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UP信令系统导通检验技术的研究
信令系统

第4章 信令系统
4.1 4.2
信令的基本概念
随
路
信 令
4.3
公共信道信令 公共信道信令网
4.4
4.3 公共信道信令
4.3.1 公共信道信令基本概念 4.3.2 七号信令系统功能结构 4.3.3 七号信令单元格式
4.3.4 七号信令过程举例
4.3.1 公共信道信令的基本概念
(1)随路信令的局限性
信令传送速度较慢; 容量小,传递与呼叫无关的信令能力有限; 各种信令系统都是在特定条件设计的,在同一个网络 中存在不同的信令方式,造成管理的困难。
4.3.1公共信道信令的基本概念
(2)公共信道信令的发展
程控交换、数据通信、ISDN及移动通信等推动了七号信 令的产生与发展 。 70年代中后期,基于程控交换的大量应用和对通信数 字化和业务综合化发展的预测,迫切需要一种高速、大容 量、数字化、独立于具体业务的新型信令系统,ITU-T开始 研究适合数字通信网的公共信道信令,并于1980年提出了 七号信令系统。
功能:监视话路设备状态和通信业务的呼叫 进展情况。 因此,也称监视信令。 线路信令在线路设备(出、入中继器)之间 传送。包括占用、应答、挂机、拆线等。
4.2.1 线路信令
线路信令的含义
占用信号:前向信令,使来话局中继设备由空闲变为 占用。 应答信号:后向信令,被叫摘机后,由终端局向发端 局逐段传送。
4.1.2 信令的分类
(1)按工作区域划分 用户线信令(Subscriber line signaling) 局间信令(线路信令、记发器信令)
Inter-office Signaling (Line, Register Signaling )
No.7七号信令系统

七号共路信令系统1概述1.1七号信令的优点和随路信令相比较,作为更适合于数字通信网的七号信令,具有以下显著优点:-信道利用率高。
一条七号链路理论上可以为数以万计的话路提供服务,即使充分考虑冗余量之后,所服务的话路数目仍可以达到2000到3000条左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路信令中,一个复帧(含16帧)的15个T S16时隙(首帧的T S16用于复帧同步)仅能传送480(16*30)条话路的信息。
-传递速度快。
七号信令直接采用数字形式传送信息,4个比特就能表示一位数字,大大优于随路信令。
-信令容量大。
七号信令采用消息形式传送信令,编码十分灵活;消息最大长度为272个字节,内容也非常丰富,是随路信令所不能比拟的。
-应用范围广。
七号信令不但可以传送传统的电路接续信令,还可传送各种与电路无关的管理、维护和查询等信息,是I S D N、移动通信和智能网等业务的基础。
-由于信令网和通信网相分离,便于运行维护管理。
-技术规范可以方便地扩充,可适应未来信息技术和未知业务发展的要求。
1.2七号信令的系统结构七号信令的通用性决定了整个系统必然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应用功能,而且结构上应该能够灵活扩展,因此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采用模块化功能结构,以实现一个框架内多种应用的并存。
任何一种具体应用都只用到系统的一个子集。
具体地说,七号信令可分为四个功能级:消息传递部分(M T P)分为三级,各个用户部分(U P)并列于第四级,如图1所示。
其中缩写词意义如下:M T P――消息传递部分(M e s s a g e T r a n s f e r P a r t)S C C 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 i g n a l l i n g C o n n e c t i o n C o n t r o l P a r t)T U P――电话用户部分(Te l e p h o n e U s e r P a r t)I S U P――I S D N用户部分(I S D N U s e r P a r t)T C A P――事务能力应用部分(T r a n s a c t i o n C a p a b i l i t y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a r t)O M A P――操作维护应用部分(O p e r a t i o n a n d M a i n t e n a n c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a r t)M A P――移动应用部分(M o b i l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a r t)I N A P――智能网应用规程(I n t e l l i g e n t N e t w o r k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r o t o c o l)图1 七号信令的系统结构1.3七号信令的消息格式七号信令共有三种信号单元:消息信号单元(M S U-M e s s a g e S i g n a l U n i t)、链路状态信号单元(L S S U-L i n k S t a t u s S i g n a l U n i t)和填充信号单元(F I S U-F i l l-I n S i g n a l U n i t)。
IMSSIP技术规范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IMSSIP技术规范IMSSIP技术规范移动通信企业标准中国移动CM-IMS 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规范第五部分:SIP 与BICC/ISUP 的互通CM-IMSSpecifications of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Part5: Interworking between SIP and BICC/ISU SIP Protocol 版本号: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全文结束》》-7-27 发布全文结束》》-7-27 实施 QB-C-018、5-xx QB-C-018、5-xx II目录前言、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24、信令面互通和用户面互通34、1、互通模型34、2、信令面互通34、2、1、SIP 与 BICC 信令面互通34、2、2、 SIP 与 ISUP 信令面互通44、3、用户面互通44、3、1、SIP 与 BICC 用户面互通协议栈44、3、2、 SIP 与 ISUP 用户面互通协议栈55、 SIP 与 ISUP 的互通、55、1、从 SIP 到 ISUP 的互通、55、1、1、发送 IAM 消息55、1、2、 IAM 消息的编码、65、1、3、发送 COT 消息65、1、4、发送180 消息65、1、5、为早媒体场景发送183 消息75、1、6、发送200 OK 消息(接收到 ANM、CON 消息)、9 5、1、7、内部承载导通95、1、8、收到 REFER 消息、105、1、9、 I-IWU 侧的释放过程105、2、从 ISUP 到 SIP 的互通、145、2、1、发送 INVITE 消息145、2、2、 INVITE 消息的编码、155、2、3、收到 COT 消息225、2、4、发送 ACM 并等待被叫应答、22 5、2、5、 ACM 消息的编码245、2、6、发送 CPG 消息255、2、7、 CPG 消息的编码、265、2、8、接收200 OK 消息、265、2、9、发送 ANM 消息265、2、10、 ANM 消息的编码、265、2、11、发送 CON 消息、275、2、12、 CON 消息的编码275、2、13、承载通路的导通275、2、14、 O-IWU 侧的释放流程275、3、定时器316、 SIP 与 BICC 的互通326、1、从 SIP 到 BICC 的互通、326、1、1、发送 IAM 消息32 QB-C-018、5-xx III6、1、2、 IAM 消息的编码、326、1、3、发送 COT 消息336、1、4、发送180 消息336、1、5、为早媒体场景发送183 消息33 6、1、6、发送200 OK 消息、346、1、7、内部承载导通346、1、8、收到 REFER 消息、346、1、9、 I-IWU 侧的释放过程346、1、10、带外 DTMF 传送356、2、从 BICC 到 SIP 的互通、356、2、1、发送 INVITE 消息356、2、2、 INVITE 消息的编码、356、2、3、收到 COT 消息366、2、4、发送 ACM 并等待被叫应答、36 6、2、5、 ACM 消息的编码366、2、6、发送 CPG 消息366、2、7、 CPG 消息的编码、366、2、8、接收200 OK 消息、376、2、9、发送 ANM 消息376、2、10、 ANM 消息的编码、376、2、11、发送 CON 消息、376、2、12、 CON 消息的编码376、2、13、承载通路的导通376、2、14、 O-IWU 侧的释放流程376、3、定时器387、编制历史38 附录 A SIP 与 ISUP 互通流程(标准性附录)、39 附录 B SIP 与 BICC 互通流程(标准性附录)、41 QB-C-018、5-xx IV 前言本标准依据IETF、3GPP以及ITU-T制定的相关标准,结合有关国内标准和中国移动相关企业标准,基于中国移动CM-IMS总体技术要求和实际需求而拟定,充分考虑了网络的平滑演进能力,为中国移动CM-IMS的技术试验、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提供技术依据。
NO.7信令系统

作状态下监视信令链路传送信号的故障情况;另一种是定位
差错率监视,适用于信令链路初始定位时的验收周期。
一. 七号信令系统结构
3、NO.7采用分层体系结构
在计算机通信系统中,普遍采用了分层通信体系的思想,分 层通信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是: 1) 将通信的功能划分为若干层次,每层只完成一部分功能; 2) 每层只和其直接相邻的两层打交道,它利用下层提供的服 务,并且向高层提供本层所能完成的功能;
3) 每层都是独立的,只要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各层之间不受
2)信号单元的定位: 在正常情况下,信令单元的长度有一定的限制且为 8比特组的整数倍,另外在删0之前不应出现大于6 个连1;如果不符合以上情形,就认为信令单元失 去定位,要舍弃收到的信令单元,并由信令单元差 错率监视过程进行统计。
一. 七号信令系统结构
3) 信号单元的差错检测:16比特的循环校验码。
4) 通过重发机制实现信号单元的差错校正:
基本差错校正方法:非互控的、肯定和否定证实的重发纠
错系统,用于传输时延小于15ms的传输线路上。
预防性循环重发方法:非互控的、肯定证实、循环重发的
方法,用于传输时延大于15ms的传输线路上。
一. 七号信令系统结构
5) 初始定位:
用于首次启动链路或链路发生故障进行恢复时的定位。执行 初始定位过程是通过信令链路的两端交换链路状态信令单元 (LSSU)实现的。SIOS:业务中断;用于指示信令链路不能 发送和接收任何链路信号。
二、 共路信令网
NO.7七号信令系统

信号单元定界:根据F码进行标识。 信号单元定位:信令单元长度限制,且为8比特的整数倍,在删0 前不应 出现大于6个连1。
差错检测:检查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循环码的检错方法。 差错校正:基本差错校正、预防循环重发校正(PRC) 初始定位 信令链路差错率监视: MSU单元差错率监视、 定位单元差错率监视
七号信令系统
固网交换用服部
学习目标
学习完此课程,您将会:
掌握七号信令系统结构及七号信令组网
七号信令解析方法 相关问题处理方法
课程内容
七号信令及信令网结构
七号信令消息格式详解
七号信令MTP层功能 TUP/ISUP消息结构及信号含义 信令分析示例 常见问题处理
随路信令和共路信令
Switch A 语音&信令 Switch B
开通业务 状态
空闲
未定位状态
5次验证不合格, 状态迁移 监视从对端收到的MSU的差错率, 若合格验证完成,向对端发FISU, 收到对端的FISU或 MSU后,状态迁移。
收到对方发的定位指示 (SIO、SIE、SIN)、状 态迁移,并向对方发 SIN、SIE
验证状态
已定位状态
收到对方发来的SIE、SIN 状态迁移,
UP的主要功能: 是控制各种基本呼叫的建立和释放,负责信令消息的生成、语法 检查、语义分析和信令过程的控制。
七号信令规程结构
应用层
OSI- 7
MAP TCAP
INAP
BSSAP
ISUP
TUP
网络层
OSI- 3
SCCP MTP3
OSI- 2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MTP2 MTP1
OSI- 1
11-ISUP协议介绍

8 比 的 特 比 8首 比 特 8 比 特 先 发 送 特
ISUP消息参数
ISUP消息的参数: 必备定长参数
必备定长参数内容
必备变长参数
必备变长参数长度 必备变长参数内容
任选参数
任选参数编码 任选参数长度 任选参数内容
ISUP消息字段
ISUP的参数,是由一个或多个ISUP的字段构成,字段可以看作 是组成ISUP消息的最小单位,通常包含一个或几个Bit。不同的 参数可以带相同的字段。
第一节 七号信令基本概
念
第二节 七号信令系统分 层结构
第三节 七号信令系统信
号单元格式
七号信令系统信号单元
七号信令链路上传送的信号
FISU
插入信号单元,当七号信令链路上没有内容要发时,就发FISU。
(长度指示LI = 0)
LSSU
链路状态信号单元,表示七号信令链路的状态,当链路正在正
常使用时,没有LSSU。(长度指示LI=1或LI=2)
这些消息有些可以由维护人员通过维护命令发起,有些由程序自 动发起。
所有维护管理消息都是成对的,一个请求消息必须等待一个证实
(响应)消息才能完成这个维护操作过程。
ISUP电路维护管理消息-闭塞
闭塞消息
闭塞消息分为硬件闭塞和维护闭塞。 当硬件发生故障时,由程序自动进行硬件闭塞,此时电路状态变
成故障,不可用于选路呼叫。
电路识别码(CIC):用来标识两局之间唯一一条电路,长度 为12比特
消息类型:ISUP的消息类型
ISUP信令点编码
信令点编码的格式 国际网为14位比特编码
区 域 / 网 识 区 识 别 信 令 点 别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解读

<软交换系统>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ISUP 编写:(签名年12月21日复查:(签名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批准:(签名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版本修订记录目录1. 概述 . ........................................................................................................................................6 2. 功能 . ........................................................................................................................................7 3. ISUP 与MTP 的功能接口 .................................................................................................... 8 4. 端到端信令:(暂不用) .................................................................................................... 9 5. 消息和信号的一般功能 (10)5.1 ISUP 消息 . (10)5.2 信令信息 ....................................................................................................................... 16 6. 格式和编码: . . (29)6.1 ISUP 消息的结构 . (29)6.1.1 路由标记 ...............................................................................................................306.1.2 电路识别码(CIC ) (30)6.1.3 消息类型编码 .......................................................................................................316.1.4 构成原则 ...............................................................................................................336.1.5 必备固定部分 .......................................................................................................366.1.6 必备可变的部分 ...................................................................................................366.1.7 任选部分 ...............................................................................................................366.2 参数格式和编码 (37)6.2.1 消息类型的编码 ...................................................................................................376.2.2 长度表示语的编码 ...............................................................................................376.2.3 指针的编码 ...........................................................................................................376.3 ISDN 用户部分参数 (37)6.3.1 参数名 ...................................................................................................................376.3.2 接入转交信息(目前暂不用) ...........................................................................376.3.3 接入转送 ...............................................................................................................386.3.4 自动拥塞级 ...........................................................................................................386.3.5 后向呼叫表示语 ...................................................................................................386.3.6 呼叫变更信息 .......................................................................................................406.3.7 呼叫历史信息 .......................................................................................................416.3.8 呼叫参考(目前暂不用) ...................................................................................416.3.9 被叫用户号码 .......................................................................................................416.3.10 主叫用户号码 (43)6.3.11 主叫用户类别 (46)6.3.12 原因表示语 (47)6.3.13 电路群监视消息类型表示语 (52)6.3.14 电路状态表示语 (52)6.3.15 闭合用户群连锁编码 (54)6.3.16 被连接的号码 (54)6.3.17 连接请求(目前暂不用) (55)6.3.18 导通表示语 (56)6.3.19 回声控制信息 (56)6.3.20 任选参数结束表示语 (57)6.3.21 事件信息 (57)6.3.22 性能表示语 (58)6.3.23 前向呼叫表示语 (58)6.3.24 通用数字 (60)6.3.25 通用通知表示语 (61)6.3.26 通用号码 (62)6.3.27 通用参考(目前暂不用) (65)6.3.28 信息表示语 (66)6.3.29 信息请求表示语 (67)6.3.30 位置号码 (67)6.3.31 MCID 请求表示语 (69)6.3.32 MCID 响应表示语 (70)6.3.33 消息兼容性信息 (70)6.3.34 MLPP 优先级(暂不用) . (71)6.3.35 连接性质表示语 (73)6.3.36 网络专用性能 (73)6.3.37 任选后向呼叫表示语 (74)6.3.38 任选前向呼叫表示语 (75)6.3.39 原被叫号码 (75)6.3.40 始发ISC 点编码(国内网中不用) (76)6.3.41 参数兼容性信息 (76)6.3.42 传播时延计数器 (77)6.3.43 范围和状态 (78)6.3.44 改发的号码 (79)6.3.45 改发信息 (79)6.3.46 改发号码 (81)6.3.47 改发号码限制参数 (81)6.3.48 远端操作(目前暂不用) (81)6.3.49 业务激活(目前暂不用) (82)6.3.50 信令点编码 (83)6.3.51 后续号码 (83)6.3.52 暂停/恢复表示语 (83)6.3.53 转接网选择 (84)6.3.54 传输媒介请求 (85)6.3.55 传输媒介请求’(TMR ’) ...............................................................................856.3.56 所用的传输媒介 (85)6.3.57 用户业务信息 (85)6.3.58 用户业务信息’ ...................................................................................................866.3.59 用户终端业务信息 (86)6.3.60 用户到用户表示语 (86)6.3.61 用户到用户信息 (88)6.3.62 计费信息 (88)6.4 ISDN 用户部分消息和编码 (89)6.4.1 表21/6 地址全 . (89)6.4.2 表22/6 应答 . (90)6.4.3 表23/6 呼叫进展 . (90)6.4.4 表24/6 电路群询问响应 . (91)6.4.5 表25/6 电路群复原证实 . (92)6.4.6 表26/6 混乱消息 . (92)6.4.7 表27/6 连接消息 . (92)6.4.8 表28/6 导通消息 . (93)6.4.9 表29/6 性能拒绝 . (93)6.4.10 表30/6 信息 . (93)6.4.11 表31/6 信息请求 . (94)6.4.12 表32/6 初始地址 . (94)6.4.13 表33/6 释放 . (95)6.4.14 表34/6释放完成 (96)6.4.15 表35/6 后续地址 . (96)6.4.16 表36/6 用户到用户信息 . (97)6.4.17 表37/6 前向转移 . (97)6.4.18 表38/6 暂停/恢复 . (97)6.4.19 表39/6 闭塞等 . (98)6.4.20 表40/6 电路群闭塞等 . (98)6.4.21 表41/6 电路群复原等 . (98)6.4.22 表42/6 性能接受等 . (99)6.4.23 表43/6 传送 . (99)6.4.24 表44/6 用户部分测试等 . (100)6.4.25 表45/6 性能 . (100)6.4.26 表46/6 网络资源管理 . (100)6.4.27 表47/6 识别请求 . (101)6.4.28 表48/6 识别响应 . (101)6.4.29 表49/6 分段 . (102)6.4.30 表50/6 话务员消息等 . (102)6.4.31 表51/6 计次脉冲消息 . ....................................................................................... 102 7. 信号程序(基本的呼叫控制) . (103)7.1 成功的呼叫建立 (103)7.1.1 前向地址信号-成组工作方式 . (103)7.1.2 前向地址信号-重合工作 (105)7.1.3 主叫用户号码 (106)7.1.4 地址全消息或连接消息 (106)7.1.5 呼叫进展(基本呼叫) (108)7.1.6 信息消息 (108)7.1.7 应答消息 (109)7.1.8 导通检验 (109)7.1.9 计费程序 (109)7.1.10 前向转移消息 (109)7.1.11 转接网选择 (109)7.1.12 简单的分段 (109)7.2 不成功的呼叫建立 (110)7.2.1 在发送释放消息的交换局的操作 (111)7.2.2 在中间交换局的操作 (111)7.2.3 在主控局(即控制呼叫的交换局)的操作 (111)7.3 正常的呼叫释放 (111)7.3.1 由主叫用户启动的释放 (111)7.3.2 由被叫用户启动释放 (112)7.3.3 由网启动释放 (112)7.4 暂停、恢复 (112)7.4.1 暂停 (112)7.4.2 恢复 (112)7.4.3 定时器T6或T38终了 (113)7.5 降质的连接类型的信令程序 (113)7.5.1 在前向的操作 (113)7.5.2 在后向的操作-应答前的降质指示 (114)7.5.3 在后向的操作-降质在应答时指出 (115)7.5.4 在后向的操作-降质未发生 (115)7.6 传播时延确定程序 (115)7.6.1 程序 (116)7.7 回声控制程序 (117)7.8 网的性能 (117)7.8.1 自动重复试呼 (117)7.8.2 电路和电路群的闭塞和解除闭塞 (117)7.8.3 电路群询问 (117)7.9 不正常情况 (118)7.9.1 同抢 (118)7.9.2 局间数字电路的传输告警处理 (119)7.9.3 电路和电路群的复原 (119)7.9.4 闭塞/解除闭塞程序中的故障 . (119)7.9.5 收到不合理的和可能识别出的信令信息消息。
ISUP信令消息参数

ISUP协议简介ISUP 信令消息参数路由包括 DPC、OPC、SLS电路识别码 CIC消息类型编码 ISUP消息必备固定部分 F必备且有固定长度的参数包括在其中。
这些参数的名称、长度和出现次序统一由消息类型规定,因此在该部分中不包括参数的名称及长度指示,只给出参数的内容。
必备可变长部分VISUP的参数名与编码ISUP参数详细编码1 接入转交信息Access delivery information2 接入转送Access transport1 . n消息单元的编码见 Q.931/$4.53自动拥塞级Automatic congestion level4 后向呼叫表示语Backward call indicators1 2Figure 7/Q.763 –后向呼叫表示语参数字段5呼叫变更消息 Call diversion informationFigure 8/Q.763 –呼叫变更消息参数字段在呼叫变更信息参数字段中使用一下编码6呼叫历史消息参考传播时延计数器的参数格式7 呼叫参数 Call reference (national use)123456Figure 9/Q.763 –呼叫参考参数字段在呼叫参考参数字段中,各字段使用一下编码:a) Call identity 呼叫标识用二进制表示的编码表示分配给呼叫的识别号码b) Signalling point code 信令点编码信令点的编码,呼叫标识语该编码有关8 被叫用户号码 Called party number123..nFigure 10/Q.763 –被叫用户号码参数字段在被叫用户号码参数字段中,各个字段使用以下编码:a) Odd/even indicator奇偶表示语0 地址信号为偶数1 地址信号为奇数b) Nature of address indicator地址性质表示语c) Internal Network Number indicator (INN ind.)内部网号码表示语(INN B表示语)0 允许选路到内部网号码1 不允许选路到内部网号码d) Numbering plan indicator/编号计划表示语0 0 0 备用0 0 1 ISDN(电话)编号计划 (参考 E.164)0 1 0 备用0 1 1 数据编号计划 (参考 X.121) (national use)1 0 0 用户电报编号计划 (参考 F.69) (national use)1 0 1 留作国内用1 1 0 留作国内用1 1 1 备用e) Address signal/地址信号0 0 0 0 digit 00 0 0 1 digit 10 0 1 0 digit 20 0 1 1 digit 30 1 0 0 digit 40 1 0 1 digit 50 1 1 0 digit 60 1 1 1 digit 71 0 0 0 digit 81 0 0 1 digit 91 0 1 0 spare1 0 1 1 code 111 1 0 0 code 121 1 0 1 spare1 1 1 0 spare1 1 1 1 STThe most significant address signal is sent first. Subsequent address signals are sent in successive 4-bit fields.f) Filler/填充码如果地址为奇数,则在最后一个地址信号后插入填充码 000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第4期 2007年4月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Software V01.24 No.4 Apr.2007
ISUP信令系统导通检验技术的研究 李喜明秦贵和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 30012)
摘要 阐述了ISUP信令系统的导通检验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抽样导通检验的技术,通过引入抽样技术可以大大提高 系统导通检验的效率。并根据与本系统对接的交换局可能不支持导通检验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通过模拟汇接呼叫的方式实现导通 检验的技术。
关键词 ISUP导通检验公共信道
THE RESEARCH OF CoNTINUITY.CHECK oF ISUP SIGNALLING SYSTEM Li Ximing Qin Guihe (College of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Jilin,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chnology of continuity—check of ISUP signalling system.On this base,it gives forth a technology of sampling—continuity-check,which can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continuity—check by inducting the technology of sampling.Because the switc- hing system,which is communicated with US,maybe not support continuity—check procedure,it brings forwards a method of implementing conti- nuity-check by simulating tandem call,
Keywords ISUP Continuity-check Common channel
1 引 言 ISUP(ISDN user part)是七号公共信道信令系统(SS7)的用 户部分中的一种信令,它为支持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中语音 和非语音用途的基本承载业户和补充提供所需的信号功能, ISUP以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局间信 令。ISUP作为一种公共信道信令,语音与承载分离,需要对语 音通道进行导通检验。 笔者对ISUP信令系统导通检验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 础上提出了抽样导通检验的技术,大大提高了导通检验的效率, 并根据与本系统对接的交换局可能不支持导通检验的情况,提 出了一种利用模拟汇接呼叫的方式实现导通检验的技术。该方 案既能够很好的对现有系统进行兼容,又可以大大提高导通检 验的效率和可操作性。 2导通检验技术简介 由于信令通路与语音通路分离,信令不通过语音通道传输, 仅通过信令的互通来确认语音通道是否通畅,存在一些场景通 道状态与实际不符的现象,同时对于语音通道传输的时限等物 理因素也是不可知的。尤其是控制与承载分离的NGN体系中, 信令承载在IP上,语音可能依然传输在El/T1线路上,因此对 语音通道的传输质量是不可知的。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机制,能 够实现对语音通道传输质量的监控。 ITUT Q.764建议了一种导通检验的流程,该流程的基本步 骤如下: (1)始发局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否进行导通检验,如果需 要导通检验则在每次呼叫的初始地址信息(IAM)中导通检验码 中给出指示。 (2)始发局在IAM消息指定的电路的去通路上连接检验 音发送器,发送检验音,在回通路上连接检验音接收器。而后续 局收到导通检验指示后,将去通路和回通路进行环接。如果始 发局能够正确接收到检验音,则表示导通检验成功,否则导通检 验失败,如图1所示。
发送检验音 接收检验苛
图1检验音检验原理 (3)始发局完成导通检验后发送导通检验结果消息 (COT),停止检验音收发器。后续局收到COT后,无论导通检 验结果如何,都会将环路拆除。导通检验失败后始发局进行重 复导检。 引入导通检验流程的呼叫(见图2),因为增加了环回、放 音、接收检验音等多个操作,会导致呼叫的时延增大,导致呼叫 的接续时间较长,因此在实际组网应用中,除非是非常必要的场 合,呼叫导通检验的应用比较少,多使用由重复导通检验流程衍
收稿日期:2006一O8—14。李喜明,硕士生,主研领域:NGN网络 PSTN互通技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2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7皋 来 3 术 通过命令发起重复导通检验
3.2 对于不支持导通检验流程的局向的处理 操作
。重复流程如图所示。 ^ J l’x何寸垲但 L任日 IuJ日 ^|E
图2呼叫中导通检验流程 图3重复导通检验流程 但是对于每局有几十万线的交换机来说,这种测试导通检 验的效率是很低的,由于导通检验流程没有“群操作”的概念, 需要对每一条电路进行导通检验操作,因此需要执行几十万次 的导通检验操作,这在实际的操作中是很不现实的,因此需要研 究一种方便而高效的导通检验技术,使用户能够方便而有效地 对其进行管理。
3抽样导通检验 3.1抽样导通检验技术 在典型的组网应用中,两个交换局之间的ISUP中继线是很 多的,但是他们具有相同的特征,具有相同的DPC、OPC,因此可 以考虑对每一个局向(和本系统有中继线连接的交换局)进行 集中导通检验。在大规模开局或者中期维护时,可以通过执行
一次按局向导通检验,可以快速地验证语音通道是否通畅,并能 快速而准确的定位出有问题的通道。由于导通检验的最小单位 是一条电路,对应于一个E1线的32个时隙中的一个,如果按照 局向进行导通检验的话,对于每个局向有几十万线的交换局,会 出现瞬间的消息量过大,导致系统负载过大,可能引发不可预知 的后果。 从统计数据上来看,一个E1线的32个时隙,排除人为因 素,在物理属性上是相同的,因此对于32条电路来说,可以从中 抽取样本,进行抽样检验。对抽样的电路进行测试导通检验,抽 样导通检验的结果可以近似地描述为E1线的导通检验结果。 样本的数量可以灵活地去实现,通常是选用两条电路。样本的 选择方式也可以很灵活,可以随机抽取,也可以按照一定算法抽 取。经过这样的处理,对于32条电路只需要2条消息就可以 了,大大减少了信息量,对于10000线的局向,原来需要10000 条消息,现在只需6O0条消息就足够了,从数量级上来看,系统 的负载也是大大减少了。
由于导通检验流程不是呼叫接续的必选流程,所以很多交 换机不支持此功能。那么对于不支持导通检验的局向该如何处 理呢?可以通过一种测试呼叫的技术来实现,模拟汇接呼叫,在 始发局进行环回,后续局只需按照普通的呼叫处理就可以了。 如图4所示。在CIC一1的去通路上启动导检,并发送导通检验 音,后续局按照普通汇接呼叫的流程,将CIC一1和CIC一2的电 路语音通道连通,始发局对CIC一2的电路进行环回操作,这时 在CIC一1上的回通路就能对返回的语音进行检验,判断语音传 输的质量。 围 圈
发送检验音T 接收擅验音R
T R 图4模拟汇接呼叫的检验音检验原理 根据Q.764的建议,后续局在收到和发送IAM消息时就应 该对语音通道进行连通,因此可以通过普通的IAM消息指示后 续局完成语音通道的连通,此IAM消息的导通检验码指示不进 行导检。改进后的导通检验流程如图5所示。 一
图5模拟汇接呼叫的导通检验流程 启动导检后,按照抽样算法在每个E1线中选用一条电路 作为样本电路,根据这条电路的CIC构造IAM消息,携带预置 的特殊主被叫号码,并在该电路的去通路上发送导通检验音,后 续局收到IAM消息后,根据预置的被叫号码分析数据,把该呼 叫作为汇接呼叫接续到始发局,发送IAM到始发局。该技术的 实现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始发局启动导通检验,发送的IAM消息中携带的主被 叫号码,可以通过命令来配置,且该主被叫号码应该使用一个特 殊号码,应该能够和普通呼叫的号码区别开来。 (2)始发局在收到IAM消息的处理中增加如下判断,如果 主被叫号码和配置的导通检验主被叫号码匹配,则进入原来的 被动导通检验流程,也就是收到CCR时的处理,对电路进行环 回,并启动定时器I24。 (3)始发局无论导通检验结果如何,都要发送REL给后 续局。 (4)后续局不用作任何改动,只需要增加对始发局的导通 检验主被叫号码的分析数据,使该呼叫环回接续到始发局。 (下转第191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范一峰等:实现一个基于元数据的P2P系统 l9l 数返回给搜索节点,搜索节点最终集合满足所有要求属性的资 源集合,进行并、交计算,向用户显示满足条什的资源。如图4 所示。 3.5实现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在Tapestry中,对于一个资源,发布时只需要发布资源标识 符的散列值,搜索时只需要找到标识GUID与需求匹配的一个 资源即可。而在MPIS中,对于一个资源,发布时需要发布一个 或者多个属性的散列值,搜索时需要采用多个属性求交集的方 式来确定目标资源,因此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3.5.1组合属性的使用 搜索源节点在收到满足各属性条件的资源之后,需要求交 集来获得满足所有搜索条件的资源。若在发布资源时,将经常 一起使用的几个属性(例如演唱者属性和专辑属性)连接起来 散列为一个GUID调用TapestryPublishMsg发布,在用户搜索时, 若用户为这几个属性都设了搜索条件,则同样将这几个属性的 搜索条件连接起来散列为一个GUID,调用MPISLocateMsg来搜 索。这样避免了集中所有匹配这几个属性的资源及计算它们的 交集,节省了网络带宽和CPU周期。这与文献[6]中的KSS (Keyword Set Search)方法类似。 3.5.2语义性问题 现实中,近义词或者多义词的存在会导致系统不能更好地 被使用。例如王菲早期又叫做王靖雯,如果发布歌曲时使用一 个名字而搜索时使用另外一个名字,则可能导致系统中存在用 户需要的资源却没有返回给用户。因此在系统中建立近义词 库,为了使近义词的应用更有针对性,为每个属性建立独立的近 义词库,避免了不同属性具有相同属性值导致搜索结果混乱的 情形。 构造其中一个属性值的索引时,自动构造与该属性值同义 的其它词的索引,这样在用户使用近义词中的任何一个属性值 进行搜索,都可以搜索剑匹配所有近义词列表中词的资源。 在用户提供某个属性值作为搜索条件时,从近义词库中检 索此属性值的近义词,并将近义词散列作为并列的搜索条件来 搜索资源。这样即便发布时没有利用近义词方法,搜索时可以 达到同样的效果。 3.5.3虚拟节点 在节点的配置文件中使用变量设定节点ID,因此可以在一 个物理节点同时启动多个MPIS节点,只需在脚本文件topis中 指定要启动的虚拟节点数目: my¥client—count=3; //虚拟节点的个数 4 MPIS的界面及使用选项 在发布和搜索时都提供了是否使用近义词库的选项。发布 时使用近义词库,会导致发布节点发布资源的开销增大,但资源 一旦发布,搜索资源的节点不需要使用近义词库搜索,就能够达 到搜索近义词属性资源的目的;而在搜索时使用近义词库,则不 论资源发布者是否使用近义词库发布资源,使用这种方法都可 以搜索到所有有关的资源。当然这样搜索的开销就相对变 大了。 在发布和搜索时都提供了是否使用组合属性的选项。利用 组合属性发布也增加了发布时的负担,因为不仅要发布单个属 性,还要发布组合属性。但是资源一旦发布,搜索资源的节点使 用组合属性搜索可大量减少搜索所需时问。 从整个系统的角度看,发布时使用近义词库和组合属性能 够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对整个系统来说开销增加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