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晨测2
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高考二模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卷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题时应注意试卷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2)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荀子 劝学》)(3)曾皙在侍坐时说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既是孔子之“志”,也常是后世文人所追求的。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任何现实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首要任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实到人才培养上,除了传授学科的基础知识,还需要训练和提升学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①根据具体问题整合相关学科的材料、数据、理论、方法②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③实现知识从简单叠加到有机结合的转变④最终得到一个整体的解释A.④③②①B.③②①④C.①④②③D.②③①④(2)《红楼梦》对语言、服饰、居室等的描写往往和人物相对应,请指出下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
”(林黛玉)B.“从来没听见有个什么‘金刚丸’,若有了‘金刚丸’,自然有‘菩萨散’了!”(王熙凤)C.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
(贾元春)D.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
(薛宝钗)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高三语文早读测试2答案

高三语文早读测试(二)一、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蜡烛./污浊.惩.罚/驰骋.与.会/参与. B.箴.言/缄.默肄.业/酒肆.开拓./拓.片C.悲怆./创.伤觊觎./瑜.伽咽.喉/哽咽. D.愆.期/悭.吝矜.持/吟.诵露.骨/露.面1、B(zhēn/jiān,yì/sì,tuî/tà;A项 zhú/zhuï,chéng/chěng,yù;C项 chuàng/chuāng,yú,yān/yè;D项qiān,jīn/yín,lù/lîu)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两艘商船上的13人全部遇难。
枪杀事件牵动了国人的心。
但正如向来都以变幻莫测面貌示人的金三角一样,案件同样扑朔迷离。
一个月来,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0月28日,9名泰国陆军现役军人慑于压力主动向泰国警方投案自首,至此,震惊东南亚的“10.5湄公河惨案”真相呼之欲出。
A.变幻莫测 B.扑朔迷离 C.莫衷一是 D.呼之欲出2、D(A、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B、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识别;C、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D、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这里属于望文生义,可改为“水落石出”)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对接,实现了属于中国的“太空之吻”,标志着中国建立载人空间站的宏伟目标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B.今年恰逢党的九十华诞以及辛亥革命百年之庆,由此呈现出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语境,再度激发了红色电影创作的灵感和优秀作品的大量涌现。
C.张炜的《你在高原》故事框架宏大,情节铺展既纷繁复杂又遥相呼应,语言融华美与朴拙为一体,提供了汉语写作走向浩大、诗性的无限可能性。
高三语文早练二答案

5.B(3分)
解析:习以为常是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
现象,成了习惯,觉得很平常。习焉不察: 习惯于某种事物而察觉不到其中的问题。熟 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有看见一样, 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根据句意选B。
6.D(3分)
解析:(A偷换主语,根据句意应是“不久他
就去世了,但《平凡的世界》却被人们广泛传 阅”。B结构混乱,“大多是以……为主”句 式杂糅,应改为“大多是……”或“以…… 为主”。C成分残缺,“呼格案见证了司法 机关……的转变”。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句式杂糅,可
3.B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递进关
系,确定①⑥,排除了C项,而②起到引领 下文的作用,应该在开头,排除了A。而根据 ③“这”指代内容,应在⑥后,排除了D项。
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开宴
7.D(3分)
解析:⑥先介绍“月”的含义,③⑤承接说
“月亮崇拜”,自然引出④①祭月仪式与习 俗,之后②说帝王祭月,承接原文末句“民 间祭月”。
8.
(1)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高三语文早练二答案
1.A 本题考查正确辨析使用成语的能力。利用
排除法。洋洋大观,形容事物复杂繁多, 丰富多彩;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 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多指文物等;洋洋 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 断。
2.B
以删去“也来参加”或删去“也来”;C. 语序不当,“鉴别、发掘”应为“发掘、 鉴别”;D.成分残缺,应在“接触性传染” 后添加“疾病”。
2023届高考陕西省各地二模语文作文试题汇编

2023届高考陕西省各地二模语文作文试题汇编1陕西省咸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电影《流浪地球2》中许多场景其实并没有特效加持,而是众多国产尖端装备的实物实演,比如:外骨骼动力装甲来自上海,无人机干扰枪产自深圳,步履式挖掘机等61台设备出自徐州重工……材料二:电影导演郭帆在《人民日报》撰文写道,“科技进步为科幻文艺的传播和接受提供了现实依据。
比如,观众在大银幕上看到中国航天员身着航天服,在空间站出舱行走,会自然信服而不感到违和。
”材料三:原著作者刘慈欣也坦言:“如果放到30年前,《流浪地球2》是拍不成的,因为投资人会认为电影不可信。
他们会认为,中国怎么会有宇宙飞船、太空电梯呢?但我们现在不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中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巨大变化。
”可以说:电影绝非凭空想象的乌托邦,而是想象与现实的同频共振、文艺与科技的和声共鸣,它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它源自当下又预示未来。
对以上论断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既有事实的陈述,又有观点的表达,以电影《流浪地球2》为切入点,围绕对中国能够拍出科幻电影的认识和看法展开。
第一则材料是说电影中运用了许多“实物实演”,体现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第二则材料是说科技进步为科幻文艺提供了现实依据,因为科技发展了,人们在看科幻电影时才会有真实感。
第三则材料是说中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国的科技在飞速发展。
纵上所述,三则材料是在围绕“科技进步”“中国变化”这三方面内容展开,可对其联系立意。
材料的最后一句是对三则材料的总结,是关于电影这种艺术的阐述,提出了“想象与现实”“文艺与科技”“现实与超现实”“当下与未来”等方面的二元联系,并由此提出问题。
考生在写作中一定要前后关联,多元思考,不能思维单一,只谈一面。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练习二及答案解析

阿丽亚,你要跑起来贾志红傍晚,我们站在布瓦布古原野的蓝天下,瞅着眼前的野燕麦和玉米,也瞅着我们正在勘测的红土路。
金色的野燕麦、绿色的玉米、红色的土路,在瓦蓝的天空下,色彩鲜艳得像一幅油画。
“这幅画不完美,这幅画缺一个人。
”姚所长语气遗憾地说。
“缺谁呢?”我追问。
“缺一个女人,这女人要穿裙子,裙摆要飘起来,画才是灵动的,才美。
”她所长发表这番审美感言时,瞟了我一眼。
我明白他眼神的意味,显然在他眼里,我不是那个能入画的女人,我从来不穿裙子,搞工程的女人哪里有穿裙子的资格呢,耐磨耐脏的牛仔裤才是标配。
小赵在这个傍晚心情大好。
他看着布瓦布古原野的天空说,晚霞可真好看啊。
其实布瓦布古原野几乎天天都有好看的晚霞。
有时候晚霞是玫瑰色的,像是无数玫瑰花瓣被堆砌到了天边,一层层翻卷着、重叠着:有时候晚霞是一缕一缕的橙红色与橙黄色,交织着,如香浓的橙汁被某个大力士泼洒到了天上,但却没有泼洒均匀,便任由它流动、流淌。
这个傍晚,小赵不仅发现晚霞是美丽的,还发现我们基地的厨娘阿丽亚其实是个不丑的姑娘。
这天,阿丽亚戴明黄色的头巾,穿明黄色的裙子。
非洲姑娘都有戴头巾的习惯,也偏爱选择与头巾同色系的裙子,她们天然懂得色彩的搭配。
小赵第一次开口夸赞阿丽亚,他说“若力、若力”,翻译成汉语就是“美丽、美丽”的意思。
阿丽亚有些吃惊,她羞怯地一笑,给小赵盛了满满一大碗米饭,又在米饭上放了一块大大的炖羊肉,那是晚餐的一锅炖羊肉中最厚实的一块,肥瘦均匀、汤汁浸润。
愉悦中的阿丽亚不知道小赵一年前说过一句刻薄话,小赵在看见阿丽亚的第一眼就说阿丽亚的样子让他食欲大减。
话虽这么说,小赵这家伙可没少吃一顿饭。
在我看来,阿丽亚根本就不丑,无非是太瘦。
只是阿丽亚的瘦弱显然不是她主动选择的,当她有机会选择时,她毫不迟疑地选择吃饱肚子。
满满一大碗浓稠汤汁拌米饭只是阿丽亚每餐饭的第一个回合。
吃完后她放下碗,不敢去盛饭,察言观色,直到大家都放下了碗筷,她才再次默默地端起碗,开始下一个回合,直到再也吃不下,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碗。
东城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答案

东城区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4.5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6.D7.A8.C9.B10.答案要点:①能领会先王的用意、陛下的意旨(施恩于百姓)。
②能适应形势的变化。
③能忠实推行朝廷法令。
④不侵扰百姓,使百姓都能获得改革的好处。
11.(1)参考答案:①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②拿恩惠来回答怨恨(2)答案示例:①与人交往一定要观察这个人的行为。
②与人交往要公正、直率、光明磊落。
③与人交往要正派、合群但不组成小利益集团。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2.C13.D14.参考答案:(1)《新柳》表达了诗人对柳树柔中有刚的赞美之情。
“轻轻须重不须轻”“柔性定胜刚性立”两句中柳树轻飘而庄重,性柔而胜刚。
尾句将柳树与周亚夫将军的英名相关联,暗示柳树柔中有刚。
(2)《咏柳》将柳树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的嘲讽。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表现出初春柳树借东风恣意狂摆、得意忘形的形象。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警告了依势逞狂的小人。
15.(1)①青冥浩荡不见底②日月照耀金银台③佳期如梦④忍顾鹊桥归路⑤吴质不眠倚桂树⑥露脚斜飞湿寒兔(2)⑦见贤思齐焉⑧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其它符合题意的语句均可)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6.D17.C18.答案要点:①引用“海东青”的史料,生动再现“海东青”捕猎天鹅的过程,表现了它的凶猛,象征女真人敢于挑战强大对手的勇气和实力。
②引用“萨满舞”的史料,再现了女真人跳萨满舞时奇妙的创意和画面,体现了女真人率性、狂野、虔诚的民族文化特征。
19.答案要点:①是“金史”的形象补遗和“金源文化”的生动例证。
②展现出金代社会风俗、民间日常生活景象和审美趣味。
③反映出各民族融合之路。
④通过金代民间私铸铜镜成风,反映经济动力推动历史发展。
⑤铜镜背后的纹饰揭示了历史真相,解密了岁月变迁中的民族发展史。
吉林省延边州2023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语文含答案

延边州2023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共8页,总分150分。
答题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
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标度,为文艺创造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与创作源泉。
近年来,围绕重大历史节点和主题,广大文艺工作者倾情投入,用心创作,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
无论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还是扶贫攻坚主旋律题材剧《山海情》,抑或是讲述中国抗疫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都是有口皆碑的文艺佳作,多时空、多维度展示了党和人民团结一心,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卓越历程,映现出用奋斗成就梦想、以实干赢得幸福的时代底色。
这些作品为何会“出圈”,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生活,希望从艺术作品中感受情感温度、获得生活启示、激发精神力量。
正是文艺工作者自觉地融入人民奋斗的时代征程中,文艺创作实践积极融汇于民族复兴大业中,用心用情地描述我们所处时代的丰富多彩,才能为中国奋进、人民奋进、民族奋进留下炽热的记录。
“相比玄幻、穿越等题材,这些现实主义作品扎根实际、源自人民,充满了烟火气。
用心投入、用情体验、用力表达,不辜负时代的作品才更容易打动人。
”胡智锋说。
在报告文学和长篇小说创作中,与党的革命史和新中国的发展史有关的文艺作品更是精彩迭出。
何建明的《革命者》,丁晓平的《红船启航》,余艳的《守望初心》等,都在历史场景的复现中凸显了党史、新中国史中的重要事件或重要人物。
文学创作一直是文艺事业的重心所在,这些作品别具精神的内力与艺术的魅力,给人以强烈的感染与诸多的启迪。
随着文化发展的丰富和多样化,文艺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日益紧密。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二语文2023.5(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本试卷共 10 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日前,为欢迎法国总统来访,古琴演奏家李蓬蓬在广州松园奏响了古琴名曲《流水》,以源自春秋时期的琴曲和有千年历史的唐代古琴“九霄环佩”,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古琴原称“琴”,二十世纪初,为区别西方的小提琴、钢琴等始以“古琴”名之。
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相传为伏羲、神农所创,《新论·琴道》中记载了神农继伏羲之后“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削桐为琴,绳丝为弦”的故事。
《诗经》中有“倚桐梓漆,爰伐琴瑟”的诗句。
古人选梧桐木为琴材,充分体现了他们认识自然的智慧。
梧桐木纹理通顺,横向纤维较一般木材多,木质结构呈网络状,形成了天然的微小共鸣腔,具有很好的传声效果。
梧桐树生长时,年轮是均匀增加的,树干整体木质差别不大,可以让声音凝聚而不过度发散。
古人又选用密度更大的梓木做底料。
在古人的认知里,桐木为虚,梓木为实,斫琴选择桐梓,也寄寓着顺应自然,虚实相宜之意。
“九霄环佩”就是以桐木为琴面,以梓木为琴底制作的。
古人用蚕丝制作琴弦。
明代《琴苑要录》中记载,丝弦的制作从选材到成弦需经过几十道工艺,体现了古人于繁复中求精益的精神。
与现代的钢弦相比,丝弦虽然发出的声音较小,却可弹出悠长醇厚、苍古圆润的天籁之声,细腻、微妙、绕梁不绝,令人回味无穷。
(取材于杨致俭的文章)材料二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器物一样,逐渐由单纯的“器”发展成某种文化的载体,功能变得更加丰富。
儒家认为“琴者,禁也”。
“琴禁说”始自《新论·琴道》“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后在《白虎通》中发展为“禁人邪恶,归于正道”的传统琴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晨测(二)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作揖./舟楫.腼腆./暴殄.天物称.道/称.心
B. 渎.职/赎.罪皈.依/岿.然不动折.腾 / 折.耗
C. 河畔./叛.逆均匀./惨淡经营.松柏./柏.油
D. 驰骋./聘.请陷阱./杀一儆.百划.桨/划.算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事
网络谣言滋生
..于阴暗的环境,是经不起真相的照射的。
因此,及时公布真相,让
一夜成名的造谣者一时名毁,急不可待
....。
当然,某些时候,真相公布后,谣言还在继
续以讹传讹
.....。
因此战胜....,真相成了“孤家寡人”,甚至真相与谣言相杂,混淆着视听
网络谣言,还要在力度上下功夫。
A.滋生
B.急不可待
C.以讹传讹 D混淆着视听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的新闻媒体应该认识到,报道中出现我国企事业单位或组织的名称时,如果只冠以外来语而不标注汉字解释,将会对国家的形象造成损害。
B.据说,由于电价形成机制不顺,火电企业持续大面积亏损,导致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以至全国很多地方出现了“电荒”。
C.在新加坡举办的首届青奥会,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和体育场馆,不但没有出现资金亏空,而且创造了2亿美元的盈利。
D. 强冷空气继续南下补充,明天早晨,市区最低气温将下降7℃至9℃左右,郊区最低气温将在5℃左右。
4. 依次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西方近代人本主义多强调作为个体的自由与权利,,,。
面对第一次文艺复兴遗留下来的膨胀了的个人,新的文明复兴,将建造和谐的人。
因此当下既要,又要。
①尊重人的本能欲望②巩固第一次文艺复兴倡导人本主义的积极成果③也造就了膨胀的个人④对其过分的运用有所克制
⑤催生了迅猛发展的经济
A.①②③⑤④
B. ①⑤③②④
C. ②①③⑤④
D. ②⑤①③④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
(2)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李煜《虞美人》)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
乎!,。
”(《论语》十则)
(4)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二、语言运用
6.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6分)。
近日,与“中国作家富豪榜”同时发布的“中国漫画作家富豪榜”引人关注,凭借风趣、幽默的笔调走红内地的台湾漫画家朱德庸以6190万元的总收入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是台湾绘本作家几米,他10年的总收入为2500万元。
三甲中,唯一的内地漫画家是周洪滨,他以《偷星九月天》等作品收获了1830万元。
此榜一出,顿时掀起一阵波澜,很多人惊呼:在中国,画漫画也能成为千万、百万富翁!
就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及统计能力来讲,排行榜中的具体数值是否经得起推敲仍值得商榷。
不过,就近十年中国漫画的发展趋势而言,这个榜单仍具有一定的意义,它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中国的漫画市场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绘本和幽默漫画则成为这种繁荣的引导者,而优秀漫画作家的收入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曾经的“泡面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要求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15字。
(2)给这则新闻写一两句话的短评,要求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20字。
7.所谓“因境设辞”,指的是利用特定的场合,说话用语巧妙自然。
请根据下面两段话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6分)
(1)1978年8月8日,时任日本外相的园田先生来北京,准备和我国政府签订和平友好条约,黄华外长到机场去迎接。
不料,天公不作美,飞机刚停到机场上,就下起了大雨。
见园田先生走下飞机,黄华外长迎上前去,随后陪同园田走进了贵宾室。
园田寒暄道:“到北京迟到了,见到黄外长,旅途的疲劳消失了。
”
黄华外长笑着说:“。
”
(2)有一次,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江西革命老区做慰问演出,不料正值关牧村演唱《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时,天空雨云密布,落下了一些雨点,顿时场面开始骚动不安。
歌声一停,赵忠祥快步走到台前,深情地对乡亲们说:“”赵忠祥的一番话,让演出在感人的气氛中得以继续进行。
高三语文晨测(二)答案
1.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
答案:B (A .yī/jí, tiǎn, chēng/chân; B.dú/shú, guī/kuī,zhē/ shã;
C. pàn, yún / yíng, bǎi;
D. . chěng/pìn, jǐng, huá)
2.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答案:B感情色彩和使用范围不当。
形容时间急迫应用“迫在眉睫”或“刻不容缓”。
(A.繁殖、生长出来。
C.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D.用假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
)
3.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
答案:A (B.删去“由于”。
C. “设备资源和体育场馆”中复累赘,应删去“和体育场馆”。
D.“最低气温将下降”搭配不当;“ 7℃-9℃左右”也应改为“7℃至9℃”)4.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
答案:B
5. (6分)本题主要考查名篇名句的识记能力。
答案:(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 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
6.(6分)本题考查考生简明、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1)答案示例:中国漫画家年入千万,告别“泡面时代”。
或:中国漫画家告别“泡面时代”。
(3分)
【解析】给新闻拟标题要抓住关键信息,并能吸引读者,格式是“谁做什么)。
本题中心句(主要信息)不在第一段,而是在最后一段,并且需要提炼。
“中国漫画家”为陈述对象,用“告别”替代“一去不复返”;“泡面时代”指代“收入”,形象生动,故保留。
每个要点1分,“泡面时代”如用其它文字最多给2分;如写成“在中国画漫画也能成百万富翁”,得2分;超过5字扣1分。
(2)答案示例:漫画市场正历繁荣,多名画家年入千万(年入千万乃价值的体现。
或:年入千万无可非议。
又或:多名画家年入千万)。
(3分;两方面意思各1分,语言准确简明1分。
超过5字扣1分。
只要紧扣新闻内容点评即可。
)
7.(6分)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和准确生动的能力。
(1)【答案示例】您带来了及时雨。
【解析】用“及时雨”既恰当地表达了欢迎之意,又有预祝友好条约商谈成功的含义。
(满分3分;不用“您”称呼对方,扣1分。
答“我们中国有句古语‘贵人出门招风雨’”也可给3分。
其他答案若连贯得体、符合语境也可得3分)(2)【答案示例】关牧村的动情歌声,把自己的眼睛唱湿润了,也把老区人民的眼睛唱湿润了,连老天爷的眼睛也唱湿润了……
【解析】巧妙地把水比作眼泪,并借此表达演员的心声,让现场百姓为之动容。
写出“老天爷掉泪”一类意思,可得2分。
其他答案连贯得体、符合语境也可得3分。
(满分3分;注意前后衔接连贯、自然,否则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