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伦和印度文明

合集下载

四大文明古国资料比较表

四大文明古国资料比较表

早期国家的形成
五 告别野蛮
四 宗教
古埃及
多神教——太阳神(阿蒙神)
古印度 佛教 时间:前六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 多(释迦牟尼陀)
教义: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 他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 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 达到极乐世界
早期国家的形成
一 城市的出现
乌尔城
西亚(公元前 有城乡交流 3500年) 苏美尔 地区 幼发拉底河 东岸
摩亨佐·达罗
古印度(公元前 规模庞大,遗址
2500) 印度河流 保存完整 阶

级分化,贫富分

二里头遗址
古中国(公元前 青铜器和陶器,
2070)河南 黄河 可能是夏朝的都
流域

城市的地位:当时政治经济中心,手工业中心
过程:刻画符号——图画文字— —象形文字——真正的文字
古埃及
象形文字 纸,草纸 公元前3000
西亚 中国
楔形文字 甲骨文
泥版 龟甲兽骨
公元前3000 (苏美尔人)
商朝(公元 前1600—— 公元前1046)
早期国家的形成
五 告别野蛮
二 工程技艺
金字塔
古埃及 胡夫金字塔(最大 137m)哈佛拉 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发展:前13世纪 阿育王
传播路线:向东南——东南亚
西北——中亚——中国——朝 日
都源于这种历法 医学 木乃伊的制作 解剖学,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 关系,分科治病
几何学 三角形、四边形,梯形,圆的面积π≈3.16
-----------------------------------------------------------------历法 太阳历 星期制度

四大文明古国的出现

四大文明古国的出现

数学和天文学
古印度文明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突出成 就,如阿拉伯数字的起源和零的符号化等, 对世界科学和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哲学思想
古印度文明在哲学思想方面也有重要贡献, 如佛教的缘起论、印度教的梵我一如思想等 ,对东亚和南亚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03
古巴比伦王国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的起源
01
02
这一时期是中国文明的鼎盛时 期,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唐诗、宋词等文学形式 以及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都 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中国文明的特点与影响
中国文明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 谐相处,倡导天人合一的理念。
中国文明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四大 发明等,这些科技成果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明具有强烈的家族观念和宗法制度,强调 孝道、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
中国文明在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也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 ,这些思想文化成果不仅影响了中国自身,也对 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
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各不相 同,但都经历了从兴起、繁荣到
衰落的过程。
在发展过程中,这些文明都创造 了著名的文学作品、艺术和科技 成就,成为了人类文明落,但它们的文化和影响力仍
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文明的起源
中期王朝时期
约公元前2686年至公元前2181 年,古埃及进入中期王朝时期, 国家经济发展达到巅峰,文化艺
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新王国时期
约公元前1570年至公元前1090 年,古埃及进入新王国时期,国 家重新统一,对外扩张,成为地

文明古国

文明古国
印度虽然遭遇多次外族入侵,但文明始终未灭绝。
桑奇佛塔印度是中国的紧邻,但由于连绵高耸的喜马拉雅雪山的阻隔,我们对于这位邻居的情况又知之甚少, "去西天取经"在中国人的耳朵里成了艰难的代名词,和古代埃及的尼罗河、两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一样, 印度河、恒河同样酝酿了光耀人寰、彪炳史籍的古代文化。
方国时代:
陶寺遗址: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陶寺遗址是远东第二大城市,总面积280万平方米。当时的远东第一大城 市是长江流域的良渚古城(公元前2600年、总面积290万平米。后来被石峁遗址超越(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 第三大是印度的摩亨佐-达罗。通过对山西陶寺文化(距今4500年)古人骨DNA的研究各地汉族中至少60%-70%来 自龙山文化先民。并与中国传说中的五帝后期的地理位置、所在时间、文化特征完全一致。公元前2000年西辽河、 大凌河流域进入青铜时代。龙山文化时期阶级进一步分化、大型城邦、朱书文字等陆续出现。
古王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古王国时期包括第3—6王朝,时间约为公元前2686—2181年,建都于孟斐斯。金 字塔的修建开始于此时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修建于此时期,所以,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为金字塔时期。
古王国时期是古代埃及的奴隶制经济得到重大发展的时期。国家的统一为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个较为安 定的环境;水利灌溉系统在更大范围内的修建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后代在埃及种植的所有主要作物 (如大麦、小麦、亚麻、葡萄、无花果等),在古王国时期都已种植。在农具方面,奴隶主的经济中使用了由两 头牛牵引的重犁,这比用简单的木犁耕地要先进得多。从贵族墓中的画里可以看出,农业技术总的来说还很原始, 但因尼罗河泛滥后沉积下来的淤泥十分肥沃,粮食产量仍可供养古王国时期庞大的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和广大的 手工业者。

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 The four ancient civilizations
古巴比伦 Ancient Babylon
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巴比伦、 古埃及、古中国和古印度。今天, 我中国流行的对世界四大古文 明的概称,分别是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 中国。“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来源于梁启超提出 的“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但与其原意并不相 同。这种说法只在中国流行,并没有得到世界范围 的历史学界的公认。因为这个说法只能代表文明发 源地的文明中心,并不规范。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 对应着世界四大发源地,文明分别指两河流域、古 埃及、古印度、中国这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 区,而同一时期的爱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四大古 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在 文明的发源地。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 《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 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 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 丽,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 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正文包括282 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 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发达
• 古巴比伦时代的科学以数学和天文最为发达, 计数法采用十进位和六十进位法。六十进位 法应用于计算周天的度数和计时,至今为全 世界所沿袭。当时的历法为太阴历,将一年 分为12个月,一昼夜分为12时,一年分为365 日。为适应地球公转的差数,已经知道设置 闰月。古巴比伦人在天象观测方面的长期积 累,使后来的新巴比伦人能预测日月蚀和行 星会冲现象,并进一步推算出一年是365天6 时21分32秒,比近代的计算只多了23分33秒。

比较四大文明古国

比较四大文明古国

比较四大文明古国(从时间上讲是最晚)文明古国地域年代古埃及尼罗河流域约公元前3000年古巴比伦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约公元前18世纪古代印度印度河与恒河公元前2500年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约公元前2027年----------------------------四大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由于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独立,中断了古代文明。

如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国灭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被赫梯灭亡;古印度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北部遭到外族入侵,近代又长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未曾中断的古国。

早在国家形成前,黄帝、尧、舜、禹等就先后活动于黄河流域。

启于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经商、西周、春秋四个阶段,我国的奴隶制度经历了1600年的独立的延续、发展期,这是别的文明古国所根本无法比拟的。

随着我国奴隶制在公元前476年的结束,我国的历史也就于公元前475年进入了封建社会,这比西欧于476年才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早了一千年。

我国于公元前221年就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而西欧的英法则在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才开始走上中央集权的民族君主国的道路,比我国晚了1600多年。

我们的民族是个伟大的富有智慧的民族。

古代史上,中国人民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灿若群星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自然科学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历代重大科技成就(项目)在世界重大科技中所占比例为:公元前6世纪前为57.4%;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为50%;公元前1世纪到400年为62%;401年到1000年为71%;1001年到1500年为58%。

明朝以前的世界重要发明和伟大的科技成就有300多项,其中有175项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3、根据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国王属于 A婆罗门 B吠舍 C刹帝利 D首陀罗 4、古印度种姓制度反映出的实质问题 A社会成员分工 B四个等级权利义务的多少 C严格的阶级关系 D等级之间的种族差别
5、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 的馈赠”,意思是 A尼罗河哺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 B尼罗河是古代埃及的势力范围 C古代埃及人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D有了古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6、亚非的四大文明古国兴起的共国原因是之 一是 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地处大河流域,土质肥沃 C城市国家兴起较早 D长于军事远征
9、在代印度有一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 房,在城市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 自己制作的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 户人家属于哪一阶层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3.一位游客在美国卢浮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 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第 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 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A.印度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4.在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武士,国 王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文明标志: 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哈夫拉金字塔
强盛:公元前15世纪
地跨亚非
灭亡:公元前6世纪 被波斯所灭
文明中断
位置: 亚洲西部
大河:两河
古 代 巴 比 伦
国家出现:公元前3500年后,苏美尔人
统一: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 汉谟 性质: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拉比 法典: 地位: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 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连线:
金字塔 种姓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分封制 古代中国 古代印度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伦
1、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被称 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对人类文明贡献最大 2、世界是第一缕文明曙光出现在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为何销声匿迹?

“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为何销声匿迹?

“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为何销声匿迹?作者:来源:《人民论坛》2016年第16期梁启超在其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认为“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国: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

这是“四大文明古国”概念的早期雏形。

后来人们将“小亚细亚”修改为两河文明中的一个重要文明——巴比伦。

可以说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丰富知识,无不源于他们的古典文明。

但是,四大文明除了中华文明以外,其余三大文明都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销声匿迹了。

这里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族群征服”与“文明中断”的关系。

一般而言,造成文明中断与消失的原因,不外乎自然灾难与族群征服。

就目前所知,在世界古文明(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希腊、罗马等)中,中断与消失了的文明,多缘于族群入侵与征服。

但就历史实际而言,族群征服可以造成一种文明的暂时中断,但并不一定造成永久毁灭与消失。

因此,在判断一种文明是否中断与消失时,不能简单地将“族群征服”与“文明中断”混为一谈。

这是我们在讨论各文明是否中断与消失时应首先注意的。

实际上,中华文明“未曾中断(消失)”说乃基于两点:一是排除了少数民族入侵与征服造成的传统政权中断,二是排除了文化传统的暂时断裂。

否则,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入主中原,金对中原腹地的占领,尤其是蒙元、满清的统治,就不能说中国文明“未曾中断”。

究其实,中华文明“未曾中断”说是就几个事实而言:其一,少数民族入侵虽然带来中原文明的间歇,但并没有导致中原民族主体语言——汉语言——的根本改变或消失;其二,以传统汉语言写成的古典文献延绵不绝,保存至今;其三,由于传统语言及古典文献的保存,其所承载的传统价值观得以保存、延续。

以此标准衡量,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无疑是“有古而无今”的中断(消失)的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衰落的根本原因应该是自己的不自爱。

可以想象一下,在美索不达米亚这个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的广袤肥美的平原上,发展出了高度的农业文明,然后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和辉煌的古巴比伦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
国。
起。[1]
• 、最早的学校,20世纪30年代, 法国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上游 的名城马里发掘出了一所房舍, 被认为是现今发掘的世界上最 早的学校,学校靠近王宫,附 近还有泥版文书的储存地,建 造时间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 • 2、最早的献媚事例 • 3、最早的少年犯罪 • 4、最早的“神经战” • 5、最早的两院制议会 • 6、最早的史学家 • 7、最早的减税事件 • 8、最早的法典和立法者 • 9、最早的判例 • 10、最早的药典 • 11、最早的农历 • 12、最早的林荫园艺实验 • 13、最早的宇宙进化论和宇宙 论
• 中国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民族与 文化的概念。中国是华夏汉族建立并以华夏文明 为主体的国家。古代中国人历来就有抵抗外侵、 保卫家园的光荣传统,一旦有外族入侵,便会英 勇反抗,绝不允许外来入侵者篡夺中华正统的地 位。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岳 飞的“精忠报国”,无一不验证了这一光荣传统。 孔子在论语中评价管仲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 矣!”(没有管仲,华夏就亡于外族了)。“披发左 衽”的反义词是“束发右衽”,也就是华夏汉族 的发型服装,是华夏汉族和华夏文化的标志。可 见,孔子也是把华夏汉族和华夏文化视为中华正 统,不容外族取代中华正统。所谓“夷狄入中国, 则中国之”,此处“夷狄入中国”指归化、内附 中国,决不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征服中国。
中国
• 中国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传说在公元前4600多 年前便有国家体制的出现(目前最早的考古证据显示中国 最晚至公元前3700年前出现国家体制),有文字记载的历 史有三千年之久。中国人习惯上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 (“文明”一词有歧义),但在以史料为依据的历史科学 上,至今中国只有三千多年信史被世界公认。现今确认中 华文明的发祥地在黄河流域东部。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原 一带的华夏部落逐步进入封建社会。公元前2世纪左右中 国已经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集权帝制国家,并拥有丰富 的文化典籍。到公元1世纪左右时,中国已经成为当时世 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历史上,中国有着几段辉煌时 期,包括汉朝、隋唐、明朝。中国在公元13世纪达到顶峰, 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文化及贸易中心。以指南针、造 纸术、印刷术、火药及钟表为首的众多发明对世界的历史 与科技发展有重要贡献,并拥有发达的农业及手工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堂训练
1、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被 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是人类最早居住的地方 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对人类文化贡献最大
古代世界两河流域产生的文明是( B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分封制
在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农 民和商人属于的等级是( B ) A、刹帝利 B、吠舍 C、婆罗门 D、首陀罗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两河流域文明(西亚文明)
代 表
《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 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两河流域(西亚文明) 前7世纪 尼布甲尼撒二世 空中花园 。
新巴比伦王国
两河流域文明(西亚文明)代表 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汉谟
前2500年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祭司、贵族 国王、官吏、 武士 农民、手工业 者、商人 被征服者、 奴隶
古印度文明
代表
种姓制度
佛教
前6世纪
古印度
释迦摩尼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 位
佛教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佛教
传播主要在东亚和东南亚
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
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 仰望的佛教圣地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
代表:金字塔
非洲
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 代表《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 代表:种姓制度、佛教 中国文明 黄河长江流域 代表:甲骨文、分封制
பைடு நூலகம்
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农业发达)
1、前3100年 古埃及 尼罗河流域 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2、古埃及 法老(最高统治者) 金字塔(法老的陵墓) 3、前3000年 两河流域文明(西亚文明) 两河流域(幼 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前1894年(前19世纪) 古巴比 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前7世纪 新巴比伦王国 尼布甲尼撒二世 空中花园 。 5、前2500年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 6、古印度 种姓制度(1、婆罗门:祭祀、贵族。2、刹帝利: 国王、武士、官吏。3、吠舍:农民、商人、手工业者。4、首 陀罗:奴隶 7、佛教 前6世纪 古印度 释迦摩尼 8、佛教 传播主要在东亚(大乘佛教)和东南亚(小乘佛 教)
连线 金字塔 种姓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分封制
古代中国 古代印度 古代埃及 古巴比伦王国
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
非洲
金字塔
前3500年 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 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古巴比伦文明
新月沃土
两河流域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新月沃土 西亚文明
前1894年(前19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 《汉 谟拉比法典》(目的: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 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