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创作中与水彩画的融入初探

合集下载

泼彩技法在当代陶瓷釉上彩山水画中的运用

泼彩技法在当代陶瓷釉上彩山水画中的运用

泼彩技法在当代陶瓷釉上彩山水画中的运用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泼彩技法在现代陶瓷釉上彩山水画中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它的主要特征是:国画性、油画性和水彩画性等,这对现代陶瓷釉上彩山水画的突破程式、创新变革、观念更新等都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泼彩技法;陶瓷釉上彩山水画;当代;运用在创新和变革的大趋势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其中就有泼彩技法。

泼彩技法在陶瓷釉上彩山水画中的运用,是将釉上彩颜料以泼洒的方式施于釉面上,自然形成具有丰富肌理变化的各种山水形态,然后加以修饰、完善和补充,使之成为完整的山水画面。

泼彩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绘画方法,在绘画中的应用,与其它绘画方法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1泼彩技法在当代陶瓷釉上彩山水画中的运用状况泼彩法最初是一种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人们通常以为它是张大千在1960年代创立的,但其实它并不局限于传统的中国画,而且还被广泛地应用于陶艺。

泼彩法起源于唐朝长沙窑时代,到了现代,泼彩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陶瓷釉上山水绘画中。

陶瓷釉上彩山水画是陶瓷山水画中最重要的一种,因为釉上彩颜料色彩丰富、艳丽,使用起来很容易,而且它还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所以它很适合于泼彩技法的运用。

现代泼彩手法在陶器釉上彩山水画中的大量应用,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陶器釉上彩山水画艺术家们在自由、开放的创作氛围中,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产物。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陶瓷釉上彩山水画画家不再满足于程式化的创作表现,而是利用釉上彩颜料的材质特点,借鉴中国画泼彩技法和西方现代油画、水彩画技法,开始将泼彩技法用于创作,这是当代陶瓷釉上彩山水画发展中引人注意的一种现象。

因为陶瓷釉上彩山水画是在光滑的釉面上展开绘画,所以在使用泼彩技法的时候,它很容易到处流淌,而且很难对它进行控制。

所以,陶瓷釉上彩山水画艺术家们都是在经过了多次、不断地实践之后,才慢慢地对其运用技巧进行了掌握,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

虽然很难,但因为泼彩手法可以让陶器釉上彩山水画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所以还是有很多陶器釉上彩山水画画家投入到这一领域,并创造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浅析新彩山水画的特点与艺术魅力

浅析新彩山水画的特点与艺术魅力

浅析新彩山水画的特点与艺术魅力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中国陶瓷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陶瓷山水画是中国艺术家们最为厚重的情感沉淀。

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个人修为意识,一直是中国陶瓷山水画的演绎主线。

自古以来,众多的文人墨客将个人的思想情感运用笔墨和画作的形式寄托在祖国大好的山河之中。

将自己内心那或欢喜,或澎湃,或激动的思想感情通过奔腾的江水、巍峨的山川来进行表达,抒发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情怀。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种互惠的方式,一方面艺术家们借助陶瓷山水画作品直抒胸臆,另一方面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在通过画作的渲染后获得了独特的灵性,令人们更加心神向往的热爱大自然。

陶瓷山水画在如今的陶瓷艺术作品装饰中依然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如何将陶瓷山水画中的意境情怀与思想植入到当代的艺术陶瓷作品之中,是传承中国传统陶瓷山水画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

而陶瓷山水画在创作过程中则需要注意几点:一、如何运笔绘画执笔大体同于书法,要掌握指实、腕平、掌虚、五指齐力的要领,但较之书法用笔更为灵活。

书法执笔一般要求竖掌,绘画执笔则可横卧,可略高一些,这样与腕、肩、肘、身相互配合,运笔方能既得力而又灵活。

山水画运笔有中锋、藏锋、侧锋、逆锋、露锋、顺锋等方式。

侧锋运笔,手掌向左偏倒,锋尖侧向左边;由于侧锋是使用笔毫的侧部,故画出的笔线粗壮而毛辣,此法多用于山石的皴擦。

中锋运笔,笔管垂直,行笔时锋尖处于墨线中心;用中锋画出的线条挺劲爽利,多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

藏锋运笔,笔锋要藏而不露,竖行“无垂不缩”,横行“无往不复”,古人称之为“一波三折”;藏锋画出的线条沉着含蓄,力透纸背,常用来画山石的勾勒,也用于屋宇、舟、桥的轮廓,树干的双勾。

逆锋运笔,笔管向前右倾倒,行笔时锋尖逆势推进,使笔锋散开,笔触中产生飞白,这种点、线具有苍劲生辣的笔趣,可运于山石、树干的勾勒、皴擦中。

顺锋运笔与逆锋相反,采用拖笔运行,画出的线条轻快流畅、灵秀活泼,勾云、画水常用此法。

陶瓷绘画在艺术疗愈中的探究

陶瓷绘画在艺术疗愈中的探究

陶瓷绘画在艺术疗愈中的探究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陶瓷绘画艺术有了很大进展,陶瓷艺术品在当代社会是陶瓷发展的一种新颖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陶瓷文化所依附的载体。

本文就陶瓷绘画在艺术疗愈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陶瓷绘画;艺术疗愈;内容;色调引言长期以来我们发现心理学与艺术是密切不可分割的。

在心理学当中有种正向的自我防御机制叫升华,这种升华在艺术领域的运用是指艺术家会以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创作出艺术作品,从而表达自我的情感。

通过这种升华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掌控自己的情绪和反应方式,更好的去维护人与社会的关系。

这些艺术作品的形式就包含有音乐、绘画、戏剧等等。

1陶瓷上的绘画创作陶瓷绘画,陶瓷绘画大体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画釉下彩作品选择在素烧之前在素坯上作画,因受材质影响,素坯易碎吸水性极强,实际创作中不能像国画那样在宣纸上随意皴擦点染酣畅淋漓的作画,为更好的绘画体验,通常将素坯低温烧制一遍,或略施薄釉低温烧制,再进行绘画创作。

这样素坯虽未成瓷,但有了一定硬度,胎体通白,就得到了和宣纸一样上作画基本一样的绘画体验。

釉上则在施釉烧制成瓷后进行绘画创作。

以陶瓷器皿为画面载体的绘画。

陶瓷器皿可以包括瓷盘,瓷碗,瓷瓶等各种形状的器物。

在实践中,釉上陶瓷绘画和宣纸绘画相比,因绘画所用材料不同,不像宣纸能够流畅表达艺术家的思想世界,所以易流于匠气。

釉上彩因釉面是光滑的,没有吸水性,所以表达随心所欲的水墨效果,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时间熟悉材料摸索特性,颜料调试等都需要长时间绘画实践才能掌握,不但需要艺术家的灵感,还要有匠人精神的不懈研琢,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如图。

2陶瓷绘画在艺术疗愈中的应用2.1陶瓷绘画内容的选择对疗愈作用的探索在《艺术的慰藉》书中借用举例如果我们是热爱莫施密特设计的蓝色圆锥花序盘,不仅仅是想表达我们有良好的品味,还有的是对这盘子喜好背后带有另种感受:“这盘子正适合我,它们就像内心深处的我。

我也可以借由这个盘子让别人了解我,了解身为我是什么样的感觉。

曾军陶瓷艺术作品选

曾军陶瓷艺术作品选

78
曾 军 1968年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

景德镇珠山八友——汪野亭第三代传人,画室名:“平山草堂”。

陶瓷世家,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江西分会会员、江西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景德镇青年陶艺家协会会员。

1992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并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就职于中国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艺术室(现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中心)。

由于出生于陶瓷世家,成长于大师云集的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自幼深受陶瓷艺术的熏陶,在外祖父汪野亭、母亲汪桂英的影响下,对传统粉彩山水情有独钟,参加工作后专心跟随母亲学习陶瓷山水画。

作品在继承家传的传统粉彩“汪派青绿山水”基础上,在创作中融入水彩、版画等其它西方绘画艺术的部分表现语言,同时结合现代山水表现风格,在传统陶瓷山水绘画的创作形式上,在构图、透视、设色及山水树木、舟船屋舍等绘画诸元素的安排、取舍和运用等方面根据自己的艺术理解做了许多有益的钻研和探索,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陶瓷山水画艺术的独特解读和理论,作品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空间层次安排,根据主题画意来安排画面的视觉中心,既加深了画面的空间感,又使中心内容更贴近主题画意,使得作品既有传统古典主义的气息,又有很强的个人风格特征;作品充分表现了大自然风光的壮丽秀美和中国文人画的禅意化境,画面清新淡雅却不失雄伟的气势,手法细腻亦有大气的画风。

2013年第3期 总第145期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79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试论景德镇陶瓷装饰与中国绘画

试论景德镇陶瓷装饰与中国绘画

映 了当时绘画艺术画种齐全 , 工写 完备 的成就 。宋代 、 州窑 磁 的 陶瓷装饰 , 珍珠地划花 , 白地 黑花釉下彩 , 釉上红 绿彩 , 景德
镇窑的影青刻划 花等纹样 , 中都透 露 出受 到 当时院体 花鸟 从 画、 水墨笔和 白描 画影 响 的信 息。元代 始 , 德镇 窑 更 是集 景 中、 鲜明地反映了 中国绘画 对陶 瓷装饰 的影 响和发 展。元代 青 花瓷 的装饰 和唐 、 宋墨分五色的水墨画 与白描画息息 相关 。 成化 的斗彩受 明代宫廷画成就 的影 响 , 明清版 画的流行 , 是康
化 。可 以说 , 部 景 德镇 陶 瓷 美 术 发 展 史 , 是 巾 罔 绘 画 史 的 一 也
折射 。
在 传 统 陶瓷 艺 术 中 , 饰 要 依 据 器 形 的特 点 分 段 绘 画 , 装 写
渡 自然 。画青花线条要 流畅 , 不可断 断续续 。汾水要平整 , 水 头要藏不可有斑迹 。这一切都有严格 的规 范。 中国绘画技法更在 于手感 的表现方面 , 用手 法感觉思 考。
在器 物的盖钮 、 双耳等部 位仍保 留着雕塑 的语 言。 由于 装饰
倾 向的变化 , 景德镇 的 陶瓷雕 塑艺术 自然地 向 陈设 瓷方 向靠 拢, 继续烧造佛道 题材 的雕 塑和 明器雕塑 。在 陶瓷 雕塑 的外
表形式上采用 了彩塑特点 , 呈现 出异 彩纷 呈的审美趋势 。 从内蒙古 、 甘肃 、 山东 、 新疆 以及 东北 各地 的原 始岩 画及 18 9 6年发现 于甘肃 泰安 大地湾 原始地 画来 看 , 它的历 史 已不 下五千年 , 以汉族 为主包括各少 数名族在 内的画家和 匠师 , 创
( 文祥 工 作 室, 西 景德 镇 江
摘 要 : 陶瓷装饰和 中国绘画 , 一方面相 互影响 , 相互促进 , 中有异, 中有同, 同 异 密不可分。 另一方 面在相 互借 鉴、 相互

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以陶瓷山水题材为例

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以陶瓷山水题材为例
第 36 卷 第 143 期 2021 年 06 月
陶 瓷 研 究 Ceramic Studies
Vol.36 No.143 J来自ne .2021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以陶瓷山水题材为例
彭建春 (春晖斋陶瓷艺术工作室,景德镇市,333000)
摘要:当代的陶瓷艺术发展迅速,其有着其丰富的表现力,各种新型材料的发明创烧,都给当代陶瓷工艺提供了更 多可能。当代陶瓷装饰艺术以其独特的视觉魅力,深受广大艺术家的青睐。其中陶瓷山水题材是一个非常博大的题材, 本文尝试研究山水题材在当代陶瓷绘画中的运用,以便给陶瓷山水绘画领域提供更多的参考。 关键词:陶瓷;艺术;山水;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1) 06—112—(03)
114
图 3《溪山雅士图》
在陶瓷的创作领域也还有巨大的潜能等待优秀的艺术 家开发,这也给今后的陶瓷山水画创作者提供了更为 广阔的探索空间和文化舞台。
参考文献
[1] 艺术、自然、人生 : 中国古代山水诗画表现论 [J]. 王玲娟 . 青海社会科学 . 2008(04) [2]《山水诗意图》[J]. 王佛生 . 美术 . 2018(07) [3] 山水诗意图 [J]. 曹新刚 . 荣宝斋 . 2015(05) [4] 山水诗书古联 [J]. 洪厚甜 . 现代艺术 . 2016(12) [5] 六朝庄园经济与山水诗画创作 [J]. 董智 . 艺术教育 . 2013(02) [6] 中国山水诗画的意境与审美观 [J]. 李伟力 . 新闻爱 好者 . 2009(10) [7] 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的比较研究 [J]. 王晓丹 . 佳木斯 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2(03) [8] 山水诗和山水画 [J]. 项伟君 . 书画艺术 . 2001(06) [9] 山水美学与山水诗 [J]. 朱德发 .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04) [10] 读 山 水 诗 和 山 水 画 [J]. 余 冠 英 . 文 史 知 识 . 1989(08)

釉下五彩陶瓷绘画呈现水彩效果的探索与实践

釉下五彩陶瓷绘画呈现水彩效果的探索与实践

釉下五彩陶瓷绘画呈现水彩效果的探索与实践釉下五彩陶瓷绘画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陶瓷制作工艺,其绘画效果通过烧制后的釉下颜色来呈现。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尝试用釉下五彩陶瓷绘画来实现水彩效果。

本文通过对这一新趋势的探索与实践,将深入探讨釉下五彩陶瓷绘画呈现水彩效果的方法与技巧,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其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价值。

一、釉下五彩陶瓷绘画的发展与传统技艺釉下五彩陶瓷绘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工艺,起源于唐代。

其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制胎、上釉、彩绘和烧制等步骤,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

在古代,釉下五彩陶瓷绘画主要用于制作器物和艺术品,成为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一大特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釉下五彩陶瓷绘画在当代艺术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传统的工艺和技术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艺术家们开始探索用釉下五彩陶瓷绘画来呈现水彩效果,以实现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

1. 选材与制备釉下五彩陶瓷绘画的选材和制备至关重要。

艺术家们通常选用高质量的陶瓷胚体,通过精细的打胚、上釉和烧制等工艺,使其表面光滑均匀,有利于彩绘的贴合和展现。

2. 彩绘技巧呈现水彩效果的关键在于彩绘技巧的运用。

艺术家们需要掌握水彩绘画的基本技法,如水墨渲染、干笔勾勒、湿笔晕染等,同时结合釉下五彩陶瓷的特点,选用合适的颜料和工具,以实现色彩的变化和层次的丰富。

3. 烧制工艺釉下五彩陶瓷绘画的烧制工艺对于实现水彩效果至关重要。

艺术家们需要通过精细的控制温度和时间,使彩绘的颜色得到良好的呈现,并且保证瓷器本身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方法与技巧的运用,艺术家们可以较为准确地在釉下五彩陶瓷作品上呈现出水彩效果,让作品更加饱满和生动。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山水行舟》该作品通过精细的彩绘技巧,表现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水画面。

艺术家在釉下五彩陶瓷上运用了水彩绘画的渲染技法,使得山水的远近层次感更加明显,水的流动和舟的行进更加生动。

水彩 心得体会

水彩 心得体会

水彩心得体会水彩画是一种流行的绘画媒介,它以水和颜料为基础,通过透明、混合和层叠来创作艺术作品。

在我的艺术学习过程中,我有幸接触到水彩画,并且深受其影响。

在接下来的1000字中,我将分享我对水彩画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水彩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它的表现形式非常独特。

与其他绘画媒介相比,水彩画的颜色呈现出一种柔和而透明的质感,这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当我蘸取水彩颜料,轻轻挥动画笔时,颜色仿佛有自己的生命,自由地在纸上舞动,这使得水彩画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流动感。

我喜欢通过水彩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力,这种绘画媒介给了我很多自由和灵感。

其次,水彩画的创作过程是一种享受。

当我开始一幅水彩画时,我会先准备一些水、画笔和颜料。

然后,我将一块白纸放在画板上,并用胶带固定。

接下来,我会将颜料稀释在水中,调整颜色和浓度,以获得我想要的效果。

在纸上画画时,我会轻轻挥动画笔,观察颜色在纸上扩散的效果。

水彩画的纸质特点使得颜料能够快速渗透进纸纤维中,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和柔和的过渡效果。

这种创作过程让我感到非常放松和专注,我可以忘却世界的喧嚣,完全沉浸在我的艺术世界中。

另外,水彩画也给了我很多关于色彩和光影的启示。

在水彩画创作中,色彩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通过调整颜料的浓度和透明度,我可以创造出各种色彩变化和层次效果。

例如,我可以使用不同深浅的蓝色来表现水的透明度,或者使用渐变的红橙色来描绘日落的美景。

水彩画的光影效果也是非常迷人的,它可以通过色彩的明暗对比和层次感来展现。

我喜欢观察自然界中的光影变化,并尝试用水彩画来表现出来。

这种对色彩和光影的观察让我对世界充满了更多的敏感和欣赏。

最后,水彩画也教会了我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创作水彩画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挑战,比如颜料的控制、画面的构图等等。

然而,我学会了面对这些挑战并坚持下去。

每次创作完成后,我都能从中学到一些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提升我的水彩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 。 陶 瓷 艺 术 创 作 的 多 元 性 具 有 广 泛 的 意 义 , 它 既 是 表 现 内
元 性进 行 着广 泛 的探 索 。直到 1 世纪 末2 世 纪初 ,在 著 名瓷 9 O 都 景德 镇 出现 了 “ 山八友 ,以绘 画 为主 的 装饰 陶 瓷的 一 珠
个 团体 ,他们 将 中 国画 直接 代 入 陶瓷 装饰 ,从此 揭 开 了陶 瓷
陶瓷艺术创作 中与水彩画 的融入初探
余俊贤 广东省 陶瓷职业技 术学校 潮州 5 3 21 1 0
【摘 要 】:陶 瓷艺 术创 作的 多元 性为 它与 绘画 建 立紧 密关 系开 辟 了有效 的途 径 ;绘画 的基 础性和 技术 性 决定 了它与 陶瓷 艺术 创作 必 然的联 系 ;水彩 画丰 富 的技 法及其 艺术 效果 是陶 瓷艺 术创 作直 接或 间接 吸q 0内容 。 28 ,
门 独特 的艺 术 类型 ,即 陶瓷 艺 术 。陶 瓷 艺术 源 于 陶瓷 文 化 丰 富 的文 化 内 容 ,而 陶 瓷 文化 的 多 元性 直 接表 现 为 它在 生 产 创
从 陶 瓷发 展 史看 ,作 为陶 瓷绘 画 艺术 的 形 成又 漫长 的 历史 ,
就 以 绘为 主 要手 段 的 陶瓷 艺术 创 作也 同样具 有 漫长 的 历史 。
绘 画艺 术发 展 的 序幕 。中 国画 介 入陶 瓷装 饰 一方 面 丰 富了 陶 瓷 装饰 的技 法 和 技术 ,另一 方 面 为陶 瓷 审美 增添 了 新 内容 , 人们开 始用 绘 画审美 的原则 审视 陶瓷 装饰 。
容 的 丰 富性 ,又是 制 作 技 术的 多 样 性 。陶 瓷艺 术 可 以表 达 丰
种 在 控制 上 更具 难 度 。它 具 有独 立 的材 料 ( 料 和纸 张 )、 颜
独特 的 技法 ( 基础 技 法和 表 现技 法 ) 独 立特 征 和风 貌 ,独 和
特 的艺 术风 格 。从 水 彩画 是 水质 颜 料在 可 溶性 纸 张 上表 现 的 特性 看 来 ,它不 仅受 到材 料 和绘 画 工 具的 限制 ,而 且具 有 独 特 的艺 术 效果 。单单 从 材料 与 其所 采 用的 工 具 ,以 及 表现 效 果 看来 ,它 类似 于水 墨 画 。但 是 ,它 丰 富的 材 料 (颜 料 )又 是 水 墨画 所 不及 的 。水 彩 画 以其 透 明 、亮丽 、清澈 的 风貌 在
置 ,以 示思 想 交 流 或供 欣 赏 之用 。但是 ,这 还 不 是现 在 意
本 文 就 陶瓷 艺 术创 作 ,主要 是 陶 瓷绘 画 艺 术创 作 与水 彩 画 的 关 系 ,进行讨 论 。
义 上 的 陶瓷 绘画 艺 术 。不 过 ,从 此 陶 瓷艺 术创 作 就开 始 了 它
多 元 性 的 艺 术 创 作 探 索 。历 史 上 ,陶 瓷 先 民曾 经 利 用 刻 、
划 、印 、画 、绘 等 手段 进 行 陶瓷 装饰 ,为 陶瓷 艺 术创 作 的多
1 、陶瓷艺术创作 作 是 陶 瓷 为物 质 媒 介 ,围绕 陶瓷 审 美与 利 用 陶瓷 审 美 因 素 进 行 的 陶 瓷 文 化 产 品 创 意 及 其 制 作 的 过 程 及 其 成
形成 并 作 为 陶 瓷艺 术 一个 独 立 的类 型 之 后 ,各 种绘 画 都 相继
己 木 随 , 毛
Ar s ys tEs a
2O1 O3 2.
2、绘画 的基础性和技术性决定了它与陶瓷艺术创作 必然 的联系
各 类绘 画都 有 多种 内容 ,包 括绘 画 基础 、绘 画技 法 、绘 画题
富 的 文化 内容 ,也 可 以 利 用多 种 技 术进 行制 作 。从 艺术 创 作 的 技 术上 讲 ,陶 瓷艺 术 创 作主 要 表现 在 技 法及 技 巧 、审美 要 素 体现 ,与 艺 术风 格 展现 等诸 多方 面 。在 陶 瓷艺 术 中 以 绘
随着 陶 瓷装 饰与 陶瓷 审美 内容 的不 断丰 富 ,陶瓷 艺术 创 作与
材 及主 题 ,绘 画 构图 及 具体 形 式 ,绘 画风 格 及特 征 ,以及 绘 画 流派 等 。所 有 这些 绘 画及 其 内容 都 有必 然 的联 系 ,从绘 画 的 基础 习得 到技 法应 用 ,再 到 题 材选 择与 主 题 表达 ,直至 构
图 经 营 与 具 体 形 式 展 现 , 以 及 风 格 形 成 与 流 派 变 迁 等 ,都 具
绘 画 形 成了 自然 的关 系 。于 是 ,中 国画 、油 画 、水粉 画 和水
彩 画 等 画种 都逐 渐 与 陶 瓷绘 画产 生 了联 系 。这 样 ,绘 画为 陶 瓷 艺 术创 作 开辟 了 多种 思 路 ,丰 富 了陶 瓷艺 术 创作 的 多元 性
内容 。
画 为主 要 创 作手 段 的 陶 瓷艺 术 被称 为 陶 瓷绘 画 。从 陶瓷 绘 画
【 键词 】:陶 瓷艺术 创作 ;水 彩画 关
引 言
从 陶 瓷 史 上 看 ,发 端 于 陶 瓷 装 饰 的 陶 瓷 生 产 逐 渐 发 展 成 为 一
成 为 陶 瓷 艺 术 创 作 的 基 础 它们 直 接 或 间 接 为 陶 瓷 艺术 创 作 ,主 要是 陶瓷绘 画艺 术创 作提供 了创 作要 素和 审美 因素 。
造 上 的 多 元 性 。 为 了 陶 瓷 装 饰 内容 、形 式 和 内 涵 的 丰 富 多
彩 ,它 吸 收 了各 种 艺术 的 创 作技 法 、艺术 内容和 形 式 ,以及 审美 要素 ,乃 至艺 术风格 。
因此 ,陶 瓷艺 术 创作 与 绘画 有 着 亘古 的历 史 渊源 。从原 始 社 会新 石 器 时代 的 彩 陶 ,陶器 制 作就 绘 画结 下 了渊 源 ,当时 , 古 人 利 用 绘 的 手 段 将 所 要 表 达 的 事 物 绘制 在 陶 器 的 合 适 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