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7—18(不印刷)详解

合集下载

公差资料

公差资料

习题11-1 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其公称尺寸,是否就表示它们的精度就越高?为什么?解:否。

零件的精度高低取决于公差值的大小(公差等级的高低)。

1-2 一批零件的尺寸公差为0.025 mm,完工后经检测发现,这批零件的实际尺寸最大与最小之差为0.020 mm。

能否说明这批零件的尺寸都合格?为什么?解:否。

若零件的下极限偏差为零,上极限偏差为0.025,而零件的实际上极限偏差为零,实际下极限偏差为-0.020,则这批零件中合格件很少。

即零件合格与否不但与零件的公差大小有关,而且与其公差带位置也有关。

1-3 按φ50H7加工一批零件,完工后经检测知道,最大的实际尺寸为50.03 mm,最小的实际尺寸为50.01 mm。

问这批零件的尺寸是否都合格?为什么?解:φ50H7的最大极限尺寸为50.025 mm,最小极限尺寸为50 mm,则这批零件中实际尺寸大于50.025的都不合格。

1-4 什么是一般公差?在图样中如何标注?解:一般公差是指在车间普通工艺条件下,机床设备可保证的尺寸公差。

在正常维护和操作情况下,它代表车间正常的加工精度。

采用GB/T 1804-2007规定的一般公差,应在图样标题栏附近或技术要求、技术文件(如企业标准)中注出本标准号及公差等级代号。

★1-5 查表计算下列配合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并画出孔、轴公差带图,说明各属于哪种配合。

(1)φ20H8/f7解:EI=0,ES=33,es=-20,ei=-41,X max=74,X min=20,间隙配合,图略。

(2)φ18H7/r6解:EI=0,ES=18,es=34,ei=23,Y max=-34,Y min=-5,过盈配合,图略。

(3)φ50K7/h6解:EI=-18,ES=7,es=0,ei=-16,X max=23,Y max=-18,过渡配合,图略。

(4)φ40H7/js6解:EI=0,ES=25,es=8,ei=-8,X max=33,Y max=-8,过渡配合,图略。

简明机械实用手册说明书

简明机械实用手册说明书

简明机械实用手册杨晓辉 主编北 京内 容 简 介 本书共由七篇构成,内容包括数学、物理和力学等理论基础知识,工程材料,制图、公差与配合及表面粗糙度等常用标准,机构与传动及机械零件等机械基础和设计资料,机械制造理论、工艺和检测等,流体力学、液压气动、泵和风机等流机机械,热力学与内燃机以及空调技术。

既有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资料,又有生产现场操作指导,并收录了一些较成熟的新技术和现代加工方法。

书中收录的标准和资料为最新的,叙述简明扼要,注重实际应用。

本书几乎涵盖了机械工程技术与设计的所有内容,是一部综合性的简明实用机械工程工具书。

本书主要是为从事机械工程的各层面人员,提供带有共性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知识、常用基本数据和设计资料,在研究和处理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各种技术问题时,起备查、提示和启发作用。

读者可以是初学者和中等技术人员,也可供机械类院校的师生参考阅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简明机械实用手册/杨晓辉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ISBN7 03 017173 X Ⅰ.简…Ⅱ.杨… Ⅲ.机械学 手册 Ⅳ.T H11 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040935号责任编辑:赵方青 崔炳哲/责任制作:魏 谨责任印制:刘士平/封面设计:戴海燕北京东方科龙图文有限公司 制作ht tp://w w w.o kbook.com.c n 出版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717http://w w w.sciencep.com 印刷科学出版社发行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2006年8月第 一 版 开本:A5(890×1240)2006年8月第一次印刷印张:361/2印数:1—4000字数:1143000前 言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装备产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和生产工具的任务。

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也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的加强。

公差配合——精选推荐

公差配合——精选推荐

配合公差配合公差(fit tolerance)是指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它是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

孔和轴的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组成了配合公差。

孔和轴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

孔和轴配合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质。

配合公差的大小=公差带的大小;配合公差带大小和位置=配合性质。

配合公差的等级与公差带公差等级的选择与轴承配合的轴或轴承座孔的公差等级与轴承精度有关。

与P0级精度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级一般为IT6,轴承座孔一般为IT7。

对旋转精度和运转的平稳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如电动机等),应选择轴为IT5,轴承座孔为IT6。

公差带的选择当量径向载荷P分成“轻”、“正常”和“重”载荷等几种情况,其与轴承的额定动载荷C之关系为:轻载荷P≤0.06C 正常载荷 0.06C <P≤ 0.12C 重载荷 0.12C<P1) 轴公差带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轴的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

就大多数场合而言,轴旋转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旋转的场合,一般应选择过渡或过盈配合。

静止轴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是静止的场合,可选择过渡或小间隙配合(太大的间隙是不允许的)。

2)外壳孔公差带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外壳孔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

选择时注意对于载荷方向摆动或旋转的外圈,应避免间隙配合。

当量径向载荷的大小也影响外圈的配合选择。

3) 轴承座结构形式的选择滚动轴承的轴承座除非有特别需要,一般多采用整体式结构,剖分式轴承座只是在装配上有困难,或在装配上方便的优点成为主要考虑点时才采用,但它不能应用于紧配合或较精密的配合,例如K7和比K7更紧的配合,又如公差等级为IT6或更精密的座孔,都不得采用剖分式轴承座。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盈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盈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盈配合。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精选全文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一、标准公差1.标准公差等级: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

国家标准设置了20个公差等级。

2.公称尺寸分段:从理论上讲,同一公差等级的标准公差数值也应随公称尺寸的增大而增大。

尺寸分段后,同一尺寸段内所有的公称尺寸,在相同公差等级的情况下,具有相同的公差值。

二、基本偏差1.基本偏差及其代号基本偏差——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所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

基本偏差的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的基本偏差,小写字母表示轴的基本偏差。

2.基本偏差系列图及其特征(1)孔和轴同字母的基本偏差相对零线基本呈对称分布。

(2)在基本偏差数值表中将js划归为上偏差,将JS划归为下偏差。

(3)代号k、K和N随公差等级的不同而基本偏差数值有两种不同的情况(K、k可为正值或零值,N可为负值或零值),而代号M的基本偏差数值随公差等级不同则有三种不同的情况(正值、负值或零值)。

(4)代号j、J及P~ZC的基本偏差数值与公差等级有关。

三、公差带1.公差带代号孔、轴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代号与公差等级数字组成。

例如:孔公差带代号 H9、D9、B11、S7、T7轴公差带代号 h6、d8、k6、s6、u62.图样上标注尺寸公差的方法公称尺寸与公差带代号表示公称尺寸与极限偏差表示公称尺寸与公差带代号、极限偏差共同表示ф 40G7只标注公差带代号的方法(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要求)只标注上、下极限偏差数值的方法(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的生产要求)公差带代号与极限偏差值共同标注的方法(适用于批量不定的生产要求)3.公差带系列四、孔、轴极限偏差数值的确定1.基本偏差的数值(1)基本偏差代号有大、小写之分,大写的查孔的基本偏差数值表,小写的查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表。

(2)查公称尺寸时,对于处于公称尺寸段界限位置上的公称尺寸该属于哪个尺寸段,不要弄错。

标准公差等级

标准公差等级

标准公差等级标准公差等级是指在工程制图和零件加工中,对于尺寸公差的一种分类和表示方法。

公差等级的选择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成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工程设计和生产中,必须对公差等级有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应用。

本文将对标准公差等级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首先,公差等级分为IT等级和数字等级两种表示方法。

IT等级是指采用字母符号表示的公差等级,包括IT01、IT0、IT1、IT2、IT3、IT4、IT5、IT6、IT7、IT8、IT9、IT10共11个等级。

数字等级是指采用数字表示的公差等级,包括01、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共21个等级。

不同的等级代表了不同的公差范围和精度要求,IT等级和数字等级之间可以通过对照表进行对应。

其次,公差等级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和加工工艺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要求较高的精密零件,应选择较高的公差等级,以保证产品的精度和质量;而对于一般要求的零件,则可以选择较低的公差等级,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和工程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公差等级。

另外,公差等级的确定还应考虑到零件的功能和使用要求。

例如,对于需要配合装配的零件,应选择较小的公差等级,以确保配合的精度和质量;而对于不需要配合的独立零件,则可以选择较大的公差等级,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加工效率。

在实际设计和生产中,需要对零件的功能和使用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合适的公差等级。

最后,公差等级的应用还需要考虑到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的限制。

不同的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对于公差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选择公差等级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实际的加工条件和能力。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与加工厂商和加工工程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以确定合适的公差等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总之,标准公差等级是工程制图和零件加工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成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公差的常用表示详解

公差的常用表示详解
寸不应大于最大极限尺寸,即Dm≥Dmin,Da≤Dmax。
对于轴,其作用尺寸应不大于最大极限尺寸,其实际尺
寸不应小于最小极限尺寸,即dm≤dmax,da≥dmin。
由此可知,只有作用尺寸和实际尺寸都在极限尺寸范围 内,零件才是合格的,才能保证互换性要求。
A
9
1.2 偏差
偏差是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偏差为代数差,可以为正值、负值或零,在进行计 算时,必须带有正、负号。
A
10
1.2 偏差
1.2.1 实际偏差
实际偏差是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孔的实际偏差以Ea表示,Ea=Da-D; 轴的实际偏差以ea表示,ea=da-d。
A
11
1.2 偏差
1.2.2 极限偏差
极限偏差分为上偏差和下偏差。 上偏差是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孔的上偏差以ES表示,ES=Dmax-D; 轴的上偏差以es表示,es=dmax-d。 下偏差是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孔的下偏差以EI表示,EI=Dmin-D; 轴的下偏差以ei表示,ei=dmin-d。 极限偏差是设计者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的。
A
12
1.3 公差及公差带
1.3.1 公差
公差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表示一批零件尺寸允许变动的范围,这个范围 大小的数量值就是公差,所以它是绝对值,不是代 数值,零公差,负公差的说法都是错误的。公差等 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的绝对值, 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孔的公差以TD表示,TD=∣Dmax-Dmin∣=∣ES-EI∣; 轴的公差以Td表示,Td=∣dmax-dmin∣=∣es-ei∣。
A
13
1.3 公差及公差带
1.3.1 公差

公差对照表

公差对照表

Ra

1 l
l

0
y(
x)dx
轮廓峰顶线
Ra y
y Yv
Ry
中线
l
轮廓谷底线
三、表面粗糙度的代号(符)号及其标注
1、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代号及其 数
值( μm );
a1 a2
b
b——加工要求、镀覆、表面处理或其它
c(f)
说明等;
ed
c——样长度(mm)或波纹度( μm );
上偏差 = 50.008 - 50 = 0.008 下偏差 = 49.992 – 50 = -0.008 公差 = 50.008-49.992 = 0.016 或 = 0.008-(-0.008) =0.016
❖ 零线:在公差带图(公差与配合图解)中确定偏差的 一条基准直线,即零偏差线。通常以零线表示 基本尺寸。
+0.039 0
Φ50
Φ50H8( +00.039) Φ50f7( --00..005205)
➢ 既注公差带代号又注上、下偏差
上下 偏差 加注 括号
既明确配合精度又有公差数值。
Φ50H8 Φ50f7
➢ 注公差带代号
此注法能和专用量具检验零件尺寸统一起来,适应 大批量生产。零件图上不必标注尺寸偏差数值。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 轮廓最大高度——Ry
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零件表面一段取样长度L(用于判断表面粗糙度特
征的段中线长度)内,轮廓的偏距y是轮廓线上的点到中线
的距离中线以上,y为正值;反之y为负值。Ra是轮廓偏差
绝对值,用公式表示为:
或:

尺寸公差的基础知识

尺寸公差的基础知识
解: 公差带代号为φ50f7
公差带示意图
由轴的极限偏差表查得:上偏差为:-0.025mm, 下偏差为:-0.050mm, 轴的尺寸可写为: 或
50
-0.025
-0.050
由基本偏差系列图或查出孔、轴极限偏差值,可得此配合为间隙配合 。
解: 根据配合代号的组成写为:
配合代号
3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项目及标注
以公差框格的形式标注(两格或多格) 0.05 A 公差特征符号 公差值 基准 指引线 (从表中选) (以mm为单位) (由基准字母表示) (指向被测要素) 注意: ①公差值 如果公差带为圆形或圆柱形,公差值前加注Ø,如果是球形,加注SØ。 ②基准 单一基准用大写表示;公共基准由横线隔开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如果是多基准,则按基准的优先次序从左到右分别置于各格。公共基准则中间加一横线。 ③指引线 用细实线表示。从框格的左端或右端垂直引出,指向被测要素。指引线的方向必须是公差带的宽度方向。
公差带图:


-
基准轴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
03
04
φ50 H8 或 φ50H8/f7
配合代号用孔、轴公差带代号组成的分数式表示,分子表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表示轴的公差带代号。
f7
[例1]基本尺寸为φ50mm,基孔制配合,孔的公差等级为8级,轴的基本偏差为f,公差等级为7 级,试写出它们的基本尺寸和配合代号。
2
2
2
3.2
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 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Ra的下限值为1.6μm 。 Ra 的代号及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理论授课教案(首页)
课题:§1—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
教学目的要求:理解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教学重点:有关数值表的查阅
难点:有关数值表的查阅
授课方法:板书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参考书》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理论授课教案(首页)
课题:§1—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
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尺寸公差带代号;能根据基本尺寸和公差带代号使用两表确定极限偏差;掌握极限偏差表的查表方法。

教学重点:能根据基本尺寸和公差带代号使用两表确定极限偏差;
难点:有关数值表的查阅
授课方法:板书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参考书》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理论授课教案(首页)
课题:§1—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
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基孔制与基轴制配合的特点;理解配合代号;了解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
教学重点:理解基孔制与基轴制配合的特点
难点:理解基孔制和基轴制配合的特点
授课方法:板书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参考书》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理论授课教案(首页)
课题:§1—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
教学目的要求:极限配合的标准以及公差,理解基孔制与基轴制配合的特点教学重点: 理解基孔制与基轴制配合的特点
难点:理解基孔制和基轴制配合的特点
授课方法:板书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参考书》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理论授课教案(首页)
课题:§1—3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方法
教学重点:公差等级的选择,配合的选用
难点:有关数值表的查阅
授课方法:板书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参考书》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理论授课教案(首页)
课题:§1—3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有关数值表的查阅
授课方法:板书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参考书》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理论授课教案(首页)
课题:第一章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
教学目的要求:能根据基本尺寸和公差带代号使用两表确定极限偏差;掌握极限偏差表的查表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有关数值表的查阅
授课方法:板书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参考书》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理论授课教案(首页)
课题:§2—1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理解计量器具的分类;测量方法的分类;计量器具的基本计量参数;测量误差
教学重点: 测量方法的分类和特点
难点:测量方法的分类和特点
授课方法:板书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参考书》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理论授课教案(首页)
课题:§2—2测量长度尺寸常用量具
教学目的要求:理解测量长度尺寸常用的计量器具
教学重点:计量器具的主要性能指标;常用器具的使用难点:计量器具的主要性能指标;常用器具的使用
授课方法:板书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参考书》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理论授课教案(首页)
课题:§2-3常用机械式量仪
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常用机械式量仪的测量原理
教学重点: 理解常用机械式量仪的测量原理
难点:理解常用机械式量仪的测量原理
授课方法:板书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参考书》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百分表的-扇形齿轮5-杠杆测头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理论授课教案(首页)
课题:§2-4测量角度的常用计量器具
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常用机械式量仪的测量原理
教学重点:理解测量角度的常用计量器具
难点:理解测量角度的常用计量器具
授课方法:板书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参考书》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等的使用方法
§2-4测量角度的常用计量器具
一、 万能角度尺
1-尺身ﻭ2-角尺ﻭ3-游标ﻭ4-制动器 5-基尺ﻭ6-直尺ﻭ7-夹块 8-扇形板
2.刻线原理及读数方法
3 .测量范围 (1)0°~50°角 (2)50°~140°角 (3)140°~230°角 (4)230°~320°角 二.正弦规 检测示意
L
H =
αsin
α——正弦规放置的角度 H ——量块组的尺寸
L ——正弦规两圆柱的中心距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理论授课教案(首页)
课题:§2-5其他计量器具简介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其他计量器具的应用
教学重点:了解其他计量器具的应用
难点:了解其他计量器具的应用
授课方法:板书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参考书》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教学环节
及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

板书讲授5—10min
板书讲授
30min 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等的使用方法
§2-5其他计量器具简介
一、塞尺结构
塞尺——又叫厚薄规,是用于检验两表面间缝隙大小的量具。

二、直角尺
直角尺(90°角尺)——用来检测直角和垂直度误差的定值量具。


制造精度有00级、0级、1级和2级四个精度等级,00级的精度最高。


三、检验平尺
检验平尺——用来检验工件的直线度和平面度的量具。


复习
引入
教学
引入
重点
重点,
难点
板书讲
授30mi

样板平尺
三、检验平尺
检验平尺——用来检验工件的直线度和平面度的量具。

样板平尺:刀口尺(刀型样板平尺)、三棱样板平尺和四棱样板平尺。

宽工作面平尺:矩形平尺、工字形平尺和桥形平尺。

样板平尺工字形平尺和桥形平尺
四、水平仪
水平仪——用来测量被测平面相对水平面的微小角度的计量器具。

ﻭ电子水平仪
水准式水平仪:条式、框式和合像水平仪ﻭ
条式水平仪
框式水平仪
水准器原理
重点,
难点
相对倾角:α=4″×n
五、检验平板
一般用铸铁或花岗岩制成,有非常精确的工作平面,其平面度误差极小,在检验平板上,利用指示表和方箱、V形架等辅助工具,可以进行多种检测。

六、偏摆仪
一般用铸铁制成,带有可调整的前后顶尖座和高精度的纵向、横向导轨,并配有专用表架。

利用百分表、千分表可对回转体零件进行各种跳动量的检测。

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