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裴侠传》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旧唐书·裴宽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旧唐书·裴宽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旧唐书·裴宽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旧唐书·裴宽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旧唐书·裴宽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旧唐书·裴宽传》原文及翻译旧唐书原文:裴宽父无晦,袁州刺吏。

宽通略,以文词进,骑射、弹棋、投壶特妙。

景云中,为润州参军,刺史韦铣为按察使,引为判官,清干善于剖断,铣重其才,以女妻之。

转太常博士。

礼部拟国忌之辰享庙用乐,下太常,宽深达礼节,特建新意,以为庙尊忌卑则登歌,庙卑忌尊则去龠。

中书令张说谓宽明识,举而行之。

再迁为刑部员外郎。

有万骑将军马崇正昼杀人,时开府、霍国公王毛仲恩幸用事,将鬻其狱,宽执之不回。

宽性友爱弟兄多宦达子侄亦有名称于东京立第同居八院相对甥侄皆有休憩所击鼓而食当世荣之选吏部侍郎,及玄宗还京,又改蒲州刺史。

州境久旱,入境,雨乃大浃。

迁河南尹,不附权贵,务于恤隐。

政乃大理。

改左金吾卫大将军,一年,除太原尹。

赐紫金鱼袋。

玄宗赋诗而饯之,曰:“德比岱云布,心如晋水清。

“天宝初,除陈留太守,兼采访使。

寻而范阳节度李适之入为御史大夫,除宽范阳节度兼河北采访使替之。

时北平军使乌承恩恃以蕃酋与中贵通,恣求货贿,宽以法按之。

檀州刺史何僧献生口数十人,宽悉命归之,故夷夏感悦。

宽以清筒为政,故所莅人皆爱之,当时望为宰辅。

及韦坚构祸,宽又以亲累贬为安陆别驾员外置。

林甫使罗希奭南杀李适之,纡路至安陆过,拟怖死之。

宽叩头祈请.希奭不宿而过。

宽又惧死,上表请为僧,诏不许。

然崇信释典。

常与僧徒往来,焚香礼忏,老而弥笃。

累迁东海太守、襄州采访使、银青光禄大夫,入拜礼部尚书。

十四载卒,年七十五。

诏赠太子少傅,赙帛一百五十段、粟一百五十石。

兄弟八人,皆明经及第,入台省,典郡者五人。

(节选自《旧唐书·裴宽传》)译文:裴宽父亲名无晦,任襄州刺史。

裴宽通晓谋略,凭借文章出任官孽,骑射、弹棋,投壶等技艺特别精通。

《隋书·裴政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隋书·裴政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隋书·裴政传》原文及翻译译文《《隋书·裴政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隋书·裴政传》原文及翻译译文《隋书·裴政传》原文及翻译隋书原文: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也。

政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

政明习故事,簿案盈几,剖决如流,用法宽平,无有冤滥。

囚徒犯极刑者,乃许其妻子入狱就之,至冬,将行决,皆曰:“裴大夫致我于死,死无所恨。

”其处法详平如此。

转左庶子,多所匡正,见称纯悫。

东宫凡有大事,皆以委之。

右庶子刘荣,性甚专固。

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赵元恺作辞见帐,未及成。

太子有旨,再三催促,荣语元恺云:“但尔口奏,不须造帐。

”及奏,太子问曰:“名帐安在?”元恺曰:“禀承刘荣,不听造帐。

”太子即以诘荣,荣便拒讳,云“无此语”。

太子付政推问,未及奏状。

有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荣,推事不实。

”太子召责之,政奏曰:“凡推事有两,一察情,一据证,审其曲直,以定是非。

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

计理而论,不须隐讳。

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

元恺引左卫率、崔茜等为证,茜等款状悉与元恺符同。

察情既敌,须以证定。

臣谓荣语元恺,事必非虚。

”太子亦不罪荣,而称政平直。

政好面折人短,而退无后言。

时云定兴数入侍太子,为奇服异器,进奉后宫。

政数切谏,太子不纳。

政因谓定兴曰:“公所为者,不合礼度,此于太子非令名也。

愿公自引退,不然将及祸。

”定兴怒,以告太子,太子益疏政,由是出为襄州总管。

妻子不之官,所受秩奉,散给僚吏。

民有犯罪者,阴悉知之,或竞岁不发,至再三犯,乃因都会时,于众中召出,亲案其罪,五人处死,流徙者甚众。

合境惶慑,令行禁止,小民称为神明,尔后不修图圄,殆无争讼。

卒官,年八十九。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六十六》)译文: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县人。

裴政见闻广博,记忆力强,通晓当时的治理情况,被人们称赞。

《周书—裴侠传》“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周书—裴侠传》“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周书—裴侠传》“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

侠幼而聪慧,有异常童。

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

州辟.主簿,举秀才。

元颢①入洛,侠执其使人,焚其赦书。

魏孝庄嘉之,授轻车将军、东郡太守,带防城别将。

②大统三年,领乡兵从战沙苑,先锋陷阵。

侠本名协,至是,太祖嘉其勇决,乃曰:“仁者必有勇”,因命改焉。

③除河北郡守。

侠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吏民莫不怀之。

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

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乃悉罢之。

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使。

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直,为官市.马。

岁月既积,马遂成群。

去职之日,一无所取。

民歌之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侠尝与诸牧守俱谒太祖。

太祖命侠别立,谓诸牧守曰:“裴侠清慎奉公,为天下之最,今众中有如侠者,可与之俱立。

”众皆默然,无敢应者。

④侠又撰九世伯祖贞侯潜传,以为裴氏清公,自此始也,欲使后生奉.而行之,宗室中知名者,咸付一通。

从弟伯凤、世彦,时并为丞相府佐,笑曰:“人生仕进,须身名并裕。

清苦若此,竟.欲何为?”侠曰:“夫清者莅职之本,俭者持身之基。

况我大宗,世济.其美,故能存见称于朝廷没流芳于典策。

今吾幸以凡庸,滥蒙殊遇,固其穷困,非慕名也。

志在自修,惧辱先也。

翻被嗤笑,知复何言。

”伯凤等惭而退。

⑤武成元年,卒于位。

(选自《周书•裴侠传》)【注】:元颢,北魏宗室,叛魏,投靠南朝梁,带兵打回洛阳,自立为王,后被杀。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州辟.主簿(2)竟.欲何为(3)世济.其美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使后生奉.而行之()A.进献B.尊崇C.供给D.迎合3.第④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能存/见称于朝廷没/流芳于典策B.故能存/见称于朝廷/没流芳于典策C.故能/存见/称于朝廷/没流芳/于典策D.故能/存/见称于朝廷/没/流芳于典策4.把第④段落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晋书-卷三十五-裴秀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晋书-卷三十五-裴秀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晋书|卷三十五|裴秀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晋书|卷三十五|裴秀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人也。

祖茂,汉尚书令。

父潜,魏尚书令。

秀少好学,有风操,八岁能属文。

叔父徽有盛名,宾客甚众。

秀年十馀岁,有诣徽者,出则过秀。

然秀母贱,嫡母宣氏不之礼,尝使进馔于客,见者皆为之起。

秀母曰:“微贱如此,当应为小儿故也。

”宣氏知之,后遂止。

时人为之语曰:“后进领袖有裴秀。

”为廷尉正,历文帝安东将军及卫将军司马,军国之政,多见信纳。

迁散骑常侍。

帝之讨诸葛诞也,秀与尚书仆射陈泰、黄门侍郎钟会以行台从,豫参谋略。

及诞平,转尚书,进封鲁阳乡侯,增邑千户。

初,文帝未定嗣,而属意舞阳侯攸。

武帝惧不得立,问秀曰:“人有相否?”因以奇表示之。

秀后言于文帝曰:“中抚军人望既茂,天表如此,固非人臣之相也。

”由是世子乃定。

武帝既即王位,拜尚书令、右光禄大夫,与御史大夫王沈、卫将军贾充俱开府,加给事中。

及帝受禅,加左光禄大夫,封钜鹿郡公,邑三千户。

时安远护军郝诩与故人书云:“与尚书令裴秀相知,望其为益。

”有司奏免秀官,诏曰:“不能使人之不加诸我,此古人所难。

交关人事,诩之罪耳,岂尚书令能防乎!其勿有所问。

”司隶校尉李憘复上言,骑都尉刘尚为尚书令裴秀占官稻田,求禁止秀。

诏又以秀干翼朝政,有勋绩于王室,不可以小疵掩大德,使推正尚罪而解秀禁止焉。

漯河语文网秀儒学洽闻,且留心政事。

当禅代之际,总纳言之要,其所裁当,礼无违者。

又以职在地官,以《禹贡》山川地名从来久远,多有变易,后世说者或强牵引,渐以闇昧。

于是甄擿旧文,疑者则阙,古有名而今无者,皆随事注列,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奏之,藏于秘府。

秀创制朝仪,广陈刑政,朝廷多遵用之,以为故事。

1.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而属意舞阳侯攸属意:留意。

B.中抚军人望既茂人望:名望。

C.与尚书令裴秀相知,望其为益益:帮助。

D.使推正尚罪而解秀禁止焉推正:追究。

2.选出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A.因以奇表示之B.交关人事,诩之罪耳C.求禁止秀D.秀儒学洽闻,且留心政事3.比较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组是①尝使进馔于客②秀后言于文帝曰③其勿有所问④其所裁当,礼无违者A.两个“于”相同,两个“其”也相同。

《北史·裴仁基传》全文翻译

《北史·裴仁基传》全文翻译

《北史·裴仁基传》全文翻译《北史·裴仁基传》原文:裴仁基,字德本,河东人也。

仁基少骁武,便弓马。

平陈之役,以亲卫从征,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

以本官领汉王谅府亲信。

谅反,仁基苦谏见囚。

谅败,超拜护军。

后改授武贲郎将,从将军李景讨叛蛮向思多于黔安,以功进银青光禄大夫。

击破吐谷浑,加授金紫光禄大夫。

斩获寇掠靺鞨,拜左光禄大夫。

从征高丽,进位光禄大夫。

李密据洛口,帝令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武牢拒密。

仁基见强寇在前,士卒劳弊,所得军资,即用分赏。

监军御史萧怀静止之,众咸怒怀静。

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

仁基惧,杀怀静,以其众归密。

密以为河东郡公。

其子行俨,骁勇善战。

密复以为绛郡公,甚相委暱。

王世充以东都食尽,悉众诣偃师,求决战。

密与诸将计。

仁基曰:「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

世充却还,我且按甲。

世充重出,我又逼之。

如此,则我有余力,彼劳奔命。

兵法所谓彼出我归,彼归我出,数战以疲之,多方以误之者也。

「密曰:「公知其一,不知其二。

东都兵马有三不可当:器械精一也,决计而来二也,食尽求斗三也。

我按兵蓄力以观其弊,彼求斗不得,欲走无路。

不过十日,世充之首可悬于麾下。

「单雄信等诸将轻世充,皆请战。

仁基苦争不得。

密难违诸将言,战遂大败。

仁基为世充所虏。

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

及僭尊号,署仁基为礼部尚书,行俨为左辅大将军。

行俨每战,所当皆披靡,号万人敌。

世充惮其威名,颇加猜防。

仁基知之,甚不自安,遂与世充所署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谋。

令陈谦于上食之际,持匕首劫世充,行俨以兵应之。

事定,然后辅越王侗。

事临发,将军张童儿告之,俱为世充所杀。

(节选自《北史·卷三十八》)。

《裴让之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裴让之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裴让之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裴让之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裴让之传裴让之,字士礼。

年十六丧父,殆不胜哀,其母辛氏泣抚之曰:“弃我灭性,得为孝子乎?”由是自勉。

辛氏,高明妇则,又闲礼度。

夫丧,诸子多幼弱,广延师友,或亲自教授。

内外亲属有吉凶礼制,多取则焉。

让之少好学有文情清明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让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

与杨愔友善,相遇则清谈竟日。

愔每云:“此人风流警拔,裴文季为不亡矣。

”梁使至,帝令让之摄主客郎。

第二弟诹之奔关右,兄弟五人皆拘系。

神武①问曰:“诹之何在?”答曰:“昔吴、蜀二国,诸葛兄弟各得遂心,况让之老母在,君臣分定,失忠与孝,愚夫不为。

伏愿明公以诚信待物,若以不信处物,物亦安能自信?以此定霸,犹却行而求道耳。

”神武善其言,兄弟俱释。

历文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后兼散骑常侍,聘梁。

文襄尝入朝,让之导引,容仪蕴藉,文襄目之曰:“士礼佳舍人。

”迁长兼中书侍郎,领舍人。

齐受禅,静帝②逊居别宫,与诸臣别,让之流涕歔欷。

以参掌仪注,封宁都县男。

帝欲以为黄门郎,或言其体重,不堪趋侍,乃除清河太守。

至郡未几,杨愔谓让之诸弟曰:“我与贤兄交欵,企闻善政。

适有人从清河来,云奸吏敛迹,盗贼清靖。

期月之期,翻然更速。

”清河有二豪吏田转贵、孙舍兴久吏奸猾,多有侵削,因事遂胁人取财。

计赃依律不至死。

让之以其乱法,杀之。

时清河王岳为司州牧,遣部从事案之。

侍中高德政旧与让之不协,案奏言:“当陛下受禅之时,让之眷恋魏朝,呜咽流涕,比为内官,情非所愿。

”既而杨愔请救之,云:“罪不合死。

”文宣大怒,谓愔曰:“欲得与裴让之同冢耶!”于是无敢言者。

事奏,竟赐死于家。

(取材于《北齐书·卷三十五》)【注】①神武: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之父高欢,高洋(文宣帝,550-560在位)即位后被封为神武皇帝,实并未在位。

②静帝:东魏皇帝元善见,550年静帝禅位于高洋。

7.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北史裴侠文言文翻译

北史裴侠文言文翻译

《北史》卷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裴侠,字文起,河东闻喜人也。

祖康,魏骠骑将军。

父统,燕郡太守。

侠早孤,性至孝,母尝病,不衣绵,不食酒肉,不近视听之具,以此专侍医药,经年不倦。

侠仕魏,历位征西将军、尚书令。

时天下大乱,侠独守清操,不与世浮沉。

魏帝以其清白,特赐金带,封闻喜县侯。

侠固辞不受,曰:“臣闻古人有言:‘以清白为金带,以廉洁为玉佩。

’今陛下以臣之清白,赐臣金带,臣固不敢当也。

”魏帝固辞,乃受之。

及魏末,侠以年老,求退归田里。

魏帝许之,乃归河东。

后周太祖闻其贤,召为太子洗马。

侠辞不就,曰:“臣年已七十,耳目不聪,岂能辅弼太子乎?”太祖固请,侠不得已,乃受命。

在位三年,以疾归河东。

周武帝平齐,以侠为齐州刺史。

侠到州,轻徭薄赋,禁奢侈,劝农桑,境内大治。

齐人皆曰:“我生之民,未见仁若裴公者也。

”及齐人叛,侠率州兵讨之,破贼有功,封武威县侯。

后以疾归,卒于家。

侠性刚直,不避权贵,每事必尽忠言。

武帝每称曰:“裴侠,真良吏也!”及侠卒,武帝为之辍朝三日,追赠征西将军、尚书令、闻喜县侯,谥曰“忠烈”。

翻译:《北史》卷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裴侠,字文起,是河东闻喜人。

他的祖父裴康,曾任魏国的骠骑将军。

父亲裴统,曾任燕郡太守。

裴侠自幼丧父,性格极为孝顺,母亲生病时,他不用绵绸做衣服,不吃酒肉,不接触视听娱乐,以此专心侍奉母亲医药,历经年月而不懈怠。

裴侠在魏国为官,历任征西将军、尚书令等职。

当时天下大乱,裴侠独守清正廉洁,不随波逐流。

魏帝因他清白,特赐予金带,封为闻喜县侯。

裴侠坚决辞谢不接受,说:“我听说古人有言:‘以清白为金带,以廉洁为玉佩。

’现在陛下以我的清白,赐予我金带,我实在不敢接受。

”魏帝坚持赐予,他才接受。

到魏国末年,裴侠因年老,请求退隐归田。

魏帝答应了他,他就回到了河东。

后来周太祖听说他的贤能,召他为太子洗马。

裴侠推辞不接受,说:“我年已七十,耳目不聪,怎能辅佐太子呢?”周太祖坚持邀请,裴侠不得已,才接受了任命。

《旧唐书·裴垍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旧唐书·裴垍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旧唐书·裴垍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旧唐书·裴垍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旧唐书·裴垍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旧唐书·裴垍传》原文及翻译旧唐书原文: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

垍弱冠举进士。

贞元中,制举贤良极谏,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

迁考功员外郎。

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垍考词判,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

宪宗元和初,召入翰林为学士,再迁中书舍人。

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感出涕。

谓垍曰:“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且宰相职当进贤任能。

君多精鉴,为我言之。

”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

吉甫籍以荐于朝,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

三年秋,李吉甫出镇淮南,遂以垍代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垍虽年少,而明练时事,严持法度,虽宿贵大僚,不敢干以私。

初,垍在翰林承旨,属宪宗新翦蜀乱,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

既当国,齐整法度,请绳不轨,考课吏治,皆蒙垂意听纳。

岭南节度使杨于陵为监军许遂振所诬,诏授冗官。

垍曰:“以一中人罪藩臣,不可!”请授吏部侍郎。

严绶在太原,其政事一出监军李辅光,垍劾其懦,以李鄘代之。

建中初定两税,厘定常赋,而物重钱轻,其后轻重相反,民输率一倍其初,故赋益苛,民重困。

及垍为相,奏请禁之,自是民少息矣。

初,拾遗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三人皆迁,及过谢垍,垍独让休复曰:“君异夫二人孜孜献纳者。

”休复大惭。

垍为学士时,引李绛、崔群与同列。

及相,又擢韦贯之、裴度知制诰,皆踵蹑为辅相,号名臣。

五年,暴风痹,帝怅惜,居三月,卒,赠太子太傅。

史臣曰:裴垍精鉴默识,举贤任能,辅弼王道。

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摘编自《旧唐书·裴垍传》和《新唐书·裴垍传》)译文: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

裴垍二十岁时考中进士科,贞元年间,制举贤良极谏,对策得第一,因此任为美原县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史裴侠传》原文及翻译
北史原文: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

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

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

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

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

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

荥阳郑伟谓侠曰:“天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遂从入关。

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盐菜而已。

吏人莫不怀之。

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

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乃悉罢之。

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

岁月既积,马遂成群。

去职之日,一无所取。

人歌曰:
“肥鲜不食,丁庸不取。

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

迁户部中大夫。

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

及侠在官,励
精发?'①,数旬之内,奸盗略尽。

转工部中大夫。

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侠闻之,许其自首。

贵自言隐费钱五百万。

侠尝遇疾沉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可向府耶。

”所苦因此而廖②。

晋公护闻之曰: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
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又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征并来候侠疾,所居第屋,不免霜露。

贵等还,言之于帝。

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奴隶耕耒粮粟莫不备足。

缙绅咸以为荣。

卒于位,谥曰贞。

译文:
裴侠字嵩和,是河东解县人。

七岁的时候,还不能说话,后来在洛城看到成群的乌鸦从西边飞来,举起手来指着这些乌鸦就说话了,后来就博闻强识特别聪明,跟一般儿童不同。

十三岁,父亲去世,他悲哀过度而伤害了身体,像成年人一样。

魏正光年间,提升他做了义阳郡守。

武卫将军向魏帝推荐了他,授予他左中郎将。

等到魏帝西迁,裴侠将要动身而妻子仍然在东郡。

荥阳郑伟对裴侠说:“天下正乱,不知道乌鸦会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向东回到妻子身边,慢慢地选择栖身之地后。

裴侠说:“既然吃着人家的俸禄,怎能因为妻子的缘故就改变方向呢?”于是就跟着入关了。

后任命为河北郡太守。

裴侠自身生活俭朴,爱民如子,他吃的只有豆麦咸菜而己。

官吏百姓没有谁不敬仰他。

这个郡先前的制度,郡里安排三十个捕鱼打猎的人来供应郡守鱼肉。

裴侠说:\"因为嘴和肚
子(指吃的东西)役使人,是我不能做的。

\"于是全都不用这三十人。

郡里又安排三十个成年男子,供郡守役使。

裴侠也不把他归入自己的人,全都收取雇佣他们的钱,为官府买马。

岁月长久,马于是成了群。

裴侠离开官职的时候,一概什么都不拿。

百姓歌唱他说:\" 肥美的鱼肉不吃,雇佣成年男子的钱不要。

裴公坚贞仁惠,成为世上的标准。

\"朝廷和民间都赞叹佩服,人们称裴侠是\"独立君\"。

后来提升裴侠做民部中大夫。

当时有不法官吏,主管管理仓储财物,多年隐瞒贪污达到千万钱。

等到裴侠到官任,振作精神,揭发检举,几十天的时间内,不法的官吏受惩处,奸盗这类事情大略就没有了。

后来裴侠调任工部中大夫。

有个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在府中悲伤哭泣。

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 我掌管的官府财物,有很多我耗费占用了,裴公清廉严明有名声,我害怕遭到罪过责罚,是这个原因哭泣。

\"裴侠听到这件事,允许他自首。

李贵说出隐瞒耗费的五百万钱。

裴侠曾生病疲惫不振,一些读书人朋友都很担心他。

他忽然听到五更的鼓声,就立刻振作起来,对手下人说:“可以去府衙了”他所得的病因此而痊愈了晋公护听到这件事后说:“裴侠病情这样危重却不忘考虑公事,由于听到鼓声,大病就痊愈了,这难道不是上天保佑他的勤勉谨慎吗?”还有一次,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征一起来探望裴侠的病情,(看到)裴侠所住的房屋,不能躲避风霜,宇文贵等人回来,向皇帝说此事。

皇帝怜悯他贫苦,于是为他建房屋,并且赐给十顷良田,奴隶、种地的工具和粮食等没有什么不备足。

当官的都引以为荣。

死于岗位上,谥号叫“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