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学共44页
口腔颌面颈解剖培训课件

考题分析
下列解剖结构均位于下颌骨内面,除了: A A. 颏结节 B. 下颌下腺窝 C. 舌下腺窝 D. 下颌舌骨线 E. 颏棘
口腔颌面颈解剖
34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
口腔颌面颈解剖
35
口腔颌面颈解剖
36
口腔颌面颈解剖
37
口腔颌面颈解剖
38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下颌关节
口腔颌面颈解剖
口腔颌面颈解剖
2
口腔颌面颈解剖
3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颌面部骨性支架共14 块
单一骨:下颌骨、犁 骨
成对骨:上颌骨、鼻
骨、泪骨、颧骨、
腭骨、下鼻甲 口腔颌面颈解剖
4
颧骨
口腔颌面颈解剖
鼻骨 泪骨
5
下鼻甲
腭骨 口腔颌面颈解剖
6
颞
蝶骨
骨 犁骨
口腔颌面颈解剖
7
学习目标
掌握上下颌骨的解剖生理特点
上下颏棘 内斜线 舌下腺窝 二腹肌窝 下颌下腺窝
口腔颌面颈解剖
25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下颌骨 下颌体
下颌牙槽突
前牙区:唇侧骨板薄于 舌侧
双尖牙区:两侧骨板厚 度相近
后牙区:颊侧骨板厚于 舌侧骨板
口腔颌面颈解剖
26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下颌骨 下颌体
下缘 圆钝 较长于上缘
下颌骨
下颌骨
口腔颌面颈解剖
21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下颌骨
下颌体 下颌支
下颌角颌面部唯一能活动的骨!
口腔颌面颈解剖
22
口腔颌面颈解剖
23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下颌骨 下颌体
下颌体外面
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正畸治疗;缺牙区牙槽突萎缩。
牙槽突的解剖结构
牙槽窝 牙槽突容纳牙根的部分。 其周壁称固有牙槽骨。 固有牙槽骨上有许多小孔,故又称筛状板。 在X 片上呈现白线状影像,又称硬板
牙槽窝形态、大小、数 目和深度与所容纳的牙 根相适应
解剖标志
➢ 眶下孔 眶下缘中点下方约 0.5cm,向后上方通眶下管
➢ 尖牙窝 前磨牙根尖上方, 眶下孔下方深窝,提口角肌 起始部
➢ 前鼻棘
后面(颞下面)
➢ 以颧牙槽嵴为界,参与构成颞下窝 、翼腭窝前壁 ➢ 上颌结节 比较粗糙的圆形隆起,翼内肌浅头的附着点 ➢ 牙槽孔 上颌结节上方,牙槽管开口,向下导入上颌窦后壁.
牙槽突
上颌骨包绕牙根的突 起部分。内外骨板为 密质骨,中夹松质骨。 唇侧骨板薄并有小孔, 浸润麻醉。
上颌骨牙槽突与腭骨 水平部构成腭大孔, 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牙 槽嵴至腭中缝弓形连 线中点
牙槽突的结构特点
骨骼系统中变化最显著的部分,其变化与 牙的发育、萌出、咀嚼功能、牙的移动、 恒牙的脱落有密切关系。
单一颌骨 下颌骨 成双颌骨 上颌骨
颧骨
犁骨 鼻骨 下鼻甲
泪骨 腭骨
上颌骨
maxilla
位于颜面中部,左右各一,相互对称。 参与构成 眼眶底部 口腔顶部 鼻腔侧壁、底部 颞
下窝 翼上颌裂 眶下裂
上颌骨外形
前外面(脸面)
境界
➢ 上界 眶下缘 ➢ 内界 鼻侧缘 ➢ 下界 牙槽突 ➢ 后界 颧牙槽嵴
➢ 正中联合
➢ 颏结节 正中联合旁, 近下颌下缘处
➢ 外斜线 从颏结节经 颏孔下向后上至升支 前缘的骨嵴,降下唇 肌、降口角肌、颈阔 肌附着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精品讲课文档

• 前内方与翼外肌上头融合
• 外侧附着于颧弓、关节窝边 缘及关节后结节
• 内侧止于蝶骨嵴 • 下止于髁突颈部
现在三十一页,总共一百三十四页。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下颌关节
关节韧带
• 颞下颌韧带-颞下颌 关节的侧副韧带
• 茎突下颌韧带
• 蝶下颌韧带
现在三十二页,总共一百三十四页。
– 深头:起自翼外板的内侧面和 腭骨锥突
– 止于:下颌内侧面及翼肌粗隆
– 功能:上提下颌骨。一侧收 缩,产生侧向运动
现在四十页,总共一百三十四页。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肌肉
翼外肌
• 翼外肌
– 上头:起自蝶骨大翼的颞下面 和颞下嵴
– 下头:起自翼外板的外面
– 止于:关节翼肌窝,部分止于关 节囊和关节盘
– 主要作用:牵引髁突和关节盘 向前,使下颌前伸并有降下颌 的作用。单侧收缩使下颌向对 侧运动
骨
上颌骨
一体
现在九页,总共一百三十四页。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 一体(四面)
骨
上颌骨
一体
–内面(鼻面)
• 上颌窦裂孔 • 翼腭管
现在十页,总共一百三十四页。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上颌骨
四突
• 四突
–额突
–颧突
–腭突
–牙槽突
❖牙槽窝-为牙槽骨容纳牙根的深窝 ❖牙槽嵴-为牙槽窝的游离缘
❖牙槽间隔-两牙之间的牙槽骨 ❖牙根间隔-多根牙诸牙根间的牙槽骨
现在五十五页,总共一百三十四页。
考题分析
面总静脉是由 B • A. 颌内静脉与颞浅静脉汇和而成 • B. 面后静脉前支与面前静脉汇和而成 • C. 面后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汇和而成 • D. 面前静脉与颌内静脉汇和而成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学

概述
口腔颌面颈部境界: 口腔颌面颈部境界:
上界:眉间点、眶上缘、颧弓、 上界:眉间点、眶上缘、颧弓、 乳突、上项线及枕外隆突的连线; 乳突、上项线及枕外隆突的连线; 下界: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 下界:胸骨颈静脉切迹、 节、锁骨、肩峰和第7颈椎棘突 锁骨、肩峰和第 颈椎棘突 的连线。 的连线。 口腔部后界:咽门 咽峡 咽峡)。 口腔部后界:咽门(咽峡 。
3.支柱及支架结构 . 上颌骨与咀嚼功能关系密切, 上颌骨与咀嚼功能关系密切,在承受咀嚼压力 明显的部位,骨质比较厚, 明显的部位,骨质比较厚,以利于将咀嚼压力传导至 颅底,由此形成三对支柱,均下起上颌骨牙槽突, 颅底,由此形成三对支柱,均下起上颌骨牙槽突,上 达颅底。 达颅底。
(1)尖牙支柱 鼻额支柱 :承受尖牙区的咀 尖牙支柱(鼻额支柱 尖牙支柱 鼻额支柱): 嚼压力,起于上颌尖牙区的牙槽突, 嚼压力,起于上颌尖牙区的牙槽突,上行经眶 内缘至额骨。 内缘至额骨。 (2)颧突支柱:承受第一磨牙区的咀嚼压力, 颧突支柱:承受第一磨牙区的咀嚼压力, 颧突支柱 起于上颌第一磨牙区的牙槽突, 起于上颌第一磨牙区的牙槽突,沿颧牙槽嵴上 行达颧骨后分为两支,一支经眶外缘至额骨, 行达颧骨后分为两支,一支经眶外缘至额骨, 另一支向外后经颧弓至颅底。 另一支向外后经颧弓至颅底。 (3)翼突支柱:主要承受磨牙区的咀嚼压力, 翼突支柱:主要承受磨牙区的咀嚼压力, 翼突支柱 由蝶骨翼突与上颌骨牙槽突的后端连接而构成。 由蝶骨翼突与上颌骨牙槽突的后端连接而构成。
(2)牙槽嵴:指牙槽窝的游离缘。 牙槽嵴:指牙槽窝的游离缘。 牙槽嵴 (3)牙槽间隔:指两牙之间的牙槽突。 牙槽间隔:指两牙之间的牙槽突。 牙槽间隔 (4)牙根间隔:指多根牙诸牙根之间的牙槽突。 牙根间隔:指多根牙诸牙根之间的牙槽突。 牙根间隔
最新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面,上面:小而凹陷,与外耳道软骨及颞下颌关 节的后面相邻;前内侧面:与下颌支后缘及咬肌 后部相邻,并前伸至翼内肌深面;后内侧面:与 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乳突、茎突 及茎突诸 肌相邻。 3. 腮腺导管 在颧弓下约1.5cm 处穿出腮腺鞘, 在咬 肌筋膜浅面向前行走,与颧弓平行,其上为面神 经上颊支和面横动脉,下方为面神经下颊支,横 过咬肌外侧面后在咬肌前缘几乎成直角转向内, 绕过颊脂垫,穿入颊肌,45度角向前,在颊肌和 颊粘膜之间行走一段距离后,开口于上颌第二磨 牙颊面向队的家粘膜上
颈部肌
picture
• 颈浅肌群
1. 颈阔肌
2. 胸锁乳突肌 有两头,分别是胸骨头和锁骨头。
• 舌骨上下肌群
1. 舌骨上肌群
2. 舌骨下肌群 分别为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
3.
甲状舌骨肌
• 颈深2.
行与其后,膈神经行与其表面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骨 • 颞下颌关节 •肌 • 唾液腺 • 血管 • 淋巴结和淋巴管 • 神经
腭骨:
为一对L型骨板,位于鼻腔后壁,分为水平 和垂直两部分,水平构成硬腭的后1/4。蝶 突和眶突之间的凹陷为蝶腭切迹,它与蝶骨 体的下面合成蝶腭孔,翼腭窝经此通向鼻腔。
蝶骨分为 体部:上面为蝶鞍,蝶鞍中部有凹陷的垂体窝 小翼:以上、下两根与蝶骨体前上不相连,两根 之间为视神经孔,有视神经和眼神经通过。 大翼:在大脑面有圆孔、卵圆孔、棘孔分别是上 颌神经、下颌神经出颅之处,既脑膜中动脉 入颅之处。 大小翼之间的裂隙为眶上裂有动眼、滑车、外展神 经、三叉神经的分支——眼神经和眼上神经经过。 翼突:内、外板下部分离形成翼切迹,其内有腭骨 锥突,内、外板之间的窝称为翼突窝,是翼 内肌的起始处。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ppt课件

47
牙 槽 骨
48
牙槽突唇颊侧骨板较薄 , 有许多小孔通向 骨松质:故临床行上颌牙、牙龈、牙槽骨治疗 或手术时,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由于唇颊侧骨板较薄 ,在拔除前牙时,向唇 侧用力则阻力较小。
49
腭大孔:
greater foramen palatine
上颌牙槽突与腭骨水平部共同构成腭大孔 (greater palatine foramen),有腭前神经通 过, 该孔一般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牙槽嵴 顶至腭正中缝弓形连线的中点。在覆盖粘骨膜 的硬腭上 , 腭大孔的表面标志则为上颌第三磨 牙腭侧牙龈缘至腭中缝连线的中外I/3的交点 上,距硬腭后缘约0.5cm处。 图--22 50
下颌骨分为水平部和垂直部。 水平部称为下颌体, 垂直部称为下颌支,
下颌体下缘与下颌支后缘相连接的转角处 称为下颌角。
图
79
下颌骨外侧面
80
下颌骨
81
l、下颌体
mandibular body
呈弓形,
有内、外两面、牙槽突和下颌体下
缘。
82
(1)外面(1ateral surface): 主要结构:
27
眶下管的后段亦发出一牙槽管,有上牙 槽中神经经上颌窦的前外侧壁通过。 眶下管长约 1 。 5cm,在行眶下管麻醉时 进针不可过深,以免损伤眼球。
图--15
28
眶下沟
29
眶下管
30
(4)内面(medial surface):
又称鼻面(nasal surface)。 ----参与鼻腔外侧壁的构成。 内面上有三角形的上颌窦裂孔通向鼻腔。
53
牙槽突上尚有一些解剖结构与 临床关系密切..
(精)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颌面颈部解剖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二章口腔颌面颈部解剖颌面部解剖结构颌面部骨-上颌骨一体四面---前后上内四突---额突、颧突、腭突、牙槽突三支柱---尖牙支柱翼突支柱颧突支柱一体三柱四突面一体四面前外:眶下孔、尖牙窝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0.5cm后上外至眶下管后面:牙槽孔、上颌结节颧牙槽嵴上面:眶下管内面:上颌窦裂孔翼腭管构成(前下)上颌窦裂孔向前下的沟+蝶骨翼突+腭骨垂直部参与构成2底--眶底、鼻底2窝--颞下窝和翼腭窝2裂--翼上颌裂及眶下裂2壁--口腔、鼻腔侧壁四突额突:参与泪沟颧突:至上6形成颧牙槽嵴腭突:硬腭3/4,切牙孔牙槽突:腭大孔与腭骨水平部构成三支柱尖牙支柱颧突支柱翼突支柱颌面部骨-下颌骨颧弓---由颞骨的颧突和颧骨的颞突相接而成---颧弓易受损伤发生骨折。
翼腭管---上颌骨内面+腭骨垂直部+蝶骨翼突---硬腭部的出口为腭大孔---管内有腭降A、腭前、腭中、腭后N---翼腭管行上颌神经阻滞麻醉翼(突)钩---翼突内板窄而长,下端较尖并弯向外下方---腭帆张肌肌腱呈直角绕过颞下颌关节髁突组成:内外极,前后斜面横嵴,髁突颈,关节翼肌窝特点:前斜面为负重功能面,面积小髁突颈易骨折双侧髁突对称颞骨关节面组成:关节窝+关节结节特点:关节结节后斜面为负重功能面,+髁突前斜面=颞下颌关节功能区关节盘组成:前带—2mm,胶原+弹力纤维中间带—功能区,最薄,无血供,易破裂后带—横嵴顶与关节窝间,最厚,--后缘位于髁突横嵴的上方作用:缓冲关节内压力调节关节不协调稳定关节内运动关节囊及间隙关节囊---结缔组织包裹间隙---关节上腔+下腔关节韧带蝶下颌韧带颞下颌韧带茎突下颌韧带分类起止作用颞下颌韧带浅层颞骨关节结节的外侧面髁突颈的外侧面防止髁突向外侧脱位深层髁突外极和关节盘的后部茎突下颌韧带茎突下颌角和下颌支后缘限制下颌过度前伸蝶下颌韧带蝶骨角棘下颌升支的下颌小舌和下颌孔下缘悬吊下颌、防止张口过大颞下颌关节的功能解剖特点1.具有转动运动和滑动运动铰链关节---发生在关节下腔的运动,由关节盘和髁突组成盘-髁关节;滑动关节---滑动运动发生在关节上腔,由关节盘和颞骨组成盘-颞关节。
口腔颌面部颈部解剖—面颈部神经面神经(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

岩大神经
镫骨肌神经
鼓索
02
面神经颅外段
二、面神经颅外段
面
面神经主干
神
经 面神经入腮腺前分支
颅
外
面神经腮腺内分支
段
(一)面神经主干
茎乳孔至面神经分叉处的一段 经外耳道软骨与二腹肌后腹间 越过茎突根部的浅面进入腮腺 新生儿及儿童乳突尚未发育完全面神 经位置表浅,手术时易受伤
面神经主干
(二)面神经腮腺前的分支
核上瘫
核下瘫
面神经损伤的定位
临床上可依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作出面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
面神经损伤部位
症状及体征
在鼓索分出处的远端 (面N主干受损)
同侧面肌麻痹
在鼓索分出处与镫骨肌N分出处之间 (面N主干及鼓索受损)
同侧面肌麻痹,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唾液分泌障碍
镫骨肌N分出处与膝N节之间 (面N主干、鼓索及镫骨肌N受损)
(1)耳后神经
耳支支配耳后肌,枕支支配枕肌
(2)二腹肌支
支配二腹肌后腹
(3)茎突舌骨肌支 常与二腹肌支共干发出
二腹肌支
耳后神经 茎突舌骨肌支
(三)面神经腮腺内分支
于腮腺深浅两叶间 行至颈外动脉外侧 于下颌支后方分为 颞面干和颈面干两大分支
(三)面神经腮腺内分支
颞面干行向前上 分为颞支、颧支和上颊支 颈面干行向前下 分下颊支、下颌缘支及颈支 两干及分支间吻合成网状分颈布面干
面神经
01
面神经管段
一、面神经管段
面
岩大神经
神
经
镫骨肌神经
管
鼓索
段
面神经管段的分支
(一)岩大神经(greater petrosal nerve) 布于泪腺、鼻和腭黏膜的腺体