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片断赏析-word文档资料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白鹅》赏析

“鹅老爷”之于《白鹅》——细读《白鹅》丰子恺的《白鹅》一文中,他称白鹅为“鹅老爷”,“老爷”这一称呼在杭嘉湖一带,有着“派头十足、不事稼穑”之意,如什么也不干、还需服侍的小孩子,我们就戏谑为“小老爷”。
这“老爷”一词,既有对鹅本身特点的概括,从中透着作者对鹅的喜爱,也反射出作者为人处事的性格特点。
一、“鹅老爷”中观白鹅之傲然篇首作者就发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的感慨,如《红楼梦》林黛玉初进大观园对王熙凤的初步印象,“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未见其人,已被其气势所折服。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未成曲调先有情,鹅一来惟我独尊的气势已初见端倪。
在作者看来,鹅是动物,但又如是高傲。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宛如是深有音乐造诣的权威;鹅从容的步调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有板有眼,气势不同寻常;鹅吃饭时又是“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还需专人服侍,真真是“老爷”之排场!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精准的感觉,察得其中情趣,立时铺纸挥毫,一挥而就。
他的题材变化极多,可是每一幅都有一点令人永久不忘的东西。
本篇通过白描式的手法将鹅的吃相、走路、叫声特点高度提炼,如绘画般状物绘形,塑造了一只目中无人、但又不得不让人尊敬的白鹅形象,栩栩如生,又过目难忘,闪现着异样的个性光辉。
二、“鹅老爷”中味作者之怡然鹅终究为动物,为何在丰老爷子的眼中如此与众不同?作者更是不遗余力运用了大量的反语、对比、拟人来突出他对白鹅的欣赏。
一是作者用了大量的反语。
“我们的鹅老爷”通篇可见,处处可见此鹅宛如全家的宠儿,白鹅端的是老爷架子,而作者却完全是一副笑呵呵的长者样。
“架子十足,非得有一个人侍候不可“,作者就“像饭店里的堂倌一样”屈尊降纡为之服务,甚至还怕它“昂首大叫,责备人们供养不周”,如此颐指气使,不但没有“不胜其烦”,还怕侍候“鹅老爷”不周,可以想象作者一家当时如何为服侍这“鹅老爷”而奔前跑后,乐颠颠地为之添饭,煞费苦心地把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以免“鹅老爷”顾此失彼,被鸡狗偷吃,其乐融融之状可见一斑。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解析:《白鹅》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解析:《白鹅》3.《白鹅》1. 内容分析:①白鹅的来历:朋友远行前送我的“雪白的大鸟”。
②初步印象:好一个高傲动物。
③形象:“雪白的大鸟”头样、声势、步态、吃相。
④性格:傲慢或高傲。
⑤鹅的贡献:物质:生蛋供家人吃。
精神:点缀家庭、增加生气、慰我寂寞。
⑥对比:描写白鹅的形象,通过对比来突出白鹅的特点头样:与各类动物比,突出它的高傲:高昂着。
声势:与鸭狗的声音比,突出严肃庄重、严厉。
步态:比鸭较慢些,突出鹅的从容不迫。
吃相:三眼一板,非有人侍候不可。
⑦鹅的贡献:物质上是在那艰苦的岁月里,给我家帮助是:生蛋供应家人吃。
而在精神对我比吃蛋更重要:使我快乐不岑寂。
3. 主题:通过对自己曾收养的一只白鹅的详细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4. 特色:①文字浅显。
②运用对比,拟人等手法和成语。
5. 问题:作者对白鹅感情的认识。
身为名人的作者丰子恺,为什么对动物有这样的感情?因为当时作者是辞去了工作,到重庆郊区自己盖了几间房,整日写诗作画,很沉寂凄冷。
他在凄风苦雨时,手酸意倦际,看到伟大而高傲的白鹅,尤其是看到它吃饭时憨态可掬的样子,就使作者感到有了保障,有了生气,作者感到有了主宰给作者的知己,安慰自已寂寥的心灵。
6. 关于课后习题:①书后习题一:作者对白鹅的“高傲”的特点从四个方面描绘展现的:头样(比骆驼高,与麒麟相似)、叫声(“轧轧”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傲慢”)、吃相(三眼一板,丝毫不苟,有人侍候)。
作者之所以喜欢白鹅是因为它那高傲的性格,也因为它能给家人以物质和精神上的贡献。
②书后习题二:第二段里写鹅的叫声时,与鸭的叫声比较,突出它的“严肃庄重”;与狗的叫声比较,突出它的叫声“严厉”。
这样就把鹅的傲慢性格写出来了③书后习题三:先解释词,再从课文中找出例句。
④书后习题四:左图提示:这是作者丰子恺作的画。
左图提示:一个小孩用两把扇子当车骑;右图提示:阿宝有两只脚,而凳子有四只脚,阿宝的脚怕凉要穿鞋,凳子也怕凉,给它穿上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讲解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在作者丰子恺眼里这白鹅俨然就是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所以文本的字里行间每每渗透着那份欣赏和爱怜。
《白鹅》一文,重点刻画白鹅的性格高傲,从一开始抱回家的印象“左顾右盼,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到“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过渡句统领全文,接着分别从“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从容不迫”的吃相具体细致刻画了鹅的高傲。
从作者的描述中,不难让我们感觉到这种高傲不令人讨厌,而是可爱有趣,让人发笑的。
另外,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丰子恺的行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文章结构严谨,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具体写出特点,每个部分都有一个总起句(过渡句),是学生学习篇章结构的典范。
语言风格十分幽默有趣,善于采用对比的写作方法来表现鹅的高傲,善于采用“看贬实褒”的表达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作者介绍: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浙江桐乡人,原名丰润,又名丰仁。
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
1924年开始发表漫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
主要作品:《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缘缘堂再笔》,画集《子恺漫画》等。
我会写:吠:狂吠狗吠鸡鸣狗吠蜀犬吠日促:急促短促督促局促不安促膝长谈颇:颇久颇佳偏颇颇为不易颇以为然剧:京剧戏剧喜剧剧烈剧痛加剧苟:苟安苟全苟且一丝不苟苟延残喘譬:譬如譬喻取譬晓譬譬若譬说侍:侍候服侍侍立侍从侍卫侍者馆:饭馆宾馆旅馆体育馆图书馆附:附近附和附议附属附耳交谈脾:脾气脾性脾胃脾脏沁人心脾敏:敏捷灵敏敏锐机敏过敏捷:敏捷快捷捷径捷报捷足先登昂:昂首昂头昂贵昂扬激昂气昂昂供:供养提供供需供销供求相应形近字:剧(剧烈)据(根据)侍(侍候)待(等待)供(提供)洪(洪水)多音字:看:kān看护kàn看望伺:sì窥伺cì伺候近义词:高傲——骄傲严肃——严厉奢侈——奢华侍候——伺候窥伺——窥探三眼一板——按部就班敏捷——灵敏从容不迫——不慌不忙反义词:急速——缓慢从容——慌乱奢侈——俭朴局促不安——大模大样敏捷——笨拙一丝不苟——马马虎虎理解词语:【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知识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知识点+图文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在作者丰子恺眼里这白鹅俨然就是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所以文本的字里行间每每渗透着那份欣赏和爱怜。
《白鹅》一文,重点刻画白鹅的性格高傲,从一开始抱回家的印象“左顾右盼,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到“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过渡句统领全文,接着分别从“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从容不迫”的吃相具体细致刻画了鹅的高傲。
从作者的描述中,不难让我们感觉到这种高傲不令人讨厌,而是可爱有趣,让人发笑的。
另外,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丰子恺的行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文章结构严谨,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具体写出特点,每个部分都有一个总起句(过渡句),是学生学习篇章结构的典范。
语言风格十分幽默有趣,善于采用对比的写作方法来表现鹅的高傲,善于采用“看贬实褒”的表达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作者介绍: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浙江桐乡人,原名丰润,又名丰仁。
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
1924年开始发表漫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
主要作品:《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缘缘堂再笔》,画集《子恺漫画》等。
我会写:吠:狂吠狗吠鸡鸣狗吠蜀犬吠日促:急促短促督促局促不安促膝长谈颇:颇久颇佳偏颇颇为不易颇以为然剧:京剧戏剧喜剧剧烈剧痛加剧苟:苟安苟全苟且一丝不苟苟延残喘譬:譬如譬喻取譬晓譬譬若譬说侍:侍候服侍侍立侍从侍卫侍者馆:饭馆宾馆旅馆体育馆图书馆附:附近附和附议附属附耳交谈脾:脾气脾性脾胃脾脏沁人心脾敏:敏捷灵敏敏锐机敏过敏捷:敏捷快捷捷径捷报捷足先登昂:昂首昂头昂贵昂扬激昂气昂昂供:供养提供供需供销添:添加添置增添平添形近字:剧(剧烈)据(根据)侍(侍候)待(等待)供(提供)洪(洪水)多音字:看:kān看护kàn看望伺:sì窥伺cì伺候近义词:高傲——骄傲严肃——严厉奢侈——奢华侍候——伺候窥伺——窥探三眼一板——按部就班敏捷——灵敏从容不迫——不慌不忙反义词:急速——缓慢从容——慌乱奢侈——俭朴局促不安——大模大样敏捷——笨拙一丝不苟——马马虎虎理解词语:【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部编版小学语文《白鹅》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白鹅》课文原文及赏析
《白鹅》课文原文:
我家养了一只白鹅,它全身的羽毛洁白如雪,长长的脖子显得格外优雅。
它的嘴巴扁而宽,眼睛小而亮,走起路来昂首挺胸,神气十足。
每天早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白鹅就会嘎嘎地叫起来,好像在告诉我们:“新的一天开始了!”它喜欢吃草和鱼,每次吃饭的时候,总是先用嘴巴啄几下,然后再慢慢吞咽,显得十分斯文。
白鹅是个忠诚的守卫者,只要有陌生人靠近我家,它就会立刻发出警告的声音,保护我们的家园。
但是,对于家人,它却十分温顺,尤其是对我,每当我在院子里玩耍时,它总会默默地陪伴在我身边。
尽管白鹅有时会显得有些傲慢,但它的那份忠诚和勇敢,让我深深地爱上了它。
我想,这就是我家白鹅的魅力所在吧。
《白鹅》课文赏析:
这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只白鹅的形象。
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白鹅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
首先,作者通过对白鹅外貌的描绘,让读者对白鹅有了直观的认识。
白色的羽毛、扁而宽的嘴巴、小而亮的眼睛以及昂首挺胸的走路姿态,都使得白鹅的形象栩栩如生。
其次,作者通过描述白鹅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性,展现了白鹅的性格特点。
白鹅早晨的叫声、吃饭的方式以及作为守卫者的角色,都体现了白鹅的聪明、警觉和忠诚。
最后,作者通过表达自己对白鹅的喜爱和尊重,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虽然白鹅有时显得傲慢,但它的忠诚和勇敢却让人深感敬佩和喜爱。
总的来说,这篇课文以白鹅为载体,寓教于乐,既能让小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又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是一篇优秀的语文课文。
《白鹅》教学片段及点评

《白鹅》教学片段及点评【教学片段一】师:白鹅在你们的脑海中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生:很高傲。
师:你从哪里看出它的高傲的?生:(读)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师:可我没有听出它到底高傲在什么地方啊?想想看。
生: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它伸长了头颈,代表它像公主一样,用鼻子看别人,所以我看出了它很高傲。
师:掌声送给她,她已经把文字读成了画面!(板书:高傲)从这里我们发现,丰子恺先生抓住什么写出了它的高傲?生:抓住它的外形。
师:“左顾右盼”这是——(点拨学生做动作)师:简简单单两个词,看似不经意,一下子就把白鹅高傲的特点抓住了。
师:这么高傲的白鹅,再读读下面的课文,作者丰子恺先生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它的高傲的?快速读课文,找一找,把找到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生默读)【点评】“它像公主一样,用鼻子看别人,所以我看出了它很高傲”,学生的想象多么曼妙啊!而这种美妙的思维花朵,它必须植根于宽松而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必须植根于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
如何紧扣特点,体悟白鹅的“高傲”呢?黄老师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你从哪里看出它高傲的?”对“高傲”的感知有了概括性的“预热”;学生们读完之后,黄老师进一步挑战,“可我没有听出它到底高傲在什么地方啊?想想看。
”因为有了前面的“预热”,学生们思维很快地便进入高速“启动”阶段——把文字读成了画面;“从这里我们发现,丰子恺先生抓住了什么写出了它的高傲?”黄老师继续追问,抓住“左顾右盼”一词,冷静“刹车”,带领大家总结出该部分内容是从“动作”层面展现描写白鹅的“高傲”的。
师: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白鹅的高傲呢?生:(读)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师:这是从哪个方面写它的高傲?生:从它的步态。
师:(板书:步态)谁接着汇报?生:(读)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四年级下15《白鹅》

四年级下15《白鹅》《四年级下 15《白鹅》》在四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白鹅》。
这篇文章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只高傲而有趣的白鹅,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
作者开篇就点明了白鹅的“高傲”,并直言“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
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这里,我们就能感受到作者对白鹅那种独特的印象。
白鹅的高傲首先体现在它的叫声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作者通过与狗的叫声对比,突出了白鹅叫声的严肃和郑重。
那种毫不客气的厉声叫嚣,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它的领地主权,让人不禁对它的勇敢和自信感到佩服。
白鹅的步态更是傲慢十足。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这里将白鹅的步态与鸭进行对比,鸭的急促和局促不安,更加衬托出了白鹅的从容和大模大样。
想象一下,那白鹅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一般,昂首挺胸,迈着稳健的步伐,真是威风凛凛。
白鹅的吃相也是别具一格。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
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
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白鹅吃饭的规律和认真劲儿,让人觉得既可爱又有趣。
四年级语文上册《白公鹅》课文原文及赏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白公鹅》课文原文及赏析《白公鹅》课文原文如果可以给禽鸟授军衔的话,那么,这只白鹅满可以当个海军上将。
瞧它那姿态,那步履,它同村里其它的鹅讲话时的那种语调——全是海军上将的风度。
它走起路来神气十足,一步一停。
每迈出一步之前,总是先把白色*下的鹅爪高高抬起,同时把那像折扇似的脚蹼一收,这样站一会儿,然后才不慌不忙地把脚往泥泞里踩去。
它竟然能够用这种姿势走过最泥泞的道路而不弄脏一片羽毛。
这只鹅从来不跑,甚至放狗去赶它也不跑。
它总是高高地,一动不动地昂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似的。
它还会用一种不满的语气,粗声粗气地叫唤,非把人家吵醒不可。
有时,它还挺霸道呢!如果一群鹅在一起吃饭,它非但不让,还会伸过脖子来咬你一口。
它要是高兴了,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会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呢!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每到傍晚,我们全村的少女都穿着各色的雨衣,到河边逮鸭子。
无论多么淘气的鸭子,只要被雨一淋,就成了落汤鸡了,所以都乖乖地钻到水里去了。
只有大白鹅还在岸上大摇大摆地踱着方步。
有好几次,它被赶进水里,可是它又从水里钻出来了。
它的身体是那么洁白,在明净的水里显得很显眼。
我们这些小鸭子便高兴地追赶它,抓它,可是怎么也抓不住它。
它总是东躲西藏,我们累得气喘吁吁的,最后只好放弃,说:“这鹅太狡猾了!”赏析这篇课文描绘了一只白公鹅的生动形象,通过对其神态、步态、叫声、习性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白公鹅的海军上将风度和霸道性格。
同时,文中也流露出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在描写方面,作者采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得白公鹅的形象跃然纸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鹅》片断赏析
教学片段一:体会白鹅的特点
师: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白鹅的高傲呢?
生:我从白鹅的叫声中体会到它的高傲。
见到生客进来,它必然厉声叫嚣,仿佛大声训斥别人似的,表现它的威严。
远处有人走动,也没惹着它,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吠,好像责备别人打扰了它的安宁。
师:体会得不错。
如果鹅也会说汉语的话,你们猜猜,它会说什么?
生:见到生客,它会大声训斥说:“你是谁?为什么不通报一声就进来?没礼貌的家伙!”
师:够傲的。
生: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它引吭大叫,一定说:“外面谁在走动?最好离这儿远点!”
生:我认为它可能这样说:“喂,是狗吗?你这个讨厌的东西,还没到吃饭的时候,你又在外面干什么?”
师:你为什么认为它会这样说?
生:因为每当吃饭时,狗都来偷食,白鹅一定恨透了狗,稍有动静,它就会认为是狗。
生:我认为它在喊:“主人,外面有人走动,快出来赶走他!”师: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鹅的高傲,也看到了它的尽职,难怪主人喜欢它呢。
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
让我们从它的叫声中进一步感受鹅的高傲和尽职。
教学片段二:感悟写法
师:作者是怎样写白鹅高傲这一特点的,谁来为大家读一读相关的段落?
(学生分别读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第4自然段、第5、6自然段)
师:第2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一段,边读边思考。
生:这一句话的前半句与第一自然段相联,后半句概括了后四个自然段,用一个“更”字将前后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
师:对,这一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者说“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那么,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又各有哪些特点呢?请大家选择感兴趣的部分读书、体会,然后进行交流。
师:有的同学说课文写得很有趣,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生:我喜欢课文第4自然段,作者写鹅的步态,跟鸭子对比写,写鸭“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平时看到的鸭子走路的样子,屁股一扭一扭的,走得很快,真像作者写的一样!而写鹅,却说它“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
真是走有走相,站有站相!这样一对比,
显得很有趣。
师:你注意到了作者对比的写法,的确,鸭的局促不安,更显出了鹅的高贵和傲气十足。
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师:知道他为什么把“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读得这么慢吗?
生:因为“从容”就是不慌不忙的意思。
生:因为这句话中说“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净角就是京剧里的大花脸,大花脸半天才走一步,走得很慢。
师:体会得好!大家都试着读一读这一段,读出大白鹅从容的步调。
生:我特别爱读这几句:“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读后就感到鹅吃东西也是慢悠悠的,不怕耽误时间,并且很会摆架子。
正像文中写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让人觉得很可笑,好像是故意那样做似的。
生:我很爱读第6自然段,尤其喜欢“鹅老爷”这个词。
这个词太形象了,白鹅的确像个“老爷”,吃饭必须有人侍候,摆老爷架子,因为它自己总是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狗来偷吃,饭被狗吃净了,它昂首大叫,耍老爷脾气。
师:说得多好!鹅本身有特点,加上作者语言的诙谐幽默,
我们更感觉到这只鹅的与众不同。
请把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背诵下来,进一步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
师:课文在描写白鹅高傲这一特点时,有些句子是直接写的,请同学们把这样的句子画出来读给大家听。
生: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生: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生: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生: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生: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师:通过刚才我们读的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些句子表面上是说不喜欢这只鹅,在说它的缺点,而实际上更能感觉到作者特别喜欢这只白鹅。
师:看来你已经体会到了这种写法的作用,所以鹅的“缺点”也就成了作者所要赞美的优点。
那么,文中除了用这种写法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外,还用了什么方法呢?我们快速浏览课文,再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我发现作者一直把白鹅当作人来写。
师:那你觉得这只白鹅像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它叫的时候像一个严厉的警察,走起路来像一个京剧里
出场的净角,吃饭的时候像一个要专人侍候的大老爷。
总之,是一个很高傲的人。
师:是啊,作者用这种方法写,既突出了鹅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
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有许多好的方法,大可不必口口声声地说我喜欢它。
请同学们课下也认真观察一下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试着用我们发现的写法,把它的特点写出来,把你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