装置 简图如图 4 所示
件 采用双轴式 在垄两侧做相对旋转 弹齿的轴
[收稿日期] 2000-11-24 [作者简介] 郭占斌 1967-
男 山东莱阳人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讲师 硕士 主要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61 -
2001 年 5 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2 期 B 梳齿斜线长度
R 偏心盘半径
9
悬挂架 2.平行四杆机构 3.中间梁 4.偏心盘 5.连杆 6.中心轴 7.培土铲 8.弹齿 9.传动齿轮 10.地轮 11.平衡弹簧 图 1 锄草机结构简图
该机采用螺杆式深松调节机构调节耕深 齿入土深度为 1 4cm
弹齿是该机的主要工作部
Vm 机车前进速度 H 偏心盘中心到地面的距离 A 梳齿直线长度
2.1 弹齿的工作原理 旋转锄主辐盘固定在中心轴上 弹齿安装在 弹齿座上 弹齿座与曲柄的顶端固接 曲柄的顶端 与主辐盘固接 另一端与偏心盘铰接 主辐盘和偏 心盘两圆心的距离与曲柄长度相等 主辐盘的半径 与偏心盘的半径相等 这样它们构成了一个平行四 杆机构 根据平行四杆机构的特点 不论主辐盘转 到何位置 弹齿总是保持垂直向下入土 弹齿的安 装方向应保证工作时靠齿背捻土而不磕土 以防止
t 梳齿倾斜角度
ω 偏心盘转动角速度 h 螺旋线水平投影间距 u 偏心盘圆周速度
B (S ) A x ω Vm
a 弹齿的运动轨迹 h
h B
h = 2 Rv u
α
β S
z
图 3 弹齿结构尺寸设计
A
y
CDBiblioteka A C B D Vm ω x
b 轨迹在水平面 地面 的投影 图 2 弹齿运动轨迹简图 图 4 平面传动布置简图
研究了一种新型中耕锄草机具 该机以偏心弹性梳齿为主要工作部件 利用作物与杂草根系发 定期锄草 同时根据需要定期中耕 笔者对这种旋转偏心弹齿式苗间中耕锄草机的总体设计
传动机构及弹齿结构尺寸等进行了论述 对该机的作业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关键词] 偏心弹齿 中耕锄草机 作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 S2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88X(2001)02─0061─03
5 结论
1 3XZC 系列弹齿式苗间锄草机结构简单 紧凑 调整方便 2 一机多用 集锄草 深松 培土于一体 3 由于齿有弹性 对作物的冲击作用小 因而伤苗率低 本机伤苗率不超过 2% 4 该机适应性强 可对大豆 小豆 玉米 甜菜及马铃薯等中耕作物定期锄草
i
过大 则 α 过大 转向相反的两组弹齿的尖端在水 平面 地面 上的轨迹线构成的重叠区域就越大 这样导致伤苗严重且作业效率降低 为此 在考虑 到结构要求的同时 取总传动比 i =0.25 4.2 作业要求 根据作物根系与杂草根系发育的差异性 要定 期锄草 首次锄草应在作物生长出两个子叶的时 侯 这样可以将萌草锄掉 根据不同作物适时选择 第 2 次 第 3 次和第 4 次锄草 如图 6 所示 一般 要求对作物至少锄草 4 次 且第 4 次锄草应在作物 生长到 20cm 之前结束 上接第 32 页 玉米收获机械潜在市场是巨大的 如果玉米要达到 40%的机收率 全国至少需要 14 万台以上的玉米联 合收获机械 因此 应针对市场区域性 阶段性需 求 不失时机地稳步发展玉米收获机械 1 选择重点地区 优先发展玉米收获机械 化 发展玉米机收要选择人少地多或经济基础较 好 并适宜玉米机收作业的地方 尽管农民对机收 费用的承受能力有限 但人工收获玉米是用人较 多 劳动强度较大的作业项目 在劳动力不足或劳 动力值钱的地方 优先发展玉米收获机械是有可能 的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在构筑 农业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区域结构 形成合理的生 产布局和专业分工中 在构筑农业走向现代化的社 会结构 建设小城镇 转移农村劳动力到加工 运 输业的过程中 玉米机收必将显示出生机 此外 国家 秸秆禁烧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的出台和各级 政府对秸秆禁烧工作的重视及专项资金的扶持 将 为近阶段在 15 个大城市和 8 条主要交通干道周围 发展玉米机收及秸秆还田带来有利机遇 2 政府的引导 扶持 组织和规范市场的 职能作用是必要的 在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过程
图 5 作业重叠区域
- 62 -
2001 年 5 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2 期 tg α = Vm / V p = i 式中 Vm 机车前进速度 V 弹齿尖端的水平速度 p i 地轮到偏心弹齿的总传动比 经过反复试验得知 α 在 10° 15°之间时 锄
- 63 -
(S )
h
A
4 锄草效果分析
4. 1 主要参数确定 作业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弹齿尖端 在水平面 地面 上的轨迹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α 如图 5 所示
2.3 弹齿的设计 弹齿的结构如图 3 所示 设在固定座上安装
Z 个齿
按齿迹不重合的原则 一个齿在前进方
向的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距离 S 应与该齿的运动轨迹 在水平面投影距离 h 相等(即 S = h ) 则 S = B sin β
起垄 播种 作物生长 杂草发芽数 2. 第 1 次锄草 2.第 2 次锄草 3. 第 3 次锄草 4.第 4 次锄草 1 2 3 4 图 6 作物与杂草生长情况对照曲线
草效果最为理想 如果 i 过小 则 α 过小 转向相 反的两组弹齿的尖端在水平面 地面 上的轨迹线 构成的重叠区域就越小 锄草效果较差 反之
1
2 3 4
11 5 10 6 7
伤苗 2.2 弹齿的运动规律 偏心弹齿的转动轴与动力车的行驶方向平 行 其旋转方向与行驶方向垂直 故弹齿上一点 S 的运动轨迹为螺旋线 如图 2 所示 螺旋线的运动
8
方程为 X = R sin t Y = V m t Z = H −( A + B sin ω )+ R cos t 弹 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