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翔宇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检测试卷——物理
南开区20112012上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红 育
锋 南
43中
贤 育
中 九
津 津
英 津
验 实
化 崇
63中
校 体
50中
66中
中 外
29中 112中
各校及格率比较柱形图
120 100
80 60 40 20
0
31中 南开 天附 25中 天津 南附 翔宇 育红 南锋 43中 育贤 九中 津津 津英 实验 崇化 63中 体校 50中 66中 29中 外中112中
及格位 次 12 8 19 17 21 23 15 7 11 16 9 13 22 14 10 20 18 5
优秀 人数
56 83 6 0 6 3 32 284 68 17 100 65 4 28 42 2 2 97
优秀 率
23.3 39.7 3.26
0 5.71 3.41 16.6 57.6 20.1 12.1 38.6 20.8 2.31 15.7 23.1 0.83 7.69 63.8
七、最后 --- 表扬与感谢 阅卷的老师中有校长、主任,有孕妇,有腿伤、感冒、喂奶的、克服家庭困难的老师们,感
谢参加阅卷的全体老师,感谢各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九中领导派九年级老师替生病的老 师阅卷。
例: 16. 如图 4 示, AB 为一条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MN为透镜的主光轴, L 为透镜。由图可知 A. 该透镜可能是凸透镜 B. 该透镜可能是凹透镜 C. 若该透镜是凸透镜, B 点一定是透镜的焦点 D. 若该透镜是凹透镜, B 点一定是透镜的焦点
图4
对凸透镜理解不到位(不是与主轴相交的都是凸透镜) 29.( 4 分)请设计出进行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探究过程中的用到的实验表格。 实验表格设计出现问题较大,在学生的学和老师的引导。 31.小题的评估能力训练有待提高。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发出声音,我们就一定能听到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C.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D.声源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就一定越大2.一个锣鼓队正在表演。
观众们发现,每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原本听到的鼓声就“消失”了。
你认为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3.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同学们在家收看“空中授课”时,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老师教学时说话声音音色不同B.增大音量提高了声音音调C.关上窗户可以防止外界噪声的产生D.授课老师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得较快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D.在太空宇航员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5.如图所示,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超发出的是次声波B.这主要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C.利用B超可以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D.准妈妈听不到B超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振幅较小6.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的是()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B.盲人利用超声波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C.接收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7.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司机利用倒车雷达防止倒车撞人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8.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超声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9.小明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
如图所示是暖水瓶的简易剖面图。
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
[精品]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月考(2)试题最初.docx
![[精品]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月考(2)试题最初.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3907e86f242336c1fb95ea8.png)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月考(2)试题.单选题(共13小题,每题2分,共26分)123456789101112131.下列器材中能直1 妾测出E 且能的是( )A.电流表B.电压表C.电能表 D .验电器2.下列图示现象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A. 通过电炉丝的电流比通过导线的电流大B.铜导线外有绝缘层,所以不怎么热C.铜导线的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相同时间内,铜导线消耗的电能比电炉丝消耗的 电能少D.导线比电炉丝散热快7. 下列器材中没有用到磁性材料的是()A .录音机中使用的录音带B ,计算机中的储存软盘C. VCD 播放器中使用的光碟D,银行卡8. 将规格都是“220V 200W”的一台电风扇、一台电视机和一把电烙铁,分别接入家庭电 路中,通电时间相同,下列有关电流通过它们产生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风扇产生的热量最多 B.电视机产生的热量最多 C.电烙铁产生的热量最多D.三者产生的热量一样多9.把8W 的台灯插头插入家庭电路的插座,室内的电灯立即全部熄灭,原因可能是()A.台灯电功率大太,保险丝熔断B.插座中有短路现象C.台灯插头内有短路现象D.台灯插头内有断路现象10. 一钢条的一端靠近磁针的N 极时,发现钢条的这端与磁针的N 极吸引,则()A.钢条一定有磁性,且靠近端为S 极B.钢条一定有磁性,且靠近端为N 极C.钢条一■定没有磁性D.钢条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11. 家用电能表的盘面上,标有3000R/kwh 的字样,当接入一个用电器正常工作时,Imin内电能表的转盘转了 15转,则该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是( ) A. 5WB. 500WC. 300WD. 3KW 1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 向下移动时,则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变暗a一■3. 4. 5. 6. 小明家有一■台微波炉,正常工作时电流为4A, 则它的额定功率为( )A. 8. 8KWB. 880WC. 800W额定功率为1000W 的用电器是()A,电风扇 B.电灯C.电视机 关于电热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热对我们来说总是有用的 C.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热效应的原理制成的 D.无法计算 D.空调)B.电热对我们来说总是有害的D.电视机工作时没有产生电热 电路通电一段时间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跟电炉丝相连的铜导线却不太热,这是因为 电器失火时先切断电源 A 用湿布擦抹电器 C 家用电器未加接地保护D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变暗产」 I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总功率变大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总功率变小13.将两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发现其中一只发光,另一只不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发光的灯泡的灯丝断了B.两灯比较,不发光的灯泡的灯丝电阻较小C.两灯比较,不发光的灯泡两端电压较大D.两灯比较,不发光的灯泡的电流较小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4.实验表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导体的成正比,跟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15.家用电器之间是(选填“并联”或“串联”);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分火线和零线;保险丝电阻比较大,熔点比 , (填"能”或"不能”)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B .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 .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D .将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因此其质量增大2.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 .3︰4B .4︰3C .2︰1D .3︰83.A 、B 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60g 400g 、,体积分别为3312cm 50cm 、。
两个球中有一个是空心的,有关A 、B 两个金属球的判断正确的是( )A .A 球质量小,一定是实心的B .B 球体积大,一定是空心的C .该金属材料的密度为35g /cmD .空心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34.5cm4.关于误差与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 .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C .只要测量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 D .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5.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关于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铁块拉成铁丝,其质量不发生改变 B .1kg 铁块的质量比1kg 棉花质量大 C .宇航员把铜棒带到月球上质量将变小D .一块冰熔化成水,其质量减少6.用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多次测量文具袋的长,结果为18.64cm 、18.63cm 、18.640cm 、18.66cm ,则文具袋的长度为( ) A .18.643cmB .18.65cmC .18.64cmD .18.645cm7.下列物体的长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cm B .乒乓球的直径为10dm C .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5cmD .课桌的高度为3m8.小明利用最小刻度为1mm 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 ,2.36cm ,2.36cm ,2.45cm 。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

11~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初二物理参考答案
出卷人:陈晔审卷人:张利平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5. 响度禁鸣喇叭16. 音调音色振动不能
17. 热胀冷缩36.5 18. 水蒸发吸热液化放热
19. 低汽化吸热汽化液化20. 室外室外气温高,水蒸气遇冷液化
21. 1.5×10 11 50°100° 0°22. 漫镜面
23. 沿直线传播反射虚24. 4 不变
三、作图与解答(共44分)
25. 略
26. 95℃水沸腾前的响度最大,沸腾时响度减小。
27. (1)棉线(固体)能够传声
(2)金属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
(3)捏住棉线使其停止了振动
(4)① a d ②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直径的关系③没有控制材料相同④ a c
28. (1)由下到上外焰(2)甲(3)99 不变
(4)水太多;酒精灯火焰太小等(合理均可)
29. (1) A (2分)(2) 20 (3)快(4)盖紧盖子;用棉布、毛巾等裹住保温杯等(合理即可)
30. (1)分居法线两侧(2)等于(3)在同一平面
31. (1)确定像的位置(2)2 (3)到镜面距离(4)大小(5)不能虚
32. 汽化液化熔熔化汽化
33. (1)D (2)B (3)升高防冻液不易挥发,所以混合液减少防冻液含量将增大,则其沸点升高。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题(附答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题(附答案)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嘉祥七中八年级物理(下)月考试题时间:50min分值:60分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上,质量没变B.一杯水结冰后体积增大,质量没变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没变D.1kg铁的质量比1kg棉花大2.测一个图钉质量的方法是()A.把一个图钉直接用天平称量B.测100颗图钉质量后,再除以100C.测一块磁铁与一个图钉质量,再减去磁铁的质量D.以上方法都不对3.在下列的动物中,质量可能是2kg的是()A.一只老母鸡B.一只老鼠C.一匹马D.一只麻雀4.平时习惯讲铁比棉花重,从物理意义上讲是指铁的()A.密度比棉花大B.质量比棉花大C.体积比棉花大D.密度、质量都大5.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潜水艇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B.高空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C.密度计上的刻度示数从下到上是逐渐变大D.一支密度计放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6.体育课上用了多年的铅球,表面磨损了一些,但没有发生变化的是铅球的()A.质量B.体积C.密度D.重力7.关于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公式可知ρ与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B.由公式可知ρ与m成反比,m越大ρ越小C.当质量m一定时,ρ与V成正比,当体积一定时,ρ与m成正比D.由公式可知物质的质量m与物质的体积V的比值是定值8.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B.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C.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D.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比重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只有上浮的物体才会受到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到浮力C.浸没在水中的铜块在平放和竖放时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一个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总相等10.鱼鳔是鱼体内可以胀缩的气囊,是鱼类的沉浮器官,鱼鳔主要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一个因素来实现沉浮的()A.鱼的重力B.鱼的质量C.鱼排开水的体积D.鱼受到的阻力11.如图甲所示,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容器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图乙中所示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12.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C.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D.观察到指针在正中刻度线或在做左右幅度相等的摆动,可认为天平横梁已平衡13.绿豆汤可以消暑解毒,李明在煮绿豆汤前,将绿豆倒入盛水的容器中,发现成熟饱满的绿豆甲沉入水底,干瘪、虫蛀的绿豆乙漂浮在水面上,下列关于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乙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B.甲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乙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C.甲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乙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D.甲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乙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14.农村常用盐水来选种子,它的依据是下列物理量中的()A.重力B.密度C.体积D.质量15.将完全相同的三个小球放入三种液体中,它们静止时的情况如下图2所示,则三个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A.FA>FB>FcB.FA=FB=FCC.FB>FC>FAD.FC>FA>F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6.给下面的数值填入恰当的单位及单位换算:(1)某中学生的质量约是40_________;(2)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160__________;(3)一头大象的质量可达6t,合_______kg;(4)水银的密度超过许多金属的密度,达13.6×10kg/m,合_______g/cm.17.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_,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测量物体质量。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及答案

⼋年级物理⽉考试卷及答案学习是每个⼀个学⽣的职责,⽽学习的动⼒是靠⾃⼰的梦想,也可以这样说没有⾃⼰的梦想就是对⾃⼰的⼀种不责任的表现,也就和⼈失⾛⾁没啥两样,下⾯给⼤家带来⼀些关于⼋年级物理⽉考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试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坐在逆流⽽上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是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A.河岸上的树B.河⽔C.迎⾯驶来的船D.船舱2.2013年6⽉26⽇8时7分许神⾈⼗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神⼗的航天英雄王亚平、张晓光、聂海胜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他们与--进⾏天地对话时,必须借助电⼦通信设备进⾏交流。
其原因是A.⽤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便B.声⾳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声太⼤D.声⾳只能在地⾯上传播3、1600000um可能是()A.⼀个⼈的⾼度B.⼀本书的长度C.⼀个篮球场的长度D.⼀座⼭的⾼度4、在运动会跳远⽐赛中,⽤⽪卷尺测量⽐赛成绩,若在测量时将⽪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A.变⼤B.变⼩C.不变D.都有可能5.甲、⼄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2所⽰,由图可知()A.甲车快B.⼄车慢C.⼄车快D.甲车慢6、⼈对着远处的⾼⼭⼤喊⼀声可以听到美妙的回声,⼀个⼈对着距离⾃⼰1360⽶远的⾼⼭⼤喊⼀声,他要听到⾃⼰的回声需()(A)1360秒钟(B)680秒钟(C)8秒钟(D)2秒钟7.2013年4⽉16⽇,中国海事第⼀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等海域执⾏任务,“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达150分贝的警⽰⾳、语⾳等声波,主要⽤于对付海盗等⼈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分散,增⼤响度C.护航官兵佩戴⽿罩是为了在⼈⽿处减弱噪声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8.在敲响⼤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撞击⼤钟,⼤钟仍“余⾳未⽌”,其主要原因是A.⼤钟的回声B.钟已停⽌振动,空⽓还在振动C.⼤钟还在振动D.⼈的听觉发⽣延长9.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之⼀,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市区内禁⽌机动车鸣笛B.减少⼆氧化碳⽓体的排放C.在汽车的排⽓管上装消声器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10.有⼀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当⼈们存放了⾃⼰的贵重物品后,要⽤仪器记录下⾃⼰的“⼿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这些⾃⼰独有的特征才能亲⾃取⾛东西,防⽌被别⼈盗领⾛,这⾥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说话的A.⾳调B.响度C.⾳⾊D.三者都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如图蒙住双眼的⼩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这是因为不同⼈声⾳的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的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调”或“⾳⾊”).12.舞台上,⼀名男低⾳歌⼿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歌⼿,(男/⼥)歌⼿的⾳调⾼,(男/⼥)歌⼿的响度⼤。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八年级物理试题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请仔细哟,看清题目,审题分析打好草稿后,再在答题卡上答题,要求:试卷整洁,字迹工整,否则另扣2分!一、选择题小枫和小红同学在第一学期的物理学习中,在感到有趣有用的同时,觉得在物理学习之旅中遇到的问题要作理性的思考,还要联想所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下面的问题就是他们在此过程中遇到的。
请你只选择一项符合题意的答案序号在对应的答题卡中涂黑。
3分x15=45分1.用如图中各种乐器演奏同一首乐器,他们发出的声音并不相同,其区别主要是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
分贝不同2.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旋钮,实际上是在调节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 D. 频率3.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反弹,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4.在下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的是5.下图是光线通过透视镜后发生折射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6.如下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下列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A.图(a)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 图(b)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 图(c)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赤、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 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现象的是A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B.紫外线能够杀死微生物,能够杀菌C.选择平面镜的观察着,看到镜中自己的像变小D.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8.小枫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纸板上的最小光斑却不易确定。
于是他移动纸板找到两次成的是等大光斑的位置,分别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为:8cm和12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A.4cm B .10cm C.12cm D.20cm9.下图所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10.如下图所示,以下对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是因为冰溶化从人体吸热B.雪人没有融化却变小了,是因为雪气化为水蒸气C.刚从水中出来的人感觉特别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翔宇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检测试卷——物理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请将第I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同学们:信心+细心+方法=成功!请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赢得这场考试的胜利!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第I卷(选择题共2大题共4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止常,无须配戴眼镜3.图a、b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图中他拿的眼镜:()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限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4.小刚同学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0⨯;C.目镜5⨯,物镜5⨯;D.目镜10⨯,物镜40⨯.5.哈勃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达43m.),制造如此大的物镜是因为:().(其光学士镜口径为24mA.物镜越人我们看到的像越大:B.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就应该比折射式望远镜大;C.物镜越大,就能把越多的光会聚起来,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6.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物镜上,则:()A.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大飞虫;B.视野中山现了一只小飞虫;C.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大黑点;D.视野中不会出现飞虫或黑点.7.如图所示,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中,正确的是:()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8.有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9.有两支用后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都是37.2℃,再用它分别测甲、乙二人的体温,结果甲的体温计示数为37.2℃,乙的示数为37.4℃,那么这二人的体温:()A.甲的体温一定是37.2℃;乙的体温是37.4℃B.甲的体温可能小于37.2℃,乙的体温小于37.4℃C.甲的体温可能小于37.2℃,乙的体温是37.4℃D.二人的体温都无法确定10.下列天丁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
20℃1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表面变湿了,是升华现象B.公路上的沥青高温下变软了,是熔化现象C.衣橱中的樟脑丸变小了,是汽化现象D.阳台上的湿衣服变干了,是液化现象12.亲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求事理开始的.根据对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分析,你认为吸热放热特性与其他二项不同的是:()A.夏天吃雪糕凉爽B.空气清新剂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少了C.秋天变冷的早上降霜D.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13.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图4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14.在0℃的环境下,把一小块-3℃的冰放入一盆0℃的水中,下成说法正确的是:()A.冰可以熔化B.水可以凝固C.冰不能熔化,水不能结冰D.不能确定15.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A.4℃B.0℃C.-40℃D.略高于-40℃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和眼睛的工作原理相同;B.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C.近视眼的人需要戴凸透镜进行矫正:D.照相机的调节和眼睛的调节相同1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图7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B.将蜡烛适当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C.将透镜适当靠近蜡烛D.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18.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B.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面变模糊C.清晨,草木上挂着露珠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19.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霜第Ⅱ卷(选择题共2大题共58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0.要观察细胞等人眼无法直接看见的物体应选__________镜;要观察遥远的天体应选用__________镜;要观察纺织品布纹是否有缺陷,应选用__________镜.21.小明用如图9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所州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cm).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移至图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就是应用此原理来工作的.22.液体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2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在a不锈钢、b蜂蜡、c海波、d冰、e松香、f水晶、g食盐、h 荼、i玻璃、j沥青这些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
24.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里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__________时(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______的原理.(填吸热或放热)25.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然后向下推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会有液态乙醚山现,这表明____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26.火山爆发是近段时间人们常议论的话题,你知道吗,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向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27.在用水煮鸡蛋时,水沸腾后,小明认为应该继续用猛火,而小红认为用小火维持沸腾就可以了.你认为__________的观念正确,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据传某年夏天洋人宴请林则徐,其中一道甜点为冰淇淋,因其上白气不断,林则徐以为必烫,以嘴吹之,谁知入口却冷,洋人以为笑柄;林则徐不动声色.过得几日,林回宴洋人,其中一道热汤刚刚煮沸,浮有厚油,无一丝白气冒出,林则徐热情请之,洋人一口吞下一匙,顿时呲牙咧嘴,哈哈有声.试分析,那冷泠的冰淇淋上方的白气是由于____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滚滚的热汤反而无自气,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2011年1月8日,在寒冷的吉林,天空出现了“三个太阳”的罕见“幻日”奇观.这是由于在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冰晶,当太阳光通过这些小冰晶时,发生了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30.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__________,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__________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四、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8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31.(4分)在图a和图b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32.(8分)问答题(1)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刚Φ表示,即1/fΦ=.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现有一副+400度的眼镜和一副-300度的眼镜,请指出哪一副是老花眼镜,并算出该眼镜镜片的焦距.(2)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向手上快速“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33.(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在探究前,小明同学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把透镜逐渐向白纸移动,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到一点(图17).测量点到透镜的距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清晰但不完整(如图所示),若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清晰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了__________(举一例即可)(4)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34.(8分)如图是小明探究海波熔化的实验装置(1)请你指出装置中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说出改进办法根据表中数据作出此物质的熔化图像.(3)小明在实验中发现海波整个熔化过程太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另一个同学小华认为若是把海波换成冰块做实验,则根本就不需要用酒精灯加热,冰块就可以熔化,由此说明冰块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你认为小华说的对吗?说出你的判断及其理由.35.(6分)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5min(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把温度填在表格空白处.(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此时的气压___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3)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沸腾时是__________图.(5)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36.(6分)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__有关.(2)通过__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计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___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