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工程量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构造柱体积工程量计算公式

构造柱体积工程量计算公式

构造柱体积工程量计算公式
构造柱体积工程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构造柱体积 = 柱高 × 断面积
其中,柱高是柱子的高度,断面积是柱子截面的面积。

对于简单的正方形或矩形柱子,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其断面积:
矩形柱体积 = 长 × 宽
正方形柱体积 = 边长 × 边长
对于圆柱体积,其断面积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
圆柱体积= π × 半径平方 × 高度
其中,π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6;半径是指圆柱截面的半径长度;高度是圆柱的高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工程中,构造柱子的形状和尺寸可能各有不同,因此计算其体积和工程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另外,还需要根据实际工作场景中的其他因素,如材料损耗率、工程施工难度、工作进度等因素,对其计算结果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

构造柱、楼梯工程量计算

构造柱、楼梯工程量计算

⑴、构造柱工程量计算
①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
其中马牙槎体积=马牙槎与墙相交宽度*马牙槎嵌入墙内的长度(0.03)*构造柱高度
②构造柱模板=构造柱模板+马牙差模板
马牙槎模板面积=马牙槎嵌入墙内的长度(0.03)*构造柱高度
⑵楼梯的实际体积(部分地区)
分别计算楼梯踏步、楼梯板、休息平台砼体积。

楼梯体积=踏步体积+梯板体积
①踏步体积 = 三角形面积(1/2*踏步宽度*踏步高度)* 梯板净宽 * 踏宽数。

其中:踏步个数 = 踏宽数+1;踏宽数 = 楼梯净长/踏步宽度(楼梯净长:等于踏步段水平投影净长,即扣减(墙)后的长度);踏步高度 = 楼梯高度/(踏步个数+1);梯板净宽 = 楼梯宽度扣减墙后的宽度。

②梯板体积=梯板净宽*楼梯斜长*梯板厚度。

其中:楼梯斜长=K*楼梯水平投影长度(楼梯水平投影长度=楼梯净长;K=[SQRT(踏步宽度^2 + 踏步高度^2)]/踏步宽度)
③休息平台体积:计算同板。

如果休息平台与墙相交,扣除与墙相交部分体积。

图解构造柱工程量计算方法word版

图解构造柱工程量计算方法word版

图解构造柱工程量计算方法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如图(D指马牙槎的外伸长度;K指墙体宽度;H为柱高度为):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 S=(K×3+D×2)×H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S=(K×2+D×4)×H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S=(K×1+D×6)×H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S=D×8×H。

1、构造柱中马牙槎一边咬口两边咬口的意思: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就是马牙槎一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两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三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四边咬口。

2、砖墙嵌接部分指的是哪一块:指的就是构造柱的马牙槎咬口,一般是5进5退。

3、是马牙槎部分浇砼时都浇柱吗:是的,马牙槎和柱是同时一次性浇筑的。

4、模板是不是只支两面呢:当构造柱位于“一”字形墙体中部时,只支两面。

5、构造柱中拉结筋要空过构造柱吗:必须进入构造柱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锚固长度。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公式:V = (B+b)*A*H + KV--构造柱砼体积B--构造柱宽度b---马牙搓宽度(注意:马牙搓是两边有时计算一边的宽度马牙搓是一边有时计算一边的一半宽度 )A---构造柱长度H---构造柱高度(自基础上表面至构造柱顶面之间的距离)K---构造柱基础工程量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

首先,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1.混凝土工程量: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 m3式中: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面高度。

以GJDGZ-101-95《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构造柱计算时要分三段:±0.000以下至基础底部的部分,±0.000以上至屋面部分,女儿墙部分。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规则宁高计算为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规则宁高计算为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规则宁高计算为构造柱工程量计算规则宁高计算为在建筑工程中,构造柱是承受和传递上部荷载至地基的重要结构之一。

而计算构造柱的工程量,对于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构造柱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主要包括柱的截面积、长度、钢筋用量等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计算构造柱的工程量,并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规范,分别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一、构造柱的截面积计算1.1 符号说明构造柱的截面积通常用A表示,其计算公式为A=πr^2,其中r为柱的半径。

根据设计要求和荷载情况,可确定柱的截面积。

1.2 钢筋计算在柱的设计中,钢筋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钢筋的数量和截面积对于柱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通常,钢筋的计算公式为As=ρbd,其中ρ为受压区钢筋配筋率,b为柱的截面宽度,d为柱的受压区高度。

二、构造柱的长度计算2.1 构造柱的长度一般由设计要求和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在计算柱的长度时,需要考虑楼层高度、柱子的支撑方式以及地基的承载能力等因素。

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可确定构造柱的适当长度,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2.2 构造柱的纵筋数量和间距纵筋数量和间距的确定对于构造柱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来确定柱的纵筋数量和间距,并进行合理的布置和加固。

三、对构造柱工程量计算规则的个人观点结合以上内容,我认为构造柱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在建筑工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柱的设计和施工,不仅能够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科学的计算和设计,确保构造柱的质量和性能。

总结回顾构造柱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涉及到柱的截面积、长度、钢筋用量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计算和设计对于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结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科学的计算和合理的设计,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确保构造柱的质量和性能。

构造柱模板及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构造柱模板及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构造柱模板及混凝土工程量计算马牙槎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即墙太长,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砌筑。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

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马牙槎的计算其模板面积=(构造柱宽+马牙槎宽)*柱高混凝土体积=(柱断面面积+(马牙槎宽/2)*宽)*柱高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

那么计算公式是:0.24X0.37X3+0.24X0.06X3/2X2[面]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

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500mm一段。

即:柱根开始,先是500mm的槎口,然后是500mm的砖,然后又是500mm的槎口。

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

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

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

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

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

在我们这里,常会遇到T形墙旁边就是门的情况。

门距离T形墙一般会有个120毫米的门垛,然后T形墙相交的位置的构造柱是三面槎口。

在实际施工中,这靠门边的槎口其实是施工不了的:那门垛才120毫米,砌砖时每500毫米高退60毫米那砖柱就仅仅剩下60毫米宽了,砌上3米高不倒才怪。

所以实际施工时图纸上虽然那一边设计留槎,其实模板工都是直接以门边关模板,那里的混凝土方量就比图纸设计的要多一些。

构造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构造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构造柱钢筋工程量计算柱钢筋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计算工作,它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关键,其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本文将从柱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计算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柱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柱钢筋工程量计算主要采用常规计算法和图纸计算法。

常规计算法是根据静力设计原理和工程力学基础等理论,按照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相关规定进行计算;图纸计算法是通过对设计图纸进行细致的测量和分析,采用推算、估算以及逐个单元计算的方式计算柱钢筋工程量。

在具体的计算中,应充分考虑柱的受力情况、结构形式、截面尺寸以及钢筋的标号、间距和环数等因素。

同时,在计算柱钢筋工程量时还需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根据工地条件和钢筋安装要求进行精细化计算,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合理控制。

二、柱钢筋工程量计算流程1、柱的几何尺寸测量和计算。

首先需要测量和计算柱的截面形状和尺寸,包括柱的面积、周长和惯性矩等参数。

2、钢筋布置图纸的分析和计算。

根据钢筋布置图纸对柱内钢筋的数量、长度和间距进行计算,同时还需计算柱顶板分布钢筋的数量和长度。

3、柱的钢筋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形式,计算柱内钢筋的截面积、自重以及弯曲、拉动和抗剪力的承载能力。

4、柱钢筋的合理配置。

根据钢筋布置图纸、施工现场的具体要求和合理的施工顺序,进行柱钢筋的合理配置和安装。

5、钢筋使用量和工程量的计算。

根据前面的计算和安装情况,计算出柱钢筋的使用量和工程量,制定合理的运输和储存方案,确保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控制。

三、柱钢筋工程量计算的注意事项1、注意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根据工地具体条件和施工要求进行精细化计算。

2、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定进行计算,确保柱钢筋的数量和尺寸符合要求。

3、钢筋的质量和安全性十分重要,应选择合格的钢筋厂家和合适的标号,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钢筋加工和安装。

4、同时要注意合理控制成本和节约材料,保证工程投资的合理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图解构造柱工程量计算方法

图解构造柱工程量计算方法

图解构造柱工程量计算方法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如图:)高度为;H 为柱体牙槎的外伸长度;K 指墙宽度(D 指马S=(K×3+D×2)×H 端时,单片墙最前位于当构造柱S=(K×2+D×4)×H时,墙体相交处L当构造柱位于或一形S=(K×1+D×6)×H处时,体相交位于当构造柱 T 形墙。

S=D×8×H交处时,位于造柱十形墙体相当构:意思口的一边咬口两边咬中1、构造柱马牙槎;边咬口马牙槎一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是柱当构造口;边咬是马牙槎两,就体柱当构造位于 L或一形墙相交处时;咬槎是马,交体柱当构造位于T形墙相处时就牙三边口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四边咬口。

2、砖墙嵌接部分指的是哪一块:指的就是构造柱的马牙槎咬口,一般是 5 进 5 退。

3、是马牙槎部分浇砼时都浇柱吗:是的,马牙槎和柱是同时一次性浇筑的。

4、模板是不是只支两面呢:当构造柱位于“一”字形墙体中部时,只支两面。

5、构造柱中拉结筋要空过构造柱吗:必须进入构造柱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锚固长度。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公式:V = (B+b)*A*H + KV--构造柱砼体积B--构造柱宽度b---马牙搓宽度(注意:马牙搓是两边有时计算一边的宽度马牙搓是一边有时计算一边的一半宽度 )A---构造柱长度H---构造柱高度(自基础上表面至构造柱顶面之间的距离)K---构造柱基础工程量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

首先,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1.混凝土工程量: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 m3式中: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面高度。

以GJDGZ-101-95《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构造柱计算时要分三段:±0.000 以下至基础底部的部分,±0.000以上至屋面部分,女儿墙部分。

构造柱和圈梁工程量计算

构造柱和圈梁工程量计算

构造柱和圈梁工程量计算
构造柱的工程量计算:
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而设置的,通常是在先砌墙后再浇注混凝土形成。

其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公式为:V = (B+b)AH + K。

其中,V表示构造柱的砼体积,B是构造柱的宽度,b代表马牙搓宽度(马牙搓是两边有时计算一边的宽度,是一边有时计算一边的一半宽度),A是构造柱的长度,H是构造柱的高度(自基础上表面至构造柱顶面之间的距离),K表示构造柱基础工程量。

圈梁的工程量计算:
圈梁通常用于增强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防止墙体因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造成的开裂。

圈梁的工程量计算相对简单,主要是根据其断面积和梁长来确定。

公式为:V = 圈梁的断面积×梁长。

这里的梁长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来确定,可能是中间部分的长度,也可能是内边的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
(D指马牙槎的外伸长度;K指墙体宽度;H为柱高度为):
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 S=(K×3+D×2)×H
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S=(K×2+D×4)×H
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S=(K×1+D×6)×H
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S=D×8×H。

1、构造柱中马牙槎一边咬口两边咬口的意思:
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就是马牙槎一边咬口;
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两边咬口;
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三边咬口;
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四边咬口。

2、砖墙嵌接部分指的是哪一块:
指的就是构造柱的马牙槎咬口,一般是5进5退。

3、是马牙槎部分浇砼时都浇柱吗:
是的,马牙槎和柱是同时一次性浇筑的。

4、模板是不是只支两面呢:
当构造柱位于“一”字形墙体中部时,只支两面。
5、构造柱中拉结筋要空过构造柱吗:
必须进入构造柱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锚固长度。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公式:
V = (B+b)*A*H + K
V--构造柱砼体积
B--构造柱宽度
b---马牙搓宽度(注意:马牙搓是两边有时 计算一边的宽度 马牙搓是一边有时
计算一边的一半宽度 )
A---构造柱长度
H---构造柱高度(自基础上表面至构造柱顶面之间的距离)
K---构造柱基础工程量

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
首先,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
和钢筋工程量。

1.混凝土工程量:
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 m3
式中: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
面高度。
以GJDGZ-101-95《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
构造柱计算时要分三段:±0.000以下至基础底部的部分,±0.000以上至
屋面部分,女儿墙部分。
构柱体积(V)=[外墙上的构造柱总截面面积/外墙厚+内墙上的构造柱总截
面面积/内墙厚]×内外墙平均厚×构柱总高,当内外墙厚度相等时更为准确。

2、钢筋工程量:
主筋: 主筋长*根数*比重(kg/m)*柱根数= kg
箍筋:柱断面周长*(柱高/@)*比重(kg/m)*柱根数= kg
式中主筋长=柱高+伸入地圈梁长+上下的直钩长+42.5dn,(n为层数),
因为主筋在±0.00和层楼板处搭接,并在搭接区段箍筋加密为φ6@100.

另,有的构造柱有马牙槎,其宽为60mm
其模板面积=(构造柱宽+马牙槎宽)*柱高
混凝土体积=(柱断面面积+(马牙槎宽/2)*宽)*柱高

例:构造柱柱高3m,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与长墙咬槎为60.
解:构造柱模板面积=(0.24+0.06*2)*3*2
构造柱砼体积=(0.24*0.24+0.03*0.24*2)*3

其他计算方法
如是240*240的构造柱,(240*240+240*30*边数)*柱高;
如是370*370的构造柱,(370*370+370*30*边数)*柱高;
如是240*370的构造柱,(240*370+有马牙槎的边长*30*边数)*柱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