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
备战2013年高考物理专题17电学实验历届高考

【2012高考】(2012·上海)27.(6分)在练习使用多用表的实验中(1)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
①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直流电流档,此时测得的是通过____________的电流;②若断开电路中的电键,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此时测得的是____________的阻值;③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直流电压档,闭合电键,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此时测得的是____________两端的电压。
(2)(单选)在使用多用表的欧姆档测量电阻时,若()(A)双手捏住两表笔金属杆,测量值将偏大(B)测量时发现指针偏离中央刻度过大,则必需减小倍率,重新调零后再进行测量(C)选择“×10”倍率测量时发现指针位于20与30正中间,则测量值小于25Ω(D)欧姆表内的电池使用时间太长,虽能完成调零,但测量值将略偏大【答案】(1)①R1,②R1和R2串联,③R2(或电源),(2)D,【解析】(1)①作为电流表测电流时与待测电阻串联因此测流过R1有电流;②断开电键,两个电阻串联,此时多用电表做为欧姆表测量的是两个电阻R1与R2串联之后的总电阻;③滑动变阻器移到最左端时,R1被短路,外电阻就剩一个R2,此时电压表测得就是R2分得的电压或路端电压。
(2)若双手捏住两表笔金属杆,测量值将是人体与待测电阻并联之后的总电阻因此偏小,A 选项不对;测量时发现指针偏离中央刻度过大,分两种情况:若偏转角过大应减小倍率,若偏转角过小应增大倍率,因此B选项不对;由于欧姆表刻度右侧稀左侧密,因此在20与30正中间应小于25,但由于是“×10”倍率因此测量值应小于250Ω,C选项不对;因此只有D选项正确【考点定位】电学实验、多用电表的使用(2012·广东)34.(18分)(1)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的尺寸和电阻。
①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15(a)和图15(b)所示,长度为_____cm,直径为_____mm。
2013年高考要求的物理学生实验(12个)按安徽高考要求

安徽高考要求的实验(12个)实验与探究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探究平抛运动规律实验七: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十二:测重力加速度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
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应注意的实验问题1、会正确使用的仪器:(读数时注意:量程,最小刻度,是否估读)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托盘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A mA μA G)、电压表、多用电表(“Ω”档使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以上各表中不需估读的是:2、①选电学实验仪器的基本原则:安全:不超量程,不超额定值准确:电表——不超量程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小量程。
方便:分压、限流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选择②电路的设计考虑:控制电路“分压、限流”;测量电路“电流表内、外接”测量仪器的选择:电表和滑动变阻器;电表量程的选择(估算)③电学实验操作:注意滑动变阻器的位置,闭合电键时应输出低电压、小电流(分压电路如何,限流电路如何);注意连线3、容易丢失的实验步骤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的平衡摩擦力;验证动量守恒实验中要测两小球质量;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选用第一、二点距离接近2mm的纸带,不用测m;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测量“先换档,后调零”,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置于空档或交流电压最高档;数据处理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河南省2013年高考物理考前预测电学实验

河南2013年高考考前预测电学实验1.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A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 N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_______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_______的读数I;(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使________,记下此时R N的读数;(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 N读数为_______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表头内阻的测量值.[答案](1)R0标准电流表A0(2)R N标准电流表A0的读数为I(3)平均值[解析] 本题测量电阻的物理思想是“替代法”,待测电流表A与电阻箱R N是等效替代的关系.2图1是改装并校准电流表的电路图,已知表头的量程为I g=600μA、内阻为R g,是标准电流表,要求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为I=60 mA.完成下列填空.(1)图1中分流电阻R p的阻值应为________.(用I g、R g和I表示).(2)在电表改装完成后的某次校准测量中,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由此读出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________mA.此时流过分流电阻R p的电流为________mA(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I gI-I gR g(2)49.5 49.0[解析] (1)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有I g R g=(I-I g)R P,则R P=I gI-I gR g(2)电流表的读数为49.5mA.此时流过分流电阻的电流为I-I gI g×49.5mA=49.0mA.3.某同学测量阻值约为25kΩ的电阻R x,现备有下列器材:A.电流表(量程100μA, 内阻约2kΩ)B.电流表(量程500μA, 内阻约300Ω)C.电压表(量程15V, 内阻约100kΩ)D.电压表(量程50V,内阻约500kΩ)E.直流电源(20V,允许最大电流1A)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kΩ,额定功率1W)G.电键和导线若干.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填字母代号)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以下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减小,实验前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B C 电流表应采用内接的方法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法[解析] 流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约为I m=2025000A=800μA,因此选电流表 B.直流电源的电压为20V,选电压表 C.由于待测电阻的电阻值远大于电流表的内阻,因此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远小于待测电阻的阻值,因此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法.4.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探究了电源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①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上画出U-I的图象.U/V 1.96 1.86 1.80 1.84 1.64 1.56I/A0.050.150.250.350.450.55②根据所画U-I的图象,可求得电流I=0.20A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________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③实验完成后,该同学对实验方案进行了反思,认为按图甲电路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并对电路重新设计.在图乙所示的电路中,你认为既能测出电源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又能消除安全隐患的是________.(R x阻值未知)[答案]①如图所示②0.37(或0.36) ③bc[解析] ②根据图象可知,当I=0.20A时,U=1.84V,则输出功率P=UI=0.37W.③图甲电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当滑动触头滑到最右端时,电源被短路.图乙b电路中滑动触头滑到最左端时,由于R x的存在,避免了上述安全隐患,c电路中滑动触头滑到最右端时,由于R x存在,避免电源短路.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量电阻的阻值.(1)将电阻箱接入a、b之间,闭合开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后保持其阻值不变.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一组电压表的示数U与R的数据如下表:电阻R/Ω 5.010.015.025.035.045.0电压U/V 1.00 1.50 1.80 2.14 2.32 2.45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R关系图象.(2)用待测电阻R x替换电阻箱,读得电压表示数为 2.00V.利用(1)中测绘的U-R图象可得R x=________Ω.(3)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池的电动势可认为不变,但内阻增大.若仍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U-R图象测定某一电阻,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现将一已知阻值为10Ω的电阻换接在a、b之间,你应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便仍可利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U-R图象实现对待测电阻的准确测定?[答案](1)见下图(2)20(19~21都算对)(3)偏小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 1.50V.[解析] (1)如答案图.(2)由图知与 2.00V对应的电阻为20Ω,所以待测阻值为20Ω.(3)电源的电动势不变,内阻变大,电阻与电源内阻是串联的关系,所以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故测量值偏小;由图知与10Ω对应的电压为 1.5V,因此改变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 1.50V即可.6.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小灯泡灯丝电阻和温度的关系时,描绘了一只小灯泡(3.6V 0.3A)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除红外测温仪、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A.电源E(电动势为0.6V)B.电压表V1(量程为0~3V,内阻约为2kΩ)C.电压表V2(量程为0~5V,内阻约为4kΩ)D.电流表A1(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2Ω)E.电流表A2(量程为0~100mA,内阻约为2Ω)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1A)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kΩ,额定电流100mA)(1)为了便于调节,减小读数误差和系统误差,请你选择合适的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所选仪器前的字母序号),并为该小组设计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2)根据正确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学习小组测得电压、电流、灯丝温度,并求得对应电阻值,如下表:电压(V)00.20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电流(A)00.0510.1050.1650.2050.2350.2600.2800.300 电阻(Ω) 3.9 4.8 6.17.38.59.610.712.0 温度(℃)12.066.1144.1216.3288.3354.4420.4498.5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图甲中画出了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现要知道图线上P点对应的电阻R P,有同学认为可以作出曲线在P点的切线,而R P就等于该切线的斜率的倒数,这样做是否正确?答: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3) 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乙图中画出灯丝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线,根据图乙中的R-t图线可知,灯丝的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0℃时灯丝的电阻值约为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CDF 电路如图(2)不正确(3)如图所示一次函数关系 3.7[解析] (1)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3.6V,要描绘其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线,电压表应选C;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3A,故电流表应选“D”;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调节,故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在不超滑动变阻器额定电流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应选择阻值较小的“F”.(2)不正确,小灯泡的阻值为非线性关系,题图甲中的横轴表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纵轴表示流经它的电流I,图线上P点对应的阻值为R P=U P I P .(3)由R-t图线可知,0℃时灯丝的电阻值约为 3.7Ω(3.6~3.8Ω都正确).。
专题24电学实验(二)-十年(2013-2022)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专题24 电学实验(二)51.(2015·上海)如图是一个多用表欧姆档内部电路示意图.电流表满偏电流0.5mA、内阻10Ω;电池电动势1.5V、内阻1Ω;变阻器0R阻值05000Ω.(1)该欧姆表的刻度值是按电池电动势为1.5V刻度的,当电池的电动势下降到1.45V、内阻增大到4Ω时仍可调零.调零后0R阻值将变_________(选填“大”或“小”);若测得某电阻阻值为300Ω,则这个电阻的真实值是________Ω(2)该欧姆表换了一个电动势为1.5V,内阻为10Ω的电池,调零后测量某电阻的阻值,其测量结果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或“准确”)52.(2014·重庆)某照明电路出现故障,其电路如图1所示,该电路用标称值12V的蓄电池为电源,导线及其接触完好.维修人员使用已调好的多用表直流50V挡检测故障.他将黑表笔接在c点,用红表笔分别探测电路的a、b点。
①断开开关,红表笔接a点时多用表指示如图2所示,读数为V,说明正常(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
②红表笔接b点,断开开关时,表针不偏转,闭合开关后,多用表指示仍然和图2相同,可判定发生故障的器件是(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53.(2014·全国)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 x约为200Ω,电压表V的内阻约为2kΩ,电流表A的内阻约为10Ω,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a)或图(b)所示,计算结果由x URI计算得出,式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若将图(a)和图(b)中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分别记为R x1和R x2,则_____(填“R x1”或“R x2”)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R x1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测量值R x2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54.(2014·浙江)小明对2B铅笔芯的导电性能感兴趣,于是用伏安法测量其电阻值:(1)图1是部分连接好的实物电路图,请用电流表外接法完成接线并在图1中画出_____;(2)小明用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分别测量了一段2B铅笔芯的伏安特性,并将得到的电流、电压数据描到U—I图上,如图2所示.在图中,由电流表外接法得到的数据点是用___(填“О”或“×”)表示的;(3)请你选择一组数据点,在图2上用作图法作图,并求出这段铅笔芯的电阻为____Ω。
2013年高考物理针对性强化练习9电学实验

2013年高考物理针对性强化练习9电学实验1.某一小型电风扇牌模糊不清,只知道其额定电压为4.0 V ,为了弄清小电风扇的各个参数,某学生小组需要通过实验描绘出了小电风扇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中除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A .电源E (电动势为4.5V)B .电压表V 1(量程为0~3V ,内阻约为2kΩ)C .电压表V 2(量程为0~5V ,内阻约为4kΩ)D .电流表A 1(量程为0~0.6A ,内阻约为0.2Ω)E .电流表A 2(量程为0~100mA ,内阻约为2Ω)F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1A)G .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2kΩ,额定电流100mA) (1)为了便于调节,减小读数误差和系统误差,请你选择合适的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所选仪器前的字母序号),并为该小组设计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小电风扇的电路符号如图乙所示)。
(2)小电风扇由于受阻力作用,该小组测绘出的小电动机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丙所示,由此可以判定,小电动机的电阻为 ,小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正常工作时的发热功率为 。
2.发光晶体二极管是用电器上做指示灯用的一种电子元件。
它的电路符号如图(甲)所示,正常使用时,带“+”号的一端接高电势,带“-”的一端接低电势.为了弄清发光晶体二极管的特性,某学生小组通过实验测得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 D 和通过它的电流I 的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1)实验中除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A .电源E (电动势为3.6V)B .电压表V 1(量程为0~3V ,内阻约为2kΩ)C .电压表V 2(量程为0~5V ,内阻约为4kΩ)D .电流表A 1(量程为0~0.6A ,内阻约为0.2Ω)E .电流表A 2(量程为0~100mA ,内阻约为2Ω)图乙F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1A)G .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2kΩ,额定电流100mA)(1)为了便于调节,减小读数误差和系统误差,请你选择合适的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所选仪器前的字母序号),并为该小组设计电路图,画在图乙虚线框内. (2)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该发光二极管的I -U 图线。
2013年高考物理 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 测电阻类基本实验

2013年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测电阻类根本实验1983年高考作文《挖井》给我们2013年高考备考的启示,明明知道这个点要考,我们偏偏缺乏毅力,而让考生在考场中为试题而惋惜。
本系列训练就是为帮助考生训练解题毅力而编辑整理的,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资料来源于网络,不适宜地方,敬请告之,:691260812。
答案后附加《成功贵在恒》。
备考攻略一、电学测量仪器的使用与读数1.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的比拟仪器极性量程选择读数电流表有正、负极的电表,电流由电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使指针指示超过满偏刻度的13的位置3 V和3 A量程估读到最小分度的110;15 V量程估读到最小分度的15;0.6 A量程估读到最小分度的12电压表使指针尽量指在表盘的中间位置左右表盘读数乘以相应挡位的倍率欧姆表2.多用电表的使用“三注意〞(1)电流的流向由于使用多用电表时不管测量项目是什么,电流都要从电表的“+〞插孔(红表笔)流入,从“-〞插孔(黑表笔)流出,所以使用欧姆挡时,多用电表内部电池的正极接的是黑表笔,负极接的是红表笔.(2)要区分开“机械零点〞与“欧姆零点〞“机械零点〞在表盘刻度左侧“0〞位置.调整的是表盘下边中间的定位螺丝;“欧姆零点〞在表盘刻度的右侧电阻刻度“0〞位置,调整的是欧姆挡的调零旋钮.(3)选倍率测量前应根据估计阻值选用适当的挡位,由于欧姆挡刻度的非线性,使用欧姆挡测电阻时,表头指针偏转过大或过小都有较大误差.通常只使用表盘中间一段刻度范围.指针偏转角度在13满偏到23满偏之间为测量的有效范围,如当待测电阻约为2 k Ω时,应采用“×100〞挡. 二、电流表内外接法的比拟与选择比拟项目 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电路误差来源 电流表的分压 电压表的分流 测量结果 R 测=U/I >Rx ,偏大 R 测=U/I <Rx ,偏小 适用条件Rx ≫RA(测大电阻)Rv ≫Rx(测小电阻)三、控制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接法)的比拟与选择 1.控制电路的比拟分压电路限流电路电路图S 接通前滑片的位置P 位于左端,使测量电路电压为零P 位于左端,使测量电路电压最小电压变化范围 0~U(变化范围大,且从0开始) RxRx +R0U ~U(变化范围小,且不能从0开始) 电能损耗 耗能 节能 电路连接复杂简便2.控制电路的选择:优先选用限流式,但需注意:Ux 、Ix 过大(超过电表量程,烧坏电表、电源或用电器等)或Ux 、Ix 过小(最大值不超过电表满量程的13,读数误差大).以下两种情况考虑分压式:(1)要求待测电路的U 、I 从0变化; (2)R 滑≪Rx. 读图究理 读一读想一想(1)以上仪表怎样读数,接入电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如下电路分别是测量哪些物理量的(课本学生实验)?1.测量一块量程的电压表的内阻,器材如下: A .待测电压表〔量程3V ,内阻约3KΩ〕 B .电流表〔量程3A ,内阻0.01Ω〕 C .定值电阻〔R=3KΩ,额定电流0.5A 〕 D .电池组〔电动势略小于3V ,内阻不计〕 E .开关两个 F .导线假设干有一同学利用上面所给器材,进展如下实验操作:〔1〕为了更准确的测出该电压表内阻,请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2〕用你选择的电路进展实验时,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用上述所测各物理量表示电压表内阻,其表达式应为R v =。
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十二实验与探究

专题十二实验与探究考点一基本仪器的使用1.(2013课标Ⅰ,23,8分)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1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
使用的器材有:图(a)多用电表;电压表:量程5V,内阻十几千欧;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kΩ;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1)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1k”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调零点。
(2)将图(a)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填“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
(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
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kΩ和V。
图(b)图(c)(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2.0kΩ和4.00V。
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kΩ。
图(d)(5)多用电表电阻挡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个无内阻的电池、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图(d)所示。
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V,电阻“×1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kΩ。
答案(1)短接(2)1(3)15.0 3.60(4)12.0(5)9.0015.02.[2013山东理综,21(1)]图甲为一游标卡尺的结构示意图,当测量一钢笔帽的内径时,应该用游标卡尺的(填“A”“B”或“C”)进行测量;示数如图乙所示,该钢笔帽的内径为mm。
答案A11.30(11.25或11.35),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3.[2013安徽理综,21Ⅰ(1)、Ⅱ(1),18分]Ⅰ.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lg如图1所示,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示数如图2所示,读数为mm。
图1图2Ⅱ.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合金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合金丝直径的过程如图所示,校零时的读数为mm,合金丝的直径为mm。
2013年高考物理实验考点汇总(实用)

2013年高考物理实验考点汇总(根据考试大纲归类)一,考点内容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二,考纲说明: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
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三,试验分类: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含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4-6v 交流电,电火花220v 交流电,它每隔0.02s 打一次点(电源频率是50Hz )。
2.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 :2Ts s 1)(n n ++==v v n ;如Ts s v 2322+=(其中T =5×0.02s=0.1s )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1)利用上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 :如223Ts s a-=(2)用“逐差法”求加速度:(T 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3a a a a 3Ts -s a ;3Ts -s a ;3Ts -s a 321236322522141()()23216549Ts s s s s s a ++-++=(3)用v-t 图法:即先根据2Ts s 1)(n n ++=n v ;求出打第n 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再求出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如图的v-t 图线,图线的斜率即加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 1 - 页 共 16 页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必杀技 电学实验 一、难点形成的原因 1、对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规则认识模糊,导致读数的有效数字错误 2、对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两种控制电路的原理把握不准,导致控制电路选用不当 3、对实验测量电路、电学仪器的选用原则把握不准,导致电路、仪器选用错误 4、对电学实验的重点内容“电阻的测量”方法无明确的归类,导致思路混乱 5、对于创新型实验设计平时缺乏对实验思想方法(如模拟法,转换法,放大法,比较法,替代法等)进行归纳,在全新的实验情景下,找不到实验设计的原理,无法设计合理可行的方案。受思维定势影响,缺乏对已掌握的实验原理,仪器的使用进行新情境下的迁移利用,缺乏创新意识。
二、难点突破 1、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规则: 电流表量程一般有两种——0.1~0.6A,0~3A;电压表量程一般有两种——0~3V,0~15V。如图10-1所示:
因为同一个电流表、电压表有不同的量程,因此,对应不同的量程,每个小格所代表的电流、电压值不相同,所以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比较复杂,测量值的有效数字位数比较容易出错。下面是不同表,不同量程下的读数规则: 电压表、电流表若用0~3V、0~3A量程,其最小刻度(精确度)分别为0.1V、0.1A,为10分度仪表读数,读数规则较为简单,只需在精确度后加一估读数即可。 如图所示,电压表读数为1.88V,电流表读数为0.83A。若指针恰好指在2上,则读数为2.00V(或A)。 电压表若用0~15V量程,则其最小刻度为0.5V,为2分度仪表读数,所读数值小数点后只能有一位小数,也必须有一位小数。 如图所示,若指针指在整刻度线上,如指在10上应读做10.0V,指在紧靠10刻度线右侧的刻度线上(即表盘上的第21条小刻度线)读数为10.5V,若指在这两条刻度线间的中间某个位置,则可根据指针靠近两刻度线的程度,分别读做10.1V,或10.2V,或10.3V,或10.4V,即使是指在正中央,也不能读做10.25V,若这样,则会出现两位不准确的数,即小数点后的2和5,不符合读数规则,如上图中所示,读数应为9.3V。 电流表若用0-0.6A量程,则其最小刻度为0.02A,为5分度仪表读数,其读数规则与0—15V电压表相似,所读数值小数点后只能有两位小数,也必须有两位小数。 如上图所示,电流表读数为0.17A,若指针指在第11条刻度线上,则读数为0.22A,指在第10条刻度线上,读数为0.20A,指在第12条刻度线上,读数为0.24A。
2、滑动变阻器应用分析
图10-1 第 - 2 - 页 共 16 页
滑动变阻器是电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近几年高考电学设计性实验命题对其应用多次直接或渗透考查.如何选择滑动变阻器的接法设计控制电路仍是历届考生应考的难点. 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的特点:如图10-2所示的两种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对负载RL的电压、电流强度都起控制调节作用,通常把图(a)电路称为限流接法,图(b)电路称为分压接法.
负载RL上电压调节范围(忽略电源内阻) 负载RL上电流调节范围(忽略电源内阻) 相同条件下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限流接法
0RRRLLE≤UL≤E
0RREL≤IL≤LR
E EIL
分压接法 0≤UL≤E 0≤IL≤LRE E(IL+Iap)
比较 分压电路调节范围较大 分压电路调节范围较大 限流电路能耗较小
①限流法.如图(a)所示,待测电阻上电压调节范围为0~LLREERR.显然,当R0 时,在移动滑动触头的过程中,电流的变化范围很小,总电流几乎不变,UL也几乎不变,无法读取数据;当R0>>RL时,滑动触头在从b向a滑动的过程中,先是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后来在很小的电阻变化范围内,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很快,也不方便读数,只有当RL与R0差不多大小时,才能对电流、电压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在同样能达到目的的前提下,限流法较为省电,电路连接也较为简单. ②分压法.如图(b)所示,待测电阻上电压调节范围为0~E,且R0相对于RL越小,R上的电压变化的线性就越好.当R0>>RL时,尽管UL变化范围仍是0~E,但数据几乎没有可记录性,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滑片从左端滑起,要一直快到右端时,电压表上示数一直几乎为零,然后突然上升到E,对测量几乎没有用处.因此,分压接法要用全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两种电路均可调节负载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但在不同条件下,调节效果大不一样,滑动变阻器以何种接法接入电路,应遵循安全性、精确性、节能性、方便性原则综合考虑,灵活选取. 1.下列三种情况必须选用分压式接法 (1)要求回路中某部分电路电流或电压实现从零开始可连续调节时(如:测定导体的伏安特性、校对改装后的电表等电路),即大范围内测量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2)当用电器的电阻RL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R0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因为按图(b)连接时,因RL>>R0>Rap,所以RL与Rap的并联值R并≈Rap,而整个电路的总阻值约为 图10-2 第 - 3 - 页 共 16 页 R0,那么RL两端电压UL=IR并=0RU·Rap,显然UL∝Rap,且Rap越小,这种线性关系越好,电表 的变化越平稳均匀,越便于观察和操作. (3)若采用限流接法,电路中实际电压(或电流)的最小值仍超过RL的额定值时,只能采用分压接法. 2.下列情况可选用限流式接法 (1)测量时对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没有要求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只是小范围内测量,且RL与R0相差不大或RL略小于R0,采用限流式接法. (2)电源的放电电流或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太小,不能满足分压式接法的要求时,采用限流式接法. (3)没有很高的要求,仅从安全性和精确性角度分析两者均可采用时,可考虑安装简便和节能因素优先采用限流式接法. 例1:如图10-3所示,滑动变阻器电阻最大值为R,负载电阻R1=R,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 (1)当K断开,滑动头c移动时,R1两端的电压范围是多少? (2)当K闭合,滑动头c移动时,R1两端的电压范围是多少? (3)设R的长度ab=L,R上单位长度的电阻各处相同,a、c间 长度为x,当K接通后,加在R1上的电压U1与x的关系如何? 【审题】电键断开或闭合导致电路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控制电路:限流和分压,把握限流和分压电路的原理是关键 【解析】(1)若K断开,则该控制电路为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故2E≤U1≤E (2)若K闭合,则该控制电路为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故0≤U1≤E (3)U1=IR并,R并=RLRxRLRx,I=LRxLRE)(并 得:U1=LxxLELx22 【总结】该题考察两种控制电路的原理即两者获取的控制电压范围不同 例2:用伏安法测量某一电阻Rx阻值,现有实验器材如下:待测电阻Rx(阻值约5 Ω,额定功率为1 W);电流表A1(量程0~0.6 A,内阻0.2 Ω);电流表A2(量程0~3 A,内阻0.05 Ω);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3 kΩ);电压表V2(量程0~15 V,内阻15 kΩ);滑动变阻器R0(0~50 Ω),蓄电池(电动势为6 V)、开关、导线. 为了较准确测量Rx阻值,电压表、电流表应选________,并画出实验电路图. 【审题】该题要求选择实验仪器、测量电路及控制电路,因为滑动变阻器的全阻值大于被测电阻Rx,故首先考虑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 【解析】由待测电阻Rx额定功率和阻值的大约值,可以计算待测电阻Rx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的值约为 U=51PRV≈2.2 V,I=5/1/RPA=0.45 A. 则电流表应选A1,电压表应选V1. 又因30002.0VARR=24.5 Ω>Rx,则电流表必须外接. 图10-3 第 - 4 - 页 共 16 页 图10-5 因为滑动变阻器的全阻值大于被测电阻Rx,故首先考虑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若用限流接法,则被测电阻Rx上的最小电流为Imin=5056REEx=0.11 A<I额,因该实验没有对电流、电压的调节范围未作特殊要求,故用限流电路.电路如图10-4所示. 【总结】滑动变阻器全阻值相对待测电阻较大,用分压接法不便于调节,故限流接法是首选,只要能保证安全且有一定的调节范围即可。 例3: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器材规格如下:待测电阻Rx(约100 Ω);直流电流表(量程0~10 mA、内阻50 Ω);直流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5 k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4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0~15 Ω、允许最大电流1 A);开关1个,导线若干.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 【审题】本题只需要判断测量电路、控制电路的接法,各仪器的量程和电阻都已经给出,只需计算两种接法哪种合适。 【解析】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有两种连接方式,即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由于Rx< vARR,故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在控制电路中,若采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当滑动变阻 器阻值调至最大,通过负载的电流最小,Imin=xARRRE=24 mA>10 mA,此时电流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故滑动变阻器必须采用分压接法.如图10-5所示. 【总结】任一种控制电路必须能保证电路的安全,这是电学实验的首要原则 ,限流接法虽然简洁方便,但必须要能够控制电路不超过电流的额定值,同时,能够保证可获取一定的电压、电流范围,该题中,即便控制电流最小值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因滑动变阻器全阻值相对电路其它电阻过小,电流、电压变化范围太小,仍不能用限流接法。 3、实验电路和电学仪器的选择 (1)电路的选择 ①安培表内、外接电路的选择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和电流表的分压作用,造成表的示数与通过负载的电压或电流真实值之间产生误差,为减小此系统误差,应慎重选择电流表的内外接法,选择方法如下: 1、直接比较法: 当待测电阻阻值Rx<当待测电阻阻值Rx>>RA时,安培表分压很小,选择安培表内接电路。 2、临界值计算比较法: 图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