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区2020年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密云区2019-2020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

*************密云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高三物理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一、本部分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能增加,其内能也一定增加B.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是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C.一定质量的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气体内能一定增加D.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减小2.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a、b两种单色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真空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大B.从玻璃射向空气时,b光发生全发射的临界角小C.经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时,观察到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D.若b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图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C.阴极射线和β射线都是电子流,都源于核外电子D.天然放射现象中放射出的α、β、γ射线都能在磁场中发生偏转4.中医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类似于后世的物理第1页(共11页)物理 第 2 页(共 11 页)图2图3火罐疗法。
其方法是以罐为工具,将点燃的纸片放入—个小罐内,当纸片燃烧完时,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吸”在皮肤上,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在刚开始的很短时间内,火罐 “吸”在皮肤上的主要原因是 A .火罐内的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B .火罐内的气体压强不变,温度降低,体积减小 C .火罐内的气体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D .火罐内的气体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压强增大5.2019年5月17日,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了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于地球静止 轨道卫星(同步卫星)。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微写作、写作)教师版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微写作、写作)教师版西城一模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只有保持生物多样性,才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大面积单一栽种杨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显示出生态学这一规律的普遍性。
由此种种,人们对有些地区杨树一家独大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
(1)将下面四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由于自然天敌数量不足,从三北防护林到黄淮海区域,各大杨树栽种带更是屡次爆发大规模的病虫害。
②雌性杨树得到授粉后发育结籽,就会产生白色絮状的杨絮,大量杨絮飘飞堆积,不仅引发人们皮肤过敏、鼻痒流涕等健康问题,还常常引发火灾。
③一些地区由于杨树栽种面积急剧扩大,本土树种急剧减少,以本土树种为生的鸟类、昆虫的多样性也就随之急剧降低。
④雄性杨树只开花,不结果,没有杨絮问题。
>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③①④②D.④②①③(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结构混乱,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答题卡相应处。
(2分)答:22.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①家庭生活中一定有引发你关注的细节。
请以一次家庭聊天作为背景,刻画聊天场景以及你的心理状态。
150字左右。
②在疫情中奔赴一线有所作为的人,人们称之为“逆行者”。
请写一段抒情文字,向这些“逆行者”致意。
150字左右。
③请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及《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就其中某个片段写一段推荐阅读的文字。
150字左右。
{23.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新情况,需要人们去面对并作出反应。
学会如何应对,应该成为引领人们成长的重要方面。
请以“应对”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路上的情形,可能让人欣喜,也可能让人忐忑。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微写作、写作)教师版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微写作、写作)教师版西城一模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只有保持生物多样性,才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大面积单一栽种杨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显示出生态学这一规律的普遍性。
由此种种,人们对有些地区杨树一家独大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
(1)将下面四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由于自然天敌数量不足,从三北防护林到黄淮海区域,各大杨树栽种带更是屡次爆发大规模的病虫害。
②雌性杨树得到授粉后发育结籽,就会产生白色絮状的杨絮,大量杨絮飘飞堆积,不仅引发人们皮肤过敏、鼻痒流涕等健康问题,还常常引发火灾。
③一些地区由于杨树栽种面积急剧扩大,本土树种急剧减少,以本土树种为生的鸟类、昆虫的多样性也就随之急剧降低。
④雄性杨树只开花,不结果,没有杨絮问题。
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③①④②D.④②①③(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结构混乱,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答题卡相应处。
(2分)答:22.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①家庭生活中一定有引发你关注的细节。
请以一次家庭聊天作为背景,刻画聊天场景以及你的心理状态。
150字左右。
②在疫情中奔赴一线有所作为的人,人们称之为“逆行者”。
请写一段抒情文字,向这些“逆行者”致意。
150字左右。
③请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及《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就其中某个片段写一段推荐阅读的文字。
150字左右。
23.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新情况,需要人们去面对并作出反应。
学会如何应对,应该成为引领人们成长的重要方面。
请以“应对”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路上的情形,可能让人欣喜,也可能让人忐忑。
2020年XXX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20年XXX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在考试前一天下午,考生应该先计算出从居住地到考点骑车或步行所需的时间,考虑到交通灯等因素。
到达考点后,要认真观察考场位置、厕所位置、洗手池位置、交通工具存放处和学校集合地点,并带上少量备用钱,检查交通工具是否安全可靠。
考试前一天晚上,考生应该准备好第二天考试所需的物品,如铅笔盒、钢笔、圆珠笔、铅笔、圆规、三角尺、手绢或纸巾、清凉油等。
准考证要放在铅笔盒中,不要放在衣服口袋里或夹在课本中。
晚饭后可以再温一下知识要点。
考前生理准备也很重要,考生应该适当早点睡,考试当天不要起得太早。
早晨一定要吃丰盛的早饭,但不能过于油腻,饮食以清爽、可口、易消化吸收为原则。
考前心理准备同样重要,成绩优秀的考生应该记住没有常胜将军,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成绩不太好的考生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在考试当天早晨,应该有良好的心理暗示,如我很放松,今天一定能正常发挥等。
在考试前还可以浏览笔记、公式、定理和知识结构,主要是浏览一下重要的概念、公式和定理,或记一些必须强记的数据。
考生要自信地前往考点,要暗示自己有信心,全部科目我已做好复,今天考试,我一定能正常发挥,对此我充满自信。
进考场前10分钟,考生最好是一个人平静地度过,可就近找个地方坐一会儿,或看一下笔记,再次浏览知识结构。
设法避开聊天。
入场前要提醒自己作到四心,即保持静心、增强信心、做题专心、考试细心。
见老师时,问声好,以消除对监考老师的敬畏感,获得一种和谐的亲近感。
最后,考生不要一心想得满分,特别是对平时成绩中等上下的同学来说,一心想得满分是大忌。
当然,应该得的分一定要得,该放弃的敢于放弃。
如果有时间再攻暂时放弃的题。
文学的死亡和蝶化关于文学死亡的话题,已成为众人激烈争论的焦点,这映射了文学所面临的生存危机。
文学终结并非危言耸听的预言,而是一种严酷的现实。
在2007年,诺贝尔奖文学奖颁发给了XXX,她是一位被XXX发现的化石,但她的一些作品却遭到评论家的激烈抨击,认为它们只具有四流水准。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西城一模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18分)大敦煌从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过武威、张掖、嘉峪关,最后到达敦煌,凡一千一百余公里。
一路西域风光,沧桑雄浑,美不胜收....,而至敦煌则达到顶点。
敦煌,一座总面积只有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18万的蕞尔小城,就敢取这么一个大气磅礴的名字,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气魄。
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
”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
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尽管现代大多数学者都说,“敦煌”一词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但是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人的解释。
就是这块土地,曾经连接起汉唐盛世与西域文明,手挽着长安城与波斯湾,见证了无尽的繁华与沧桑。
在汉代,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
在唐代,敦煌更是成为一座拥有140万人口的大城市,仅次于首都长安。
现在,敦煌虽然没有了当年的显赫地位,规模也大大缩小,然而,历经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
价值独特的敦煌文化所散发出的迷人魅力,更是与日俱增。
到达敦煌,暮色四合。
深秋的敦煌格外清朗,夜晚的天空格外高蓝,明月洒下一地清辉。
从来没有见过那样晶亮的满天繁星,好像一天的星星都集中到这块天空了。
城市不大,但建设有序、干净整洁、规划整齐。
汉唐的建筑,街头的飞天雕塑,满墙风动的壁画,让人怀疑是在历史与梦幻之中。
一夜小雪,鸣沙山披上一层洁白的轻纱,空气像水洗过一样清爽。
登上山顶,举目四望,那一道道沙峰如奔涌的波浪,气势磅礴。
微风吹来,扑人心怀,爽人心肺,心胸顿觉空明。
鸣沙山的沙粒有红、黄、绿、黑、白五色,当地人称它“五色神沙山”。
登临此山,听山与泉同振共鸣,犹如钟鼓管弦齐奏,令人动魄惊心。
《后汉书·郡国志》引南朝《耆旧记》云:敦煌“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
2020年(北京市13区)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论语》《红楼梦》

2020年(13区)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论语》《红楼梦》一、2020年东城一模(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0题。
(共5分)10.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②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③子曰:“其言之不怍也,则为之也难。
”(《论语·宪问》)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以上三则语录中孔子对言语的看法,并选择其中一则,结合你的言语生活作简要分析。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9题。
(共6分)19.《红楼梦》中一些主要人物进入回目,作者往往在其名字前加一个字,来概括或凸显其品性,即所谓“一字评”,如“敏探春”“酸凤姐”“贤袭人”“勇晴雯”“慧紫鹃”等。
请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一字评”的理解。
二、2020年西城一模(二)根据要求完成 11 题。
(共 7 分)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②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论语·学而》)③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④子贡问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论语·卫灵公》)从这几则论语来看,孔子在教育中关注哪些方面?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谈谈你的认识或看法。
(7 分)(二)根据要求,完成15题。
(共4分)15.《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看了十二个咏菊的诗题之后,探春感慨说:“竟没有人作《簪菊》。
”于是她在《簪菊》题下作了一首,诗中写道:“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北京市2020届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北京市2020年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5.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古人常借“风雨”表情达意。
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苏轼《定风波》中“归去,_______”蕴含了人生的旷达。
②面对一时的困难,我们可以用古诗文鼓励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念,比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________,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_____”,又如“青山遮不住,________”。
③ 同学写作文时,想引用古诗文描写秋天的色彩,你建议他用“_____,______”。
【答案】(1). 积土成山(2). 风雨兴焉(3). 也无风雨也无晴(4). 必先苦其心志(5). 行拂乱其所为(6). 毕竟东流去(7). 看万山红遍(8). 层林尽染【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作答;二是给出上句或下句的直接默写。
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可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本题注意“焉”“拂”“毕”的书写;此外,第③题,只要内容符合“秋天的色彩”要求即可。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
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
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5届届届届届届届1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三国英雄人物常常是诗人借以抒发情怀的对象。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江山依旧,英雄早已不在的怅惘,杜甫《蜀相》“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苏轼《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_________,________”,借曹操这样的英雄也只是一时显赫,感叹人生短促无常。
2020年密云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0年密云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是谁扼杀了哀愁?迟子建①现代人一提“哀愁”二字,多带有鄙夷之色。
好像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了,哀愁就得像旧时代的长工一样,卷起铺盖走人。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张扬各种世俗欲望的生活图景,人们好像是卸下了禁锢自己千百年的镣铐,忘我地跳着、叫着,有如踏上了人性自由的乐土,显得那么亢奋。
②哀愁如潮水一样渐渐回落了。
没了哀愁,人们连梦想也没有了。
缺乏了梦想的夜晚是那么的混沌,缺乏了梦想的黎明是那么的苍白。
③也许因为我特殊的生活经历吧,我是那么的喜欢哀愁。
我从来没有把哀愁看做颓废、腐朽的代名词。
相反,真正的哀愁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可以让人生长智慧、增长力量的。
④哀愁的生长是需要土壤的,而我的土壤就是那片苍茫的冻土。
是那种人烟寂寥处的几缕鸡鸣,是映照在白雪地上的一束月光。
哀愁在这样的环境中,悄然飘入我的心灵。
⑤我熟悉的一个擅长讲鬼怪故事的老人在春光中说没就没了,可他抽过的烟锅还在,怎不使人哀愁;雷电和狂风摧折了一片像蜡烛一样明亮的白桦林,从此那里的野花开得就少了,怎不令人哀愁;我期盼了一夏天的园田中的瓜果,在它即将成熟的时候,却被早霜断送了生命,怎不让人哀愁;雪来了,江封了,船停航了,我要有多半年的时光看不到轮船驶入码头,怎不叫人哀愁!⑥我所耳闻目睹的民间传奇故事、苍凉世事以及风云变幻的大自然,它们就像三股弦。
它们扭结在一起,奏出了“哀愁”的旋律。
所以创作伊始,我的笔触就自然而然地伸向了这片哀愁的天空,我也格外欣赏那些散发着哀愁之气的作品。
我发现哀愁特别喜欢在俄罗斯落脚,那里的森林和草原似乎散发着一股酵母的气息,能把庸碌的生活发酵了,呈现出动人的诗意光泽,从而洞穿人的心灵世界。
他们的美术、音乐和文学,无不洋溢着哀愁之气。
比如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艾托玛托夫的《白轮船》、屠格涅夫的《白净草原》、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等等,它们博大幽深、苍凉辽阔,如远古的牧歌,凛冽而温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20年北京市密云区高三(下)一模试题 语文
一、本大题共5道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智慧教育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技术特点,旨在通过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数字化信息化方式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5G技术为AI、VR/AR、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强大的网络支持。5G技术的超高网速带动了人工智能、VR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到智慧教育中,让学习有了更逼真的沉浸式体验感。
5G+AR/VR,使远程教育更有趣、更生动。教学内容海量共享、教学素材丰富多样,学生与教师相隔万里也能充分互动,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多维度虚拟教育场景构建中,远程教学将5G、全息远程技术、AR/VR和课堂教学相融合,让学习者可以沉浸其中,有更真实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度。教室要实现5G信号覆盖,学生佩戴VR眼镜,心随景动,仿佛置身于真实场景中。5G将以其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给师生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直播效果,大大缩短了知识与现实的距离。5G应用于教育扶贫,解决了边远山区、贫困地区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薄弱等问题,缓解了教育资源贫乏,促进了教育平等。5G远程教育可实现远程直播、在线点播、异地教学,并能与名师进行教学互动,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促进跨区域、智能化的教学交流。
5G技术保证了安全和速度,为智能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它可以模拟高难度的、难以实现的场景教学;可以助力高精尖的专业培训;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可以还原历史面貌,再现科普教育情境;借助5G+AR/VR技术,还可以模拟同步互动学习环境。
5G+AI使教学过程更懂你、更贴心、更智能。5G+AI技术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学习习惯、爱好、特长等个人信息,制定出个性化的方案,借助全方位大数据分析,实现全智能化的教学过程,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智能性。 2
(取材于贾颖等人的文章,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对“智慧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智慧教育就是教育的信息化,需要教育领域全面深入运用信息技术。 B.智慧教育可促进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及教科研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 C.智慧教育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现代技术特点。 D.智慧教育将会促进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 2.下列材料能准确解说第四段横线处内容的一项是(3分) A.给“真”人做手术,把一辆“真”车拆装一遍。 B.用VR开飞机,用VR模拟地震现场等教学场景。 C.让学生“站在”塞纳河边与法国人畅快地聊天。 D.模拟历史博物馆、深海、太空等不同教学情境。 材料二 5G将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它影响着教学方式的变革。现在还有很多偏远地区网络缓慢,但是5G覆盖的话不仅可以让传输更快,还可能让移动学习也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5G的特性将更有效的支持智慧校园建设。5G将在4G的基础上,将网速提高100倍左右,达到每秒20Gbps,网速的提高支撑起了高集成设备的产生,同时一些如VR眼镜等富媒体虚拟产品也能够得以应用。5G时代,社会生活中每一个地方都会有高速网络存在,学校不用再单独搭建校园网络,并且通过网络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校园内用网的管控。5G智能终端设备的功耗将会非常低,目前4G智能手机一天下来电量就用完了,但以后你随身携带的手机,可能一个星期、一个月仅需充一次电,如此一来将极大的减少学校用电安全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家校互联问题。在5G时代,校园安全体系将实现全新升级,通过将不安全、不文明的信息屏蔽在校园之外,减少社会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害,保护学校数据的安全。
“5G+智慧校园”将会拥有更人性化的服务。智慧校园可以实现5G移动支付、人脸识别消费,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学生学习情况、身体状况等。借助科技发展,可以打造一个高效、 3
科学、智能的智慧校园生态体系。 5G网络下的智慧教育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时间,扩展空间,方便随时随地学习,通过人工智能还可以实现教育自动化。
(取材于网络文章,有删改)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更有效的支持智慧校园建设”的5G特性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高速度 B.泛在网 C.便携性 D.安全性高 材料三 5G的应用具体到教育领域,联系比较密切的包括智能穿戴、智能安防、智慧教室等。现在学校比较头痛的手机问题,在5G时代将得到彻底解决。学生上网行为将受到严格控制,其他智能设备将取代智能手机的部分功能,众多的终端设备将集成于一个小巧的穿戴设备中,实现多种功能的汇总。5G应用到教育领域让人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
而现阶段5G学校也面临着挑战。现在5G应用的主要场所还将是商业环境,5G网络进校园,目前从政策层面还不太明朗。5G研发的初期,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系统技术来看,无论是基站还是终端发展都不错,但是某一环节的纵向细分产业链实力仍有待提高,例如处理器、滤波器等对产业有支撑作用的核心器件,整体实力还比较薄弱,所以应用落地难。同时,5G校园网络的搭建成本也会提高,这也増加了普通学校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学校应用5G技术的难度。
现阶段5G教育应用标准尚需探索。在5G环境支持下智慧教育的演进趋势分为5个阶段:5G初始应用阶段,5G标准发展成熟阶段,5G终端模块成熟阶段,5G教育网络成熟阶段,基于5G教育模型的变革阶段。几个阶段层层递进,反映出5G网络技术对教育领域的推动作用,而在整个变革过程中,每个阶段将以小步调的形式实现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促进。
当下5G网络环境尚处于调试阶段,也缺乏5G下各类网络应用和融合的标准,所以在此阶段需要一方面探索5G网络和传统网络融合的方式,另一方面採索5G教育应用的标准。根据“智慧教育演进路线图”显示,要进入“基于5G教育模型的变革阶段”,还需5年以上。这一变革将是5G+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在5G教育网络环境完善的基础之上的。当上述网络 4
构建完成后,教育教学的基本模式也要进行变革,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效率的大规模提升。 (取材于梁希理等人的文章,有删改) 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现在学校比较头痛的手机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学生上网行为受到了严格的控制。 B.现在5G应用的主要场所还将是商业环境,5G网络进校园的可行性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朗。 C.现阶段5G教育应用标准已经基本确立,并把智慧教育的演进分为初始应用等五个阶段。 D.要进入“基于5G教育模型的变革阶段”,还需要探索5G网络和传统网络融合的方式等。 5.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5G背景下的教育将面临着怎样的变革与挑战。(6分) 答: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 氾论训(节选) 今人君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
夫人之情莫不有所短,诚其大略是也,虽有小过,不足以为累,若其大略非也,虽有闾里之行,未足大举..。夫颜喙聚,梁父之大盗也,而为.齐忠臣。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侩也,而
为文侯师。景阳淫酒,被发而御于妇人,成服诸侯。此三人者,皆有所短,然而功名不灭者,其略得也。季襄、陈仲子立节抗行..,不入污君之朝,不食乱世之食,遂饿而死。不能存亡接
绝者何?小节伸而大略屈。故小谨者无成功,訾行者不容于众。
自古及今,五帝三王,未有能全其行者也。夫尧、舜、汤、武,世主之隆也;齐桓、晋文,五霸之豪英也。然尧有不慈之名,舜有卑父之谤,汤、武有放弑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 5
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方正而不以割,博通而不以訾,文武而不以责。求于ー人则任以.人カ,自修则以道德。责人以人カ,易偿也;自修以道德,难为也。难为则行高矣,易偿则求澹①矣。夫夏后氏之璜,不能无考;明月之珠,不能无颣②。然天下宝之者何也?其小恶不足妨大美也。今志.人之所短也,而忘人之所修,而求得其贤乎天下,则难矣。
夫百里奚之饭牛,伊尹之负鼎,太公之鼓刀,而其美有存焉者矣。众人见其位之卑贱,事之洿辱,而不知其大略,以.为不肖。及其为.天子三公,而立为诸侯贤相,乃始信于异众也。夫伊尹发于.鼎俎之间,太公出于屠酤之肆,百里奚兴于牛颔之下,洗之以汤沐,祓之以爟火,立之于本朝之上,倚之于三公之位,内不惭于国家,外不愧于.诸侯,因符势有以内合。故未有功而知其贤者,尧之知舜;功成事立而知其贤者,市人之.知舜也。若释求贤之度数③,而求之于朝肆草莽之中,则其失人也必多矣。何也?能效其求,而不知其所以取人也。
【注】①澹:通“赡”。足;满足。②颣:缺点,毛病。(③度数:标准,准则。 (取材于《淮南子》,有删改)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总其略行.. 略行:大致的行为 B.未足大举.. 大举:重用 C.立节抗行.. 抗行:坚持高尚的行为 D.今志.人之所短也 志:记着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求于一人则任以.人力 以.为不肖 B.市人之.知舜也 晋国之.大驵侩也 C.及其为.天子三公 而为.齐忠臣 D.夫发于.鼎俎之间 外不愧于.诸侯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失贤之数也 这就会失去众多的贤才 B.无问其小节 不必非议计较他的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