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例剖腹产术中仰卧位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

3 急 救及 护 理
31 心 理 护 理 . 做 好 仰 卧位 综 合 征 孕 妇 的 心理 护
理, 耐心讲解剖宫产手术过程, 让孕妇充分做好思想 准备, 以良 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完 成, 保证胎儿安全。 3 加快输液速度 . 2 麻醉前在上肢开放静脉通道,
1 临床 资料
第 3 卷第 3 3 期 21 0 0年 6月
遵 ’ 义
医 学
院 学 报
Vo . 3 13 No 3 .
ACn AC ADE AE MED C NAE Z NYI MI II U
Jn 2 1 u .00
剖 宫产 术 中仰 卧位低 血 压 综合 征 的护 理
安敏捷 , 吕忠缸 熊木 兰, 朱成敏 , 佳 刘
剖宫产是处理异常分娩 的重要手段 ,手术是否 顺利直 接关 系到母婴 的生命 安全 【 剖宫产 的产妇 手 1 】 。 术中极易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S , S 1我院 20 H 09 年 5月 至 2 1 00年 5月 行 剖 宫产 手 术 13 14例, 中 其 5 例病人发生不同程度 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6 经 过仔细 观察 , 防治 , 积极 取得满 意效 果 , 绍如 下 。 介
机 理 , 取行之 有效 的心理 护 理 、加快 输 液 速度 、 采 注
本组病人年龄在 2—4 0 2岁 ,6 5 例病人 中妊娠高 血 压综 合征 9例 , 儿 头盆 不称 8例, 儿 宫 内窘 迫 胎 胎 9例, 前置胎盘 5 疤痕子宫 3 各种社会因素的 例, 例, 健康产妇 2 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除外, 2 其余
保证液体顺利通畅, 为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 生, 及时得到合理用药。 如无心、 、 肺 肾功能不全者, 可 在 胎 儿 娩 出 前 2 一 0分 钟 快 速 输 林 格 氏液 50 O3 0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原因及护理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原因及护理
杂志,2011,3(22):357. [2】 刘金 荣 .基层 护士 身心疲 惫 的原 因分 析及 应对 措 施 [J].数理 医 药
学杂 志,2010,23(4):210. [3】 丁炎 明 .运 用 护 理 程 序 对 病 人 实 施 健 康 教 育 [J].实 用 护 理 杂
志,2003,19(5):75.
圄睚虽囡—盈同 2013年 9月第 11卷 第 26期
· 临床护正常等进行 多方位 的了解。 1.2.4评估患者 的心理
护 理人 员要 正确评估 患者 是否具有 消极 、鞋带 、担忧 、痛 苦、失 望等一些 心理活动 ,看患者是否愿 意积极配合康 复治疗 ,还要 看患者 的家属是否 支持 等。 1.2.5病房护理
首先 ,把这 83例患者 安置在硬件设 施配套完整 的病房 中,通过使 用空 调来保 持病房 的温度在20-25℃,对患者实 现全身 加温 的 目的 。 还要 采用 空气交换器 ,使病房 的湿度维持在50% ̄60%的水平 ,在病房 中放置 温度计和湿 度计 ,护理 人员要定时 的查 看其变化 的情 况 ,以及 时作 出调 节 ,为 患者创设一种 舒适的康复 医疗环 境 。其 次,还要对病 房进 行定期 的消毒 ,防止一些病 毒细菌感染 了患者的伤 口,或使患者 身体 的其 它部分 出现病患 ,从而 影响康 复效果。 1.2.6 阶段 护理
临床 中的实践 表明 ,正确积极 的康复护理对 于进行骨骼创 伤治疗 手术 的患 者 的疗 效有 着 关键性 的作 用 ,它 既能够 缩短 患者 的住 院时 间 ,还 能增强患者 的康 复效果 ,给患者免 去疾病痛苦 的同时还给医 院 带来 了良好 的经济 效益 和社会效益。
由此可 以看 出 ,全科护理 在临床 中更为 重要 ,它能够处理 医院 的 各项护理 工作 ,对于 同一 患者 ,经过详细 的分析后 ,全科护 士可以采 用不 同的护理方法 ,尽最大 努力给患者提供 最优的护理服务 。相对于 专科护士 的护理知识单一 ,全科护士 掌握 了丰富的护理知识 ,可以极 大 了缓解 了 医院护理 人员 的数 量不 足的压 力 ,他们也 可称 为全 能护 士 。这就对 全科护士提 出了更高的要 求,需要熟练掌握 多方 面的护理 技能和知 识 ,还要有宽 阔的视野 、执著 的信念 以及尽职尽 责的敬业精 神 。全科 护理在临床 中有 着不可替代 的作 用 ,全科护士 也是 新世纪护 理人 才发展 的必然趋势 ,医院和护士都有 勇于承担起服务于 人们的重 任 ,努力提高我 国的医疗 水平 ,真正地守护人们的健康 。 参考 文 献 [1] 詹 永 玲 加强 护士 沟通 技巧 提高 健康 教育 质量 [J].航 空航 天 医学

对剖腹产病人的护理体会

对剖腹产病人的护理体会
2 维持循环稳定 , . 2 行硬膜外麻醉 时, 妇取左侧 卧位 , 产 般采用 L 、 间穿刺 ,向上插 管,置管后暂 不注药;待 :,

处理 。保持外 阴清洁 。刀 口要及 时换药 。 3 术后 1 d给全 流食,排气后给半流食 ,4 d后 . 4 ~2 ~5 进普食,但要加强营养 。 35 术后要协助产妇 多翻 身,或 给产妇按摩受压部位 和 . 下肢 。输液治疗时 ,尽量 从上肢输入 ,以防褥疮和血 栓 性 静脉炎的发生 。一旦 出现 下肢 血栓性静脉炎 ,除按 医 嘱治疗外 ,应将 下肢抬 高,局部热敷或用 5 %红花酒精 0 湿敷 ,并辅 以理疗 。绝对禁止按摩 治疗 ,以防栓子脱落 阻塞其他部位 ,其临床表现:起初腓肠肌疼痛及紧迫感 , 继而 出现 指压性水肿 ,沿静脉行径 可摸 到条索状变硬 的 静脉血管 ,并有红肿 ,疼痛和体温升 高的现 象。 3 术后协助产 妇多翻身,轻拍 背部,鼓励产妇尽早下 . 6 床活动 、并按压 住刀 口,做有效咳嗽 ,将痰排 出。痰 液 粘稠不宜 咳出者 ,可给祛痰药 ,以防肺不 张和 沉积性肺
第 8 第2 卷 2期 ・总第 12期 0
2 0年 1 O1 1月 ・下 半 月 刊
◎ 健 DD墩 I远O SUF TCC AA N' C程 EO H i I
音 U腹
孟凡奎



人的Biblioteka 护理体会
吉林省安 图县 万宝镇 中心卫 生院 ( 3 6 8) 13 0
文 章编 号 :17—79 (0 0 2.1 1 2 6 22 7 2 1 ).200 . 0
3 术后 护理 31 去枕平卧 ,未清 醒者头偏 向一侧 ,以防术后 头痛和 .
呕吐物 吸入肺 内引起 吸入 性肺 炎,6 h后可取舒适 卧位 ,

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_0

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_0

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556例施行剖宫产术后22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的经验;结果经过全面的护理和积极的处理,所有患者均迅速恢复;结论针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预防和处理该症的发生。

【关键词】剖宫产;麻醉;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护理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安全无痛苦的剖宫产应用到临床,是异常分娩的重要处理手段。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临床产妇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剖宫产手术时发生率更高,其中尤其多发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术。

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危急状态,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母子生命。

本文旨在总结我院对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的护理经验。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施行剖宫产术556例中22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患者,发生率达3.96%。

年龄在20-41岁,孕周37-42周,局麻加强化3例,持续性硬膜外麻醉19例。

所有患者均在围手术期出现血压骤然下降,14例收缩压下降至80mmhg以下,收缩压下降30%者18例,1例测不到血压。

伴见面色苍白,心慌(心率100-150次/min)、胸闷、恶心、呕吐、冷汗等症状,均发生在体位改变为仰卧位后3-25min。

1.2 处理方法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行持续的心电血压血氧监测,及时发现先兆征象,并对患者心理护理,使其心理放松,减少恐惧感。

对于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患者则及时调整体位、快速输液和吸氧等治疗。

将患者调整至左倾斜位,选择较粗的针头在上肢建立静脉通路,在30min内输注300-500ml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待症状改善后,全程密切观察心率、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护士稳、准、轻、快协助医生尽量加快手术速度,减少对病人的刺激。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300例护理体会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300例护理体会

安全 性 仰 卧位低 血 压综合 征
1 . 2 . 2 当产妇进入手术 室后 立即在左上肢建立静脉通道 , 1 0 m i n ~ 3 0 ai r n内输入 复方 氯化钠注射 液及羟 乙基淀粉 ,手术
前输液量需达到 7 0 0 ~ 1 0 0 0 mL p ] 。
产妇行剖宫产 时极 易发 生仰 卧位 低血压综合征 , 这是 因为 平 卧时妊 娠子 宫对下腔静脉 的压 迫 ,致使 回心血量突然下降 , 再加 上剖 宫产所使用 的麻 醉药也影 响其收缩性 , 导致静脉血 液 的淤滞 , 从 而造成血 压下 降 , 若不进行及 时处理 , 极有可能威胁 母婴的生命安全 。本文从我院 2 0 1 2年 5月—2 0 l 3 年 4月期间 行 剖宫产术 1 3 0 8例中选取 3 0 0例产妇 ,对其中 1 5 0 例行综合 护理 , 收到显著效果, 现报道如下 。
从我 院 2 0 1 2 年 5月一2 O 1 3年 4月期 间行剖 பைடு நூலகம்产术
酸阿托品肌肉注射 , 均选用腰麻 一 硬膜外联合麻醉翻 。
对照组给予产妇 常规护 理 : 麻 醉前 , 进入手 术室后立 即建 立静脉通道 , 由巡 回护士协助取侧 卧位 , 麻醉 师常规行腰硬 联 合麻 醉。 成功置管固定后 , 巡 回护士协助其取仰卧位 , 行硬膜外 麻醉常规护理 , 常规氧气 吸人 3 L/m i m, 直至手术结束 。观察
血压快速下 降 , 心率加 速 , 面色苍 白, 恶心 呕吐等症状 , 侧 卧位
应用 S P S S 1 8 . 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
和观察组 , 对照组 1 5 0例 , 年龄 2 2岁 ~ 3 2岁 , 平均年龄 ( 2 6 . 8±
3 . 7 ) 岁; 体重 6 5 ~ 9 5 , 平 均( 6 8 . 7 ±6 . 3 ) k g ; 其中 1 0 5例 1次剖 宫产 , 4 5例 2次剖宫产 ; 3 3例头盆不称 , 3 7例社会 因素 , 1 例前

浅谈剖宫产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

浅谈剖宫产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

浅谈剖宫产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摘要】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晚期孕妇仰卧位时,出现头晕、呕吐、面色苍白、心跳加快及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当转为侧卧位后,上述症状即减轻或消失的一组综合征。

严重者可危及母儿的生命。

硬膜联合麻醉(CSEA)是临床一类新型的麻醉方式,由于具有起效快、用药少、肌松完全与不受时间限制等优点而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

我院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其中并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35例,经适当及时的护理措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对剖腹产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措施做一综述,旨在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护理剖宫产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是在硬膜外麻醉下更易发生,主要是由于产妇麻醉后,腹壁肌肉松弛,充满羊水和胎儿的子宫失去衬托力量,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回心血量急剧减少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有血压下降、气促心动过速、虚脱、恶心等危急症状,甚至影响胎盘的血流灌注,危及母子安全[1]。

因此有效地预防和处理产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保障剖宫产母子安全的关键所在。

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0年-2011年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350例,包括急诊和择期手术。

年龄20-30岁,其中并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35例,占10%,采取有效措施后转危为安。

2护理措施2.1术前准备术前详细了解病人病史,是否有心血管及其他疾患,熟悉产妇的一般情况,了解产妇习惯何种姿势睡觉,特别是仰卧位是否有不适感及不良反应,重点观察对比产妇麻醉前仰卧位与侧卧位的血压变化,重视产妇的主诉,以估计和判定有无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同时备齐所需的急救药品和器械,确保意外发生时忙而不乱,配合准确到位。

2.2注意术中密切观察剖宫产仰卧们低血压综合征一般在注入麻醉药后5min-20min内发生。

因此,待硬膜外阻滞后,一定要保证静脉通畅。

同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的变化,一旦产妇出现低血压时,宜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立即将子宫推向左上腹,并将右侧臀部用沙袋垫高,或将手术床向左侧倾斜20度左右,以减轻对下腔静脉的压迫。

剖宫产仰卧低血压综合征麻醉处理体会

剖宫产仰卧低血压综合征麻醉处理体会

剖宫产仰卧低血压综合征麻醉处理体会作者:庹爱群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07期大多数产科手术属急症性质,“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在剖腹产手术患者中常有发生,麻醉师如不了解既往病史、卧位习惯、及时认识、预防和处理、将会招致不良后果,甚至危及母胎安全。

现将我院遇到的8例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4年元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施行剖宫产术共112例,其中8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本组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31岁。

体重平均(60±7)kg。

术前检查ASA1~2级,无心血管疾患,对局麻药无过敏史。

全部病例选用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

本组病例血压下降出现于体位改变为仰卧后4~5 min。

其中未注麻药者3例,注1.6%利多卡因4 ml后出现麻醉平面者5例。

患者均表现为胸部不适或胸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虚脱和晕厥等症状。

8例血压下降和心率增快的程度。

1.2 未注麻药者 SP比入室时平均下降6~10 kPa(45~75 mm Hg),DP比入室时平均下降4~8 kPa(30~60 mm Hg);HR比入室时增快38~45次/min。

1.3 注麻药者 SP比入室平均下降6~8 kPa(45~60 mm Hg),DP比入室时平均下降4~7kPa(30~50 mm Hg);HR比入室时平均加快35~50次/min。

1.4 处理及效果 3例血压下降测不清,立即加快输液,由于没有认识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向左翻动患者检查硬膜外导管深度时,见血压回升。

平卧后血压又降低不能测得,疑仰卧位所致低血压。

将手术台向左侧摇低约20°左右后,应用升压药,面罩给氧,再无低血压的情况下完成手术。

术后追问患者,妊娠晚期有不能仰卧情况。

5例注麻药4 ml后,痛觉平面消失接近平卧4 min,血压下降,心动过速>100次/min。

立即将手术台向左摇低20°左右,快速输液(以平衡液等含盐液为主),给氧,血压即回升、心率减慢,顺得完成手术。

剖宫产时仰卧位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剖宫产时仰卧位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剖宫产时仰卧位综合征的护理体会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

在剖宫产手术中,患者需采用仰卧位,手术时间较长,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护理人员要重点关注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仰卧位综合征,积极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术后恢复和康复。

一、剖宫产时仰卧位综合征概述仰卧位综合症是一种临床表现为患者术后长时间仰卧位依旧坚持采用仰卧位姿势,导致肌肉萎缩,甚至影响肢体活动的病症。

严重者可能导致肺栓塞、脉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剖宫产时,患者采用仰卧位位置,术后长时间不能改变姿势,也容易引起这种综合征的发生。

二、剖宫产时仰卧位综合征的护理体会1.加强术后监测为了及时发现患者的仰卧位综合征,结合患者的术后情况及病情变化,我们需要加强监测和观察。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测:(1)神经系统方面: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言语是否正常;检查患者的反射、感觉和运动功能是否正常。

(2)运动系统方面:观察患者的四肢自由度及活动情况。

(3)皮肤及血管系统方面:观察皮肤的颜色变化,感染情况;及相关的动脉和静脉功能是否正常。

2.实行早期康复护理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患者可以逐渐恢复肌肉和神经功能,同时避免患者出现仰卧位综合征。

相关的护理措施包括:(1)在术后及时开展体位转换:为了避免术后患者长时间采用仰卧位,我们需要及时进行体位转换,调整患者的姿势,逐渐适应躺在平卧位和侧卧位。

(2)开展早期康复运动:开展早期康复运动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减少肌肉萎缩和创伤,预防仰卧位综合征。

主要包括床边膝胸位运动、床边抬腿运动、行走锻炼等。

(3)按时进行被动活动:通过按摩,被动活动,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增强肌肉的活力和灵敏度,促进康复。

3.合理营养护理术后患者需要加强营养,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术后康复能力。

同时,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于肌肉和神经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护理人员应该对术后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合理的食疗方案,满足其身体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例剖腹产术中仰卧位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作者:朱永兰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2-0171-01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4例剖宫产术中并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原因和抢救护理体会,强调术前仔细询问病史,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确保母婴安全及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剖宫产低血压护理
引言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指于妊娠晚期,孕妇若较长时间取仰卧姿势,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突然减少,出现低血压的一组综合征。

此时孕妇改为左侧卧位,血压迅即恢复正常。

临床表现为低血压、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脉弱、出冷汗等危急状态,进而导致胎盘血流量下降及胎儿宫内窘迫。

如不及时发现和积极处理可危及母子生命[1]。

尤其是连续硬膜外麻醉和腰麻时交感神经代偿功能消失,阻滞区血管扩张,腹肌松弛,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更甚,更易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它是剖宫产术中孕妇发生血压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麻醉和手术期间较常见的并发症。

如何正确的预防和处理,关系到母婴安全。

笔者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计60 例孕妇在我院剖宫产的调查,进行分析,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4例,发生率为6.6%。

针对其发生的原因和术中出现的症状和体征,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以其帮助产妇顺利度过危险期,降低产妇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为使广大医护工作者能从我院4例术中发生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产妇中得到借鉴,现介绍如下:
一剖腹产术中仰卧位综合征的典型病例
例1 ,习XX,21岁。

因足月妊娠第二胎第一产合并小阴唇血肿而入院。

择期于2009年4月1日上午11:00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端剖宫产术。

麻醉后8分钟产妇诉头晕,心慌,呼吸困难,血压随之下降为60/40mmHg,脉膊120次/分,迅速将子宫推向左侧,手术床向左倾斜30度,加快输液速度,给予麻黄素10mg静脉滴注,同时给予面罩吸氧,叮嘱产妇放松紧张情绪,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症状立即好转,血压升至100/60mmHg,并保持稳定,术中娩出—女婴, Apgar评分8分(1分钟)-10分(5分钟),手术顺利,于12:20安返病房。

例2,龚xx,28岁。

因足月妊娠第二胎,疤痕子宫,巨大儿入院择期手术。

于2009年9月10日上午9:30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端剖宫产术。

麻醉穿刺成功,产妇平卧10分钟左右时,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一系列危急症状,血压迅速下降为
80/50mmHg,心率110次/分,立即将头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同时将手术床向左侧倾斜15-30度,开放输液速度,常规面罩吸氧,并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经过处理,产妇症状好转,但是血压仍低,予以麻黄素10mg静脉滴注后,血压回升至
120/80mmHg。

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娩出一男婴,体重4400g,Apgar 10 – 10分,11::00母婴安返病房。

例3,何xx,25岁。

第二胎第一产临产,巨大儿,脐绕颈要求剖宫产入院。

于2010年4月21日上午10:30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10:45麻醉成功,10:50手术开始,切皮后产妇突然频频打哈欠,随之血压降为70/30mmHg,血氧饱和度80,脉搏132次/分等低血压的表现,术者立即将子宫推向左边,随之摇床向左侧倾斜,面罩吸氧,开放输液,麻黄素10mg静脉滴注,并迅速取出胎儿,经过一系列处理,产妇转危为安。

于12:05术毕安返病房。

例4,罗xx,29岁。

第二胎第一产足月,疤痕子宫,入院择期手术,于2010年8月7日上午10:30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

穿刺成功,产妇平卧5分钟后,即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说话费力,血压下降等一系列不适症状,立即给予左侧倾斜卧位,快速输液吸氧等一系列处理后,产妇血压回升,逐渐平稳至100—120/60—80mmhg.待胎儿娩出后手术床摇平,继续手术,手术经过顺利,母婴安返病房。

二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上述4例剖宫产术中并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抢救和护理,体会如下:
1 术中出现仰卧位综合征时间多在麻醉穿刺成功,产妇取仰卧位的最初10分钟内。

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会有不同程度血压下降,脉搏增快伴面色苍白,头晕,恶心呕吐,胸闷气促,打哈欠,出冷汗等一系列休克表现,因此在麻醉后产妇改平卧位的最初10分钟内,要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孕妇反应,如有先兆及时处理,同时面罩吸氧,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确保病人安全。

2 产妇进手术室后,详细询问分娩史及孕期卧位习惯,如有仰卧不适者尽量缩短术时仰卧位的时间,如静脉穿刺和麻醉操作均采取左侧卧位,麻醉后仰卧时将手术床向左倾斜15-30度。

但要注意安全,必要时用约束带固定以防坠床。

3 尽量在产妇的左上肢建立静脉通路,常规放置静脉留置针。

以保证输液畅通,药物能尽快达到疗效。

4 有恶心、呕吐者应将头侧向一边,及时清除呕吐物,以防窒息。

5 血压下降者,加快输液速度,必要时给麻黄素10-15mg静脉滴注。

6 做好产妇的心理疏导工作,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和治疗。

三术中并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相关因素
1 仰卧位综合征的发生与麻醉方式、临产前有无宫缩情况及孕末期卧位习惯等因素有关。

1.1 麻醉方式的影响。

据笔者调查的60例剖宫产术,其中50例使用连硬麻醉,术中发生2例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为4%。

10例为腰联合麻醉,出现 2例,发生率高达20%。

后者明显高于前者。

原因腰硬联合显效快,对交感神经阻滞完全,腹肌完全松弛,仰卧时,子宫失去腹肌的支托,直接压迫下腔静脉。

1.2 急诊与择期手术的影响。

4例仰卧位综合征均发生于择期手术,与文献报道的此征好发于择期手术相一致,其原因择期手术无宫缩,子宫血流量相对充足,仰卧时妊娠子宫体水平压向脊柱上[2],对下腔静脉机械性压迫明显。

1.3 与孕末期卧位习惯密切相关。

孕末期仰卧不适时,术中发生的机率高。

四剖腹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
术前仔细询问病史,了解平时卧位习惯,尽量缩短术前仰卧时间,如建立静脉通道及麻醉穿刺均采用左侧卧位,仰卧时将手术床左倾15-30度,胎儿娩出后再摇平,常规吸氧,心功能正常者,切皮前快速输入平衡液1000毫升,遵此处理,大大减少了本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宋梧林《剖腹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中国麻醉学杂志》 1985,(1):51 作者单位:223121 江苏洪泽县东双沟中心卫生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