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案例
第二章__国际货币制度 2.1

汇率制度
第二节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Exchange Rate System)是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 率的确定、变动等问题做出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2
主要的汇率制度分类
金本位制下的 固定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的固定汇率制 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浮动汇率制 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
3
(一)固定汇率制度(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
23
3、钉住汇率制
国家将其货币以一个固定的汇率钉住某一外币或一篮子外币,汇
率围绕中心汇率上下波动≤1%
4、平行钉住
汇率在固定汇率带内波动,围绕中心汇率上下波动≥1%
24
5、爬行钉住 (91-95波兰) 汇率固定,定期微调
6、爬行带内浮动 (智利80-99年)
中心汇率定期调整
汇率围绕中心汇率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浮动
10
假设1:美A企业欠英B企业100英镑
1英镑=4.8665美元
假设现行汇率:1英镑=5美元
美A企业需支付500美元来购买100英镑偿还欠款
如果按照基本汇率来进行,则只需要支付:
4.8665×100+100×0.03=489.65美元 美A企业会选择把黄金从美国运到伦敦偿还欠款
11
假设2:英C企业欠美D企业470美元
缺点
不利国际贸易与投资的的发展 使一国更有通货膨胀倾向
22
1999年IMF汇率制度分类
1、无独立的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
一国采用另一国货币作为唯一法定货币,或隶属于某一货币联
盟,共同使用同一法定货币
2、货币发行局制度
规定本币与某一外币保持固定的交换比率,并对本币的发行作 特殊限制,以保证该法定义务的履行。
金融学课件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4、纸币
是国家强制发行流通的货币符号。它的产生是由于铸币流通时具有可
能性(不关心铸币本身价值)、现实性(不能排除不足值铸币,仍作足值铸
币流通);加上政府强制性。产生过程是:足值铸币-→不足铸币-→纸币。 可能性
1 足值铸币 (1克)
自 然
现实性
1 不足值铸币 (0.9克)—公差
强 制
强制性
1 纸币 (0 克)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货币的性质、货币的运行规律、职能
作用等问题,人们却未必都能了解。
▲英国一位国会议员曾经说过:“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
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
▲西方一位经济学家也曾说过:在一万个人中,只有一个人
懂得货币问题。
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已有5 000
年左右的历史。但在货币的起源问题上,却众
至下节
三、马克思科学地解开货币之“谜”
马克思运用两种方法阐述货币的起源 说明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 1. 抽象的逻辑分析法:
而且这种商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形式,解决了“商 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的问题。
●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商品交换必须有两个原则
用来交换的两种 商品必须具有相同 的价值。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并非人们主观臆想
或协商的产物,更不是皇帝钦定的,或上帝赐予的, 或圣人先哲发明的。货币根源于商品本身,它是商品 内在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晶。
▲货币是在由商品交换发展所决定的价值形式的发
展中产生的。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即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和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其中,货币只不过是一种高 级的价值表现形式而已。这就是货币随着商品生产和 商品交换的发展由萌芽到形成的全部历史过程。
货币金融第一讲-货币与货币制度 2

13
金属货币 • 金属作为币材的优点:一是价值比较高; 二是易于分割;三是易于保存;四是便于 携带。 • 铸币的界定:铸币是由国家的印记(形状、 花纹、文字等)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 块。 • 金属铸币流通了几千年,直到上世纪中才 退出流通。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40
Siz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41
Regulatory Agencies
42
3. 对钞票发行和存款货币创造的管理。
4. 对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无限法定支 付能力和有限法定支付能力。
5. 涉及对外的规定,如外汇管理。
6. 其他,如实名制、反洗钱的规定,等等。
26
六、国际货币体系
• 国际货币体系是对货币制度作出国际性安排的一 些列机制,其主要任务在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和稳定,包括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体系,确定国 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以及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商 机制。 • 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层次性:
34
Classifications of Financial Markets
1. Debt Markets 债券市场 Short-term (maturity < 1 year) Money Market Long-term (maturity > 1 year) Capital Market 2. Equity Markets 股票市场 Common stocks
– “麻烦”获得1200万美元遗产。 – 两个孙子戴维和沃尔特每人500万美元遗产 及500万美元信托财产。 – 弟弟500万美元遗产和1000万美元托管财 产,弟弟要用这1000万美元托管财产照顾 “麻烦”。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第二章 货币资金

三、银行存款
(一)定义:指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 货币资金。 (二)银行存款管理制度 1、账户的开设和使用 央行《银行账户管理办法》 基本存款账户(日常转账和现金收付,唯一) 一般存款账户(不在同一地点的附属非独立核 算单位,不可现金支付) 临时存款账户(临时经营需要) 专用存款账户(特定用途)
下列可以用现金结算的有() A、支付个人劳务报酬 B、企业职工出差预借差旅费2000元 C、购买办公用品280元 D、向农村合作社收购物资20,000元 E、零星支出
二、库存现金
2、库存现金限额(影响流通和出现差错, 3~5天零星开支,边远地区最多不超过 15天)与送存银行期限 3、不准坐支现金 4、不准携带现金到外地采购(外埠存款) 5、现金管理的其他规定
二、库存现金
课堂练习 巨龙公司为方便销售部日常零星开支的需 要,设立定额备用金金额为1,500元,每半月 报销一次。该公司不单独设立“备用金”账户。 半月后,销售部凭有关发票报销700元,计入 销售费用。一年后,该账户因有关原因取消。 写出有关会计分录。 若使用“随借随用、用后报销”制度?
二、库存现金
一、货币资金概述
4、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流动性最强、最易发生意外。 主要包括: (1)授权审批制度 (2)职务分离控制(申请、审批、收付、审核、 检查) (3)清查盘点控制(日清月结) (4)监督检查控制
二、库存现金
(一)定义:指库存的、用于日常零星开 支的人民币和外币。 (二)库存现金的管理 1、规定现金使用范围(书P17)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2018/11/17
1
The Banker and his wife 1530
第一节 为什么研究货币
货币定义
在商品和劳务的支付中,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
受的东西。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
2018/11/17
2
一、货币与商业(经济)周期
(2)铸币
——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 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经历了私人铸币向国家铸币的演变。 缺陷:流通中会出现自然磨损或人为削割, 导致不足值货币的流通。
2018/11/17
21
2018/11/17
22
2018/11/17
23
2018/11/17
24
3、代用货币
指代表实体货币 特征是作为货币的物品本身的价值低于其代
2018/11/17
48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 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
购买力。 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 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 政策。 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 不旺,有危机风险; 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 足,有涨价风险)
32
2、信用卡应用型电子货币。指商
业银行、信用卡公司等发行主体发 行的贷记卡或准贷记卡。可在发行 主体规定的信用额度内贷款消费, 之后于规定时间还款。信用卡的普 及使用可扩大消费信贷,影响货币 供给量。
2018/11/17 33
信用卡
2018/11/17
34
34
3、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主要有借记卡、
第一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引言一、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问题1古老的货币问题2信用和利息问题3金融机构体系4证券市场5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6外汇和汇率二、货币的作用•五大货币收支体系•以个人或家庭为中心的货币收支•以企业等经营单位为中心的货币收支•以机关、团体为中心的货币收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货币收支•对外的货币收支•★货币流通(名词解释):不断离开出发点连续不断、永不静止的运动过程称为货币流通。
学习货币银行学的内容和意义我们这门课叫《货币银行学》,也可以叫《金融学》,研究的就是金融问题,不管你是什么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和金融有接触,因为现代经济本来就是商品和货币的结合。
当然学习具体知识并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要学习一种思路,一种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得来是靠理解具体知识的基础上体会出来的。
这门课的内容从大的的方面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货币问题,一部分为融资问题,这都是围绕金融这一概念展开的。
金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资金的融通,或货币资金的流动。
第二章先介绍货币的起源,从第三章到第八章介绍有关融资的一系列问题,第九章开始又在宏观层面上介绍货币问题,这是又很强政策含义的一部分,宏观货币政策的失误有可能使很大部分的劳动成果化为乌有,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这也是这门课的难点所在。
★(判断)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教学目的:明确货币的概念及围绕货币的一些概念性问题。
教学内容:货币的起源和形态,货币的定义,货币职能,货币制度。
教学重点: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货币的定义;货币的四大职能;货币制度的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货币起源的不同说法:有人认为货币是发明或协议的产物,是人人同意的结果,人类祖先为了交易的方便协议使用货币。
有人说是圣贤规定的,如中国的传说中,伏羲收集天下的铜铸成货币,黄帝把金铸成货币等。
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货币是在商品交换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自发产生的,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章货币制度教案

第二节 国家货币制度
迄今为止货币制度经历了以下类型:
16世纪以后国家货币制度发生了数次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的轨迹可用下图表示:
金属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
平行本位
金银复本位制 双本位
货 币
跛行本位
制
度
金铸币本位
金本位 制 金块本位
金汇兑本位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本位”一词的由来 一、银本位制(16世纪占支配地位)
(二)金本位制的形式
1、金铸币本位制(典型的金本制) (1)特点及其稳定性(53页) •金币自由铸造与溶化 :本位币价值稳定 •银行券自由兑换金币和黄金:保持了价 值 符号流通的稳定性
•黄金自由输出入国境 :保持外汇行市的稳 定。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外汇行市由两国货 币含金量决定,称为铸币平价。
外汇行市波动的范围=铸币平价+ 运费 (1%)
区域性货币制度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各成员国仍保持独立的本国 货币的条件下规定成员国之间货币的兑换关系,另一种是在实行统一货 币的条件下,对统一货币的货币单位、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货币法定支 付偿还能力、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以及货币发行准备制度进行规定;
(3)作用不同。国家货币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一国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 定,国际货币制度通过建立稳定的国际货币秩序、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 能力并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保证国际收支的失衡得到有效而稳定 的调节来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活动的发展。区域性货币制度通过货 币区内协调的货币、财政和汇率政策使货币区内各个国家实现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2.1 货币的起源在商品经济萌芽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商品交换和商品交易媒介——货币,无论是古代人或现代人,在生产活动或生活中都与货币息息相关,但对货币的本质、职能和作用,过去是一个谜,直至现在理性的认识和论述各有千秋,难免偏颇。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货币已经融入并影响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
因此,学习、研究货币理论,必须把货币起源的追溯作为起点。
一、关于货币的起源,古今中外有种种学说。
(一)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说主要有两种观点:先王制币说与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
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的。
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认为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
从公元前524年的周景王到唐朝、北宋的诸子百家,创建并坚持先王货币说,认为先王为了救民拯灾而创造出货币;后来司马迁认为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即“维货之行,以通农商”,“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
(二)西方货币起源说主要有创造发明说、便于交换说、保存财富说。
创造发明说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的。
便于交换说认为货币是为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
保存财富说认为货币是为保存财富而产生的。
从古罗马法学家J.鲍鲁斯(公元二、三世纪)到法国经济学家N.奥雷司姆(1325-1382),他们认为社会苦于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产生的纠纷与争议,从而由国家和先哲发明创造了货币,作为工具便于人民交换。
英国经济学家A.斯密(1723-1790)认为,货币是随着商品交换发展逐渐从诸货物中分离出来的,是为了解决相对价值太多而不易记忆、直接物物交换不便而产生的。
法国经济学家J.西斯蒙第(1773-1842)认为,货币本身不是财富,但随着财产的增加,人们要保存财富,交换财富,计算财富的量,便产生了对货币的需要,货币因此而成为保存财富的一种工具,认为货币是为保存财富而产生的,称之为保存财富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改革原因分析: • 朝鲜可以说对商品经济既欢迎又害怕,一直在 市场与计划间摇摆,02年实施经济管理改善措 施之后,几乎家家摆地摊,全国各地形成了数 百数千个市场,商品经济给民生、经济带来的 活力毋庸置疑;然而此次市场经济实验十分短 命,2005年停止,人们心底迸发出来的对自由 商品经济的渴望让政府害怕…朝鲜政府2002年 推行经济改革,调整商品价格并提高劳动者工 资,但朝鲜货币从那时起大幅贬值。(向朝鲜 引入部分市场经济的)2002年推行经济改革措 施后,物价大幅飙升。可能是因为朝鲜货币大 幅贬值,所以强行货币改革。
30
• 1、M0(现钞)2、M1(狭义货币)3、 M2(广义货币) •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研究起步较晚,按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现阶段我国 货币计量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 1、M0=流通中的现金 • 2、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 +机关团体部分存款 • 3、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 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16
案例:朝鲜货币改革
• 2009年11月30日,朝鲜“ 闪电”推行货币改革,将 现有面值去掉两个零。重 发货币之后,原来每张面 值100朝鲜元的纸币现在 将被换成1朝鲜元面值。 平壤市内一些商店已经暂 时停止营业,现在因为要 等重新定价才能售货,估 计要到几日以后恢复营业 。
• 一些平壤市民大吃一惊,陷入困惑。他 们奔向黑市把私藏钱财兑换成美元或人 民币。美元和人民币汇率上扬。兑换货 币的消息传出后,所有人都受到巨大冲 击。上调币值前,根据朝鲜固定汇率政 策,1美元兑换135朝元。据报道,美元 在朝鲜的黑市汇率为1比2000朝元至3000 朝元。若逢美元紧俏,大约2万朝元才能 兑换1美元。 •
29
• 所谓广义货币,是指既包括高流动性的现 金、活期存款,又包括流动性稍差,但有 收益的存款货币。 • 最广义货币中还包括那些经过一定程序可 以变现的非存款性金融资产,M4中的L是 指流动性资产。 • 从我国具体的金融经济运行状况出发,根 据国际通用的按货币流动性的强弱进行划 分的原则,我国的货币可划分为:
27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
• 于是按照货币的流动性和可接受性划 分,货币一般可分成以下几个层次: • M0=流通中现金 M1= 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商业银 行储蓄存款; M3=M2+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的 金融债券; M4=M3+L
28
• 一般各国都把M1称为狭义的货币量, M2称为较广义的货币量,M3称为更广 义的货币量,M4则称为最广义的货币 量。有的国家则简单地将货币划分为 M1(狭义货币量)和M2(广义货币量)。 • 所谓狭义货币,是指那些流动性最强, 其职能主要是充当交换媒介即流通手 段的那部分货币,包括流通中现金和 银行活期存款。
14
(三)信用货币
• 1、信用货币的产生 • 以信用作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充 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 • 2、信用货币的形式 • ⑴现金货币:流通中的现钞通货,流转 于银行体系之外; • ⑵存款货币:体现为各单位、个人在银 行账户上的存款。
15
• 3、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 • ⑴央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质本位 币,一种不具十足内在价值的价 值符号; • ⑵是债务货币; • ⑶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 ⑷国家通过银行控制和管理信用 货币流通。
(四)电子货币
• 电子货币是指利用电脑或储值卡所进 行的金融活动。 • 目前,我国流行的电子货币主要有4种 类型 : • 1、储值卡型电子货币 • 2、信用卡应用型电子货币 • 3、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 • 4、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
21Leabharlann 中行长城卡长城国际卡
交行太平洋卡
22
建行 龙卡
工行
牡丹卡
农行 金穗卡
• 朝鲜这次调高币值旨在应对通货膨胀和 打击黑市交易。朝鲜政府试图把资金从 地下经济体系中挖出。位于韩国首都首 尔的朝鲜研究大学经济专家杨文洙(音 译)认为,朝鲜政府调高币值具有经济 和政治双重目的。一方面,朝鲜希望借 此举摆脱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它可利 用更换货币过程盘查聚集财富者。(朝 鲜)政府将清查人们放在自己钱箱里的 钱。在这个过程中,合法或非法聚财者 将暴露,那些害怕惩罚的人将不得不埋 掉自己非法赚取的钱财。
• • •
•
一是创造发明说:古罗马法学家鲍鲁斯, 法国经济学家奥雷斯姆 二是便于交换说:英国经济学家斯密 三是保存财富说:法国经济学家西蒙第
(四)货币数量论
26
现代信用货币的计量
• • • • • • 一、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 货币层次是指货币构成的范围。 有关货币层次的划分有三种: 一是按货币职能来划分货币层次。 二是按资产流动性来划分货币层次。 三是根据资产与国民经济活动之间 的关系来确定货币层次。
2
3
4
金属货币
• 以金属货币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 的货币称为金属货币。
5
斜肩弧足空首布
描 述 正 面 反 面
直 特 径
征
周 公元前1066-前 221年 卢 氏
6
针首刀
直 径
周
描 述 公元前1066-前 221年
特
征
正
面
7
8
9
10
金属充当货币材料采取过两种形式:
• ①称量货币:是指以金属条块的形式发 挥货币作用的金属货币。 • ②铸币:是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 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授课教师:孙妍
1
第一节
货币的演进与货币职能
• 一、货币形态的演进和发展 (一)足值货币
• 1、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 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 币。贝币是中国最早的货币之一。 • 2、许多实物货币都形体不一,不易分 割、保存,不便携带,而且价值不稳 定,所以不是理想的交易媒介。
11
(二)表征货币
• 表征货币是指由足值货币的代表物, 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 职能的货币形态。
12
•
13
银行券基本特点:
• 第一,是可以随时兑换的货币,主要是 代替贵金属货币进行流通。 • 第二,它的发行必须有黄金和信用作为 保证。 • 第三,早期的银行券必须保证随时兑付 金币、银币。
23
24
第二节
货币本质与货币计量
• (一)中国古代货币起源说 • 一是先王制币说 “先王惧物之贵贱失 平,而人之交易难准……”(唐·陆 贽) • 二是自然产生说 “维币之行,以通 农商。”(司马迁)
25
(二)西方货币起源说
• • • • 西方经济学中有关货币的观点 (一)货币金属论 (二)货币名目论 (三)货币国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