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连词连用现象二题

合集下载

科学连词成句的方法和技巧(附练习题)

科学连词成句的方法和技巧(附练习题)

科学连词成句的方法和技巧(附练习题)科学连词成句的方法和技巧连词在句子中起着连接和衔接的作用,能够使句子结构更加丰富和流畅。

以下是一些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你正确地使用连词来组成句子。

1. 合理选择连词选择合适的连词是构建有效句子的关键。

常见的连词包括但不限于:并列连词(例如"而且"、"或者")、递进连词(例如"而"、"再说")、转折连词(例如"但是"、"然而")和因果关系连词(例如"因为"、"所以")。

根据句子的意义和语境选择恰当的连词,以确保句子表达准确和连贯。

2. 注意连词的位置连词通常连接两个短语、从句或句子,应该放置在被连接的成分之间。

例如,"我喜欢读书,因为它扩展了我的知识。

" 中的"因为"连接了两个句子,并放置在它们之间。

3. 多样化连词的使用为了让句子更加生动有趣,应该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同一种连词。

尝试使用不同种类的连词,以展现句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同时,在使用并列连词时,可以使用一些连接副词(例如"不仅仅"、"不但"、"而且")来使句子更加丰富。

4. 使用连接词句型为了更好地使用连词,可以掌握一些常见的连接词句型。

例如,"既然...就..." 句型可以用来表达因果关系,"无论...都..." 可以用来表达选择,"不仅...而且..." 可以用来表达并列等等。

掌握这些常见的句型可以帮助你更加灵活地运用连词。

5. 多练连词运用通过大量的练,你可以更加熟练地使用连词来构建句子。

下面是一些练题,供你加强对连词的理解和运用:1. 我喜欢游泳,___我也喜欢跑步。

2. 他很勤奋,___成绩一直很好。

“如果”与“要(是)”的连用

“如果”与“要(是)”的连用

“如果”与“要(是)”的连用作者:刘雪梅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5年第01期内容摘要:假设复句中“如果”与“要”的连用分为两大类:连词单用和连词连用。

连词连用分为直接连用和否定连用,它们在使用频率上存在着差异,但是在语体色彩上却大体保持着口语语体的倾向。

此连用现象有助于加强假设语气,突显假设原因对假设结果的制约作用,增强表达效果。

关键词:“如果” “要是” 连用频率语值“要”字的连词用法是由动词语法化而来的。

马贝加认为“要”字是由表示主观愿望的能愿动词演变为假设连词。

【1】古川裕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要”由动词到连词的语法化途径,指出“要”字作为动词的非现实性是促使“要”从动词转变为假设连词的重要基础。

他还指出连词“要是”最初是由连词“要”和动词“是……”组成,因两者的连用频率的提高,“要是”就词汇化了。

【2】徐复岭曾提到过连词“如果”和连词“要是”的连用现象,但认为其未必合乎规范。

【3】笔者认为,这并非语病,它的出现有着独特的语用价值。

一.“如果”、“要(是)”连用的几种情况(一)动词“要”与连词单用现象结合语料,“要”做动词,“如果要”的连词单用主要有三种情况。

1.“要”表示“想要”这一语义是连词“如果”、“要”连用的主要的混淆项,如:⑴如果要后来居上,必须在深入和声势上下功夫。

此时,后分句是前分句中这一想法或情况得以实现的条件,通常后分句用“必须”、“应该”、“需要”、“除非”等词语显示。

这一假设复句若删去连词“如果”,则整个复句可变成广义因果复句中的目的句。

如:⑴(我们)必须在深入和声势上下功夫,以便能够后来居上。

此外,“想要”义还引申为“索取”义,但是语例比较少。

⑵如果要发票是为了报销,犹有可说,但如果让司机用这半小时去拉别的客人,半小时可以赚上二十元。

2.“要”表示“需要”⑶对于复杂的问题还要考虑是否需要多方案?如果要的话,要几个方案?这一语义主要靠上下文的语境来确定,有时在上下文会出现与之照应的“要”、“需要”等。

留学生使用假设条件连词时的回避现象

留学生使用假设条件连词时的回避现象
摘要 :本文将 留学生使 用假设务 件连 词 的情况与本 族人 相 比 , 二 、回避 现象 的类型 发现 留学生没有使 用全部 的假设 条件连 词 ,对于一些本族人 常用的假 留学 生在 使用 假 设条 件连 词 时 出现 的回 避类 型主 要有 两种 : 设条件连词 ,留学生的使 用率也不高 ,这说 明留学生在使 用时存在 回 词汇 回避和 句型 回避 。 避现象。本 文总结 了回避类 型,并解释 了产生回避的原 因。 ( )词汇 回避 ~ 关键词 :假设条件连词 ;回避现 象;原 因 指 使 用较 为 浅显 的词 语 ,而 回避 使用 意义 、 用法 比较 复杂 的 Ab ta t t i p p r c mp r sc e c nd t n wh n f r i n s e t u e src : h s a e o a e h o ii e o eg t o ud n s s 假设 条件连 词 。 hp te c o dt nl o jnt nt a o nt e paesa df d a y oht n io acnu ci ot t f ai ek r n n sh t ic i o h vs , i t l 、用 简单 的词语 代替 假设 条件 连词 frins dnsd n s lteh p tei cn io a c nu cin oe t e t o ’tuea h y oh t o dt nl oj nt s g u l c i o 这 种 回避现 象 主要 是 学生 用简 单 的词 语代 替难 度较 大 的词语 The e i l w e c n a e ofusn o e o he h p he i o ii na 造 成 的 。出现 这种 现 象 的原 因主 要有 两 点: 一点 是因 为学 生词汇 r s o p r e t g i g s m f t y ot tc c nd to l cnu cin htn t esek r a y s.tso htteei a 量 匮乏 ;另 一点 是 因为学 生害 怕出错 的心 理造 成的 。如 : o jn t sta av p a es l s e I h wsta h r s n o i wa u a ia c h n vo d n e p e ome n wh n f r i t d n su e h p t e i o d to a no e o eg su e t s y o h t c n ii n l n c ( )只要交 费就 不退 还 。 1 cnu c o sThspp r u oj nt n. i ae mma zssmea odn ep eo n ntps i s r e o v iac h n meo y e i 从 语法 角度 来 说这 是 一个 正确 的句 子 。在 这个 句子 中留学 生 a x li swh t a p n . nd e p an y i p e s h 使 用 了表示 充分 条 件 的假设 条件 连 词 “ 只要 ”。他 想表 达 的意思 交 不 Ke r s h p t ei c n i o a c n u ci n v ia c 是 在某 一 时 间 “ 费 ”将 必然会 产 生 的结 果是 “ 退还 ”。 由于 y wo d : y o h t o dt n l o j n to ;a od n e c i p e o h n me o r a o s n n; e s n 学 生受 到词 汇量 的限制 ,脑 海 中可 供调 动 的词语 很 少或 是 因为学 生 害怕 出错 ,所 以在使 用 时力求 简 单 ,用不 易 出错 的词 语代 替易 回避 是第二 语 言学 习者 所采 用 的一 种交 际策 略 。 当第二 语 言 出错 的词语 。这 个 句子 可 以改 为 “ 一旦 交 费概不 退 还 ”。用 “ 一 学 习者在 交 流 中遇 到 困难 , 而他 们 的语 言 能 力不 能解 决 问题 时 , 旦 ”代 替 “ 只要 ”更符 合句 义 ,并且 更符 合 问题 的要 求 。 往 往会 采用 语 言 的或非 语言 的手 段 , 即交 际策 略 ,使 交 际得 以继 ( )不注 意她 漂亮 不漂 亮 ,反正 我要跟 她 结婚 。 2 续进 行 。而 “ 回避策 略 是学 生在 社会 交往 及 学 习过程 中 使用 较多 学 生想 表 达 的意 思是 “ 不 在 乎 她 的 容 貌 , 反正 他 要 跟 她 他 的一种 交 际策略 ,具 体 表现 是 ,学生 在 运用 目的语 的过 程 中,语 结 婚 。”但 是 由于 学生对 使 用表 示 无条 件 的假设 条件 连词 没有 信 言 能力 不足 以 自如地 表达 意 思时 ,对 语 言表 达的 内容 、形 式作 出 心 ,造成 的 结果 是使 用 了 “ 不注 意 ”这个 他认 为 意思 明确 并且 把 避难 就 易 、避繁 就简 的选 择 , 以求跨 越语 言运 用 的障 碍 ,达 到表 握 的词语 。所 以这个 句 子的错 误 是 因为 回避 使用 较难 的假 设条 件 达思 想 的 目的。 ” 留学生 在使用 假设 条件 连词 时也 存在 着回 避现 连 词造成 的 。这 个句 子 的正 确改 法为 “ 论她 漂 亮不 漂亮 , 反正 无 我要跟 她结 婚 。 ” 象。

2020-2021年连词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2020-2021年连词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2020-2021年连词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一、初中英语连词1.My father was preparing for his speech ______________ my mother was doing some washinglast night.A. ifB. unlessC. whileD. until【答案】 C2.___________ you know the answer, please ___________ your hand.A. If; raiseB. If; riseC. Unless; raiseD. Unless; rise【答案】 A3.The Great Wall is famous lots of visitors all over the world come to visit it every year. A. so; that B. such; that C. enough; that D. very; that【答案】 A【解析】【分析】句意:长城是如此著名,以至于每年都有许多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参观它。

enough和very不引导从句,故C,D选项被排除,so+形容词+that,引导结果状语从句,such+名词+that,引导结果状语从句,famous是形容词,故选A。

【点评】考查连词辨析,注意such+名词+that,引导结果状语从句的用法。

4.Although he is a little boy, _____he speaks English well.A. /B. butC. soD. and【答案】 A【解析】【分析】句意:虽然他是个小男孩,但他英语说得很好。

although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不和but同时出现,故选A。

【点评】考查连词,注意although不和but同时出现的用法。

5.The film seems interesting ______ we all want to see it.A. andB. butC. unlessD. if【答案】 A【解析】【分析】句意:这部电影似乎很有趣,我们都想看。

常见病句类型之连词使用不当的处理方法总结

常见病句类型之连词使用不当的处理方法总结

常见病句类型之连词使用不当的处理方法总结连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不同部分的作用,使句子结构更加紧凑,语意更加清晰。

然而,在写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连词使用不当的情况,导致句子出现病句。

下面将总结一些常见的连词使用不当的情况,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原因连词的误用1. 因为/所以这是一个经常被误用的连词搭配。

正确的用法是,“因为”引导原因,“所以”引导结果。

很多人在写作中会将它们混淆,导致句子结构紊乱。

处理方法:在写作时,需要先列出原因,再列出结果。

例子:错误:我错过了公交车所以我迟到了。

正确:我因为错过了公交车,所以我迟到了。

2. 既然/就这对连词的搭配也常常被误用。

正确的用法是,“既然”引导前提,“就”引导结论。

处理方法:在写作时,需要先列出前提,再列出结论。

例子:错误:我就去吃饭既然你已经吃过了。

正确:既然你已经吃过了,我就去吃饭。

二、逻辑连词的误用1. 因此/但是这对连词的搭配经常被误用,使句子逻辑关系混乱。

正确的用法是,“因此”表示因果关系,“但是”表示转折关系。

处理方法:在写作时,需要根据句子的逻辑关系选择合适的连词。

例子:错误:他下雨了因此他带了雨伞。

正确:他带了雨伞,因为下雨了。

2. 虽然/可是这对连词的搭配也常常被误用。

正确的用法是,“虽然”表示让步,“可是”表示转折。

处理方法:在写作时,需要根据句子的逻辑关系选择合适的连词。

例子:错误:虽然他累了虽然他还是继续工作。

正确:他虽然累了,可是还是继续工作。

三、时间连词的误用1. 先/然后这是一个常常被误用的时间连词。

正确的用法是,“先”表示先前发生的事情,“然后”表示其后发生的事情。

处理方法:在写作时,需要按照时间顺序选择合适的连词。

例子:错误:我然后去超市买菜先炒菜。

正确:我先炒菜,然后去超市买菜。

2. 一边/一边这对连词的搭配也经常被误用。

正确的用法是,“一边”表示同时进行的动作,“一边”表示顺序进行的动作。

处理方法:在写作时,需要根据动作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连词。

语文连词的用法举例分析题目

语文连词的用法举例分析题目

语文连词的用法举例分析题目一、连词的概念和作用连词是连接词组、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的词语,它在语文中起着桥梁的作用,帮助表达思想和逻辑关系。

适当地使用连词可以使文章更加连贯、流畅,并且能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

本文将从举例分析的角度,讨论一些常见的连词及其用法。

二、并列连词:表示并列关系1. "而" 连接有转折意义的并列部分例如:"他努力学习,而我却懒散度日。

"这个句子中,“而”起到了连接两个并列动作(他努力学习和我懒散度日)的作用,同时也带有转折意义,突出了两者之间的对比。

2. "则" 表示选择关系或对比关系例如:"他喜欢摄影,则常常外出寻找美景。

"这个句子中,“则”引导后面描述兴趣爱好与行为之间的选择关系或对比关系。

3. "以及" 连接同类事物例如:"我喜欢读书以及旅行。

"这个句子中,“以及”将读书和旅行两个相似类别的事物连接在一起,表达出喜爱两者的意思。

三、递进连词:表示递进关系1. "而且" 表示并列且递进关系例如:"她不仅聪明,而且懂得待人和蔼。

"这个句子中,“而且”在表达她聪明这一并列特征的同时,也递进强调了她待人和蔼的品质。

2. "况且" 强调递进关系或补充说明例如:"他至今还是单身,况且从未考虑过结婚。

"这个句子中,“况且”在强调他单身这一情况的同时,也补充说明了他从未考虑过结婚这一更深层次的情况。

四、转折连词:表示转折关系1. "然而" 表示转折或对立关系例如:"他是个聪明人,然而却总是做出些愚蠢的事情来。

"这个句子中,“然而”在描述他聪明这一前提下,点明了他经常做出愚蠢行为的对立关系。

2. "却" 强调转折或对比关系例如:"这件事情很重要,但他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写作中的连词使用练习题及

写作中的连词使用练习题及

写作中的连词使用练习题及答案连词是连接句子、短语、单词或其他句子成分的词语,在写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适当地使用连词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语句连贯,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然而,在使用连词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困惑和难题。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词的用法,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连词使用练习题。

练习题一:选择正确的连词填空。

1. 我喜欢运动,____我每天都去跑步。

2. 他早上五点就起床,____他能有足够的时间锻炼身体。

3. 我们既可以去看电影,____也可以去逛街。

4.这本书很有意思,____我读了两遍。

5.她不但跳得高,____还跳得远。

6.他爱吃水果,____最喜欢的水果是苹果。

7.我喜欢吃蔬菜,____我不太喜欢吃水果。

答案:1. 但是2. 这样3. 并且4. 而且5. 而且6. 而7. 但是练习题二:根据下列句子,使用适当的连词重新组合成连贯的文章。

1. 我昨天买了一本新小说。

2. 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古代的故事。

3. 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4. 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却始终坚持着。

5. 最后,他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答案:我昨天买了一本新小说,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古代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却始终坚持着。

最后,他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练习题三:根据下列句子,使用适当的连词重新组合成连贯的文章。

1. 我喜欢吃水果。

2. 水果有很多种类。

3. 苹果是我最喜欢的水果。

4. 它既好吃,又有益健康。

5. 每天吃一个苹果可以保持身体健康。

答案:我喜欢吃水果,因为水果有很多种类。

其中,苹果是我最喜欢的水果,它既好吃,又有益健康。

每天吃一个苹果可以保持身体健康。

通过以上练习题,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连词的使用方法。

在写作中,正确地使用连词可以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有逻辑性。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多加练习,熟练掌握各种连词的用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小学作文类型连词用法

小学作文类型连词用法

小学作文类型连词用法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作文的写作可以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而在作文中,连词的使用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使文章更加流畅和连贯。

下面就是一些常用的小学作文类型连词的用法,希望能对小学生们的作文写作有所帮助。

一、因果关系类:1. 因果连词由于、因为、所以、所以以致、因此、由此可见、因果关系、从而、结果是、才、纵然等。

范例:由于天气炎热,他决定去游泳。

结果是,他在游泳池里玩得非常开心。

2. 条件连词如果、只要、要是、假如、倘若、除非等。

范例: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二、比较类:1. 对比连词不仅……而且、同样、相比之下、相反、与......相比、和......相比、而、然而、但是等。

范例:北京的冬天既寒冷又干燥,而上海的冬天则较暖和。

2. 转折连词虽然、尽管、但是、然而、可是、不过等。

范例:虽然这个问题很难,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就能够解决。

三、因果关系类:1. 递进连词而且、并且、再加上、更重要的是、更令人惊讶的是等。

范例: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并且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2. 递减连词首先、其次、然后、最后、最后一点等。

范例:首先,我们要了解问题的背景。

然后,我们来分析问题的原因。

四、举例说明类:例如、比如、譬如、举个例子、比如说等。

范例:很多运动员都会制定艰苦的训练计划,例如早起跑步、坚持健身等。

五、总结归纳类:所以、总之、归纳起来、综上所述、最后、最后一点等。

范例: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以上是一些小学作文中常用的连词用法,通过合理使用这些连词,我们可以使作文更加清晰明了,逻辑连贯,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领会我们的写作意图。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作文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连词,写出优秀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运用假设连词连用现象二题
徐复岭
一、如果!与要是!连用不合规范
如果!和要是!都是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后接结果分句。

二者的语法意义和作用完全相同,如果说有什么差别的话,也仅仅是在语体色彩方面稍有不同:如果!多用于书面语体,要是!多用于口语当中。

不过,随着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口语中如果!的使用率也日渐多了起来,它跟要是!的语体界限似乎已不那么分明。

既然如果!和要是!意义、作用完全相同,说话或作文时只选用其中一个即可,没有必要兼而用之。

但在实际语言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二者连用的情形。

先看口语中的例子。

底下是我在看电视时信手记下来的一些句子,有些例句的结果分句未及记下,但这不影响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1)如果要是光躺在成绩上的话,∀∀(CCT V-1,1998年1月20日焦点访谈#一个特困生的成长之路∃中某大学副校长语)
(2)如果要是仍然买不到票的话,∀∀(CCTV-1,1998年2月4日新闻30分中记者在重庆火车站现场报导)
(3)如果要是球进门的话,恐怕要挡一下。

(CCT V-5,1998年2月8日现场直播中美女子冰球赛,播音员语)
(4)如果要是两个队水平相等的话,∀∀(CCTV-5,1998年2月10日现场直播日本、白俄罗斯男子冰球赛,播音员语)
(5)如果要是光靠这种远射的话,∀∀(CCT V-5,1998年3月4日现场直播中韩足球赛,播音员语)
(6)如果要是说夫妻之间划得这么清楚的话,∀∀(浙江卫视,1998年2月8日人生AB 剧栏目中某嘉宾语)
(7)我要是如果不努力,还可能被淘汰。

(CCT V-2,1998年4月19日下午6点# 庄稼汉!考取公务员∃中庄稼汉!语)
如果!和要是!连用无非有两种可能的选择:一是先说如果!后说要是!的如果要是!式,一是同上相反的要是如果!式。

在实际语言生活中,前式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后式。

更为有意思的是:如果!和要是!连用一般发生在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口语中,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未受过教育或文化水平较低的人说话时反倒绝少出现这类语病,这大概是因为在他们的词汇库存中,表示假设的连词通常只有一个要是!(或要!)以供使用。

也有把如果!或要是!换成别的假设连词的,如下边例句中的一旦! 假如!等:
(8)如果我们一旦伐完了,能干什么呢? (CCTV-2,1998年5月18日#在雅砻江的日子∃中林业局长语)
(9)假如说我如果结婚了,∀∀(同例(8),现场观众语)
书面语因为要经过一番加工处理,假设连词重复使用的毛病比口语中减少了许多,不过有时也还能碰到。

例如:
(10)在干活的时间,如果一旦发现袁根祥的身影,同去的社员就通知小倩快快溜回家。

(#上海故事∃1987年第5期)
(11)如果我们假设把释迦牟尼比做印度的孔子,那么,阿育王就是印度的汉武帝。

(#印度文化神秘之谜∃,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4年)
(12)因资料不足,其中先后尚未能详征。

但若假设#虬髯客传∃取之#桂苑丛谈∃,似乎于道理上有些不合。

(李庆西#书话与闲话%&儒林外史∋本事二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
43
%
语文建设1999年第6期
例(10)的如果!和一旦!,例(11)(12)的如果! 若!和假设!,分别只用一个即可。

去掉重复使用的连词,语言更为简洁。

二、如果/要是!与万一!连用应区别对待
还有一个假设连词万一!,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

(#现代汉语八百词∃479页)语言生活中同样存在如果!或要是!跟万一!连用的现象。

这也有两种格式:
一种是如果/要是!在前,万一!在后的如果/要是万一!式,简称A式。

例如:
(13)他希望聪明的淑英能猜到他的秘密,如果万一淑英找不到,这重要的东西也决不会丢失。

(峻青#党员登记表∃)
(14)这个损失如果万一发生,电站的整个工程就得推迟三到四年。

(顾笑言#洪峰通过峡谷∃,邢福义用例)
(15)要是万一住不上旅馆,你可以去找小刘。

(#现代汉语八百词∃用例)
一种是万一!在前,如果/要是!在后的万一如果/要是!式,简称B式。

例如:
(16)万一如果考不好,那就麻烦了。

(曹玉林#祠堂里的学校∃,邢福义用例)
(17)万一要是提前出发,你们可千万事先打个招呼,别叫我临时抓瞎。

(张考忠主编#现代汉语进修教程%口语篇∃,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8)万一要是再打起来,弄个三长两短,∀∀(电视连续剧#水浒传∃ 杨志卖刀!一集中开封府尹语)
这类假设连词连用的现象是否规范,各家看法并不完全相同。

#现代汉语八百词∃认为,万一! 可以跟其他表示假设的连词连用!,但所举例证只限于A式。

曲阜师范大学#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和鲍克怡#现代汉语虚词解析词典∃ 万一!条持大体相同的看法。

邢福义先生#复句与关系词语∃一书认为,万一!和如果!或要是!可以结合使用!,所举例证有A 式也有B式。

(见该书204页)
笔者认为,为简约计,作为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万一!和如果/要是!原则上还是以不重复使用为宜。

不过,这里存有一个选用万一!较好还是选用如果/要是!较好的问题。

这是因为万一!作为假设连词毕竟有它自己的语义特征和用法特点,那就是它所假设的情况在当事者看来是很少有可能发生并且往往是不希望发生的。

凡是遇到这种情况,用万一!比用如果/要是!更为贴切合适。

以上例句应该都属于这种情形。

但是语言现象是复杂多变的,对具体情况还需作具体分析,不能过于简单地统一于一种模式。

万一!和如果/要是!的连用正是如此。

前文已有交待,万一!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据此,A式即如果/要是万一!的格式所表达的意义,依次可分解为:
假设某种情况∀(如果/要是)+假设这种情况可能性极小∀(万一)
如果/要是!和万一!传递了两层不完全相同的信息,这在表达上是允许的、必要的。

所以像头三个例子那样的如果/要是!在前、万一!在后的连用形式是可以成立的,不一定非得去掉如果!或要是!不可。

(1)至于B式即万一如果/要是!的格式,它所企图表达的意义依次可分解为:
假设某种可能性极小的情况∀∀(万一)+假设某种情况∀(如果/要是)
其中某种可能性极小的情况!本身即是一种情况!,后一信息因已被包含在前一信息之中而成为羡余成分。

因此像后三个例子那样的万一!在前、如果/要是!在后的连用形式是不可取的,应将如果!或要是!去掉才能成立。

最后再回过头来检视一下各家的看法。

邢福义先生认为如果/要是万一!和万一如果/要是!都是规范用法,显然跟我们的分析不尽一致。

#现代汉语八百词∃的断语似显笼统,但只举A式似乎意味着对B式的规范地位持保留态度。

至于像#现代汉语进修教程%口语篇∃,把这类国人尚有争议的句子拿来作为规范的口语教给外国人,显然缺乏慎重的考虑。

(1)首例把如果!改为即使!会更恰当些。

即使!含让步义,它是可以跟万一!连用的,即使万一!兼表让步和假设。

(山东济宁师专中文系 270000)
%
44
%语文建设1999年第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