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修编工作
谷坊设计参考

谷坊设计参考修建谷坊21座,设计标准按通过十年一遇6小时最大洪峰设计。
1.谷坊型式谷坊坝(check dam)是山区沟道内拦截泥沙的小坝。
水土流失地区的山沟治理工程之一。
其作用主要有:①抬高沟底侵蚀基点,防止沟底下切和沟岸扩张,并使沟道坡度变缓。
②拦蓄泥沙,减少输入河川的固体径流量。
③减缓沟道水流速度,减轻下游山洪危害。
④坚固的永久性谷坊群有防治泥石流的作用。
⑤使沟道逐段淤平,形成可利用的坝阶地。
谷坊坝的类型:按所采用建筑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土谷坊、石谷坊、插柳谷坊、枝梢谷坊、木料谷坊、竹笼装石谷坊、混凝土谷坊、钢筋混凝土谷坊等。
根据谷坊使用年限可分为:永久性谷坊,如浆砌石谷坊、混凝土谷坊和钢筋混凝土谷坊等;临时性谷坊,如插柳谷坊、枝梢谷坊、木料谷坊等。
按谷坊的透水性能还可分为:透水性谷坊,如干砌石谷坊、插柳谷坊等;不透水性谷坊,如土谷坊、浆砌石谷坊等。
谷坊坝布置:①断面:谷坊的高度一般不超过5m,并往往依据所采用的建筑材料来确定,但以能承受水压力和土压力而不破坏,且全沟整体工程效益和投资费用最优为原则。
根据现有资料和经验,常用谷坊的规格高度为0.4~5.0m,顶宽1.0~1.5m,迎水坡1:0.5~1:1.5,背水坡1:0.3~1:1.0。
②间距和位置:谷坊的间距L=H/(I-Ic)。
式中H为谷坊高度;I为原沟底坡降;Ic为两谷坊间淤积面上的坡降。
谷坊的位置宜选择在谷口狭窄而上游开阔、基础良好、沟段顺直、不受天然跌水影响的部位。
③设置溢洪口,因土谷坊不许洪水漫顶,故必须在沟岸的坚实土层上开挖溢洪口,以排出多余洪水,保证谷坊安全。
石谷坊的溢洪口可设置在坝体中部,若沟岸有适宜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则可设置在岸坡。
溢洪口的断面尺寸根据设计洪水洪峰流量来决定。
根据项目区沟道地形、地貌特点和建筑材料分布特点,谷坊设计为两大件,即拦水坝和排水设施。
拦水坝均为碾压均质土坝,建筑材料为黄壤土,参照淤地坝建设标准,摊土碾压,干容重黄壤土达到1.50t/m3。
(完整版)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水库概况 (1)1.1流域概况 (1)1。
2工程概况 (1)第二章年径流分析计算 (4)2.1 径流资料来源 (4)2。
2 年径流资料的审查 (4)2.2.1 资料可靠性审查 (4)2。
2.2 资料一致性审查 (4)2.2.3 资料代表性审查 (4)2.3 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4)2。
3。
1 水利年划分 (4)2。
3。
2 绘制年径流频率曲线 (4)2。
3。
2。
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4)2.3。
2.2 经验频率计算 (5)2。
3。
2。
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5)2。
3。
2。
4 绘制频率曲线 (5)2.3。
3 计算成果 (7)2。
3.4成果合理性分析 (7)2。
4 设计代表年径流分析计算 (7)2。
4。
1 代表年的选择应用实测径流资料选择代表年的原则: (7)2。
4.2 设计代表年径流年内分配计算 (7)2.4。
3 代表年内径流分配成果 (7)第三章设计洪水分析 (9)3.1 洪水资料的审查 (9)3.1.1 洪水资料可靠性审查 (9)3.1.2 洪水资料一致性审查 (9)3.1。
3 洪水资料代表性审查 (9)3.2 特大洪水的处理 (9)3。
3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9)3.3.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9)3。
3。
2 经验频率计算 (9)3.3。
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10)3。
3.4 绘制频率曲线 (10)3.3.5 成果合理性分析 (13)3。
3。
6 计算成果 (13)3.4 设计洪水过程线 (13)3。
4。
1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 (13)3。
4。
2 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方法 (13)3.4.3 计算成果 (14)3。
4.4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绘制 (14)第四章兴利调节 (16)4.1 兴利调节计算的方法 (16)4.2 兴利调节计算 (16)4。
2。
1 来水量的确定 (16)4.2。
2 用水量的确定 (16)4.2.2。
1 灌溉用水量的确定 (16)4。
2.2。
2 城镇生活供水 (16)4。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6.11•【字号】晋政办发〔2023〕36号•【施行日期】2023.06.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23〕3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6月11日山西省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选取10个县(市、区)开展整县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试点,建设10个以上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打造100条高质量精品小流域,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100万亩,扶持1000个水保生态经济专业户。
充分发挥“十百千工程”示范引领作用,水土保持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工作体系更加完善,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新增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66.18%。
到2035年,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全面形成,我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成果,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显著增强,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72.43%。
二、全面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一)实行水土保持空间管控。
落实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
科学划定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范围,实行差别化预防保护治理措施。
将七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等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水土流失敏感脆弱区域,适时纳入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严格水土保持监督。
山西省水文站网优化调整思考

43 站 网调整 不及 时 .
应 以最精干的站点为网内任意地点 的经济建设 提供
准确、 及时的水文信息 。
52 抓住 机遇 , 进 水文站 网发展 . 推
当代 表 站所 测 得 的 中小 河 流水 文 资 料 能 分 析 出
21年 1 月 1 00 0 0日, 国务院出台《 于切实加 强 关
“ 大水网”建设 以纵贯全省南北 的黄河北干流和
汾河 两条 天 然 河道 为 主线 , 以建设 覆 盖 全 省六 大 盆地
和主要经济 中心 区的十大骨干供水体系( 十横 ) 为骨
架 , 过 连通 工 程 建 设 , 黄河 、 河 、 通 将 汾 沁河 、 干 河 、 桑
[ 收稿 日期 ] 0 10 — 5 [ 回日期 ]0 1 1— 3 21-9 1;修 2 1- 0 2
4 山西水 文 站网存 在 的问题
山西省水文站网 目 以水资源评价 、 前 工程管理为
山西 富 水利
面
主, 已开始 由传统单一功能 向多功能发展 , 虽取得很
大成绩 , 但仍存在一些 问题和不足 。
4 1 站 网功 能 明显 不足 .
滹沱河 、 漳河这六大河流及各河流上的大中型水库相 连通 , 实现“ 两纵十横 、 六河连通 , 纵贯南北 、 跨东 横 西, 多源互补 、 保障应急 , 丰枯调剂 、 促进发展” 的工程
水文站 网规划是根据客观水文规律 , 考虑经济建
设需要 , 确定水文测站合理布局 、 优化站网结构 、 探索 资料移用方法 的一 门学科 。 内容不仅涉及水文工作 其 各个环节 , 而且联系着社会与经济 , 是水文学科 中较
复杂 的领域 之一 。
晋南地区铁路水文计算与流量验证

晋南地区铁路水文计算与流量验证侯佳音(甘肃综合铁道工程承包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摘要:铁路水文计算与流量验证是铁路桥涵设计前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晋南地区某铁路勘测设计工作,针对鄂河流域进行了水文计算与流量验证,通过勘测实践过程及计算结果分析,总结了晋南地区铁路大中流域及小流域的水文计算方法与流量验证结果分析,为本地区类似工程的水文计算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铁路;大中流域;水文计算;流量验证中图分类号:TV882.11主要河流水系特征铁路所在地区属黄河山西段流域,大部分经过鄂河流域。
鄂河古称屿谷、鄂水,位于山西省乡宁县境内,为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乡宁县管头镇东北部的断山岭,经管头镇、昌宁镇,于枣岭乡的万宝山村下直接汇入黄河,流域包括:乡宁县中西部及吉县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0°30′30″~111°03′39″,北纬35°51′03″~36°03′13″。
鄂河全长71.1km,平均纵坡13.8‰,流域面积761km2,较大支流有蒿地沟、刘庄沟、下善沟、罗河、冯家沟、炭峪沟、西庄沟、庄上沟等。
鄂河流域地形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处为北部边缘的高天山,海拔1820.5m,最低处为万宝山村下入黄河口,海拔400m,中上游属土石山区,分布有大量的天然林,植被较好,中下部为黄土残垣区,有少量的人工林,植被覆盖较差。
鄂河河道为V形河道,中上游河床为砂卵石,河床基本稳定,下游河床为基岩,河道稳定。
2铁路大中流域水文勘测方法大中流域有水利部门实测水文资料,采用实测水文资料推求设计流量和水位;无实测水文资料河段的大中桥,根据历史洪水调查资料推算洪峰流量[1]。
收集地区流域图形资料(包括航摄照片、军用图、地形图等)和与线路有关的水利设施、航运规划和设计标准等资料;调查地区水文和气象特征;调查历史高水位和河道变迁情况,结合河道特征,合理划分滩槽,选定河床糙率系数。
山西省水文站网现状及优化调整对策

k a i世界气象组织推 荐的容许 最稀水文站站 网密度为 : m/ 。 ]  ̄ 温
带、 内陆和热带的 山区 30 1 0 n/ 0 — 0k ・站。与此标准 比较 , 0 1 我
益 和经济效益 。但是 随着 经济的快 速发展 , 我省 现有水文站 网出现 了较多不适应 的地方 , 其功能 日显不足 。针 对社会经
河 沁 河 1 6 4 22 4
1 5 9 9
1 36 7 2 9 7 9 5
11 9 14 7
24 O
4 1 O2 1 9 8
1
系均未达到蒸发站网密度要求 , 且站点分布不均 。
山西省 国土面积为 162 1k 5 7 m ,以 100k 0 m
口急剧增长城市居民用水日趋紧张水污染加剧一次洪水造成的损失也大幅度增加而城市化以后下垫面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洪水传播时间短涨落变化快洪峰洪量增大因此要求增设较多的水文站点进行必要的观测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设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为地方城市防洪城市供水市政建设水污染防治等提供服务
维普资讯
站( 黄委 8 )蒸发项 目2 站 , 0站( 黄委 3 )水质观测项 目 19 站 , 2
站, 地下水井 12 处 。 8 0 各类站 网密度计算统计情况见表 1 。
从表 1中可 以看 出 : 山西省平均水文站站网密度为 1 8 3 8
水 文站 网, 历年的防汛抗旱 、 在 水工程设计 与运 行调度 、 水资
I 山 西水 文站 网现 状
11 站 网密度 现状评价 .
本能控制月年 降水量 和暴雨 特征值全省范 围内的分布 。 同
时也为研究 降雨径 流转化规律积累 了一定 资料 , 但是 在局部 地 区站点较稀 , 还不能 很好 地控 制降水的时空变化。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中三项检验的计算

1 9 9 9 ) 要 求, 应对水位 流量 关系曲线进行 2 - 4检验 , 由于三项检验公式计算较 复杂, 文中用 c #语 言对其进行程序开发 , 解
决了三项检验计算工作量 大的 问题 , 大大提 高 了工作 效率。
关键词 : C #语 言 ; 关 系 曲线 ; 三 项 检 验
中图分类号: P 3 3 3
s o l v e s t h e pr o b l e m o f l a r g e a mo u n nt o f c a l c u l a t i n g a nd g r e a t l y i mp r o v i n g t h e wo r k e ic f i e n c y . ke y wor d s : C# l a n g u a g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c u r v e ;t hr e e t e s t s
值检验 。
水 位和流量 之间的关 系通过绘制实测 的流量值 与相 应水 位观测值来确定 , 目前 我们整编都 用手工在 图纸 上绘制 , 选取 合适 的 比例尺 , 以水位为 纵坐标 , 流 量为横 坐标 , 把 适合 流量
资料整编方 法的实测流量 点全部点到 一张图纸上 ,通过点群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 1 6
文献标识码 : B
Ca l c u l a t i o n o f Th r e e Te s t s f o r Ga u g e Di s c h a r g e Cu r v e
W ANG Xi a o -x i a o
Ab s t r a c t : C o mp i l a t i o n o f d i s c h a r g e d a t a i s t h e b a s i s o f h y d r o l o g i c d a t a p r o c e s s i n g .T h e g a u g e d i s c h a r g e c u r v e
山西省暴雨定点定面关系分析

48 ・
定的分区原则和标准 , 结合山西省水文 自然地理和气候
候特征 , 属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 , 水汽主要来源于太平洋
和印 度洋 。同时 由于 南北地 跨温带 和暖 温带两 个气候带 ,
加之地形多变、 高差悬殊 , 因而南北气候特征迥异, 根据自
然 地理 、 候 条件 以及 水文现 象 的相 似性 与差 异性 , 照 气 按
一
雨中心合点重合 , 流域边界与等值线形状一致。由于实际 情况并非如此, 故以动点动面关系推求雨量 , 存在偏差 , 只
定 点定 面关 系 , 论上 是指 某 一固定 流域 ( 圆或 理 同心
1 点 面Leabharlann 关 系简述 由设计暴 雨推求 设计洪水时 , 设计暴雨 的计算 方法有 直接计 算法与 间接计 算法 , 般 中小流域 都不具 备 直接计 一
同心 椭圆 、 方形 、 正 矩形 ) 中心 ( 表 点) 代 点雨 量与 其面平 均
条件的具体状况 , 将全省划分为 4 个暴雨分区 , 即北区温 带半干旱区 、 西区暖温带半干旱区 、 中区暖温带半干旱半 湿润过渡区和东区暖温带半湿润区【 3 】 。
结合 山西暴 雨分 区 , 根据 雨 量站 网分布现 状 、 测记 观
・
21 年第 1 01 2期
东 北水 利水 电
防汛抗旱
[ 关键词 】暴雨 ; 定点定 面关 系; 山西省 [ 中图分类号 ] V15 T 2 由设计 流域的设 计面 雨量 推求相 同频率 的设计 洪水 , 是无 实测 洪水记录 、 或洪 水记录 不充分 地 区的水 工程 设计 [ 文献标识码 】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2 《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修编工作 简 报
(第3期) 山西省水文局《手册》修编技术组 2009年12月4日
各分局11月下旬的旬报全部如期上报,反映了大家对《手册》修编工作的积极性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本期旬报,在总结上一旬工作情况和安排下一旬工作任务的同时,随着工作的深入,绝大部分分局还提出了内容大致相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数据库数据缺失和错误,给资料摘录分析和计算带来很多不便;二是外省外区资料尚未搜集齐全,影响到工作进度。综合各分局问题,技术组在简报第二部分做出回答。
11月下旬,省水利厅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市水利局配合完成《手册》修编工作。在文件中,要求各市水利局完成当地水利工程情况统计、包括新水源工程在内的大中型水库情况统计、大中型水库淤积情况统计、灌区和机电灌站基本情况及引水情况统计、小型水库基本情况统计等。希望各分局主动与当地水利局联系,在水利部门的配合下,诸如水库、灌区引水、泥沙淤积资料收集等工作可以顺利完成。
时近年底,各项工作都在繁忙之中。希望各分局《手册》修编人员,按照“《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修编近期工作安排”进度,完成好各阶段任务,并随时与技术组联系交流,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手册》能够如期完成各阶段任务。 2 / 12
一、工作进展情况及下阶段工作安排 (一)工作进展情况 ◆大同分局 1、年降水、径流、泥沙部分 (1)视周边雨量站分布及资料情况,增补了周边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及忻州市站点,以提高资料精度;雨量站共计167处,其中内蒙古自治区13处、河北省30处、忻州市18处。 (2)基本完成了1966年、1987年、2009年3次清泉水流量调查成果的汇编工作。 2、暴雨及设计洪水部分 (1)进行了雨量摘录表和日表的部分数据库校对工作。 (2)短历时暴雨组对数据库提供的短历时暴雨成果与水文年鉴进行核对,未刊印的年鉴成果,正在用原始资料及成果资料进行补充统计工作。 (3)场次暴雨与场次洪水组完成了场次洪水的统计,并对其中部分洪水进行了最大24h洪量统计。 (4)雨型设计工作组正在进行壶流河流域片雨型设计工作。
◆忻州分局 1、完成了中、小型水库基本情况和淤积量资料统计,即表6-9、表6-10、表6-11。 2、有灌溉引水资料的月、年灌溉引用沙量(即表6-12)完成80%。 3、选用雨量站最大15d(排序后累计值及日值)、连续最大30d(以日滑动求得)降水量统计已开始。 4、各雨量站历年最大10min、60min(1h)、6h、24h以及最大1d(包括与最大1d相邻两日较大者日雨量)、最大3d七个时段各种雨量及发生日期的统计已完成。 3 / 12
5、已完成汾河水系内各区域代表站和小河站最大24h和最大3d两种历时流域面平均雨量系列的选样、分析和计算工作。
◆太原分局 1、集中力量进行了降水量摘录表与逐日降水量表的对照工作;补录了数据库中普遍缺少的1986、1987、1991三年摘录表以及出现大量错误的2001年摘录表;补录了其他年份零星短缺的摘录表及逐日表,将对照出的错误逐一进行更正。目前已完成总工作量的80%。 2、就目前雨量年系列资料的情况,初步采用网格法完成了以下工作: (1)静乐—河岔区间面平均雨量系列计算; (2)上静游水文站以上区域的面平均雨量系列计算; (3)娄烦水文站以上区域面平均雨量系列计算; (4)汾河水库—寨上区间面平均雨量系列计算; (5)寨上—兰村区间面平均雨量系列计算; (6)董茹水文站以上区域面平均雨量系列计算; (7)店头水文站以上区域面平均雨量系列计算。
◆晋中分局 1、完成全区52个自记雨量站有自记资料以来不同标准历时的分析挑选及计算机输入,并进行了审查校对,其他48个人工站6h、24h、72h资料需要进一步完善。 2、对全区100个雨量站4106站年的摘录表资料进行了认真校核,其中近120站年的资料全部重新录入。 3、完成全区7个选用水文站2001-2008年实测月、年输沙率及实测流量的统计。 4、完成9座中型水库、70座小型水库基本情况和淤积资料的统计,并对2001-2008年水库淤积量进行了统计,但还需和晋中市水利局淤积量统计结果进行比对核实。 5、完成榆社水文站1958年以来历年冰情统计。 4 / 12
6、完成榆社水文站暴雨洪水调查(20060714暴雨)。 7、正在进行历次清泉水流量调查成果汇编。 8、正在进行新增雨量站点的月、年降水资料分析统计,在此基础上完成选用站(含区间)流域逐年平均降水量计算统计。 9、正在进行辖区内各区域代表站和小河站最大24h和最大3d两种历时流域面平均雨量系列的选样、分析和计算。 10、对部分水文站流量日表、含沙日表、输沙日表进行了数据库校对。
◆阳泉分局 1、完成了选用水文站基本情况统计,对5个水文站的月年径流和月、年输沙率进行了统计。 2、完成了选用水文站2001-2008年实测资料补充统计工作。 3、登记整理、分析和摘录了从晋中分局取回的1955-1972年阳泉片资料。 4、对未做过表(1)的49个雨量站,在有自记资料的基础上,按10min、60min进行摘录和挑选,现已全部完成。 5、对目前用到的数据库资料,利用省局下发的程序与原始资料进行校对和改正,对发现的错误进行了错情登记, 6、对短历时雨量摘录数据进行复核、校对和查漏补缺。 7、将校对过的数据全部录入了计算机。
◆吕梁分局 1、将吕梁境内黄委所属站以及撤销站短缺资料(雨量、水流沙)从省局数据库传回来。 2、与吕梁市水利局协商,索要了《2008年吕梁市水利年鉴》电子版。 3、完成了吕梁境内黄委所属雨量站逐日降水量表与月、年降水量表降水量摘录表数据库校对工作。 4、完成了吕梁境内黄委所属雨量站逐日降水量表与降水量摘录表数据库校对工作。 5、完成了吕梁境内黄委所属水文站日平均流量表与月、年流量表数据库校对工作。 5 / 12
6、完成吕梁辖区内区域代表站和小河站历年最大洪峰流量和最大24h和最大72h洪量的统计。
◆临汾分局 1、除黄委、气象站外,5个时段的短历时暴雨资料已全部校对、输入完成,并且统计了不同时段资料系列长短和资料短缺情况,为下一步插补打下基础。 2、降雨摘录表年鉴与数据库的校核工作完成到1990年,发现其中不少错误。 3、挑选所选78个雨量站1956-2008,1970-2008系列前三后三极值。转换雨量年值格式,为频率分析做准备。 4、录入曲亭、涝河、洰河、小河口4个水库2001-2008年库水位、进库、出库资料。 5、计算逐日库容蓄变量和逐日库区水面面积。 6、收集、整理全市24个小Ⅰ型、50个小Ⅱ型水库的历年淤积资料,对资料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与水利局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商定了处理办法。 7、统计了数据库各水文站逐日平均流量、月年流量、逐日平均输沙率、月年输沙率资料时段。 8、进行了数据库与二次水资源评价所用月年流量、月年输沙率的对照。
◆长治分局 11月20日上午,长治手册工作组结合开展工作以来各组完成情况,进行了总结,布置了11月21日—30日的工作,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1、 年降水、年径流系列 共有9项内容,其中完成6项,表3需要完善,表4、6、7、8需要加紧完成。 (1)完成了雨量站基本情况统计; (2)完成了新增雨量站月、年资料统计; (3)进一步完善了大中型水库工程基本情况统计表; (4)完成了选用水文站基本情况统计; (5)完成了选用水文站2001-2008年实测月年输沙率资料统计; (6)二次评价未选站提水还原尚在完成; (7)大中型水库淤积资料尚在完成。 6 / 12
2、 暴雨、洪水系列 (1)各雨量站10min、60min、6h、24h、3d短历时暴雨统计摘录基本完成。 (2)暴雨调查收集情况 ①1993年沁源、沁县、潞城3县暴雨洪水调查资料搜集完成; ②2007年浊漳河南源店上桥上游暴雨洪水调查资料搜集完成; ③2007年沁水端氏河、高平丹河暴雨洪水调查资料搜集完成; ④1996年和1982年晋城范围洪水调查资料的搜集,在进一步完善中。 (3)区代站和小河站选样情况 ①孔家坡水文站上游11站1958-2008年雨量资料正在整理; ②北张店上游各站资料整理正在进行; ③油房上游各站资料整理已经完成1991-2008年; ④沙场资料已经搜集完成。
◆运城分局 1、完成了部分年份的月、年降水量补充统计。 2、完成了部分雨量站资料的插补延长。 3、积极搜集已撤销站的水文资料。 4、基本完成自记站的短历时降水资料的计算,正在收集各站24h和3d降水资料的收集。
◆ 年降水径流泥沙专业组 年径流部分 对确定无资料地区年径流Cvy地区经验公式、Csy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演算。由现有实测径流资料分析表明,由Cvy、Csy=2Cvy/(1-β)所计算的设计年径流与实测资料误差较大,通过分析计算,需对所计算的Csy进行修正,经计算,修正后的Csy所计算的设计年径流与实测值误差精度较高,能满足设计年径流计算要求,由此推求无资料地区年径流Cvy、Csy的方法途径便基本解决。上述工作基本结束。 由于全省资料尚未整理完成,如何进行年径流Cvy、Csy的地区分类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