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阵激光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更年期女性黄褐斑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果酸联合左旋维C导入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果酸联合左旋维C导入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 3 1 c a s e s i n e a c h g r o u p .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a l g r o u p, wh o wa s r e c e i v e d g l y c o l i c a c i d p e e l i ng c o mb i n e d wi t h
l e v o r o t a t o r y v i t a mi n C a n d o r a l c o mp o u n d mu n i z i q i g r a n u l e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me l a s ma .Me t ho d s 6 2 p a t i e n t s we r e r nd a o ml y
Z HA O J u - h u a , S U Q i n g , H E Qi — m i n , L I D a ( De p a r t me n t o f De r ma t o l o g y ,Na n c h o n g C e n t r a l H o s p i t a l / T h e S e c o n d l y Af i f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N o r t h S i c h u a n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S i c h u a n P r o v i n c e , 6 3 7 0 0 0 ,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0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i c a c y o f d o m e s t i c g l y c o l i c a c i d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s o n o p h o r e s i s o n

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治疗机联合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患者的疗效评价

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治疗机联合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患者的疗效评价
研究组基于对照组接受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治 疗机治疗。Cynosure公司生产的MedLiteC6 Q开光 Nd:YAG激光治疗机,波长是1064 nm,光斑直径是
《中国医疗美容》第11卷 第4期(总第92期)2021年4月
and Venereology, 4: 217-223. https:///10.1111/j.14683083.1995.tb00341.x [9] Shankar K, Godse K, Aurangabadkar S, Lahiri K, Mysore V, Ganjoo A, Vedamurty M, Kohli M, Sharad J, Kadhe G, Ahirrao P, Narayanan V, Motlekar SA. Evidence-based treatment for melasma: expert opinion and a review. Dermatol Ther (Heidelb). 2014 Dec;4(2):165-86. doi: 10.1007/s13555-014-0064-z. Epub 2014 Oct 1. PMID: 25269451; PMCID: PMC4257945.
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Q-switched frequency-doubled Nd:YAG laser therapy machine combined with tranexamic acid, glutathione and vitamin C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elasma
the study group was 93.48% (43/4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3.91% (34/46)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scores of skin les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3 and 6 weeks of treatment (P < 0.05). The incidence

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特点及点阵激光治疗的效果分析

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特点及点阵激光治疗的效果分析

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特点及点阵激光治疗的效果分析黄朝卫;解翠林;石年;石娴;杨洋【摘要】目的:探究女性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及点阵激光治疗的美容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笔者科室门诊确诊的女性黄褐斑患者130例,分析其年龄、职业、皮损情况等一般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给予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强脉冲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结果:女性黄褐斑好发于中青年,皮损多位于面颊部呈蝶形分布,易感因素包括:阳性家族史,合并妇科疾病,口服避孕药,日晒及光辐射,精神紧张,不正当使用化妆品.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为(59.4±11.7)min,愈合时间为(3.2±1.5)d;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为(38.2±9.1)min,愈合时间为(2.2±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和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5.6%和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34,P<0.05).观察组半年后的复发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32,P<0.05).结论:该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发病与遗传、内分泌、物理及精神等多种因素有关,点阵激光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年(卷),期】2018(027)006【总页数】3页(P85-87)【关键词】女性;黄褐斑;点阵激光技术;强脉冲光;不良反应【作者】黄朝卫;解翠林;石年;石娴;杨洋【作者单位】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湖北黄石 435000;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湖北黄石 435000;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湖北黄石 435000;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湖北黄石 435000;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湖北黄石 4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4+2黄褐斑为面部常见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多见于女性,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射频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皮肤光老

射频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皮肤光老

射频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皮肤光老化海军总医院激光整形中心100037夏文华薛艳斌王博李雪萍周阳pfb010@摘要:光老化是由于皮肤长期受到日光照射所引起的损害,表现为皮肤粗糙、增厚、松弛、深而粗的皱纹,局部有过度的色素沉着或毛细血管扩张等等。

我们利用射频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光老化患者,共计观察136例。

治疗5-10次,间隔期10-15天。

结果:其中美白效果:90%皮肤色泽明显白嫩,85%色斑减轻或消退。

紧肤除皱:92%即刻皮肤拉紧,94%6个月内皮肤拉紧. 细致毛孔:80%毛孔收缩。

95%的患者认为治疗效果满意。

人过了30岁以后,我们的面部开始出现很多的问题,诸如:色素异常(老年斑、日光性黑子等)、皮肤松弛、细小皱纹、面部红血丝、毛孔扩大、皮肤颜色晦暗等。

其综合的结果是皮肤开始变得老了起来。

但是只要我们细心地观察一下,我们身上的皮肤仍然年轻靓丽。

为什么?这说明我们面部的这些改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化,我们称这种老化为光老化(photoaging)。

意思就是光促使皮肤过早地出现老化性改变。

光老化是由于皮肤长期受到日光照射所引起的损害,表现为皮肤粗糙、增厚、松弛、深而粗的皱纹,局部有过度的色素沉着或毛细血管扩张等等。

目前改善光老化的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治疗(维生素C、维生素E),化妆品(兰蔻、欧莱雅、果酸产品),外科治疗(拉皮手术),注射性治疗(botox、玻尿酸),剥脱性治疗(CO2激光、三氯醋酸),非剥脱性嫩肤除皱治疗(光子嫩肤、射频除皱)。

我们采取射频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皮肤光老化,取得满意效果。

针对人群:皮肤光老化引起的皮肤松弛、皮肤松弛、细小皱纹、皮肤颜色晦暗、皮肤色斑等。

共计观察136例,其中年龄28-65岁,女性:121例,男性:15例。

治疗方式:首先射频治疗,然后进行左旋维生素C超音波导入。

治疗5-10次,间隔期10-15天。

评判内容:美白、紧肤祛皱、毛孔细致。

评判标准:医生和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评价。

非剥脱点阵激光、氨甲环酸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对比

非剥脱点阵激光、氨甲环酸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对比

非剥脱点阵激光、氨甲环酸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对比作者:胡南肖志平温云鹏旷翠娥秦琴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8年第15期【摘要】目的:探讨非剥脱点阵激光、氨甲环酸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治疗黄褐斑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87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1组,将采用氨甲环酸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2组,将采用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

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干预后及随访6个月时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89.65%)显著高于对照1组(65.51%)与对照2组(6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非剥脱点阵激光;氨甲环酸;黄褐斑;联合治疗【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on-ablative fractional laser,Tranexamic Acid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loasma.Method:A total of 87 cases of chloasma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 of study,29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non-ablative fractional laser as control group 1,29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ranexamic Acid as control group 2,and 29 patients treated with non-ablative fractional laser combined with Tranexamic Acid as research group.The clinical efficacy,clinical symptom scores before intervention,after intervention,and at 6 months of follow-up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Result:The clinical efficiency of the research group (89.65%)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1(65.51%)and the control group 2(62.06%),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Key words】 Non-ablative fractional laser; Tranexamic acid; Chloasma; Combination therapy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Bao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518101,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15.030黄褐斑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色素性皮肤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

激光联合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评价

激光联合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评价

激光联合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评价作者:陈娟娟付兰兰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9年第01期【摘要】目的:对黄褐斑应用激光联合中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分别给予激光联合中药治疗及激光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

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ro)等各项性激素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6、1.028、2.084、2.012,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SH、LH、E2、Pro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27、7.548、5.079、7.463,P<0.05)。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7.054,P<0.05)。

结论:临床上应用Q开关1 064 nm激光联合中药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利于患者机体性激素水平的改善,故方案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黄褐斑; 中药; 激光; 效果doi:10.14033/ki.cfmr.2019.01.0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1-0-02黄褐斑又称为肝斑,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发于颜面,多呈对称蝶形分布于颊部。

本病对人体健康无明显影响,但因位于面部暴露位置,直接影响患者的美观、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激光治疗黄褐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旨在进一步探讨黄褐斑治疗中激光联合中药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点阵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点滴体会

点阵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点滴体会

点阵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点滴体会摘要:目的:研究观察采用点阵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黄褐斑患者72例,均给予点阵激光进行治疗。

结果:①本组72例患者中有14例在进行1次治疗后色素便有所减退,51例在2次治疗后色素明显减退,有11例患者进行3次治疗,48例患者接受了4次治疗。

临床治疗总显效率为77.78%,总有效率为95.83%。

②其中有1例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出现色素减退,1例出现色素沉着,并发症发生率为2.78%。

结论:采用点阵激光治疗黄褐斑有着较高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科学、有效、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点阵激光黄褐斑临床疗效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075【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077-01黄褐斑是一种黄褐色素沉着斑,主要位于患者的前额和面部的两颊,女性尤其是东方女性易多发。

目前治疗黄褐斑的方法较多,但是都无法到达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是一种较为难治愈的皮肤疾病[1]。

本文使用点阵激光对黄褐斑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黄褐斑患者72例,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在2003年制定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57例,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55岁,平均年龄为(34.92±6.31)岁,最短病程为1年,最长病程为7年,平均病程为(3.7±3.9)年。

1.2 排除标准。

①患者年龄小于18岁,大于55岁;②伴有严重的内分泌疾病者;③患者有药物过敏史;④患者为哺乳或者妊娠期妇女。

1.3 方法。

1.3.1 研究仪器。

本次研究使用仪器为fotona欧洲之星激光公司生产的3d点阵激光系统,对皮肤的靶组织进行激光作用,该激光是由点阵光栅技术产生的微激光光斑输出的,其波长为特定且具有高能量。

点阵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分析

点阵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分析

【 关键词 】黄褐斑 ;点阵激光 ;疗 效 【 中图分类号 】R7 5 8 . 4 2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S S N. 2 0 9 5 . 8 2 4 2 . 2 0 1 5 . 2 3 . 4 7 4 8 . 0 2
黄褐 斑属于慢 性皮 肤色素 的代谢 障碍性 疾病 ,在 中青 率为9 6 . 2 %。2 例 无效 患者 主要是 因为长期从 事户外工作 , 年 女性 中较 为常见 ,临床表 现为淡 褐色 的斑 片在颜 面部位 因此 没 有 进 行 有 效 的 防 晒 和 保 湿 。 呈现 出形态不 定 、大小不一 、对称 性的分布 ,而且 患者本 术后 不 良反应 :有7 例患者在 治疗完成后诉痛 、有灼 烧 人 并 无 自觉 症 状 [ 1 】 。黄 褐 斑 单 纯 依 靠 药 物 治 疗 的 疗 效 不 甚 理 感 ,但在4 h 后通过冷敷相关 的感觉逐渐减轻或消失 。3 例 患
用将近 1 0 0 个超微光斑 ,点阵的数量为4 9 d o t s 或者6 4 d o t s ,
点 阵 激 光 治 疗 黄 褐 斑 , 治疗 有 效 率 高 达 了 9 6 . 2 % ,而 且 部 分 次治疗 后就有 了较为 明显 的效果 ,并且在3 天 波长 的参 数设 定成2 9 4 0 n m,使用VS P 治疗模 式 ,能量 的 患 者 在 经 过 1 密度为4 5 0  ̄6 5 0 Mj / d o t s 。仪器 的导光头与皮肤色斑呈垂 直 内就 迅 速 恢 复 , 与 此 同 时 ,不 良反 应 的 出 现 呈 短 期 性 , 通 状 , 在 色 斑 的 表 面 进 行 逐 块 的 照 射 ,不 能 按 压 ,直 到 皮 肤 过 对 症 治 疗 均 迅 速 恢 复 。 这 是 因 为 点 阵 激 光 所 产 生 的 阵 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不同病变部位,B超引导下行神经阻滞麻醉,减少局部或全身麻醉用量,减轻患者痛苦、降低麻醉风险。

本研究通过B超定位下多点穿刺,最大限度地抽尽囊腔内的淋巴液或血液,使硬化剂与瘤体内皮细胞更充分接触,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减少硬化剂用量,防止淋巴液的充盈而进一步扩张。

同时多点穿刺时尽可能将含有多个囊腔的囊腔间隔刺破,边注射边抽吸,既可将残余囊腔的液体进一步抽尽,还可形成一定的负压,使泡沫硬化剂在压力的推动与抽吸下尽可能弥散于各个囊腔之间,最大地发挥药效。

综上,B超引导下聚桂醇腔内多点注射栓塞头颈部淋巴管畸形操作简便、相对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美容效果好,值得推广。

但本次研究中,存在病例数偏少,随诊时间相对较短等不足,需在后期的工作中继续改进。

[参考文献][1]Gross RE.Cyctic hygroma//The surgery of infancy and childhood[M].Philadelphia:W.B.Saunders,1953:960-970.[2]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学组.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版)[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6,12(2):63-97.[3]谢义民,陈强,王玲,等.聚桂醇瘤腔内注射治疗小儿囊性淋巴管瘤[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7,38(9):704-707.[4]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脉管性疾病的新旧分类及命名对照[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40(3):202.[5]Paltiel HJ,Burrows PE,Kozakewich HPW,et al.Soft-tissue vascularanomalies:utility of US for diagnosis[J].Radiology,2000,214(3):747-754.[6]Hoff SR,Rastatter JC,Richter GT.Head and neck vascular lesions[J].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2015,48(1):29-45.[7]张梅,王燕,牛海燕,等.淋巴管畸形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其与病理组织学分型的关系[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9(12):1096-1100.[8]吴海威,郑家伟.头颈部脉管畸形循证医学治疗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6,10(4):231-237.[9]Adams MT,Saltzman B,Perkins JA.Head and neck lymphaticmalformation treatment:a systematic review[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2,147(4):627-639.[10]汪垠,朱飞,宁金龙,等.1%聚桂醇在面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2,28(6):428-431.[11]Breu FX,Guggenbichler S,Wollmann JC.Duplex ultrasound andefficacy criteria in foam sclerotherapy from the 2nd European Consensus Meeting on Foam Sclerotherapy 2006, Tegernsee,Germany[J].V asa,2008,37(1):90-95.[12]宁金波,谢义民,刘渝,等.单点注射聚桂醇治疗婴幼儿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25(4):203-206. [13]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脉管性疾病学组.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治疗指南[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0,8(5):386-390.[14]杨耀武,郑家伟,孙沫逸,等.聚桂醇硬化剂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专家共识[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8,16(3):275-278.[15]Cabrera J,Cabrera J Jr,Garcia-Olmedo MA.Sclerosants in microfoam:anew approach in angiology[J].Int Angiol,2001,20(4):322-329.[收稿日期]2018-10-16本文引用格式:刘雅榕,李响,林栋盛,等.B超引导下多点注射聚桂醇治疗头颈部淋巴管畸形[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5):36-39.通信作者:林茂,博士研究生,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色素性免疫性皮肤病;E-mail:21366413@ 第一作者:刘素桃,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外科学;E-mail:luola9657@ •论 著•点阵激光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更年期女性黄褐斑疗效观察刘素桃,刁庆春,林 茂[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重庆 400011][摘要]目的:研究点阵激光联合左旋维生素C在更年期女性黄褐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笔者医院就诊的更年期女性黄褐斑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其中对照组采取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黄褐斑面积及颜色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黄褐斑面积及颜色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3)。

观察组总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P=0.03)。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皮肤水肿及瘢痕增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激光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更年期女性黄褐斑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面部状况,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满意度,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黄褐斑;点阵激光;左旋维生素C;疗效;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75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9)05-0039-03黄褐斑为皮肤科常见的疾病,又称妊娠斑或肝斑,是一种后天获得的疾病,以面部对称的、不规则形状的淡黄褐色或深褐色斑为特征性表现[1],发病者多为中青年女性。

黄褐斑大多发生在阳光容易照射到的部位,两侧颧骨处皮肤与面颊是其最常见的发生部位[2]。

更年期女性由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是黄褐斑发病的常见人群[3]。

目前黄褐斑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及化学换肤等[4]。

由于激光治疗可能引发患者皮肤水肿、瘢痕增生等不良反应,而药物治疗往往整体效果较差且可能产生相反疗效,因此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5]。

为了验证激光治疗联合左旋维生素C在更年期女性黄褐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对就诊的60例更年期女性黄褐斑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笔者医院就诊的更年期女性黄褐斑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年龄44~54岁,平均年龄 (48.5±1.5)岁;病程5~10年,平均病程(7.5±0.5)年;观察组年龄45~58岁,平均年龄(49.5±1.0)岁;病程5~11年,平均病程(8.0±0.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x¯±s)组别 例数 年龄(岁) 病程(年) 黄褐斑面积(cm2)黄褐斑颜色评分(分)对照组 30 48.5±1.5 7.5±0.5 4.2±1.4 2.5±0.5观察组 30 49.5±1.0 8.0±0.5 4.3±1.1 2.6±0.5χ2值 1.12 1.34 1.21 1.19P值 >0.05 >0.05 >0.05 >0.05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黄褐斑的诊断[6];②均为围绝经期女性,激素出现紊乱者[7];③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8];④均同意接受相关治疗且依从性较好者[9]。

排除标准:①重度痴呆、精神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者[10];②瘢痕体质者[11];③皮肤局部有感染病灶者[12]。

1.3 方法:对照组采取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旋维生素C,嘱所有患者日常生活中需保持皮肤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等。

1.3.1 对照组:采用点阵激光治疗。

激光是目前治疗黄褐斑的主要物理手段,包括二氧化碳激光、694nm调Q红宝石激光、1 064nm调Q掺钕铝石榴石激光以及点阵激光等。

本次实验采取点阵激光治疗,选择波长为694mm,200μm的点间距,能量密度为2.5~3.5mJ/cm2,光斑为7.1mm×7.1mm,注意光斑均不重叠[13]。

根据患者皮肤的敏感度、色泽、颜色及皮损部位调节治疗参数[14]。

治疗开始前,必须先于隐蔽Therapeutic Effect of Lattice Laser Combined with L-vitamin C on Chloasma inClimacteric WomenLIU Su-tao,DIAO Qing-chun,LIN Mao[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Chongq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Chongqing 400011,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lattice laser combined with L-vitamin C in the treatment of climacteric women with chloasma. Methods From June 2017 to December 2018, 60 cases of menopausal women with chloas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ser,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vitamin C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rea and color score of chloasm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area and color score of chloasm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6.6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0.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4.68,P=0.03).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3.3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6.67%),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4.58,P=0.03).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nausea, vomiting, skin edema and scar hyperplas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Laser combined with L-vitamin C in the treatment of climacteric women with chloasma ha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and can improve the facial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s,improving the facial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 reducing the adverse reaction,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has good complianc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Key words: chloasma; lattice laser; levovitamin C; efficacy; satisfaction部位进行光斑反应测试,如果皮肤出现轻微发红则参数适合,采用此参数进行治疗,避免皮肤发白及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