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复习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疾病试题

神经系统疾病试题

一、A型选择题1 关于中央性尼氏小体溶解下列哪项不正确:A.是不可逆的病变B.神经细胞肿胀、变圆C.胞核偏位D.胞浆苍白均质状E.神经元与轴突断离时可出现2 神经元急性坏死的镜下特点不包括:A.神经元核固缩、胞体缩小B.胞浆尼氏小体消失C.红色神经元D.泡沫细胞E.鬼影细胞3 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侧脑室和第三脑室扩张积水:A.脉络丛乳头状瘤B.室间孔阻塞C.导水管阻塞D.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阻塞E.蛛网膜下腔粘连4 关于婴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以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为主B.颅内压升高症状C.角弓反张D.脑脊液中糖原减少E.脑脊液培养可找到病原体5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A. 小胶质细胞增生B. 神经细胞变形坏死C. 软化灶形成D. 早期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套E. 病变以大脑皮质、基底核及视丘最为严重6 脊髓灰质炎具有以下特点,除外:A.显性感染中麻痹型最少见B.以脊髓腰膨大病变最严重C.瘫痪常发生在下肢D.不会引起吞咽困难E.晚期可见受累脊髓前根萎缩、变细7 下列哪种镜下改变有助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A.血管套B.噬神经现象C.卫星现象D.筛网状软化灶E.小胶质细胞结节8 感染狂犬病的人或动物,脑部主要的组织学特征是:A.Lewy 小体B.神经纤维缠结C.Negri小体D.Duret小体E.淀粉样斑块9 下列不符合沃一弗综合征的是:A.周围循环衰竭B.皮肤大片紫癜C.双侧肾上腺严重出血D.蛛网膜下腔多量脓液堆积E.见于暴发型流行性脑脊膜炎10 缺血性脑病不会发生下列哪种情况:A.大脑白质首先受累B.急性死亡的重症患者尸检可无典型的神经元急性坏死C.大脑皮质层状坏死D.海马锥体细胞损伤、脱失、胶质化E.边缘带梗死11 脑梗死和脑挫伤相区别的形态学特征是:A.病变区灰质暗淡,与白质分界不清B.病变局部水肿,杂有出血点C.病变呈楔形,底朝表面,尖端位于深层D.病变区皮质全层坏死E.病变区皮质浅层分子层结构完好12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经A. 消化道B. 呼吸道C. 输血D. 蚊虫叮咬E. 密切接触13 下列哪项脑脊液检查结果不支持为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A. 含大量中性粒细胞B. 蛋白增多C. 糖含量增高D. 涂片找到肺炎球菌E. 脑脊液浑浊、灰黄色或黄白色14 镜下见瘤细胞排列形成典型菊形团的是:A.星形胶质细胞瘤B.少突胶质细胞瘤C.髓母细胞瘤D.神经鞘瘤E.脑膜瘤15 脑膜瘤的基本类型不包括:A.融合细胞型B.纤维细胞型C.混合型D.梭形细胞肉瘤型E.血管母细胞型16 关于脑膜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恶性的较多B.可引起邻近颅骨的骨质增生C.手术后很少复发D.常引起广泛转移E.肿瘤形态不规则,境界不清17 39岁男性,进行性左侧听力丧失2年,除偶有头痛,无其它不适,X线显示左侧小脑桥脑角有一直径1.5cm的肿块,最可能的病变是:A.脑膜瘤B.结核脓肿C.胶质母细胞瘤D.雪旺氏瘤E.肺转移癌18 下列哪种恶性肿瘤最常发生脑转移:A.支气管肺癌B.黑色素瘤C.肾癌D.乳腺癌E.胃癌19 下列哪项不符合脑转移瘤的特征:A.结节界限清楚B.结节周围组织水肿明显C.不少病例表现为单纯的软脑膜癌D.组织形态与原发癌相似E.黑色素瘤来源的可发生广泛出血20 27岁女性,突然发作的右侧失明,右腿乏力,无外伤史。

神经系统疾病考试题及答案

神经系统疾病考试题及答案

神经系统疾病考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各种疾病。

它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以及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根、神经和神经肌肉接头)。

神经系统疾病可以导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异常,对人体的运动、感觉、认知、情绪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有哪些?神经系统疾病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 按疾病类型划分:包括脑血管疾病(如中风)、神经变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癫痫、脑炎、脑膜炎等。

- 按病因划分:可以分为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神经系统疾病等。

- 按症状划分:根据神经系统疾病所表现出的不同症状进行划分,如失语、行走困难、抽搐等。

3.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神经系统疾病可表现出多种症状,以下是一些常见症状的例子:- 运动方面:肢体无力、肌肉痉挛、震颤、运动失调等。

- 感觉方面:感觉丧失、异常触觉、疼痛等。

- 认知方面: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等。

- 自主神经功能方面:血压不稳、出汗异常、尿失禁等。

4.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哪些?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常需要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

常见的诊断方法有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如MRI和CT扫描)、脑电图等。

治疗方法则因疾病类型和病情而异,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5. 如何预防神经系统疾病?虽然无法完全预防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惯、适量运动、充足睡眠。

- 防止外伤:避免发生头部和脊柱受伤。

- 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卫生惯,注重手部清洁,接种疫苗等。

- 控制慢性病:有效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降低其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

以上是关于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些考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档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如需具体诊断或治疗,请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神经系统疾病学习考试试卷与答案

神经系统疾病学习考试试卷与答案

神经系统疾病学习考试试卷与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 格子细胞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变化而来?A.原浆型星形细胞B.纤维型星形细胞C.小胶质细胞D.饲肥型星形细胞E.少突胶质细胞2. 下列哪种细胞参与形成卫星现象A.小胶质细胞B.淋巴细胞C.星形细胞D.中性粒细胞E. 少突胶质细胞3. 沃-弗(Waterhouse-Friderichsen)综合征主要见于A.脑肿瘤B.暴发性流行性脑膜炎C.病毒性脑炎D.脑日本血吸虫病E.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4. 下列哪项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叙述是正确的?A.乙型脑炎病毒为DNA病毒B.多在冬、春季流行C.病变广泛累及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灰质D.成人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多为显性感染E.神经细胞胞质中常见包含体形成5. 下列哪项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叙述是正确的?A.乙型脑炎病毒为DNA病毒B.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围血管浸润C.灶性神经组织坏死、液化、形成镂空的筛网状软化灶,这种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D.小胶质结节形成愈多,预后愈好E.出现脑膜刺激症者基本上可排除乙型脑炎6. 最常见的脑出血原因是A.血管畸形B.血管瘤破裂C.血液病D.原发性高血压E.脑脓肿7. 最多发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是A.胶质瘤B.脑膜瘤C.听神经瘤D.髓母细胞瘤E.血管母细胞瘤8. 儿童极少发生下列哪种肿瘤?A.星型细胞瘤B.髓母细胞瘤C.脑膜瘤D.室管膜瘤E.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9.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A.小胶质细胞增生B.神经细胞变形坏死C.软化灶形成D.早期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套E. 病变以大脑皮质、基底核及视丘最为严重10. 下列哪项脑脊液检查结果不支持为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A.含大量中性粒细胞B.蛋白增多C.糖含量增高D.涂片找到肺炎球菌E.脑脊液浑浊、灰黄色或黄白色11. 下列哪种细胞参与形成噬神经细胞现象?A.少突胶质细胞B.小胶质细胞C.星型细胞D.中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12. 流行性乙型脑炎时下列那个部位的病变最轻?A.基底核B.大脑皮质C.小脑皮质D.脑桥和延髓E.脊髓13. 下列哪一项关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描述是错误的?A.皮肤的淤点和淤斑B.脑膜刺激征C.颅内压升高症状D.血性脑脊液E.脑脊液中糖含量降低14. 关于暴发性流行性脑膜炎,下列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皮肤和粘膜出血B.双侧肾上腺严重出血C.蛛网膜下腔大量脓性渗出物D.病情凶险E.可发生周围循环衰竭15.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经A.消化道B.呼吸道C. 输血D.蚊虫叮咬E. 密切接触16. 小儿最少见的颅内肿瘤是A.髓母细胞瘤B.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C.毛发细胞型星型细胞瘤D.室管膜瘤E.神经鞘瘤17. 下列哪种肿瘤形成菊形团和假菊形团A.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B.髓母细胞瘤C.室管膜瘤D.脑膜瘤E.神经鞘瘤X型题(多选题,每题可有一个至五个答案)1. PrP病典型的病变是A.大脑萎缩B.神经毡内空泡C.神经元脱失、反应性胶质化D.无炎症反应E.步态异常肌阵挛和进行性痴呆2. 缺血性脑病的病变类型是A.神经元坏死B.层状坏死C.海马硬化死D.边缘带梗E.尼氏体溶解3. 脑出血包括A.脑内出血B.蛛网膜下腔出血C.混合性出血D.DICE.硬脑膜下出血4. 下列哪些病变可发生脑梗死A.脑栓塞B.脑血管血栓形成C.缺血性脑病D.流行性乙型脑炎E.震颤性麻痹5. 脑水肿的主要病理改变是A.脑回变宽、扁平B.神经毡内出现空泡C.脑室扩张、积水D.脑实质血管周围间隙变宽E.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胞核周围出现空晕6. 植物状态可由下列哪些疾病引起A.严重的脑缺血性脑病B.弥漫性脑轴突损伤C.重症乙型脑炎D.重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lock-in综合征7. 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哪些病变?A.脑回变窄,脑沟变宽变深B.脑血栓形成C.灶性脑软化及腔隙样坏死D.广泛性脑实质内出血E.蛛网膜下腔变大,脑脊液增多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有下列哪些表现?A.脑膜刺激症状 B颅内压升高C.脑脊液混浊,有大量脓细胞D.脑脊液涂片可找到病原菌E.皮肤和粘膜出现淤点和淤斑9. 神经组织病毒感染可出现下列哪些变化?A.噬神经细胞现象B.淋巴细胞血管套C.核内或胞浆内包含体D.胶质细胞增生E.砂粒小体10. 下列哪些是对星形细胞瘤的正确描述?A.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的白质B.瘤组织灰白色,有时可呈胶冻状C.可有微囊形成D.分化良好者与周围正常脑组织间有明显界限E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11.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特点是A.瘤细胞呈多形性,异型性明显B.可见单核或多核瘤巨细胞C.瘤组织出血和坏死D.多发生于小脑E.坏死区周边瘤细胞可呈假栅栏状排列12. 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形态特征有A.灰红色结节B.细胞单一,核圆形、深染、胞浆空C.常有钙化D.可有出血、坏死或囊肿形成E.界限清楚,常有包膜13. 室管膜瘤的基本组织学改变是A.瘤细胞形成菊形团结构B.瘤细胞形成假菊形团结构C.有时可形成乳头状结构D.瘤细胞核周围可有空晕E.瘤细胞形态多样,可有瘤巨细胞14. 髓母细胞瘤的发病情况是A.75%的患者年龄小于15岁B.好发于大脑C.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3:1D.占儿童颅内肿瘤第二位E.源于小脑内颗粒细胞15. 髓母细胞瘤的病理形态特征是A.细胞胞浆少B.胞核圆形、胡萝卜形、深染C.核分裂象多见D.可见菊形团状结构E.瘤细胞排列密集16. 脑膜瘤的主要特点有A.多起源于蛛网膜绒毛的细胞巢B.多见于上矢状窦两侧、蝶骨嵴等处C.肿瘤边界清楚、有包膜D.可有砂粒体E.手术切除有15%复发率17. Wilson病可有下列哪些改变?A.结节性肝硬化B.豆状核神经细胞变性坏死C.出现AlzheimerⅡ型细胞D.角膜色素环E.脊髓变性18. Alzheimer病的主要病变有A.额、顶、颞叶脑萎缩B.老年斑C.神经原纤维缠结D.颗粒空泡变性E.Hirano小体19. 与帕金森病(Parkinsion’s disease)有关描述是A.多发生于50-80岁B.纹状体黑质多巴胺系统损害C.黑质、蓝斑脱色D.多巴胺合成减少E.Lewy小体形成20. 与神经鞘瘤有关的描述是A.发生于神经干和神经根B.听神经瘤称小脑桥脑角瘤C.肿瘤有完整包膜D.束状与网状型E.肿瘤可能术后复发21. 与神经纤维瘤有关的描述是A.多发生于皮下B.境界明显无包膜C.由神经鞘膜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组成D.间质疏松伴粘液变性E恶变为恶性周围神经鞘瘤22. 关于颅内转移性肿瘤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以支气管肺癌最多见B.转移性瘤呈单发或多发结节状,界清C.转移瘤周围脑水肿明显D.影像学检查应与原发肿瘤鉴别E.转移癌的异型性一般较原发癌大23. 以神经细胞变性为主要改变的疾病是A.肌萎缩侧索硬化B.多发性硬化C.慢性进行性舞蹈症D.Guillian-Barre综合症E.Parkinson病二、填空题1.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病原菌)引起的,病变性质属于炎症。

病理学(医学高级):神经系统疾病真题及答案

病理学(医学高级):神经系统疾病真题及答案

病理学(医学高级):神经系统疾病真题1、填空题(江南博哥)胶质瘤共同的生长方式为__________。

解析:浸润性2、填空题神经元纤维缠结电镜下可见缠结由直径7-10mm_____________构成。

解析:双螺旋微丝3、填空题脊髓灰质炎是由________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常伴有__________,故又称小儿麻痹症。

解析:脊髓灰质炎病毒;肢体瘫痪4、填空题根据解剖部位脑疝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小脑扁桃体疝;海马沟回疝;扣带回疝5、填空题正常人侧卧位时脑脊液压力_________,如超过________为颅内压升高。

解析:0.6~0.8kPa;2kPa6、单选高血压病脑出血好发的部位是()A.枕叶B.基底节C.桥脑D.小脑E.顶叶本题答案:B7、多选关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急性化脓性炎B.葡萄球菌所致C.通过消化道感染D.冬春两季多见E.多发性小软化灶本题答案:A,D8、名词解释菊形团(rosette)解析:见于髓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肿瘤中,瘤细胞呈环状、放射状排列,中央可为纤细的神经纤维或无定型物质。

9、单选有关颅内压升高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侧卧位时,脑脊液持续地保持在1.0kPaB.见于颅外伤C.可发生在颅内占位性病变时D.可发生在脑脊液循环障碍时E.临床上有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表现本题答案:A10、单选女性,45岁,头痛12年,视力模糊3年。

CT示以大脑纵裂为中心的等密度肿块,增加后肿块明显强化。

术后肿块大体如图所示,镜检如图所示,该患者所患的疾病是()A.脑膜瘤B.星形胶质细胞瘤C.髓母细胞瘤D.脑血管畸形E.以上都不正确本题答案:A11、填空题狂犬病Negri小体多见于_______、______及______等部位。

解析:海马;小脑;大脑锥体细胞12、单选室管膜瘤有以下特点,除外()A.大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B.以第四脑室最为常见C.最易发生脑脊液种植性转移D.瘤细胞排列密集,核圆或卵圆形,深染E.出现腺管状菊形团或围绕血管壁呈假菊形团排列本题答案:C13、多选在颅内疾病的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颅内高压B.脑水肿C.下肢肌肉瘫痪D.脑积水E.脑疝本题答案:A,B,E14、单选下列哪项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情进展无关()A.败血症表现B.也可累及脊髓膜C.脑膜炎症形成D.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E.逐渐累及脑实质本题答案:B15、单选在神经系统病变中格子细胞是指哪种细胞()A.神经细胞B.小胶质细胞C.少突胶质细胞D.雪旺细胞E.星形胶质细胞本题答案:B16、填空题 __________的检查是诊断流行性脑脊膜炎的重要依据。

护考《神经系统疾病》

护考《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下列反射仅在新生儿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是A.角膜反射B.膝腱反射C.腹壁反射D.拥抱反射E.吞咽反射2. 评估肢体有否瘫痪的重要检查是A.随意运动B.肌张力C.共济运动D.腱反射E.病理反射3. 巴宾斯基征阳性时,病变部位在A. 颅内神经B. 神经丛C. 锥体束D. 脊髓后根E. 脊髓前根4. 患儿,2岁。

运动发育迟缓,行为异常,感知障碍,自主运动不协调,下肢肌张力增高,抱起时双腿交叉呈剪刀样。

最可能的疾病是A.癲痫持续状态B.脑性瘫痪C.癲痫小发作D.癲痫大发作E.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5.患者,女性,16岁。

淋雨后患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

查体:双下肢无力,能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

该患者的肌力为A.0级肌力B.2级肌力C.3级肌力D.4级肌力EE.肌力下降答案与解析1.D2. A3.C。

巴宾斯基征属于病理反射,锥体束病变时可出现病理反射,常见于脑出血、脑肿瘤等患者。

4. B。

5. B。

肌力2级的表现为:肢体能在床上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不能抬起。

二、颅内压增高1.对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A.瞳孔B.意识C.肌张力D.脉搏E.呕吐的量2.脑出血患者,医嘱给予20%甘露醇静脉滴注,其主要作用是A.降低血压B.降低颅内压C.帮助止血D.利尿E.预防感染3.护士为颅内高压的患者输注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的时间要求是A. 5~10分钟B. 15~30分钟C.31~45分钟D.40~50分钟E. 61~80分钟4. 护士护理急性颅内压增高的患者时,应注意患者每日液体的入量不宜超过A.800mlB.1200mlC.2000mlD.2300mlE.3000ml5.患者,女性,38岁。

因颅脑外伤后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入院后护士给予此患者头高足低位,将床头抬高15°~30°的目的是A.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B.有利于心脏血液回流C.有利于患者进食喝水D.有利于缓解呼吸困难E.防止呕吐物误入呼吸道6. 患者,男性,38岁。

神经病学复习资料(课件及笔记整理)

神经病学复习资料(课件及笔记整理)

神 经 病 学神经病学(Neurology )是研究CNS 、PNS 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预后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门类,是神经科学(Neuroscience)的一部分。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 ):中枢神经系统(CNS)----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PNS)----脑神经、脊神经。

第二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Symptomatology of the Neurological Diseases )第一节 意识障碍意识(conciousness)-概念:意识是指大脑的觉醒程度,是CNS 对内、外环境刺激应答反应的能力,或是机体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功能,并通过语言、躯体运动和行为表达出来。

其内容即高级的皮质活动,包括记忆、思维、定向及情感、还有通过语言、视听、技巧性运动及复杂反应与外界环境保持联系的机敏力。

意识障碍:是指意识水平的下降。

意识能力减退或消失就意味着不同程度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ciousness)。

维持意识清醒的重要结构:1.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2.广泛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完整性(中枢整合机构)。

意识障碍-临床分类:思睡、嗜睡、昏睡、昏迷。

一、意识障碍:是指意识水平的下降思睡:患者意识水平下降,昏昏欲睡。

嗜睡(somnolent):患者处于睡眠状态,唤醒后定向力基本完整,但注意力不集中,记忆稍差,如不继续对答,又进入睡眠。

是意识障碍早期表现。

昏睡状态(stupor):处于较深的睡眠状态,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方可唤醒,作简单模糊的回答,旋即熟睡。

昏迷(coma):意识丧失,对言语刺激无应答反应,可分为浅、中、深昏迷。

意识模糊(confusion):表现为意识范围的缩小。

常伴有意识内容的改变。

可分为:朦胧、错乱、谵妄,三种状态。

意识模糊又分为:(1)朦胧:意识轻度障碍,意识范围缩小,常有定向力障碍;(2)错乱:胡言乱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伴定向力障碍。

执业医师神经系统疾病(一)-1 试卷

执业医师神经系统疾病(一)-1 试卷

神经系统疾病(一)-1(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青壮年脑栓塞,栓子来源最多者是∙A.风湿性心脏病伴房颤∙B.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C.心肌梗死∙D.心脏粘液瘤∙E.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伴房颤(分数:1.00)A. √B.C.D.E.解析: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正确的是∙A.突然发病∙B.可突然跌倒∙C.持续时间短暂∙D.可眩晕发作∙E.恢复后遗留后遗症(分数:1.00)A.B.C.D.E. √解析:3.老年男性患者,突然右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伴失语,病变部位很可能是∙A.脑桥∙B.中脑∙C.内囊∙D.顶叶∙E.枕叶(分数:1.00)A.B.C. √D.E.解析:4.Horner氏征瞳孔变化是∙A.瞳孔缩小,对光反射灵敏∙B.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C.瞳孔扩大,对光反射灵敏∙D.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E.瞳孔没有改变(分数:1.00)A. √B.C.D.E.解析:5.Wernicke失语,其病变部位在主侧半球∙A.额中回后部∙B.额下回后部∙C.颞上回后部∙D.颞中回后部∙E.颞下回后部(分数:1.00)A.B.C. √D.E.解析:6.急性脊髓炎的脑脊液检查不正确的是∙A.脑脊液白细胞轻度增高∙B.脑脊液蛋白轻度增高∙C.压颈试验有梗阻∙D.脑脊液白细胞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E.无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分数:1.00)A.B.C. √D.E.解析:7.一侧动眼神经损伤,不会出现∙A.上视受限∙B.下视受限∙C.内收受限∙D.外展受限∙E.瞳孔散大(分数:1.00)A.B.C.D. √E.解析:8.癫痫病人抗癫痫药物治疗,下列不正确的是∙A.失神发作首选乙琥胺∙B.单纯部分发作首选苯妥英钠∙C.复杂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D.儿童肌阵挛性发作者选丙戊酸钠∙E.控制发作以后即可停药(分数:1.00)A.B.C.D.E. √解析:9.男,38岁,一年来腰背痛,2个月来,双下肢无力麻木,排尿不畅,便秘。

病理学之神经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之神经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之神经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一、是非题胶质瘤无论良、恶性,均呈浸润性生长。

无包膜形成。

二、填空题1.颅内高压可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脑疝形成。

2.乙脑的镜下病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病变性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属________炎症、乙脑属_______炎症。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根据病情进展,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三期。

5.乙脑病变最严重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并发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卫星现象;筛状软化灶;噬神经细胞现象(neuronophagia);脑疝;血管套;华-弗综合征;帕金森病四、多选题1.下列哪项不是乙型脑炎的病变A.“血管套”形成B.小脓肿形成C.神经细胞变性坏死D.软化灶形成E.胶质细胞增生2.下述哪一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表现是错误的A.脑脊髓膜刺激征B.颅内压升高症状C.脑脊液混浊或脓样D.脑脊液血性E.皮肤瘀点和瘀斑3.神经细胞卫星现象指的是哪一种细胞增生A.小胶质细胞B.星形胶质细胞C.少突胶质细胞D.淋巴细胞E.中性白细胞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特征性病变是:A.硬脑膜中性白细胞浸润B.蛛网膜下腔有大量单核细胞C.脑实质内软化灶形成D.蛛网膜下腔有大量中性白细胞渗出E.硬脑膜有大量单核细胞浸润5.华弗氏综合征发生于A.中毒性痢疾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流行性乙型脑炎D.大叶性肺炎6.以下哪项不是胶质瘤A.星形细胞瘤B.少突胶质细胞瘤C.室管膜瘤D.小胶质细胞瘤E.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7.关于乙型脑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10岁以下儿童多见B.多在夏末秋初流行C.累及脑实质、神经细胞变性坏死D.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沿血管周围呈袖套状浸润E.筛状软化灶形成8.下列哪一项有关流行性脑脊髓炎的述说是错误的? A.脑膜刺激征B.筛状软化灶C.颅内压升高D.脑脊液混浊E.脑膜充血9.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筛状软化灶B.淋巴细胞浸润的围管现象C.蛛网膜下腔见大量中性白细胞D.神经细胞变性坏死E.形成胶质结节10.最容易发生脑转移的恶性肿瘤是A.乳腺癌B.胃癌C.肾癌D.绒毛膜上皮癌E.肺癌1l.下列关于颅内压升高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脑脊液压力超过1kPa(侧位)B.主要原因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和脑水肿C.脑水肿与颅内压升高无关联D.小脑扁桃体疝又称为海马钩回疝E.小脑天幕疝可压迫延髓从而损伤生命中枢12.颅内原发性肿瘤最常见的是A.脑膜瘤B.垂体肿瘤C.神经鞘瘤D.胶质瘤E.血管性肿瘤多选题1.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组织病变可有:A.噬神经细胞现象B.围管状浸润C.小胶质细胞增生D.核内或胞浆内有包涵体2.脑软化可见于A.脑栓塞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流行性乙型脑炎D.脑血吸虫病五、问答题试述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改变,并解释由此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以及可能出现的后遗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论一、意识障碍的分类P691.以觉醒度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嗜睡(somnolence),昏睡(stupor),昏迷(coma)2.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1)意识模糊(confusion):意识轻度障碍,注意力减退,定向障碍,情感淡漠,随意活动减少,言语不连贯,嗜睡。

对声、光、疼痛等刺激能表现有目的的简单动作反应。

2)谵妄状态(delirium):较意识模糊严重,对客观环境的认识能力及反应能力均有下降,定向力障碍,注意力涣散,言语增多,思维不连贯,伴有觉醒-睡眠周期紊乱,丰富的错觉、幻觉,恐怖色彩。

病情呈波动性,晨轻暮重。

间歇期可完全正常。

3.以意识范围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1)朦胧状态(twilight state):意识范围缩小,伴有意识清晰度降低。

多见于癫痫和癔症。

2)漫游自动症(ambulatory automatism):是意识朦胧状态的特殊形式,表现为无目的,与所处环境不相适应甚至无意义的动作。

持续时间短,突发突止。

多见于癫痫和癔症。

4.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1)最低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意识内容受到严重损害,意识清晰度明显降低2)去大脑皮质状态(decorticate state):无意识,缺乏随意运动及情感反应,原始反射存在,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大小便失禁,表现出特殊体态姿势,呈双前臂屈曲内收,腕及手指屈曲,双下肢僵直,足趾屈。

3)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对外界和自身的认知功能完全丧失,不能与外界交流,有自发性睁眼,对疼痛刺激有回避动作,原始反射存在,有觉醒-睡眠周期。

二、运动性、感觉性、命名性及混合性失语P701.运动性失语:优势侧半球额下回后部的运动性语言中枢(Broca区)病变,不能言语或不能说出连贯的句子或不能正确读出。

2.感觉性失语:优势侧半球颞上回后部听性语言中枢(Wernicke区)病变,不能理解他人言语,不能对提问或指令做出正确反映,言语虽然流利,但内容失常。

3.命名性失语:优势侧半球颞中回后部病变,对物体命名发生障碍。

4.混合性失语三、感觉、运动系统的定位诊断及感觉障碍与瘫痪的类型P23-26 P29-321.感觉障碍的分类:刺激性症状:感觉过敏,感觉到错,感觉过度,感觉异常,疼痛抑制性症状:感觉减退,感觉缺失2.感觉障碍的定位:单一周围神经型(神经干型)感觉障碍:受损的某一神经干分布区内各种感觉均减退或消失。

末梢型型感觉障碍:表现为四肢末端对称性的各种感觉障碍(温、痛、触、深感觉),手套、袜套样分布,远端重于近端。

常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多见于多发性神经病(如GBS)等。

后根型感觉障碍:感觉障碍范围与神经根的分布一致,为节段性感觉障碍。

常伴有剧烈疼痛,如腰椎间盘脱出,髓外肿瘤等。

脊髓型感觉障碍:a)传导束型:横贯性脊髓损害,及病变平面以下所有感觉(温、痛、触、深感觉)均缺失或减弱,平面上部可有过敏带,如在颈胸段还伴有锥体束损伤的体征,常见于脊髓炎和脊髓肿瘤等。

b)后索型:后索的薄束、楔束损害,受损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

见于糖尿病、脊髓结核、亚急性联合变性等。

c)侧索型:影响了脊髓丘脑侧束,表现病变对侧平面以下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存(分离型感觉障碍)d)脊髓半离断型(脊髓半切征),病变侧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及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对侧损伤平e)前联合及后角型,马尾圆锥形,脑干型感觉障碍,丘脑型感觉障碍,内囊型感觉障碍,皮质型感觉障碍3.运动系统损害定位表现:1)瘫痪:肌力的减弱或丧失。

a)按性质分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痉挛性瘫痪,中枢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例反射,无肌肉萎缩,但病程长者可出现失用性萎缩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周围性瘫痪,弛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无病理反射b)按部位分:皮质型:一个肢体的中枢性瘫痪内囊型:“三偏”综合症,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脑干型:交叉性瘫痪脊髓型:脊髓横贯性损害时,因双侧锥体束受损而出现双侧肢体的瘫痪,如截瘫或四肢瘫c)按瘫痪形式分:单瘫(monoplegia):一个肢体的瘫痪偏瘫(hemiplegia):一侧上下肢体瘫痪截瘫(paraplegia):双下肢瘫四肢瘫(quadriplegia):可见于双侧大脑、脑干病变、颈髓病变及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交叉瘫(crossed hemiplegia):一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瘫痪2)肌萎缩3)肌张力改变4)不自主运动(involuntary movement)a)痉挛发作: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收缩,可见于局限性癫痫和痫性大发作.b)震颤:静止性震颤static tremor(安静时明显,活动时减轻,常见于苍白球和黑质病变,如帕金森病;动作性震颤kinetic tremor(肢体指向一定目的物时所出现的震颤,当肢体快达到目的物时则震颤更明显,多见于小脑病变)c)舞蹈样运动(choreic movement):见于尾状核和壳核的病变。

如小舞蹈病d)手足徐动症(athetosis):手腕手指足趾呈缓慢交替性伸屈、扭曲动作,且略有规则,见于胆红素脑病(核黄疸),肝豆状核变性等。

e)扭转痉挛(torsion spasm)f)抽动症(tics)g)共济失调(antaxia):小脑性共济失调(睁眼不能纠正),感觉性共济失调(睁眼能纠正)。

前庭性共济失调(睁眼能纠正,伴眩晕),额叶性共济失调(无小脑、前庭病变)四、脑不同部位损害的临床表现p33-541.大脑半球:额叶:精神症状(痴呆,精神障碍,人格改变),瘫痪(根据中央前回损害的部位和程度可出现对侧单瘫,中枢性面、舌瘫,严重广泛损害可出现偏瘫,如为刺激性病灶可出现部分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运动性失语,失写症(额中回后部书写中枢损害),共同偏视(额中回后部皮质侧视中枢病变,损害性病灶,双眼向病侧凝视,见于脑出血,刺激性病灶,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多见于癫痫),强握及摸索反射,额叶性共济失调(额-桥-小脑束损害可出现对侧下肢运动笨拙,步态蹒跚),Foster-Kennedy综合症(见于额叶底面肿瘤,病变侧因肿瘤压迫出现视神经萎缩,对侧因高颅压引起视乳头水肿)顶叶:皮层感觉障碍,体象障碍,古兹曼综合征(Gerstmann syndrome)(优势半球顶叶角回皮质损害,计算不能,手指失认症,左右失认症,失写症),失用症(肢体动作的运用障碍),视野改变颞叶: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颞叶癫痫(多为复杂部分性发作,亦称精神运动性发作),幻觉,精枕叶:视野改变(偏盲,象限盲,皮质盲),视幻觉,视觉失认,视物变形边缘叶2.内囊:内囊完全损害:三偏综合症,见于脑出血及脑梗死内囊部分损伤:单独或合并出现1-2个症状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身共济失调,偏盲,一侧中枢性面、舌瘫或运动性失语等3.基底神经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不自主运动,一个是肌张力改变肌张力减低-运动过多综合征:由尾状核和壳核(新纹状体)病变引起。

如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症,偏侧投掷运动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由苍白球(旧纹状体)、黑质病变引起,见于震颤麻痹,表现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及静止性震颤。

4.间脑:丘脑病变:可产生丘脑综合征,包括: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面部表情运动障碍,对侧偏身不自主运动,可有情感和记忆障碍。

下丘脑损害:中枢性尿崩症,体温调节障碍,摄食异常,睡眠、觉醒障碍,生殖与性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5.脑干:交叉性瘫痪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常见于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血栓形成。

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前庭神经核损害);病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软腭低垂,咽反射消失,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病侧共济失调(同侧肢体共济失调,绳状体损害);霍纳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害);交叉型偏身感觉障碍(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脑桥腹外侧综合症(Millard-Gubler syndrome):病侧展神经麻痹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偏瘫,亦可出现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如病变波及脑桥内侧,损伤内侧纵束,还可出现双眼向病灶对侧共同凝视,称为Foville综合症。

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脑桥基底部病变,主要见于脑干的血管病变,多为基底动脉脑桥分支双侧闭塞。

意识清醒,语言理解无障碍,眼球可上下运动,水平运动障碍,不能讲话,双侧面瘫,构音、吞咽运动障碍,不能转颈耸肩,四肢全瘫,可有双侧病理反射。

大脑脚综合征(Weber syndrome):病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偏瘫(中枢性面瘫和舌肌瘫痪)6.小脑:主要是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及构音障碍小脑蚓部损害:醉汉样步态,见于小脑蚓部肿瘤小脑半球损害: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准(意向性震颤),水平性眼震,小脑性语言(构音不清或爆发性语言)。

见于肿瘤、脑血管病、遗传变性疾病7.脊髓:脊髓疾病的横向定位:后根:受损节段内各种感觉减退或消失后角:同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缺失,触觉及深感觉保留灰质前联合:产生双侧对称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前根和前脚:相应支配的肌节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侧角: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髓半切综合症:同侧损害水平以下深感觉缺失(后索受损),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锥体束受损),血管舒缩运动障碍(早期皮肤潮红,后期皮肤发绀发冷,側索中下行的血管舒缩纤维受损);对侧损害水平以下痛温觉缺失,触觉保留(触觉纤维不交叉,在健侧后索中上行)脊髓横贯性损害:部位不同引起的瘫痪类型不同脊髓疾病的纵向定位:高位颈髓病变(C1-4):神经根痛,中枢性四肢瘫痪,病灶以下各种感觉障碍,中枢性膀胱直肠功能障碍,膈肌瘫痪颈膨大损害(C5-T2)损害:四肢瘫痪;根痛(常向肩及上肢放射);C8及T1侧角细胞(睫状体脊髓中枢)受到损害时产生Horner综合症;中枢性膀胱直肠功能障碍胸髓损害(T3-12):双下肢中枢性瘫痪(截瘫),病灶以下各种感觉障碍,中枢性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根痛(常为环绕躯干的束带感)腰膨大损害(L1-S2)损害:双下肢周围性瘫痪,双下肢及会阴部各种感觉障碍,中枢性排尿障碍脊髓圆锥部损害(S3-5和Co):排尿障碍,鞍区出现感觉障碍(多为双侧对称性),无双下肢瘫痪马尾病变:周围性排尿障碍,下肢和会阴部各种感觉障碍,下肢周围性瘫痪,疾病初中期下只有剧烈的根痛。

双侧症状及体征不对称。

脊髓圆锥与马尾损害的临床鉴别P54五、脑脊液各项指标的正常值侧卧位的正常压力:80-180mmH2O,>200 mmH2O提示颅内压增高奎肯实验(Queckenstedt test):压颈试验,压颈时压力不上升(完全梗阻)或上升、下降缓慢(部分梗阻),称为压颈试验阳性性状:正常为无色透明细胞数:0-5×106/L,多为单个核细胞Pandy 试验:蛋白定性参考实验蛋白质:0.15-0.45g/L糖:2.5-4.4mmol/L(50-70mg/dl),糖<2.25 mmol/L(45mg/dl)为异常氯化物:120-130 mmol/L(700-750mg/dl)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一、脑动脉闭塞的临床表现1.颈内动脉闭塞:病灶侧单眼一过性黑朦,病灶侧Honer征(颈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损),三偏征(因大脑中动脉或大脑中、前动脉缺血),失语(优势侧半球受损),体象障碍(非优势侧半球受损)2.大脑中动脉闭塞:主干闭塞:可导致三偏征,患者上下肢瘫痪程度基本相等,失语(优势侧半球受损),体象障碍(非优势侧半球受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