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合集下载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生活中的每一个成功都离不开辛勤劳动。

正如古人所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句话用来形容努力奋斗,付出艰辛劳动去改变命运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这句话同样适用,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人生道路上无论多么艰难曲折,只要我们心怀信念,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穿越重重困难,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

人们总是习惯于用金子作为成功的象征,而忽略了金子的形成是需要经历千淘万漉的磨难。

正是这种精神塑造了成功者的坚韧不拔与不屈不挠的毅力。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也要像淘金一样去努力。

我们要经受苦难,去努力,去克服一切困难,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我们要像勇士一样去战胜一切困难。

在学习上要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起,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在面对更高深的知识时游刃有余。

工作中,我们也是“千淘万漉”,我们需要不断的钻研,不断的努力,才能最后得到成功。

即使是再小的工作,也应当怀着匠心精神去完成,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靠着一次次的辛勤劳动,我们才可以吹尽狂沙,最终得到金子。

生活中的路总是艰难险阻的,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屈不挠,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成功是需要用汗水和努力去换取的,只有不断地淘金,不断地努力,我们才能够取得成功。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在路上奋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最终取得成功。

其实在成功的道路上,还有很多的困难和挫折。

只有不断的淘金,不断地挑战自己,我们才能走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困难有时会让人感到疲惫或者迷茫,但这些困难都是我们成长的踏脚石,也是成功的前提条件。

如果没有这些困难,我们就无法克服自己的惰性,也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逐步的走向成功。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一帆风顺地取得成功,而是那些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人最终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谈谈这句话的理解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谈谈这句话的理解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谈谈这句话的理解
意思是: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八》
原文: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译文:
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

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

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

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

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

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

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句话出自于明代诗人辛弃疾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这句诗道出了一种努力不懈,不畏艰难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这句话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广泛流传,成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经典语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获得金子的过程。

金子藏在淘金的沙石之中,淘金者需要经历千淘万漉,吹尽狂沙才能得到金子。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耐心、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也正是辛弃疾想要表达的意愿。

在人生中,我们也需要经历千辛万苦才能获得成功,需要坚持不懈的追寻梦想,不怕艰难不怕挫折,只有这样,才能在狂沙之后触摸到金子,收获成功与成就。

这句话还可以引申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学业、职场还是人际关系,都需要经历种种磨难和挑战,才能够获得成功。

在学业上,需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接受失败,不懈努力,才能取得优异成绩;在职场上,需要锤炼自己的能力,勇于面对困难,才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人际关系中,需要宽容和理解,需要付出和奉献,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和爱情。

种种磨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去不断尝试,去吹尽狂沙,方能获得金子般的成功和幸福。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也告诉我们成功的道路上是充满了坎坷和挫折,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坚持。

人生的道路上,往往充满了曲折和艰辛,而那些能够吹尽狂沙,才能走向成功的人,往往也是那些能够坚持不懈,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人。

正是因为他们不肯放弃,才使得他们最终成功,也他们才会引起人们的注目和关注。

同样地,我们也需要具备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去经受磨难,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成功,因为有的人放弃了努力,有的人在磨难面前选择了逃避,有的人只停留在表面上投机取巧而不去真正付出。

可是,那些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却都经受过艰辛,耐心和毅力,在逆境中努力拼搏,去吹尽狂沙,不断地跨越障碍,最终走向了辉煌的成功。

请问大浪淘沙始见金的前一句

请问大浪淘沙始见金的前一句

请问大浪淘沙始见金的前一句
泥沙俱下不可怕,大浪淘沙始见金,黑云压顶心不惊,大浪淘沙始见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出自杂曲歌辞·浪淘沙
【作者】刘禹锡【朝代】唐
全诗的意思是,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恶流一样使人无法脱身,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下沉。

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

诗人屡遭贬谪,坎坷备历,但斗志不衰,精神乐观,胸怀旷达,气概豪迈,在边远的贬所虽然经了千辛万苦,到最后终能显示出自己不是无用的废沙,而是光亮的黄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意思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意思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意思“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竹枝词·莫道谗言如浪深》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

淘、漉:过滤【翻译】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低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颓废沉迷。

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鉴赏】“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诗人在这两句诗中以坚定语气表明谗言“如浪深”,“迁客似沙沉”的现象未必是必然发生的。

或者说,即使谗言如“浪深”,迁客却也未必就“沙沉”。

遭受不公正的迁谪逆境待遇也不都会如泥沙一样沉入江底,也有努力奋争搏击不已的。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看起来是在写淘金的人要经过“千淘万漉”,滤尽泥沙,最后才能得到到金子,写的是淘金人的艰辛。

但是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在皆以表明自己的心志,尽管谗言诽谤,小人诬陷,以至于使那些清白正直的忠贞之士蒙受不白之冤,被罢官降职,逐出朝廷,贬谪他乡,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沉沦于现实的泥沙之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历经艰辛和磨难之后,终究还是要洗清冤屈,还以清白,就像淘金一样,尽管“千淘万漉”,历尽辛苦,但是终究总会“吹尽狂沙”,是金子迟早是要发光的。

如果把作品与刘禹锡的政治生涯联系起来看,谗言明显是指那些诋毁永贞党人的谏言,以及对他百般挑剔的流言。

他在诗的前两句已明明白白地表露了自己的坚强意志,接着又以沙里淘金这一具体事理联系到正义之身,历尽千辛万苦终归会经受住磨难而显出英雄本色,为天下人认可。

这种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豪迈信念是刘禹锡一贯思想品格的真实反映。

作品通过具体的形象,概括诗人的深刻感受,也给了后人以哲理的启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翻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翻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翻译原文为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看起来是在写淘金的人要经过千淘万漉,滤尽泥沙,最后才能得到金子,写的是淘金人的艰辛。

但是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在表明自己的心志,尽管谗言诽谤,小人诬陷,以至于使那些清白正直的忠贞之士蒙受不白之冤,被罢官降职,逐出朝廷,贬谪他乡,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沉沦于现实的泥沙之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历经艰辛和磨难之后,终究还是要洗清冤屈,还以清白,就像淘金一样,尽管千淘万漉,历尽辛苦,但是终究总会吹尽狂沙,是金子迟早是要发光的。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句话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词之中,词句婉转动听,意境深远悠远。

千淘万漉,形容了一个人在困难重重的环境下,付出了千辛万苦的努力。

它可以用来描述任何一个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最终成功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吹尽狂沙,指的是在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之后,最终到达了目的地。

狂沙象征着冒险中的困难和艰险,而吹尽则表示惊险过后的顺利,显示了成功的喜悦和炫耀。

始到金,金是象征着成功和财富。

到达金之地,即指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可以理解成成功取得了财富和荣誉。

这句话可以引发人们对成功的思考和感悟。

它告诉我们在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道路上,必须经历无数的辛劳和困苦,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有放手尝试并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消除困难,战胜困难,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成功来之不易,需要经历很多的挫折和失败,才能真正品味到成功的甜蜜。

失败和困难并不是我们前进的障碍物,而是我们前进的阶梯。

只有通过不断地克服困难和挑战自己,才能够达到真正的成功。

这句话也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前方会有无数的风雨和艰险等待着我们,但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够到达自己心中的理想之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句话以简练的词语,表达了人们追求成功所必须经历的辛劳和困苦。

它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给予了人们积极向上的动力和信心。

只有经历挫折,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不要轻易放弃,坚持下去,并且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哲理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哲理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哲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句话源自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一句诗句。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才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

这句话所表达的哲理,可以被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追求,才能够获得成功。

在学习方面,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不停地探索,才能够获得更深层次的知识。

而这样的学习过程,往往是枯燥乏味的。

但是,只有经过这样的磨砺,才能够从中领悟到更深刻的道理,才能够真正地掌握知识。

在工作方面,只有不断地努力和追求,才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职业成就。

很多人在工作中遇到失败和挫折,就会抱怨自己的不幸和命运。

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只有经历过失败和挫折,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寻找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我们付出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追求。

无论是面对爱情、家庭还是人际关系,都需要我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才能够获得更好的结果。

而这样的调整和努力,也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总之,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哲理,告诉我们只有经过不断的努力和追求,才能够获得成功。

我们应该不断地坚持自己的目标,不断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地努力和奋斗。

只有这样,我
们才能够走向成功的彼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作者:魏愉华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45期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
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
台,更成为学校开展创造教育的重要途径。一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推
出《校本课程开发与办学特色规划纲要》,对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全面的规范与指导。本
学年我选报了《家乡茶——铁观音知识入门》这一课程来开发。从教学大纲的制定,到课程的
实施,教材编写组织,教案、课件的设计,我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全凭工作的热情,历尽辛
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本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在开发校本教材的时候,我一方面是通过上网查资料去收集自己
想要的东西,一方面是通过到书店、茶行去调查访问收集资料,还有一个方面,就是通过朋友
到原产地去要资料。我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兴趣,自己的工作的需要,我调动了自己探究的主动
性,完全没法坐等靠别人,一定得自己去努力,才可以得到要的材料。比如:什么是清香型铁
观音,什么是浓香型铁观音,到网站上去搜索,图片上看起来区别不是很大;还有,比如什么
是正味铁观音,什么是消青铁观音,什么是酸香铁观音;什么是春观音,什么秋观音,什么夏
观音,什么是冬观音;这些光收集资料就很让人晕头转向的。而且不同的网站的描述,甚至有
很大不同。还有一些描述,你连想象起来都觉得晕。比如说铁观音是“乌绿润,砂绿明显,入
口醇厚,音韵明显”这样就是好茶。这里面例如这个“乌绿润”就很难想象是什么样子,再比如
什么醇厚,音韵之类,没有内行的,根本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我去访问茶行的话,很多茶行老
板都是说自己只会喝,却说不来。也是让我们一头雾水。我要想把这些正确地教给学生,必然
得先知道,而且还要争取用最简便的方法去让他们明白。这样我就不能仅仅满足得到资料了,
我还要比较资料的权威性,科学性,我还要去争取更专业的院校的资料,得到资料后,还要争
取得到更专业的人士的指导。这样一步一步的,我的探究就不再仅是编出一个教材那样简单
了。为了把有关的专业问题给明确弄清楚,我把自己的探究的范围就不断地扩大,自己与专业
有关的活动也不断地扩大了。

比如,为了得到权威的安溪铁观音的茶文化资料,我联系大学时候的安溪同学。十多年过
去了,我们平时很少联系。我就通过上网查安溪教师姓名,查到他可能所在的学校,打电话去
确认。也幸好他已经是学校一个中层干部,我顺利找到了他。如果这个方法还找不到他,我甚
至想到过第二、第三方案。

再比如,为了争取由专业茶艺师来传授泡茶的技艺,我查找报纸得知泉州“三好茶博汇”公司
最近在开展"茶文化进高校"活动;为了与该公司取得联系,我设计两条联系方式:一、找报道
这个消息的作者了解。二、通过该公司招商电话去联系其主管。很幸运地,我只通过查该公司
的招商电话,再通过他们的帮助,我顺利地联系到了相关的主管经理,跟他们约好了来校讲座的时
间。此外,为了这个合作的活动能得到我们学校的支持,我又学习了我校的程序化办公文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写了活动申请报告。后来,事情出现一些新变化,由于该公司重庆分店开业在即,他们的培
训部没空在约定的时间来我校讲座,能来的时间又差不多是我们校本课程结束的时候。这样一
来,我又必须用别的方式给学生茶艺冲泡的专业指导。我就再去找茶道师傅的冲泡视频。这
样,至少保证不会教错了,虽然略逊于现场指导。可是,问题又来了,找到的视频不能下载下
来。有的在优酷网,有的在土豆网。必须要下载他们的下载软件,必须要注册账号。好不容易
把这些软件什么的都下载了,把我要的视频下载来了,终于学会把下来的视频文件转换成教室
电脑能打开的文件格式了。这样,我终于得以顺利开展茶艺冲泡的教学。

通过这些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我最后获得了如下的收获:
首先,我编出了较有系统的校本教材一本了,虽然也许没法跟名家的教材相比,好歹也是
我第一次辛苦编写的教材。而且,放眼安海和内坑这些书店,包括我们校图书馆,互联网络,
我还真的没有找到哪一个现成的这方面的教材,有的又贵的要死,像《茶叶宝典》要220元,
有的又不够专门,比如《茶道》,有的还杂的要命,像《茶韵》,还有的是散见各大茶行网站
的,又显得很没有条理。我编的这本教材呢,从铁观音的历史起源谈起,到它的生长环境、植
株形态、种植加工、品鉴冲泡、功能禁忌,如果课程时数允许的话,还能编写出现代铁观音名
家的有关资料。

其次,我设计了一整学期的教学课件。虽然也许没有尽善尽美,但是最少能够结合关键的
课时,尽量完整地给予学生具体形象的讲解。这些课件在网络上没有现成可用的,全是我自己
找图片,资料设计而成。

通过主动探究,我查到了大量的关于铁观音茶文化的资料。在思考如何把它们系统而直观
地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我加深了对铁观音茶文化的了解。

总之,在今年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我收获的不仅是课程知识本身,我还学会了处理问
题的方法,重拾了昔日友谊,加强了和朋友的联系。我觉得收获真的很丰富。在这种实践中,
我发现自己在科研探究方面、在处理问题、在交际合作方面的潜力。反思过去十几年的教学,
再看看自己的探究开发过程,我想说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老师,一个学生,如果
真的对某个问题产生了探究的欲望,确立了自己探究的方向,真的可以充分地挖掘出他自己的
潜力,收获到比意想中更丰富的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