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减灶之计

合集下载

关于孙膑减灶诱敌人的故事

关于孙膑减灶诱敌人的故事

关于孙膑减灶诱敌人的故事历史上的孙膑故事有很多。

这些故事也证明了孙膑真的是很聪明的一个人。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孙膑的减灶诱敌人的故事吧!减灶诱敌人孙膑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后,一晃13年过去了。

魏国这次伙同赵国去攻打韩国,韩国频频向齐国告急求援。

齐威王又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令他们前去救韩。

田忌有了“围魏救赵”的经验,胸有成竹,准备把计策再用一次,上千辆兵车驰出齐国国境时,田忌要指挥齐军急速直指魏都大梁,孙膑却让田忌叫大军早早安营扎塞。

田忌问:“军师,兵贵神速,怎么可以早早休息?”孙膑说:“现在魏国刚刚向韩国发动进攻,如果我们急忙出兵相助,实际上就是我们代替韩国承受魏军最初的打击,不是我们指挥调度韩军,反而是听任韩军的指挥调度,所以说马上去奔袭魏都大梁是不合适的。

只有当魏韩这两虎争斗一番以后,我们再发兵袭击大梁,攻击疲惫不堪的魏军,挽救危难之中的韩国,这样对我们才更有利。

”于是齐军在路上磨蹭了一个多月,才向大梁发起攻击。

魏王见齐军打来,急忙命令庞涓从韩国回兵救魏,又派太子申为上将军,与庞涓合兵10万,抵抗齐军。

孙膑知道庞涓的部队将到,向田忌献上“减灶诱敌”的妙计。

当魏齐两军刚刚遭遇,还没交锋,孙膑就下令部队撤退。

庞涓追到齐军驻地,只见地上满是挖掘煮饭用的灶头,连忙叫士兵去清点,根据灶头的个数庞涓估计齐军有10万之众。

齐军一连三天急急退却,庞涓仍派人去数灶,第二天发现齐军留下的灶头数目,只够5 万人煮饭了;第三天,减少到只够3 万人煮饭了。

庞涓得意地说:“我早就知道齐军胆小怕死,进入我国境内才三天,兵士就逃走了大半。

”于是他抛下步兵辎重,只带轻装健儿,昼夜兼程,紧紧追赶齐军。

这一天,齐军退到马陵道(今山东莘县境内)。

孙膑见这里路狭道窄,两旁又多险阻,很适宜设兵埋伏,计算庞涓的行程,估计他将在黄昏时可以赶到这里,就命令士兵砍下一些树木堵塞去路,又选了一棵大树,将那大树面对路的树干,砍去一大块皮,让它露出一大片光滑洁白的树身,然后在上面写上一行黑字。

减灶诱敌的成语故事

减灶诱敌的成语故事

减灶诱敌的成语故事
在古代中国战争时期,有一位智勇过人的将军叫做邹忌。

有一次,邹忌率领军
队准备攻打敌方国家。

然而,在临战之前,邹忌发现自己的军队远远不敌敌方的兵力,他不得不想出一个巧妙的计策来战胜敌人。

邹忌意识到他需要削弱敌人的实力,并把他们引诱出来。

于是,他命令士兵放
出烟雾骚扰敌人,使得敌人看不清楚情况,同时命令士兵大声喧哗,制造出沉重的气氛。

邹忌还下令让每个士兵都挂上厨房的锅碗瓢盆,仿佛准备烹饪大餐。

当敌人看到这一幕,他们认为邹忌的军队正在准备丰盛的盛宴,心生嫉妒和贪
婪之情。

敌人谁也没有想到,这只不过是邹忌的一个巧妙计策。

果不其然,敌人中的一个将领便贪婪地想要抢夺这些美味佳肴。

他派出一个探子,问邹忌是否愿意为这些食材让与敌人。

邹忌以自己兵力薄弱为由婉言拒绝了他。

这只将领因为失去了这美味佳肴感到愤怒,他决定发动进攻,以此夺取这些食材。

正是因为敌人被邹忌准备盛宴的刺激,他们懵懂地进攻了。

然而,他们却掉入
邹忌的陷阱中。

邹忌精心安排的伏兵迅速地出击,敌人大乱。

在这混乱中,邹忌及时发动军队,击溃了敌人。

这个成语故事就是成语“减灶诱敌”的来源。

它主要意味着运用巧妙的计谋,通
过利用敌人的贪婪和愚蠢,使其陷入困境。

这个故事充分展现了智谋过人、善于制造欺骗的邹忌将军的才华,同时也向人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智者善于利用敌人的软肋来战胜他们。

减灶诱敌的历史典故

减灶诱敌的历史典故

减灶诱敌的历史典故减灶诱敌,这是一则发生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典故。

据史书记载,这个典故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诸侯割据、战乱频仍的时期。

在这个动荡的年代里,各个国家为了争夺土地和权力,不断地发动战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智慧与智谋成为了各个国家争相追求的品质。

而减灶诱敌的典故就是智者通过巧妙的手段,成功地诱敌深入,从而取得了胜利。

故事发生在齐国,当时的齐国正与邻国魏国进行战争。

齐国的国君很聪明,他知道魏国的兵力比自己的强大,如果硬碰硬,齐国必然处于劣势。

于是,他决定采取一种独特的策略,即减灶诱敌。

为了实施减灶诱敌的计划,齐国国君派出了一支小部队,只有百人左右。

这支小部队被分成了几个小分队,分别进入不同的魏国边境地区。

这些小分队的任务是在魏国境内烧毁一些村庄和农田,以示对魏国的威胁。

当魏国得知齐国军队进入边境地区后,立即派出了大批兵力进行追击。

魏国的将领们以为齐国会进攻他们的核心地区,所以他们调集了大量的兵力,准备对抗齐国的进攻。

然而,齐国的小分队并没有进攻魏国的核心地区,而是在魏国军队追击的过程中一直后退。

由于魏国将领们一直在追击齐国的小分队,他们并没有发现这只是一个诱敌的计策。

当魏国军队追到一处村庄时,他们发现这里只留下了一片废墟。

魏国将领们大为愤怒,他们认为齐国是在嘲笑他们的军队。

于是,他们决定加大追击的力度,以便在齐国军队彻底撤离之前将他们全部消灭。

然而,正是这种追击的盲目性让魏国军队陷入了齐国的计谋之中。

当魏国军队继续向前追击时,他们发现齐国的小分队已经不见了踪影。

原来,在魏国军队追击的过程中,齐国的主力军已经悄然进入了魏国的核心地区,并开始了攻击。

齐国的主力军趁着魏国军队混乱的时候,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由于魏国将领们一直在追击齐国的小分队,他们无法及时调集兵力进行抵抗。

最终,齐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减灶诱敌的典故告诉我们,智者可以通过巧妙的手段来获得胜利。

在战争中,强大的兵力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智慧和策略同样重要。

马陵之战减灶计的典故

马陵之战减灶计的典故

马陵之战减灶计的典故马陵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589年,隋朝与陈朝之间的战争。

这场战役中,隋朝的将领尉迟迥运用了一项巧妙的计策,即减灶计,最终成功击败了陈朝的军队,取得了胜利。

马陵之战之前,隋朝与陈朝的关系一直紧张。

陈朝是南方的一个强大国家,而隋朝则是北方的霸主。

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隋朝决定对陈朝发动进攻。

尉迟迥作为隋朝的重要将领,被派往马陵地区指挥作战。

尉迟迥在马陵地区进行了详细的侦察工作,了解到陈朝军队的兵力和布阵情况。

他发现,陈朝军队的粮食供应十分充足,每天都有大量的粮食运输到军营中。

尉迟迥深知,一个军队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补给,将很难维持作战能力。

因此,他决定利用这一点来削弱陈朝军队的战斗力。

尉迟迥下令,在陈朝军队粮食运输路线上设置伏兵,等待陈朝军队的粮食队列经过。

当陈朝军队的粮食队列经过时,伏兵突然发起袭击,将粮食队列截断。

陈朝军队的士兵们见到自己的粮食供应被切断,感到十分恐慌和绝望。

尉迟迥趁机向陈朝军队发起进攻,陈朝军队的士兵们因为缺乏粮食而疲惫不堪,无法全力应战。

隋军趁势发动攻势,陈朝军队节节败退。

最终,在尉迟迥的指挥下,隋军击败了陈朝军队,取得了胜利。

这个减灶计的典故告诉我们,在战争中,除了直接的军事力量外,还可以通过巧妙的计策来削弱敌人的战斗力。

尉迟迥利用陈朝军队的粮食供应问题,成功地瓦解了敌人的抵抗能力,最终取得了胜利。

减灶计的成功运用,充分体现了尉迟迥的智谋和军事才能。

他善于观察敌人的弱点,并能够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计策。

这一战术的成功,对于隋朝来说,不仅仅是一次胜利,更是对其在南方扩张势力的重要契机。

马陵之战减灶计的典故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古代军事智慧的典范。

它告诉我们,战争不仅仅是武力对抗,更需要智慧和谋略。

只有运用巧妙的计策,才能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这一故事不仅对于军事领域有启示,也对于其他领域的竞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马陵之战减灶计的典故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故事,更是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深刻的启示。

减灶增兵

减灶增兵

“减灶增兵”典故讲的是我国历史上一场典型的“示假隐真”、欺敌误敌、设伏聚歼的成功战例。

为了诱使敌军进行追击,孙膑施展了“减灶”的高招,第一天挖了10万人煮饭用的灶,第二天减少为5万灶,第三天又减少为3万灶,造成在对手追击下,己方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

而实际上却在暗中增加军事力量,等对方认为得势追击,却乘机借助有利形势反击获胜。

“减兵增灶”典故:诸葛亮被小人在阿斗面前进谗,阿斗一气之下下令正在前沿阵地打仗的诸葛亮班师回朝,诸葛亮知道是被小人陷害,但又不得不遵命。

他知道,如果一下全军后撤,必遭司马懿地追击,所以来一个减兵增灶的计策,通过增加灶台摆出增兵的架势,实际却将军队一批一批的退走。

这一招,果然瞒过了司马懿,成功地撤军千里。

减灶之计的故事

减灶之计的故事

减灶之计的故事
在公元前341年,魏国派庞涓为大将,率兵八万向韩国进发。

韩昭侯派申不害出战魏国,结果韩国战败。

魏国就发兵进攻韩国首都韩原。

韩国派韩非子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派田忌和孙膑带兵救韩,魏国派庞涓与齐国对峙。

孙膑向田忌建议:“我们不如主动后撤,引诱魏军深入。


“那如果他们不上钩呢?”田忌问。

孙膑说:“那就再减少我们的灶,让他们以为我们只有少数人马。


当庞涓看到齐军留下的灶后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魏国境内才三天,齐国士兵就已经逃跑了一大半。

”于是丢下步兵,只带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军。

孙膑估算庞涓天黑能行进至马陵,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庞涓会因此而速度变慢。

于是他让人砍去道旁大树的树皮,露出白木,在树上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然后命令一万名弓弩手埋伏在马陵道两旁,等庞涓通过后,立即放箭。

天黑后,庞涓果然来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见到白木上写着字,于是点火查看。

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万箭齐发,魏军大乱。

庞涓自知败局已定,于是拔剑自刎,临死前说道:“遂成竖子之名!”齐军乘胜追击,歼灭魏军数十万人,俘虏魏国主将太子申。

减灶诱敌的历史典故

减灶诱敌的历史典故

减灶诱敌的历史典故引言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睿智的谋略被用来应对敌人。

其中一种古老而精妙的策略被称为“减灶诱敌”。

这是一种用于战争中的欺敌计策,通过伪装自己的实力以引诱敌方上当的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一历史典故,深入分析其原理和应用。

概述“减灶诱敌”最早出现在中国战国时期,被智谋过人的国士所运用。

当时,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之间经常发生小规模的冲突,而使用“减灶诱敌”这一策略能够让自己在弱势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典故来源“减灶诱敌”的典故最早记载于《史记》中的《陈涉世家》一篇。

该典故讲述了楚国将领陈胜在对抗秦国的战斗中采用了这一策略。

典故讲述在战国时期,秦国是一个强大而凶猛的国家。

而楚国是秦国的弱势敌人。

秦军在准备进攻楚国时,陈胜面临着许多困境。

他的士兵有限,军备不够,而秦军的实力远超其它国家。

然而,陈胜并没有因此放弃抵抗,而是决定运用“减灶诱敌”的策略。

他下令将原本在楚军大营内燃烧的许多灶火都减少到只有一部分灶火在燃烧,同时将剩余的灶火偷偷运到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这样一来,楚军的大营看起来从外表上看是空虚而冷清的。

秦军发现楚军大营内只有少量灶火在燃烧,以为楚军实力已经严重削弱。

他们误以为楚军已经丧失了抵抗的能力,进而懈怠起来。

陈胜看准这一时机,果断出击。

他派遣一支小部队冲进秦军营寨,将秦军的营地烧毁。

秦军感到措手不及,陷入混乱状态。

同时,楚军的主力也发动了进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秦军打败,取得了一场重要的胜利。

典故分析1. 降低敌人的警惕性利用“减灶诱敌”,陈胜成功减少了楚军大营内的灶火数量,让秦军以为楚军实力已经衰退。

这使得秦军降低了警惕性,认为楚军已经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2. 引诱敌人陷入困境在敌人放松警惕的同时,陈胜出其不意地突袭了秦军。

他打破了秦军的营寨,造成了一系列混乱和困境。

这给了楚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能够有序地发动进攻,取得战斗的胜利。

3. 武力并用,取得胜利使用“减灶诱敌”只是陈胜战略的一部分。

减灶之计的成语典故

减灶之计的成语典故

减灶之计的成语典故以下是 8 条关于“减灶之计”的成语典故:1. 想当年孙膑可是用减灶之计把庞涓耍得团团转啊!就好比你在和对手玩游戏,你故意做出一些假象让对方误判,这不就跟孙膑的做法如出一辙嘛!比如你明明很强,却装作很弱的样子,这就是一种高明的减灶之计呀!2. 嘿,你知道吗,减灶之计那可是相当厉害的策略!就好像一个隐藏的绝招。

当年齐国的孙膑用这一招让魏国的庞涓深信齐军大量逃亡,从而放松警惕,最后被孙膑打得落花流水。

这就像一个聪明的学生故意考差几次,让竞争对手放松警惕,然后在关键时候爆发,厉害吧!3. 哎呀呀,减灶之计可是历史上有名的智谋呢!它就如同给敌人设下的一个巧妙陷阱。

就像你跟小伙伴玩捉迷藏,故意留下一些假线索让对方上套,孙膑不就是这样让庞涓一步步走进圈套的嘛!你说妙不妙呀!4. 减灶之计真的是太绝啦!这就像在跟敌人玩心理战。

想想看,孙膑就靠着不断减少灶的数量,让庞涓以为齐军逃亡严重,这不就是在给庞涓洗脑嘛!就跟你故意误导别人的想法一样,是不是很神奇呢!5. 哇塞,减灶之计绝对是让人惊叹的一招啊!可以说它是一种迷惑敌人的绝佳手段。

好比魔术师的手法,让对方看到的都是假相。

这不,孙膑就用这一招把庞涓骗得好惨,让他错误判断了形势,最后一败涂地啦!6. 减灶之计啊,那可是充满智慧的策略呀!它就像是给敌人戴上了一副模糊的眼镜,让他们看不清真实的情况。

当年齐国孙膑就是用这招戏耍了庞涓,你说牛不牛!是不是感觉这招特厉害,特让人佩服?7. 嘿嘿,减灶之计可真是够狡猾的呢!这简直就是给敌人下的一个套。

就好像你哄骗小弟弟小妹妹,让他们按照你的想法走。

孙膑就靠着这一招牵着庞涓的鼻子走,最后把庞涓给解决掉了,厉害吧!8. 减灶之计真的是历史上的神来之笔呀!这其实就是对敌人的一种巧妙欺骗。

就如同战场上的迷雾,让敌人迷失方向。

孙膑利用这个计策成功打败了庞涓,这不是智慧是什么!你说谁能不佩服这减灶之计呢!我的观点结论:减灶之计充分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谋略,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的经典案例,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敌人时,要善于运用智谋,而不是一味蛮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