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33 世界重要地区限时规范训练
【红对勾】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33.1亚洲及其主要分区的地理特征名师课件

2.东南亚
(1)地理位置和范围: ①位置:
②范围:
(2)自然地理环境:
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多山岭,地壳不 地形 北高南低,山河
稳定,多火山、 复杂 相间、纵列分布
地震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湿热
热带雨林气候
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由北向南,上游水流
河流 湍急,水能丰富;下 河流短促,水能
众多 游河谷展宽,泥沙沉
【答案】 (1)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湖面解冻,斑头雁飞回 繁殖地;6、7月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有利于孵化;8 月底以 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斑头雁开始南迁
(2)历时长;距离远;多次停留 高(原)寒(冷)湿地(河湖、沼 泽等)
(3)纬度低、海拔低;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 热 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亚平原, 冷,夏
北亚
中西伯利 季短而 亚高原, 温暖,
东西伯利 温带大
亚山地 陆性气
候
居民 经济
白色 人种
新西伯 利亚工 业区; 河谷农
业
2.亚洲气候的特征、成因及类型
【典例1】 (2014·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 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图1为斑头雁在亚洲地 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
黄色 水稻种
东南 亚
河相间,南 高温多雨;热 人 植业和 北纵列分 带季风和热带 种; 热带种
布;马来群 雨林气候 多信 植园农
岛多火山
佛教 业
区域 位置范围 地形
北部喜马
拉雅山
脉,中部
南亚
印度河和
恒河平
《红对勾》2016届高考英语人教版新课标一轮总复习综合能力测试6

综合能力测试六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on Sunday?A. Visit his mother.B. Repair his house.C. Do some gardening.2.Where did the woman know the earthquake?A. In the newspaper.B. On the radio.C. On TV.3.What is the usual price of the books?A. $2.5.B. $5.C. $10.4.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book?A. It is boring.B. It is very good.C. It is just so-so.5.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Gloves.B. Goats.C. Leathe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Where are the speakers?A. At a clothes shop.B. At a car shop.C. At a furniture shop.7.Why does the woman prefer the domestic (国内的) car?A. It is beautiful.B. It is cheaper.C. It saves energy.8.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choose at last?A. A white one.B. A blue one.C. A yellow one.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红对勾】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33.2世界其他重要分区的地理特征名师课件

影响。西欧平原、
阿拉伯高原、撒
亚高原、南非高
波德平原、斯堪的
哈拉沙漠、美索
原、东非裂谷
纳维亚山脉、阿尔
不达米亚平原
带、刚果盆地
卑斯山脉
西亚—北非
欧洲西部
撒哈拉以南的 非洲
气候
炎热干燥、 以热带沙漠 气候为主, 地中海沿岸 为地中海气 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面 有“热带大
积广,东部为温带大 陆”之称。热带
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微专题33
世界重要地区
考点二 世界其他重要分区的地理特征
讲基础·整合知识01 抓重点·掌握规律02 做考题·打造能力03
限时规范训练
知识速读
讲基础·整合知识 01
1.欧洲西部
(1)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①地形
以平原和平原:a西欧平原、b波德平原 a.山地为主山地:c阿尔卑斯山脉、d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b.冰川地貌广布:海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多优良 港湾。
二、规范用语 1.术语
答案: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极、北极、位置和范 围、自然特征、经济特征、资源、丰富、匮乏。
2.用语 说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的原因。 答案:(1)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 35°N~60°N 之间,属 温带,盛行西风。 (2)海陆分布: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 内陆。 (3)地形:平原面积广,山脉东西走向,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 深入内陆。 (4)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一、知识判断 1.欧洲西部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河流 较多,水源充足,故种植业较发达,粮食产量较高。(×) 2.受地势、海陆位置、冰层覆盖、西风漂流等因素的影 响,南极洲地区比北冰洋地区更冷。(√) 3.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故非洲气压带和风带南北对称 分布。(√)
【红对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332区域经济联讲与练课件 湘教

线路走向
地形、地 势条件
现有设施 条件
西线工程
开凿穿过长江 与黄河的分 水岭巴颜喀 拉山的输水 隧洞,调长 江水入黄河 上游
地形复杂,工 程量大
差,可利用的 设施极少
中线工程
东线工程
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
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
送,并连接洪泽湖、
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
骆马湖、南四湖、
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
• 2.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 3.跨流域调水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1)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及其影响
• 南水北调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黄河、淮河 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可实 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 ①北方是南水北调受水区的原因 • a.我国北方水资源与耕地、人口的地域分布不匹配:
• ④南水北调工程三个方案示意图
• 图示法记忆南水北调的影响
• 4.西气东输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1)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缓解能源资源生产 和消费地区差
异大的需要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 需要
顺应油气资源开 发的战略重点
西移的需要
东部地 区
西部地 区
煤炭 (70.4 %,
2007年)
天然气 (3.3%,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1年12月 2021/12/152021/12/152021/12/1512/15/2021
【红对勾】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等高线地形图课时作业

【红对勾】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等高线地形图课时作业认真练习高考回访(2014·上海高考)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1~2题。
1.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A. ①和③B. ②和③C. ①和④D. ②和④解析:交点为鞍部。
AB线大致沿山谷到鞍部的剖面,故鞍部为最高点,选②;MN线是沿山峰直接的剖面,鞍部为最低点,故选④。
所以答案为D。
答案:D2.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A. 一个岛B. 两个岛C. 三个岛D. 无岛解析:图中等高距为50米,紧邻图中100米的两条线即为150米的等高线。
两条150米等高线之间为库区,其中没有高于150米的高地,故无岛。
选D。
答案:D(2011·课标卷)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同一幅等高线地图中,等高线越密集表明此处坡度越陡,水流越急。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③地的等高线最密集,即两线间的水平距离最短,坡度最陡,水流最快。
答案:C4.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 m B.40 mC.65 m D.90 m解析:在不考虑地质条件下,库区内必须有储水的盆地(洼地);大坝应建在等高线近于闭合地段,即峡谷最窄处,以减少工程量。
由图可知坝址之地有两处选择:一处是30米等高线所形成的口袋形地形,但该处坝高达不到13米,舍去;另一处为55米等高线所形成的口袋形地形,再据题意坝高约13米,而此图等高距为5米,则坝顶最少要穿越河流两岸各三条等高线,量得图上距离,应用比例尺公式求得实际长度约40米。
答案:B名校调研(2014·河北唐山一模)某年秋末,我国南方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考察活动,考察过程中发现图中同一种槲树甲区域的树叶较乙区域明显要“红艳”,而且落叶较少。
《红对勾》讲与练高三地理总复习试题:课时作业34(湘教版)

课时作业34区域的基本含义及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差异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2010·山东淄博)下表是资源经济的四种区域类型表,读表完成1~2题。
A.Ⅰ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Ⅱ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Ⅲ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Ⅳ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B.Ⅰ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Ⅱ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Ⅲ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Ⅳ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C.Ⅰ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Ⅱ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Ⅲ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Ⅳ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D.Ⅰ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Ⅱ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Ⅲ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Ⅳ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2.表中人均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A.荷兰B.日本C.加拿大D.澳大利亚解析:表中数据显示Ⅰ、Ⅱ人均资源量大,Ⅲ、Ⅳ人均资源量小;Ⅰ、Ⅲ人均GDP高,Ⅱ、Ⅳ人均GDP低。
其中澳大利亚人均自然资源最大,达1 514。
答案:1.C 2.D(2010·东北师大附中一模)点轴理论模型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
读我国“T”字型点轴开发模式图,完成3~4题。
3.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开发轴”相交的“点”是()A.郑州B.南京C.武汉D.九江解析:考查我国区域地理知识。
读图结合我国城市分布可知,沿江和南北轴的交汇点是武汉。
答案:C4.以下属于“西北开发轴”的“基础设施束”是()A.南水北调工程B.西气东输工程C.青藏铁路工程D.西电东送工程解析:考查我国重点工程的分布特征。
由题意可知,“基础设施束”是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与西北轴走向相符的重点工程应是西气东输工程。
答案:B(2010·山东临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比例不断下降。
下图为部分省级行政区国有企业总产值的比例(1990年)及其变化(1990—1997年)图,读图回答5~6题。
【红对勾】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36 中国地理分区限时规范训练

限时规范训练36 中国地理分区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读我国某年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1~2题。
1.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西南区B.西北区C.南方区D.北方区解析:由图可知,南方区人口总量、GDP占全国的比重均最大。
答案:C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解析:由图可知,北方区人口总量、耕地面积、GDP比重均高,但水资源缺乏,西南区人口总量、耕地面积、GDP比重均低,但水资源总量丰富,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明显偏大。
答案:B下面为“我国某地植被、土壤、基岩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
3.由图中显示的信息可知,该地区( )A.冬季降水偏多B.图示剖面为夏季风的迎风坡C.最冷月气温低于0℃D.地表水短缺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山体基带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土壤为红壤,可以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0℃,年降水量大于800 mm,降水集中于夏季。
根据平原地区为水田,可知地表水丰富。
该地夏季风为东南风,图示剖面为东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
答案:B4.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图中M地适合种植( )A.椰子B.茶树C.可可D.咖啡解析:地表土为红壤的丘陵地区适合种植耐酸性的茶树。
答案:B读下图,完成5~6题。
5.图示地区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 )A.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小B.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大C.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大D.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小解析:根据经纬度、河流、湖泊等地理信息可以判断出图示范围属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海拔高,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故气温日较差较大;由于地势高,导致气温年际变化较小。
答案:D6.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草原、高寒草甸等植被为主B.受地势的影响大,夏季温度高C.冬季经常受寒潮的侵袭,降温剧烈D.地势平坦、沙漠广布解析: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红对勾》2016届高考英语人教版新课标一轮总复习综合能力测试4

综合能力测试四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oes the woman want?A. A shirt for herself.B. Two shirts for her husband.C. A skirt on sale.2.Where did the man go last month?A. Beijing.B. New York.C. London.3.What will Peter do?A. Attend a discussion.B. Write a report.C. Go to the cinema with the woman.4.How about the weather yesterday in London?A. Cold.B. Hot.C. Rainy.5.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A. She just moved into a new neighborhood.B. She is busy looking for a new place to move into.C. She is getting on well with her new neighbors.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时规范训练33 世界重要地区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亚洲某地(约27°N,86°E),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B.高原山地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解析:根据题干“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和位置信息,可知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答案:B2.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南侧B.德干高原北部C.阿拉伯海沿岸D.地中海沿岸解析:只有A选项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其他三地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A下图为某地区城市冬夏气温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城市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B.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不便C.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D.冰川地貌分布面积不大解析:根据陆地轮廓可判断该地区为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河流流速平稳,内河航运发达;冰川地貌广布。
答案:C4.关于图中城市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伦敦冬季气温高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C.自西向东年降水量递减,大陆性减弱D.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增大,海洋性增强解析:图中城市自西向东受西风及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越来越小,大陆性逐渐增强。
答案:B(2015·厦门一中第一学期期中)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5~6题。
5.与图中沙漠形成主导原因相同的地区是( )①阿拉伯半岛的沙漠②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的沙漠③澳大利亚中西部的沙漠④塔里木盆地的沙漠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解析:图中沙漠为撒哈拉沙漠,主要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离岸东北信风影响所致,这类沙漠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的沙漠主要是因为地处西风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塔里木盆地的沙漠是因为深居内陆,再加上重重山脉高原的阻挡,水汽难以到达。
答案:A6.图示季节,沿河流各段及周边区域地理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河段正值丰水期B.②③河段水量减少C.③④河段沿岸草木枯黄D.④⑤河段森林茂密解析:图示季节赤道低气压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在图示区域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给图示区域中南部地区带来丰富降水,河流处于丰水期;②③河段流经沙漠地带,降水稀少,蒸发、下渗旺盛,没有支流汇入,水量减少;③④河段热带草原气候区处于雨季,沿岸草木繁荣;④⑤河段为热带雨林带,森林茂密。
答案:C2014年3月24日,中国海军第十七批护航编队从舟山起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
下图是索马里海域部分区域图和索科特拉岛的景观图。
据此回答7~8题。
7.中国海军第十七批护航舰艇编队航行过程中( )A.起航时逆风逆水B.途经南海应注意防御台风袭击C.经过马六甲海峡风急浪高D.在北印度洋航行顺风顺水解析:中国海军第十七批护航舰艇编队起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时间为3~4月份,属于北半球的冬末春初时节,我国东部盛行偏北风,舰队向南航行为顺风,A选项错;南海的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故B选项错;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风浪很小,故C选项错;该季节北印度洋受东北季风影响,形成自东向西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向西航行顺风顺水,故D选项正确。
答案:D8.根据图中景观,可以推断与索科特拉岛自然地理环境一致的是( )A.高温多雨,植被高大茂密B.地壳稳定,地层多沉积岩C.炎热干燥,土壤浅薄贫瘠D.全年高温,干湿季节分明解析:从景观图中看出,该岛有戈壁,生长着耐旱植物,说明气候干旱;该岛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答案:C(2015·武昌区联考)读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回答9~10题。
(注: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 9.图中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城市是( )A.罗马B.的黎波里C.巴塞罗那D.雅典解析:受西风和地形的影响,地中海沿岸降水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地中海地区降水主要是西风带来的降水,图示的黎波里冬雨率最高,说明年降水量最小。
答案:B10.根据图中冬雨率等值线总体分布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雨率以地中海北侧为中心向四周递减B.南部冬雨率较高的原因是年降水量很少C.北部冬雨率较低的原因是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D.东南部冬雨率较高的原因是受大西洋影响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解析:受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影响,北部受西风控制的时间比南部长,降水的季节差异较小,冬雨率较低;地中海南部与北部相比,受西风影响时间短,冬雨率高。
答案:C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图示地区产业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制造业为主,资源是其发展初期的优势区位B.农业发达,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C.气候对其种植业发展有利D.劳动力短缺严重阻碍了工农业的发展解析:图示地区位于欧洲西部,以煤铁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革命早,工业密集,以制造业为主。
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不适合种植业发展,但利于优质牧草的生长,再加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乳畜业为主要农业部门。
劳动力短缺,但机械化程度高,不会严重阻碍工农业发展。
答案:A12.图示区域旅游业发达,游客可能进行的旅游活动是( )A.船游峡湾海岸B.欣赏勇士斗牛C.体验滑雪飞翔D.品味风车文化解析:图示范围有荷兰风车景观,但不包括挪威、西班牙、阿尔卑斯山脉。
答案:D二、综合题(共52分)13.(2015·郑州一中上学期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6分)材料一:甲国已耕地面积约84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其中粮田306万公顷,果林57.7万公顷,葡萄8.2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5.8万公顷,基本上靠天吃饭,产量起伏较大。
下图为甲国区域简图。
材料二:阿尔及尔与贝沙尔气候统计资料。
(1)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2)比较阿尔及尔与贝沙尔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并说明原因。
(3)分析甲国农业产量起伏较大的自然原因。
(4)说出图中修建输油线的原因。
解析:第(1)题,区域地形特征需要从地形的分布和地势的高低两个方面来描述。
根据等高线分布特征可推断出本区域地势分布特征为西北和东南方向较高,而中部地区较低;地形分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原仅分布在沿海地区。
第(2)题,气候特点不同点的比较要从气温(年温差、气温季节变化)和降水(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变化)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注意材料二图纵坐标降水量注记的差异)。
阿尔及尔属于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的交替控制;贝沙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第(3)题,要结合甲国的气候类型和地形特征,分析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中水分、土壤、耕种面积、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等的影响。
第(4)题,管道修建的区位条件主要考虑油气资源的分布、管道运输的优点和市场距离等因素。
答案:(1)西北、东南高,中部低;以高原、山地为主;沿海有狭窄的平原。
(2)阿尔及尔: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气候温和,降水较多,为地中海气候。
贝沙尔:全年炎热干燥,降水少。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处于西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地处内陆,年温差较大。
(3)气候炎热干旱,蒸发量大,土壤盐碱化程度高;降水少,灌溉水源欠缺;干燥,土壤墒情差。
土地生产力低;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少;沙尘暴、旱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发。
(4)管道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强、运输成本低、受环境影响小。
中部石油资源丰富,北部靠近欧洲市场,因此管线为南北走向。
14.2013年12月18~19日,“中缅孟印经济走廊”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
中、印、缅、孟四国山水相连,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0%。
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6分)材料一:中、缅、孟、印四国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孟加拉国拥有大量的牛、羊等家畜,自古以来生产皮革及制品。
近年来,孟加拉国一直将皮革工业定为“优先发展的出口产业”,主要出口坯革、成品革和皮鞋制品,而对生皮则禁止出口。
(1)缅、孟、印三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中缅孟印经济走廊”在交通建设中面临的最不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2)会议期间,一艘货轮沿图示航线前往广州,经过甲海域时船上国旗最可能向________方向飘扬;当达卡(23°51′N,90°24′E)的区时为正午12时时,这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 时。
(3)缅、孟、印三国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为了及时监测灾害的影响范围,应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
(4)简析孟加拉国发展皮革加工业的优势条件及禁止生皮革出口的主要原因。
(5)构建“中缅孟印经济走廊”对缅孟印三国的社会经济会带来哪些有利影响?解析:第(1)题,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都为热带季风气候,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地形起伏大,交通线建设难度大。
第(2)题,会议在12月召开,此时受东北风影响,国旗向西南方向飘扬;达卡(东六区)的区时为正午12时时,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为14时。
第(3)题,受季风气候影响,缅、孟、印三国多旱涝灾害,对灾害的监测主要利用遥感技术。
第(4)题,从材料二中可知孟加拉国原料丰富,生产历史悠久,同时该国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世界市场需求量大。
禁止生皮革出口可以保护生产原料,对其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收入。
第(5)题,主要从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分析。
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崎岖(或山脉阻挡、地质条件差)(2)西南14(3)洪涝(或干旱) RS(遥感技术)(4)优势条件:①劳动力资源充足;②原材料丰富;③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④国家政策支持;⑤国际市场需求大。
主要原因:①保护生产原料充足;②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③提高市场价格。
(5)①有利于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②扩大消费市场;③促进工业化、城市化;④便于引进中国资金,促进经济发展;⑤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