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基本公差标准

合集下载

塑胶件十大设计窍门之三公差

塑胶件十大设计窍门之三公差
1.3.2 按键设计
间隙:按键设计时要注意按键与面壳键孔的间隙,一般来说,如果按键采用
硅胶按键,则按键与面壳键孔的间隙为0.2~0.3mm。如果按键采用悬臂梁,则要
考虑预留按动时偏摆的间隙。如按键表面需要处理则要考虑各种表面处理对间隙
的影响。水镀(电镀)镀层厚度一般为0.1mm,喷涂和真空镀一般为0.05mm。
对于塑胶件,如外形设计错误,很可能造成模具报废,所以要特别小心。外
形设计要求产品外观美观、流畅,曲面过渡圆滑、自然,符合人体工程。
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大多数电子产品,外壳主要都是由上、下壳组成,理论上
上下壳的外形可以重合,但实际上由于模具的制造精度、注塑参数等因素影响,
造成上、下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
的间隙,预防圆角处的干涉。
?/P>
1.2.2 扣位
主要是指上壳与下壳的扣位配合。在考虑扣位数量位置时,应从产品的总体
外形尺寸考虑,要求数量平均,位置均衡,设在转角处的扣位应尽量靠近转角,
确保转角处能更好的嵌合,从设计上预防转角处容易出现的离缝问题。
扣位设计应考虑预留间隙。
MIRROR)制造技术。
IMD与IML的区别及优势:
1. IMD膜片的基材多数为剥离性强的PET,而IML的膜片多数为PC.
2. IMD注塑时只是膜片上的油墨跟树脂接合,而IML是整个膜片履在树脂上
3. IMD是通过送膜机自动输送定位,IML是通过人工操作手工挂
1.1 外形设计
键顶圆弧:如考虑按键表面需进行丝印等处理时,按键表面圆弧不宜过大,
弓形高度小于0.5mm。
圆角:按键顶部周边需倒圆角,避免卡住按键。

塑胶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塑胶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塑胶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塑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家居、家电等领域,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对于保证产品质量、确保用户使用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为塑胶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以供参考。

一、质量标准1. 外观质量:塑胶制品的外观应保持整洁、光滑,表面无明显划伤、气泡、变色等缺陷。

2. 尺寸精度:塑胶制品的尺寸应符合规定的尺寸公差,尺寸公差的大小取决于具体的产品和用途。

3. 力学性能:塑胶制品的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

不同的塑胶材料对应着不同的力学性能指标,需要根据具体材料选择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

4. 耐热性:塑胶制品应具有一定的耐热性,以保证在高温环境下不发生变形、熔化等现象。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热变形温度、承受高温环境下的重量变化等。

5. 耐磨性:塑胶制品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以保证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易磨损或破碎。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耐磨性试验机、耐磨性杯法等。

6. 耐候性:塑胶制品应具有一定的耐候性,以保证在室外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易老化、褪色等现象。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紫外线老化试验、人工气候老化试验等。

7. 化学性能:塑胶制品在特定环境下应具有一定的耐化学性,以保证在特殊使用环境下不发生变化或腐蚀。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耐环境介质试验、耐酸碱试验等。

8. 环境友好性:塑胶制品应符合环保要求,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比如符合RoHS指令的限制物质含量要求。

二、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通过目测和触摸检查外观是否符合要求,主要检查表面是否平整、无划痕、气泡等缺陷。

2. 尺寸检验:使用卡尺、测量仪器等工具测量产品的尺寸,与标准尺寸进行比较,检验是否在公差范围内。

3. 力学性能检验:使用拉力试验机、弯曲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设备对塑胶制品进行相应的试验,检测其强度和硬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4. 耐热性检验:将塑胶制品置于高温环境下,观察是否发生变形、熔化等现象,或使用热变形温度试验仪进行检测。

5. 耐磨性检验:使用耐磨性试验机对塑胶制品进行摩擦试验,或使用耐磨性杯法进行试验,检验其耐磨性能。

IQC-塑胶件检验标准

IQC-塑胶件检验标准
不接受上述缺陷。
丝印/喷油颜色
a.颜色应符合样板;
b.由重影、套影引起的色差在视距25cm看不明显为可接收;
文字图案:商标不允许有丝印/移印不良存在。(除色差可在限度样偏差范围外)
不良专案
接受标准
色 差
所有图案、字迹色差应在限度板范围内
模糊不清、飞油
正常视距(25cm)不允许有飞油等引起的笔划不清
笔划残缺
3.5水口高度:胶件外表面的水口,残余相对于其周边的凸出高度。
3.6亏料:走料不足,使制件形状不完整。
3.7边沿缺损:指构件的所有可见结构的边沿/棱角被损坏。(含加工损伤)
3.8变形:指由于模具设计不合理、塑料类型不适当、注塑条件设定不适当、包装方式不当等造成制品与所需结构的偏差。
3.9银纹:指胶件表面因受气体溢出干扰而形成的在光照下呈银色的泡点痕迹。
2
不全黑点
≤0.25
2
≤0.15
1
透明罩
有效透明面
黑点
≤0.2
2
≤0.15
1
不全黑点
≤0.2
2
≤0.20
1
表中允许的杂色点限于:
a.杂色点远离商标20mm以上,远离同色字体10 mm以上,若是多个点则彼此间距40 mm以上。
b.载体可见面积大于1cm2。
单个按键:指单个装配,且一台机里同类键只有一个的按键。
4.1.3披锋(溢料、飞边)
注:装配之后非拆卸不能见到的披锋不计外观缺陷,但因功能需要在使用时要打开的部位内部,按“底壳底面”标准接受披锋;目视为锯齿状或手感锋利的披锋不接受。
4.1.4亏料:外表不允许有35cm视距可见的亏料现象。
注:部件在组装后不可见的内部区域亏料,在不影响装配、功能、强度时可接受。

色差--塑胶产品表面通用标准

色差--塑胶产品表面通用标准

塑胶产品表面通用标准根据欧洲的标准,塑胶产品的色差标准是:与色卡比较相差1ΔE~1.2ΔE,与客供样板比较相关0.8ΔE,因为一般情况下客供样板如果也作颜色参照样,则客人会对其提供的样板作出要求,与色卡比较相差在0.3ΔE内。

但主要以色卡为主。

而且欧洲都采用Lab色差数据。

塑胶件的色差标准?如何判定产品的色差, 那些色差会影响客户购买?补充- 9个月前CA(Chromatic Aberration)即色差,CA(Area)值用来衡量图像的色差水平,这个值越低说明品质越好。

0-0.5:可以忽略,肉眼难以辨认出;0.5-1.0:很低,只有受过长期专业训练的人才能勉强发现;1.0-1.5:中等,高倍率输出时时常看到;大于1.5:严重,高倍率输出时非常明显。

由仪器测量的颜色座标系计算色宽容度和色差之业界标准(本标准已获准用於美国国防部)简介本标准最初是许多独立发行的色差的仪器评估方法合并的结果.正如在1979年修订的,它包括四个可用仪器测得颜色标量值的颜色空间,其中很多内容业已废弃, 不同色标值下的色差可由十个方程计算得出.根据现代颜色测量技术,仪器,校正标准和方法,测量程序只有很少的意义.1993年出版的修订版删去了这些章节,并把颜色空间和成熟的色差方程,限定为三个广泛应用於烤漆和相关涂装工业的方程.本次修订又增加了两个新的色宽容度方程,并为历史意义从1993年版本的色差方程中提出了两个列入附件中.Hunter的LH, aH ,bH和FMC-2色差方程不再推荐.这次修订也使本标准的地位从方法过度到业界标准.1.范围1.1 本业界标准包括了两个不透明样本间,如烤漆板,不透明塑胶,纺织品样本等的,色宽容度和微小色差的计算.它基於采用日光光源的用仪器测量的颜色座标系.考虑到所测样本可能是同色异谱,通过视觉相似的颜色占有不同的光谱曲线,所以业界标准D4086用於证明仪器测量的结果.由这些程序测定的容差和差值根据 CIE1976CIELAB对立颜色空间中近似一致的颜色感觉表达,如CMC的容度单位,CIE-94的容度单位, 由DIN6167给出的DIN99色差公式,或新的CIEDE2000色差单位.基於Hunter的LH, aH ,bH相反颜色空间的色差,或Friele-MacAdam-Chickering(FMC-2)颜色空间的色差,不再推荐用於工业标准.1.2 为了产品的规范,买方和卖方应就样品和参考样之间容许的色差以及计算色宽容度的程序达成一致.每种材料和每次使用的测试条件都需要明确的色宽容度,因为其他外观因素(例如样本的相近,光泽,质地)可能影响测量色差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和商业接受性.1.3 本标准没有声称包含所有安全因素,即便要,也须结合它的使用.本标准使用者有责任建立合适的安全和健康条件并注意适当的调整使用需求.2.参考文件2.1 ASTM标准(略)2.2其他标准(略)3.术语3.1在E284中的术语和定义可用於此标准.3.2本标准特有术语的定义3.2.1比色分光计n---分光计,它包含一个色散元件(例如棱镜,光栅,干涉过滤器,可调的或不连续的系列单色光源),通常有能力输出色度数据(如三刺激值,推导的颜色座标或表面品质系数).另外,比色分光计也可以根据色度数据的来源报告潜在的光谱数据.3.2.1.1 讨论----曾经,紫外解析分光光度计用於色度测量.现在,用於颜色测量的仪器有很多普通的组件,而紫外解析分光光度计最适合用在色度量的解析中,这需要非常精确的光谱位置和非常窄的带宽以及适度的基线稳定性.比色分光计被设计用於视觉色度计的数据仿真或作为计算机辅助颜色匹配系统的光谱和色度信息来源. 数字比色法允许更多关於光谱等级和光谱带宽的容差,但需要更高的放射等级稳定性.3.2.2 色宽容度方程,n---由可接受性评估得到的一个数学表达式,它基於颜色空间座标系扭曲了该颜色空间的度量,关於一个参考颜色,为了使单个光泽通过.3.2.2.1 讨论---色宽容度方程将一对样品中的一个设定为标准样计算pass/fail值.这样,在两个样本间可察觉的差异不变时,交互改变测试样与参考样将导致一个在可预见的接受水平上的色差变化.而色差方程用颜色空间裏的尺度量化那个颜色空间裏的距离.交互改变参考样与测试样既不改变可查觉的也不改变预知的色差.4.标准摘要4.1参考样与测试样本间的颜色差异由基於光谱或过滤器的色度计测量得来.据标准E308,从光谱仪器上读出的反射系数可经计算转化为颜色等级量,这些颜色等级量也可以从带自动计算的光谱仪器上直接读出.色差的单位是从这些颜色等级量中计算出来的,并近似等於参考和测试样间可察觉的色差.5.意义和应用5.1 原始的基於X,Y,Z三刺激值和色品座标系x,y的CIE颜色标量并不是真正一致的.每个基於CIE值的后续颜色标量都有用於提供某种补充- 9个月前5.1 原始的基於X,Y,Z三刺激值和色品座标系x,y的CIE颜色标量并不是真正一致的.每个基於CIE值的后续颜色标量都有用於提供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的额外因素,这样在不同颜色区域裏的色差将更有可比性.另一方面,由不同颜色标量体系计算的相同样品的色差不可能一致.为避免混乱,样品的色差或相关的容差只有在它们从同一个颜色标量体系中得到时才可比较. 在所有颜色样本中,没有简单的因素可被用於从一个差值或容差单位体系到另一个体系间精确地转换色差和色宽容度.5.2 为了标准的一致,CIE在1976年推荐使用两套颜色公制.CIELAB公制以及与其关联的色差方程在涂料,塑胶,纺织物和相关工业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同时,它没有完全取代Hunter的LH aH bH和FMC-2标准.这两个等级标准的表现相对於有经验的视觉来说,太不足了.相比最近的基於CIELAB调整优化的色宽容度方程,它们不再被推荐了. 因此,包括附件中的两个老的标准,在本标准中只有历史意义.预期将来在修改本业界标准时,附件也会被同时删除.CIELAB公制,就其本身,在本业界标准中也不被推荐去描述小的,中等的色差(差值少於5.0ΔE*ab单位).四个最新定义的方程,这里有文件证明的,高度推荐用於0到5.0ΔE*ab单位范围内的色差.5.3色宽容度方程的使用者发现,在每个体系中,总合三个色差元素向量组成一个单独的标量值,可以有效的判定样本颜色是否在一个标准指定的色宽容度内.然而,为了控制产品的颜色,可能不仅要知道偏离标准的量,而且要知道偏离的方向.可以通过例出三个由仪器决定的色差元素来得到关於少量色差偏离方向的信息.5.4在基於仪器测量值选择色宽容度时,因该小心地与关於颜色、光亮度差异的可接受性的视觉评估和用惯例D1729 得到的饱和度相关.三个这里给出的宽容度方程已被广泛的验证,验证的对象包括纺织品和塑胶,显示出与视觉评估一致并在视觉判断的实验不确定性之内.这就是说,方程本身错误分类色差的苹率不再超过最有经验的颜色匹配师.5.5当色差方程和色宽容度方程按例用於多种不同的光源时,为了产品在日光下使用,他们已被推导或最优化,或二者都有.在其他光源下的计算结果,可能不具有与视觉判断好的相关性.不在日光下应用宽容度方程将需要在体节性水平上的视觉构造如标准D4086.6. 色差和色宽容度的描述:6.1 CIE1931和1964的颜色空间----不透明样本的日光颜色由颜色空间中的点表示,该空间由三个互相垂直的轴表示,三个轴分别为代表光亮度的Y座标和色品座标x和y,其中:X,Y和Z是1931年或1964年CIE标准观察者的三刺激值,它们遵守照明标准D65或其他日光相.这些标度没有提供可感知的统一颜色空间.结果是色差很少从x,y和Y的差异中直接计算出来.6.2 1976年CIE统一颜色空间L* a* b*和色差方程.这是一个接近统一的颜色空间,它基於三刺激值的非线性扩展.它提供差异以产生三个相反的轴,这三个轴分别近似於黑色--白色,红色--绿色和黄色--蓝色的视觉感觉.它在直角座标系上绘图产生, L*,a*,b*值的计算如下:ΔE*ab=(ΔL*2+Δa*2+Δb*2)1/2式中,三刺激值Xn,Yn,Zn定义了名义上的白目标色刺激的颜色.通常,白目标色刺激由一个CIE标准光源的光谱辐射功率给出,例如,C,D65光源或其它日光相,由良好的反射扩散体反射入观察者的眼内.在这些条件下,Xn,Yn,Zn是标准光源在Yn等於100时的三刺激值.6.2.1 根据L*,a*,b*得到的两种颜色的总色差ΔE*ab如下计算:ΔE*ab=(ΔL*2+Δa*2+Δb*2)1/2注意,所定义的颜色空间叫CIE1976 L*a*b*颜色空间并且色差方程是CIE1976L*a*b*色差公式.推荐使用缩写CIELAB(所有单词的首字母).6.2.2 1976年CIE公制(L*a*b*)在一个或多个X/Xn,Y/Yn,Z/Zn的比值小於0.008856时没有适当的收敛於零.在计算L*时, 如果正常公式用於Y/Yn的值大於0.008856,那麼当Y/Yn的值小於0.008856时原公式也许仍然可用.下述修正公式用於Y/Yn等於或小於 0.008856时:6.2.3 在计算a*和b*时,如果X/Xn,Y/Yn,Z/Zn都小於0,008856,可用以下修正方程代替正式方程:6.2.4 ΔE*ab的量没有指出差异的特性因为它没有指出关於颜色,色度和光亮度差异的相对量和方向.6.2.5 色差的方向由元素∆L*,∆a*和∆ b*的量和代数符号表示:其中,L*s,a* s,和b* s代表参考或标准. L*B,a*补充- 9个月前6.2.5 色差的方向由元素∆L*,∆a*和∆ b*的量和代数符号表示:其中,L*s,a* s,和b* s代表参考或标准. L*B,a* B,b* B代表测量样品或测量批.元素∆L*,∆a*和∆ b*的符号大致有如下意思:+∆L*=明亮的-∆L*=较暗的+∆a*=较红的 (少绿的)-∆a*=较绿的 (少红的)+∆ b*=较黄的 (少蓝的)-∆ b*=较蓝的 (少黄的)6.2.6 为了判断两种颜色色差的方向,可以计算它们的CIE1976公制颜色角hab 和CIE1976公制色度C*ab,公式如下:除了非常深的颜色外,测试样品和参考样品间的颜色角hab差异可与视觉可察觉的颜色差异联系起来.同样的,色度差值ΔC*ab ([C*ab]batch-[C*ab]standard) 可与视觉可察觉的色度差异联系起来.6.2.7 为了判断两种颜色间的不同光亮度,色度和颜色对总色差的贡献,可用CIE1976公制色差来计算ΔH*ab,公式如下:其中, ΔE*ab在6.2.1中计算. ΔC*ab在6.2.6中计算;於是方程:包含的项目显示了光亮度差异ΔL*,色度差异ΔC*ab和颜色差异ΔH*ab 对总色差ΔE*ab的相对贡献.这种计算公制色差的方法没有包含关於色差符号(正或负)的信息,对於接近中性轴的一对颜色的判断可能不稳定.一个可改正这两种问题的选择性方法已被提出:6.3 CMC色宽容度方程:--The Colour Measuremant Committee of Society of Dyers and Colourists英联邦染色师与配色师颜色测量委员会在英国J&P涂装线公司承担了改进JPC79公差方程结果的任务.它是CIELAB方程和当地最优的处於标准位置的产生了FMC-I的方程的结合.它更注重光亮度,色度和颜色改变引起的直接知觉,取代了老的注重光亮度,红绿和黄蓝色的方程. 它的目的是用作单个色泽的判断方程.现在不需用感觉元素去分解原方程—CIELAB模型中的元素已经那样做了.图1显示了CIELAB的色度板(a*, b*),有大量的CMC椭球画在板上.这个图形清楚地显示了椭球区域随CIELAB公制色度L*ab的增加和改变CIELAB公差颜色角而带来的改变. CMC元素和单个宽容度如下计算:参数(l,c)是系统偏差或参数效应如质地和样本差别的补偿.最普通的值是(2:1),用於纺织品和通过成型模仿纺织材料的塑料.这就意味著光亮度的差异占到色度和色调差异重要性的一半.值(1:1)通常代表一个仅仅能感觉到的差异,用於需要非常严格的容差或具有光泽的表面.对於不光滑的,无规粗糙的,有适度质地的,可用(1:1)到(2:1)之间的中间值.而值(1.3:1)最经常被报道.参数cf是一个商业参数,用於调整容差区域的总量,而接受或拒绝的决定也可以以色宽容度的单位量为基础.颜色依赖函数定义如下: 所有的角由角度给出,但通常需要转换成弧度,以便在数字电脑上处理.6.4 CIE94色宽容度方程,这个色宽容度方程的发展是由CMC色宽容度方程的成功促进的,它主要从汽车钢板烤漆的目视观察得来.正如CMC方程,它基於CIELAB颜色公制并用CIELAB颜色空间里的标准位置推导出一系列解析函数修正标准周围区域的CIELAB颜色空间.它的额外函数比CMC中的方程要简单得多.CIE94的色宽容度计算如下:不像其它早先的色差方程,CIE94是由一系列良好定义的条件得来的,在这些条件下方程将提供最佳结果,而偏离这些条件将导致与目视评估的色差显著不同.这些测试条件由表1给出:表1 CIE94色宽容度方程的基本条件特性要求照明 D65光源样品照明度 1000lx观测正常颜色视觉背景统一中性灰色监视模式目标样品尺寸>4°对象视角样品分离最小可能色差大小 0到5个CIELAB单位样品结构视觉均一参数kL ,kC ,kH是可被用於补偿质地和其它样本表达效果的参变因素,同时kv 基於工业偏差调整色宽容度量的大小.参数SL,SC,SH用於表现CIELAB颜色空间的局部变形,基於那个空间中的标准样本位置.它用下述方程计算:6.5 DIN99色差方程—由Rohner和Rich发表於1996年的论文促进了德国标准协会更进一步发展和标准化一个改良的翻译作为新的色差公式,一个用 CIELAB的对数座标系而不是用CMC和CIE94的线性和双曲线函数的球状颜色空间模型.该方程由DIN6167标准推导和证明.它提供了一个经轴旋转和对数扩张的新轴去与CIE94色宽即便,一份静谧的从容是多么的难,但我依旧期待。

塑胶模具配合公差

塑胶模具配合公差

塑膠模具配合公差1. 上下頂出板之滾珠襯套:i.一側(上頂出板E02A )01.003.0++ ii. 另一側(下頂出板E01A )03.005.0++ 2. 輔助柱:i.長度01.0015.0++ii.外徑02.001.0-- iii.定位處02.001.0-- iv. 定位孔外徑(M03A )01.002.0++ 3. 頂針:i.圓頂針φ徑01.000.0-- ii.片頂針01.000.0-- iii.長度03.005.0++ iv. 頭部高度4.0002.001.0-- 4. 頂桿(有導套)導套孔01.002.0++ i.外徑02.001.0-- ii. 長度 有slider 者不得高於slider 底面無slider5. 定位銷孔:i. 模板(F01A&F02A ,M03A&M04A )φ8ii. 一端 φ5.0 THRφ8.0001.002.0++ × 20L 另一端φ8.05 THRiii. block φ徑01.002.0++ 6. 導柱孔(M04A or F02A )015.0025.0++,加工公差單邊3μ 7. 導套孔(F02A or M04A )015.0025.0++8. 公母模板厚度(F02A&M04A )02.004.0++(規定) 9. 溝槽、圓孔015.0025.0++(常用於在頂針孔、鑲件及模仁對插處,長、寬、深度皆然)10. 配合件:i.挖槽件00.001.0++ 01.000.0-- ii. 搭配件01.000.0--00.001.0++ 11. 墊板搭配處:i.D 02.003.0++ ii.X 15.01.0-- iii.d 03.001.0-- iv. d’ 01.003.0++ 12. 模仁堆疊公差(fine pitch 須嚴加控制厚度尺寸,可每十片加一定位件,定位件不小於0.08 mm )Ex. 10片堆疊公差005.0±對插處005.000.0--(or 01.000.0--) 13. 撥塊:長寬02.001.0-- 14. 回位銷:i.孔(M04A )02.003.0++ ii.銷02.001.0-- iii. 長15.01.0-- 15. 對插式模仁插破深度:i.對插深度各模板編號方式:。

塑胶件检验国家标准

塑胶件检验国家标准

塑胶件检验国家标准塑胶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为了保障塑胶件的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来规范塑胶件的检验方法和要求。

本文将对塑胶件检验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

首先,塑胶件的外观质量是其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家标准对塑胶件的外观质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表面平整度、色泽一致性、气泡、热缩孔等方面的要求。

在进行外观检验时,应该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塑胶件外观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塑胶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也是其质量的重要评定指标。

国家标准对塑胶件的尺寸公差、圆度、平行度、垂直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塑胶件在使用时能够与其他零部件配合良好,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

在进行尺寸和几何形状检验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塑胶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塑胶件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也是其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

国家标准对塑胶件的拉伸性能、冲击强度、硬度、燃烧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塑胶件在使用时能够承受一定的力学和环境影响,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检验时,应该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塑胶件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总的来说,塑胶件检验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塑胶件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应该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和评定,以确保塑胶件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为产品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塑胶件检验国家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标准意识和执行能力,推动我国塑胶件行业的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塑料件公差标准

塑料件公差标准

塑料件公差标准塑料件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制品,在各种机械设备和产品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对于塑料件的公差标准,是影响其质量和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就塑料件公差标准进行介绍和讨论,希望能够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塑料件的公差标准是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允许的尺寸偏差范围。

这个范围是由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旨在保证塑料件的尺寸精度和装配质量。

在实际生产中,严格遵守公差标准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塑料件的公差标准通常包括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质量要求。

尺寸公差是指允许的尺寸偏差范围,包括上偏差和下偏差。

形位公差是指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平面度、圆度、直线度等。

而表面质量要求则是指塑料件表面的光洁度、平整度、无损伤等要求。

在实际生产中,塑料件公差标准的选择应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公差范围应该选择较小的数值,以保证产品的精度和可靠性。

而对于一些一般要求的产品,则可以适当放宽公差范围,以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对于塑料件公差标准的控制,需要在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

从原材料的选用到模具设计、注塑成型、后续加工和装配,都需要严格按照公差标准进行控制和检测,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总的来说,塑料件公差标准是塑料制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只有严格遵守公差标准,才能够生产出质量稳定、性能可靠的塑料制品,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在未来的生产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提升,相信塑料件公差标准也会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生产需求和技术要求。

希望本文对塑料件公差标准有所了解的读者有所帮助,也希望塑料件行业能够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塑胶件一般公差PPT讲稿

塑胶件一般公差PPT讲稿
• 不同的材料,其收缩率也不同。在选择公差时,应根据材料的收缩特性值
而选择适当的公差等级。
下表为国标中公差等级的选择方法.
收缩0~1%的常用材料有:ABS,PC,PC/ABS,PA+玻纤填充物,PP+填料 收缩1~2%的常用材料有:PA,尺寸≤150mm的POM 收缩2~3%的常用材料有:PP,尺寸>150mm的POM,PE 收缩>3%的常用材料有:软PVC
QC-T-29017-1991的标准环境为:23℃±2℃,湿度50%±2%RH;
MGR ES.22.PL.103的标准环境为:20℃±0.5℃,65%±5%RH;
DIN 16901-1982的标准环境为:23℃±2℃,湿度50%±2%RH(16小时)
标准涉及基本术语和概念:
五.模具
国家标准GB/T 14486-2008
考虑到上述因素对塑件尺寸的影响,并根据大量的实际测量结果,制 定了有关的标准以确定塑料模塑塑件的尺寸公差。
标准涉及基本术语和概念:
三.适用范围 这些标准只适用于注塑,压塑,传递和浇注成型的塑料模塑件。不适用于挤塑,
吹塑,烧结和发泡成型的制件 四.材料收缩率
模塑收缩率:SM=[(LM-LP)/LM]100% LP塑件成型后在标准环境下放置24h后的尺寸 LM模腔的相应尺寸
流向收缩率:SMP成型时沿流料方向的模塑收缩率 横向收缩率:SMN成型时垂直于流料方向的模塑收缩率 模塑收缩率差:ΔSM=SMP-SMN 收缩特性值:流向收缩率与流向和横向收缩率之差的
绝对值之和:SMP+│ΔSM│
流向收缩方向
横 向 收 缩 方 向
GB/T 14486-2008的标准环境为:23℃±2℃,湿度50%±5%RH;
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6个项目。 ③位置公差。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它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胶基本公差标准
孔类尺寸
塑胶种类
PS/ABS/SAN/PC/PMMA
PP/POM/PVC/PE/PA
公称值
单位:mm
公差等级
0
1
0.06
-0.03
+0.06
-0.03
+0.10
-0.05
1
3
+0.06
-0.03
+0.08
-0.04
+0.08
-0.04
+0.12
-0.06
3
6
+0.07
+0.82
-0.41
+1.20
-0.60
355
400
+0.65
-0.33
+0.90
-0.45
+0.90
-0.45
+1.30
-0.65
400
450
+0.70
-0.35
+1.00
-0.50
+1.00
-0.50
+1.40
-0.70
450
500
+0.80
-0.40
+1.10
-0.55
+1.10
-0.55
+1.60
+0.11
-0.22
24
30
+0.06
-0.12
+0.08
-0.16
+0.08
-0.16
+0.12
-0.24
30
40
+0.07
-0.13
+0.09
-0.18
+0.09
-0.18
+0.13
-0.26
40
50
+0.07
-0.14
+0.10
-0.20
+0.10
-0.20
+0.14
-0.28
50
65
+0.08
-0.23
+0.62
-0.31
+0.62
-0.31
+0.90
-0.45
250
280
+0.50
-0.25
+0.68
-0.34
+0.68
-0.34
+1.00
-0.50
280
315
+0.55
-0.28
+0.74
-0.37
+0.74
-0.37
+1.10
-0.55
315
355
+0.60
-0.30
+0.82
-0.41
-0.50
+0.34
-0.68
+0.34
-0.68
+0.50
-1.00
280
315
+0.28
-0.55
+0.37
-0.74
+0.37
-0.74
+0.55
-1.10
315
355
+0.30
-0.60
+0.41
-0.82
+0.41
-0.82
+0.60
-1.20
355
400
+0.33
-0.65
+0.45
-0.90
+0.50
-0.50
+0.50
-0.50
+0.70
-0.70
450
500
+0.40
-0.40
+0.55
-0.55
+0.55
-0.55
+0.80
-0.80
★标准值以塑胶产品成型后或经必要的后处理后,在相对湿度为65℃,温度为20℃的环境下
放置24小时,在塑胶产品和量具为20℃时进行测量为准。
文件编号:
-0.06
+0.20
-0.10
18
24
+0.11
-0.06
+0.14
-0.07
+0.14
-0.07
+0.22
-0.11
24
30
+0.12
-0.06
+0.16
-0.08
+0.16
-0.08
+0.24
-0.12
30
40
+0.13
-0.07
+0.18
-0.09
+0.18
-0.09
+0.26
-0.13
40
50
+0.10
-0.10
+0.13
-0.13
+0.13
-0.13
+0.19
-0.19
80
100
+0.11
-0.11
+0.15
-0.15
+0.15
-0.15
+0.22
-0.22
100
120
+0.13
-0.13
+0.17
-0.17
+0.17
-0.17
+0.25
-0.25
120
140
+0.14
-0.14
+0.19
公称值
单位:mm
公差等级
0
1
+0.02
-0.05
+0.03
-0.06
+0.03
-0.06
+0.05
-0.10
1
3
+0.03
-0.06
+0.04
-0.08
+0.04
-0.08
+0.06
-0.12
3
6
+0.04
-0.07
+0.04
-0.08
+0.04
-0.08
+0.07
-0.14
6
10
+0.04
-0.08
315
+0.28
-0.28
+0.37
-0.37
+0.37
-0.37
+0.55
-0.55
315
355
+0.30
-0.30
+0.41
-0.41
+0.41
-0.41
+0.60
-0.60
355
400
+0.33
-0.33
+0.45
-0.45
+0.45
-0.45
+0.65
-0.65
400
450
+0.35
-0.35
-0.08
+0.12
-0.12
30
40
+0.07
-0.07
+0.09
-0.09
+0.09
-0.09
+0.13
-0.13
40
50
+0.07
-0.07
+0.10
-0.10
+0.10
-0.10
+0.14
-0.14
50
65
+0.08
-0.08
+0.11
-0.11
+0.11
-0.11
+0.16
-0.16
65
80
发行日期:
修订日期:
文件版本:A/0
第3页共3页
编制:陈守全
审定:
-0.80
★标准值以塑胶产品成型后或经必要的后处理后,在相对湿度为65℃,温度为20℃的环境下
放置24小时,在塑胶产品和量具为20℃时进行测量为准。
文件编号:
发行日期:
修订日期:
文件版本:A/0
第1页共3页
编制:陈守全
审定:
塑胶基本公差标准
轴类尺寸
塑胶种类
PS/ABS/SAN/PC/PMMA
PP/POM/PVC/PE/PA
+0.37
-0.37
200
225
+0.21
-0.21
+0.28
-0.28
+0.28
-0.28
+0.41
-0.41
225
250
+0.23
-0.23
+0.31
-0.31
+0.31
-0.31
+0.45
-0.45
250
280
+0.25
-0.25
+0.34
-0.34
+0.34
-0.34
+0.50
-0.50
280
+0.05
-0.10
+0.05
-0.10
+0.08
-0.16
10
14
+0.05
-0.09
+0.06
-0.12
+0.06
-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