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成本理论与利润最大化
成本与收益西方经济学

成本与收益西方经济学引言在西方经济学中,成本与收益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了解和管理成本与收益对于企业的决策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成本与收益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含义、作用以及相关的理论和模型。
成本的定义与分类成本是指为了获得特定产品或服务而产生的所有开支和牺牲。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成本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1.显性成本:也被称为直接成本,是企业直接支付的货币开支,包括生产原材料的成本、工资和薪金、设备和机器的折旧、租金等。
2.隐性成本:也被称为间接成本,不以货币形式存在,但是需要企业为其提供资源或投入劳动。
比如,企业所有者的无薪劳动、机器设备的自愿使用等。
成本决定了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定价和盈利能力。
了解和管理成本对于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成本理论与模型在西方经济学中,有许多关于成本的理论和模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决策和资源分配。
1.没有成本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应该追求最低成本来提高竞争优势。
例如,成本领先战略认为,通过降低成本可以降低产品价格,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
此外,成本曲线理论也认为,成本和产量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通过关注成本曲线的变化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
2.边际成本理论: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增加的额外成本。
边际成本理论认为,企业在决策时应该考虑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平衡。
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应该增加产量;当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应该停止增加产量。
这个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定价策略和资源配置。
3.机会成本理论: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某个决策而放弃的最佳替代选择所失去的收益。
机会成本理论认为,企业决策应该考虑与选择相关的机会成本。
例如,如果一个企业决定投资于A项目,那么它就要放弃投资于B项目所能带来的收益。
因此,企业需要在选择中权衡不同的机会成本。
收益的定义与衡量收益是指企业从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中所获得的回报。
在西方经济学中,收益可以分为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成本理论

(3)如何推导出成本函数:
• 例:已知某公司的生产函数为:Q 4 K L
其中,Q为产量,K为使用的资本数量,L为使用的劳动数量。该 公司为每单位资本支付2元,为每单位劳动支付8元。求该公司的 成本函数。
方法一: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方法二: C 8L 2K Q2 2K
2K
dC Q2 2 0(成本最小化)
❖ (2)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假定生产要素价格和生产技术 给定,即w,r和生产函数Q=f(L,K)给定,那么,从生产既定 产量的成本最小化问题中可以推导出成本函数。
❖ 思路: ❖ 步骤1.求一阶条件 ❖ 步骤2.从一阶条件中求出最优的要素投入组合 ❖ 步骤3.将最优的要素投入组合代入成本方程,整理,便
因此,John不应自办公司经。 0
例2:考研的代价
如果说高考是求学路上的一道坎儿,那么考研就是一道梁了。前
者迫于种种压力,而后者却往往是自讨苦吃。对于一名普通的考生 (既不能通过保送读研又不能和导00元;
2. 各种辅导班学费约1000元;
试问: (a)John开办自己的事务所每年的显成本为多少?
(b)其会计成本、内含成本、机会成本为多少?
(c)John应选哪种决策?
解: (a) EC(显成本)=1+2+1.5+0.5=5(万$)
(b) AC(会计成本)=EC=5万$
IC(内含成本)=6万$
OC(机会成本)=EC+IC=11万$
(c) 因为OC>TR=10万$,
第一节 成本、收益与利润
1.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 会计成本(Accounting Cost)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支 出(帐面价值)。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则是指因选择某一方 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失去或牺牲的潜在利益。机会成本是 与厂商决策有关的成本。 2.外显成本与内含成本: (外)显成本(Explicit Cost)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支 出。显成本=会计成本。内含成本(Implicit Cost,又称隐成本) 则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非实际支出。(或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中所使用的自己拥有的投入物的价值。) 其中,内含成本=机会成本-外显成本,内含成本又称正常利润 (Normal Profit)。 3.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1)会计利润=总收益一会计成本= 总收益一外显成本。(2)经济利润=总收益一经济成本(机会成 本)=会计利润一内含成本=会计利润一正常利润。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

K
MP1/P1=MP2/P2=... =MP1/P1
E
Q3
Q2 Q1
o
L
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
K
E
o
C1
C2
C3
L
扩展线(production expansion curve)
1、含义:是指每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
(1)经济利润即利润 ∏=TR-TC 利润最大化条件:MR=MC (2)正常利润指包含在成本中的部分
短期与长期
微观经济学根据厂商对所有生产要素投入是否能 全部调整,将生产理论分为短期与长期生产理论。 短期是指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不能调整的 期限。 长期是指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量都能调整的期限。 根据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可以把投入生产要素分 为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 不变投入是指在所考察的时期内其数量不能改变 的投入要素,如厂房、设备等。 可变投入是指在所考察的时期内其数量可以改变 的投入要素,如原材料、燃料、生产工人等。
生产的经济区域
A曲线与B曲线被称为“脊线”,其所包含
的区域为生产的经济区域。 原因:
k
A B
Q3 Q2 Q1 o L
等成本曲线
1、定义: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
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 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2、特征 3、等成本曲线的变动
等成本曲线特征
1、公式表示:C=PL*L+PK*K
2、斜率:
K
C=PL*L+PK*K
o
L
等成本曲线的变动
1、当两种要素价格同比变动,等成本曲线
西方经济学第五章:成本理论

AVC(Q)=TVC(Q)/Q
由以上可知:SAC=AFC十AVC
西方经济学
3.短期边际成本MC
短期边际成本:指厂商在短期内每增 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MC(Q)=△TC(Q)/△Q 各类成本曲线图形如下图所示:
各类成本曲线图形
西方经济学
C TC C
C
TFC
TVC
Q
Q
Q
C
C
C AC C MC
AFC
AVC
Q
Q
Q
Q
西方经济学
例: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是80元 ,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 ,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是:( )。
✓ A.1元 ✓ B.19元 ✓ C.88元 ✓ D.20元
西方经济学
例: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的平均固定 成本( )
机会成本
西方经济学
在理解此概念时,需注意两点:
第一、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 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第二、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它不是 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 的成本或损失。
二、显成本
西方经济学
显成本:指企业在生产要素市场上 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 际支付。如向工人支付工资,向银 行支付利息等。
西方经济学
一、短期生产函数到短期总成本函数
假定资本投入量是固定的,劳动投入量是可变的,则短期生产
函数为:
Q f (L, K)
并假定劳动的价格为w和资本的价格r是给定的,则表示厂商在 每一产量水平上的短期总成本:
STC(Q) • L(Q) • K
西方经济学第一次 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第一次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等要素投入的增加,边际产量逐渐减少,导致边际收益递减。
而规模报酬变动中,随着所有要素投入的增加,总产量的增加速度会发生变化,如果总产量的增加速度超过要素投入的增加速度,则呈现递增规模报酬,反之则呈现递减规模报酬。
边际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变动都是生产成本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但它们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是不同的。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答: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都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原则。
利润最大化原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生产组织和要素投入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而成本最小化原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两者的区别在于,利润最大化原则强调的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而成本最小化原则则强调的是生产成本的最小化。
在实践中,企业需要综合考虑两者之间的平衡,以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答: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是生产成本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表示的是,当企业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生产量时,所需增加的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示的是,当企业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时,每单位产品所需的平均成本。
短期可变成本曲线表示的是,当企业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生产量时,所需增加的可变成本。
这三条曲线之间的关系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始终在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的上方,当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低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当短期边际成本曲线高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上升。
在短期内,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生产组织和要素投入,来实现成本的最小化。
5、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总成本曲线(LT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的关系;答: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总成本曲线(LT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都是生产成本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西方经济学第5章成本理论

• 2、假设上面题中电影票为40元。如果到了 电影院门口,发现原来买的票丢了,你应该 继续买票看电影吗?
• 答:应该。丢的那张票是沉没成本(曼昆说
是:沉没成本覆水难收,忘记它,不要为固
定成本而懊恼),重新买票,看电影的净收
益仍然=收益 -(显机会成本+隐机会成本)
=100-(40+50)=+10;做股票很多人不能忘
记沉没成本,越跌越补,越套越深,股民变
股东-----记住,买了股票,购买价格就沉淀
了,忘记它,未来买或者卖考虑的是边际量
;
33
生活中的沉没成 谬误:
• 买衣服只因为逛了很 久的街,穿衣服只因 为花过了钞票
34
(五)、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 1、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
也称超额利润(excess profit),企 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差,可能为正、为 负或为零。
会计利润是多少?他赚取的经济利润是多少?
• (1)总成本=20×10+100=300(美元) (2)会计成本=100美元 (3)会计利润=200-100=100(美元) (4)经济利润=200-300=-100(美元)
The Firm’s Objective:
The economic goal of the firm is to maximize profits.
第五章 成本理论
第一节 成本概念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第四节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例1:小王“下海”明智吗?
• 在“下海”的浪潮中, 某服装公司处长小王 与夫人用自己的20 万元资金以及银行贷 款办了一个服装厂。 一年经营结束时,会 计拿来了收支报表。
3
经济学与利润最大化

西方经济学总是愿意吹嘘利润最大化原则,因为这个原则可以圆满地用数学公式表达,甚至可以使用一阶导数推理,俨然一副科学的面孔。
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利润最大化原则根本不能约束厂商的行为,也产生不了任何经济规律。
用这些不存在的规律以及利润最大化原则装饰西方经济学,只能是哗众取宠而已。
应该指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有可能存在,问题是企业根本维持不住由此产生的最大利润。
原因如下:第一,虽然企业继续增加产量将减少利润总量,但生存与竞争的意识却丝毫不敢松懈。
如果哪一个企业率先停止了扩大产量,那么,它的产量在市场份额中所占的比例就会下降,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会增加失败的危险。
因此,为了竞争与生存,即使利润总量逐渐下降,大多数企业也不得不继续追加资本,扩大产量。
也许有人会说,企业可以向其他行业追加资本,减少利润损失。
其实,这是不正常的。
由于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大多数行业差不多同时出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现象。
无论企业向哪个行业转移资本,几乎都不能避免利润的下降。
不仅如此,企业还可能增加转移资本的费用,加速利润的下降。
显然,为了竞争与生存,所有行业中的企业只有追加资本,扩大产量这一条路可走。
第二,每一个行业随时都有可能增添新的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
当老企业的利润总量达到极大值时,新企业的利润总量正在增长。
于是,新企业一定会继续增产以谋取更多的利润。
由于新企业不断地诞生,因此,就每一个行业来说,即使利润总量逐渐下降,产品的产量也会继续增长。
综上所述,企业根本维持不住由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产生的最大利润。
我们应该承认,任何企业都想在利润总量达到极大值时,停止产量的增长,实现利润最大化,然而,残酷的现实屡屡破坏这个美好的愿望,即使垄断行业也不例外。
如果垄断行业的产品产量被垄断企业控制住,那么,社会扩大再生产将会要求替代产品扩大年产量。
迫使垄断行业增产降价。
因此,垄断行业也不能永久保持利润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条件应是MR=MC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分析法来看MR与MC的交点E就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此时的产量Q便为最佳产量,如果厂商选择的产量小于Q,那么厂商处于MR>MC的阶段,这表明厂商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其所付出的成本增量,权衡得失,厂商讲选择继续增加产量,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二版)第五章

MR=MC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
短期,完全竞争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形成价
格,可能高于、等于、低于厂商的平均成本,厂商可 能处于盈利、盈亏平衡或亏损等不同状态。如下:
1、价格高于平均成本
P=AR>SAC, 厂商处于盈利状态。
P SMC N G E K dd AR=MR=P Q SAC
O
M
2、价格低于平均成本
P SMC G N O K SAC
存在亏损GKEN (红色部分)
E
M Q
3、价格等于平均成本
P=AR=SAC, 厂商的经济利润恰好为零,处于盈亏平衡状态
P
SMC
SAC
N
E M
O
Q
E1:停止营业点
完全竞争市场, 价格<SAC最低点, 但>AVC最低点时, 该厂商将: 处于亏损状态 仍将继续生产
计算题
1、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 函数为STC=0.1Q3-2Q2+15Q+10。试求: (1)当市场上产品价格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 产量和利润?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止生 产?
2、已知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 为LTC=Q3-20Q2+200Q,市场的产品价格为P=600 。求: (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平均成本 和利润各是多少? (2)该行业是否处于长期均衡?为什么? (3)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平 均成本和利润各是多少? (4)判断(1)中的厂商是处于规模经济阶段,还 是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边 际 收 益(MR): 增加销售单位产品增加的收入
边 际 收 益( MR )= 总收 益的 增 量 销 售 量的 增 量 TR Q dTR dQ
当价格是常数时: P=AR=MR
P P=AR=MR P TR TR=PQ
0
Q
0
Q
二、利润最大化原则
3、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MC):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总成本。
MC TC Q
即
MC
dTC dQ
C
TC TVC TFC
二、各成本之间的相互关 系
1、TVC经过原点。TC与 TVC平行,垂直距离TFC 。 2、MC的上升段与AVC 、 AC的最低点相交。 3、AC的最低点在AVC最低点 的右上方。 4、MC的最低点对应TVC与 TC的拐点。
TC(Q)=TFC+TVC
2、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总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每单位产品支出的 固定成本。
AFC TFC Q
平均变动成本(AVC):平均每单位产品耗费的可 变费用。
AVC TVC Q
平均成本(AC):平均每单位产品耗费的成本。
AC TC Q TVC TFC Q AVC AFC
STC2
STC3
LTC
A O C
B
C
总成本STC1与长期总成本
LTC相切于Q1′点,这两 条曲线的切线斜率相同,
Q1′Q2′ Q3′ SAC1 SAC2 A
Q LMC SAC3 LAC
即在确定点Q1′处,SMC
等于LMC,短期边际成本 线与长期边际成本线相交。
B C SMC3 Q3′
P SMC1 SMC2 LMC为较平坦的U型线。 O Q1′ Q2′
Q
第四节 利润最大化原则
一、 收益
收益:生产者销售特定产量或劳务的销售收入。 收益函数表示为:
R R(Q )
收益概念包括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1、总收益(TR):产品出售后全部销售收入
总收益(TR) 价格 销量 PQ R(Q)
2、平均收益(AR):出售每单位产品得到的平均收入。
C C (Q)
所以,短期成本包含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 长期成本全部是可变成本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
1、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和总成本
STC
总固定成本(TFC): 短期内为固定要素支付 的总成本(费用)。 总可变成本(TVC):短 期内支付的可变要素的成 0 本(费用)。
C
SVC
SFC Q
总成本(TC):为生产一定量产品支付的总费用。
一、长期总成本(LTC):
C
STC1
STC2
STC3
LTC
B A O Q1 Q2
C
长期总成本曲线 上每一点都与一 条短期总成本曲 线相切,长期总 成本曲线是短期 总成本曲线族的 包络线。
Q
二、长期平均成本(LAC):
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以方法二为例)
C STC1 STC2 STC3 LTC
会计成本
会计成本=显性成本 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生产成本
三、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短期内的可变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 固定成本:短期内的固定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
四、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私人成本:由经济主体(如企业)本人负担的成本。
社会成本:从社会角度来看待的成本。
五、可回收成本与沉没成本
B A O C A B Q1 Q2 SAC1
C
Q
SAC2
LAC
SAC3
LAC曲线上任一点 都与某一条SAC曲 线相切,即LAC曲 线是SAC曲线族的 包络线。
LAC曲线是一条较 平坦的U型线.
C
O
Q1 Q2
Q0
Q
三、长期边际成本 (LMC):
以第二种方法为例推导 对于特定产量Q1′,短期
C
STC1
0 Q1 Q 2 Q3 0 C Q1 Q2 Q3
Q
MC AC
AVC AFC
Q
三、短期成本曲线形成背后的原因
成本函数为C C(Q) 短期生产函数为Q f ( L, K ) C C f ( L, K ) Nhomakorabea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同样是短期成本特征的原因
第三节 长期成本函数
长期成本分析:由于长期内,厂商可调整各种生产要 素,所以长期成本没有可变和固定之分,全为可变成 本。
二、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 会计成本:会计师在帐簿上记录下来的经营活动所发 生的历史成本 经济成本:所有投入生产的要素所付出的总代价。
生产中的经济成本分析
会计 利润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正常利润=隐性成本
销 售 收 入 机会 成本
经济 利润 隐性 成本
显性 成本
设为利润 则 TR(Q) TC(Q)
要使利润最大化,要求 d dQ dTR dQ dTC dQ d dQ 即 MR MC 0 0
所以,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MR MC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当厂商亏损最小时,同样满足:
MR MC
第四章
成本理论与 利润最大化
本章介绍成本的基本理论, 从长期和短期不同角度考察 成本的变动规律,不同成本 之间的相互关系,厂商利润 最大化满足的条件。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一、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厂商在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 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隐性成本:厂商用于企业生产过程的自有生产要素 应该获得的报酬。
可回收成本:在已经发生的成本中,可以通过 出售或出租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加以回收的成本。 沉没成本:已经支出并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第二节
短期成本函数
成本函数:反映产量与成本之间关系的函数。
记为:
C C (Q) 短期生产函数:Q f ( L., K ) 短期成本:C C[ f ( L, K )] 长期生产函数:Q f ( L, K ) 长期成本:C C[ f ( L,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