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 1. 春 (1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一课《春》集体备课教案

e、善用想象和联想
f、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六、课文总结:这篇散文采用生动的描写,为我们全面地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天画卷。文章从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习这篇文章,希望同学们能从美好而充满生机的春天中感受到生命的张力,体会出生命的美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从而培养自己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做一个懂得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的人。
1、从用词的角度感受春天——用词准确度感受春天(拟人、比喻、排比)
a、用词生动、准确。如:“钻”字,突出了春草破土的冲劲和顽强的生命力。“悄悄”一词则巧妙地写出了春天在不知不觉中来临,给人以草报春的无限遐想。
b、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c、调动各种感官(触觉、视觉、嗅觉、听觉)描绘春天,如在描写春风一段则通过这种描写,将无形的风化为有形的母亲的手,突出了春风的轻柔、温暖,很有想象力很富表现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和概括审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体会文章传达出的积极、奋发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生字词及文学常识的积累,学习文章采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及虚实结合等技巧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体会文章传达出的积极、奋发的人生态度。
春醒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四、课文小结:
这堂课上,我们通过对文章的朗读和探究,深深的体会到了作者对春天的生动描写,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用他那生花的妙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春天画卷。文章从字里行间,无不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五、品读与赏析——不同的角度感受春天:新(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美(春天美如画)、健(春天充满力量)
部编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巩固练习

1 春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抚.摸( ) 撑.伞( ) 发酵.( ) 胳膊.( )涨.起来( ) 应和.( ) 散.在草丛中(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B.卓凡批评同桌写作文经常文不加点....,错字百出。
C.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二中礼堂讲授国学,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D.长河公园景色宜人,周围高楼鳞次栉比....,你不会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3.指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两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的文学家。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分别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小说集《呐喊》。
C.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最后一课》和《我的叔叔于勒》。
5.(2018·重庆B)综合性学习班上准备举办“音乐带我飞”的主题晚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晚会拟用一副对联来渲染气氛,现已确定好了上联,请你从下面四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上联:笛音飘声声传情下联:选( )项A.丝竹韵悠悠绵长B.鼓点响阵阵送暖C.琴音起首首入梦D.琵琶响嘈嘈切切(2)晚会共有三项活动,请你策划另外两项活动,并填入下表。
要求:句式与“活动三”基本一致。
(3)王丽是班上出了名的“麦霸”,在“歌声大秀场”活动中连续唱了三首歌,还意犹未尽。
作为主持人,你想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你该怎么说呢?二、阅读理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春》课后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人教版七年级上《春》课后题及答案一、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直至背下来,并细心品味课文中描写的江南春景设题意图: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心品味,入情入境。
朗读指导: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熟悉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前提。
2、细心体会,理解课文,建立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内心视象,这是朗读好的基础。
3、以情带声,随课文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二、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仔细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设题意图: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语言是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所以品味语言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设置本题的主要意图。
解题思路:1、语言的运用不是孤立的,词语用得是否恰当,是否富有表现力,要看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因此,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根据语境品味语言,应该成为解题的重要思路。
2、如果就语言论语言,那将索然无味,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应该以语言为载体、为中介,品味语言所表现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想像“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对于这个问题可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像,让学生想像的翅膀自由地飞翔。
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这样写,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部编本2016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春》PPT

2016部编人教版
思考:赞春作者把春天比作“娃娃”、“小姑娘” 和“健壮的青年”,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
朗读并背诵全文
2016部编人教版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品味精彩的语言,挖掘关键语句的 深刻内涵,积累语言。(阅读目标, 难点,涉及积思考探究二、积累拓展 四 1、 2、 3) 2.学习比喻修辞手法(语文知识目标,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三,积累拓展四4)
2016部编人教版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明确本文的学习目标 2.字词扫描,读读写写 3.了解作家作品 4.朗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激发联想和 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理解分类描 写的个性与共性。(阅读目标,重点,涉 及思考探究一)
2016部编人教版
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语文知识目标,难点, 涉及积累拓展五) 2.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理解分类描 写的个性与共性。(阅读目标,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 3.品味精彩的语言,挖掘关键语句的深刻内涵,积累语 言。(阅读目标,难点,涉及积思考探究二、积累拓展 四 1、 2、 3) 4.学习比喻修辞手法(语文知识目标,重点,涉及思考 探究三,积累拓展四4) 5. 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 态度。(德育目标)
2016部编人教版
5. 喉咙 hóu lóng :笼统指咽喉部。 ng hè :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 6. 应和 yì 附和。 7. 嘹亮 liáo liàng :声音圆润而响亮。 8. 烘托 hōng tuō :陪衬,使明显突出。 ng mò:人不说话,不出声音。 9. 静默 jì 10. 风筝 fēng zhēng :一种玩具,用一张轻 质材料铺粘在框架上,通常还带一条起平衡 作用的尾穗,以便在一根长线牵连下,飘扬空 中。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1课《春》教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的基本概念、文章结构分析和写作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春天景色描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这次《春》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散文的阅读和理解普遍存在一些困难。他们对文章的情感把握不够深入,对一些生僻词汇的运用也不够熟练。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需要采取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春》是一篇描绘春天景色的散文,它通过细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描绘。这个案例展示了散文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文字描绘出生动的春天景色。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结构分析和写作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情感理解和词汇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词汇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基础词汇,如嫩绿、拂面、洒落等,理解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文结构分析:识别并理解文章的起承转合,掌握作者描绘春天景物的层次和逻辑。
-写作技巧:学习作者如何运用具体、细腻的描写来表达情感,以及如何将这些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举例解释:
-在朗读与感悟方面,重点是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节奏和韵律,从而加深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感受。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春天景色描绘相关的实际问题。
2.课堂写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春天景色。
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春》课件 (共36张PPT)

(4) 绘春
(5) (6) (7)
春花 图
春风图
春雨 图 迎 春图
第三部分: 赞春(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8—10)
总分总结构:首尾呼应,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人 教 部 编 版 (2016 )七年 级语文 上册第 一课《 春》课 件 ( 共 36张PP T)
人 教 部 编 版 (2016 )七年 级语文 上册第 一课《 春》课 件 ( 共 36张PP T)
赏析春天美景
人 教 部 编 版 (2016 )七年 级语文 上册第 一课《 春》课 件 ( 共 36张PP T)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 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 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人 教 部 编 版 (2016 )七年 级语文 上册第 一课《 春》课 件 ( 共 36张PP T)
人 教 部 编 版 (2016 )七年 级语文 上册第 一课《 春》课 件 ( 共 36张PP T)
人 教 部 编 版 (2016 )七年 级语文 上册第 一课《 春》课 件 ( 共 36张PP T)
人 教 部 编 版 (2016 )七年 级语文 上册第 一课《 春》课 件 ( 共 36张PP T)
一、盼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 脚步近了。
第一段写盼春,体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⑴“盼望着,盼望着”: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 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
◆
人 教 部 编 版 (2016 )七年 级语文 上册第 一课《 春》课 件 ( 共 36张PP T)
人 教 部 编 版 (2016 )七年 级语文 上册第 一课《 春》课 件 ( 共 36张PP T)
朗读注意事项
• 1、停连: • 、<,<:;<。?! • 句子<段落 • 2、重音 • 用声音突出重点 • 多是动词、形容词、限定词 • 3、语速 • 轻快、缓慢、匀速 • 4、语调 • 高昂、低沉、平调 • 5、语气 • 高兴、悲伤、疑问、感叹等
《春》导学案 (1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春》预习笔记示例一.基础知识(一)生字词语1.欣欣然:高兴的样子.2.朗润:明朗润泽.3.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是”赶热闹”的意思.4.卖弄(mài nōng):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5.酝酿(yùn niàng):原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6.黄晕(yùn):黄色的光圈.7.蓑(suō):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8.笠(lì):用竹或草编成的帽子,可以遮雨,遮阳光.9.抖擞(sǒu):振作.10.应和(yìng hè):相呼应.11.烘托: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周围涂抹淡黑或者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突出.文中是衬托的意思.12.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13.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娥娜多姿.比喻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14.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二)作家作品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本文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课文解读1.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段)盼春.表达出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第二部分(2—7段)绘春.描绘了五幅画面.①春草图:着力描绘春草勃发的景象.②春花图:着力写春花竞放的景象.按照树上,花下,遍地的顺序,层层铺叙,层次井然. 这段文字中,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高与低结合,勾连映衬,烘托渲染.③春风图:描绘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这一段从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声的春风写的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有感.④春雨图:描绘了雨中特有的美景.⑤迎春图:写人勤春早.第三部分(8—10段)赞(颂)春.运用三个比喻句表现了春天的新生,娇美和活力.三个比喻句排列有序,不能颠倒,形象的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既是对五幅画面含义的概括,同时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2.中心思想: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3.写作借鉴:①本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全文围绕一个春字依次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三个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②选用准确的词语写出春天景物的特征.③大量运用叠词叠句和对称,排比的短句短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④运用许多精彩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感情.三.精彩欣赏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单元课内字词积累(读读写写)-人教版

人教新课标(2016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单元课内字词积累(读读写写)第一单元 第1课春)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dn niang ( )。
3.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hu peng yin ban( )地皿小nong ( )清脆的h6u long (),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ying he ()着。
4.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hong tud ( )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5.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jing mo ( )着。
6. 天上f@ng zheng ()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7. 舒活舒活筋骨,dou sou dou sou ()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8. 春天像小姑娘,hua zhi zhao zhdn ( )的,笑着,走着。
9.春天像jian zhuang ( )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领着我们上前去。
10.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do liang (着。
1. ill lang run ()地响第2课济南的冬天11•山尖全白了,给蓝天xiang ( )上一道银边。
12.设若ddn dan ( )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13.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dn shi( ) 地睡着。
14.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zhuo lud ( ),有了依靠。
15.因为有这样ci shan ( )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16.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jl fu( )o17.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xifi qi ( )!18.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kuan chang ()。
19.水藻真绿,把终年zhd xu (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20.看吧,由cheng qing ( )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21.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kong ling ( )的蓝水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快 热切) 春草图
春
春花图
绘春 (欢快愉悦)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赞春
(高昂 振奋)
• 探讨交流:赏析文中一些精美的词语、 句子、段落。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新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 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 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 我们上前去。
美
力
春
朱自清
人们在饱受了严冷的寒冬之后,对春天的 到来满含期盼。春天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仅 是一个明媚艳丽、鸟语花香的季节概念, 更是有着感受生命的歌咏对象,如孟浩然 的“春眠不觉晓”;白居易的“日出江花 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朱熹的“胜 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等。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名篇《春》,去探访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 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江南春景图的。
春天的美景
春 草
春 雨
春天的风筝
春花、柳树
1.课外练笔:领略了春的美丽,现在正值秋天, 我们或许也有许多想说的,景色、感悟—— 2.古诗中有许多描诉不同季节的诗句,是否可以 做这样一个专题呢?
• 简介作者及作品
听课文朗读
1.注意有没有读错的字。 听读要求
2.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 现春天的。
读课文,注意以下字词 欣欣然 朗润 卖弄 酝酿 舒 活 赶趟儿 呼朋引伴 宛转 花枝招展 蓑 应和 散巢
朗 读 要 领
1.用普通话朗读,读音要准。 2.处理好朗读时的轻重缓急等语 调问题。
文章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