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5】区域图、示意图、景观图的判读-2
高考地理专题2.1 景观图的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地理景观图的判读[知识点拨]1.地理景观图分类地理景观图主要是指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物的照片、幻灯片和卫星影像图片等。
一般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
(1)自然景观图常见的有地质地貌景观图(名山、断层、典型地质现象等)、天气气候景观图、自然灾害景观图(火山喷发、地震示意图或照片等)、生物群落景观图(动植物图片和自然带景观)等。
如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图(图甲)。
图甲(2)人文景观图常见的有聚落景观图(城市、村落)、农田和农业景观图(耕地、林地和水稻种植等)、工厂和工业景观图(采矿、生产车间等)、交通景观、人种外貌景观图(不同人种的图片)、民族风情景观图(民族特色图片)、建筑景观图(标志性建筑)、名胜古迹景观图等。
如: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握手楼”(图乙)。
图乙2.地理景观图的判读方法(1)根据景观图的图名,确定景观图所表示的主题属于何种地理要素或简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景观图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判读效果。
(2)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建筑等),进行空间定位。
(3)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即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对景观图所在区域形成整体的认识,把握区域地理特征。
(4)根据景观图中的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并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
(5)关注特殊提示:有些景观图中有特别的文字提示或箭头指示,这是判读的细节,应特别关注其所体现的含义,理清其与材料间的关系。
3.典图分析读图流程第一步:明确图示主要内容读图,该图体现的是插秧活动。
第二步:景观要素插秧活动是水稻种植业,地形为平原,河湖众多。
第三步:空间定位判断为江南水乡(长江中下游平原或珠江三角洲)第四步:分析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区域环境特征需要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分析。
图示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湖众多;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人口稠密,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专题 高考地理图表判读(共52张PPT)

•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 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 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 如图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
3. 占全国荒漠化比例最高的 省区,其荒漠形成的主要原 因是 A. 自然植被人为破坏严重 B. 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C.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D. 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3.2三角坐标统计图试题
• 三角坐标图的特点: • 1、数据只表示相对数 量,即“比重”或“比
例”,不表示绝对数量; 2、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
能是三项; 3、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
之和必然是100%。
三角坐标统计图的判断步骤: (1) 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 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 头,左图①、②、③。
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如图所示的9个省区,占
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
2. 有关我国荒漠化的现状,正 确的是 A. 荒漠化最严重的是风蚀荒漠 化,占荒漠土地的99% B.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 内陆省区 C.饼荒状漠图化类土试地题主方要法分点布拨的:9往个往 省表(区示)同年一降地水理量事都物在(4现00象mm)以的下数 D.量长比江例以。南依的据省数(值市的、大区小)没、有极 荒值漠、化特土征地值、随时空变化规律
②雷达图: 此类图一般由四个坐标构成,四个坐标的原点相同
都为零,离远点越远所占百分比越大
(2)雷达图 此类图一般由四个坐标构成,四个坐标的原点相同都为零, 离原点越远所占百分比越大,并且四个坐用简略的图形表示地理事象的概念和结构,或 者反映地理事象的成因、规律、原理、发展演变 过程等,将文字图形化、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 内容简单化、静态内容动态化。是常考图形之一。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景观示意图练习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练图像五景观示意图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0 •浙江卷,17〜18]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 500-3 600米。
图1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2为图1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
完成1〜2题。
图11.图2谷地景观可见于图1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 丁地2.图2谷地的成因是()A.构造断裂下陷B.流水侵蚀作用C.岩层挤压弯曲D.冰川侵蚀作用[2020 •广东珠海市二模]上世纪末,针对城市无限制、低密度扩张的问题,美国城市规划协会以波特兰市为样板提出“精明増长”理论。
波特兰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严格划定了城市増长边界,要求新开发用地集中在城市边界以内,增加了绿地空间,大力推进公交和慢行道路系统(下图)等措施,探索出了集约、生态的城市发展模式。
据此完成3〜5题。
3.“精明増长”理论核心是限制城市的()A.人口密度B.服务种类C.地域面积D.服务范围4.“精明増长”理论在波特兰市的具体表现是()A.保护了市郊农场E.解决了交通拥堵C.降低了公共支出D.促进了产业升级5.“精明増长”理论对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的借鉴意义是()A.大幅提高城区建筑密度B.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图22021届高三地理變习专练C.快速推进地铁、轻轨建设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练D.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2020 •湖南省重点中学联考]爷爷的乡愁是家里的麦田,爸爸的乡愁是祖居的老屋,我的乡愁是村口的柿子树,如今久居城市的儿子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寻找那些终将逝去的农耕文化6.这种变化将会导致()A.农村经济走向衰落B.农村人力资本流失C.农村空巢老年化减少D.农村生态环境恶化7 •家乡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哪种现象()A.出现郊区城市化B.出现再城市化C.第三产业推动了城市化D.出现逆城市化8.下列诗句中描写家乡的是()[2020 •湖北省襄樊市四校期末联考]壶口瀑布(左图)处于秦晋峡谷的南段(37° 33, N,110° 47f E),是黄河水上运输的一道天然障碍,自古以来壶口上下形成诸多渡口,而今成为遗迹。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理景观图的判读(共31张PPT)

黄土高原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地 理专题 复习: 地理景 观图的 判读(共 31张PPT)
(2016·江苏卷)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 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1~2题。
1、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D
A.①
B.②
(2011全国卷)图示青藏铁路从拉 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 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 此完成下题。
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B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 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D.山麓草原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地 理专题 复习: 地理景 观图的 判读(共 31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地 理专题 复习: 地理景 观图的 判读(共 31张PPT)
(2019海南卷)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某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 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在方圆四、 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 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图3)。据此完成12~13题。
C.③
D.④
2、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C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地 理专题 复习: 地理景 观图的 判读(共 31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地 理专题 复习: 地理景 观图的 判读(共 31张PPT)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五 区域图、示意图、景观图的判读-2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
有关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结构特征 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判读这类图的关键是读出各要 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用关联图考查的地理知识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如地壳物质循
环过程、水循环过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及能量流动、 人类活动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等。
解析
第(1)题,由题干可知,岳桦林呈葡匐状生长,这与当
地气候严寒、土壤贫瘠、多强风有关。而森林一般需水量较 大,所以耐旱不是其生长习性。第(2)题,甲湖明显位于火山 口,与滇池成因不同;该山海拔虽然不高,但由于其纬度较 高,所以山顶也有冰雪,冬季可能适合开展冰雪运动;根据 该山坡自然带可知此山地处于季风区,所以乙河的主要补给 类型为雨水补给;根据山麓海拔及自然带可以判断该山地位
困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
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分析其实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关联图的
各构成部分都有对应的因果关系,析图的关键在于地理原理、 过程或规律的文字表述与关联图之间的互译,透析各部分的 成图原理及因果推理,让整图“动”起来。在解读这类示意 图时,应先弄清楚该图的中心思想,要正确理解地理事物的 内在规律,然后根据图中的符号,如箭头指向以及箭头之间 的关系,来分析各关联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顺序、因
果关系等。
有的关联示意图会留几个空框要求考生填空或者选择填空, 在推理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从最简单、最有把握的方框 入手,当已知条件逐渐增多时,再推理其他空白处的内容就
相对容易了。判读关联图时一定要在完成了各框内容之后,
利用所掌握的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将所填内容验证一遍, 确保其正确性。
如:(2014·海南地理,1~3)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五 区域图、示意图、景观图的判读

专题五区域图、示意图、景观图的判读近年来,随着高考对考生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在高考试题中,区域地图、地理示意图、景观图等都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地图。
学生的读图技巧将直接影响高考的成绩。
因此,在复习备考期间,掌握这些常考地理热图的判读方法,对于提高地理成绩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系构建名师点拨1.在复习每一个区域相关知识后,可拿一张相关的空白地图,将教材中的文字尽量转换在地图上,将各种地理事物进行叠加,形成知识小结。
2.分析地理示意图时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全面获取图上信息;挖掘图中地理事物与地理环境,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
3.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建筑等),进行空间定位。
发掘区域图和景观图之间的联系,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根据题意明确读图分析的目的和对象,掌握其基本特征,如掌握地理事物及要素的分布特点、发展演变过程、空间结构等。
类型一区域地图的判读方法[典例剖析]【典例1】(2014·大纲文综,4~5)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1)~(2)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读图指导]尝试自解(1)________ (2)________解析第(1)题,由经纬网及海陆分布状况判断图示区域属于马来群岛的一部分,图中面积较大的岛屿为爪哇岛。
该区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所以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
第(2)题,据材料可知,K岛屿与大陆上的热带雨林相比,K岛没有种源和光照优势,海拔高也不是恢复植被的优势,火山灰可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植被生长。
高考地理大二轮总复习 精选 专题5区域图、示意图、景观图的判读

【创新设计】(浙江专用)2015高考地理大二轮总复习精选专题5区域图、示意图、景观图的判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4·上海闵行区调研考试)中国正在酝酿建设第五条能源大通道—中巴铁路,该铁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终点设在巴基斯坦港口城市瓜达尔,瓜达尔港运营权已于2013年2月18日移交中国企业。
读图回答1~2题。
1.瓜达尔港建设的有利条件是()A.毗邻油田,货物运量大B.靠近首都,经济腹地广C.扼守波斯湾出口,位置重要D.位于印度河河口,港阔水深2.中巴铁路修建将给喀什带来的有利影响有()①扩大经济腹地②缩短出海距离③改善对外交通条件④改变能源消费结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1.C 2.A3.(2014·浙江模拟冲刺)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题。
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A.甲→丙→丁→乙B.甲→乙→丁→丙C.丁→甲→乙→丙D.丁→甲→丙→乙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可推出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由此可知虚线与实线之间为死亡率。
读图可知: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
丙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
人口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然后是出生率下降。
由此可以推断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丁→甲→乙→丙。
答案 C(2014·浙江丽水模拟)页岩气是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埋藏于致密的页岩层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下图为页岩气埋藏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相比()A.受页岩油挤压,埋藏更深B.游离性更强,开采难度更小C.埋藏于断裂带,岩层裂隙发育更高D.分布于向斜槽部,有自生自储条件5.对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使用可以()A.改变地表形态,并导致地面沉降B.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低碳效益明显C.导致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循环更活跃D.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降低二氧化碳浓度解析第4题,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其产生和储存条件等与常规天然气不同,解答该问题必然依据的是题中所给信息,而不能受常规天然气储存的相关知识影响。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技能四 类型二 地理景观图的判读名师课件

A.大洋洲 B.亚洲
C.欧洲 D.非洲
解析 第(1)题,甲图中的建筑具有墙厚、窗小、顶平的特点, 多分布于西亚、北非的沙漠地区;墙厚可防热,窗小可减少风 沙影响。第(2)题,天然橡胶种植区多分布于热带地区,而欧洲 无热带。 答案 (1)A (2)C
[培优演练]
题组二 人文景观示意图判读 2.(2015·江苏地理,1~2)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
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 (1)~(2)题。
(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2)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
题组三 人文景观图与自然景观图判读 3.下图中甲为世界某地房屋景观图,乙为世界某地生产活动景
观图(图中植物为橡胶树)。读图回答(1)~(2)题。
(1)甲图所反映的自然条件可能是( )
①风力强劲 ②气候炎热 ③气候寒冷 ④太阳辐射强烈 ⑤台
风肆虐
A.①②④
B.②④⑤Cຫໍສະໝຸດ ③④⑤D.①③④(2)乙图反映的生产活动最不可能出现在( )
第四步: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并联系有 关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 (2)根据类别进行解读 ①对于自然景观图,首先要进行空间定位,然后分析景观指示的 自然环境特征,接着分析自然景观形成的原因,归纳规律,并探 讨人类的利用与改造、协调发展问题。 ②对于人文景观图,首先是进行空间定位,然后分析图中事物所 处的自然环境特征,最后分析其功能及随时代的变化。
D.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地理发展过程示意图 地理发展过程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 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常 见的如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锋面示 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 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城市化过程示 意图、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示意图、世界 人口增长示意图等。需要指出的是地理发 展过程示意图中也有些以数据统计图的形 式出现。解读该类示意图的一般步骤是:
解析 第(1)题,根据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中 夏季风的成因可知西南风成因是南半球的 信风带随直射点移动,并在地转偏向力的 影响下形成。第(2)题,图中有两条等温线, 沿岸等温线向北温度递增,故可知是洋流 来自相对低温区,是寒流。第(3)题,秘鲁 渔场成因知识的迁移。7月索马里半岛盛行 西南风,来自陆地的离岸风,使沿岸表层 海水减少,底层海水上涌,带来海底丰富 营养盐类,吸引鱼群。第(4)题,沙漠带的 成因主要与冬夏季都是来自陆地的较干燥 的风,与夏季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的影响
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分析其实是一个逻辑推 理过程,关联图的各构成部分都有对应的 因果关系,析图的关键在于地理原理、过 程或规律的文字表述与关联图之间的互译, 透析各部分的成图原理及因果推理,让整 图“动”起来。在解读这类示意图时,应 先弄清楚该图的中心思想,要正确理解地 理事物的内在规律,然后根据图中的符号, 如箭头指向以及箭头之间的关系,来分析 各关联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顺序、 因果关系等。
地理事物分布模式图的判读技巧: (1) 概括地理因素分布的一般规律、成因及 特点,掌握分布模式图的由来。 (2)把规律落实到具体的地理位置。
如:(2013·山东文综,3~4)下图示意我国 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4.地理关联示意图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 头、线条等连接有关地理事物,表示各地 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 的组合图形。判读这类图的关键是读出各 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用关联图考查的地 理知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如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水循环过程、生态 系统中的物质及能量流动、人类活动与环 境的辩证关系等。
[读图指导]
尝 试 自 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
地理示意图判读方法
[典例剖析] 【典例2】 (2014· 上海地理,16分)读7月 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 (4分) (2) 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 流,并说明依据。(4分) (3)7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 还是较少?为什么?(4分) (4) 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 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4分)
(1) 了解图意,进行图文转换,读图包括读 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等环节, 从图中获取有用信息。 (2) 根据图中箭头指向、数据或曲线变化规 律推断其变化趋势。 (3)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掌握图示地理 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
如:(2013·浙江文综,9~10)下图为1950~ 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 人口变化过程。
(2) 某一国家或区域突出地理特征的形成过 程与影响因素,如西北内陆地区干旱气候 的成因及对农牧业的影响等。 (3) 某一企业的原材料来源、生产流程、市 场销售网络图等,如某钢铁、汽车、化工、 服装等公司的生产、销售网络结构图,要 求考生从地理角度分析其生产与布局,这 种关联图突出了个别性。 (4) 某一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 素及发展趋势、治理措施,如黄河中下游 泥沙的治理,这种关联图突出了区域性。 (5) 用关联图来表示由于人口过度增长而带 来的粮食问题、贫困问题、能源问题、环
3.地理事物分布模式示意图的判读 该类图利用某种模式反映地理事物与空 间位置之间的必然联系(空间分布规律)、地 理事物发展变化(演变规律 )、地理事物之 间本质的联系(空间联系规律)等。运用模式 示意图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准确地 理解和掌握某一地理事物和地理原理的分 布规律。常见的地理事物分布模式示意图 有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气压带和风 带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理 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人类社会与环 境相互关系模式图等。
[方法总结] 地理示意图是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显示 地理事物的结构或相互之间联系的图形, 其特点是主题突出,清晰易懂。地理示意 图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地理原理示意图 地理原理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 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常见的如地球公 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 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 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 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 图等。解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①识 别图中所表示的是何种因素的地理事物联 系过程;②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 的纵横关系等提取信息;③弄清事物的形 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联 系。
答案 (1)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 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 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 岸的洋流向北运动。 (2)寒流。依据: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 ℃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 24 ℃的海区(索马里洋 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3)较多。依据: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 易于形成涌升流,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4)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 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 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 (或上泛冷水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