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T
合集下载
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件

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ppt课件
目录
• 诗人简介 • 古诗背景 • 古诗解析 • 古诗鉴赏 • 古诗影响与评价 • 古诗应用与拓展
01
诗人简介
杜甫的生平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 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 称“李杜”。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的士族家庭,自幼聪颖 好学,少年时便以诗才闻名。
艺术手法
手法一:对比
详细描述:诗中通过对比“却看妻子愁何在”与“漫卷 诗书喜欲狂”,将家人的忧愁转变为欢喜,形成强烈的 情感反差,使喜悦之情更加突出。 总结词:直接抒发内心情感,不事雕琢。
总结词:通过对比表达强烈的情感反差。
手法二:直抒胸臆
详细描述:整首诗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听到官 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的喜悦和激动,语言质朴自然,不 事雕琢,情感真挚动人。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6
古诗应用与拓展
古诗在现代的应用
文化传承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通 过学习和欣赏古诗,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学教育
在中小学教育中,古诗是重要的文学教育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古诗 ,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旅游文化
古诗中有很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内容,通过欣赏古诗,可 以激发人们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语言特色
平实自然
整首诗语言质朴,不事雕琢,情感真 挚,读来朗朗上口。
节奏明快
诗句之间的节奏感强烈,给人以欢快 的感觉,与诗人的喜悦情感相得益彰 。
用典精妙
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 阳”,巧妙地运用了四个地名,既描 绘了诗人归乡的路线,又体现了诗人 的喜悦之情。
目录
• 诗人简介 • 古诗背景 • 古诗解析 • 古诗鉴赏 • 古诗影响与评价 • 古诗应用与拓展
01
诗人简介
杜甫的生平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 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 称“李杜”。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的士族家庭,自幼聪颖 好学,少年时便以诗才闻名。
艺术手法
手法一:对比
详细描述:诗中通过对比“却看妻子愁何在”与“漫卷 诗书喜欲狂”,将家人的忧愁转变为欢喜,形成强烈的 情感反差,使喜悦之情更加突出。 总结词:直接抒发内心情感,不事雕琢。
总结词:通过对比表达强烈的情感反差。
手法二:直抒胸臆
详细描述:整首诗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听到官 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的喜悦和激动,语言质朴自然,不 事雕琢,情感真挚动人。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6
古诗应用与拓展
古诗在现代的应用
文化传承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通 过学习和欣赏古诗,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学教育
在中小学教育中,古诗是重要的文学教育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古诗 ,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旅游文化
古诗中有很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内容,通过欣赏古诗,可 以激发人们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语言特色
平实自然
整首诗语言质朴,不事雕琢,情感真 挚,读来朗朗上口。
节奏明快
诗句之间的节奏感强烈,给人以欢快 的感觉,与诗人的喜悦情感相得益彰 。
用典精妙
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 阳”,巧妙地运用了四个地名,既描 绘了诗人归乡的路线,又体现了诗人 的喜悦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T课件

请同学综合运 用以上方法,默读 弄清诗意,不理解 的可以打上“?”。
21
相互合作,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jì
tì
chánɡ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xiān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一首好诗,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也总是蕴含着一种心 情!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示诗人当时的心情?
泪满衣襟,欣喜若狂,不足以表达诗人心中的喜悦, 他还要做什么?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放歌:放声高歌 须:应当 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指春天
诗人像小孩一样欢乐得手舞 足蹈还不尽兴,还需要“放歌纵 酒”才能把喜情抒尽。“白日放 歌”纵酒,不是借酒消愁,而是 以酒助兴;今日之高歌,不是长 歌当哭,而是快乐地歌唱。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9朗读 (幻灯片下播源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点击下一页
交流方法
结合注释 反复读中理解 联系插图 发挥想象 串联词义
在白天便高歌痛饮,想着正好趁春 天启程返乡。
40
这是诗人喜悦情感的第三次爆发。不仅如此, 诗人恨不得立即归去,甚至已经想象到了返乡的路 上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41
想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写出了时间之迅疾 正是诗人归心似箭的真实写照。
42
这是一条怎样的归乡之路呢?
4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T课件

诗 意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
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 初 闻 涕 泪 满 衣 裳。 却 看 妻 子 愁 何 在, 漫 卷 诗 书 喜 欲 狂。 白 日 放 歌 须 纵 酒,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即 从 巴 峡 穿 巫 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欣赏下面的两首 曲子,选择一首 合适的进行配乐 朗读。
唐代 杜甫
1 、乐曲1 2 、乐曲2
应选择乐曲
剑外 初闻 却看 漫卷 白日 青春 即从 便下
忽传 涕泪 妻子 诗书 放歌 作伴 巴峡 襄阳
收蓟北, 满衣裳。 愁何在, 喜欲狂。 须纵酒, 好还乡。 穿巫峡, 向洛阳。
作业:
1、学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后你最想做些什么?画一画, 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 写一写……选择一项或几项 完成。
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 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 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 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在梓州 (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听 到胜利的消息后,写了《闻官 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 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 是最兴奋的时候写下的诗。
注释
剑外:现在四川剑阁县北,大小剑山之间有 剑门关。唐人以长安为中心,称剑门以南地 区为剑外,通常作为四川的代称。当时杜甫 在梓(zǐ)州(现在四川三台县),正在剑 门西南。 蓟北:泛指蓟州、幽州一带(现在河北省北部地 区),是安、史叛(pà n)军盘踞(jù )的地方。
夫人和孩子
漫卷诗书喜欲狂。
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单击
字典里有三种意思
①水满了流出来;
②满,遍布;
单击有 内容
第9课《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八句诗,其急如飞……生平第一快诗也。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课堂小结
这位伟大的诗人,一生写下了一千五 百多首诗,记录着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 因此他的诗被称作“诗史”。透过他的诗 句,隔着千年的时空,我们仍然深切地感 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
qīn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 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 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 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自这首诗的背后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同学读过相关资 料吗?
安史之乱
9.古诗三首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解诗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听说 官军——唐王朝的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地区,那里是 被安史叛军占据之地。不同于今天的河南河北。
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诗句
要求: 前两遍声音略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第三遍放声朗读,读出诗的韵律来。
初读古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小组讨论:喜从何来?喜在何处?
写出意外惊喜之况,有如长比放流,骏马注坡, 直是一往奔腾,不可收拾。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ppt

漫卷诗书喜欲狂
诗人兴奋地胡乱收拾起书卷,高 兴得快要发狂了。
主题思想
01
表达了诗人听到叛乱平定、祖国统一消息后的极度喜悦之情。
02
表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热爱。
03
艺术手法
01
直抒胸臆
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听到消息后的激动和喜悦之情,没有过多的修饰和
节奏明快
诗歌的节奏明快,语言流畅,读来朗朗上口,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 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兴奋。
形象生动
诗人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 后的喜悦心情和归乡之愿,使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意境营造
欢快氛围
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的喜悦心情, 营造出一种欢快、热烈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 心的激动和喜悦。
03
诗歌内容解析
诗文解释
剑外忽传收蓟北
诗人听到唐军在剑门关外打败了 叛军,收复了河北的消息。
初闻涕泪满衣裳
诗人听到消息后,激动得泪流满 面。
却看妻子愁何在
诗人回过头看自己的妻子,发现 她也不再愁眉苦脸了。
青春作伴好还乡
诗人想要趁着大好春光,和妻子 一同回乡。
白日放歌须纵酒
诗人想要放声高歌,开怀畅饮。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目录
• 诗人简介 • 诗歌背景 • 诗歌内容解析 • 诗歌鉴赏 • 杜甫的其他诗歌作品
01
诗人简介
杜甫的生平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李白并称为 “李杜”。
杜甫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自幼聪慧好学,早年在洛阳、长安等地游历,结交了许 多文人墨客。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ppt

便下/襄 (xiānɡ)阳/向洛(luò)阳。
剑外忽传收蓟 ( jì )北,
剑南一带
忽然
剑南一带忽然传来官军收复 蓟北的喜讯。
初闻涕泪满衣裳
初:刚刚 闻:听到 涕泪:泪水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激动的泪水 就洒满了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却看:回过头来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我回过头来看看妻子和孩子, 他们脸上的愁容都不知道哪里 去了
七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 闻:听说 • 收:收复 • 听说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杜甫
• 唐代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 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 “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有《春望》、《北征》、 《三吏》、《三别》等名作。
安史之乱
• 安:安禄山 • 史:史思明 •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执政期间, 是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叛乱,是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长达八年 之久。
漫卷诗书喜欲狂。
漫:随意,胡乱 诗书:诗稿和书籍 喜:高兴 欲:将要 狂:发狂
我随意地把诗稿和书籍卷起 来,高兴得将要发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放歌:放声歌唱 须:需要 纵酒:纵情喝酒
在大晴天里我放声歌唱,更需要纵 情喝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明媚的春景
有明媚的春景作伴,正好 可以启程回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创作背景 • 安史之乱被彻底平息之时,杜 甫正和家人流落在四川,听到 河南河北被官军收复,不禁欣 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以轻 快活泼、爽朗奔放点额语言, 写下了这首七律名作。
剑外/忽传/收蓟 ( jì )北, 初闻/涕(tì)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wū)峡,
剑外忽传收蓟 ( jì )北,
剑南一带
忽然
剑南一带忽然传来官军收复 蓟北的喜讯。
初闻涕泪满衣裳
初:刚刚 闻:听到 涕泪:泪水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激动的泪水 就洒满了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却看:回过头来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我回过头来看看妻子和孩子, 他们脸上的愁容都不知道哪里 去了
七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 闻:听说 • 收:收复 • 听说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杜甫
• 唐代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 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 “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有《春望》、《北征》、 《三吏》、《三别》等名作。
安史之乱
• 安:安禄山 • 史:史思明 •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执政期间, 是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叛乱,是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长达八年 之久。
漫卷诗书喜欲狂。
漫:随意,胡乱 诗书:诗稿和书籍 喜:高兴 欲:将要 狂:发狂
我随意地把诗稿和书籍卷起 来,高兴得将要发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放歌:放声歌唱 须:需要 纵酒:纵情喝酒
在大晴天里我放声歌唱,更需要纵 情喝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明媚的春景
有明媚的春景作伴,正好 可以启程回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创作背景 • 安史之乱被彻底平息之时,杜 甫正和家人流落在四川,听到 河南河北被官军收复,不禁欣 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以轻 快活泼、爽朗奔放点额语言, 写下了这首七律名作。
剑外/忽传/收蓟 ( jì )北, 初闻/涕(tì)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wū)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T【完美版课件】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第六单元 · 诗歌诵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导入新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的诗,流传至今的 有一千多首。他的一生苦多乐少,他的诗 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 的社会现实生活,以深沉、愁苦为主要特 色,因此,他还被称为“苦难诗人”。今 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诗 。什么是快诗,就是描写快乐心情的诗, 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理解题目
闻:听说; 官军:唐王朝的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指黄河的南面和北面。河南洛阳就是杜甫的家乡。
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听说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
精读诗歌
湖北教育出版社Biblioteka 六年级 | 下册1、诗人听到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时, 是怎样的表现呢?我们来读一读诗的 第一句。
学到这儿,你觉得杜甫是一位怎 样的诗人?
感情升华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当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竟会喜极而泣、欣喜若 狂、放歌纵酒、归心似箭。(指板书)这个喜讯让诗人 多年的沉郁一扫而光,喷薄而出,写就了生平第一首快 诗。让我们和欣喜若狂的诗人一起放歌吧!
课外拓展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剑外”指的是剑门关以南的地主 ,在现在的四川,四川对于杜甫来说 是遥远的异乡。“蓟北”是安史叛军 的老巢,收复蓟北标志着安史叛军的 崩溃,破碎的山河得到了重新统一, 这对于诗人来说是天大的喜讯。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精读诗歌
诗人为何如此激动?为何涕泪满衣 裳呢?让我们看看八年战乱诗人的过得是 什么样的生活吧。一起来看一首古诗(课 件)一齐读
第六单元 · 诗歌诵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导入新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的诗,流传至今的 有一千多首。他的一生苦多乐少,他的诗 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 的社会现实生活,以深沉、愁苦为主要特 色,因此,他还被称为“苦难诗人”。今 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诗 。什么是快诗,就是描写快乐心情的诗, 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理解题目
闻:听说; 官军:唐王朝的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指黄河的南面和北面。河南洛阳就是杜甫的家乡。
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听说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
精读诗歌
湖北教育出版社Biblioteka 六年级 | 下册1、诗人听到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时, 是怎样的表现呢?我们来读一读诗的 第一句。
学到这儿,你觉得杜甫是一位怎 样的诗人?
感情升华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当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竟会喜极而泣、欣喜若 狂、放歌纵酒、归心似箭。(指板书)这个喜讯让诗人 多年的沉郁一扫而光,喷薄而出,写就了生平第一首快 诗。让我们和欣喜若狂的诗人一起放歌吧!
课外拓展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剑外”指的是剑门关以南的地主 ,在现在的四川,四川对于杜甫来说 是遥远的异乡。“蓟北”是安史叛军 的老巢,收复蓟北标志着安史叛军的 崩溃,破碎的山河得到了重新统一, 这对于诗人来说是天大的喜讯。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精读诗歌
诗人为何如此激动?为何涕泪满衣 裳呢?让我们看看八年战乱诗人的过得是 什么样的生活吧。一起来看一首古诗(课 件)一齐读
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T课件_图文_图文

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河 蓟北
北
巴峡
四 川
剑外 长
河 巫峡 南
洛阳 襄阳
东 江海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剑外 忽传 收蓟北, 初闻 涕泪 满衣裳。 却看 妻子 愁何在, 漫卷 诗书 喜欲狂。 白日 放歌 须纵酒, 青春 作伴 好还乡。 即从 巴峡 穿巫峡, 便下 襄阳 向洛阳。
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爱国诗歌?
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T课件_图文_图 文.ppt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检查预习情况:
1、说说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背 景,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 诗的?
学习古诗方法 一、知诗人,解诗题。 二、抓字眼,明诗意。 三、想意境,悟诗情。 四、诵诗句,品诗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剑外 忽传 收蓟北, 初闻 涕泪 满衣裳。 却看 妻子 愁何在, 漫卷 诗书 喜欲狂。 白日 放歌 须纵酒, 青春 作伴 好还乡。 即从 巴峡 穿巫峡, 便下 襄阳 向洛阳。
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乱的
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 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安史之 乱,诗人携妻带子,当时诗人随逃亡 的队伍流落到四川梓州(现在的四川 省三台县),曾被叛军所俘虏,历尽 艰难与生离死别,八年后,在四川剑 外听到收复失地的的喜讯后,写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 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最兴奋的时 候写下的诗。
爱国诗歌搜集
• 《出 塞 》 唐·王昌龄 • 《从 军 行》 唐·王昌龄 • 《示 儿 》 宋· 陆 游 •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 《过零丁洋》 宋 文天祥 • 《满江红》 宋 岳飞 •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 《州桥》 宋 范成大……
河 蓟北
北
巴峡
四 川
剑外 长
河 巫峡 南
洛阳 襄阳
东 江海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剑外 忽传 收蓟北, 初闻 涕泪 满衣裳。 却看 妻子 愁何在, 漫卷 诗书 喜欲狂。 白日 放歌 须纵酒, 青春 作伴 好还乡。 即从 巴峡 穿巫峡, 便下 襄阳 向洛阳。
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爱国诗歌?
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T课件_图文_图 文.ppt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检查预习情况:
1、说说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背 景,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 诗的?
学习古诗方法 一、知诗人,解诗题。 二、抓字眼,明诗意。 三、想意境,悟诗情。 四、诵诗句,品诗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剑外 忽传 收蓟北, 初闻 涕泪 满衣裳。 却看 妻子 愁何在, 漫卷 诗书 喜欲狂。 白日 放歌 须纵酒, 青春 作伴 好还乡。 即从 巴峡 穿巫峡, 便下 襄阳 向洛阳。
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乱的
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 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安史之 乱,诗人携妻带子,当时诗人随逃亡 的队伍流落到四川梓州(现在的四川 省三台县),曾被叛军所俘虏,历尽 艰难与生离死别,八年后,在四川剑 外听到收复失地的的喜讯后,写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 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最兴奋的时 候写下的诗。
爱国诗歌搜集
• 《出 塞 》 唐·王昌龄 • 《从 军 行》 唐·王昌龄 • 《示 儿 》 宋· 陆 游 •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 《过零丁洋》 宋 文天祥 • 《满江红》 宋 岳飞 •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 《州桥》 宋 范成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 初 闻 涕 泪 满 衣 裳。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当时国家动乱,诗人身陷长安,家人流离分散, 春花似在流泪,飞鸟也心存恐惧。战争的烽火已接 连燃了三个月,我是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 时的一封家书真是胜过万两黄金啊!我心绪烦愁, 白发越搔越短, 几乎是已经无法插住簪子了。
. . .
思考· 练习
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的 哪些字词中可以体会到杜甫“喜欲 狂”的心情?用 “ ” 画出 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如: 你从哪个字词仿佛看到杜甫在做什 么或想什么,这真是个怎样的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眼泪
单击有内容
却看妻子愁何在,
夫人和孩子
漫卷诗书喜欲狂。
④青春:指春日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 乡,旅途有宜人景色伴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诗意
问题 诗句1
唐代
杜甫
诗句2
诗句3 诗句4 图片 作业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 初 闻 /涕 泪/满 衣 裳。 却 看 /妻 子 /愁 何 在, 漫 卷 /诗 书 /喜 欲 狂。 白 日 /放 歌/ 须 纵 酒,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即 从 /巴 峡 /穿 巫 峡, 便 下/ 襄 阳 /向 洛 阳。
却 看 妻 子 愁 何 在, 漫 卷 诗 书 喜 欲 狂。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布被又旧又破冷似铁,屋破又遭连夜雨。从风雨 飘摇中的茅屋想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我 无法入睡。雨什么时候才能停?天什么时候才会亮呀!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 美,河南省人。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 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 件在他的笔下都有真实的反映,被称 为一代“诗史”。他的诗,艺术成就 很高,对后世影响很大。
杜甫(712-770):唐代 大诗人。字子美,河南 省人。他的一生创作了 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 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 他的笔下都有真实的反 映,被称为一代“诗 史”。他的诗,艺术成 就很高,对后世影响很 大。
检查预习情况:
1、说说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背 景,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 诗的?
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乱的 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 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安史之 乱,诗人携妻带子,当时诗人随逃亡 的队伍流落到四川梓州(现在的四川 省三台县),曾被叛军所俘虏,历尽 艰难与生离死别,八年后,在四川剑 外听到收复失地的的喜讯后,写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 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最兴
即 从 巴 峡 穿 巫 峡,
便 下 襄 阳 向 洛 阳。
课外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回乡后的杜甫是否过上了幸福安宁 的生活呢?找几首安史之乱以后杜 甫的诗读一读,体会诗人后半生的 生活和情感,想想杜甫为什么被称 为苦难诗人、人民诗人?
示 儿
宋代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 ( jì )北, 初闻涕(tì )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wū)峡, 便下襄 (xiānɡ)阳向洛(luò )阳。
注释
①闻:听说。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②剑外:现在四川剑阁县北,大小剑山之 间有剑门关。唐人以长安为中心,称剑门以 南地区为剑外,通常作为四川的代称。当时 杜甫在梓(zǐ)州(现在四川三台县),正 在剑门西南。 ③蓟北:泛指蓟州、幽州一带(现在河北省北部 地区),是安、史叛(pà n)军盘踞(jù )的地方。
思考· 练习
3《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 联系诗的内容说说你的体会。
红点处 打开有 地图
河 蓟北 北
河 巴峡 巫峡 南
四 川 长
剑外
洛阳
东 江
襄阳
海
河北
四川 (剑外)
河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读一读
剑外忽然间听到收复蓟北的消息,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
诗 意
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的忧愁?
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还要畅饮美酒,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想象着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 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
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单击
打开有内容
漫卷诗书喜欲狂
胡乱地卷起 “漫”在字典里有三种意思 ①水满了流出来;
②满,遍布;
单击有 内容
③随便,不受约束。
白 日 放 歌 须 纵酒,
放声歌唱
红线处 单击有 内容
纵情饮酒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诗配图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