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在胃癌中的意义

合集下载

胃癌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胃癌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检测 胃癌患者血清 中细胞 因子的表 达水平 , 并分 析各种 细胞 因子与 胃癌之 间 , 以及 细胞 因子间 彼此相 关性 。 与 对照组 相 比, 胃癌组 患者 血清 中
运用流式细胞微球阵列术( C B A) 对 4 0例 胃癌术 前患者 ( 胃癌组 ) 和4 0例正 常健 康体检者 ( 对 照组 ) 血清 中的 T h l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T a i y u a n 0 3 0 0 0 1 , C h i n a; D e p t o f I m m u n o l o g y , S h a n x i T u m o r H o s p i t a l ; Mi n i m a l l y l n v a s i v e S u r g e r y f o A l i m e n t a r y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o f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e y t o k i n e s i n s e r u m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c y t o k i n e s i n t h e s e r u m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g a s t i r c c a n c e r a n d e x p l o r e t h e c o r r e l a —

IFNγ、IL4与IL6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IFNγ、IL4与IL6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IFN-γ、IL-4与IL-6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摘要】目的观测胃癌患者血清中IFN-γ、IL-4和IL-6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8例胃癌病人和36例正常人血清中三种细胞因子含量。

结果胃癌病人血清中IFN-γ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1),IL-4和IL-6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1),其变化值与临床分期有关(P﹤0.01)。

结论胃癌病人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血清中IFN-γ、IL-4和IL-6水平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关键词】胃癌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6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ng the change of interferon game (IFN-γ) interleukin-4(IL-4) and interleukin-6(IL-6) levels in the serusm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 and clinical meaning. Methods levels of serusm IFN-γ,IL-4 and IL-6 in 28 cases of gastric carcinoma were detected by ELISA,and the date were compared and analyed with normal control. Results serusm IFN-γlevels in the gastric carcinoma patients were lower than normal control(P﹤0.01) and IL-4, IL-6 leve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1).Conclusion It suggested that immune dysfunction exist in the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lower levels of serum IFN-γand higher levels of serum IL-4, IL-6 would associated with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Key words Gastric carcinoma Interferon-γInterleukin-4 Interleukin-6肿瘤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

血清CA199、CA125及CEA检测在胃癌、胰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CA199、CA125及CEA检测在胃癌、胰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8O 6 ・
国际检验 医学杂志 21 8月第 3 卷 第 8期 00年 1
I J a dAuut 00Vo 3, o8 m L bMe, gs 21, 1 1N . .
除 sC P是 机 体 内 】 重 要 的 急 性期 蛋 白 , 机 体 出现 。 。h— R 种 当
值 E] 国 际检 验 医学 杂 志 ,0 7 2 ( )8 586 J. 20 ,8 9 :4—4 .
E ] R d e P , u h n M , t p e MJ e a If mma 6 ik r M C s ma S a fr n , t 1 nl . a —
ton, s ii n t rs f c r o s ulr die s i p i a prn a d he ik o a diva c a s a e n a —
病 有 着 密 切 的 联 系 , 水 平 既 是 反 映 炎 性 反 应 程 度 的参 数 , 其 也
可 作 为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危 险性 评估 的指 标 之 一 , 血脂 的各 项 指 标
与 心 脑 血 管疾 病也 密 不 可 分 。 因 此 , sC P及 血 脂 6项 联 合 h R 检 测 在 评 估 心 脑 血 管疾 病 的发 生 、 展 、 重 程 度 、 疗 效 果 观 发 严 治
E ] 叶 应 妩 , 毓 三 , 子 瑜 , . 国 临 床 检 验 操 作 规 程 4 王 申 等 全 [ . M] 3版. 京 : 南 大 学 出版 社 , 0 6 5 0 南 东 20 :9 . E ] 蔡 莉莉 . 清 C反 应 蛋 白检 测 在 老 年 冠 心 病 中 的 应 用 价 s 血
积极推广 。 参 考 文 献
差 异 , 明心 脑 血 管 疾 病 的 发 病 过 程其 实就 是 1 炎 性 反 应 的 表 个 发 生 过 程 。高血 压 最 重 要 的 病 理 改 变 是 使 小 动 脉 发 生 炎 性 反

IFN-γ、IL-4与IL-6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IFN-γ、IL-4与IL-6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刘 芳 刘 丽萍 (. 1 青海 大学 医学院 生化教研 室; . 2 青海 省人 民 医院肿瘤科 )
摘 要 目的 观测 胃癌患者血清中 IN一 I 4和 I 一 F L一 L 6水平的变化 , 探讨其 临床意义。 方法 采 用 E IA法测 定 2 LS 8例 胃癌 病人 和 3 正常人 血 清 中三种 细胞 因子含 量。 结果 胃癌病 6例 人血清中IN一 F 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 ( P<0 0 ) I 4和 I 6水平较正常人 明显增高( .1 , L一 L一 P <00 ) 其 变化值与临床分期有关( <00 ) .1 , P .1 。结论 胃癌病人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血清 中 IN F
l e a o a cnrlP <0 0 )a dI 4 I 6l e cesds n cnl( <0 0 ) C n ls n I o r h nnr l ot ( w t m o .1 n L一 。 L一 vl i rae i i at P e sn gf i y . 1 . o c i uo t
肿 瘤病 人细 胞免 疫 功 能 的降 低 与 肿瘤 的发 生 、
发展 和预后 有着 密切 的联 系 。T辅 助 细胞 ( e e T hl r p cl T ) e ,h 根据 其 产 生 细 胞 因 子 的不 同分 为 l 1和
T h2两大 亚群 。T h1和 T h2细胞 亚群 失调 , 能导 可
o e u m FN 一 , L-4 a d I fs r s I I n L一6 i 8 c s s o a ti a cno r t ce y EL SA, n h t r n 2 a e fg src c r i ma we e dee td b I a d t e dae we e c mp r d a d a ay d wi o ma o to .Re uls s r s I o a e n n e t n r lc n r 1 l h s t e u m FN 一  ̄ e e s i h a ti ac n ma p te t r / v l n t e g src c i o ai ns we e l r

胃癌与胃溃疡患者血清白介素6表达及意义

胃癌与胃溃疡患者血清白介素6表达及意义

胃癌与胃溃疡患者血清白介素6表达及意义1. 引言1.1 胃癌与胃溃疡患者血清白介素6表达及意义胃癌和胃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白介素6(IL-6)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参与了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和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

近年来,研究表明胃癌和胃溃疡患者血清中IL-6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IL-6在胃癌和胃溃疡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其可以作为靶向治疗的新途径,为临床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可能。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聚焦于进一步揭示IL-6在胃癌和胃溃疡中的作用机制,并开发针对IL-6的治疗策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胃癌与胃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胃癌与胃溃疡是两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而多样。

在胃癌的发病过程中,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都起着重要作用。

胃癌常见的发病机制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因素、吸烟和饮酒习惯等。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它能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息肉的形成,最终演变为胃癌。

膳食中的亚硝胺类化合物、高盐饮食以及缺乏维生素C等也与胃癌的发病相关。

而胃溃疡是胃黏膜破损形成的溃疡,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胃黏膜的损伤和修复失衡。

胃黏膜的损伤可能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应激、酗酒等因素引起的。

在正常情况下,胃黏膜的损伤会被胃蛋白酶和其他细胞修复机制迅速修复,但当修复机制失衡时,就会导致溃疡的形成。

胃癌与胃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复杂而多样的,需要综合考虑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进一步研究这些机制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两种疾病。

2.2 白介素6在胃癌与胃溃疡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在胃癌患者中,白介素6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

一些研究发现,白介素6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还能抑制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攻击,从而加速肿瘤的发展。

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摘要】细胞因子在临床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免疫调节中,细胞因子可以调节和增强免疫功能,帮助身体抵抗病原体侵袭;在炎症反应中,细胞因子能够调控炎症过程,加速愈合。

在癌症治疗中,细胞因子的应用也显示出潜在的疗效。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细胞因子可能会导致病理性炎症的产生。

细胞因子的研究和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发生的机制,还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

细胞因子作为重要的信息传递分子,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其深入研究将为医学领域带来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关键词】细胞因子、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癌症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信息传递分子、新治疗手段、药物发展1. 引言1.1 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细胞因子是一类在机体内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它们能够在细胞间传递信息,调控免疫反应、炎症过程、细胞增殖等生理活动。

在临床上,细胞因子的作用十分广泛,对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诊断起着关键作用。

细胞因子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是其最为广泛的功能之一,它们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生理活动,维持免疫平衡,对抗外来病原体。

在炎症反应中,细胞因子能够促进炎症介质的释放,调节炎症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在癌症治疗中,某些细胞因子被用于促进免疫细胞对肿瘤的识别和消灭。

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细胞因子作为重要的信息传递分子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对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发展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深入研究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2. 正文2.1 细胞因子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细胞因子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促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等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和T细胞,增加它们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而抗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则有助于抑制炎症反应,维持免疫系统内部的平衡。

胃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

胃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

JA u eg ,Q e ln A G C a gyn L , U Z i i IO F - n 。 u W ia ,W N h n —i , I f — P L h- n mg ( a tn e l' o i l Laceg2 2 0 , . . hn ) 1G oag P o e s t , iohn 5 8 0 P R C i p s pa H a
I- n -0dcesds nf at ( 0 0 ,. 1 ; eraigo ices g e et fh vl fL2 IN ^,L L6adI 1 erae i icnl P< . 50 0 ) dces r nrai r n o el e o 一 , F 一 I一 L gi y n npc t e I y
1 n L ,I - n a g d,wi h e r a i g o mo i e e t t n g a e 2adI4 L 6 e lr e t t e d c e s ft h n u rd f r n i i r d .Co cu i n T 2 a v na e c n b e n f ao n l so s h d a tg a e s e
摘要 : 目的 探讨 胃癌患者机体细胞免疫状态变化 , 为肿 瘤免疫治 疗提供依据 。方法
一 09 1 01 月 20 年 月住 院手术 的胃癌患者 7 例 ( 8 胃癌组 ) 及同期健康体 检者 8 例 ( 0 对照组 ) ,
两组均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 3r ( l 胃癌组术前 ) 分 离血清 , 0℃冻存 。采用 E IA法检 测血清 细胞 因子 I. 、 n , 一2 LS L2 IN I- I-、L1 、L1 平。结果 F 一 L4、 6 I- I- L 0 2水 与对 照组 比较 , 胃癌组血 清 I一、F 一 L2 IN 及 I- Ll 2均显著 降低 ,L4 I- I-、L6 和 I一 L1 0均显著升高 ( 0 0 、.0 ) 胃癌分化程度越低 I- 、 N 、 一2降低幅度及 I-、 - 、 .0升高幅度 P< .5 0 0 1 ; L2 I 一 I 1 F L L4 I 6 I 1 L L 越 明显 。结论 胃癌患者处于 T 2型细胞 占优势 的 T lT 2细胞漂移状态 , 与肿 瘤分化程度相关 ; h h/ h 并 纠正 T lT 2 h / h 细胞漂移 、 导 T O细胞向 T l细胞增殖分化 , 诱 h h 有望促进机体 免疫功能恢 复 、 激活抗肿 瘤免疫应答 , 而提高肿瘤 进

胃癌中血清IL-6、IL-10、CEA和CA19-9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中血清IL-6、IL-10、CEA和CA19-9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检查方法 : 有患 者检 查前 , 要充 所 都 摘 要 目的 : 探讨彩 色多普勒超声对子 盈膀胱 。露 出小腹 涂 耦 合剂 , 腹壁 检 经 查 , 断为子宫 肌瘤囊性变 的病例报告 对诊
与术 后 病 理 结 果 做 对 照 。
结 果
宫 肌 瘤 囊 性 变的诊 断 价 值 。方 法 : 多普 经 勒 超 声 检 查 , 与 手 术后 病理 结 果进 行 对 并
目前 , 在世界范 围内胃癌是居第 4位 的最常见癌症 , 同时也是导致癌症相关 的 死亡的第 2大病 因… 。胃癌 具有广 泛 的 肿瘤浸润和早 期转移 的特 点。临床 和流
行 病 学 的 研究 显示 , 胃癌 和 慢 性 炎 症 具 有
正常对照组 比较无统计 学差异 ; E C A在 4
20 0 5年 2月 ~2 1 0 1年 1 0月 收 治 子
7 80 4 10甘 肃 陇 西 县 人 民 医 院
宫肌瘤 囊 性 变 患 者 3 0例 , 龄 3 年 6~5 7
岁。
排列的平滑肌 与结缔 组织交 叉组 成。根 据其在发展 过程 中与子 宫肌 壁的 关系不
同 而 分 为 : 肌 壁 间肌 瘤 , 多 见 6 % ~ ① 最 0
期显 著高于其 他 3期 ; 和 3期组 间 比 2期
较无 显著性差 异 , 但高 于 1 。 期 血清 I 0水 平 的变化 : L一1 胃癌 组术 前血 清 I 0 均水平 明显 高于正 常对 L一1 平 照组 ( 0 0 1 ; P< .0 ) 胃癌组 术后 血清 I L一 1 O的平 均 水 平 较 术 前 明 显 下 降 ( < P
本组 3 0例子 宫肌 瘤囊 性变患 者 , 经 术 后 病 理 证 实 。多 普 勒 超 声 符 合 率 9 % , 中单 房 2 0 其 4例 ( 0 ) 多房 3例 8%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为胃癌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53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其中ⅰ~ⅱ期17例,ⅲ期23例,ⅳ期13例, 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il)-2、il-6、il-10、il-17水平。

结果胃癌组inf-γ、il-6、il-10、il-17水平[(6.02±2.13)、(7.11±1.53)、(4.82±1.02)、(20.83±2.89)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38±0.93)、(4.92±1.23)、(3.93±1.29)、(12.67±3.28)pg/ml](p0.05)。

结论胃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已发生显著的改变,表现出明显的免疫抑制状态。

【关键词】胃癌;细胞因子;免疫;流式细胞微球阵列术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9.003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患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和预后差等特点,威胁身心健康,甚至危及性命[1, 2]。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由于损伤大脑高级中枢,治疗效果欠佳,预后差[3, 4]。

关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方案众多,疗效间尚存在差异[5, 6]。

为此,优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方案是学者们和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和难题。

为此,本研究作者采用电针联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90例2011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入组患者经过核磁共振或ct扫描证实为脑卒中,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吞咽障碍及其拒绝参加本研究者。

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

试验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6
2.48±1
3.55)岁。

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52~77岁,平均年龄(63.73±12.67)岁。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及用药指导等常规药物治疗。

试验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联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具体方法如下:①冰刺激:患者将口腔张开并发“啊”音,利用冰棉棒刺激患者舌根,舌旁侧和舌背侧,并且让患者的舌部进行运动,包括舌部的上抬,旋转等, 5 min/d。

②手法刺激:医务人员每日按摩患者的颈部,包括软骨等;也可以按摩舌部。

③患者进行吞咽运动:让患者每日练习吞咽动作5 min。

④吸吮练习:让患者每日将干净的手指放入口中,进行吸吮练习, 20次/d。

⑤呼吸和咳嗽练习:患者每日进行适当的呼吸和咳嗽练习, 5 min/d。

⑥电刺激:采用吞咽言语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

将治疗仪正极放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第7颈椎处,负极则放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颌下和环状软骨之间,操作者用系带固定电极片,选择“诊断”,将吞咽言语治疗仪电流强度调至最大,利用脚闸缓慢增加强度(先用方波进行刺激),每点击一下增加0.1 ma, 500 ms/刺激, 20 min/d。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满意度(出院前,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