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公式总结
化工原理公式

化工原理公式
1. 质量守恒公式: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是一个基本的原理。
它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质量物质的总量 = 当前的质量物质的总量 + 生成的物质的质量 - 消失的物质的质量
2. 摩尔质量计算公式:
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摩尔质量 = 质量 / 物质的摩尔数
3. 反应物比例公式:
反应物比例可以通过计算摩尔比来确定。
反应物比例为生成物比例的化学计量关系。
它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摩尔比 = 摩尔数 / 最小摩尔数
4. 摩尔分数公式:
摩尔分数是指一个化合物在混合物中所占的比例。
它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摩尔分数 = 摩尔数 / 总摩尔数
5. 离子浓度公式:
离子浓度可以用来描述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它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离子浓度 = 离子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
请注意,这些公式仅为化工原理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公式和原理没有包括在内。
同时,这些公式可能会依赖于具体的实验条件和问题的要求,因此在使用时需谨慎。
化工原理公式总结

化工原理公式总结
化工原理公式总结如下:
1. 质量平衡公式:
输入质量 = 输出质量 + 累积质量
2. 物质平衡公式:
输入组分质量流率 = 输出组分质量流率 + 生成/消耗组分质量流率 + 储存组分质量流率
3. 能量平衡公式:
输入能量 = 输出能量 + 生成/消耗能量 + 储存能量
4. 平均温度计算公式:
平均温度= ∫(T*dA) / ∫dA,其中 T 为温度,dA 为面积微元
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其中 P 为压力,V 为容积,n 为物质的摩尔数,R 为气体常数,T 为温度
6. 液体体积膨胀公式:
V2 = V1 * (1 + β * ΔT),其中 V1 为初始体积,V2 为最终体积,β 为膨胀系数,ΔT 为温度变化
7. 理想混合气体摩尔分数公式:
Xi = ni / n,其中 Xi 表示组分 i 的摩尔分数,ni 表示组分 i 的摩尔数,n 表示总摩尔数
8. 溶液浓度计算公式:
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 总溶液质量
摩尔分数 = 溶质摩尔数 / 总溶液摩尔数
体积分数 = 溶质体积 / 总溶液体积
9. 反应速率公式:
反应速率 = k * [A]^m * [B]^n,其中 k 为速率常数,[A] 和[B] 表示反应物 A 和 B 的浓度,m 和 n 为反应级数
10. 溶解度公式(亨利定律):
P = K * C,其中 P 为气体的分压,K 为溶解度常数,C 为溶质的浓度。
化工原理公式及其推导

化工原理公式及其推导1.流体的连续性方程:∂ρ/∂t+∇(ρV)=0其中ρ为流体的密度,t为时间,V为流体的速度。
这个方程的推导基于质量守恒原理,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其中一截面的质量流量等于单位时间内聚集在该截面的质量。
2.流体的动量守恒方程:∂(ρV)/∂t+∇(ρV^2)=-∇P+∇(τV)+ρg其中P为流体的压力,τ为流体的剪应力,g为重力加速度。
这个方程的推导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即单位时间内物体受到的外力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率。
3.流体的能量守恒方程:∂(ρh)/∂t+∇(ρhV)=∇(k∇T)+∇(qV)其中h为流体的比焓,T为流体的温度,k为流体的热传导系数,q 为流体的热源。
这个方程的推导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即单位时间内物体所接收的热量等于物体内能的变化率。
1.热传导的傅立叶定律:q=-k∇T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k为物质的导热系数,∇T为温度梯度。
这个定律的推导基于热传导现象,即热量沿温度梯度方向传导。
2.对流传热的牛顿冷却定律:q=hA(Ts-T∞)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h为传热系数,A为传热面积,Ts为表面温度,T∞为环境温度。
这个定律的推导基于传热的对流现象,即物体表面与周围流体之间的热量交换。
1.弗里克定律:J=-D∇C其中J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物质传递通量,D为物质的扩散系数,C为物质的浓度。
这个定律的推导基于物质扩散的现象,即物质沿浓度梯度方向传递。
2.对流传质的量化表述:Jc=ρVDc其中Jc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物质传递通量,ρ为流体的密度,V为流体的速度,Dc为物质的扩散系数。
这个方程的推导基于对流传质的现象。
1.反应速率方程:r=kC^n其中r为反应速率,k为反应速率常数,C为反应物的浓度,n为反应级数。
这个方程的推导基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2.反应热平衡方程:ΔHr=Qv+Qp其中ΔHr为反应的热效应,Qv为体积效应的热量变化,Qp为反应物浓度效应的热量变化。
(完整版)《化工原理》公式总结

(完整版)《化工原理》公式总结第一章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gh p p ρ+=022. 双液位U 型压差计的指示: )21(21ρρ-=-Rg p p )3. 伯努力方程:ρρ222212112121p u g z p u g z ++=++ 4. 实际流体机械能衡算方程:f W p u g z p u g z ∑+++=++ρρ222212112121+ 5. 雷诺数:μρdu =Re6. 范宁公式:ρρμλf p d lu u d l Wf ?==??=22322 7. 哈根-泊谡叶方程:232d lu p f μ=? 8. 局部阻力计算:流道突然扩大:2211??-=A A ξ流产突然缩小:??? ??-=2115.0A A ξ第二章非均相物系分离1. 恒压过滤方程:t KA V V V e 222=+令A V q /=,A Ve q e /=则此方程为:kt q q q e =+22第三章传热1. 傅立叶定律:n t dA dQ ??λ-=,dxdt A Q λ-= 2. 热导率与温度的线性关系:)1(0t αλλ+=3. 单层壁的定态热导率:bt t A Q 21-=λ,或mA b t Q λ?= 4. 单层圆筒壁的定态热传导方程: )ln 1(21221r r t t l Q λπ-=或m A b t t Q λ21-= 5. 单层圆筒壁内的温度分布方程:C r l Q t +-=ln 2λπ(由公式4推导)6. 三层圆筒壁定态热传导方程:34123212141ln 1ln 1ln 1(2r r r r r r t t l Q λλλπ++-= 7. 牛顿冷却定律:)(t t A Q w -=α,)(T T A Q w -=α8. 努塞尔数λαl Nu =普朗克数λμCp =Pr 格拉晓夫数223μρβtl g Gr ?= 9. 流体在圆形管内做强制对流:10000Re >,1600Pr 6.0<<,50/>d lk Nu Pr Re 023.08.0=,或k Cp du d ??? ?=λμμρλα8.0023.0,其中当加热时,k=0.4,冷却时k=0.3 10. 热平衡方程:)()]([1222211t t c q T T c r q Q p m s p m -=-+= 无相变时:)()(12222111t t c q T T c q Q p m p m -=-=,若为饱和蒸气冷凝:)(12221t t c q r q Q p m m -==11. 总传热系数:21211111d d d d b K m ?+?+=αλα 12. 考虑热阻的总传热系数方程:212121211111d d R R d d d d b K s s m ?++?+?+=αλα 13. 总传热速率方程:t KA Q ?=14. 两流体在换热器中逆流不发生相变的计算方程:???? ??-=--22111112211ln p m p m p m c q c q c q KA t T t T 15. 两流体在换热器中并流不发生相变的计算方程:???? ??+=--22111122111ln p m p m p m c q c q c q KA t T t T 16. 两流体在换热器中以饱和蒸气加热冷流体的计算方程:2221lnp m c q KA t T t T =-- 第四章蒸发1. 蒸发水量的计算:110)(Lx x W F Fx =-=2. 水的蒸发量:)1(10x x F W -= 3. 完成时的溶液浓度:WF F x -=0 4. 单位蒸气消耗量:rr D W '=,此时原料液由预热器加热至沸点后进料,且不计热损失,r 为加热时的蒸气汽化潜热r ’为二次蒸气的汽化潜热5. 传热面积:mt K Q A ?=,对加热室作热量衡算,求得Dr h H D Q c =-=)(,1t T t -=?,T 为加热蒸气的温度,t 1为操作条件下的溶液沸点。
《化工原理》公式总结

《化工原理》公式总结化工原理公式总结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的基础学科,掌握化工原理对于研究和解决化学工程问题至关重要。
在化工原理中,有许多重要的公式和方程式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化工原理公式总结:1.质量守恒方程化工过程中,质量守恒是一个基本原理。
根据质量守恒方程,输入质量=输出质量+积累质量。
其数学表达式为:dM/dt = Σmi + ∑mo + macc其中,dM/dt表示体系质量变化速率,mi表示输入组分i的质量流量,mo表示输出组分i的质量流量,macc表示组分i的积累质量流量。
2.动量守恒方程化工过程中,动量守恒是一个重要的原理。
根据动量守恒方程,输入动量=输出动量+积累动量。
其数学表达式为:dm/dt = ΣFi + ∑Fo + Facc其中,dm/dt表示体系动量变化速率,Fi表示输入组分i的动量流量,Fo表示输出组分i的动量流量,Facc表示组分i的积累动量流量。
3.能量守恒方程在化学工程中,能量守恒是一个基本原理。
根据能量守恒方程,输入能量=输出能量+积累能量。
其数学表达式为:dH/dt = ΣQi + ∑Qo + Qacc其中,dH/dt表示体系能量变化速率,Qi表示输入组分i的能量流量,Qo表示输出组分i的能量流量,Qacc表示组分i的积累能量流量。
4.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在化学工程中,化学反应速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可用于描述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包括:-零级反应速率方程:r=k-一级反应速率方程:r=k[A]- 二级反应速率方程:r = k[A]² or r = k[A][B]5.平均粒径计算公式在颗粒物的粉碎、磨擦和分级过程中,平均粒径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平均粒径计算公式根据粒径分布来计算平均粒径,常见的公式包括:-体积平均粒径(D[4,3]):D[4,3]=∫(D³N(D))dD/∫(D²N(D))dD-数量平均粒径(D[3,2]):D[3,2]=∫(DN(D))dD/∫(N(D))dD6.流体力学公式在化学工程中,流体力学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化工原理化工计算所有公式总结

化工原理化工计算所有公式总结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是化工工程师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化工计算中,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公式和计算方法,用于解决化工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下面总结了一些常用的化工计算公式,希望对化工工程师们的工作有所帮助。
1.物质平衡公式物质平衡是化工过程中最基本的计算方法之一,用于描述物质在系统内的转移和变化。
物质平衡的一般形式为:输入物质=输出物质+积累物质+反应物质这个公式描述了系统内各种物质的流动情况,是化工工程师进行过程设计和优化的基础。
2.能量平衡公式能量平衡公式用于描述系统内能量转移和变化的情况。
能量平衡的一般形式为:输入能量=输出能量+积累能量+消耗能量能量平衡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计算系统的热平衡,确定过程中各个部分的热量变化情况。
3.流量计算公式在化工工程中,流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需要进行准确的计算和测量。
流体的流量计算公式一般包括质量流量和体积流量的计算方法,可以使用密度和体积流速等参数来进行计算。
4.反应速率公式在化工反应中,反应速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描述了反应物质的转化速度。
反应速率公式一般包括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物质浓度等参数,可以帮助工程师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效率。
5.平衡常数公式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平衡状态的参数,根据反应物质的浓度可以计算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反应的平衡状态,进行反应条件的调整和优化。
6.浓度计算公式在化工过程中,物质的浓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需要进行准确的计算和控制。
浓度计算公式一般包括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浓度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不同溶液的浓度和配比。
7.温度计算公式温度是化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需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控制。
温度计算公式可以根据热力学原理和热传导等参数进行计算,帮助工程师确定系统内各个部分的温度分布情况。
8.压力计算公式压力是化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需要进行准确的计算和控制。
压力计算公式可以根据流体的密度、流速和流经管道的几何形状来进行计算,帮助工程师确定系统内的压力变化情况。
《化工原理》公式总结.pdf

pA
=
py A
=
p
0 A
x
A
,
pB
=
pyB
=
p
0 B
xB
4.
泡点方程: xA
=
p
−
p
o B
p
o A
−
p
o B
,露点方程: y A
=
p
o A
p
p
−
p
o B
p
o A
−
p
o B
5. 挥发度:
A
=
pA xA
, B
=
pB xB
pA
6. 相对挥发度: = A = xA ,或 yA = xA
B pB
yB
xB
xB
7. 相平衡方程: y = x 1+ ( −1)x
8. 全塔物料衡算: F = D + W , FxF = DxD + WxW
9. 馏出液采出率: D = xF − xW F xD − xW
10. 釜液采出率: W = xD − xF F xD − xW
11.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V
=
L+
D ,Vyn+1
z2g +
1 2
u
2 2
+
p2
+ Wf
+
5. 雷诺数: Re = du
6.
范宁公式:Wf = l u 2 = 32lu = p f d 2 d 2
7.
哈根-泊谡叶方程: p f
32lu =
d2
8. 局部阻力计算:流道突然扩大: = 1 − A1 2 流产突然缩小: = 0.51 − A1
化工原理公式总结

第一章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2112z z g p p -+=ρ或gh p p ρ+=0双液位U 型压差计的指示::)21(21ρρ-=-Rg p p ) R 高度差 液封高度:h=p /ρg质量流量qm=ρqv ;流速:u=qv /A ;质量流速:ω= qm /A=ρu ;管路直径:d=连续性方程:常数=uA理想流体的伯努力方程:ρρ222212112121p u g z p u g z ++=++ 实际流体机械能衡算方程:f e h p u g z W p u g z ∑+++=+++ρρ222212112121不可压缩流体定态流动的柏努利方程式:––––能量衡算式牛顿粘性定律:dyduμτ= 雷诺数:μρdu =Re哈根-泊谡叶方程:232d lup f μ=∆ 范宁公式:ρρμλfp d lu u d l Wf ∆==⋅⋅=22322 摩擦阻力损失22u d l h f λ= 层流 Re 64=λ非圆管当量直径 ∏=Ad e 4 局部阻力:2'2'22u h u d l h fe f ⋅=⋅⋅=ξλ或;流道突然扩大:2211⎪⎭⎫ ⎝⎛-=A A ξ;突然缩小:22115.0⎪⎭⎫ ⎝⎛-=A A ξ孔板流量计 ρP∆=200A C q V , g R i )(ρρ-=∆P第二章 扬程泵的有效功率 e V e H gq P ρ=泵效率 aeP P =η流体输送机械的效率:NN e=η管路特性曲线:∑+=Hf H H e ,其中g pz H ρ∆+∆=,g u d l l H e f 2))((2ξλ∑++∑=∑ 离心泵的汽蚀余量:g p g u g p NPSH vρρ-+=2211 离心泵的允许安装高度:10,0)(----=f r vg H NPSH g p p H ρ,10,212'---=f s g H gu H H 最大允许安装高度 100][-∑--=f Vg H gp g p H ρρ]5.0)[(+-r NPSH第三章层流区重力沉降速度:()μρρ182gd u s t -=斯托克斯沉降公式 μρρ18)(2gd u p p t -=, 2Re <p过滤速率基本方程 )(22e V V KA d dV +=τ , 其中 φμ012r K S -∆=P 恒速过滤 τ222KA VV V e =+ 恒压过滤 τ222KA VV V e =+第四章傅立叶定律:n t dAdQ ϑϑλ-=,dx dt A Q λ-=热导率与温度的线性关系:)1(0t αλλ+= 单层壁的定态热导率:bt t AQ 21-=λ,或mA b tQ λ∆=单层圆筒壁的定态热传导方程: )ln1(21221r r t t l Q λπ-=或m A b tt Q λ21-=牛顿冷却定律:)(t t A Q w -=α,)(T T A Q w -=α流体在圆管内强制对流传热:10000Re >,1600Pr 6.0<<,50/>d ln Nu Pr Re 023.08.0=,或nCp du d ⎪⎭⎫⎝⎛⎪⎪⎭⎫ ⎝⎛=λμμρλα8.0023.0,其中当流体被加热时,n=0.4,当流体被冷却时n=0.3普朗克数 λμp C =Pr 努塞尔数 λαlNu =传热速率方程式 m t KA Q ∆= 2121ln t t t t t m ∆∆∆-∆=∆热量衡算式:无相变时: )()(21222111t t C q T T C q Q p m p m -=-= 或 若为饱和蒸气冷凝:)(12221t t c q r q Q p m m -==若冷凝液出口温度T2低于饱和温度T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公式总结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gh p p ρ+=022. 双液位U 型压差计的指示:)21(21ρρ-=-Rg p p )3. 伯努力方程:ρρ222212112121p u g z p u g z ++=++ 4. 实际流体机械能衡算方程:f W p u g z p u g z ∑+++=++ρρ222212112121+ 5. 雷诺数:λμρ64Re ==du 6. 范宁公式:ρρμλf p dlu u d l Wf ∆==⋅⋅=22322 7. 哈根-泊谡叶方程:232d lup f μ=∆8. 局部阻力计算:流道突然扩大:2211⎪⎭⎫ ⎝⎛-=A A ξ流产突然缩小:⎪⎭⎫ ⎝⎛-=2115.0A A ξ9.混合液体密度的计算:n wnB wB AwA m x x x ρρρρ+++=....1ρ液体混合物中个组分得密度,10. Kg/m 3,x--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0。
表压强=绝对压强-大气压强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11. 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的关系:w s =v s ρm 3/skg/s整个管横截面上的平均流速:A Vs =μA--与流动方向垂直管道的横截面积,m 2 流量与流速的关系:质量流量:μρ===A v A w G ss G 的单位为:kg/ 12. 一般圆形管道内径:πμsv d 4=13. 管内定态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常数=====ρμρμρμA A A s w (222111)表示在定态流动系统中,流体流经各截面的质量流量不变,而流速u 随管道截面积A 及流体的密度ρ而变化。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常数=====A A A s v μμμ (2211)体积流量一定时流速与管径的平方成反比:()22121d d =μμ 14.牛顿黏性定律表达式:dy duμτ=μ为液体的黏度=1000cP15平板上边界层的厚度可用下式进行评估:对于滞留边界层5.0Re 64.4xx=δ湍流边界层2.0Re 376.0xx =δ式中Re x 为以距平板前缘距离x 作为几何尺寸的雷诺数,即μxp u s x =Re ,u s 为主流区的流速16对于滞留流动,稳定段长度x 。
与圆管直径d 及雷诺数Re 的关系:Re 0575.00=d x式中为管截面的平均流速u du ,Re μρ=。
17.流体在光滑管中做湍流流动,滞留内层厚度可用下式估算,即:Re 5.6187=d b δ式中系数在不同的文献中会有所不同,主要是因公式推导过程中,所假设截面平均流速u 与管中心最大流速u max 的比值不同而引起的。
当81.0max=u u 时,系数为.18. 湍流时,在不同的Re 值范围内,对不同的管材,λ的表达式不相同: 光滑管:A :柏拉修斯公式:25.0Re 3164.0=λ适用范围Re=3000~100000B:顾毓珍等公式:32.0Re500.00056.0+=λ适用范围Re=3000~1*10^6 粗糙管A:柯尔不鲁克公式:)Re 35.91lg(214.1lg 21λεελdd +-+=上式适用于005.0Re <λεd B :尼库拉则与卡门公式:14.1lg 21+=ελd 上式适用于005.0Re >λεd水力半径的定义是流体在管道里的流通截面A 与润湿边长Π之比,即;∏=Ar H 对于圆形管子d=4r H20对于流体流经直径不变的管路时,如果把局部阻力都按照当量长度的概念来表示,则管路的总能量损失为:22ud l l hef ∑+=∑λh f 的单位J/kg21. 测速管又称皮托管h C u r ∆=2u r --流体在测量点处的局部流速。
Δh--测量点处冲压能与静压能之差对于标准的测速管,C=1:通常取C=~122. 孔板流量计ρ)(200b a p p C u -=ρ)(20000b a p p A C u A V s -==)(2000b a s p p C u A w -==ρρ式中的(Pa-Pb)可由孔板前后测压口所连接的压力差计测得。
A1、A2分别代表管道与孔板小孔的截面积C 0查图获得一般在~23. 文丘里流量计ρ)(20b a v s p p A C V -=Cv--流量系数实验测定或从仪表手册中查的A 0-----喉管的截面积,m^2 24.转子流量计ρρρρf f f RR RR s A gV A C p p A C V )(2)21(2-=-=A R --转子与玻璃管的环形截面积C R 转子流量计的流量系数V f 、A f 、ρf 分别为转子的体积大部分的截面积材质密度 25.离心泵的性能参数:流量、压头、效率、轴功率。
能量损失:容积ηv 、机械ηm 、水力ηh 损失总效率:η=ηv ηm ηh轴功率:ηe N N =g HQ N e ρ=N--轴功率,wN e ---有效功率,wQ--流量,m^3/sH---压头,m若离心泵的轴功率用kw 来计量:ηρ102QH N = 26. 离心泵转速的影响:2121n n Q Q =22121)(n n H H =32121)(n n N N =Q 1、H 1、N 1-----转速为n 1时泵的性能 Q 2、H 2、N 2-----转速为n 2时泵的性能27.离心泵叶轮直径的影响:''22D D Q Q =222)'('D D HH =322)'('D D N N = 'Q 、'H 、'N ----=叶轮直径为'D 时泵的性能Q 、H 、N ----=叶轮直径为D 时泵的性能28. 离心泵的气蚀余量,m :gu g p g p NPSH v 2211++=ρρp v --操作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pa 29. 临界气蚀余量,m :k f k v c H gu g u g p p NPSH -+=+-=1,1min ,122)(22ρ1--k 截面 30.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m 液柱:gp p s H a ρ1'-=p a ---大气压强,pap 1---泵吸入口处允许的最低绝对压强,pa测定允许吸上真空度'sH 实验是在大气压为(10mH 2O)下,用20℃清水为介质进行的。
其他条件需进行换算,即H s ---操作条件下输送液体时的允许吸上真空度,m 液柱'sH ---实验条件下输送水时的允许吸上真空度,即在水泵性能表上查的数值,mH 2O H a ---泵安装地区的大气压强,mH 2O ,其值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异 P v ----操作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Pa 10---实验条件下大气压强,mH 2O ℃下水的饱和蒸汽压,mH 2O1000--实验温度下水的密度,Kg/m^3 ρ--操作温度下液体的密度,kg/m^331. 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sH 与气蚀余量的关系为:32. 离心泵的允许安装(吸上)高度:10,11022----=f g H gu g p p H ρH g --泵的允许安装高度,m ;H f ,0-1--液体流经吸入管路的压头损失,m ; P 1---泵入口处允许的最低压强,pa若贮槽上方与大气相通,则p 0即为大气压强p a ,上式可表示为:若已知离心泵的必须气蚀余量则:10,)(----=f r va g H NPSH gp p H ρ若已知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则:10,12'2---=f g H gu s H H 离心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应比允许安装高度低~1m33.离心泵的流量调节方法:A :改变阀门的开度;B :改变泵的转速在同一压头下,两台并联泵的流量等于单台泵的两倍;而两台泵串联操作的总压头必低于单台泵压头的两倍 第二章 非均相物系分离· 1. 恒压过滤对于一定的悬浮液,若μ、r ’及v 皆可视为常数,则令v r k '1μ=k--表征过滤物料特性的常数,m 4/(N*s)恒压过滤方程-----)()(22e e KA V V θθ+=+e e KA V θ22=θ222KA VV V e =+s p k K -∆=12θ--过滤时间,s ;K--过滤常熟,m 2/sq--介质常数,m 3/m 2当过滤介质阻力可以忽略时,V e =0,θe =0,则恒压过滤方程可简化为:θ22KA V = 令A V q /=,A V q e e /=则此方程为:)()(2e e K q q θθ+=+e e K q θ=2θk q q q e =+22θK q =22. 非球形颗粒当量直径的计算36πpe V d =d e ---体积当量直径,mV p --非球形颗粒的实际体积,m^33. 形状系数又称球形度,他表征颗粒的形状与球形的差异情况。
p s s s =φs φ--颗粒的形状系数或球形度S--与该颗粒体积相等的圆球的表面积,m 2S p --颗粒的表面积,m 24.对于非球形颗粒,通常选用体积当量直径和形状系数来表征颗粒的体积、表面积、比表面积:36e p d V π=s e p d S φπ/2=e s d a p φ6= 5.等速阶段中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u t 称为沉降速度。
ξρρρ3)(4-=s t gd u ξ---阻力系数u t --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m/sd---颗粒直径,mρ,ρs ---分别为流体和颗粒的密度,kg/m 36.滞流区或斯托克斯定律区(10-4<Re t <1)其中μρt t du =Re μ--流体的黏度,过渡区或艾伦定律区(1<Re t <103)6.0Re 5.18t =ξ 湍流区或牛顿定律区(103<Re t <2*105)ξ=7.重力沉降速度u t:滞流区μρρ18)(2gd u s t -= 过渡区:6.0Re )(27.0t s t gd u ρρρ-=湍流区:ρρρgd u s t )(74.1-=8.由于器壁效应对沉降速度的修正:u t--理论沉降速度,m/s 't u --颗粒的实际沉降速度,m/sD--容器直径,m9.降尘室最高点的颗粒沉降至室底需要的时间为:t t u H=θ 气体通过降尘室的时间为:u l=θ为了满足除尘要求,气体在降尘室内的停留时间至少需要等于颗粒的沉降时间,即:气体在降尘室内的水平通过速度为:Hb V u s= 为了满足要求:t s blu V ≤l---降尘室的长度,m;H--降尘室的高度,m;b--降尘室的宽度,m;u---气体在降尘室的水平通过速度,m/s ;V s --降尘室的生产能力,m 3/s 若降尘室内设置n 层水平隔板,则多层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为:t s blu n V )1(+≤ 需要指出,沉降速度u t 应根据需要完全分离下来的最小颗粒尺寸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