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统计调查(3)导学案

合集下载

10.1统计调查(三)

10.1统计调查(三)

课题 统计调查(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对较大的数据进行随机抽样,学会分层次进行对样本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能按比例对数据进行抽样,并能统计出各段人数的百分比。

重点 对较大数据和分层次进行数据抽样 难点

正确确定比例进行抽样和由

数据描述作出判断 教具准备

教 学 过

教 学 内 容 师生互动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从上节课我们已经看到在总体数目比较大时,对它进行全面调查很难做到,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如:某地区有百万电视观众,要想了解他们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能否像上节课中提到的抽100名学生来估计2000名学生的喜爱情况吗? 二、新课。 上述情况显然不能。由于学生、成年人、老年人各自喜爱的节目不一样,所以要了解整个地区的观众的情况,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抽取样本。 由于在各个年龄段对节目的爱好有明显的不同,而同一个年龄段对节目的爱好往往存在共性,所以可以对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各段人群分

学生思考取什么方法 别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即分层次抽样,使每个年龄段都能抽取一定的人数来代表所在的人群,然后汇总调查结果。 那么如何按层次抽取呢? 可以按年龄段的实际人口的比例分配来确保每个年龄段都有相应的比例的代表,教材中按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为2:5:3抽取。 请同学们计算按这样的比例各段分别应抽取多少人,并列出表格。 青少年 成年人 老年人 合计 抽取人数 200 500 300 1000 在抽取的1000名观众中,对各类节目的喜爱情况整理、绘制成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 青少年 成年人 老年人 合计 百分比 A新闻 11 125 103 239 23.90% B体育 47 114 63 224 22.40% C动画 55 53 18 126 12.60% D娱乐 74 176 59 309 30.90% E戏曲 13 32 57 102 10.20% 合计 200 500 300 1000 100% 那么如何统计出各段人数对节目的喜爱的百分比呢?这个表格又如何设计呢? 青少年 成年人 老年人 新闻 %5.520011 25% 34.5% 学生思考抽取方法

10.1.1调查统计导学案

10.1.1调查统计导学案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510 15 20 人数学科类别10.1统计调查 学案学习目标: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会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地描述数据.重点: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及描述 难点:绘制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1.收集数据:如何收集数据,让各小组的同学在下面的问卷调查中获取数据2.整理数据3.描述数据:描述数据的方法通常用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来直观地反映数据揭示的信息.扇形统计图:用一个圆代表总体,然后将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将圆分成若干个部分,再在各部分中标出相应的百分比和名称.制作扇形统计图关键是确定各部分所占圆心角的大小 圆心角的度数=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360°“奶糖”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360°× ___%= ____; “巧克力”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360°× ___%= ____; “猫哆哩”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360°× ___%= ____;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异同点各是什么?相同点:不同点:4.全面调查的意义在上面的调查中,我们利用调查问卷得到了全班同学喜爱的糖果数据,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用图直观形象的描述了数据.利用表和图分析到了喜爱学科的情况.在这个调查中,全班同学是要考查的对象.全面调查:调查的步骤:练习1.小明为了了解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设计了如下调查问题:你平时最喜欢的一项课余活动是()A.看课外书B.体育活动C.看电视D.踢足球你认为此问题的答案选项设计合理吗?为什么?如果不合理,请修改.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一灯管的使用寿命B.了解全国七年级男学生身高的状况C.调查本县城的空气质量状况D. 检查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3.经调查,某班同学上学所用的交通工具中,自行车占有60%,公交车占30%,其他占10%.(1)请画出扇形描述以上统计数据;(2)若这个班共有50名学生,那么坐公交车的学生有多少人?(3)若我班同学有50人,步行同学部分在扇形中的圆心角为72度,那么步行有多少人?小结:。

10.1 第1课时 全面调查-导学案

10.1 第1课时 全面调查-导学案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第1课时全面调查学习目标:1.掌握简单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方法以及全面调查的概念,并能灵活用其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己的归纳能力.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以及自己操作,学会从收集的数据中获取信息,培养统计意识,体会统计思想.3.激情投入,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重点:掌握简单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方法,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难点:用统计图描述数据.一、知识链接1.在小学我们学过哪些收集数据的方法?2.收集的数据怎样分类、整理?二、新知预习1.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有(答案不唯一,填一个即可).2.整理数据常用的方法有(填一个即可).3.描述数据可以用、、 .4.统计调查一般按如下顺序进行:→→→→ .三、自学自测其中全班同学最感兴趣的课外活动项目是()A.体育运动B.学科兴趣小组C.音乐D.舞蹈四、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数据的收集与描述问题1: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会怎样做?如何调查?问题2:除了问卷调查,数据的收集方式还有哪些?问题3:怎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问题4:除了用统计表反映数据,还可以用什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问题5: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有哪些?问题6:你能说说条形统计图和扇形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例1.某市30天的空气质量状况统计如下:41、107、47、100、75、92、76、93、92、129、90、78、94、77、91、103、98、127、102、105、42、109、72、105、96、112、90、123、90、149.其中w≤50时,空气质量为优;50<w≤100时,空气质量为良;100<w≤150时,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根据优、良、轻微污染三种情况,用表格整理上面的数据.方法总结:在收集整理调查数据时,常需要对每一类数据进行分类统计,这时可以利用唱票、画记法对数据进行累计,画记一般用“正”字表示,且“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一个数据.探究点2:全面调查问题1:什么是全面调查?问题2:你能举出全面调查的实际例子吗?例2.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A.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B.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C.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D.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方法总结:全面调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全面调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全面调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不适合用普查.1.小明为了了解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设计了如下调查问题:你平时最喜欢的一项课余活动是()A.看课外书B.体育活动C.看电视D.踢足球你认为此问题的答案选项设计合理吗?为什么?如果不合理,请修改.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命B.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的状况C.调查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D.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3.对某班40名同学的一次数学成绩进行统计, 适当分组后80~90分这个分数段的划记人数为:" " 那么这个班这个分数段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 )A. 20%B. 40%C. 15%D. 25%4.下列调查不属于全面调查有()A. 在可疑区域搜马航失事飞机MH370残骸B. 乘飞机时,机场对旅客的行李安全检查C. 中央电视台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您最喜D. 调查我们班全体同学的体重情况5. 某中学七年级共100人,为了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校长决定做一次调查,每个同学发一张调查问卷,等同学们填好后再收起来统计整理,则在这次调查活动中,(1)校长要调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校长的调查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校长使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______.6.经调查,某班同学上学所用的交通工具中,自行车占有60%,公交车占30%,其他占10%.(1)请画出扇形图描述以上统计数据;(2)如果这个班共有50名学生,那么坐公交车的学生有多少人?(3)如果我班同学有50人,步行同学部分在扇形中的圆心角为72度,那么步行有多少人?。

10.1全面调查导学案

10.1全面调查导学案

10.1统计调查——全面调查导学案(第一课时)【数学自然课堂:目标导学激发学力】【学习目标】1、掌握全面调查的概念.2、掌握全面调查的一般步骤和适用范围,知道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制作.3、从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进行相关的计算和说明(解决生活问题).【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全面调查的概念.难点: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由思考)】1、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需要做 .2、统计调查的步骤(1)数据.为此要设计 .如果要想了解男、女生喜爱节目的差异,问卷中还应该包含 .用字母代替节目类型的优点是 .(2)数据.为了更清楚了解数据所蕴含的规律,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中常用划记的方法来数据.(3)数据.为了更直观地看出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用图和图来描述数据.(利用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利用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4)得出结论.3、全面调查:是指考察的调查.【数学自然课堂:自然、民主、自由】【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点评】过程:问题:如果想要了解全班同学对赵丽颖、鹿晗、Tfboy的喜爱情况,我们来做一个调查.(一)收集数据. 就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设计如下调查问卷:(二)整理数据. 全班同学最喜爱明星的人数统计述数据1、条形图:2、扇形图:(四)得出结论:【数学自然课堂:训练主线、自然发展】【三、当堂检测】1、下列调查适合全面调查的是()A.调查2009年6月份市场上某品牌饮料的质量B.了解中央电视台直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全国收视率情况C.环保部门调查5月份黄河某段水域的水质量情况D.了解全班同学本周末参加社区活动的时间2、下列调查方式中.不合适的是()A.了解2008年5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抗震救灾文艺晚会的收视率,采用抽查的方式B.了解某渔场中青鱼的平均重量,采用抽查的方式C.了解某型号联想电脑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的方式D.了解一批汽车的刹车性能,采用普查的方式3、政府为了更好的加强城市建设,就社会热点问题广泛征求市民意见,方式是发调查表,要求每位被调查人员只写一个你最关心的有关城市建设的问题.经统计整理,发现对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的最多,共700个,同时制作了相应的条形统计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共收回调查表多少张?(2)提道路交通问题的有多少人?(3)请你把这个条形统计图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四、课后延伸】。

10.1统计调查(3)

10.1统计调查(3)

圣林中学“学为主线,课堂达标”六环节教学法课时备课学科:数学主备人:韦勇志时间:2016年6 月日课题10.1统计调查(三)课型新授教学设想教学目标1、经历较复杂问题的处理过程,感受分层抽样的必要性,掌握分层抽样的方法;2、学会从样本中分析、归纳出较为正确的结论,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分层抽样的方法和样本的分析、归纳教学难点分层抽样方案的制定教法学法六步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同步学习板书设计10.1统计调查(三)电视台收视率的调查对一所中学的调查能不能作为调查结果?教学反思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现象入手,并提出问题,围绕以怎样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如何较合理的确定调查对象,调查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等组织讨论.没有要求实地调查,但从调查对象的确定,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都是以学生为主力,以体现课堂教学主体的合理性和互补性.教学 环 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教学设想自 主 学 习一、复习导入 什么是抽样调查?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 仔细观察我们身边周围,抽样调查的应用是十分普遍的。

有些问题总体量不大,个体差异程度小,只需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就可以了,有些问题总体量大,个体差异程度较大,必须有更好的抽样方法才行。

二、分层抽样问题3某地区有500万电视观众,要想了解他们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四类节目的喜爱情况。

(1)能不能用问题2中对学生的调查数据去估计整个地区电视观众的情况呢?为什么?不能。

一是样本容量太小;二是学生、成年人、老年人喜欢的电视节目往往有明显不同.所以要了解整个地区观众的情况,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抽取样本。

(2)如果抽取一个容量为1000的样本进行调查,你会怎样调查?由于各年龄段对节目爱好有明显的不同,而同一个年龄段对节目的喜爱又存在共性,因此可以对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各人群分别独立进行简单随机抽样,使每个年龄段都能抽取一定的人数来代表所在的人群,然后汇总调查结果。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每个年龄段抽取的人数怎么确定呢?可以根据各年龄段实际人口的比例分配,以确保每一个年龄段都有相应比例的代表。

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

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

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阿荣旗阿伦中学孙有玺一、教材分析全面调查是教科书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第一节的内容,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它注重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从事的任何工作都离不开数据,研究如何收集、整理、计算和分析数据,对学生今后参加工作,进一步学习深造,都有很深远的意义,因此新增本章内容和学好本章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节开篇是通过两幅图片说明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

接着是写的是学生喜爱的名星,虽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但与数据打交道,解题时往往计算较繁,费时较多,对此,学生可能感到不太习惯,甚至表现出缺乏耐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学习统计一的特点和实际意义的同时,寓教于乐,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一些基本知识。

2.使学生能运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

(二)能力目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据充满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三)情感目标1.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开阔学生视野。

2.通过对繁琐数据的处理,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意志;四、重点难点分析(一)重点参与从收集数据到描述数据的全过程,会画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二)难点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两幅多媒体展示图片,表明统计数据都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后得到的。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是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从而引出课题。

(二)自学指导请快速自学教材151页——152页内容。

思考:怎样调查全班学生喜欢姚明、刘翔、郭晶晶,邓亚萍四位体坛明星的情况?2分钟后,能简单说出你的步骤。

师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如何进行全面调查?给学生一个自由发言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预计学生可能会想到举手表决法和站队法。

10.1统计调查 优秀学案

10.1统计调查  优秀学案

共 1 页
10.1统计调查
学习目标:
1.了解全面调查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会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地描述数据。


2.会用全面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全面调查的步骤和每个步骤的作用. 难点:画图描述数据.
2. 画扇形图:
讨论:如何根据百分比求出圆心角并画出相应的扇形图?
3.全面调查需要经过哪些步骤? 三、随堂作业:
1.在进行数据描述时,要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应采用 图;要显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应采用 图.
2.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216°,则这年扇形所表示的部分占总体。

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教案

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
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
4、会画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5、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重点/难点
全面调查的过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是重点;
绘制扇形统计图是难点.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下面一些问题:
(1)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的收视情况怎样?
(2)班级里同学出生主要集中在哪一年?
(3)本年度最受欢迎的影片是哪几部?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统计调查.
二、数据的收集
看下面的问题:
问题:现在我们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怎样才能知道结果?
举手表决、问卷调查等.
问卷调查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调查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要设计好调查问卷.
你认为设计调查问卷应包括哪些内容?
问卷设计的内容应包括调查中所提的问题、答案选项以及要求等.
三、数据的整理
从上面的数据中你容易看出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吗?为什么?
不容易.因为这些数据杂乱无章,不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数据所蕴含的规律,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你认为应该怎样整理我们收集到的数据?
划“正”字.这就是所谓的划记法.
下面我们利用下表整理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0.1.3 统计调查(3)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初步感受分层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体会用样本来
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
2.能对样本数据进行较为深入的观察与分析.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抽样的灵活性、重要性,培
养合作学习观念.
二、自主学习:
问题1:某班有60名学生,想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
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你会怎么做?

问题2:我校有2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
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会怎么做?

问题3:某地区有500万电视观众,要想了解他们对新闻、体育、动画、
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三、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请阅读上面的问题3,认真思考,分组合作--讨论开展调查的方式,
并回答下列问题:
2

(1)能不能用问题2中对学生的调查数据去估计整个地区电视观众的
情况呢?为什么?
(2)有三人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抽取容量为1000的样本进行调查,甲说
喜欢动画的占28%,乙说喜欢动画的占5.7%,丙说喜欢动画的占11%.
三人强调在调查的过程中都没出错,但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
呢?

(3)如果让你抽取一个容量为1000的样本进行调查,你会怎样做呢?

(4)假设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为2:5:3,那么每个年
龄段的人数该如何确定呢?为什么?

(5)请根据对问题3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分层抽样的定义和步骤

2.请认真观察课本第157页表10-3,分组合作并思考以下问题:
(1)你能从表中的数据获取哪些信息?

3

(2)你能用所学过的折线图显示不同年龄段中喜爱娱乐类和动画类
节目百分比的变化情况吗?

四、巩固提高:
1、如果整个地区的观众中,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为
3:4:3,要抽取容量为500的样本,则各年龄段分别抽取多少人合适?

学后反思:

4

10.1.3 统计调查(3)课后补偿作业
班级: 姓名:
1.指出下列调查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1)从一批电视机中抽取20台,调查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2)从学校七年级中抽取30名学生,调查学校七年级学生每周用于数
学作业的时间。

2.为了了解学校开展“孝敬父母,从家务事做起”活动的实施情况,
该校抽取八年级50名学生调查他们一周(按七天计算)做家务所用的
时间(单位:小时,调查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得到一组数据,并会制
成统计表,根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频率分布表中未完成的部分。

(2)由以上信息判断,每周做家务的时间不超过1.5h的学生所占的
百分比是________.
小组评议 教师评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