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二十中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13班)

合集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数学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数学含答案

成都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5届十月考试数学试卷(答案在最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已知集合{}1,2,4A =,2{|20}B x N x x =∈+-≤,则A B = A.{}2,1,0,1,2,4-- B.{}0,1,2,4 C.{}1,2,4D.{}12.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队获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的优异成绩.首金是中国组合黄雨婷和盛李豪在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赛中获得,两人在决赛中14次射击环数如右图,则A.盛李豪的平均射击环数超过10.6B.黄雨婷射击环数的第80百分位数为10.65C.盛李豪射击环数的标准差小于黄雨婷射击环数的标准差D.黄雨婷射击环数的极差小于盛李豪射击环数的极差3.已知0.10.6a =,0.6log 0.3b =,0.6log 0.4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A.b c a>> B.a b c>> C.c b a>> D.a c b>>4.已知实数a ,b ,c 满足a b c >>,且0a b 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ab cb > B.222a c c a+≥ C.||||a b > D.0ab bc +>5.“函数2()ln(22)f x x ax =-+的值域为R”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A.[2,2]- B.(0,2⎤⎦C.(,2[2,)⎤-∞+∞⎦U D.[2,)+∞6.核燃料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在使用核燃料时,为了冷却熔化的核燃料,可以不断向反应堆注入水,但会产生大量放射性核元素污染的冷却水,称为核废水.核废水中含有一种放射性同位素氚,它有可能用辐射损伤细胞和组织,影响生物的繁殖和生态平衡.已知氚的半衰期约为12年,则氚含量变成初始量的110000大约需要经过()年.(lg 20.3010≈)A.155 B.159C.162D.1667.若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如图2对应的函数可能是A.(12)y f x =-B.1(1)2y f x =-C.(12)y f x =-- D.1(1)2y f x =--8.已知函数11,0,()2221,0.x x x f x x ⎧+>⎪=⎨⎪-≤⎩,则方程()(3)2f x f x +-=的所有根之和为A.0B.3C.6D.9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四川省树德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题

四川省树德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题

四川省树德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题24.据文献记载,禹死后,“启即天子位”,“益(人名)干启位,启杀之”,又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

这说明()A.父子相传已成王位继承的定制B. 夏启通过斗争手段获得了王位C. 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变革D.大禹禅让于启引发了社会动荡25.周代“雅乐”事实上是西周的京畿之乐,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阶级中去,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雅乐”的传播()A.孕育了宗法制度B. 实现了思想统一C.凸显了祖先功德D. 推动了文化认同26.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福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具有深厚的地域性,很多还记载了监制者的官职名号、工长名与工匠名,有的量器还记载了容量、重量和运用地点。

这一改变主要反映了()A. 生产技术的进步B. 宗法观念的消亡C. 集权政治的趋向D. 礼乐制度的完善27.墨子在《非命》篇中,反对儒家所宣称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命定论,否认天命对人事的支配和影响,认为真正能够确定国家命运或个人命运的,是主观的“力”。

这一主见()A.违反了当时社会发展潮流B.得到了当时各国国君的推崇C.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思想D.反映了社会底层民众的愿望28.下表是我国部分遗址出土的秦代铁兵器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陕西临洮下刘村秦始皇陵西刑徒墓秦始皇陵园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江西遂川铁戟2件铁剑1把铁匕首1件铁矛1 件,铁镞1 件,铁铤铜镞(铁杆铜箭头)2件铁铤铜镞80件A. 铁制兵器种类繁多B.陕西地区冶铁业领先全国C. 铁制品以兵器为主D.铁制兵器起先运用于斗争29.有学者探讨表明,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需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官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

上述制度的推行()A. 强化了工商食官的局面B. 推动了汉初经济的复原和发展C. 与当时的国家战略相协作D. 有利于手工业的普遍发展30.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是在浙江河姆渡发现的用于捻麻纱的木、陶锭盘,制作时间约为公元前5000年。

这类文物可以用来证明我国古代A.纺织技术的起源B.制瓷技艺的高超C.原始农业的滥觞D.商品交易的活跃2.西周宗法制规定,在同祖父的大家庭里,富者有赈济贫者的义务,贫者有得到赈济的权利,即所谓“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

其主要目的是A.实现宗族内部平等B.防止宗族溃散解体C.建立产品公有制度D.消除贫富悬殊现象3.在春秋战国时期,土特产品的地区差价很大,甚至“市贾倍蓰”,相差一倍至五倍.“其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

”利之驱使,使商人们虽有“关梁之难,盗贼之危”而不顾。

这主要反映了A.大众消费需求的极大增长B.商人从业风险空前升高C.特殊商品长途贩运的繁荣D.交通不畅阻碍商品交换4.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有大量关于农时的叙述,包括《审时》、《上农》、《任地》、《辩土》等篇章都有涉及。

先秦农时观念高度发达,源于A.适时耕种对农业生产的决定作用B.诸子百家都强调时间的重要性C.农业科技水平制约农业经营活动D.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不断丰富5.下表为现代科学对几种耕畜牵引力测试的结果。

两汉时期由于缺少壮牛,多用牯牛拉犁拱作。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普及,且最为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是A. 一壮牛拉犁B. 二壮马拉犁C. 一牯牛拉犁D. 二牯牛拉犁6.东晋、南朝时期我国造纸原料除原有的麻、褚皮外,还利用桑皮、藤皮造纸;王羲之曾一次把会稽郡库存纸九万张送与高官;统治者下令政府机关“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表明该时期我国A.造纸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B.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C.纸基本取代传统书写材料D.私营手工业的长足发展7.中国多子平分财产的继承制度由来已久,如《唐律》的解释条文称:“准《户令》:应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违此令文者,是为不均平。

四川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的提高2.在中国封建社会,如果有一位地主想扩大地产,其主要途径是A.将公田化为私田B.立军功获得赏赐土地C.土地兼并D.吞并井田制下农民的土地3.下列有关“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中,不正确的是A.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导致难以扩大再生产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C.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4.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这主要是因为A.小农经济下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B.小农经济阻碍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C.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且占据主导地位D.小农经济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自耕农衰退D.土地兼并缓和6.某生分析下表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依赖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再实施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③④7.在古代地区性或全国性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商品应生产于A.家庭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外国商品8.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成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A.民营丝织业的兴盛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C.民营丝织业的形成D.官营丝织业的形成9.下列制瓷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白瓷②青瓷③釉下彩绘④粉彩瓷器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10.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②延续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③延续了汉唐以来对外交往的局面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1,2},B ={1,3,4},则A ∪B =( )A. {1}B. {1,3,4}C. {1,2}D. {1,2,3,4}2.已知0<x <3,0<y <5,则3x−2y 的取值范围是( )A. (−1,0)B. (−10,9)C. (0,4)D. (0,9)3.对于实数x ,“2+x 2−x ≥0”是“|x |≤2”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①命题“∀x ∈R ,|x|+x 2≥0”的否定为“∃x ∈R ,|x|+x 2<0”;②“a 2+(b−1)2=0”是“a(b−1)=0”的充要条件;③集合A ={y|y = x 2+1},B ={x|y = x 2+1}表示同一集合.A. 0B. 1C. 2D. 35.已知实数x,y 满足4x 2+4xy +y +6=0,则y 的取值范围是( )A. {y|−3≤y ≤2}B. {y|−2≤y ≤3}C. {y|y ≤−2}∪{y|y ≥3}D. {y|y ≤−3}∪{y|y ≥2}6.已知正实数a,b 满足2a +b =1.则5a +b a 2+ab 的最小值为( )A. 3B. 9C. 4D. 87.关于x 的不等式(ax−1)2<x 2恰有2个整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32,−1)∪(1,32) B. (−32,−43]∪[43,32)C. (−32,−1]∪[1,32) D. (−32,−43)∪(43,32)8.已知函数f (x )={4x 2−2x +3,x ≤122x +1x ,x >12,设a ∈R ,若关于x 的不等式f (x )≥|x−a 2|在R 上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398,478]B. [−4,478]C. [−4,4 3]D. [−398,4 3]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山东省临沭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学情调查试题14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山东省临沭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学情调查试题14

临沭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学情调查历史试题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汉族自古以来就有“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传统和“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节,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 D.郡县制2.山东省素有“齐鲁大地”之称,这种称呼主要来源于A.甲骨文记载 B.古代地名 C.西周分封制 D.郡县制3. 根据西周的分封制,诸侯必须①定期向周天子朝觐②随同周天子作战③服从周天子命令④定期向周天子纳贡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 B。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庶人C.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D。

周王-卿大夫-诸侯-士5.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C.地方实行郡县制,防止割据 D.采用法家思想,实行严刑峻法6.秦始皇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主要是因为他A.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B.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C.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和度量衡D.修筑了气势恢宏的万里长城7.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①从郡县制发展为分封制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③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④逐渐淡化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④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10.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作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B、尚书—门下—中书C、门下—中书—尚书D、中书—门下—尚书11. “学而优则仕”“鱼跃龙门”、“金榜题名”等术语反映的选官任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2. 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B。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无答案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无答案

内江六中2024-2025学年(上)高2017届第一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的1. 考古发现,江浙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文物同时,均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

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A. 兼容并蓄B. 多元一体C. 和谐共存D. 天人合一2. 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聚落群中既有普通村落,也有大型宫殿建筑区;既有埋葬一般人和中小贵族的墓地,也有最高贵族的专用墓地。

这表明良渚文化A. 仍处于旧石器时代B. 处于母系氏族社会C. 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D. 已存在阶级分化3. 《礼记·礼运》称禹以前为“大同”之世,禹以后为“小康”之世。

前者的特点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后者的特点是“天下为私,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体现这一转变的是A. 郡县制替代分封制B. 世袭制替代禅让制C. 封建制替代奴隶制D. 官僚制替代宗法制4. 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

这反映了A. 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 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C. 考古发掘的重要性D. 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5. 甲骨文中显示商朝的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是要由占卜来决定。

如:商王盘庚迁都一事,就是通过占卜,假借神灵元龟向天下人宣称“非敢违卜”,于是迁都于殷。

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B. 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C. 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 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6. 根据甲骨文、金文等资料,商王朝的官职可分为最高政务、一般政务、宗教文化、军事等,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族尹”。

这说明商朝()A. 国家管理体制已初具规模B. 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C. 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 官职分工已十分细致明确7. 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

四川省成都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期十月阶段检测高2023级数学试卷(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注意事项:0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或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0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0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0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0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20A x x x =-=,则()A.{}0A∈ B.2A∉ C.{}2A∈ D.0A∈【答案】D 【解析】【分析】先化简集合A ,根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可得答案.【详解】因为{}{}2200,2A x x x =-==,所以{}{}0,2,0,2A A A A ∈∈⊂⊂.故选:D.2.已知全集{}1,2,3,4,5,6,7U =,{}2,4,6A =,{}1,3,5B =,则U A B ⋂ð等于A.{}2,5 B.{}1,3,5C.{}2,4,5 D.{}2,4,6【答案】D 【解析】【详解】因为全集1234567{}U =,,,,,,,{246}A =,,,5{}13B =,,,所以{}2467U B =,,,ð,所以{}246U A B ⋂=,,ð.故选:D.3.已知命题:p x R ∀∈,210x x -+>,则p ⌝A.x ∃∈R ,210x x -+≤ B.x ∀∈R ,210x x -+≤C.x ∃∈R ,210x x -+> D.x ∀∈R ,210x x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互为否定的关系,即可求解,得到答案.【详解】由题意,根据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关系,可得命题:p x R ∀∈,210x x -+>,则:p ⌝x ∃∈R ,210x x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含有一个量词的否定,其中解答中熟记全称命题与特称性命题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4.若,,R a b c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0ab ≠且a b <,则11a b> B.若01a <<,则2a a >C.若0a b <<,则22a b > D.若,a b >c d >,则ac bd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结合作差法判断求解;【详解】选项A :令1,1,a b =-=11a b>不成立,选项错误;选项B :当01a <<时,()210a a a a -=-<,选项错误;选项C :0a b <<,()()22a b a b a b -=+-,因为00a b a b +-<,<,所以220a b ->,即22a b >,选项正确;选项D :12,a b =-=-,31c d ==,,ac bd >,不成立,选项错误;故选:C.5.对于实数x ,“202xx+≥-”是“2x ≤”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包含关系,判定结论.【详解】不等式202xx +≥-的解集{}22A x x =-≤<,不等式2x ≤的解集{}22B x x =-≤≤,由AB ,所以“202xx+≥-”是“2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6.设2x >,则函数4412y x x =-+-,的最小值为()A.7B.8C.14D.15【答案】D 【解析】【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详解】因为2x >,所以20x ->,所以()444142771522y x x x x =-+=-++=--≥,当且仅当()4422x x -=-,即3x =时等号成立,所以函数4412y x x =-+-的最小值为15,故选:D .7.若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23x x <<,则不等式20cx bx a ++>的解集为A.1132⎛⎫⎛⎫-∞+∞ ⎪ ⎪⎝⎭⎝⎭,, B.1132⎛⎫ ⎪⎝⎭,C.1123⎛⎫-- ⎪⎝⎭,D.1123⎛⎫⎛⎫-∞--+∞ ⎪ ⎪⎝⎭⎝⎭,【答案】A 【解析】【分析】由题可得2,3为20ax bx c ++=的两根,利用韦达定理算出,,a b c 的关系式,再将,,a b c 换成同一参数再求20cx bx a ++>的根即可.【详解】因为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23x x <<,故0a >且2,3为20ax bx c ++=的两根.根据韦达定理有235236bac a⎧-=+=⎪⎪⎨⎪=⨯=⎪⎩,故56b a c a =-⎧⎨=⎩,故20cx bx a ++>可写成2650ax ax a -+>,因为0a >所以26510(21)(31)0x x x x -+>⇒-->解得13x <或12x >,即x ∈1132⎛⎫⎛⎫-∞+∞ ⎪ ⎪⎝⎭⎝⎭,,故选A.【点睛】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端点值为二次函数的零点,注意二次函数开口方向影响不等式的取值在区间内还是区间外.8.对于集合,M N ,定义{}|,M N x x M x N -=∈∉,()()M N M N N M ⊕=-- ,设9|,R 4A x x x ⎧⎫=≥-∈⎨⎬⎩⎭,{}|0,R B x x x =<∈,则A B ⊕=()A.904,⎛⎫-⎪⎝⎭B.904,⎡⎫-⎪⎢⎣⎭C.[)4,,90⎛⎫-∞-⋃+∞ ⎪⎝⎭ D.()4,,90⎛⎤-∞-⋃+∞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集合新定义的特性结合集合的基本运算可求解出结果.【详解】集合9|,R 4A x x x ⎧⎫=≥-∈⎨⎬⎩⎭,{}|0,R B x x x =<∈,则R A ð9,R 4x x x ⎧⎫=<-∈⎨⎬⎩⎭,R B ð{}|0,R x x x =≥∈,由定义可得:{A B x x A -=∈且}x B A ∉=⋂R B ð{}[)|0,R 0,x x x ∞=≥∈=+,{B A x x B -=∈且}x A B ∉=⋂R A ð99,R ,44x x x ∞⎧⎫⎛⎫=<-∈=--⎨⎬ ⎪⎝⎭⎩⎭,所以()()[)9,0,4A B A B B A ∞∞⎛⎫⊕=--=--+ ⎪⎝⎭,选项ABD 错误,选项C 正确.故选:C .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若集合{}1A x x =≥,则满足B A ⊆的集合B 可以是()A.{}2,3 B.{}2x x ≥ C.{}0,1,2 D.{}0x x ≥【答案】AB 【解析】【分析】根据子集的定义可得出结论.【详解】{}1A x x =≥ ,则{}2,3A ⊆,{}2x x A ≥⊆,{}0,1,2A ⊄,{}x x ≥A .故选:AB.10.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为()A.2,10x R x ∀∈--<B.,,n Z m Z nm m∀∈∃∈=C.所有圆的圆心到其切线的距离都等于半径D.存在实数x ,使得213234x x =-+【答案】ABC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得答案.【详解】对于A ,2,0x R x ∀∈-≤,所以210x --<,故A 选项是真命题;对于B ,当0m =时,nm m =恒成立,故B 选项是真命题;对于C ,任何一个圆的圆心到切线的距离都等于半径,故C 选项是真命题.对于D ,因为()2223122-+=-+≥x x x ,所以21132324x x ≤<-+.故D 选项是假命题.故选:ABC.11.若a ,b 均为正数,且21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 的最大值为19B.12a b+的最小值为9C.224a b +的最小值为12 D.()()221a b ++的最小值为4【答案】BC 【解析】【分析】根据基本不等式“1”的妙用与()0,02a ba b +≤>>逐项判断即可.【详解】因为a ,b 均为正数,且21a b +=,所以21a b +=≥,所以18ab ≤,当且仅当2a b =,即12a =,14b =时,等号成立,所以A 错误;()12122214592b a a b a b a b a b ⎛⎫+=++=+++≥+ ⎪⎝⎭,当且仅当22b a a b =,即13a b ==时,等号成立,所以B 正确;()()22222212422224a b a b ab a b a b +⎛⎫=+-≥+-= ⎪⎝+⎭,当且仅当2a b =,即12a =,14b =时,等号成立,所以C 正确;()()222122142a b a b +++⎛⎫≤= ⎪⎝+⎭+,当且仅当221a b +=+,即0a =,12b =时,等号成立,而a ,b 均为正数,故等号不成立,所以D 错误.故选:BC.12.若关于x 的不等式201(0)ax bx c a ≤++≤>的解集为{}12x x -≤≤,则32a b c ++的值可以是()A.59B.34C.56D.2【答案】ABC 【解析】【分析】根据解集的形式先分析出20ax bx c ++≥解集为R ,210ax bx c ++-≤的解集为[1,2]-,得到a 的范围,将32a b c ++最终用含a 的式子表达出来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先考虑20(0)ax bx c a ++≥>的解集,若解集不是R ,不妨设20ax bx c ++=的根为3434,()x x x x <,则20ax bx c ++≥的解集为(][)34,,x x -∞⋃+∞,根据最终解集的形式为[1,2]-可知:210ax bx c ++-≤的解集非空,设210ax bx c ++-=的根为1212,()x x x x <,则210ax bx c ++-≤的解集为12[,]x x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1234bx x x x a+=+=-,可能1234,,,x x x x 的排序有两种可能:3124x x x x <<<,此时原不等式201(0)ax bx c a ≤++≤>解集为空集,不符题意;又或者1342x x x x <<<,此时不等式的解集为1342[,][,]x x x x ⋃,形式与题意不符,于是原假设矛盾,故20(0)ax bx c a ++≥>的解集是R ,于是210ax bx c ++-≤的解集是[1,2]-,由韦达定理:12112b a c a ⎧-+=-⎪⎪⎨-⎪-⋅=⎪⎩,整理可得21b a c a =-⎧⎨=-+⎩,于是321a b c a ++=-+,又20(0)ax bx c a ++≥>解集是R ,故224()4(21)0b ac a a a ∆=-=--⋅-+≤,即2940a a -≤,结合题干0a >,于是409a <≤,故5321,19abc a ⎡⎫++=-+∈⎪⎢⎣⎭.故选:ABC三、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13.已知集合{1,2}A =-,2{,}B a a =,若{}1A B ⋂=,则实数a 的值为___【答案】1-【解析】【分析】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以及集合间的运算即可求得.【详解】解:∵{1,2}A =-,2{,}B a a =,{}1A B ⋂=,∴21a =,且1a ≠,∴1a =-.故答案为:1-.14.已知32a b -≤<≤,则b a -的范围是______.【答案】05b a <-≤【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由32a b -≤<≤可得32,32a b -≤<-<≤,0b a <-所以23a -<-≤,则05b a <-≤,故答案为:05b a <-≤15.中国健儿在杭州亚运会上取得傲人佳绩,获奖多多,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宽学生视野,石室成飞中学积极开展社团活动,每人都至少报名参加一个社团,高一(1)班参加A 杜团的学生有17人,参加B 杜团的学生有21人,参加C 社团的学生有22人,同时参加,A B 社团的学生有3人,同时参加,B C 社团的学生有4人,同时参加,A C 社团的学生有7人,三个社团同时参加的学生有1人,那么高一(1)班总共有学生人数为______.【答案】47【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利用容斥原理结合集合的运算概念和运算方法,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用,,A B C 分别表示参加A 杜团、参加B 杜团和参加C 杜团的学生形成的集合,则card()17,card()21,card()22A B C ===,card()3,card()4,card()7,card()1A B B C A C A B C ==== ,因此()()()()card card card card A B C A B C =++ ()()()()card card card card A B B C A C A B C ---+ 172122347147=++---+=.所以高一(1)班总共有学生人数为47人.故答案为:47.16.已知a b >,关于x 的不等式240ax x b ++≥对于一切实数x 恒成立,又存在实数0x ,使得20040ax x b ++=成立,则22a b a b+-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首先由不等式恒成立得到4ab ≥,再由存在成立问题,得到4ab ≤,从而确定4ab =,然后将原问题转化为单变量最值问题,利用整体代换和基本不等式得到最值即可.【详解】由不等式240ax x b ++≥对于一切实数x 恒成立可得01640a ab >⎧⎨-≤⎩,解得4ab ≥,又存在实数0x ,使得20040ax x b ++=成立,则Δ1640ab =-≥,得4ab ≤,所以4ab =.∴4=b a∵a b>∴40a b a a-=->∴2222244848444a a a b a a a a b a a a a a a a ⎛⎫⎛⎫+-+ ⎪ ⎪+⎝⎭⎝⎭===-+≥----(当且仅当248a a ⎛⎫-= ⎪⎝⎭,4ab =,即a b ⎧=+⎪⎨=⎪⎩或a b ⎧=⎪⎨=⎪⎩取等号)故答案为:【点睛】本题的考查点较多,首先是对于能成立和恒成立问题的转化确定4ab =,然后运用了我们常用的一种处理最值的方法,多变量变单变量,最后在化解的过程中还需要整体代换,最后再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方法求取最值,所以平时对于恒成立与能成立的问题要十分熟悉,最值问题的常见处理方法,如多变量多变单量法,整体代换法,构造一元二次不等式法,判别式法等,平时要熟练运用.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U =R 且{}2560A x x x =--<,{}44B x x =-≤≤,求:(1)A B ⋃;(2)()()U UA B ⋂痧.【答案】(1)[)4,6-(2)()[),46,-∞-+∞ 【解析】【分析】(1)将集合A 化简,结合并集的运算,即可得到结果;(2)根据题意,由交集以及补集的运算,即可得到结果.【小问1详解】因为{}()25601,6A x x x =--<=-,且{}[]444,4B x x =-≤≤=-,则[)4,6A B =- .【小问2详解】由(1)可知,()[]1,6,4,4A B =-=-,则(][),16,U A =-∞-+∞U ð,()(),44,U B =-∞-+∞U ð,所以()()()[),46,U U A B ⋂=-∞-+∞U 痧.18.已知命题p :x ∀∈R ,2240x tx -+≥恒成立,命题p 为真命题时实数t 的取值集合为A .(1)求集合A ;(2)设集合{}231B t m t m =-<<+,若x B ∈是x A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答案】(1){}|22=-≤≤A t t (2)[)1,14,2⎡⎤+∞⎢⎥⎣⎦【解析】【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0∆≤,求得结果即可.(2)根据充分不必要条件得出B 是A 的真子集,根据集合的包含关系列不等式求得结果.【小问1详解】命题p 为真命题时,x ∀∈R ,2240x tx -+≥恒成立,所以()22160∆=--≤t ,解得22t -≤≤,所以集合{}|22=-≤≤A t t .【小问2详解】若x B ∈是x A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B 是A 的真子集,又{}231B t m t m =-<<+,当B =∅时,231m m -≥+,解得4m ≥,所以423212m m m <⎧⎪-≥-⎨⎪+≤⎩,解得112m ≤≤,所以实数m 的取值范围[)1,14,2⎡⎤+∞⎢⎥⎣⎦.19.为了减少能源损耗,房屋的屋顶和外墙通常需要建造隔热层,某地正在建设一座购物中心,现在计划对其建筑物建造可使用40年的隔热层,已知每厘米厚的隔热层建造成本为8万元.该建筑物每年的能源消耗费用P (单位:万元)与隔热层厚度x (单位:cm )满足关系:()3R,0845mP x x x =∈≤≤+.若不建隔热层,每年能源消耗费用为9万元.设S 为隔热层建造费用与40年的能源消耗费用之和.(1)求m 的值及用x 表示S ;(2)当隔热层的厚度为多少时,总费用S 达到最小,并求最小值.【答案】(1)15m =,1800845S x x =++(08x ≤≤);(2)当隔热层的厚度为6.25cm 时,总费用S 取得最小值110万元.【解析】【分析】(1)利用给定条件,求出m 的值,进而可得能源消耗费用与隔热层建造成本之和.(2)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最值,根据等号成立的条件可得隔热层厚度.【小问1详解】设隔热层厚度x ,依题意,每年的能源消耗费用为:345m P x =+,而当0x =时,9P =,则395m =,解得15m =,显然建造费用为8x ,所以隔热层建造费用与40年的能源消耗费用之和为:45180040840884545S P x x x x x =+=⨯+=+++(08x ≤≤).【小问2详解】由(1)知()180018008245104545S x x x x =+=++-++1026010110≥=⨯-=,当且仅当()180024545x x =++,即 6.25x =时取等号,所以当隔热层的厚度为6.25cm 时,总费用S 取得最小值110万元.20.(1)已知正实数x ,y 满足等式144x y +=,求4x y +的最小值;(2)已知0x >,0y >,228x y xy ++=,则2x y +的最小值.【答案】(1)4;(2)4.【解析】【分析】(1)利用“1”的妙用求出最小值作答;(2)利用均值不等式建立不等关系,再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可.【详解】(1)因为0,0x y >>,144x y+=,所以1114x y+=,所以()4441111244x y x y y x x y ⎛⎫+=+++≥+= +⎪⎝⎭,当且仅当44x y y x =即1,22x y ==时取等号,所以4x y +的最小值为4;(2)因为0,0,228x y x y xy >>++=,而()222222x y x y xy x y +⎛⎫++≤++ ⎪⎝⎭,当且仅当2x y =时取等号,因此()22282x y x y +⎛⎫++≥ ⎪⎝⎭,即()()2242320x y x y +++-≥,化为()()28240x y x y +++-≥,解得24x y +≥或28x y +≤-(舍去),由22820x y xy x y ++=⎧⎨=>⎩解得2,1x y ==,所以当2,1x y ==时,2x y +取得最小值4.2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121mx m x m m +-+-<-.(1)当2m =时,求该不等式的解集;(2)当R m ∈时,求该不等式的解集.【答案】(1)112x x ⎧⎫-<<⎨⎬⎩⎭(2)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因式分解即可结合一元二次解的特征求解,(2)对m 分类讨论,即可结合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的特征求解.【小问1详解】当2m =时,2210x x --<,所以()121(1)012x x x +-<⇒-<<,故不等式的解为112x x ⎧⎫-<<⎨⎬⎩⎭【小问2详解】不等式()2121mx m x m m +-+-<-变形为()1(1)0mx x +-<,当0m =时,不等式为101x x -<⇒<,当0m >时,不等式可化为1(1)0x x m ⎛⎫+-< ⎪⎝⎭,解得11x m-<<,当10m -<<时,11m ->,不等式可化为1(1)0x x m ⎛⎫+-> ⎪⎝⎭,解得1x m >-或1x <,当1m <-时,11m -<,不等式可化为1(1)0x x m ⎛⎫+-> ⎪⎝⎭,解得1x m <-或1x >,当1m =-时,不等式可化为2(1)0x ->,解得1x ≠,综上可知:当0m =时,不等式的解为{}1x x <,当0m >时,不等式的解为11x x m ⎧⎫-<<⎨⎬⎩⎭,当10m -<<时,不等式的解为11x x x m ⎧⎫>-<⎨⎬⎩⎭或,当1m <-时,不等式的解为11x x x m ⎧⎫><-⎨⎩⎭或,当1m =-时,不等式的解为{}1x x ≠.22.已知二次函数22y ax bx =++(a ,b 为实数)且当1x =时,1y =.(1)当0a ≥时,对()2,5x ∀∈,0y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对[]2,1a ∀∈--,0y >恒成立,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答案】(1)(3)∞-+(2)11(,44+【解析】【分析】(1)依题意可得1b a =--,即对(2,5)x ∀∈,2(1)20ax a x -++>恒成立,参变分离可得2(1)x a x x ->-对(2,5)x ∀∈恒成立,令2t x =-,则212(1)3x x x t t-=-++,再利用基本不等式计算可得;(2)依题意2()20x x a x --+>对[]2,1a ∀∈--恒成立,结合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到不等式组,解得即可;【小问1详解】1x = 时1y =,21a b ∴++=,即1b a =--,(2,5)x ∀∈ ,0y >恒成立,即2(1)20ax a x -++>恒成立,(1)2ax x x ∴->-恒成立,(2,5)x ∈ ,2(1)x a x x -∴>-,对(2,5)x ∀∈恒成立,max 2(1)x a x x ⎡⎤-∴>⎢⎥-⎣⎦.令2t x =-,则(0,3)t ∈,则22132(1)(2)(1)323x t t x x t t t t t t-===≤--++++++,当且仅当2t t=,即t =,此时2x =+时取“”=,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时(3)∞-+.【小问2详解】[]2,1a ∀∈-- ,0y >恒成立,即2(1)20ax a x -++>对[]2,1a ∀∈--恒成立,2()20x x a x ∴--+>对[]2,1a ∀∈--恒成立.2222020x x x ⎧-++>∴⎨-+>⎩,解得11711744x x ⎧-+<<⎪⎨⎪<<⎩,1144x +∴<<,所以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1,44⎛+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时,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1.5分,共计48分)1、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是①金属器具的使用②贫富分化的产生③文字的成熟④城的出现⑤礼制的初步形成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④⑤2、有关夏商政治说法正确的是①启继承禹的最高政治领袖的地位,“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②夏王朝为商汤所灭;③数量可观的甲骨文资料反映了商朝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④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⑤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A、①②④B、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3、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A、周王——卿——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大夫D、周王——大夫——士——卿4、“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5、“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关于这项制度说法错误的是A、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B、“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C、历代官僚体制虽有变化,但都以维护王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D、“法令出一”意思是说,皇帝的决策往往要得到群臣的一致意见6、西汉王朝大体继承沿用了秦王朝的基本制度,史称“汉承秦制”。

下列哪项制度不是对秦制的沿用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度D、刺史制度7、西汉时的刺史代表中央行使A、监察权B、行政权C、军权D、财权8、在位时期注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用人,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形成“内朝”和“外朝”政治现象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9、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C、加强了皇权D、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10、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九品中正制”相一致的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11、下列地方行政序列属于唐王朝的是A、州-郡-县B、路-州-县C、道-州-县D、省-道-府-县12、关于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是当时地方最高行政区,行政权利受中央的节制;②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③为保证官员尽职尽力,中央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加以控制;④行省最高长官有权利决定或更改赋税征收制度A、①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13、元朝统治者设立的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政教事务的行政机构是A、中书省B、枢密院C、宣政院D、御史台14、下列历史事件与雍正皇帝有关的是①废除“丞相”制度;②设立“内阁”;③设立“军机处”;④推行“密折制度”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15、清朝为近代中国版图的基本奠定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其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B、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御史台C、明代形成的土司制度发展到清代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D、土尔扈特部的回归是清政府实施“改土归流”的结果16、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17、清政府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A.黄河流域B.东北地区C.东南沿海D.长江流域18、19世纪,美国为分享侵略权益,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其含义是指A.中国对列强开放门户B.西方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向美国开放门户C.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相互开放门户D.清政府与各国之间相互开放19、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意思是说A.中国在政治上开始成为半殖民地,经济上变为半封建形态B.中国有些地区成为半殖民地,有些地区变为半封建社会C.中国开始变为一个不完全的殖民地和不完全的封建国家D.中国变成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的国家20、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A.第二鸦片战争后B.中法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21、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西东……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祠。

”它颂扬的是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22、《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当时的主要将领有①邱逢甲②刘步蟾③唐景崧④徐骧⑤刘永福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D、①④⑤23、北洋舰队丧失黄海海域制海权,以及后来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是A.黄海海战使主力被歼B.实力对比敌强我弱C.战备不足,指挥失当D.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方针24、义和团揭贴中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

……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这反映了义和团①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②运动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③具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性④认识到清政府卖国本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25、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A、《血战台儿庄》B、《千古奇冤:皖南事变始末》C、《百团大战始末》D、《血色雄关:太原会战纪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26-27题。

26、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基本依据是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国民政府内部的分化C、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D、英美对日态度的变化27、抗战初期,体现国共合作抗日最好的一次战役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28、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这句话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鸦片战争影响下阶级矛盾激化B、完全由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导致C、农民要求获取土地的强烈愿望D、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29、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的事件是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定都天京D、西征胜利30、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B、后者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方案C、两者在经济纲领上是相互矛盾的D、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要求31、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的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也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中国人是A、洪秀全B、洪仁玕C、孙中山D、蒋介石二、非选择题52分33、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丞相之印章”封泥材料二: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

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

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

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

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

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

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发动叛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

他会兵荥阳,固守昌邑,待机以轻骑断绝吴军粮道。

最后以精兵出击,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

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

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 中元三年(前147)被免除丞相职务。

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

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

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请回答:①依照秦朝官制,丞相一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1分)②依据材料一,周亚夫被免于丞相职务的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3分)③周亚夫曾经做过太尉,后来被廷尉逼供而死,太尉是主管什么的官职?廷尉又是主管什么的官职?(2分)④周亚夫被封为条侯和后来被封为车骑将军,被封的原因有何不同?(2分)⑤前后两种不同的任职原因说明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的什么发展趋势?(2分)34、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

历经1300余年,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

-《中国大百科全书》材料二:诗赋是唐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考试项目。

唐初考试由于“明经多抄义条,进士惟诵旧策,皆无实才”,乃下诏进士加试诗赋。

作诗赋既要具备足够的自然常识、文化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并要有激情。

这一切都有助于活跃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感情。

但科举考试在于选拔官吏,并非选拔诗人,诗赋作得好,并不一定善于吏治。

唐代宗时礼部尚书杨绾批评开元、天宝之际的进士“以声律为学,多昧古今”,“六经则未尝开卷,三史则皆同挂壁”(《旧唐书》卷九《扬绾传》)。

他认为经史知识是居官所不可缺少的。

北宋的王安石,南宋的朱熹,从不同的观点出发,前者认为诗赋无补于治国,后者认为诗赋无助于人的道德修养,都要求取消诗赋。

但直到清末,诗赋一直是进士科的考试项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根据以上材料,选择恰当角度,对上述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作点评。

(10分)35、(13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请回答:(1)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一对基本矛盾。

试述汉朝、唐朝、宋朝、明朝是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的。

(4分)(2)历代中央政府注重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试述秦、汉、唐、宋、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

(5分)(3)概括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4分)36、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结合这一时期不平等条约的有关内容,阐述这一变化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8分)37、(13分)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